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的社会,社会的民族,民族与社会密切联系,每个民族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一定的社会又是有具体的民族组成的,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的社会,还是多民族国家的社会都是这样。

民族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决定民族的发展。民族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一般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循环渐进过程大致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民族发展一般规律将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制民族、资本主义之民族,社会主义之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因此,社会和民族发展,表现为两个平行的过程,后者受前者制约。

多民族发展国家中的民族发展,是与社会发展、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一般来说,多民族国家中的各民族的实际状况是很有差别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但是中体来说,这些民族的发展是在社会总体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下进行着,某个民族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社会总体发展限度。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一、秦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与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与延续秦朝

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 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 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在郡下设“道”就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就是县的特殊形态。道的设置,就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就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就是“北击匈奴”与“南平百越”。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与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就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制定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 秦始皇在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过程中,制定了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民族法,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相当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成文法。 4、少量征收、贡献方物 面对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秦始皇在赋税方面对她们有优惠政策,每年只需缴纳少量的赋税。面对偏远的民族地区,秦实际上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提示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知识框架 考点解析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 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明显,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的形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集中,且规模较大;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或山区,村落沿河或谷地伸展,形态多呈带状,村落分散,且规模较小。 水源 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一般而言,在水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规模较大。在水源供给匮乏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则分布在绿洲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气候 降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多,植被一般较好,建筑材料多为木竹;降水多,一般也较潮湿,故一些少数民族的竹楼和吊脚楼下部要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降水少的地区住宅屋顶为平顶,建筑材料多为土石,如黄土高原窑洞。 气温:气温高的地区,住宅墙壁薄,房间大,窗户小或出檐远以避免太多的阳光辐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房间小,窗户大,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风向:冬季寒冷的地区,迎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在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朝南开,院落布局也非常紧凑。

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地形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城市分布区位优势 <200米的平原80%的大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城市 扩展,减少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 利) 热带地区的高原如巴西利亚、亚的斯亚贝 巴 低地湿热,高原凉爽 山区的沿河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 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但进一步发展受地形 条件制约 气候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影响城市区位 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 影响分布:大部分城市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而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以及过分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 ②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日照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当地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由于大气环流条件不同,风向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污染大气的企业的布局与风向的关系。其原则是:第一,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第二,、在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风向,将其布局在与对吹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第三,在无主导风向的地区,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对城市的影响 ①影响城市分布 原因: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分布: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和大河河口处;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转运点、水运起点和湖岸地区。 ②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 ①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 世界: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和杜伊斯堡等。 中国:依托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如内蒙古的包头、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马鞍山等;煤炭工业城市如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鹤岗等;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山东的东营等。 ②城市的规模: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③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随资源的枯竭需考虑城市的转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经济的发展.doc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中期) ●背景——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加强殖民扩张;殖民势力与封建势力相勾结 ●概况——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爪哇反荷起义;阿富汗反英起义 ●特点——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反殖反封建任务;利用宗教;武装斗争;参加阶级广泛 思考:19世纪中期亚洲国家面临民族危机时,出现哪两种维护民族权益,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 2、亚洲觉醒(19末—20世纪初) ●背景——向帝国主义过渡;瓜分高潮;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经济、阶级结构变化; ●概况——朝鲜义兵运动;中国义和团、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伊朗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特点——两种不同性质运动并存。既有旧式农民战争(义和团义兵运动);又有资产阶级改良(维新变法印度)与革命(辛亥革命伊朗土耳其)。出现新阶级 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3、一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 ●背景——战争期间亚洲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矛盾 ●概况——中国五四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土耳其凯摩尔革命(1920-1922);埃及华夫脱运动;朝鲜三一运动 ●特点——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运动成为主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中共) 4、三四十年代亚洲民族运动 ●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冲击,法西斯运动兴起与亚洲策源地形成 ●概况——中国、朝鲜抗日运动;太平洋战争与东南亚人民反日斗争 ●特点——反法西斯斗争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 5、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背景——二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亚洲民族意识高涨 ●概况——中国新民主革命胜利;印度独立;巴以分治;朝鲜复国与分裂;越南抗法与日内瓦协议 ●特点——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联合斗争反殖反霸(亚非会议) 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1、19世纪末非洲反帝斗争 ●背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非洲高潮,矛盾尖锐 ●概况——埃及阿拉比反英起义(1882);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1881);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4) 2、一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有条件独立) 3、三四十年代民族运动——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亡国);阿拉曼战役 4、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运河国有化);阿尔及利亚抗法战争(独立);非洲独立年(1960);纳米比亚独立(最终崩溃);新南非(曼德拉); 三、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1、拉美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 ●背景——启蒙思想传播;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促进; ●概况——海地革命;伊达尔哥与多洛雷斯呼声;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巴西独立 ●特点——双重性质;武装斗争;没有统一领导;取得胜利且形式建立共和制 思考:(1998年全国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拉美民族民主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拉美经济盛行大地产制,政治形成考迪罗制;英美资本渗透,美国武装干涉 ●概况——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宪法(1910~1917年) ●特点——反帝反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战后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古巴革命(1959) 四、亚洲经济的发展 分析:二战前亚洲各国除日本外,大多是西方列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例如:中国、伊朗(半殖民地);朝鲜(日本)、印度支那(法国)、印尼(荷兰)、新加坡(英国)、印度(英国)、马来西亚(英国)、菲律宾(美国) 1、日本经济崛起——60年代末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 ①内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重视科技教育、国家宏观调控、政治与土地改革 ②外因——美国扶植(军事定货) 2、韩国经济起飞——70年代经济奇迹 ①措施:一抓(发展机遇);二调(经济战略:进口替代型——出口主导型——不均衡增长);三参(国际竞争) ②成就:造船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 ③弱点:依赖国际市场与外资;中小企业缓慢;贪污腐化 3、中国经济发展 ①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与失误并存; ③文革十年内乱经济受到极大破坏,拉大经济差距; ④1978年转移经济重心,改革开放开辟新局面; 4、新加坡经济发展 ①措施:一抓(机遇);二调(战略);三参(竞争);四教育科技人才;五改善环境旅游 ②成就: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外汇交易市场 ③弱点:过度依赖国际资本与外国市场 5、泰国、马来西亚(东盟) ①措施:加强经济合作(1967年东盟);引进外资与技术;结合国情调整经济战略 ②问题:过度依赖国际资本与外国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6、印度经济发展 ①政策:国营与私营混合经济 ②成就:齐全工业体系;粮食基本自给;科技—航天工业、核工业、软件业 ③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领土纠纷(克什米尔问题) 7、西亚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石油工业迅速,产油国富裕(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 政策:收回资源主权实现石油国有化;成立欧佩克实行石油提价;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农业 ①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 我国民族基本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4)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规定 坚持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在民族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宪法特作了明确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5)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摘要: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对策;河北省 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1]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选取区位重要但生态脆弱的河北省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途径。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为原料或动力开始的。只有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2.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们神清气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逐步升高2]。 3.生态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更是一个科学开发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社会。因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3]。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内环京津,东临渤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海岸线长487km2。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650mm,多集中分布于7—9月间。土地总面积为1876.93万hm2,其中,耕地589.3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40%,林地506.37万hm2,占26.98%,草地451.63万hm2,占24.06%。 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对保持京津冀地区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该省已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三、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属于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2007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30.07万hm2,轻度以上水蚀面积547.05万hm2,轻度以上风蚀面积83.0万hm2。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其中,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的坝上,面积为8 2.04万hm2,以及秦皇岛沿海0.91万hm2,其他区域主要是水蚀。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耕地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水库、塘坝,降低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年限4]。

中国的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中国的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为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实处,有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团结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

“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实施并于20xx 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一制度既充分保证了国家在大政方针上的集中统一,又充分保证了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佳政治制度。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政策中,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目标,而民族区域自治则是实现上述原则和目标的基本制度保障。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政策又包含以下一系列具体政策。 1.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鉴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

浅谈的民族平等与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浅谈的民族平等与政策 的变化和发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我国的民族平等与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摘要】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或者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古今中外民族问题的状况,特别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情况充分表明,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影响。而民族平等也是民族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字】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少数民族 【正文】 所谓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是一般民主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社会里,民族之间通常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无论是国内的或国际的民族关系,一般说来是不平等的。因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是造成一般的社会不平等和民族不平等的根源。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美国的革命具有浓厚的反对英国的性质。1765年“反印花税法”大会的议决案就反映出殖民地居民要求与英国本土的居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享有平等权利的斗争。1776年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压迫,获取取民族平等的重要文献。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为了战胜封建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标榜民主自由。即使并非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也高唱民族平等。但是由于它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它不实行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便不能生存,因此,当它取得稳固的统治地位之后,就变成新的民族压迫者,对广大不发达的弱小民族实行残酷的奴役和掠夺。到了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平等完全成为资产阶级骗人的口号。 再来说说中国吧,长期处在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没有什么民族平等可言。以后,在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一次规定了民族平等。由于辛亥革命(1911)没有改变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国以来若干民族平等的规定,仍然流于形式,成为地主、资产阶级欺骗国内各被压迫民族的工具。 中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把它作为处理国内的一项基本原则。早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就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成立前夕,把民族平等载入,1954年又载入,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条例和法规。由于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得到保障,产生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基础已经铲除;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在国家的帮助下迅速发展,国内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安徽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李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李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李文博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survived, 7,000 years ago.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nevitably cause some damage.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gradually deepened, especiall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pitalism, the pursuit of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a hot issue of the world, need to be addressed immediately. In this paper, a brief descrip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scuss how to properly and objectiv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Keyword: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ssue; Destroy

中国可考虑调整民族政策

张杰:中国可考虑调整民族政策 最近,由新疆部分分裂恐怖分子发动的一系列恐怖事件,暴露出中国部分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中所存在的安全、和谐与发展等深层次问题,由此,深刻说明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针对民族地区的措施进行进一步调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中国民族政策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是,部分少数民族族群中出现了将自身的文化习俗特质转化为政治身份诉求的重要现象。也就是说,部分少数民族的老百姓将源于自身文化习俗特质所带来的差异性,认定为是其谋求自身国家政治身份差异性乃至独立性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现象对中国维持国家统一与国家安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原则,已经造成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而伴随着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与族群中各种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冲突的积累,这种将自身的文化习俗特质转化为政治身份诉求的现象日益凸显,甚至在国外势力和境外恐怖组织的干涉和诱导下,部分少数民族族群已经发展成为分裂势力。因此,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部分地区的民族矛盾,真正促使中国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的民族政策已经到了需要认真思考,且重新定位和进行调整的关键机遇期。 从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来看,其核心是从强调政治身份的平等和促进经济发展繁荣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贯彻的。然而,从具体的实施效果来看,已有的民族政策以及各种民族经济优惠措施,实际上并未很好地促进这两大目标的实现,相反,还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偏离效应。 首先,从强化政治身份平等的角度来看,部分少数民族族群将国家赋予的政治身份平等权利,视作是自身政治身份差异性和独立性的权利。比如,依据笔者的实地调研,中国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优惠政策以及隔离式的教育体系,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强化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相反,由于看到内地和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文明的种种差距,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少数民族青年对国家身份认同的隔离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文化特性和政治身份的冲突矛盾。 其次,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出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分布于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的边区。虽然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相应地进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理区位与要素禀赋的限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质上是在拉大,这造成部分地区

中国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中国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 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 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 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 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 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 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为保证各民族一 律平等落到实处,相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 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的公 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团结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 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 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 分裂的行为”。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 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 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 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九年级历史17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17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知识疏理 一、“解放者”玻利瓦尔 1、拉美独立运动的原因: (1)17世纪和18世纪,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的殖民统治之下。 (2)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3)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领导人及事迹 (1)率领武装力量横扫南美大陆上的军队,解放了 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 (2)另一位南美解放战争的著名领袖,使智利和秘鲁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3、1822年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826年西班牙在秘鲁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陷。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宣告结束。 4、影响:(1)到1826年,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地都已,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2)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主要原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 2、领导人及主要事迹: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被称为 3、主力: 4、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体现了印度人民争取、反抗的决心和勇气。 同步训练 1、1773年,英国议会宣布克莱武“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给予了极高荣誉,你知道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是() A、在工业革命中有重大的发明 B、参加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通过三角贸易使英国大发横财 D、在印度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2、如果给章西女王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她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B、她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 C、她在攻打巴士底狱的战斗中 D、她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3、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是() A、殖民寺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运动 D、改革与革命 4、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同时,抢占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练习题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D.水污染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4.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 5.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6.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8.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2011·安庆模拟)读图,回答9~10题。 9.A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水能丰富B.劳动力丰富 C.市场广阔D.矿产资源丰富 10.该城市在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①矿产资源枯竭②劳动力短缺③空气污染严重④土地闲 置⑤能耗高,效益低⑥就业压力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1~12题。

中国民族政策

中国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是国家为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处理民族事务而制定的各项规定、措施的总和,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一、中国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民族政策源远流长,从秦、汉到宋、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先后实行过开拓、和亲、同化、羁縻、胡汉分治、以夷治夷等不同形式的民族政策。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民族政策,都有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一面,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赋予民族政策以崭薪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早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中就明确宣布:“凡是居住苏维埃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在汉人占多数的区域,亦须和汉族的劳苦人民一律平等,享有法律上的一切权利义务,而不加以任何限制与民族的歧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还提出了许多民族政策主张,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和实践,为新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形成体系、受到干扰破坏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 从1949年到1966年是中国民族政策形成体系时期。这一时目党和国家采取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主要有:(1)更改带有歧视性鼬勺少数民族称谓,通过派慰问团、参观团、访问团等形式消除己族隔阂,疏通民族关系。(2)大规模地开展民族识别和民族地歪社会历史调查,深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实际,以制定政策保障孚民族的平等权利。(3)在民族聚居地区广泛实行民族区域自台,并通过一些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4)亘过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对民族地区的民主改臣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在边疆地区实行“和平卖买,直接过渡”和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殳主两利等政策。(6)通过发放种子、农具,对民族地区财政实孑“三项照顾”和对民族贸易实行“三项照顾”等政策,帮助少Ij[民族发展经济。(7)采取举办民族学院、民族学校等多种措施箝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8)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茨语言文字的权利,发展民族出版事业,开展民族语文和双语教睁。(9)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进行少数民族宗教副度改革。(10)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专门民族工作机构,加强对民戾工作领导,等等。在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刘少奇、周鼠来、邓小平同志和民族工作杰出领导人李维汉、乌兰夫等同志,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和发展经受过波折。1958年以后,在左顷思想影响下,民族政策受到干扰。“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民族政策不仅得到了全面恢复,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占许多创新和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从理论上看,一是切底否定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明确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强调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处理民族问题。二是果断地将民族工作的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摆在制定民族政策的核心位置,是否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政策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这些理论上的转变,对制定新时期的民族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实践上看,一是具体政策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过去已有的政策规定得更加具体。如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就由过去笼统规定的“从宽录取”发展到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一、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朝首创皇帝制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始皇采纳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朝颁布统一全国的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和延续朝的

制度,具体有以下2: 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 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围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在郡下设“道”是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是县的特殊形态。道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北击匈奴”和“百越”。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和激化了皇朝部矛盾,是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制定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 始皇在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过程中,制定了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民族法,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相当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成文法。 4、少量征收、贡献方物 面对靠近地的少数民族,始皇在赋税方面对他们有优惠政策,每年只需缴纳少量的赋税。面对偏远的民族地区,实际上对他们统治不足,更多的是靠声望威震他们,每年只需要他们贡献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民族独立运动也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前者往往只求得民族独立,后者往往在取得民族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战后,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解放运动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次是印度的独立和埃及成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在拉美,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同美国展开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标志着亚非地区反帝反殖斗争更加自觉地联合起来,逐渐形成第三世界力量。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这是第三世界兴起和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七十七国集团”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第三世界开始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