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三校联考语文试卷(扫面版)
- 格式:pdf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1
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微笑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种不会diāo xiè的花朵。
无论生活多么匆忙,多么疲倦,我都会找个理由,让自己深深微笑。
这就是微笑的zhēn dì。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出水亭立、雅丽素洁的莲花,令诗人动情,画家倾心;可是我却衷心地爱慕着莲子。
B.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C.《七子之歌》选自《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1948年版)。
D.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即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C.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③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⑤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上下阕之间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6分)⑴“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三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七 年 级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曹继桐烘焙艺术馆是曹继桐烘焙人生的总结,是他30年来的ch én di àn 和积累,是当今烘焙行业的一个su ō y ǐng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国人口众多,盲人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可谓群星灿烂,而莫言无疑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颗。
C.到了河西地区,使我认识倒沙漠化危害有多大。
D.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城镇化经费短缺问题。
4.下列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C.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陷害,走投无路....,逼上梁山。
D.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已致25人死亡,这真是危言耸听....。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分,①一⑥每题1分,第⑦题4分) ①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⑤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芜湖市2009—2010学高三年级期末评价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卷注意:①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②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方为有效。
第1卷(阅读理解题共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9分)雅丹地貌石磊“雅丹地貌”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都有大面积分布。
雅丹的变幻难以捉摸,堪称千姿百态,被称为魔鬼城。
在有的地方,它们如被魔棒点中了而留守在荒原上的大象、孔雀、骆驼,有时,它又化身为无数条绵延的长龙,人称“万龙布阵”。
不管哪一种,都充满了“辉煌的诗意”,带给了遭遇者无尽的惊奇和猜测。
雅丹魔鬼城太像古城了。
它的“街巷”有多复杂,没人能说清,但根据一次科考记录,在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沙漠越野车在两个小时里只挣扎前进了11公里路程,却转了186个急弯。
罗布泊是雅丹魔鬼城的“统治中心”,除了边缘处的三垄沙,随着不断深入“魔界”,你还会和白龙堆雅丹、楼兰雅丹和龙城雅丹一一相遇。
雅丹的变幻无穷,七十二变,足以让任何人惊讶。
白龙堆雅丹魔鬼城规模庞大,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主要发育在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的基础上,远远看去似蜷伏在大漠中的条条白色巨龙,犹如楼兰王国的层层防线,充满了“边防重镇”的气势;而龙城雅丹与楼兰雅丹则是更活泼的“小城市”,上层浅棕、中层隐约泛着灰绿、下部土黄,有着些许的色彩变化,土丘只有几米高,似是平民百姓的住房,而零星分布的阿奇克谷地雅丹,则可以被称为“乡村”了。
魔鬼城的变化远远不止如此。
在风和水的雕蚀下,雅丹的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如同一座城市的起落兴衰般,姿态万千。
在罗布荒原旅行,常会听见突发的“噼啪”声,好似鞭炮,这是魔鬼城正在进行“市政建设”。
这里昼夜温差变化剧烈,烈日灼烧,中午地表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热浪足以把帐篷中的蜡烛化成液体。
热胀冷缩使雅丹较坚硬的表面硬层崩裂发出声响,也使其中软弱的沙土层逐渐暴露,为魔鬼城的进一步塑造创造了条件。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料峭.(qiào)隽.(juàn)永场.(cháng)院逦迤.(yǐ)B.炮.(páo)烙拽.(zhuài)出狙.(zū)击锱.(zī)铢C.蓊.(wēng)郁羯.(jiã)鼓恪.(kâ)守煤屑.(xiâ)D.颤.(chàn)动数.(shǔ)落纶.(guān)巾梵.(fān)文2.下列文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惊蜇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B、朱自清在慢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的伦理负担而暂时获得的一种“自由”。
C、翠翠的感情成熟是靠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端午节划龙舟人人竞争,令人想起那遥远的荆楚,那历经磨难命途多舛的楚大夫------屈原。
D、远房的四叔似乎并不欢迎我的回来,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只有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_______,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②中国古代曾有从“第一”到“第五”的复姓,其中姓“第五”的人数量较多。
目前“第五”姓大多已经_______成“第”姓或“伍”姓。
③把她批评哭了,并不是我的_______,就是因为我太着急了,说得有点过分。
A、空隙衍化本义B、空隙衍化本意C、缝隙演化本义D、缝隙演化本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有些班干部认为学生偶尔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不足为训....,班主任没必要在此过多做文章。
B .“大衣哥”经网络一曝光,立即引起了轰动,一度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个在当代散文前沿探究的作家,林渊液有特别清晰的文体意识和独特的问题意识。
她试图解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散文的经典化相比其他文体要更艰难?散文在现代化转型中,承受着某种文体转型之痛。
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转型跟文体转型关系亲密。
文学体裁分类法是文学观念的干脆外化。
民国时代所酝酿并最终实现的中国文学的变革主要通过语言变革(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文学体裁分类框架变革(从文史哲混合不分的杂文学框架到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分的纯文学框架)来实现。
在一级文类框架的确立过程中,不同文类地位的升降都反映了“现代转型”内在的诉求。
现代文体转型中,从鄙下一跃而居于尊贵者,莫过于小说。
这跟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将小说纳入以“言文合一”推动民族国家文化自新的策略有关。
黄遵宪说“若小说家言,更有直用方言以笔之于书者,则语言、文字几乎复合矣”,他强调“直用方言”的传播便利。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不无夸张地宣称:“欲新一国之民,不行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行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小说因为要去担当参加现代民族国家转型重任,遂一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体。
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明显借鉴了西方的文体分类框架,但却并非全盘照搬。
在西方的文学三分法中,并无“散文”之位置。
散文这一文体出现在四分法文类框架中,是中国学界在融会中西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创建性成果。
“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体裁中占得一席之地,跟中国强大的“文章”传统有关。
在“五四”前后的文学“现代”过程中,小说和戏剧因为与文学革命相关而获得器重,而传统庞杂的“文章”则被“减负”而纯化为“散文”,一种非功利的审美立场更加被强调。
无论是小说、戏剧背后体现的启蒙现代性逻辑,还是散文听从的审美现代性逻辑,背后都是一个更大的民族国家文化现代转型逻辑。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沉nì()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中职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蹂躏.(lìn)低徊.(huái)朱拓.(tuò)振聋发聩.(kuì)B.蹩.脚(bié)甲胄.(wèi)炮.烙(pào)脍.炙人口(kuài)C.寒碜.(chen)窸窣.(sū)龟.裂(guī)熙熙攘.攘(rāng)D.整饬.(chì)蛟.龙(jiāo)檄.文(xí)皮开肉绽.(zh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迤逦废墟膏腴断碣残碑B.绵亘藩篱逡巡摧山坼地C.馔玉玉诀犒劳临阵拖逃D.劲弩狡黠撮土装腔作势3.下面句子画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_____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___如所料的事,____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_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A.由于却竟因为B.因为却竟所以C.由于竟却因为D.因为竟却所以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建成的体育馆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栩栩如生....。
B.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设计师们匠心独运....,修建的环湖绿化带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一个热爱生活的、闲适从容的、功利心不强的人,是最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理想性格。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编审单位:宣城二中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卷。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在试题卷....、草...书.写的答案无效...题.区域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①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
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为艺术品。
②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等。
③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显然,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首先,任何实用艺术都应当具有实用性,例如建筑应当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和方便,实用的工艺品应当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
实用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
就拿建筑艺术来讲,自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后,历代的建筑师一直把它奉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来遵循。
最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
例如日本的双轨制,既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又与时代相接轨。
④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