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也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开发,要求学生系统了解“五四”以来的文学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脉络走向和各个文学思想流派的兴衰、特点及影响,历史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与审美个性。
二、使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教材为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期末考试以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命题、评分依据。
三、考核目的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理解与记忆能力,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综合能力。在考查课程主体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
1、试题考核的能力层次分为识记、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等几个层次。
①识记指记住大纲所规定的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指定教材对有关内容的阐述,如现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家、作品的主要成就与特色,占试卷总分的20%。
②理解指懂得、了解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对教材中所讲授的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一层次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30%。
③分析即简单运用,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某些知识来分析简单的文学现象与问题。这一层次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30%。
④综合运用指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多方面知识来分析较为复杂的文学现象。这一层次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20%。
2.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层次,各个层次试题的分数比例为20∶30∶30∶20。
试题的难度档次与试题考核的能力层次不是同一个概念,在考核各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有难易档次不同的试题。例如,考核识记试题中可能有较难的题目,考核综合运用的试题中可能有较易的题目。
3.试题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阅读分析题等。
4.考试范围:考试范围或命题的依据有二: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二是指定教材。试卷覆盖率占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80%以上。
5.考试方式:本课程考试一般情况下基本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核。
6.考试的时间和及格线:本课程考试的时间为10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集体命题拟定A、B卷,或从试卷

库中抽题加以组合。集体阅卷,流水作业。
四、主要考核内容:

上编(1917~1949)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知识点: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文学社团,流派;
识 记: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理 解:20年代文学论争,文学革命的意义;
综 合:新文学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的考查。
第二章 鲁迅
知识点:鲁迅的生世,创作思想,创作道路;
识 记:鲁迅的代表作;
理 解:鲁迅的思想,个性心理考查;《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综 合:鲁迅经典作品的思想,艺术,人物解读。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知识点:20年代小说概况;
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
理 解: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小说创作概况;
综 合:郁达夫小说思想,艺术分析。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知识点:20年代新诗概况;
识 记:代表作家,作品;
理 解:朱湘,李金发的新诗创作;
综 合:闻一多,徐志摩新诗创作风格。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二)
知识点:郭沫若的生世,创作思想,创作道路;
识 记:郭沫若的代表作品;
理 解:《女神》的思想,艺术概况;
综 合:郭沫若在中国新诗史上地位的考查。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知识点:“文明戏”,春柳社,民众戏剧社;
识 记:代表作家和作品;
理 解:田汉戏剧创作分析。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知识点:《新青年》的“随感录”;语丝社;
识 记:代表作家和作品;
理 解:周作人“美文”风格分析;
综 合:梁遇春,朱自清散文创作分析。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知识点:革命文学运动;左联;太阳社;
识 记:蒋光慈,冯雪峰,胡风,朱光潜,梁实秋,沈从文,宗白华的文艺思想;
理 解: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关于“大众语文”论争;左翼作家和京派文人的论争。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知识点:30年代小说概况;
识 记:代表作家和作品;
理 解:柔石,艾芜,沙汀,萧红,萧军,吴组缃,丁玲,张天翼的小说创作;
综 合:新感觉派小说评述。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
知识点:茅盾的创作道路;
识 记:代表作品;
理 解:关于《蚀》,《子夜》,《虹》的创作分析;
综 合:茅盾小说创作风格论。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三)
知识点:老舍的创作道路;
识 记:代表作品;
理 解:关于《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的分析;
综 合:综论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
知识

点:巴金的创作道路;
识 记:代表作品;
理 解:关于《灭亡》,《激流三部曲》的创作分析;
综 合:综论巴金笔下的“长子”形象。
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五)
知识点:沈从文的创作道路;
识 记:代表作品;
理 解:分析《边城》的创作。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知识点:中国诗歌会,后期新月派,现代诗派,汉园三诗人;
识 记: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理 解:殷夫,田间,臧克家,陈梦家,卞之琳创作的分析;
综 合:论戴望舒现代派诗的创作。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知识点:无产阶级戏剧,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国防戏剧;
识 记:田汉,洪深,曹禺,熊佛西,李健吾,袁牧之,宋春舫的戏剧创作;
理 解:洪深的戏剧创作;
综 合:曹禺四大悲剧的思想,艺术,人物形象分析。
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
知识点:杂文,小品文,报告文学的发展概况;
识 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 解:鲁迅及其追随者的杂文创作分析;丽尼,丰子恺的散文创作分析;
综 合:林语堂小品散文的思想文化意义分析。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知识点: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文学论争,“七月小说派”,“九叶诗人”;
识 记:萧红,老舍,曹禺,路翎,沙汀,夏衍,宋之的,陈白尘,钱钟书,张恨水,袁水拍的创作;
理 解: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对“战国策”派的批判,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知识点:抗战小说,社会解析和世情讽刺小说,文化分析小说,探索人生小说;
识 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 解:沙汀讽刺小说的艺术风格,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的贡献;
综 合:论《围城》的讽刺艺术,论《寒夜》的现实主义深度,张爱玲的艺术世界分析。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知识点:朗诵诗运动,街头诗运动,政治讽刺诗,七月诗派;
识 记: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理 解:七月诗派的艺术风格分析,九叶诗派的现代性分析;
综 合:艾青诗的意象分析。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
知识点:现实题材戏剧,讽刺剧,历史剧;
识 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 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的得与失分析;
综 合:从夏衍的创作历程看其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深化。
第二十一章 解放区文学思潮及创作
知识点:“文协”,“鲁艺”,“讲话”,歌颂与暴露之争,《野百合花》;
理 解:解放区文艺创作特征;
综 合:赵树理小说艺术魅力的探寻,孙犁创作的文化心理分析。

下编(1949~1997)

第二十二章:1949~1976文学思潮
知识点:第一次文代会、“重放

的鲜花”、“三突出原则”。
理 解:文艺政策调整后的一系列会议。
分 析:建国十七年文艺运动的影响及教训。
综合运用:分析五十年中期文艺界出现的新气象。
第二十三章: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
重点作品:《创业史》、“红色经典”、《百合花》、《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知识点:“三红一创”、“三大能人”、“山药蛋派”等。
理 解:(1)《创业史》的重要特色。
(2)两大题材的主要成就 。
分 析:《百合花》中的人物塑造与细节描写。
综合运用:(1)《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刘世吾的性格特征及意义。
(2)如何评价“红色经典”?
第二十四章:50年代、60年代新诗
重点作品:郭小川、闻捷的诗歌。
知识点:建国十七年有影响的诗人及其作品。
理 解:郭小川的新辞赋体的形式。
分 析:闻捷的爱情诗。
第二十五章:50年代、60年代戏剧
重点作品:《茶馆》
知识点:第四种剧本、有影响的代表性剧作。
理 解:《关汉卿》的戏中戏结构。
分 析:(1)《茶馆》中的人物形象。
(2)《茶馆》的戏剧结构。
第二十六章:50年代、60年代散文
重点作品:杨朔的散文
知识点:建国十七年中散文的代表作。
理 解:60年代初期形成散文创作的热潮。
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当代散文三大家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二十七章:1976~1989年的文学新潮
知识点:天安门诗歌、新时期文学中的标志性作品。
理 解:第四次文代会
分 析:《班主任》等作品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
综合运用:新时期小说主潮的演变轨迹。
第二十八章:80年代小说
重点作品:《春之声》、《芙蓉镇》、《棋王》、《爸爸爸》、《受戒》、张贤亮的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等。
知识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
理 解:开拓者家族、先锋文学。
分 析:(1)贾平凹与商州的关系。
(2)莫言《红高粱》中独特的感知方式。
(3)王蒙对小说艺术的新探索。
综合运用:(1)寻根文学热潮形成的主要缘由与创作实绩。
(2)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接续了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主题——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第二十九章:80年代新诗
重点作品:舒婷、顾城的诗歌
知识点:归来的诗人群、朦胧诗、后新诗潮、三个崛起等。
理 解: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分 析:《双桅船》、《致橡树》等诗歌的核心意象及象征意义。
综合运用:比较舒婷、北岛、顾城等诗人不同的艺术个性。
第三十章:80年

代戏剧
重点作品:《绝对信号》、《野人》等
知识点:标志性的剧作、探索戏剧。
理 解:沙叶新的话剧创作。
分 析:高行健对话剧艺术的新探索。
第三十一章:80年代散文
重点作品:《随想录》、《拣麦穗》等。
知识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
分 析:报告文学的新突破。

第三十二章:90年代小说
重点作品:《人到中年》、《小鲍庄》、《长恨歌》、《白鹿原》、《平凡的世界》
知识点:新写实小说、新生代作家。
理 解:(1)张洁、谌容等作家的主要艺术成就。
(2)、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
分 析:(1)《白鹿原》的历史感。
(2)《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塑造。
综合运用:(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并比较池莉、方方不同的艺术风格。
(2)中国西部这块文化厚土与陕西作家群的关系。
第三十三章:90年代的散文
重点作品:余秋雨等人的散文
知识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
理 解:90年代散文兴盛的原因。
分 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综合运用:阅读赏析一篇散文。

试 题 库
现代文学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生于( )年于( )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和伟大的( )”。
2.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 》收历史小说8篇,多是在“( )”基础上,“( ),”“( )”的古今融合之作。
3.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 》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 》里。他前期的杂文集有《 》、《 》、《 》和《 》四本。
4.鲁迅后期杂文集有《 》、《 》、《 》、《 》、《 》、《 》、《 》、《 》、《 》、《 》等十本。
5.郭沫若原名( ),“沫若”是他( )年开始发表新诗时期的笔名。
6.五四以后郭沫若写了三个历史剧《 》、《 》和《 》,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7.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 》、《 》、《 》等诗集,1928年写的《 》,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8.郭沫若除了诗歌集之外,还有自传体小说《 》等小说绩。
9.“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 》、《 》、《 》、《 》和《 》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10.胡适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出版于( )年( )月。他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

现的剧本。
11.叶绍均的长篇小说《 》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 )称其为“扛鼎之作”。
12.许地山的《 》等作品借异域写故土,表现了较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他30年代以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的《 》和《 》则标志着他走上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著名散文《 》是其性格的自我写照。
13.王统照早期的短篇小说《 》、《 》表现了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幻灭;后来的《 》则写了血和泪,对黑暗现实进行暴露和控诉;30年代的长篇《 》展显了3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广阔画面。
14.冰心著名的小诗集是《 》和《 》,作品以较少的诗行表现一种感情意境充满了对( )、( )和( )的歌颂。
15.冰心的《 》、《 》散文集,洋溢着对祖国、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16.庐隐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生活的作品。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 )”,而不是冰心式的爱。
17.郁达夫的处女作是《 》。1921年10月结集出版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8.闻一多是“( )”的主要诗人之一,他提出了新格律理论,讲究诗的“三美,即( )、( )、( )。
19.徐志摩有《 》、《 》、《 》和《 》四个新诗集,其中《 》和《 》中的多数诗篇内容健康,格调清新,形式活泼自然。
20.茅盾原名( ),“茅盾”是他发表小说《 》时用的笔名。
21.茅盾于1927、1928年间创作了《 》三部曲,包括《 》、《 》和《 》三个略带连续性中篇,反映“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和小资产节级知识分子的各种精神面貌。
2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 》、《 》和《 》三个短篇,是反映30年代“丰收成灾”的不合理社会现实和农民反抗的过程。
23.茅盾的长篇小说《 》以农民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仍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24.抗日战争时期,茅盾创作了“心理分析”长篇小说《 》以及《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其他长篇小说、剧本《 》等,其中以日记长篇小说《 》影响最大。
25.茅盾抒写自己对在延安一段生活的美好感受和怀念的两篇散文是《 》和《 》。
26.老舍原名( )字(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 )族作家。
27.老舍的处女作是一篇速写式的短篇小说《 》

,他旅居英国时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 》和《二马》。以( )社会为观察视野,用( )兼备的笔调表现生活,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的特色。
28.1932年老舍创作了寓言体长篇小说《猫城记》。意在影射( ),对( )进行暴露。
29.《 》以自叙式的形式,通过母女两代人先后沦为( )的同样的不幸遭遇,对罪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30.《四世同堂》包括《 》、《 》和《 》三部小说,寄托着作者的家国之痛。
31.巴金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它塑造了一个病态革命家( )的形象,这个形象表明了巴金前期创作深受( )影响。
3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由《 》、《 》、《 》组成。
33.《 》是《灭亡》的续篇,着重刻画了杜大心的朋友( )的成长道路。
34.巴金反映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有《 》和《 》。
35.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 》、《 》和《 》三篇小说。
36.40年代巴金创作了中篇小说《 》、《 》,并完成了他解放之前的压卷之作《 》。
37.曹禺原名( )。《 》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多幕话剧。
38.曹禺的《 》和《 》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39.《 》是曹禺的创作中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通过农民复仇的悲剧反映他们的挣扎和反抗。
40.抗日战争时期,曹禺创作了《 》、《 》、《 》等积极配合当时政治任务的作品,其中《 》在当时演出较有影响。
41.1927年至193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 )个十年,一般认为这是现代文学的“( )”时期。
42.20年代蒋光慈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 》对“黑暗萃集”的旧中国予以暴露和抨击。
43.蒋光慈称自己的小说《 》是“粗暴的叫喊”,立意要使自己的小说《 》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证据”,作品塑造了共产党人( )的光辉形象;标志着他小说创作趋于成熟的作品是《 》。
44.柔石的《二月》塑造了一个“极想有为”而又“有所顾惜”的青年知识分子( )的形象。( )曾为其作《小引》。
45.殷夫曾以( )的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他把自己的早期作品辑为《 》( )曾为之作叙。
46.丁玲参加“左联”后,创作了具有鲜明革命主题的小说《 》和《 》,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
47.张天翼描写小市民卑琐心理的作品中,以《 》开拓得最深刻。抗战时期他发表了著名的短篇讽刺

小说《 》,作品突出地刻划了一个( )形象。
48.艾芜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 》,抗战期间又写了著名的短篇小说《 》和中篇小说《 》。
49.洪深30年代创作的《 》、《 》、《 》总题为“农村三部曲”,是现代话剧中最早反映农民反抗地主的优秀剧本。
50.田汉发表在《创造季刊》上的《 》和发表在《南国半月刊》上的《 》是我国初期话剧的重要收获。
51.田汉思想转变期创作丰富,其中社会剧的代表是《 》,隐喻暗示的象征剧是《 》,他抗战时期影响最大的剧本是《 》和《 》。
52.30年代各类散文都有了新的收获,杂文方面徐懋庸有《 》、《 》,唐韬有( )、( )等。此外杂文方面成就比较突出的还有( )、( )、( )等人。
53.30年代抒情散文的重要作品是丽尼的《 》、《 》,何其芳的《 》、《 》,陆蠡的《 》。
54.丰子恺是30年代哲理性散文的代表作家,他有散文集《 》和《 》。
55.叶紫的《丰收》是30年代反映农村斗争生活的优秀作品,它成功地塑照了安分守己的( )和勇于斗争的( )的形象。
56.( )是30年代的现代派代表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 》、《 》和《 》等。
57.抗战初期最流行的短剧《 》、《 》和《 》一起被当时戏剧界称为“好一计鞭子”。
58.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分为《 》、《 》和《山长永远》三部。
59.艾青的成名诗作是《 》,他抗战时期的诗集有《 》、《 》、《 》等。
60.1937年底田间贡献给抗战的优秀诗篇是《 》,在延安他是( )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方面的优秀作品是《 》。
61.夏衍1936年发表了《 》和《 》两部历史剧,他把这种种借古讽今的剧作称之为( )。
62.1944年陈白尘创作了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 》,1945年他又创作了讽刺喜剧《 》。
63.沙汀抗战时期著名短篇讽刺小说是《 》,1941年—1946年间他创作了《 》、《 》和《 》三部长篇小说。
64.路翎的《 》是七月派在小说方面的重要收获;钱钟书的《 》被人们称为“新儒林外史”。
65.张恨水通俗小说中最优秀的是《 》;抗战期间他写了社会讽喻小说《 》。
66.张爱玲是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作家,其代表作是《 》。
67.抗战初期柯仲平的长篇叙事诗《 》和《 》描写了工农兵形象,这是最值得注意的现象。
68.1942年以前根据地解放区影响较大的报告文学有沙汀的《 》、丁玲

的《 》和周立波的《 》等。
69.1939年、1940年周而复发表了以大生产运动为背景的《 》、《 》和《秋收篇》描绘了边区人民在新型劳动中的精神面貌。
70.丁玲的《 》和《 》以目光的敏锐、视角的独特、挖掘的深刻,成为1942年以前十分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
71.反映土地改革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丁玲的《 》和( )的《暴风骤雨》。
72.在解放区出现了一批新的英雄传奇作品,它们是空厥、袁静的《 》、马烽、西戎的《 》和( )的《洋铁桶的故事》。
73.在解放区出现了柳青描写农民变工互助的长篇小说《 》,欧阳山反映农村合作社经济的《 》以及草明表现工业生产的中篇小说《 》。
74.赵树理的成名作是《 》,他的《 》被誉为“解放区文艺代表之作”,《 》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
1 “五四”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2 被称作“异写突起”的文学社团是 ( )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语丝社 D.莽原社
3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4 提倡新格律诗的文学社团是( )
A.语丝社 B.莽原社 C.创造社 D.新月社
5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以《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发表重要演说的是( )
A.鲁迅 B.矛盾 C.郭沫若 D.蒋光慈
6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
A.《狂人日记》 B.《怀旧》 C.《伤逝》 D.《阿Q正传》
7 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那位作家的影响 ( )
A.屠格涅夫 B.果戈理 C.高尔基 D.托尔斯泰
8 阿Q性格的核心是 ( )
A.勤劳善良 B.敢于反抗斗争 C.精神胜利法 D.向往和追求革命
9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 ( )
A.战斗间歇的休闲之作 B.战斗、探索、苦闷、彷徨等内心感受之作
C.激烈凌厉的战斗呐喊 D.怀旧的抚今的消沉思想的反映
10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 )
A.异国生活的记录 B.思想发展的踪迹
C.友朋交往的文学 D.从童年到壮年时期某些生活片断的回忆
11 郭沫若开了一代诗风的诗集是( )
A.《女神》 B.《星空》 C.《前矛》 D.《恢复》
12 《女神》的代表作是( )
A.《女神之再生》 B.《匪徒颂》 C.《凤凰涅磐》 D.《炉中煤》
13 郭沫若在创作方法上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诗歌方面的表现是(


A.《瓶》 B.《星空》 C.《前矛》 D.《恢复》
14 《这也是一个人?》提出了妇女的人格和社会地位问题。它的作者是( )
A.鲁迅 B.周作人 C.冰心 D.叶绍钧
15 曾被评论家与《子夜》并提的30年代的长篇小说是( )
A.叶绍钧的《倪焕之》 B.王统照的《山雨》
C.丁玲的《田家冲》 D.蒋光慈的《田野的风》
16 20年代“小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 )
A.冰心 B.汪静之 C.冯至 D.徐志摩
17 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向共产党人表示敬意的诗人是( )
A.瞿秋白 B.蒋光慈 C.朱自清 D.李大钊
18 “五四”时期以“自序传”的写法进行小说创作的女作家是( )
A.冰心 B.庐隐 C.石评梅 D.凌叔华
19 茅盾继《蚀》三部曲之后又一部塑造经过曲折磨练最终找到了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梅行素的长篇小说是( )
A.《虹》 B.《腐蚀》 C.《路》 D.《三人行》
20 茅盾创作的唯一的剧本是( )
A.《卖豆腐的哨子》 B.《清明时节》 C.《清明前后》 D.《林家铺子》
21 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的主人公是( )
A.章秋柳 B.梅行素 C.孙舞阳 D.赵惠明
22 茅盾反映自己在延安生活感受的散文是( )
A.《叩门》 B.《白杨礼赞》 C.《雷雨前》 D.《乡村杂景》
23 最初显示出老舍幽默讽刺才能的作品是( )
A.《猫城记》 B.《月牙儿》 C.《老张的哲学》 D.《四世同堂》
24 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市侩哲学的老张出自于老舍的( )
A.《赵子曰》 B.《上任》 C.《骆驼祥子》 D.《老张的哲学》
25 被老舍看作“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是我的重头戏”的作品是( )
A.《赵子曰》 B.《小铃儿》 C.《骆驼祥子》 D.《黑白李》
26 表现北平人民被征服的痛史,恨史愤史的长篇小说是( )
A.《四世同堂》 B.《火葬》 C.《柳家大院》 D.《断魂枪》
27 巴金借以顺利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是( )
A.《家》 B.《寒夜》 C.《新生》 D.《灭亡》
28 使巴金跳出主观情绪化而以逼真的生活细节和真切的生活情感进行现实主义的描写的作品是( )
A.《亲生》 B.《家》 C.《爱情三部曲》 D.《雪》
29 巴金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崩溃的作品是( )
A.《寒夜》 B.《第四病室》 C.《急流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30 巴金以“小人小事”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优秀之作是( )
A.《憩园》 B.《田世蕙》 C.《还魂草》 D.《寒夜》
31 既是一首旧社会旧秩序必然灭亡的葬歌

,又是一曲投奔光明,向往社会生活的礼赞的剧本是( )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32 周扑园是一个特点明显的典型的( )
A.残酷的封建统治者 B.虚伪的资产阶级分子
C.追求真挚爱情的知识分子 D.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
33 《日出》所采取的结构是( )
A.封闭式的结构 B.多线并进结构 C.横断面的描写 D.纵向结构
34 曹禺创作的剧本中,象征成分较重的是(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35 殷夫写了不少红色鼓动诗,其中表示与反动派彻底决裂的是( )
A.《血字》 B.《议决》 C.《让死的死去吧》 D.《别了,哥哥》
36 柔石揭露野蛮残酷的典妻制度的小说是( )
A.《二月》 B.《为奴隶的母亲》 C.《旧时代之死》 D.《疯人》
37 丁玲早期反映都市女青年时苦闷的小说是( )
A.《字杀日记》 B.《围护》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梦珂》
38 张天翼托言阴间以鬼土影射现实的长篇小说是( )
A.《清明时节》 B.《鬼土日记》 C.《速写三篇》 D.《找寻刺激的人》
39 标志着艾芜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作品是( )
A.《丰饶的原野》 B.《故乡》 C.《山野》 D.《黄昏》
40 在抗战初期的朗诵诗热潮中流传最广的是( )
A.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B.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C.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 D.藏克家的《宝贝儿》
41 抗战期间较早出现揭露国统区黑暗的多幕剧是( )
A.郭沫若的《屈原》 B.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C.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 D.宋之地的《雾重庆》
42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是( )
A.田间 B.何其芳 C.艾青 D.藏克家
43 把田间称为“时代鼓手”的人是( )
A.朱自清 B.闻一多 C.刘西渭 D.郭沫若
44 陈白尘影响最大的讽刺喜剧是( )
A.《结婚进行曲》 B.《升官图》 C.《乱世男女》 D.《石达开的末路》
45 40年代康濯反映解放区农民新的思想新的道德成长的小说是( )
A.《我的两家房东》 B.《春种秋收》 C.《光荣》 D.《村歌》
46 借鉴并且创造性改造陕北民歌“信天游”而创作的叙事长诗是( )
A.《王贵与李香香》 B.《漳河水》 C.《刘巧儿》 D.《白毛女》
47 最能反映出孙犁艺术境界追求的作品是( )
A.《嘱咐》 B.《芦花荡》 C.《荷花淀》 D.《村歌》

三、解释题(每题5分)
1.五四文学革命

2.革命文学 3.“左联”
4.“文协” 5.孤岛文学 6.文学研究会
7.创造社 8.新月社 9.湖畔诗社
10.语丝社 11.春柳社 12.未名社
13.南国社 14.浅草-沉钟社 15.太阳社
16.学衡派 17.甲寅派 18.鸳鸯蝴蝶派
19.新潮作家群 20.东北作家群 21.京派作家群
22.新月诗派 23.象征诗派 24.现代诗派
25.七月诗派 26.民歌体新诗 27.九叶诗派
28.新感觉派 29.问题小说 30.乡土写实小说
31.浪漫抒情小说 32.京派小说 33.星社
34.文明戏 35.中国诗歌会 36.爱美剧
37.《新青年》 38.民众戏剧社 39.战国策派
40.民族主义文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倡导文学革命者与哪些力量发生了论争?
3.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析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5.《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6.简析狂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7.简析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8.概述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塑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9.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构成及其创作特征。
10.二十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11.以胡适的诗歌为例,简述初期白话新诗的特点。
1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理想内涵和艺术特征。
13.结合作品,谈谈闻一多诗歌理论中“三美”的基本构成。
14.简述《女神》的基本内容。
15.简述田汉早期剧作有哪些特征?
16.《月牙儿》中“月牙儿”有什么作用?
17.简析虎妞的形象。
18.简述《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19.概述“左联”成立时期的主要文学活动。
20.简评3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革命的罗曼蒂克”现象。
21.新感觉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22.概述京派小说的基本特征。
23.简析吴荪甫形象及意义。
24.《雷雨》和《日出》戏剧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5.简述沙汀讽刺小说的艺术特色。
26.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征。
27.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何特点?
28.简述四十年代解放区文

学的特征。
29.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0.简析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析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艺资源的关系。
2.分析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特点和缺失。
3.《呐喊》和《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4.从《沉沦》看郁达夫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
5.为什么说郭沫若的《女神》开了一代诗风?
6.试论朱自清散文的特色。
7.试论《子夜》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8.分析觉新的形象及其意义。
9.从《家》到《寒夜》,巴金的艺术风格有哪些变化?
10.论述老舍小说“市民世界”的构成、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11.分析《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12.结合《华威先生》分析张翼天小说的讽刺艺术。
13.试述艾芜早期小说的独特风采。
14.沈从文的创作有哪两大类,试论述之。

现代文学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 周树人 1881 1936 思想家 革命家
2 《故事新编》 博考文献 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
3 《热风》 《坟》 《热风》 《坟》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4 《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杂文末编》
5 《郭开贞》 1919
6 《卓文君》 《王昭君》 《聂莹》
7 《星空》 《前茅》 《瓶》 《恢复》
8 《漂流三部曲》
9 《屈原》 《虎符》 《高渐离》 《孔雀胆》 《南冠草》
10 《尝试集》 1920 3 《终身大事》
11 《倪焕之》 《矛盾》
12 《命令鸟》 《春桃》 《铁鱼的腮》 《落花生》
13 《微笑》 《沉思》 《湖畔儿语》 《山雨》
14 《繁星》 《春水》 母爱 童真 自然美
15 《寄小读者》 《往事》
16 《海滨故人》 恨
17 《银灰色的死》 《沉沦》
18 新月社 音乐的美 绘画的美 建筑的美
19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志摩的诗》《翡冷翠的夜》
20 沈德鸿 《幻灭》
21 《烛》 《幻灭》 《动摇》 《追求》
22 《春蚕》 《秋收》 《残冬》
23 《子夜》
24 《腐蚀》 《清明前后》 《腐蚀》
25 《白杨礼赞》 《风景谈》
26 舒庆春 舍予 满
27 《小铃儿》 《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 北京市民社会 讽刺与幽默
28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 民族劣根性
29 《月牙儿》 暗娼
30 《惶惑》 《偷生》 《饥荒》
31 《灭亡》 杜大心 无政府主义
32 《雾》 《雨》 《电》
33 《新生》 李冷
34 《砂丁》《雪》
35 《家》 《春》 《秋》
36 《憩园》

《第四病室》 《寒夜》
37 万家宝 《雷雨》 第一部
38 《雷雨》 《日出》
39 《原野》
40 《黑字二十八》 《蜕变》 《正在想》 《蜕变》
41 二 成熟
42 《新梦》 《哀中国》
43 《少年漂泊者》 《短裤党》 杨直夫 《田野的风》
44 萧涧秋 鲁迅
45 白莽 《孩儿塔》 鲁迅
46 《田家冲》 《水》
47 《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抗战官僚
48 《南行记》 《石青嫂子》 《一个女人的悲剧》
49 《五奎桥》 《香稻米》 《青龙潭》
50 《咖啡店之一夜》 《获虎之夜》
51 《名优之死》 《南归》 《回春之曲》 《丽人行》
52 《打杂集》 《不惊人集》 《推背集》 《海天集》 聂绀弩 柯灵 王任叔
53 《黄昏之歌》 《鹰之歌》 《画梦录》 《还乡杂记》 《囚绿记》
54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
55 曹云甫 立秋
56 戴望舒 《我的记忆》 《望舒草》 《灾难的岁月》
57 《三江好》 《最后一计》 《放下你的鞭子》
58 《春风秋雨》 《白天珠海》
59 《大堰河—我的保姆》 《北方》 《向太阳》 《他死在第二次》 《旷野》 《火把》
60 《给战斗者》 《街头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61 《赛金花》 《秋瑾传》 历史讽喻剧
62 《岁寒图》 《升官图》
63 《在其香居茶馆里》 《淘金记》 《困兽记》 《还乡记》
64 《财主的女儿们》 《围城》
65 《啼笑因缘》 《八十一梦》
66 《金锁记》
67 《边区自卫军》 《平汗路工人破坏大队》
68 《贺龙印象记》 《彭得怀速写》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69 《开荒篇》 《播种篇》
70 《我在霞村的时候》 《在医院中》
7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
72 《新儿女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 柯蓝
73 《种谷记》 《高干大》 《原动力》
74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李家庄的变迁》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
1.A 2.B 3.C 4.D 5.A 6.A 7.B 8.C 9.B 10.D
11.A 12.C 13.D 14.D 15.B 16.A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C 24.D 25.D 26.A 27.D 28.B 29.C 30.D
31.C 32.D 33.C 34.D 35.D 36.B 37.C 38.B 39 C 40.A
41.D 42.C 43.A 44.B 45.A 46.A 47.C
三、解释题(每题5分)
1.从1917年开始,由胡适、陈独秀倡导,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人响应参加。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标志中国文学进入现代时期。
2.1928年,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成员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性质、任务、作家的世界观转变等问题。因理论偏差,倡导者与鲁迅等人发生

论争。革命文学的倡导标志着现代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鲁迅、冯雪峰与太阳社、创造社部分成员共40余人出席大会。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成立后,出版了十几种刊物,开展了众多的活动各,积极实践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于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36年初自动解散。
4.全称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在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汇合起来,形成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领导和推动了抗战时期文学的发展。
5.指从1937年11月上海四周沦陷至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四年零一个月时间里,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开展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抗日文艺活动。主要是杂文和戏剧活动,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6.是现代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以《小说月报》等为主要刊物,倡导写实的文学创作方法,强调文学应“为人生”,创作风貌以平实、客观为主,推动了当时“问题小说”的兴盛。
7.1921年7月成立,有前后期之分。前期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是《创造季刊》、《创造月刊》等。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想,强调文学“为艺术”,创作风貌以抒情、主观为主,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主流。后期主要成员有郭沫若、成仿吾、李初梨等,提倡革命文学,思想“左倾”。
8.1923年开始活动,1924年成立的一个文艺团体。最初以戏剧活动为主,其后以新诗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陈源等,以《新月》月刊出版时间最长。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较深。
9.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他们以写爱情诗闻名,出版诗合集《湖畔》、《春的歌集》。
10.因1924年11月创办的《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它以发表各种文体的散文为主,尤多杂文、小品、随笔。其主旨是进行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具有泼辣、幽默的文体特征。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1.是1906年由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发起的一个综合性文艺团体,但以演出西方话剧活动为主。曾在日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剧。其活动推动

了现代话剧的诞生,扩大了西方话剧的影响力。
12.1925年由鲁迅发起成立,出版《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以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
13.是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1924年出《南国半月刊》,1927年在南国电影剧社基础上改组为南国社后,主要致力于现代话剧运动,多上演由田汉编写的剧本,以浪漫和感伤风格为主。南国社的戏剧运动为当时衰落的新剧注入了生命活力,成就与影响代表了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4.是两个有连贯关系的文学社团。浅草社于1922年成立,主要成员有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沉钟社于1924年成立,由原浅草社成员加上杨晦、蔡仪等组成。刊物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倡导为艺术而艺术,主要介绍西方浪漫派文学,创作上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15.是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等,多为共产党员。出版《太阳月刊》。其创作被认为是普罗文学的典型代表。他们还与创造社成员共同倡导革命文学,虽有左的偏颇,但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仍有推动作用。
16.因1921年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主要成员为20年代的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学衡同仁多受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思想倾向稳健保守,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激进倡导者的偏颇,反对言文合一。其观点虽有合理之处,但因不合时宜而逐渐边缘化。
17.因《甲寅》杂志而得名。《甲寅》是章士钊于1914年在日本创办的,1925年复刊。该刊主要表达章士钊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白话,提倡文言的观点,代表了保守的复古主义力量。
18.是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张恨水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等。文学上主张以小说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主要创作小说,种类繁多,有社会、言情、历史、武侠、侦探等,以言情类影响最大。
19.是五四时期以新文学创作为主要活动的一些作家,多为当时北京大学学生。主要有罗家伦、傅斯年、叶绍钧、杨振声、汪敬熙等,他们创办了刊物《新潮》,并在《新青年》的支持下开展活动,扩大了新文学运动的影响。
20.指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关内的一些东北作家,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等。他们的创作多以东北抗日活动为题材,传达出作家和东北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1.指30年代前后在北京活动的一个

自由主义作家群,主要刊物为《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文学上主张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审美功用和艺术的独立性,崇尚典雅、节制的艺术原则。各种文学体裁都有涉猎,以小说成就及影响最大,代表作家是沈从文、凌叔华、萧乾等。
22.又称新格律诗派。大约形成于1926年前后,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诗文刊物,主要人员有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朱湘等。30年代初移师上海,又创《诗刊》季刊,新增方令孺、邵洵美等人,被视为后期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主张理性和节制,要求新诗创作要有形式规范,以新格律作为新诗的标准,努力以创作实践实现新诗格律化主张,推动了现代新诗的规范化发展。
23.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等也是较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象征诗派反对诗歌的散文化倾向,强调纯诗的观念,注重诗歌的意象组合和暗示功能,为新诗艺术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24.是以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文艺刊物《现代》为中心,在题材选择、审美趣味、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有近似之处的一个诗人群体。主要代表诗人是戴望舒、施蛰存、金克木、林庚、卞之琳、徐迟等。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又注重对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以自由体形式和富有诗情的意象组合表现情绪和对现代生活的感受,形成了30年代现代诗歌史上的现代主义潮流。
25.是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因《七月》杂志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等。创作上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关注现实,富有时代激情,开拓自由诗的表现空间,是这一诗派的主要特征,为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6.是40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一种诗体,以长篇叙事诗成就最高。它是新诗在解放区创作普遍追求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的氛围下,新诗歌谣化的结果。创作这类诗歌的诗人有李季、阮章竞、张志民等,这类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充分靠近民间文艺传统,较多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较大影响。
27.指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郑敏等九人。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融汇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技巧,致力于新诗的探索和创造,使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诗歌进入了成熟阶段。
28.是20世纪30年

代出现于上海的一个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刘呐鸥、施蜇存等。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侧重表现都市社会病态生活,追求瞬间印象与感受,长于描写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29.是由新潮作家群开启、后经文学研究会作家创作形成的20年代初的一种小说创作风尚。它由周作人作理论倡导,主题鲜明,题材广泛,虽然艺术性较显粗糙,但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物,是现代小说经历的一环。
30.是20年代中期,在鲁迅的影响下,由文学研究会、未名社和语丝社的一些作家创作的小说。主要作家有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徐玉诺、台静农、彭家煌等。乡土小说以“为人生”为前提,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为主要视角,关注“乡间的死生”,乡情民俗的描写,使他们的创作富有鲜明地方色彩。艺术上亦比较成熟。
31.又称情调小说、情绪小说、身边小说。主是指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的创作。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调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侧重抒发感伤苦闷的心理波澜、忧郁浪漫的情怀,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体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陶晶荪、冯沅君、陈翔鹤、王以仁等。
32.主要指30年代一些身居北京、天津大学校园的作家及学生的创作。他们崇尚艺术的纯正和典雅,多在乡村和都市的对照中建构审美天地,多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审视和剖析人生和人性,创作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抒情性。主要代表作家是沈从文、萧乾、凌叔华、靳以等。
33.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固守着通俗小说样式创作,在文学观念新上有别于新文学小说创作的文学社团。它于1922年8月在苏州成立,发起人有范烟桥、郑逸梅、赵眠云等九人,开始没有正式宣言书,但日后逐渐扩大,至1937年成员达68人。周瘦鹃、包天笑、程小青、等都是它的成员。星社基本固守“游戏”、“消闲”的文学观念,创作以言情为主的通俗小说,许多作家名噪一时,在市民阶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34.又称新剧,是中国话剧运动萌芽阶段的产物。它由留日学生的演剧活动开始,多演出翻译的西方话剧和自编的以时事内容的新戏,因为没有唱腔和做工而被称作文明戏。至辛亥革命前后,文明戏演出达到高潮。至1916年,由于堕落为少数人赚钱的工具而衰落。
35.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任钧等,出版会刊《新诗歌》,诗歌主张要求以现实为主要内容,注重诗歌形式的大众化,是一个与

革命同步、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36.是现代话剧运动由初期萌芽阶段转向发展阶段时的产物。它是英语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或“非营利的戏剧”,是针对话剧早期形式文明戏堕落为营业的工具提出的新的话剧要求。它注重现代话剧的艺术性,反对商业化,经民众戏剧社大力提倡,对现代话剧的建设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37.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1915年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新青年》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对我国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38.1921年3月成立,主要发起人为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创办了新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杂志《戏剧》月刊,倡导“写实的社会剧”,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与人生,剧作以反映社会问题的写实剧为主。
39.也称战国派,是出现于抗战中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相统一的综合性社团和流派,得名于他们创编的《战国策》和《战国》刊物。主要成员为陈铨、林同济等。宣扬以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主要代表作是陈铨的剧作《野玫瑰》。
40.为30年代初期由国民党政权发动的官办文学运动,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黄震遐等,出版过《前锋月刊》,要求以“民族意识代替阶级意识”,反对当时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上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①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个性解放、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更替等。②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语言和文体的重大变革。③建立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2.①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力量的论争。②与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力量的论争。③与以《甲寅》派为代表的反对力量的论争。
3.①理性精神的张扬。②感伤的精神标记。③个性化的追求。④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4.A主要内容:①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②犀利的政治批评。
B艺术特点:①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的统一。②类型形象体系的塑造。③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5.①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②全面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做了最深层的揭露和批判。③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形象——狂人。④“格式的特别”,富有创新性的短篇小说新形式。
6.①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独特艺术形象。②狂言狂语包含着真理和正义。
7.①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贫苦,狭隘保守,妄自尊大,革命观念的幼稚与糊涂。②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点。③国民性的最劣表现。④其病态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内涵,具有超越性。
8.①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迂腐、不失善良、丧失自我,悲剧的承担者。②封建卫道士形象。虚伪、陈腐、可笑,也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牺牲品。③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从觉醒、奋斗、反抗到消沉、退守甚至死亡是他们共同的人生道路,孤独、痛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特征。
9.A作家构成①主要由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构成,他们来自乡村、寓居京沪,身历两种文化的差异。②他们以鲁迅为楷模,以故乡和童年的回忆为创作题材,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B创作特征①坚持“为人生”的文学观,关注民生疾苦,客观写实的基本倾向。②比较鲜明的人物性格。③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④较为突出的创作个性
10.①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②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以此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③浪漫主义为主的创作方法,兼用现代主义的某些技巧。
11.①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②诗行较短,采用自然音节,句式长短不一。③多用托物寓意或寓情于景手法,偏于说理,平实,有散文化倾向。
12.①在政治方面,是英美式的民族政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在艺术方面,追求爱与美的完美。②构思精巧,意象新颖。③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④章法整饬,灵活多样。⑤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13.①音乐美:要求音节和韵脚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组排列组合有规律。②绘画美:即诗的词藻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③建筑美:要求诗形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14.①表达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②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③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15.①感应个性解放时代的节拍,关注社会问题,表现人们的苦闷和对光明的追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