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射线检测工艺卡

B5-11 工艺卡编号: 共页第页

d 能量Kv、管电流( 活度) 、曝光时间: 这些检测规范应从该设备的曝光曲线上查得。使用γ射线检测时, 源的活度值应加括弧, 但对于球罐等大型容器宜用曝光量表示, 例如200Ci·h。可将”曝光时间”栏改为”曝光量Ci·h或Ci·min”填写。

e应识别丝号: 指按标准规定应达到的最低像质计丝号。像质计

置于胶片侧时, 在像质计适当位置加F字母。

f 焊缝长度: 指的是一条焊缝长度, 当有几条相同长度焊缝时, 在长度后标注条数。例如”1200×5”, 即表示有5条1200mm长的焊缝。对于长度不同的焊缝可写总长, 各条焊缝长度在简图中表示。环焊缝长度为πD0。

g 一次透照长度: 指分段检测时在满足K值要求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一次曝光所检测焊缝长度, 用L3表示。实际选用的一次透照长度可小于或等于理论计算的L3, 还要考虑△L、胶片侧母材等分长度和使用胶片的长度而定。对于100%检测的焊缝, 可按应透照的片数将焊缝长度等分。采用中心曝光时, 应填写工件上搭接标记之间的焊缝长度。对于双壁双影透照的焊缝, 透照两次, 一次透照长度为管子周长之半; 透照三次, 为管子周长的1/3。

h 拍片数量: 指一条焊缝应拍的片数, 对于同类型的焊缝, 可在该

拍片数值后加上焊缝条数。例如”13×5”, 即表示一条焊缝拍片13张, 有5条焊缝同样拍片13张底片。对于焊缝长度不等的可填总片数, 在简图中标出这些焊缝应拍的片数量。

○5合格级别

指图样、标准规定的最低合格级别。

○6检测比例

指图样、标准要求的检测比例。如为局部检测应填写”≥20%”或”≥50%”。

○7技术要求

a 对于局部检测的对接接头必检部位可在工艺卡表格栏内说明。

b 射线检测规程: 指填本单位编制的射线检测规程的代号。

○8透照部位示意图

是预检的焊缝分布、尺寸、编号及相应检测片数的图。

a 该栏目的图一般采用主视图, 将应检测的人孔等画在壳体的相应部位来表示。对于大型球罐等应采用展开图。在图上必须标明焊缝编号、拍片数、必检部位及计划拍片编号( 即底片编号) 。该栏目位置不够时, 应加附图。

b 有必要时, 还应画出某种类焊缝透照布置图。

○9编制人和审核人栏

编制人应至少具有本方法Ⅱ级资格。审核人应为检测责任人员( 但也应至少具有本方法Ⅱ级资格) 。由编制人和审核人本人签字或盖章, 并填写相应日期。

典型对接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编制范例

【例1】在用压缩机出口分液罐射线检测工艺卡( 了解)

某企业有一台在用压缩机出口分液罐如图1--1所示, 产品编号为0901, 容器类别为二类, 材料牌号20R, 容器规格为φ800×1500×12mm, 其它工艺接管的规格尺寸及开孔方位见图示。该企业检验部门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射线检测工艺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长输管道、钢质储罐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射线防护 3、1 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 3、2 在现场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射线个人报警器及防护服。 3、3 带一台射线剂量巡测仪,测定利用现场墙壁房屋及设备选择理想的屏蔽位置。 3、4 拍片现场划定“射线放射区”并放好警戒标记。 3、5 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3、6 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就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3、7 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3、8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允许接受的剂量量为50 m SV。 4 人员要求 4、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 4、2 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依据的法规标准、透照质量等级、透照母材厚度范围、工件种类、焊接方法和类型等) 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资格、视力等) 3.检测准备要求(检测时机、工件表面状况、钢印标方法等) 4.设备、器材要求(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胶片牌号和类型、增感屏、像质计、暗盒、铅字等) 5.透照方法及相关要求(100%透照或局部透照的要求,焦距选择,一次透照长度,编号方法,像质计和标记的摆放,散射线的屏蔽等) 6.曝光参数及曝光曲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 7.暗室处理(洗片方法、胶片处理程序、条件及要求等) 8.底片评定(评片条件、验收标准、像质鉴定、级别评定、返修规定) 9.记录报告(记录报告的内容及要求、资料、档案管理要求等) 10.安全防护要求 11.其他必要的说明 超声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指明该通用工艺规程适用于哪类工件或哪种产品的焊缝及焊缝类型等 2.引用标准、法规(技术文件引用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3.检测人员资格(对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超声检测用得仪器、探头、试块和耦合剂等。主要性能指标有:检测设备规格型号、探头类型、晶片尺寸和频率;标准试块及对比试块型号名称;耦合剂型号名称) 5.检测表面制备(对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方法及要求等) 6.检测时机(指不同材料的被检工件超声检测的时间安排等) 7.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指明进行超声检测时可选择的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方法、检测方向、扫查方式、检测部位范围、仪器时基线比例和灵敏度调整、测定缺陷范围、当量和指示长度的方法等) 8.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指明检测结果评定所依据的验收标准或技术标准以及验收合格级别等) 9.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规定检测原始记录、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资料、档案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规定等) 10.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制定日期(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总则:适用范围、所用标准的名称代号和对检验人员的要求 2.被检工件:工件材质、形状、尺寸、表面状况、热处理状态和关键部位的检测 3.设备和器材:设备的名称和规格,磁粉和磁悬液的种类 4.工序的安排和检测比例 5.检测方法:采用湿法、干法、连续法还是剩磁法 6.磁化方法:通电法、线圈法、中心导体法、触头法、磁轭法或交叉磁轭法 7.磁化规范:磁化电流、磁场强度或提升力 8.灵敏度控制:试片类型和规格 9.磁粉探伤操作:从预处理到后处理,每一步的主要要求 10.磁痕评定及质量验收标准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指明规程适用于哪类构件或部件 2.编制依据:委托书、技术文件盒引用规范、标准等 3.人员要求 4.被检构件或部件状态:包括被检件名称、形状、尺寸、材质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状态及表面处理状态。还应指明渗透检测的工序安排 5.渗透检测用得设备仪器及材料:渗透液、乳化剂、去除剂及显影剂的种类和型号 6.渗透检测工艺参数:渗透检测前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方法及要求,渗透液、乳化剂及显影剂的施加方法,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 板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无损检测通常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章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3) 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 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32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 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 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

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n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范培训文件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 第1章编制讲明 (3) 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 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 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 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 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

级 (32) 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 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 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 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 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 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 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

第一章编制讲明 1.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差不多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 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差不多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 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 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托付单要求并同时依照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 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1.4.1 射线和超声检测要紧用于承压设备的内部缺陷的检测;磁粉检测要紧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渗透检测要紧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1.4.2 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时,宜采纳磁粉检测。 1.4.3 当采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承压设备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不。 1.4.4 采纳同种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检测时,假如检测结果不一致,应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不为准。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

XX市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 为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编制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全市XX年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市局收集编制了部分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参考模板,请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参考,切实推进应急处置卡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企业有好的做法和模板,请及时向市局推荐。 本模板分为《主要负责人应急处置卡模板》、《抢险救援组负责人应急处置卡》、《xx岗位应急处置卡模板》、《电工等5类岗位简易应急处置卡》(分别对应附件1-4)等4项。推广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1.前两项为企业应急指挥部成员用处置卡,采用正反面打印。可以参照其格式,根据企业应急预案内容制定其他应急指挥部成员的应急处置卡。 2.第三、四项为针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卡,采用正反面打印。可以分别推广或根据岗位类型将第四项中处置措施替换第三项中处置措施形成新的岗位应急处置卡。 3.以上应急处置卡请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作成口袋卡(约8.5cm*5.5cm)、口袋书或岗位现场看板,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或悬挂在相应岗位上。 附件:1.主要负责人应急处置卡模板; 2.抢险救援组负责人应急处置卡;

3.xx岗位应急处置卡模板; 4.电工等5类岗位简易应急处置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年月日

附件1: 主要负责人应急处置卡模板

单 位 联系电话 (有手机填写手机)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事故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事故警戒组 医疗卫生组 技术指导组 安监部门 消防部门 交通部门 医疗部门 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图各应急小组负责人联系方 式

抢险救援组负责人应急处置卡 附件2:

X射线无损探伤工艺讲解

X射线无损探伤工艺 一、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本工艺规定了X射线探伤前的工艺准备,X射线机的操作,暗室处理和底片评定等内容。 本工艺适用于材料厚度2~50mm的锅炉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熔化焊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照相法。 本工艺引用标准GB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探伤前工艺准备 1.人员要求 1.1从事射线照相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1.2无损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身体,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2.射线照相质量分级 按公司《质量手册》要求,射线照相要达到AB级,纵缝透照厚度比K≤1.03,环缝透照厚度比K≤1.1,按K值计算有效 评片长度L e f f,一次透照长度L3和搭接长度△L(见附件一)。 3.工件表面状态要求 工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应经焊接检验员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缺陷或 与之相混淆(如溅物、油污、锈蚀、凹坑、焊瘤、咬边等),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4.工艺卡 熟悉产品的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型式、焊接种类和检测比例,清楚对接焊缝的分布情况,做出布片示意图,选择合理 的透照方法,一种锅炉型号填写一份射线检测工艺卡入档。 5.工件划线 按照射线检测工艺卡在规定的检测部位划线。采用单壁透照时需在工件两侧(射源侧和胶片侧)同时划线,并要求所划 的线段尽可能对准。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时,只需在工件胶片侧 划线。划线顺序由小号指向大号,纵焊缝按从左至右顺序,环 向焊缝采用顺时钟方向划线编号。(工件表面应作出永久性标 记以作为对每张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工件不适合打印标记 时,应采用详细的透照部位草图和其它的有效方法标注)。 6.像质计和标记摆放 按照标准和工艺卡有关规定摆放像质计和各种铅字码。 6.1.像质计的选用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无损检测内容后,施工单位应办理检测委托,填写《检测委托书》,并依据委托书的要求,实施委托检测,并确定检测部位,作好受检产品、材料、配件等受检部位的识别标记。 2在检测过程中如有与检测相关的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检测组,检测组根据变更对检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3检测准备和实施 3.1检测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委托书、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确定检测技术参数,。 3.2检测组成员应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并负责就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脚手架、安全围护等)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3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及时作好检测原始记录。 3.4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区域内的安全标识和围护,并在施工单位工程部办理入场手续和射线作业许可证(票),检测人员应将此证(票)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检测结果 4.1检测人员第二天必须根据标准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及时填发检测报告,作好各种原始记录。 4.2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时,应及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 4.3因检测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及时填写检测报告时,可先填写《检测结果通知书》,不合格需返修部位以《返修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4.4如有不合格部位的工件应按有关验收规范、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扩探,并以《扩探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5底片质量; 5.1所有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AB级要求:2.0-4.0之间。 5.3底片本底灰雾度D0<0.3。 5.4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 5.5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伤、斑纹等伪缺陷影像。 5.6资料的归档: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若用户需要,也可交用户保管,底片保存期为7年。 5.7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检测资料和相关材料。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无损检测X射线专用工艺卡内容及编制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1)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压力容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1)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一份保留在探伤室,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2)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指产品材料编号,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应分别填写。 b 规格:指的是壳体规格(容器类),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长度指壳体长度;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显影温度为18~21℃;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填写时,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B1~B7”,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 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如Fe-12、Fe-13…… c 透照方式: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F>R或F

无损检测工艺的评定

探伤工艺的评定 丁老师及各位前辈好: 我单位最近在接受API换证审核,审核人员提出了无损检测作为一个特殊过程,对特殊过程中的再确认中对无损检测工艺有没有做评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个问题,所以想问问各位老师,对无损检测工艺是不是需要做评定,如果需要,这个评定又该如何做,应该包含哪些东西? 丁:当然需要进行工艺评定,不过在国内未得到重视而已! 具体的方法,与采用的检测方法、技术、评定的标准要求有关,一言难尽呀! 问: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个评定表,还要附磁探设备的鉴定证书,提升力试块的鉴定证书以及磁粉的鉴定证书和提升力的校准记录。请丁老师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需要修改。 丁:作为评定,一定得有评定依据和检测对象的相关信息。 但,一般体系审核注重有无资料,不太重视资料的正确性。 问:您所说的评定依据该怎么理解?是采用的标准还是? 丁:是评定过程中引用的标准,包括方法标准、产品制造规范和可能的验收规范。 问:方法标准和制造规范可以实施,但是这个验收规范怎么去评定,麻烦您给讲一下! 丁:应达到的检出率和误报率及检测工艺的可靠性POD。 无损检测广义可靠性及其研究方法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https://www.doczj.com/doc/043569603.html,/Tech_news/Detail/338731.html :NDT狭义可靠性 传统理论描述的NDT可靠性,定性地说是指无损检测系统对缺陷的检验能力,从定量角度出发,它通常以缺陷探测概率POD来衡量。 显然,单纯运用POD来衡量的NDT可靠性,是值得商榷的。将缺陷检出来,是讨论检测结果可靠与否的前提条件,磁粉探伤仪其次,还应考虑被检出的缺陷尺寸与缺陷真实尺寸之间相对应的程度,即检测精确度。为此,笔者对常规NDT可靠性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狭义可靠性的概念,它可以定量地表达为缺陷检出概率尸与缺陷检测精确度的平均值S 的乘积,它们通常都是缺陷尺寸的函数,即借助于NDT可靠性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表明,用衡量的NDT狭义可靠性比POD更加能够反映NDT系统的某种不确定性,因此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然而,式中所反映的NDT可靠性,是在特定的检测环境下检测人员运用某种特定的NDT系统对给定尺寸缺陷的检测结果,所体现的只是NDT系统的检测能力,显然它只能是一种狭义的可靠性。 从更广泛意义上说,NDT的可靠性除了检测系统本身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这种能力的运用、把握和控制,是NDT综合质量的体现。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2:NDT广义可靠性 检测系统的能力只能反映NDT可靠性的一个方面。试想,即便某检测系统具备非常强的检

应急处置卡完整版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卡 处置措施 1 火情发现者立即停止作业,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事故信息。 2 若火势较小,直接用灭火器对着火点进行灭火,附近其他人员进行支援,同时对其它未着火的地方进行防护,防止火势扩大。 3 电气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后才能灭火,如果不能确保是否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灭火。 4 若火势扩大,切断总电源。企业应急指挥部门对火灾、爆炸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人员及企业周边居民。如有人员伤亡,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5 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灭火器材),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 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卡 处置措施 1 事故发现者第一时间关闭机械设备(如条件允许进行断电处理),报告事故信息。 2 附近人员对受伤人员实施抢救。抢救过程参照人身伤害事故专项

应急预案,和简易处置流程,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3 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保护装备(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以防止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4 抢险过程中,抢险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5 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常见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卡 轻微损伤 1、立即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周围,但要小心勿触及伤口 2、如无消毒药水,可以用清水洗涤伤口,并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口 3、提醒伤者,若伤口发生红肿或刺痛时,立即就医 眼睛受伤 1、化学物品(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不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物品)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2、冲洗时须将眼睛张开,使水能流过眼球,最少应冲洗10分钟 3、外物入眼或眼睛被碰伤,用纱布将眼睛轻轻遮盖,立即就医 流血 1、若伤口没有异物,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并用手紧压该处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图文稿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无损检测内容后,施工单位应办理检测委托,填写《检测委托书》,并依据委托书的要求,实施委托检测,并确定检测部位,作好受检产品、材料、配件等受检部位的识别标记。 2在检测过程中如有与检测相关的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检测组,检测组根据变更对检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3检测准备和实施 3.1检测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委托书、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确定检测技术参数,。 3.2检测组成员应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并负责就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脚手架、安全围护等)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3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及时作好检测原始记录。 3.4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区域内的安全标识和围护,并在施工单位工程部办理入场手续和射线作业许可证(票),检测人员应将此证(票)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检测结果

4.1检测人员第二天必须根据标准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及时填发检测报告,作好各种原始记录。 4.2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时,应及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 4.3因检测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及时填写检测报告时,可先填写《检测结果通知书》,不合格需返修部位以《返修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4.4如有不合格部位的工件应按有关验收规范、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扩探,并以《扩探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5底片质量; 5.1所有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AB级要求:2.0-4.0之间。 5.3底片本底灰雾度D0<0.3。 5.4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 5.5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伤、斑纹等伪缺陷影像。 5.6资料的归档: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若用户需要,也可交用户保管,底片保存期为7年。 5.7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检测资料和相关材料。

岗位应急处置卡(模板)

岗位应急处置卡 岗位应急处置卡填写说明 公司LOG XXXX 部

岗位应急处置卡填写示例 公司LOG v 安环部

附件: 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 以下所列危险因素是按照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对公司系统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的辨识,由于各岗位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不一样,所以请各岗位人员根据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选择,填入《岗位应急处置卡》中,请各部门(各流域电站)安全员(兼职安全员),对员工所在岗位危险因素填写情况进行审核。 物体打击:若伤者流血,发生创伤处用绸带或消毒纱布包扎;若伤员发生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车辆伤害: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机械伤害: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 触电: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淹溺: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部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火灾:发现人立即大声向现场人员呼喊示警,停止作业,观察风向、环境,迅速就近使用灭火器材从上风或侧上风接近着火点进行灭火,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若发生人体着火,应迅速脱掉着火衣服或就地打滚扑灭,或用衣服、石棉被等覆盖灭火,或浇水灭火等。若人员受伤,采取正确方式初步施救,并立即打120报警求救。 高处坠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发现伤者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中毒和窒息:在密闭空间作业时监护人等发现有中毒、窒息情况时,不能冒然下去抢救,必须立即采取作业前准备的各项急救措施。使用通风设施、防毒面具、绳索、梯子等等。发生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窒息性灭火器扑救。将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其他伤害 (1)洪水暴发: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按照电站防汛要点,开展防洪抢险工作,当洪水持续上涨,到达撤离线时,应撤离至安全地带等待救援。撤离时应带一些食物、饮用水、救生衣、保暖衣物等。 (2)蛇咬:保持安静和镇静,如不能鉴别是否为毒蛇,应先按毒蛇咬伤进行初步处理和密切观察,伤口应保持在低于心脏的水平,以利于伤口渗液的引流,尽可能及早用流水或者肥皂水冲洗伤口,必要时可负压吸引(非口吸),局部绷扎:伤口肿胀范围的上侧贴皮肤绷扎(伤口的近心端肢体),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及早送医注射抗蛇毒血清(24小时内,最好在6-8小时),内服外敷蛇药,常规注射TAT及对症支持治疗。 (3)中暑:若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说明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说明 1.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 作。 1.2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

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 132 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n能读出 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 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1.4.1射线和超声检测主要用于承压设备的内部缺陷的检测;磁粉检测主要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渗透检测主要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1.4.2 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时,宜米用磁粉检测。 1.4.3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承压设备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别。 1.4.4采用同种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不一致,应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无损检测工艺方案(定稿)

本方案适用于东明石化集团公司10万吨/年离子莫烧碱装置安装工程的工艺管道、容器及钢结构等的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和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按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 1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1.1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 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1.5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 JB/T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7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2 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及评定标准 东明石化集团公司10万吨/年离子莫烧碱装置安装工程检测比例按规范及施工图要求执行,选用何种检测方法按施工技术要求及委托书决定,其评定标准为JB/T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或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3 检测人员的要求及配置 3.1 检测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并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国质检锅[2003]248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进行考核取得Ⅰ、Ⅱ、Ⅲ级检验资格证,才能从事与所持资格证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2 检测人员的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应按规定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从事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3.3 根据该工程安装工作量及其工期,配置相应的各级别无损检测人员,以满足顾客要

无损检测工艺方案

Q/XHGY/Z/02-2012 ××××集团有限公司 100Kt/a特种油加氢改质工程 无损检测工艺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8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编制说明 4、无损检测准备 5、无损检测时机 6、无损检测工艺的方法 7、质量保证措施 8、HSE风险评价 9、安全保证措施 10、检测资料 11、常规管道环焊缝透照片数一览表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100Kt/a特种油加氢改质工程 1.2、工程性质:新建项目; 1.3、质量目标:优良工程; 1.4、工程地点:××××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 2、编制依据: 2.1《施工方案》××化工建设有限公司编制;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2.4《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2.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2.6《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2; 2.7《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2; 2.8《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2.9《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2.10国家现行有关的其他规范; 3、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石化集团有限公司100Kt/a特种油加氢改质工程而编制,该方案包括了无损检测的全过程,由无损检测责任师批准后执行。即作为无损检测指导性文件。如方案中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部分需要修改,应履行原方案的审批手续。 4、无损检测准备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模板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模板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无损检测工艺文件

无损检测工艺文件 7.2.1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7.2.2 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工艺规程版本号; b) 适用范围; c) 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d) 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e) 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f) 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及其范围; g) 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 h) 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 i)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 j) 检测记录的要求; k) 检测报告的要求; l) 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者; m) 编制日期。 7.2.3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操作指导书编号; b) 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

c) 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 d) 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 e) 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 f) 检测工艺与参数; g) 检测程序; h) 检测示意图; i) 数据记录的规定; j) 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 k) 编制日期。 7.2.4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 7.3 无损检测记录 7.3.1无损检测记录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 记录编号; b) 依据的操作指导书名称或编号; c) 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和合格级别; d) 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被检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和检测比例、检测时的表面状态、检测时机;

现场处置应急卡模板

附件1:现场处置类应急处置卡编写模板 编写要求 1.按照“谁使用谁编写”的原则组织开展,内容依据现场处置方案编 写。 2.各级单位应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及国家电网公司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 案目录所列的岗位(人员),确定重点岗位,编制应急处置卡。至少应包括以下岗位(人员):调度运行、变电运检、变电运维、输电运检、带电作业、配电运检、电缆运检、变电二次、电气试验、建设施工、信息通信、用电检查、治安保卫等。同一单位内同类工作性质的岗位(人员)可视为同一岗位(人员)。 3.各级单位对于地震、火灾、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可编制 通用的应急处置卡。 4.附录为可选项,可包含流程图、联系方式等内容。 5.应急处置卡篇幅宜控制在一页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XX岗位(人员)应对XX事件应急处置卡

样式说明 1.标题样式 标题包括处置卡对应的单位、岗位(人员)、事件等内容,分两行:(1)第一行是单位名称(字体:方正小标宋简体,小二号;段落:行间距25磅,居中对齐,其他系统默认) (2)第二行是岗位(人员)类型+事件+应急处置卡(字体:黑体,三号;段落:行间距25磅,段后间距1行,居中对齐,其他系统默认)。2.表格样式 单元格边距选项中,对上、下、左、右边距全部设为0.1厘米。 左侧列宽1.7厘米,单元格对齐方式为上下和左右都居中。 右侧列宽为14.7厘米,单元格对齐方式为靠上对齐+靠左对齐。3.文字样式 (1)左侧标题列 字体为黑体,四号,其他默认值。 (2)右侧列分三种情况 ①正常段落不带编号(样式:宋体,大小4号,行间距24磅,首行缩进2字符,左对齐,其他系统默认) ②正常段落带编号(字体:宋体,四号;段落:行间距24磅,悬挂缩进1.5字符,左对齐,其他系统默认;编号:阿拉伯数字加圆点) ③下一级段落带编号(字体:楷体_GB2312,四号;段落:行间距24磅,左侧缩进1.5字符,悬挂缩进2.5字符,左对齐,其他系统默认;编号:中文圆括号加阿拉伯数字) 4.其他说明 字体和行距大小选取考虑到各单位编小打印需求,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1/2或1/4比例缩小打印,方便携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