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论法律解释

专业:法律专业

学生姓名:曹立

指导老师:黎晓武

日期: 2014.10.28

《论法律解释》

作者:曹立

[摘要]在世界法律发展的图景之中,法律解释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因而对法律解释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法律解释是一门关于实践和应用的学问,是在应用法律的过程中使不确定、不明白的法律概念和规定得以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本文从锁定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征,进而分析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适用顺序,认清现代社会法律解释的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重要性,最后以原则统摄之,正确使用法律解释,促进法治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理论责任。

[关键词] 法律解释、特征、必要性、法律适用

[Abstract] In the world law development prospect, legal interpretation occupying

the main position, so 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discuss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Legal interpretation is a knowledge about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is thenecessary way and important means of uncertain legal concept and rules,don't understand to be clear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Lock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equence of application of modern society, recognize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problems,need to take immediate measures ofimportanc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proper us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theory of responsibility for achieving social harmony.

[keyword]legal interpretation、characteristics、necessity 、law 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让我们生活在法律的调控之中,我们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处处以法律作为行为的准绳。法律解释在法律活动中的重要

性毋庸置疑,到20世纪中期,随着方法论日益所受重视,法律解释作为法学方法论也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在西方,法律解释从古希腊至今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各个流派的学说对法律解释的论证以及见解都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法律解释学。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司法实践和法理学中,对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只是出于刚初步阶段,虽然近几十年来对法律学的解释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认识,但是我们认为法律解释学还远远不够成熟,没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等。与此同时,法律解释在社会中出现的矛盾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如何正确的认识法律解释,知道它所涉及的基本范畴、法律解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立法制定的法律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又通过明确的法律解释来解决立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法律解释的任务和法律解释的标准时法学理论中的争论点,从法学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法律解释有主观论和客观论之分,不同的解释标准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总的来说,法律解释是一个以法律意旨为主导的思维过程,正确的解释方法才能使得国家遵守正确的法律法规,而法律解释对我国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法律解释概述

1.1 法律解释的基本解释

通过对法律解释的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法律解释界定为两种:一、广义上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住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对法律规范和文本的内容、含义、精神等所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二、狭义上,法律解释是指法官在具体案件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为构建针对个案的裁判规范,根据法律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对法律文本的含义以及案件事实的法律意义(包括法律的精神、价值、原则和规范)所做的理解和说明。狭义上的法律解释实际上就是指司法解释(事实上在西方国家,法律解释就是指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在

那里一般没有司法解释一说,法律解释就是司法解释的代名词,二者通用,它不仅指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而且包括各个不同层级的法院法官对法律的解释)。

1.2 法律解释司法应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作为法律适用方法的法律解释的探讨渐成热点。法律解释方法是获取法律答案的钥匙,无论是应用法学的研究者,还是法官等法律实务工作者,掌握法律解释等基本法律方法实在太重要了。法律适用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者的法律方法素养和应用法律方法的娴熟程度。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作为从事民事审判的法官却发现:虽然法官在裁判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法律解释,但不少基层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对法律解释认识不清,对法律解释方法缺少了解和掌握,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是为“不知”。其二,一些法官办案过程中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解释方法来解决问题,“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缺少科学缜密的法律思维方法,凭经验、凭感觉断案,适用法律条文时刻板、粗糙,失之片面和歧义,有的在应用常用解释方法时出现违背规则的错误,进入误区,导出错误的解释结论,是为“不会”。其三,公布裁判结论时对法律解释的理由“秘而不宣”,拿“套话”示人,裁判文书僵硬、死板,说理、论证“蜻蜒点水”,缺少说服力,难以令人信服,是为“不公开”。其四,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得出不同的法律答案时束手无策,缺乏达致统一的方法。

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不知”、“不会”、“不公开”的法律解释的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一,过去长期的审判工作中,不重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思维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在法官中奉行审判经验,强调资深法官对年轻法官的传帮带作用,而法律方法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应用性强的法律方法体系。其二,法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法律素质在整体上还不适应法律解释实

践的要求,而“法律人的养成,不是几年专门的法学教育所能终结的”。对于法官而言,提高法律解释的能力,需要长期地“有意识地掌握解释方法、锻炼解释能力”。其三,上级法院对法律解释方法的资料编辑和业务培训不足,法官对法律解释等方法缺乏系统的学习,实践中也难以自觉地运用法律解释方法来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解释作为重要的法律方法,它在法官裁判中的缺失必将影响法官司法能力的提高,影响法官职业共同体的培养,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司法实践中,由于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法律解释规则和方法,也为主观臆断、循私擅断留下了方便之门。同样事实、同样案情,可以因不同法官不同解释而出现截然两样的裁判结果,这已成为公众对司法公正怀疑的重要理由之一。所谓“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这种负面影响对司法公信力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故确定法律解释的基本规则和方法,确保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规范性,并培养法官的法律解释能力,对于法院司法能力建设无疑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1.3 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关于法律解释的特征,不同的法学家对他们的看法各不一致,但是他们的看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法律解释的特征的观点都突出了法律解释的应用实践性这一特点,是在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法律实践中实现其解释的目的的。不是为了解释而解释,在这一以适用为目的的解释过程中处处突显了法律的内在价值,突出解释的价值取向性,因此,认为法律解释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一)法律解释具有与具体案件相关联的特征

法律解释必须针对具体的案件事实,只有将法律规定与具体案件事实相联系,需用法律解决案件时才发生法律问题。

(二)法律解释具有解释学的循环特征

法律解释作为一种法律现象,突出强调的是一种解释活动或行为,因此它具有解释学的解释循环特征,即“整体只有通过理解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法律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的一个分支,理所当然存在解释学循环的问题,解释着要理解法律的每个用语,条文或制度,必须以对整个法律体系的理解为前提,而离开对法律条文、语词或制度的理解,则不能理解整个法律体系。法官在解释法律时也应当反复在个别规范和整体法律之间不断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对法律作出正确、恰当的理解和解释。

(三)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相统一的特征

法律解释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解释对象见之于解释主体的互动过程,必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创造性和保守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统一。法律解释既不是对法律规范的僵化理解以及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的机械对照,也不是脱离法律规范和违背意旨的任意而为。法律解释对象的客观性和法律解释目标决定了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二、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是法律实践的重要部分,对于法律解释所采取的的方法,法学家莫衷一是,法律方法的适用顺序大家看法也是各有想法。

2.1 法律解释的方法

在民法法系国家中,法官解释法律的方法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文义解释,是对文字的解释。文义解释分为:第一,是字面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第二,语义解释。语义解释包括:一、限制解释,解释的内容要比字面显示的小。二、扩大解释,是指解释的内容比字面显示的大。如,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这里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文件都是法律。是对狭义的法律的扩大解释。

(2)逻辑解释或体系解释。是指为了解释一个法律内容,把法律放到整个法

典,甚至放到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相关的法条得出含义,是为了防止断章取义的去理解法律。

(3)历史解释,是指从法律规定的历史过程所得出的含义。如铁路法第3条规定,铁路该当为乘客提供饮水,但没有说明是有偿提供还是无偿提供,于是发生纠纷,应当对铁路法第3条进行解释。根据铁路法的起草,审议,表决,通过,颁布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得出结论,这里的提供饮水是指无偿提供饮水。这是历史解释。

(4)比较解释,是指用外国的法律或外国的判例来解释法律。

(5)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指根据立法者的主观意图来解释法律。

(6)客观目的解释,是指不是根据立法者的主观意图,而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社会生活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2.2 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顺序

法律解释即文义解释,其解释方法有平义解释、专门含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在适用顺序上,平义解释和专门含义解释处于第一优先适用的顺序,其中专门含义解释又优于平义解释.体系解释处于第二顺序,目的解释为第三顺序.

三、我国法律解释的特点、存在的问题

3.1 法律解释的特点

3.1.1法律解释立法庞杂

由于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解释立法,很多法律文件当中都规定了法律解释问题,这些法律文件有宪法、基本法律、非基本法律、法规、规章,还有称不上名称的规范性文件。

3.1.2法律解释立法不协调

立法的庞杂性决定了它们之间难以做到协调,在内容上必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程序上也难以统一。

3.1.3法律解释“立法”具有违法性

在这些情形当中,只有第二、第四、第五种情形的立法是专门的“法律解释法”,但是它们当中多数主体制定这种“法”明显不具有法律依据。因为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本不具有立法资格,而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虽然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却无权对法律解释权这样一种属于由国家法律进行配置的权力作出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其1981年《决议》当中,把宪法赋予自己的法律解释权又转授权给其它国家机关,在法律上也讲不通。

3.1.4法律解释立法不受限制。

似乎每一个立法主体甚至不具有立法资格的主体,都可以对法律解释活动作出规定,尽管这种规定仅仅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有效。有权对这些主体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关,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这些现象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当然,这些有权进行监督的机关本身也在对法律解释活动作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可能在它们看来,受它们监督的主体对法律解释作出规定属于那些主体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因而不能干涉。

3.1.5法律解释立法形成割据。

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解释的立法具有全局性外,其它任何主体进行的法律解释立法都只在自己本系统或者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形成了“部门割据”和“地方割据”。

3.2 法律解释所面临的问题

3.2.1 概念的不确定性、模糊性

众所周知,法律规范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具有指引、评价和预测作用,确定性因而成了法律的内在要求。法律的确定性意味着法律规范规定了某种行为与一定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才具有可预见性,人们在行为之前就可以参照法律文本预见自己的行为后

果而慎重设计自己的行为。法律的可预见性又要求法律尽可能对每一种行为模式作出设计,并预告每一种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法律的规定应尽可能面面俱到。确定性还意味着法律不是朝令夕改的规则体系,一旦法律设定了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方案,就应当尽可能避免对该方案不断修改,以免让人无所适从。

3.2.2 弥补法律漏洞及立法的滞后性、价值取向性

任何法律文本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法律规范。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由于起草者、制定者的无意或疏忽,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误用,都会引起法律条文意义上的歧义,从而使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具有争议性。另外,表示和展示法律的语言存在局限性。再者,立法者方面还存在一些使法律存在漏洞的原因。立法者认识能力存在局限性。

3.2.3 法律解释的相对稳定性面临危机

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稳定性同样是制定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秩序的形成是以行为预期的建立为前提的。如果法律总是处于修改状态,就会彻底破坏这种预期,使人们无所适从。所以,法律不应轻易修改,但是法律又必须与社会保持一致,要适应社会需要。这个矛盾就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解决。

3.2.4 法律解释自身存在的不足

法律本身的特性法律的缺陷是一种不可克服的先天性缺陷,从法律的孕育到生成过程中一直存在,并作用于其后天世界。法律本身的形成主要来自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来自于一个社会特定的社会关系。当这种社会关系发展到需法律来调整时,立法者依据客观需要及其主观目的而把法律表述出来。但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是立法者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制定的法律不可能是长久有效的、普适性的规范。法律一旦完成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滞后性和漏洞性,为了调整不断呈现的新的法律事实,就必须要进行法律解释。

3.2.5法律解释的主体难以统一

人的特性关于谁可以成为法律解释的主体,理论界尚有争议,各国立法等对此规定亦不统一。但无论是哪一个机关、组织团体抑或个人具有解释权,笔者认为,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法律解释最终是由人来完成的,即自然人是法律解释的当然主体。人主要通过理解和解释推动自身和社会发展,“法律解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必然会把自己的一些主观的东西加入到法律中。人类对法律的认识是靠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而进步的,其按自己认识作用于世界并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

3.2.6法律解释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

3.2.6.1法律解释权的归属:核心是解释的效力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学界看法各一,各国立法与实践也呈现多样性。从我国实际法律运行看,法律的正式解释大体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类,说明我国承认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院或最高检及一些有权的行政机关的法律解释权,但在笔者看来这一解释权的分配似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现阐述如下:1、立法解释主体有明确的规定,但缺乏实践。我国《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但司法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权没有得到充分行使,长期处于虚设的地位。对于以上立法解释形同虚设而司法解释过度膨胀的问题,我们应更多的从合理性来考虑。法律解释虽不是解释者的任意创造,但也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复制。最典型的社会冲突及变化往往首先通过诉讼反映出来,因而法院会不断的遭遇法律解释问题,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社会变化问题做出及时的回应,所以我们仍需探寻法律解释的合法、合理性原则以及二者的整合问题。

3.2.6.2关于最高检的司法解释权的质疑。首先,在刑事审判中,检察院事实上扮演的是控方即“原告”的角色,“如果允许检察院行使司法解释权,无

异于让‘运动员’制定竞赛的规则甚至还充当‘裁判’的角色,控辩双方的法律地位明显的不对称。其次,检察解释与审判解释冲突。

3.2.7法律解释结果的多样性:“同案不同判”现象德沃金在其《法律帝国》等著作中,反复强调了在案件,尤其是疑难案件中,都只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判决),即法律解释的本质是找到完美无缺的结果,特别是在宪法解释中更是如此。除非你想得到一种悲剧性结局,否则就没有其他选择。

3.2 针对法律解释面临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法律必须经达解释才能适用,法律用语的含义,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原则,法律精神,法律原则等等,必须加以明晰,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或概括条款,必须加以具体化,部门法与部门法、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法律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必须加以调和。

(二)着法律稳定性之优点而来的缺乏应变性之弊端只有依靠司法解释以弥补,才能使稳定的法律适应已发展了的社会情况,适应于丰富多变的案件。(三)坚持司法独立原则

(四)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对司法、行政解释的监督

(五)为了重新配置我国的法律解释权,建立统一的法律解释体制,规范和保障法律解释权的正当运行,我国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解释法。制定统一的法律解释法,是配置我国法律解释权的需要。制定统一的法律解释法,是规范法律解释权合法正当运行的需要。制定统一的法律解释法,是保障我国法律解释权顺利行使的需要用法律解释法规范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正当运行,着重说明的是法律解释权本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而要保障法律解释权的正当运行,我们还需要为法律解释权的顺利行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点在我国的现实国情当中显得更为重要。

四、完善我国法律解释的对策

法律解释是法学领域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命题。成文法律的意义是指解释者在理解适用法律过程中所生成的法律意蕴——一个可能的意义世界。但我国的许多法学理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仅注意观察和研究法律规则的完善,忽视了司法活动这一法律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不仅是由规则构成的,法官等职业群体的活动也应是其组成部分。法治不仅是规则的统治,在一定意义上它是规则加法官的统治。

4.1 法律解释理论对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启示

适用法律的科学性不再是单纯的规则可以评价的,而是需要由其背后的法理念来考察和检验,需要法官洞悉法理、明辨是非和权衡利弊,需要法官“在相互冲突的法律中进行价值判断,透过法律条文字面含义追问法律的目的和价值,从而决定在冲突或竟争的价值之间何者更为重要,何者更应该加以保护,从而作出选择”。价值判断(利益衡量)作为一种适用法律的方法,是指综合把握案件的实质,结合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价值观念等,对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作比较衡量,作出本案当事人哪一方应当受保护的判断。价值判断在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解释与价值判断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法律解释的合法性、正当性、同一性,则有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法官通过审判活动来体现和维护。法官作为组成法官职业共同体的个体,倘能自发的、自觉地关注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自觉训练、培养法律解释的思维方法,按照科学规则和方法运用于裁判过程中,彻底改变“不知”、“不会”、“不公开”法律解释的状况,这对于建设法官司法能力,维护司法公正无疑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4.2 法律解释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衡量

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完善法律解释制度,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实现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律解释在及时反映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还及

时地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社会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对良好的社会关系予以扶持、保护、引导和发展,促进主导型社会关系的确立。法律解释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既遵循立法意图,又发展现行法律;既调整现实社会关系,又培养未来主导的社会关系。只不过法律解释的这一重要意义体现于它对现行法律和现实社会关系潜移默化的作用中,不如立法那样被明显觉察。

4.3 如何完善我国法律解释

一实行法律解释“一元化”制度

法制的统一是现代法制社会必然的和基本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立法的统一,同时也要求法律文件在解释上的统一。

二强化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含义的解释,属于有权的法律解释中效力最高的解释。立法解释主要有三种形式:法律草案在审议通过时,立法机关所作的起草说明或者对法律草案的修改说明,当法律草案通过后,其“说明”也视为一并通过,“说明”中有关适用法律的具体解释也自然就属于立法解释的范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正在施行的法律的有关条款的具体含义等问题所作的解释;在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规范的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出现原则分歧或者对有关法律适用的理解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

三加强对法律解释的监督

在实践中,司法越权解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应作立法解释或由立法机关修改、补充的法律规定,却以司法解释替代。

四提高法律解释者的司法素质

司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法律解释主体的解释行为实现的,具有相应司法素质的司法律解释者才能严格遵循司法解释基本原则,作出及时、合法、准确、

有效的法律解释。

五法律解释都应当正式公布和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六提升判例的地位和作用

引入判例制度,能够强化法律解释的司法裁判背景,以保证法律解释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五、结束语

法律解释无论是在司法改革还是在社会体制,衡量价值标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处于的现状,同时分析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法律解释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很深入,不向西方国家那样深入进行了探讨,但是我国法学家也在不断的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法律解释的方法以及适用顺序,更加详细的理解了法律解释的重要性。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决定了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也说明了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司法改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法律解释虽然面临不少问题,但是对社会理论以及制度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我们要更加的完善法律解释学,将其作为一门学科,仔细进行研究使其指导和带领我国法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志平论法律解释的基本问题及其标准[D]. 中国政法大学2012.05(下)

[2] 魏治勋. 论法律解释合法性的逻辑结构[J]. 理论学刊. 2004(01)

[3] 刘升平. 谈谈法律解释[J]. 法学杂志. 1981(05)

[4] 李同民. 法律解释与漏洞解决[J]. 河北学刊. 2007(01)

[5] 陈金钊著.法律解释的哲理[M].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6] 戴虹. 论法律解释[D]. 中国政法大学 2010

[6] 张小艳. 法官职业化与法律解释[J]. 台声.新视角. 2005(04)

[7] 成巧云,王夏玮. 中国司法解释制度研究[J]. 时代教育. 2006(12)

[8] 刘宏宇. 法律解释客观性的追问[J]. 理论界. 2007(06)

[9] 马亮. 论法官与法律解释[J]. 法制与社会. 2007(09)

[10]刘诚;;《劳动合同法》法律解释研究[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11]贾秀琴;;法律逻辑与法律人职业技能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2]冯栋;王洁堃;;许霆案的法哲学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13]钟丽娟;也谈法律解释——对《立法法》中法律解释规定的一点看法[J];理论学刊;200 1年03期

[14]王晓烁;苗晨;;论我国法官的法律解释空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5]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6]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7]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8]祖燕;行政解释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9]林来梵,王晖.法律上的“唯一正解”——从德沃金的学说谈起[J].学术月刊,2004,(1 0).

[20]Stephen F. Williams, Rule and Purpose in Legal Interpretation, 61 U. Colo. L. Rev. (1 990).

[21]Anthony D'Amato, Can Legislatures Constrai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of Statutes, 75 V

a. L. Rev. (1989).

[22] T. Alexander Aleinikoff, Updating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87 Mich. L. Rev. (1988).

[23] Hamish Stewart, Contingency and Coherence: The Interdependence of Realism and Fo rmalism in Legal Theory, 30 Val. U.L. Rev. 1.1995.

[24] Frank I. Michelman ,A Brief Anatomy of Adjudicative Rule-Formalism, 66 U. Chi. L. Rev. 1999.

[25]Richard H. Pildes,Root of formalism:forms of formalism,66 U.Chi.L.Rev.1999.

[26] Thomas C. Grey, Langdell's Orthodoxy, 45 U Pitt L Rev 1, 3-4, 12 (1983).

[27]Lon L. Fuller, 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62 Harv L Rev.(1949).

[28] Larry Alexander, "With Me, It's All er Nuthin'": Formalism in Law and Morality, 66 U Chi L Rev. (1999).

[29] Cass R. Sunstein, Formalism and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Must Formalism Be Defend ed Empirically? 66 U. Chi. L. Rev. 1999.

[30]Cass Sunstein, Interpreting Statutes In The Regulatory State, 103 Harv. L. Rev. 405, 4 15-16 n.29 (19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