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六、绘制图形第二课时计划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章第5节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教案粤教版

第五节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 知识与技能: 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 3.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运用所掌握的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和编辑。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会电子报的制作流程,养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帮助其他学科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培养学生合理有效地管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能规范地进行信息的管理; 3.能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连网应用的普及,网上的电子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电脑制作小报需要用来介绍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从哪儿可以收集到这些文字、图片呢? 2、像这样从因特网上把有关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的过程就叫信息的下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了制作小报从Internet上下载信息的方法。 学生先自由读这段文字,再说出“信息的下载”的定义。 二、新授 1、制作小报的第一步新建一个Word文件,保存,文件命名为小报,保存在各自的文件夹中。 2、师:网上去找资料,打开IE浏览器,进入“百度”搜索引擎,假如我们需要一段文字,我们在“百度”中打上需要的文字。 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段文字放到“小报”文件中呢?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内容相似?教师示范,学生随后完成。 3、教师按照学生讲述的方法操作,复制网上的文字到“小报”文件中。 4、你们是不是想过要把这张图片也下载到“小报”文件中呢?能不能按照下载文字的方法来下载图片呢?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练习,证实猜想。 5、教师请学生讲讲各自不同的、成功的下载图片的方法。 6、小结下载图片和文字的情况。 三、实际制作 1、有时候,为了快速地将需要的图片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往往采用书上介绍的另一种下载图片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举行小组下载图片竞赛。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

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得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高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得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得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得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得特性,也就有相同得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得信息,找出它们共同得特性。

粤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文字处理 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 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 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 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 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 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 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 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 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 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 异同点。 教学过程: 1、文字处理的变迁 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 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 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 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 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3、选择文字处理软件 简单:记事本、写字板 微软的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 教学评价: 本节着重在于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比较。因而,本节的教学评价着重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三点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数据管理技术(选修四)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一课时 非上机时间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其他活动(如:阅读、讨论、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20 分钟。 5. 设计组成员资料: 姓名性别通信地址QQ号码电子邮箱 王健男株洲北师大附校495931434 Janssen0313@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张喜女株洲县第一中学405384475 Zhangxi086@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易李平女醴陵市第一中学529024569 llyzylp@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汪博男醴陵市第四中学10266775 Wangbo830309@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及数据库的概念。 2、知道利用数据管理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3、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感受并理解数据管理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管理技术》课的开篇,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数据管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与加深。共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体验数据管理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这节课既要学生了解认识数据库,又要学生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一些概念,并且激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分析: 数据管理技术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些同学在上 Internet 网的时候上过类似数据库的网站,或者接触过 Access 数据库,但又比较陌生是因为只见过没有真正去认识,认真的用过、理解过。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因为数据管理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分析,运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层探究”,“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新课讲授探究、讨论案例分析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完整版教案(粤教版)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第14课分享多媒体作品教案--广东省阳江市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阳江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年级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来源:学#科#网Z#X#X#K] 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十四课分享多媒体作品 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七年级()班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所属学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多媒体作品分享的方法。 2、掌握多媒体作品打包和解包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学会与同学相互协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2、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采用的是广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下册,分享多媒体作品是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内容。 2、本课学习内容有:掌握多媒体作品分享的方法,掌握多媒体作品打包和解包的方法。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承接,体现了问题解决与“技术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多媒体作品分享的方法 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多媒体作品打包和解包的 方法 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结合信息 过程在生活实际中的呈现,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 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对象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1.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媒体作品知识。 2.经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掌握多媒体作品分享的方法和多媒体作品打包和解包的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通在学习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6、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三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7、教学媒体: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1、播放微视频 (微视频有关于多媒体作品 分享的方法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 微视频 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 频,深刻认识多媒体作品 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 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1)课件展示P107图14—2 任务一:将演示文稿 “红线女.p pt”在QQ上 进行分享。 [来源:学科网ZXXK] 图片 微视频 通过创设图片和微视 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 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件展示P109图14—4 ——图14-6 B b 任务二:打包多媒体 作品“红线女.ppt”。图片 微视频 通过展示的图片和微 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 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 略。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内容,设计 好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 课堂思考题:将演示文稿 “红线女.ppt”在微信上进行 分享。 学生完成课堂思考 题和练习题。PPT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 习效果

广东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LOGO教案 全册

一、《认识小海龟》 ──初识LOGO语言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下)第1课内容,本节课是一节PCLOGO的入门课,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现LOGO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LOGO的界面基本操作以及隐龟、显龟、前进、后退、清屏复位、退出这几个基本命令,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LOGO语言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窗口的操作及文字输入,对几何图形的概念,如角度、长度等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门专为儿童而设计的LOGO语言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足发现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想 这一节课,是开启LOGO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尽管要掌握的技能少而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较技能目标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因为,在教学设计方面,特别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还注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形成互相研究、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欣赏、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单单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技术素养,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境 1.安装有PCLOGO程序。 2.教师机具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视频、音频广播、监控学生机,文件发送(把资源包发送到学生桌面)等功能。 3.多媒体课件。 4.准备几个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例程,分别在课前分发到不同的小组的相应目录当中,并发给每个组的小组长一份运行提示。 五、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退出Pc Logo。 (2)认识Pc Logo的界面。 (3)学会打开和运行Pc Logo程序。 (4)学会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行例程指挥小海龟画出神奇图形的过程,初步让学生掌握与小海龟沟通的方法。 (2)懂得运用Logo命令指挥小海龟隐身、现身、前景和后退。 (3)初步让学生掌握Logo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实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年级下B版信息技术VB课程全套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下B版信息技术VB课程全套教案(粤教版)课题《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初识计算机程序》 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第二册下第一章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第1节的内容,主要学习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和VB的创建工程、设计界面、编写程序、保存文件、运行程序等操作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这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初一年级时学生已学习了一些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知道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的语言为机器语言,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的概念以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不同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 (3)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 (4)了解VB程序设计环境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创建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学会用VB创建第一个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2)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程序的概念和作用、创建VB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程序的作用、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的保存 主要教法对于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等概念,学生学习起来较枯燥,故先安排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书思考和自学,再由教师组织学生个别回答、师生举例、师生讨论、归纳等活动来将几个概念弄清楚。对于VB软件的学习,教师先展示一个由VB开发的小游戏,师生一起参与游戏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VB软件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使用VB开发小程序的愿望,再由教师示范讲解VB程序设计环境中创建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后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VB。课时:1课时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章第3节表格的设计与制作教案粤教版

第三节表格的设计与制作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格中的行、列、表头、单元格的概念; 2.了解运用表格整理信息的过程,能绘制简单的表格; 3.能根据需求装饰表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校园小歌手初赛报名表的制作,体会表格在表现信息方面的优势,学会用表格来恰当表达生活中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报名表,逐步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表格中的行、列、表头、单元格的概念; 2.能绘制出简单的表格并进行修饰。 教学难点: 1会运用表格上的各项选定操作; 2.斜线表头的绘制。 教学过程: 一、建立表格的三种方法 1、制作简单的表格 在“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上,用鼠标向下拖动。 2、手工绘制表格 右击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在文本面上画出矩形框,表格内部画出直线和斜线。单击“擦除”按钮,可以擦除线条。 3、使用菜单命令建立表格 用光标定位表格位置→“表格”菜单→“插入表格”→选择行数和列数以及格式→确定 二、表格的美化与编辑 1、表格的美化与修饰 1)单击表格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表格”菜单→“表格自动套用格式”→选择格式→要应用的格式→将特殊格式应用于→确定 2)“视图”菜单→“工具栏”→“表格和边框” 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来设置表格格式:字体、底色、字体颜色、对齐、线条粗细、边框颜色、边框设置、底纹。 鼠标右键单击表格,选择“边框和底纹”也可设置 2、表格的编辑 1)增加行、列 定位→“表格”菜单→“插入行、插入列” 2)删除行、列 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删除行、删除列 3)移动行或列的位置:选定→剪切→定位→粘贴 4)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 选定→“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输入行数、列数)、合并单元格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期末试题粤教版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如果家里申请了一条上网宽带,但有几台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要同时上网,需要添加( )设备。 A、MODEM B、网卡 C、无线路由器 D、网线 2、网页中可使我们进行选择性浏览的称为()。 A、文字 B、图片 C、链接 D、声音 3、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时,第一个被访问的网页称为()。 A、网页 B、网站 C、HTML语言 D、主页 4、在FrontPage中,下列关于创建超链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链接到电子邮件信箱。 B、在表格中不能建立超链接。 C、在表单中可以建立超链接。 D、一张图片可以包含多个链接。 5、下列网址错误的是()。 A、www.baidu B、www.sinA、com C、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D、https://www.doczj.com/doc/048542929.html, 6、语句段 a=3: b=8 t=a: a=b: b=t 执行后,()。 A、a值为3,b值为3 B、a值为3,b值为8 C、a值为8,b值为8 D、a值为8,b 值为3 7、下列软件中,哪一个是浏览网页的软件:()。 A、Internet Explorer B、PhotoShop C、ACDsee D、Outlook Express 8、FrontPage中,要使表格中单元格的背景色不一样则可设置下列()。 A、单元格属性 B、表格属性 C、页面属性 D、框架属性 9、数学表达式3≤x10 C、 x>=3 Or x<10 D、x>=3 AND x<10 10、在FrontPage网页视图方式下,单击()标签可观察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情形。 A、普通 B、HTML C、预览 D、编辑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题1

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 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 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 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 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C ) A.文字 B.视频 C.声音 D.图像 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5.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7.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8.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 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例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 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 C.通信技术 D.微电子技术 例2.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 B )功能 A.处理信息 B.传递信息 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 例3.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 B.信息技术

广东省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期末试题 粤教版

广东省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期末试题粤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要快速计算和统计“惠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结果,可以使用()软件。 A、Word B、Windows7 C、PowerPoint D、Excel 2、Excel工作表纵向为列、每列用字母表示,称作列标。横向为行,每行用数字表示,称作行号。每个行列交叉部分称为。( ) A、工作表 B、工作簿 C、单元格 D、域 3、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年 A、1943 B、 1944 C、1945 D、1946 4、下列行为中合乎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行为是() A、私自更改公用计算机的设置 B、在网上截取他人密码 C、恶意传播计算机病毒 D、使用正版软件 5、以下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 CRT显示器 B、扫描仪 C、软盘 D、硬盘 6、在计算机内,多媒体数据最终是以_____形式存在的。 A、二进制代码 B、特殊的压缩码 C、模拟数据 D、图形 7、微处理器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器,其英文缩写为( )。 A、 ALU B、 MPC C、 CPU D、 UPC 8、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称是( ) 。 A、 MARK I B、 Z1 C、 ENIAC D、 EDVAC 9、安装程序常用的文件名是()。 A、setup.hlp B、setup.exe C、readme.txt D、setup.ini

10、Excel中活动单元格是指( )。 A、可以随意移动的单元格 B、随其它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的单元格 C、已经改动了的单元格 D、正在操作的单元格 11、下列哪项不是图表的功能() A、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大小 B、帮助反映数据所代表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C、帮助反映数据所代表事物间的变化趋势 D、快速检索数据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击行号即可选定整行单元格 B、Excel不能同时选定几个不连续的单元格 C、若要选定几个相邻的行或列,可选定第一行或第一列,然后按住Shift键再选中最后一行或列 D、可以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来选中多列或多行 13、在Excel数据列表的应用中,( )字段进行汇总。 A、只能对一个 B、只能对两个 C、只能对多个 D、可对一个或多个 14、在Excel中,函数SUM(3,5)的值是()。 A、3 B、5 C、15 D、8 15、在Excel中,对于D5单元格,其绝对单元格表示方法为( )。 A、D5 B、D$5 C、$D$5 D、$D5 16、Excel中对指定区域(C1:C5)求和的函数是()。 A、SUM(C1:C2) B、SUM(C1:C5) C、MAX(C1:C5) D、MIN(C1:C5) 17、在Excel中,不连续单元格的选择,只要按住( )的同时选择所要的单元格。 A、Ctrl B、Shift C、Alt D、ESC 18、在Excel中,以下表示单元格宽度不够的是()。 A、(#DIV/O!) B、(#NUM!) C、(#VALUE!) D、(#######) 19、在Excel中,在A1单元格内输入“1”,然后拖动该单元格填充柄至A2,则A2单元格中内容是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拟定者:

四、教材浅析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认识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知道现代信息的应用与影响,明白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章《善用互联网信息服务》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掌握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学会利用计算机从网络中获取与保存信息;学会使用即时通讯等工具在网上交流与办事。。 第三章《图文编辑与排版》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掌握图文排版的规划与准备,能熟练运用WPS文字给文档排版、打印与发布。 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掌握表格的设计与制作,实现表格自动计算数据,能熟练运用WPS表格管理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条件格式、插入图表、邮件合并等。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理论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拓展与梳理。 3、突出重点内容,将实用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受益一生。 4、把握好教材的难易程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六、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方法. 1、增强学生们在综合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合作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团队思想; 2、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机拓展学生视野,辅以传感器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深入理解。 3、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4、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联网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网络世界及物联网。 七、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 1、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网络搭建教学中,因为没有实体教学的客观条件,理论教学后会让学生小组讨论,查漏补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掌握。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1.4 风格迥异的文字 教学设计

第四节风格迥异的文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使用文字工具添加、编辑文字;并使用文本图层效果制作文字特效;让单行文字和段落文本框形状可以跟随路径而变化,以达到画面美观协调的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的创客精神,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小组互助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视觉和情感上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置任务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综合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学习中一直注重图像的处理,殊不知画面中文字那点睛之笔的重要性。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图片上添加文字已经没有困难,但强大的文字功能使得文字效果风格百变却是大家感兴趣的地方。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字工具添加、编辑文字;制作文字特效;单行文字和段落文本框形状跟随路径而变化。难点: 通过学习,能运用实例的操作,拓展思维空间,创新个人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一边是没有文字的图片,一边是带有文字说明的图片,让大家评说:哪一边更能鲜明地表达主题? 活动2【活动】使用文字工具添加、编辑文字 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以下操作: 1、选择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 2、添加、修改文字(颜色、大小、位置、错别字的更改) 之后参考微课视频,查漏补缺。 活动3【活动】使用文本图层效果制作文字特效 1、展示案例,仔细观察,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明确活动目标,参考微课视频。 2、小组协作总结:文字建好之后,如果在文字图层上右击,选择“混合选项”,它会有许多功能给你选择,这些功能可以给文字添加意想不到的效果!(提议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活动4【活动】单行文字跟随路径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2015七年级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粤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信息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的精神,依据广东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发展的需求,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先进经验,由广东省教育学会编制,全名为《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 本教材整体上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贯穿中小学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和相关能力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每一课的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为: 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我的计划: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规划作品制作的步骤; 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完成所规定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操作指南:示范完成活动所必需的、规范的操作步骤; 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 练习与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或设计一些操作性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本册内容在上册的基础上选取了信息技术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集中学习。文字信息的处理,除了要求学生了解文字处理的变迁之外,还介绍了计算机处理文字的基本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自我创作文字作品的能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向学生介绍了Excel 数据处理软件在数据整理分析中作用,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多媒体素材处理,重点讲解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采集、和加工。每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不是独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