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合肥168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9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Fe3+ 有氧化性FeCl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B.SiO2有导电性SiO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氯水、SO2都有漂白性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D.铝制容器表面有氧化膜保护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Fe3+ +Cu= 2Fe3++ Cu2+,故A正确;SiO2不导电,故B错误;SO2+Cl2+2H2O=H2SO4+2HCl,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差,故C错误;氧化铝、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
2.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②③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2SiO3>H2CO3C.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错误;B.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错误;C.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正确;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注重物质的性质及化学与生活,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注意虽然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图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了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 i−1的虚部是()A.−i B.-1 C.i D.12.△ABC中,sin2A+sin2C=sin2B,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正△ABC的边长为1,则AB⋅BC+BC⋅CA+CA⋅AB=()A.32B.−32C.12D.−124.在△ABC中,“sin A>sin B”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黄鹤楼地处蛇山之㠌、濒临万里长江,是武汉市地标建筑.已知黄鹤楼的高度CD约为303米,在其一侧有一座建筑物AB,在它们之间的地面上的点M(B,M,D三点共线)处,测得楼顶A、楼顶C的仰角分别为15°和60°,在楼顶A处测得楼顶C的仰角为15°.则地面上两点M,B 之间的距离约为()A.203+1米B.303+1米C.303−1米D.203−1米6.如图,一条河的南北两岸平行.游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v1的大小为10km/h,水流的速度v2的大小为4km/h,则游船要从A行到正北方向上位于北岸的码头B处,其航行速度的大小()A.221km/h B.237km/h C.210km/h D.14km/h7.一个圆锥内切球的表面积是4π3,其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R的半圆,则R=()A.12B.32C.1 D.28.已知向量a=cos x,sin x,b=cos x,−sin x,且x∈0,π2,则函数f x=a⋅b−114a+b的最小值是()A.0 B.−1C.−92D.−15332二、多选题9.设a,b都是非零向量,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的夹角为钝角,则a⋅b<0B.若 a−b= a+b,则a⊥bC.若a⋅b>0,则a,b的夹角为锐角D.若a=2b,则a+b与a−3b同向10.设z1,z2是非零复数,z1,z2是其共轭复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z1+z2=z1+z2B.z1⋅z2=z1⋅z2C.z1+z2=z1+z2D.z1⋅z2=z1⋅z211.已知点O是△EFG的外心,点T是边FG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OF+OG⋅FG=0B.OE⋅EF=−12EF2C.OE+OF+OG=0D.EF+2OE=2OT+GE三、填空题12.锐角△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边在c边上的射影长等于△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sin A cos B的值是.13.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C⊥BD,点E在棱AB上,点F在棱CD上,且AEEB =CFFD,设α表示EF与AC所成的角,β表示EF与BD所成的角,则α+β的值为.14.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B=2,AC平分∠BAD,且AC⋅BD=52,则边AD的长为.四、解答题15.在△ABC中,三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sin B+C5=a sin Bb.(1)求角A的大小;(2)若△ABC是锐角三角形,求ab的取值范围.16.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A1,∠BAC=120∘.(1)若△ABC外接圆的半径是1,求直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2)若直三棱柱ABC−A1B1C1外接球的体积是4010π3,求此直三棱柱的高.17.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其外接圆的半径是1,且向量m= 2sin A−2sin C,sin B,n=sin A+sin C,b−2a 互相垂直.(1)求角C的大小;(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18.在△ABC中,中线AD和中线BE相交于点G,点F在边BC上.(1)若AF=14AB+34AC,证明:点F是边BC的靠近点C的四等分点;(2)证明:AG+BG+CG=0;(3)若56sin A⋅AG+40sin B⋅BG+35sin C⋅CG=0,求△ABC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 19.某公园计划改造一块四边形ABCD区域建设草坪(如图),其中AB=2百米,BC=1百米,AD=CD,AD⊥CD.草坪内需要规划4条人行道DM,DN,EN,EM,以及两条排水沟AC,BD.其中M,N,E分别是边BC,AB,AC的中点.,求排水沟BD的长;(1)若∠ABC=π2(2)设∠ABC=α,4条人行道总长度DM+DN+EN+EM记为fα. (i)求出函数fα的表达式;(ii)当α取多少时,fα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第2题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部分(满分100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分钟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1,水流的速度为v 2。
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 1相对v 2的方向应为的方向应为( ))2.2.如图所示,物体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质量均为m ,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摩擦不计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A 做变速直线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 C .物体A 的速度等于物体B 的速度的速度 D D D.物体.物体A 的速度大于物体B 的速度的速度3.3.以初速度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经时间t 速度大小为v ,经2t (物体未落地),速度大小为: A .v 0+2gt B. v 0+gt C.220)2(+gt v D.220)(3+gt v4.4.如图所示的皮带转动中如图所示的皮带转动中R 到O 1的距离等于Q 到O 2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 点与R 点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点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B.P 点的半径比R 点的半径大,所以P 点的向心加速度较大点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C.P 点与Q 点的线速度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点的线速度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D.Q 点与R 点的半径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点的半径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5.5.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起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
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当以v 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②当以v 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③当速度大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④当速度小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时,轮缘挤压外轨 A. A. ①③①③①③ B. B. B. ①④①④①④ C. C. C. ②③②③②③ D. D. D. ②④②④②④6. 6. 地球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地球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航天飞机飞行到地球和月球的连线上,且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3︰1时,这架航天飞机对地球的引力与对月球的引力之比为:第1题第4题R O 1O 2Q P O A m l · ·第10题第8题A. 1A. 1︰︰1B. 91 B. 9︰︰1C. 811 C. 81︰︰1D. 7291 D. 729︰︰17.7.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然后在Q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2.阅读下列图片,它们共同反映了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魏晋农家庖厨图A.鲜卑政权的封建化B.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C.北方的民族融合趋势D.门阀士族的腐朽生活3.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如果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C.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D.使宋辽维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5.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6.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8.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庞进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
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
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
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
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列2,5,8,11,…,则23是这个数列的( )A .第5项B .第6项C .第7项D .第8项 2、已知△ABC 中,a =4,b =43,A =30°,则B 等于 ( ).A 、60°B .60°或120°C .30°D .30°或150° 3、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前15项的和90S 15=,则8a 等于( ).A .245B .12C .445D .64、在△ABC 中,若4:3:2sin :sin :sin =C B A 则A cos 的值为( )A 、87B 、65C 、21D 、31-5、已知数列{an}首项为1,且满足n n a n n a 11+=+,那么an 等于 ( )A 、nB 、1+nC 、n n 1+D 、1+n n6、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sinAsinB +bcos2A =2a ,则ba 的值为( ) A .2 3 B .2 2 C. 3 D. 2 7、等差数列{an}中a1>0,S5=S8,则当Sn 取最大值时n 的值是( ) A .6 B .7 C .6或7 D .不存在8、如图,从地面上C ,D 两点望山顶A ,测得它们的仰角分别为45°和30°,已知CD =100米,点C 位于BD 上,则山高AB 等于( )A .100米B .C .D .1)米9、定义:称np1+p2+…+pn 为n 个正数p1,p2,…,pn 的“均倒数”,若数列{an}的前n项的“均倒数”为12n -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 .2n -1B .4n -3C . 4n -1D .4n -5 10、已知数列{}n a ,{}n b ,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n B ,记nn n n n n nb a A b B ac -+=(*∈N n ),则数列{}n c 的前10项和为( )A 、1010B A + B 、)(211010B A + C 、1010B A ⋅ D 、1010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2-1与2+1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12、在△ABC 中,若10103cos =A ,C =150°,BC =1,则AB =______.13、已知n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na n 2sinπ=,则2014S 的值为14、三角形一边长为14,它对的角为60°,另两边之比为8:5,则此三角形面积为_ ___. 15、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其前n 项的积为Tn ,并且满足条件a1>1,a99a100-1>0,a99-1a100-1<0.给出下列结论:①0<q<1;②a99a101-1<0;③T100的值是Tn 中最大的;④使Tn>1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等于19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 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长,已知a2-c2=b2-bc ,求:(1)角A 的大小; (2)若4,2=+=c b a ,求c b ,的大小.17、(本题共12分)已知n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满足35,473==S a ;nT 是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满足:)(22*∈-=N n b T n n 。
2010年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4. 考试结束,只交试题答题卷和答题卡,其他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选择题(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卷或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woman doing?A. Watching TV.B. Listening to music.C. Learning French.2. Where is Fred now?A. At home.B. In his office.C. In the man’s school.3. Who is using the man’s dictionary now?A. Jim.B. Jenny.C. The woman.4. When will the woman’s new computer arrive?A. Today.B. Tomorrow.C. The day after tomorrow.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hirt for the party?A. The material is not good.B. The color is not suitable.C. The color is not large enough.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客观题答案按照题号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
第I 卷(共115 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really cares about his boss.B. He seem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boss.C. He is afraid of being fired.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hospital.B. In a shop.C. At home.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A. Join the party.B. Visit her grandmother.C. Stay at home.4.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Boss and secretary.B. Wife and husband.C. Waiter and customer.5. How long will the woman take the medicine?A. For 7 days.B. For 3 days.C. For 2 days.第二节(共1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的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地方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第Ⅰ卷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高能Mg2612核轰击Cm24896核,发生核合成反应,得到新原子Hs269108,该原子中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161 B.108 C.84 D.532.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B.脱水性 C.强氧化性D.吸水性3.已知氧化剂、稀酸等都能迅速破坏传染病毒活性而杀死病毒,下列物质不能作为常用消毒剂的是()A.H2O2溶液B.NaClO溶液C.SO2溶液D.醋酸4.下列有关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有阳离子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红宝石、珍珠、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 光导纤维导电能力很强,是一种良好的通信材料C 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所以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上填写个人信息(含座位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1、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答: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yszplgA .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B .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答:Bdyszplg3.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dyszplg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Ag4、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垒球落地时瞬间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 .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 .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 .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答:D5.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dyszplgA .θtanB .θtan 2C .θtan 1D .θtan 21答:D6.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等于( )dyszplgA .Rg v sin arc 2B .Rg v arc tg 2C .Rg v sinarc 2221 D .Rg v arc ctg 2 答:Bdyszplg7、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心力指向地心B .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 .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答:D8、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考号在答题卷上的密封栏内填写清楚。
2.阅读题主观题部分和语言表达题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
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
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
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
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
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
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
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
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
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刻:120分钟总分值:150分)注意事项: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
二、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必需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不然不得分。
考试终止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总分值115分)第一部份听力(共两节,总分值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5分,总分值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当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刻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A. She took the job.B. She refused the job.C. She failed to get the job.2.Why did the woman get the book so late?A. The post office lost the book.B. It was on the way for 3 years.C. It was the man’s boss’ fault.3.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is carrying too many things in his hands.B. He wants to move the sofa.C. He is too busy to help the woman.4.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Exam results.B. Time for the exam.C. Change of class hours.5. At what time did Mary leave?A. Five o’clock.B. Ten to five.C. T en o’clo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总分值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凌志班)一、单选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函数y =1g (1-x )+的定义域是( ) A . B . C .D .2.在中,,,,,则( )A .或B .C .D .3.设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若,,且,则A .B .2C .D .3 4.在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边a ,b ,c ,若,,,则A .B .6C .7D .85.等差数列 前项和为 ,且33535=-s s ,则数列的公差为( )A .3B .2C .1D .46.已知是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则A .2274B .2074C .2226D .2026 7.已知偶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则满足的x 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的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我国明代伟大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梢四节贮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意思是:九节竹的盛米容积成等差数列,其中的“三升九”指3.9升,则九节竹的中间一节的盛米容积为()A.0.9升B.1升C.1.1升D.2.1升10.已知则()A. B. C. D.11.如图,方格蜘蛛网是由一族正方形环绕而成的图形.每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其外接正方形的四边上,且分边长为.现用米长的铁丝材料制作一个方格蜘蛛网,若最外边的正方形边长为米,由外到内顺序制作,则完整的正方形的个数最多为(参考数据:)A.个B.个C.个D.个12.为了测量某塔的高度,某人在一条水平公路两点进行测量.在点测得塔底在南偏西,塔顶仰角为,此人沿着南偏东方向前进10米到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则塔的高度为()A.5米B.10米C.15米D.20米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3.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______.14.如图,从气球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的俯角分别为和,如果这时气球的高是30米,则河流的宽度为______米.15.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若,则_______16.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1)求角的大小; (2)若2==c a ,求的面积.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梯形中,,为上一点,,.(1)若,求;(2)设,若,求.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631+=-+n n n a s s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客观题答案按照题号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
第I 卷(共115 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really cares about his boss.B. He seem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boss.C. He is afraid of being fired.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hospital.B. In a shop.C. At home.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A. Join the party.B. Visit her grandmother.C. Stay at home.4.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Boss and secretary.B. Wife and husband.C. Waiter and customer.5. How long will the woman take the medicine?A. For 7 days.B. For 3 days.C. For 2 days.第二节(共1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中;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n does the woman start her work?A. At 8:00.B. At 9:00.C. At 9:30.7. How long does the woman take a break at noon?A For two hours. B. For an hour and a half. C. For an hour.8.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see Jane Smith?A. Because he has an interview with her.B. Because he wants to go out with her.C. Because he wants her to help hi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does the man like?A. Watching movies.B. Reading books.C. Listening to music.10. Why doesn’t the man live in the same room with his twin brother?A. Because the room is too small.B. Because they have too many different habits.C. Because they often quarrel with each other.11.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s twin brother?A. He often goes to sleep late.B. He doesn’t like the man.C. He cares a lot about his clothes.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is Mr Brown doing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A. He is answering a call.B. He is having a lesson.C. He is having a meeting.13. What is the man’s telephone number?A. 2265-7561.B. 2235-7561.C. 2235-7531.1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wants Mr Brown to call him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B. He will wait for a few minutes to call Mr Brown again.C. He will catch Mr Brown at 5:30 pm.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n will the man leave?A. On Friday.B. On Saturday.C. On Sunday.16. Why is the man leaving?A. Because his sister wants to see him.B. Because his mother misses him.C. Because his grandma is ill.17.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 from the dialogue?A. He grew up with his grandma.B. He doesn’t want to go home.C. He lives in the same city with his family.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is the servant like?A. Stupid.B. Lazy.C. Clever.19. Why did the rich woman leave one day?A. Because she had to see a doctor.B. Because her daughter was ill.C. Because she had to buy some wine.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rich woman didn’t have a cat.B. The rich woman didn’t like drinking.C. The rich woman knew who often drank her wine.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1. Children who are not active or diet is rich in fat will gain weight quickly.A. whatB. whoseC. whichD. that22. Sam _____ some knowledge of the computer just by watching others working on it.A. brought upB. looked upC. picked upD. set up23. We were about to go out for a walk ______ it began to rain.A. whileB. beforeC. asD. when24. —Shall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_____.A. You are welcomeB. With pleasureC. Thanks for your messageD. It’s nice of you25. You can see that the young graduate is just of _____ height.A. averageB. ordinaryC. specialD. regular26. What a table!I’ve never seen such a thing before. It is _______ it is long.A. half not as wide asB. wide not as half asC. not half as wide asD. as wide as not half27.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______ a film in the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A. seeB. had seenC. sawD. have seen28. A communicative satellite ______ as much as 3.5 tons was sent up into space last week.A. weighingB. weighed C, to be weighed D. being weighed29. Do you know the trouble he had _____ the work?A. on finishingB. to finishC. having finishingD. finishing30. I greeted the teacher with “hello”, and the teacher gave me a sweet smile ______.A. by turnsB. in returnC. in turnD. for turn31. ______ and out of breath, we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 stopped _____ the beautifulscenery.A. Tiring, to admireB. Being tired, admiringC. Tired, to admireD. Tired, admiring32. —When do we need to pay the balance?—____ September 30.A. InB. ByC. DuringD. Within33. Process so far has been very good.______,we are sure that 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on time.A.However B.Otherwise C.Therefore D.Besides34. With trees and grass_____ about 35%of the urban area,the city of Hefei has taken on a new look.A.covered B.being covered C.to be covered D.covering35. The speed ______ Tom drives his car is too high.A. in whichB. at whichC. at thatD. in what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