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消费者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非常紧密。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对于每个从事营销或销售的人而言,拥有足够的消费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是这个职业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个性的形成及其心理特征,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研究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对掌握消费心理研究方法的一种检验,以发现知识、技能掌握上的盲点。此环节要求学生应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验证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本专业学生能胜任今后的专业工作,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标准确立上,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理论知识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3.课程目标

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

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

3.1.1具体运用所学的有关不同消费者群划分的知识来细分市场的能力。

3.1.2具体运用所学的有关文化和社会阶层的知识来分析市场和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能力。

3.2 社会能力

使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商务设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培养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奠定基础。

3.2.1具有运用消费者决策的基本知识来分析和评价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能力。

3.2.2具有运用所学的有关动机的理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的能力

3.2.3具体运用所学的有关态度的理论来形成和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能力。

3.2.4具体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消费者行为的能力。

3.3 方法能力

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3.3.1根据所学的有关商店选址的知识和原理,具有分析某一具体选址案例的利弊的能力。

3.3.2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商标保护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商品命名的知识与能力

3.3.3具有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商品定价的依据的能力;同时具有运用所学的有关公共关系的理论来处理企业危机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

表4.1消费心理概述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2消费者的感知觉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3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4消费者的情感与态度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5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决策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6消费者的个性与自我意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7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8文化时尚与消费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9购买情境与消费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 10营销活动与消费心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11公共关系与消费心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5.教学条件

5.1硬件条件

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各类教材

参考教材:

消费心理学齐常华,林楠,岳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消费心理学刘鲁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消费心理学申纲领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消费者心理学罗子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2软件条件

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教师,行业内专家,兄弟院校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教师。

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6.1教学组织

本课程注重采用情景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应围绕教材主题内容,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现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充分利用实训场所和各种类型的实习基地等实训资源,完成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任务,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6.1.1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大量直观式、仿真模拟、案例分析、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认识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部分的教学,邀请行业能手进课堂,分担部分技能课程的教学,熟练进行岗位实践工作。

6.1.2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着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消费者心理学知识和操作技巧。

联合兄弟院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6.1.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自觉提升文化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及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

6.1.4通过介绍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补充课外学习内容。

6.1.5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可操作性。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如“看一看”、“品一品”、“练一练”、“比一比”等。

6.1.6社会调查:建议各教学点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形式安排1次。

6.2考核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成绩=过程考核(30%)+目标考核(70%)

6.2.1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价;作业要求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材所附的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

6.2.2课程实践

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一定的课程实践,成绩计入课程的总成绩。包括各学习情境单元模块的作品(如:自我个性与自我意识与自我消费行为分析报告、分析我国不同社会

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家庭不同形态消费行为差异、我国区域文化对消费行为影响以及区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一则广告心理作用过程等)。

6.3.3期末考试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课程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其中平时课程实践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以及消费心理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达到能独立开展消费心理研究和灵活运用消费者心理学促进市场营销活动良性发展的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