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图5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29.(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

(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

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6分)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4分)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析】

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没有关系。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

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答案:D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1+2》第135页有关于重农抑商的详细介绍及评价,内容涉及正选项。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国家行政权早在秦朝已转移到君主手中,排除B;元朝宰相权力

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卷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3-4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

试卷类型:B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7.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2015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历史(word有答案)

2015年新课标1文综历史(word有答案)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A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两汉后期皇帝大多年幼继位,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政府认可,实质上是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完整版)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推荐文档

绝密★启封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 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3.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 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4.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 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 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2015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山东卷)解析版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评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 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答案】A 考点:结算方式、货币的职能 25 .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这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适合题意,排除B;A中的优化消费结构不适合题意;这样做并不是增加货币供应量,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人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 A.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 B.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 C.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 D.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答案】B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7.2014 年6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 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积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城内各顶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 28.2014年5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对省政府进行专题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答复,询问过程通过网络

2015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答案】C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地方制度。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制在我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B与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CD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B。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B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A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实力的消长。依据所学,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值不值运动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受到日本不断的侵略,致使日本在华利益成不断上升趋势,一战期间曾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所以应选D。 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 3、A 4、D 3、【小题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的时间,B对。其他时间段12:00或14:00车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4、【小题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201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答案】C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地方制度。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制在我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B与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CD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B。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B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A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实力的消长。依据所学,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值不值运动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受到日本不断的侵略,致使日本在华利益成不断上升趋势,一战期间曾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所以应选D。 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 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 表2 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

2015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

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3、A 4、D 3、【小题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的时间,B对。其他时间段12:00或14:00车车流集中程度低,

2015年高考全国二卷 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颠覆孔孟学说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试题2015.6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试题所有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 A.少康复国之战B.夏商朝代更替C.春秋争霸战争D.秦国商鞅变法 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 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 A.《敦煌飞天图》B.《百子嬉春图》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遇事敢为,无所顾忌。”这位官员是 A.赵明诚B.赵秉忠C.郑板桥D.刘墉 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马保三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五四运动B.参加中共一大C.抗击日寇侵略D.指挥潍县战役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 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8.(3分)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高考)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17·山东济南)1.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017·山东济南)2.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A A B C D (2017·山东济南)3.“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B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2017·山东济南)4.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A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2017·山东济南)5.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D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7·山东济南)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7.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

2015年全国卷2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全国卷2历史试题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遭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山东卷)

2015年山东省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答案】C 答案解析:材料信息“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的含义是统治者不要把水当镜子,而应该把臣民当作镜子,这是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A项为墨家思想,B项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项为道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难度:容易 关键字:高考真题天利38套高考真题汇编 2015年山东卷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答案解析: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时避亲、避籍成为定制,这一做法使地方官员在任职时无法形成裙带关系,有利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控制,防止地方官员的势力过度膨胀,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宗法体系在秦朝建立就后已经瓦解,A项不正确;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唐朝的选官制度 难度:容易 关键字:高考真题天利38套高考真题汇编 2015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唐朝的选官制度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2015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高考真题)

2015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 2.(4分)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3.(4分)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 4.(4分)《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5.(4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A.队形操练B.武艺训练C.阵法演练D.习惯养成 6.(4分)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