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是全国唯一的组织人事专业大报。每周三期,每期对开八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组织人事报》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实践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和典型,大力宣传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成效;热切关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探索、实践创造和热点难点。融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各级、各部门组织人事工作者、企事业单位领导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基层党建版简介

发布党建信息、交流党建成果、普及党建知识、展示党员风采。重点报道地方党建工作的亮点、创新、经验做法和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等。

主要栏目:

1、党建一线:对新近发生的党建工作亮点进行综合性的报道,既介绍新鲜经验,又对当前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析。

2、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报道各地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亮点和创新工作,提供交流借鉴。

3、基层声音:对党建领域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现象发表看法,通过观点的抒发和碰撞助推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4、我是如何做群众工作的:领导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听民意解民忧的方法和思路。

特别关注版简介

深度关注组织人事工作的创新实践,全面剖析组织人事工作的热点难点。

视觉新闻版简介

配合组织人社工作阶段性报道重点,用镜头记录各地组织人社工作重要瞬间,视觉化传达组织人社干部声音。反映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贯彻十八大、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党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人社部门联系服务人才、人才创新创业、组织人社部门自身建设等内容。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是全国唯一的组织人事专业大报。每周三期,每期对开八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组织人事报》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实践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和典型,大力宣传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成效;热切关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探索、实践创造和热点难点。融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各级、各部门组织人事工作者、企事业单位领导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基层党建版简介 发布党建信息、交流党建成果、普及党建知识、展示党员风采。重点报道地方党建工作的亮点、创新、经验做法和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等。 主要栏目: 1、党建一线:对新近发生的党建工作亮点进行综合性的报道,既介绍新鲜经验,又对当前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析。 2、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报道各地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亮点和创新工作,提供交流借鉴。 3、基层声音:对党建领域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现象发表看法,通过观点的抒发和碰撞助推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4、我是如何做群众工作的:领导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听民意解民忧的方法和思路。 特别关注版简介 深度关注组织人事工作的创新实践,全面剖析组织人事工作的热点难点。 视觉新闻版简介 配合组织人社工作阶段性报道重点,用镜头记录各地组织人社工作重要瞬间,视觉化传达组织人社干部声音。反映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贯彻十八大、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党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人社部门联系服务人才、人才创新创业、组织人社部门自身建设等内容。

中新网总经理孙永良: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

中新社主要针对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 孙永良:先介绍一下中新社,中新社是中国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一家是新华社,一家是中新社,全称是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社到今天已经成立51年,时间不短了。当时1952年为什么要成立中新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西方对中国的信息是封锁的。新华社是一个官方媒体,代表着中国的声音,许多海外华文报纸如果使用新华社的信息就会被封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知识界、文化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比如上海市副市长金钟华、侨界领袖洪丝丝、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等,发起成立了中国新闻社。50年代中国新闻社作为一只新闻界的轻骑兵,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介绍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包括重大事件性的采访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去年这个时候中新社度过了它的50周年华诞,到今天为止,中新社已经成为产品多元化中央级的新 中新社主要针对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 主持人:据说你们给几百家华文媒体供稿。 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 孙永良:这个问题恐怕从中新社的特性来讲起,中新社的任务是对外传播,我们不讲对外宣传。对外传播需要被人接受,在海外大量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虽然有意识形态的不同,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有一点,他们关心中国,关心中国的发展,所以说要把这些信息能够非常适当地被他们接受。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平实的风格,这样的传播才有效率。我们强调传播的有效性,中新社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比较客观、平实、轻盈、活泼。当时廖承志称赞中新社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只轻骑兵。我想它的作用应该这样来表述。 主持人:您能把盈利模式说得更确切一点吗?目前收入主要是哪一块?比如下一步重点发展哪一块? 主持人:给境外几百家华文媒体供稿是不是也要收稿费? 孙永良: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来讲,我们几乎是义务的,但是对于一些财力比较雄厚的媒体我们是采取象征性收费的原则,大部分是不收费的。我觉得他们登载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比我收他200美金要好得多。 主持人:现有条件下用什么策略留住你的人才和挖别人的人才? 孙永良:都好。复旦新闻系和人大新闻系一南一北,都是中国两个最有名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两个新闻系,这么多年来都为中国的新闻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一个是京派,一个是海派,复旦的人思维活跃一些,人大新闻系更稳重实干一些。我们社有很多人大新闻系毕业的。 主持人:您有没有对自己的校友更偏爱一些?不一定是主观的,潜意识的。 孙永良:我们也想办论坛,我要办论坛第一个论坛就是海峡两岸论坛。近期我们会推出这个论坛。《联合早报》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可以拿过来借鉴,包括论坛里面的东西。 我主张“工作时好好上班,下班时间好好生活”。人生应该潇洒,无拘无束,但是有一点必须敬业。我对我的编辑也是这样要求的,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对得起你的工资。 孙永良:有时候忙了就加班,不忙的时候尽量照顾家庭,我的爱好也比较杂,业余时间读读书,打打羽毛球。我喜欢历史,读一些古典方面的东西,喜欢诗词。事业和家庭应该不矛盾,我比较主张像张平那样,有一句话“工作时好好上班,下班时间好好生活”。人生应该潇洒,无拘无束,但是有一点必须敬业。我对我的编辑也是这样要求的,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对得起你的工资。

中国新闻网站收费存在问题与对策

网络新闻收费的背景 网络新闻实行收费并非偶然。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导致传媒格局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网络等新兴媒体具有传播多元化,全球化,选择的自由化,传受关系互动化,传授者身份的隐匿性等特点,显现了传统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新旧媒体的共存,必然产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新闻实行收费既源于网络媒体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逃脱不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对网络新闻收费的争鸣 一、国外关于网络新闻收费的争论 1、收费派们认为内容是新闻的灵魂,有质量的新闻必须收费。收费派们还认为,网络新闻如果不加制约,网络媒体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没有动力,网络新闻就不能摆脱吃纸媒免费午餐的恶习。网络新闻没有卖点,也就无法一如既往的吸引需求不断增加的广大受众。没有受众,网络媒体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2、在免费派看来,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聚集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地域的人群,自然也借人气,吸引了许多广告商的注意,带来巨大的网络广告商机。一旦对网络新闻收费势必会造成大量受众的流失,网站损失也将不可避免。反对收费的《每日电讯报》科技新闻主任谢恩#理奇蒙德认为,网络新闻收费抓的是机会成本,新一代网民决不会受网络新闻收费的束缚,一旦收费他们必将探求新途径获取新闻信息。 免费派认为新闻是面向公众的,如果加以收费,便有违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限制多了人们不能及时获知,就不能称其为新闻了。

我国关于网络新闻收费的争论 1、支持者认为网络新闻收费是内容供应商们自信的表现,有利于新闻质量的提高,促进网络媒体的发展,符合市场运行规律,能提升权威传统媒体经营新媒体的价值。同时,便于维护网络新闻版权、改善盈利模式,为防止盗版侵权提供技术保证,是报业集团向供应商转型的有益尝试。 2、反对者们则认为我国的网络媒体跟国外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容到体制都没有可比性,更不能群起而效之。特别是《人民日报》的性质,属于是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了有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应当向公众开放阅读,最大限度的为读者提供便利,而不是一味的给读者设置障碍。另外,还有反对者认为网民已习惯免费阅读,收费易造成受众流失,点击率和知名度下降。收费模式不符合网络媒体经济的价值观,免费模式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潮流。 我国网络新闻收费的现实意义 网络新闻收费与免费的背后,关系到网媒与受众,免费网站与付费网站之间的利益纷争。目前,我国网络新闻收费主要集中在传统报业的网络上。虽然有人称,报纸网络版收费是报业在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更有人认为,网络新闻收费三十媒体利用技术保护版权、维护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盗宝侵权的发生;同时,可以体现新闻自身的传播价值并开创网媒新的盈利模式。 1、网络新闻收费有利于保护版权,防止盗版侵权的发生。

2019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题库

2019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题库 一、填空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符合将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2.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3.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4.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职责,切实发挥把关作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5.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6.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注意从担任过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 7.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坚持知事识人,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干部。 8. 组织(人事)部门综合有关方面建议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动议分析,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和人选意向等提出初步建议。 9.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10.组织(人事)部门将初步建议向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汇报,对初步建议进行完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沟通酝酿,形成工作方案。 11.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情况作为考察评价的重要内容,防止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工作实绩。 12.考察党政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应当把履行党的建设职责,制定和执行政策、推动改革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作为考察评价的重要内容。 13.根据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考察对象,实行差异化考察,对党政正职人选,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突出把握政治方向、驾驭全局、抓班子带队伍等方面情况的考察。 14.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15.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成员,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党委和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 1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降职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因工作能力较弱、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

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1.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第一章报业开端 马礼逊 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二章戊戌时期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 唐才常P95 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 1897年到长沙,成为南学会的骨干,并主编《湘学新报》,发表大量文章,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后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严复 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幼年受到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曾在英国海军大学留学,回国后受聘于天津水师学堂任教,后升至改校总办。 甲午海战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列强的侵略行径,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在思想界有较大反响。 后在维新派办报热潮下,创办《国闻报》,大力鼓吹变法维新。提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而后者尤为重要。 后来思想渐趋保守,潜心于翻译工作。他反对辛亥革命,拥护复辟帝制,也反对五四新文化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 首届“中国机构和人员问题新闻”在2011年1月是唯一的国家关注的主要报纸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赞助的中国人员的消息。 “中国机构和人员的新闻“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的人员和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想法,经验,和结果的人员和人员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并跟踪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专注于前瞻性,指导,和及时性和可读性是好导师的领导党和各级政府机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 第一版要闻 第二版组织工作 第三版人才 第四版人事人才 第五版基层党建 第六版理论评论 第七版史事通鉴 第八版特别关注 杂志创刊号是杂志的出生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因而受到了广大藏书者的青睐,但是,创刊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识别它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行。 下面我们针对不同形式的创刊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封面印有“创刊号”、“诞生号”、“首发卷”等字样的杂志。这种创刊号是最便于识别的一种。但也有一些杂志将改刊号当作创刊号的。如《围棋》杂志更名为《新民围棋》的1994年7月号,封面印着“创刊号”,实际上是总第273期,应为改刊号。它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刊号,仍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2、封面、版权页或目录页印有“总第1期”字样的。也有一些创刊号是总第2或 3、 4、5等,这主要与该刊创刊前有几期试刊号有关。 3.、封面、版权页或目录页印有“第一卷第一期”或“第一卷第一辑(集)”字样的。这是解放前的老期刊中比较常见的样式。 4、增刊第一期(集或辑)。如新体育杂志社1981年出版的增刊《武术健身》 5、丛刊第一期(集或辑)。如《电影戏剧》 6、有“发刊词”和“代发刊词”等字样的杂志。 7、在“编者的话”和“约稿”等文字中说明是创刊号的杂志。 8、有些期刊既无总期数又无“创刊号”和“发刊词”等明显的标识,则必须查找工具书或根据后面的期号往前推算。如《书法》和《祝您健康》等等。

中国事业新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2、“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4、萍踪寄语:是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所著的散文选集。 5、时务文体: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6、《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7、《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宗旨是:“变法自强”,它的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8、《每周评论》:是这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积极配合《新青年》,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10、大清报律:1908年1月16日,清朝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定了《大清报律》草案报清廷审批。 11、“洋旗报”: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可以不接受日伪军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之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代表报纸有《文汇报》《申报》《新闻报》《每日译报》等。 1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造的新闻之最有: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13、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署名“奇谈”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社会已病入膏肓,必须有极大极烈之改革才能救中国,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 14、《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月刊,每6号为1卷,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自第2卷起因其名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上海青年》有重名之嫌而改名为《新青年》,之后闻名于世。 二、填空题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主要党报党刊投稿地址

主要党报党刊投稿地址 今日新疆tougaos@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社区党建sqdj001@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组织人事报zgzzrs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人事报(组织人事大学生村官基层党建)zzgz002@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导刊djdkbj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文汇杂志djwh23221319@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研究1postmaster@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研究qikantg04@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研究内参djyj@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杂志总编室djzbs@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党史gmrbds@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核心价值gmhxjz@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经济学gmjjx@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实践gmrbsj@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世界史shijieshi@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史学llxs@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理论政治ll@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gmrbwx@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今日新疆xjtoday@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领导科学ldkx@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领导科学理论部ldkxlu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农村党建ncdj001@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企业党建论坛qydjlt@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人民日报rmr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人民网学习与实践kxfz@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上海组织人事报rc@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新疆日报邮箱xjrbdz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人事报组工干部谈党性zzrsb1984@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阿克苏党建aksdwzzbdys@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建文汇dylndy@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党政干部论坛luntan588@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机关党的建设jgdjbj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今日新疆二tougaox@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求是杂志qiushi@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人事报(公务员)zggongwuyuan@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人事报人才服务rencaifuwu2010@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新疆党员之友xjdyzy@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新疆农村党员报xjncdy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新疆日报文字xjrbctb@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人事报人事人才renshirencai2008@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人事报(新闻)rsbnews001@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人事报文稿理论与实践llysj@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中国组织人事报(基层党建版专用)jcdj005@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组织人事报(干部工作)ysy@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

优化新闻专业网站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研究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玉树地震报道

Vol.10No.1 2013年1月 第10卷第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13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之后,新闻专业网站打破固有的模式,对灾区进行全景式记录,视角的独到、观点的新颖、结构与方法的独具匠心以及表现形式的别具一格,使常规的灾情报道打破了雷同。也成为优化新闻专业网站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生动范例。 一、报道时间———追求零时差 时效即新闻的生命,时效性也是新闻报道的原则之一。全球化的传播竞争已经成为播出时间的竞争,报道迟缓就意味着被动,在起跑线便丢失掉读者也意味着在以后的竞争中难以引导舆论。对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要做到“快一些、更快一些”。在突发性事件一切情况皆不明晰的情况下,对国家和公众来说,时间不仅意味着财产,而且意味着生命。同时,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突然,无法提前策划,在前期报道中以时效性取胜显得尤为重要。 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一个新的新闻概念开始走进中国各大媒体,这就是:“信息是决策,时效是生命。”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25分钟,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青海省玉树县今晨7时49分发生7.1级地震》,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专业网站在此次玉树地震中显示出“快速反应”的敏感,都在第一时间转载了中新网的快讯。人民网甚至开设了24小时滚动播报地震灾区情况频道,实现实时播报,文字播报最小时隔10秒。 突发事件报道,要以最快速度发布专题页面,最好能配以图片或视频吸引网民,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发布“快讯”的方式随时跟进事态发展,全时报道与即时报道结合。 二、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理念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人文关怀被称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所在。新闻网站对玉树地震的成功报道启示我们:在灾难报道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至关重要。网络媒体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关注灾难报道的及时全面 玉树地震发生后,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专业网站都设立了相关专题,高密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这次事件。媒体 的积极报道为人类战胜这场灾难提供了丰富信息和良好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二)关注灾难中真、善、美 此次报道中,各大新闻网站对人们生死相依、舍己为人事迹的大力报道,对政府、个人等对灾区的援助报道,对救灾队员舍弃所有奔赴灾区的高尚情怀的报道,这一切报道人情味十足,体现的是一种平民视角,打动了受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人民网设专栏“震区动态”、“现场直击”,报道那些感动人们的人和事。通过这些报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救灾过程中所彰显的人性之真、善、美。这正是人文关怀理念对灾难报道的要求,是媒体人文关怀的最好证明。 (三)关注人的生存需求 人文关怀要求灾难报道对死难者表达深切哀悼,更要对幸存者给予热切关注。在玉树地震报道中,人民网和新华网分别设立“图片”专栏,报道了灾区残破的景象,让公众真切感受幸存者生存的艰难。此外,人民网还设有“震区面临的困难”专栏,公布灾区在医务人员、医疗物资、救援机械等方面的困难,以便各界能够及时提供给灾区最必需的援助,以这种方式来体现人文关怀。 三、题材择取———多层次全面报道 在玉树地震“黄金救援”的72小时里,网络媒体的报道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幸存者的营救,二是随着打通道路的进程跟踪报道灾情;三天之后,报道重心开始转向震灾损失和灾民安置与迁移情况的报道,从4月21日全国哀悼日开始,报道重心转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又一轮赈灾高潮掀起;从4月24日开始,报道重心又适时地转移到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两个层次的报道上。同时,报道逐渐走向常规。和汶川地震报道一样,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新闻专业网站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多层次报道,并且能够做到每个阶段的报道重心明确,实属不易。多层次的报道将新闻报道不断推向高潮,也引导群众理智地对待抗震救灾各个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人民网的报道非常全面、深入,通过“新闻动态”、“实时报道”、“抗震举措”、“国际反应”、“现场直击”等专题,将一个 优化新闻专业网站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研究 ———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玉树地震报道为例 高 婷,陈八零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 摘 要: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新闻专业网站突破了以往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模式,充分发挥了传递信息、整合 社会情绪的作用,同时,网络媒体的玉树地震报道有着独特的表征:新闻传播主体的嬗变、融合新闻等,为优化新闻专业网站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经验。 关键词:新闻专业网站;玉树地震;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

卫生部人事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

卫生部人事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 公开选拔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校长的通知 卫人干便函[2009]173号 有关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 因工作需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职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2名。 二、报名条件和资格 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任用条件,同时具备以下任职条件和资格: (一)任职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全心全意投入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团队意识和民主作风强,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胸怀宽阔。公道正派,依法办事,清正廉洁。 2.具有胜任职务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战略思维、宏观决策和组织领导能力。在科研、教学、医疗等领域有较高造诣,在研究和解决本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上有创新思路和知识储备。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独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二)任职资格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 2. 从事专业工作,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担任正处级行政职务3年以上,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 原则上年龄在50周岁以下。 4.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5. 身体健康。 三、选拔工作程序 1.公布信息。 2.公开报名。实行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进行公开报名。报名者本人须填写《报名登记表》。 3.资格审查。 4.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笔试或面试,经组织考察、体检等程序,确定拟任人选。具体程序另行通知。

中国新闻联播网

中国新闻联播网 网站简介 中国新闻联播网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提供新闻资讯的媒体之一。2007年12月,中国新闻联播网网站正式上线,开设20多个频道和上百个栏目,每天发布2000多条新闻及资讯,网站日均点击量300万。网站定位于创建的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 成为首批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有新闻刊载资质的新闻网站,中国新闻联播网及时、准确、全面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良好形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创了网络新闻宣传事业的新局面。 网站历史 2007年12月,中国新闻联播网正式开通,开启了新闻宣传事业崭新的网络时代; 2008年3月,中国新闻联播网是首批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具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之一; 2009年1月,全面启动网络新闻媒体上网工程,新闻媒体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2011年5月,中国新闻联播网经济频道正式开通,以关注经济热点,剖析社会万象为立足点,从经济的角度解析每一个社会事件,以新闻的力量推动中国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企业提供平面、网络、移动全方面的新闻营销和增值服务,新闻特点具有原发性、即时性、聚集性、互动性和资源性,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公信力和辐射能力。 服务宗旨 按照中央对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集合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力量,及时、准确地播发、国内、国际最新的时政要闻及经济、文教、科技、体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信息,作为世界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的最大窗口,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目标职责 正确引导规范网上舆论;汇集新闻资源,及时传播全国信息;全面拓展网络服务;对互联网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互联网新闻业务研讨。 《中国新闻联播网》的建成与发展预示着网络的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将为中国实现与国际的真正接轨,发挥其强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新闻联播网》将致力于成为一个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站,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重要窗口,并最终成为“着眼全国、面向世界”的知名综合网站。 网站功能

学人专题 【周雪光】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 (下)

学人专题【周雪光】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 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下) 1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下) 本文作者: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原文刊于《社会》2016第1期 摘要: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官吏分途”是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制度变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审视当代中国官员的空间流动状况,提出以“官吏相对谱系”为特点的“层级分流”模式。文章从周雪光的“帝国逻辑”分析框架出发,借用史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理论来认识和解释人事制度安排与帝国治理逻辑 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这一人事制度造成了官僚体制的二元结构及其迥然不同的职业生涯、激励设置和利益群体,为中国官僚体制的运作打上了鲜明烙印。本文充实和扩展了“帝国逻辑”的理论思路。 官吏分途、层级分流与帝国逻辑:理论分析在这一节,本文从历史现象转向社会科学分析,运用周雪光(2014)“帝国逻辑”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解释官吏分途和层级分流的制度安排。本文的讨论是双向的,既从帝国逻辑角度来解读官吏分流制度,又从后者来认识其中所折射出的国家治理逻辑。(一)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一个制度安排的产生和延续

有其内在机制和特定环境的约束,不同的理论思路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把握制度变迁的渊源和机制。从组织学角度来看,“官吏分途”可以看作是官僚体制内部层级间权威关系的分配组合问题,涉及官吏之间的权威配置、吏员的正式化制度、官吏关系在不同时点上和不同条件下的转化机制等问题。在经济学不完全合约和新产权理论的基础上(Aghion and Tirole,1997;Hart,1995;Hart,et al.,1997;Tirole,1994),周雪光和练宏(2012)提出了一个控制权理论,以解释官僚体制各层级间不同维度的控制权的组合安排以及由此诱发的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在政府组织内部,正式制度规定着不同层级间的权威关系;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和有限理性而无法制定或实施完全合同。因此,上下级关系中的实际控制权因任务性质、信息分布、环境不确定性和相应的交易成本而可能被分配在不同的层级上。换言之,官僚体制内不同层级间的权威分配,取决于特定场景下有关信息和激励的需要和条件。例如,在信息高度分散于基层的任务场景(如环保监管、土地确权)中,集权会导致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高昂成本,上级部门不得不将执行的实际权威下放到基层机构。从这一分析视角出发,我们需要关注官僚体制的不同层级在特定任务环境中的互动以及相应的交易成本。控制权包含三个维度:决策权、检查验收权、实施与激

新闻网站排名

中国新闻网站排名 1.新浪微博(Sina Weibo)——新浪微博是现在当红的微博客服务,而且以其新的模式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微博客能否因为中国的流行而能够最终超越社交网络?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微博从多方面已经超越了Twitter,从评论,图片,视频,IM,和LBS。 2.qq空间(Qzone)——基于6.37亿活跃QQ用户的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zone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是这种基于昵称的社交图谱的质量。 3.天狐网(Tianhu)——天狐网是中国目前访问量最大的新闻门户社交网站,是天狐网推出的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中文新闻门户网站。致力成为最具传播力和互动性,权威、主流、时尚的互联网媒体平台。通过强大的实时新闻和全面深入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国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提供富有创意的网上新生活。 4.人人网(Renren)——Renren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近期正打算IPO。它为中国的SNS设立了标准,但是仍然面对着其他社交网站的挑战,比如腾讯的朋友,Kaixin001。 5.腾讯微博(Tencent Weibo)——腾讯在很积极的推广其微博,以期与新浪微博相竞争。它声称拥有100m的注册用户,但是腾讯还是面对着那个老问题,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艾瑞(iResearch)报告指出新浪微博占据中国用户在微博客上87%的时间,而腾讯只有9%。

5.朋友网(pengyou)——腾讯最新推出的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实名社交网络。但问题是,其社交图谱有多强大? 6.开心网——Kaixin001通过社交游戏和内容转发拥有很多白领用户。但是随着对社交游戏狂热感减退,以及新浪微博里的内容更具有转发的吸引力,Kaixin001现在处境很纠结。很多内部人士指出,用户正在急剧下跌。 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曾今在农村用户里比较风靡,但现在也展现出一个螺旋下降的趋势。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在最顶峰的时候只有700,000人同时在线,并对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所说的1.78亿注册用户表示怀疑。 8.豆瓣(douban)——豆瓣可能是中国社交网络中最强有力的社区。在中国,没有一个社区可以以这样爆炸性的增长,拥有如此之大的用户群。它吸引的是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喜欢一起看看电影,看看书,听听音乐,以及参与其他活动。是一个为潮人和创意人员办的社区。

2021版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 审核工作总结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2021版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 结 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一) 档案整理工作已快尾声,现从几方面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 一、近两个月来做了哪些工作 二、在整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人事档案工作将来如何开展 四、本次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 从20xx年3月1日来总部报到,至今已历时50天时间,期间在张志英同志的倾力协助、支持、关心下,我们把公司本部人员、漳电分公司、河津分公司、宁夏、华泽等单位副处以上人员的档案共计72本进行了审核、补充、整理归档。

同时,对其它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指导、具体帮带、辅助整理等工作。受培训人员达10多人,培训时间贯穿整个整理过程,随来随培训。 在整理过程中,每份档案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短材料,我们补充完善了1200多份材料,复印800多件原件,补做《干部任免审批表》400多份,在作表时查找相关文件资料400多件,补盖公章1200多个。(审批表、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张工亲自多次去北京或到原单位补盖,或找人顺带等等,千方百计做这些工作)。 在补充完善了归档材料后,通过准确分类、裁剪修补、认真书写分类号和页码,打印目录、整齐装订,使近80份档案完美上架。一份档案,不经过10次以上的反复是上不了架的,我们就利用周末或晚上加班,使工作时间有了保障。 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以下7个方面: 1、年龄出现多个版本,随意更改; 2、姓名随意更改,多用同音字; 3、《干部履历表》多年不填写,填写了的缺照片,缺本人签字,

2016中国新闻社校园招聘13人公告

公司简介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由范长江、胡愈之等1938 年于桂林成立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是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之一,担负的职能是:对外报道新闻的国家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中新社的任务是:建设世界华文资讯中心,占领世界华文资讯传播制高点。形成了文字电讯通稿、图片、特稿专稿、视频、海外供版、社办报刊、新闻网站、移动新媒体、影视等传播平台。 中新社总社设在北京,下辖总编室、政文部(军事部)、经济部、摄影部、特稿中心、港澳台部、国际部、侨务新闻部、海外中心、中新网编辑部、视频新闻部、影视部、《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编辑部、图片网络中心、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等10余个采编部门和10个管理职能部门。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宁夏外)及香港、澳门,设有32个分社,在台湾派有驻点记者。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南非、尼泊尔、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英国等18个国家设有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 中新社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视频、版面、图表、网络、新媒体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用户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涵盖海外主要华文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网络。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之一。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042748116.html,,并办有中国侨网。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 中新社编辑出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报、《世界华文传媒年鉴》、《中华文摘》、《智族》、《中国慈善家》等报刊。《中国新闻周刊》发行中文版、美国版(英文)、英国版(英文)、南亚版(英文)、日文版、韩文版、俄文版和意大利版(中意双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先后在南京、武汉、长沙、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举办过八届。“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秘书处设在中新社。 招聘职位 1、文字记者/编辑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招聘人数:11人 岗位要求:新闻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法语、阿拉伯语、日语、西班牙语等)、政治学类、社会学类、历史学类、经济学类。 岗位描述:总社采编部门从事时政、经济、港澳台、国际、特稿等方面的新闻采编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三龄一历”的认定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三龄一历”的认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三龄一历”的认定 刘亚 人事档案是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人员社会经历及其德、能、勤、绩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起来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有机联系的原始历史记录[1]。人事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其类型主要有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军人档案等四种。此处仅介绍干部档案管理相关问题。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第二条指出:干部档案是干部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干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情况的反映~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2]。干部档案正本包括履历表、自传、鉴定、考核材料、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材料及甄别复查材料、参加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材料、奖惩、任免、退职退休等全面反映一个干部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十大类材料。 所谓“三龄一历”即:年龄,出生日期,、党龄,入党时间,、工龄,参加工作时间,和学历学位~是干部档案的重要内容。2005 年12 月~国家召开了第四次干部档 案工作会议~将“三龄一历”纳入干部档案验收重点。2006 年~中组部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办法》全方位核查干部档案~“三龄一历”相关内容在百分制评分中占到28分~其中学历学位有关内容占8 分~年龄占6 分~党龄占8 分~工龄占4 分[3]。2010 年3 月河北省开展了关于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核查工作~重点核查“三龄一历”。可见~“三龄一历”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难以认定的原因分析

实际工作中~“三龄一历”难以认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个人 原因和外部原因: 本人原因又有主观故意和外部之分:首先~为自身利益有意歪曲事实~在干部 年轻化的大趋势和私益的驱动下~“年龄报低~党龄、工龄报长~学历报高”,其次~个人在填写时不够认真~带着随意性[4]~造成人事档案中有多项记载~例如在填写年龄时~有时填农历~有时填公历,在填写党龄时~由于时间较长~忘记了具体的日期~大概估一个。外部原因有工作人员的疏忽失误,时间较长、保存失当、字迹不清,请他人代填造成信息不准确等。 二、三龄一历的确认办法 以上诸多原因存在~给三龄一历的审核确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必须认真查实~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以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1.年龄,出生日期,的认定。现阶段的在职干部~多于1949年后生人~具有较 规范的干部档案和户籍登记~很少存在年龄记载混乱的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处、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 号,规定~ 从2006年10月起~不再办理审批更改干部的出生日期问题,对于个别档案记 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的最早记载为依据,此外~公、农历混填的~如未注明~按公历对待。 2.党龄,入党时间,的认定。认定入党时间以干部档案中《入党志愿书》上批准的时间为准。各届党章针对1945 年4 月23 日- 1956 年9 月14 日、1956 年9 月15 日- 1969 年3 月31 日、1969 年4 月1 日- 1977 年8 月11 日、1977 年8 月12 日- 1982 年9 月5 日、1982 年9 月6 日至今共5个不同阶段~明确规定了中共党员的入党时间和预备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