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知识讲义(doc 11页)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知识讲义(doc 11页)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知识讲义(doc 11页)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知识讲义(doc 11页)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知识讲义(doc 11页)

摩托车使用机油专业讲解:

无论是壳牌喜力还是其它品牌机油,其油桶上都有许多英文和数字,新手往往看得一头雾水。虽有修理工推荐,一般车主仍不得要领。其实只要了解简单的规则就可以看懂机油桶上的标志,为自己的爱车轻松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SAE 等级代表油品的粘度等级。SAE30、SAE40为单级油,SAE10W-30、SAE15W-40为多级油。其中,“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低温黏度越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以壳牌特级喜力机

别是两种分类方法的典型代表。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系列),三、机油的分类及不同特征

朋友在选择机油时,经常只考虑价格,而忽略其性能,认为机油都具有相似的品质。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大家对机油的分类及各类机油的不同特性了解较少。

机油的特性及区别

目前,机油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APT)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机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其中“S”类用于汽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H”,每

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许多,机油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对于那些低温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多级机油。目前市场上的机油统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最高档的油属合成油。

一般高档车都选择合成机油。合成油比一般的矿物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随温度转变而产生的粘度变化很少,因此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合适的保护。另外,合成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对发动机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机油的选择和使用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依品质来区别

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

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

(本文不涉及半合成机油)依黏度来区分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一般润滑油都会提供在华氏40度及华氏100度时的黏度,40度是相对于冷车时的状况,而100度是高速运转或塞车时的情况。如果黏度太浓,所产生的阻力也相对提高因此会产生如下不利因素:一、影响冷车时引擎的启动这在低温时会更明显,例如在冬季时到雪山赏雪,20W/50就不如5W/40易起动;二、增加耗油量黏度高的机油阻力也高,会使引擎内部机件的运转产生更高的摩擦阻力,耗油量因而增加;三、增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引擎在一段时间没发动时,原本附着在上部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上部缺乏足够的机油来保护在启动状况下的引擎,如果机油黏度浓流动就慢,因此磨损的几率就会增加;四、如果机油黏度太浓则内部阻力较大,阻力会转换成热能,使机件操作时温度升高。

一、机油质量的鉴别与选用

(一)新机油质量的鉴别与选用

目前,市场出售的机油并非那么“纯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你需要购买机油时,如果不具备质量鉴别和牌号识别能力,应请专门的技术员或经验丰富的技工帮助选择。1.观察机油颜色

国产正牌散装机油多为浅蓝色,具有明亮的光泽,流动均匀。凡是颜色不均、流动时带有异色线条者均为伪劣或变质机油,若使用此类机油,将严重损害发动机。进口机油的颜色为金黄略带蓝色,晶莹透明,油桶制造精致,图案字码的边缘清晰、整齐,无漏色和重叠现象,否则为假货。2.识别机油牌号和试验粘度

国产桶装机油分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两种。汽油机油按粘度分为HQ—6、HQ—6D、HQ—10和HQ—15四种牌号,气温低应选用牌号数字小的或带“D”字的机油,气温高应选用牌号数字大的机油。柴油机油按粘度分为HC—8、HC—11和HC—14号三种牌号,选用原则与汽油机相同。随着我国机械行业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机油的牌号也逐渐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目前有些国产机

油的牌号已使用进口机油标准牌号,具体选用方法与下述相同。

进口机油以丰田纯牌机油为例:高级轿车应使用5W—40全天候机油,虽然价格较高,但它能确保高级轿车的润滑效果;增压柴油机应使用CD—30机油;一般车辆冬季使用SG10W—30机油,夏季使用SG—30机油。

3.闻气味

合格的机油应无特别的气味,只略带芳香。凡是对嗅觉刺激大且有异味的机油均为变质或劣质机油,绝对不可使用。

(二)使用中机油的鉴别

鉴别使用中机油的质量,是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机油的依据。

1.搓捻鉴别

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搓捻时,如有粘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更换。

2.油尺鉴别

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油尺上的机油看不请刻线时,则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倾倒鉴别

取油底壳中的少量机油注入一容器内,然后从容器中慢慢倒出,观察油流的光泽和粘度。若油流能保持细长且均匀,说明机油内没有胶质及杂质,还可使用一段时间,否则应更换。

4.油滴检查

在白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黑点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黄色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若油滴中心黑点小而且颜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以使用。

以上检查均应在发动机停机后机油还未沉淀时进行,否则有可能得不到正确结论。因为机油沉淀后,浮在上面的往往是好的机油,这样检查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变质机油或杂质存留在油底壳的底部,从而可能造成误检七、你该用什样的机油

依品质来区别

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二者最大差别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长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

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於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用较低的黏度就可以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同样,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虽然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很多。

依黏度来区分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一般润滑油都会提供在华氏40度及华氏100度时的黏度,40度是相对於冷车时的状况,而100度是高速运转或塞车时的情况。如果黏度太浓,所产生的阻力也相对提高因此会有些状况发生。如∶一、影响冷车时引擎的启动。这在低温时会更明显,例如在冬季时到玉山赏雪,2OW/50就会比5W/40来的不易起动。二、增加耗油量。黏度高的机油阻力也高会使引擎内部机件的运转产生更高的摩擦阻力,耗油量因而增加。三、增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引擎在一段时间没发动时,原本附著在上部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上部缺乏足够的机油来保持在启动状况下的引擎,如果机油黏度浓流动就慢,因

此磨损的机率就会增加。四、如果机油黏度太浓则内部阻力较大,阻力会转换成热,使机件操作时温度升高。

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

任何一家汽车厂几乎都会在车主手册中建议最合适的机油黏度。全世界对机油最挑剔的车厂当属保时捷,因为它是气冷式引擎,一切只*机油来冷却,它内部的技术通告中,就对每一款送验(油品制造商要求)的机油作出结论。但是最基本的,它还是要求车主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用何种机油。以台湾而言,气温最低不低於摄氏五度,最高不曾高过摄氏四十度,在这范围内一般上,10W/40、10W/30都不适合,而合成油最少要5W/40以上。5W/30、10W/30都不适合。以上是在挑选机油时你必须了解的常识,以先用车环境的气温来决定机油黏度,再以预算来考虑用矿物油或合成油。

喜欢拉转数应该用何种油

引擎转数越高,相对的温度也会越高,因此就应该用黏度大一点的机油。如5W/50、10W/50或15W/50。但是前面提过黏度越高,相对的阻力就越大,引擎性能多少会削弱一点,因此合成油

就可弥补这缺点。因为合成油可以用较低的黏度,来满足相对於矿物油必须用高黏度才能符合的工作条件。但是这时你要考虑车辆本身的引擎容积输出,如两千以下的四缸车,转数一拉后来快就到红线,或许稍浓一点的机油(例如10W/40相对於5W/40),会比较合适。因为汽缸和活塞环之间的空隙是由机油来密封的,黏度高的密封效果当然比较好,三千以上的,六缸以上的,这类车引擎转数通常比较不会上到红线(当然也有例外),因此就比较不必那讲究。另一种决定黏度的方式是,跑一阵子以后注意听引擎气门声,如果“达达”声很明显,那你就应该将黏度增加。高压缩比引擎该用那种油

我们很主观的告诉你,黏度高的合成油,是唯一的选择。如5W/50、10W/50或15W/50。如果再加上你常将转数拉至红线不放,10W/60都可考虑。

议换油周期

1.发动机状况

新车发动机内部请洁,很少有积碳等杂质,因而换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但也不应该超过7500公里,再好的机油使用一定里程后,其化学性质

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中的添加剂成分也会逐渐失效,起不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旧发动机,特别是缺乏保养的发动机内部积碳胶质较多,新机油加入后很容易被污染,引起色变和质变,因此换油周期应适当缩短。当然有条件的话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好。

2.所用油品

机油的识别有质量等级(API)和粘度(SAE)两种标准。质量等级一般从SC、SD直至SJ级,级别越高,品质越好。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对油品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讲,SF 级以上的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和高温高剪切下的粘度稳定性,对发动机能提供可*的保护,品质稳定性长时间不变,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而部分车主,以出租车车主居多,为图省钱,使用SD甚至SC级机油,这样就不宜再遵循5000公里的换油要求。因为低级别的机油在苛刻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较差,变质快,而且容易生成积碳。从爱护车辆的角度出发,如果使用这类机油,应将换油周期缩短为3000公里甚至更短。最好还是使用随车手册推荐的机油,否则由于换油周期

的缩短也未必省钱。

8.使用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机油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极寒和灰尘较多的环境下都容易加快机油的变质。车主不仅应针对环境选用合适级别、粘度的机油,还应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具体要求视情况而定,一般以缩短1/5—1/3的周期为宜。

许多车主对机油的使用都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认为只要是机油,5000公里一换就行。殊不知机油种类选用不当,换油周期把握不好,长期使用将对车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一车型有的行驶二、三十万公里仍状况良好,除驾驶方法外,机油的合理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要能注意总结经验,认真比较,科学地选用机油和掌握换油周期,你的车就会青春常驻,历久弥新。机油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一、怎么来看待机油的黏度

经常看到有些摩友在说:某某15W/50机油黏度太大了,发动机震动较大,改用10W-40机油后就好了……表面看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这位老兄其实并不了解机油黏度的真正含义。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黏度指标能说明哪些问题:四冲发动机流行的黏度指标一般都是以SAE ab W / cd来表示。指标中的ab,cd数字值越大,黏度越大。没错!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黏度标号的大小并不是指正常环境温度下的黏度大小,而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黏度大小!

ab值是按机油在-18℃时的黏度大小来划分的,一般数值分0,5,10,15,20几种,数值越小,该温度下黏度越小,低温性能好,启动性能好,低温磨损小。所以根据不同黏度标号,有不同的使用环境。如:20是环境温度大于-10℃,15是大于-15℃,10则表示是大于-25℃…… cd值是指机油在100℃时的黏度大小,数值一般为30,40,50,60等,数值越大,该温度下的黏度越高,说明高温性能越好!同样不同的黏度标号也适合不同环境温度。如30是环境温度低于30℃,40表示低于40℃,50则表示低于50℃……

这样一说,应该很明白了!上面那位老兄说的两种机油,前一种15W/50机油是指可以在环境温度介于-15℃-50℃之间使用,后者10W/40适用于-25℃-40℃的环境温度。这机油的黏度指

标只能说明这个问题!并不代表机油在20℃时黏度是谁大谁小。也可以这么说,假如当摩托车在20℃的环境中使用时,B品牌的10W/40机油(绿线)或许比A品牌的15W/50机油(蓝线)黏度还要大!虽然B机油的低温性能比A机油好、低温(-18℃)黏度小,但不说明在20℃时黏度还比A机油小……

那最前面那位摩友为什么换10W/40机油后感觉好了呢?那是因为本来这种机油的整体黏性适合他的发动机。根据上面的理论,同样,假如有某种黏度为20W/50的机油用后一样可能有10W/40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大家可能会有发现:同样标号为10W/40的机油,品牌不同,反映出来的黏度效果有一定差异!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理论。

清楚了黏度标号的含义,也应该可以理解摩托车随车手册里推荐机油黏度实在是画蛇添足!比如说某某摩托车,手册上推荐机油黏度是15W/40。用这个牌号的机油一定没问题了吗?错了!假如他在冬天气温为-30℃的哈尔滨,那么他的车可能根本无法启动或者正常使用。所以可以这样说:机油的黏度标号只对用车的地理位置有用,

对使用什么车没有关系。

总结发言:机油的黏度标号仅代表-18℃和100℃时的黏度,所以一样黏度标号的机油实际使用完全可能有不同感受。

二、什么时候该换油?

我常常在网上看到有这样一种说法:合成类机油使用寿命长,可以长时间不换机油……

对于合成机油的长寿命我毫不怀疑,因为合成类机油特性本来就是能较长时间保持机油品质。单纯的从机油的润滑性来说,合成类机油的寿命差不多是基础油的一倍。可是我想说的是机油除了润滑,还有很多方面的作用:

1、清洁:机油中含有清洁配方,随时清洁汽油燃烧剩余的油泥、积炭

2、密封:在缸壁和活塞环之间现成一道油封,防止机油和油气互窜

3、冷却:通过机油循环,冷却缸头等高温部位

4、减震:润滑同时有利于减少震动

5、磨合:好的机油一般都有自己配方的辗磨剂我们换机油时会看到废油是黑乎乎的,这黑乎乎的原因就是由于机油的清洁作用,洗刷了燃烧时剩余污物,一般称之为油泥。一个发动机,在单

位运行时间内产生的油泥是一定的。比方说,发动机1000km产生的油泥量为1的话,那么行驶3000km产生的油泥就是3。虽然我说不上润滑油中允许最多含有几个单位的油泥,但油泥的多少肯定对机油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因为油泥对机油的来说就好像是杂质,杂质多了,哪怕机油本身品质没有改变,整体性能也会变差。

当然,不同的车产生油泥的量会差异很大:

水冷多缸大排量车或者大排量太子车,由于常用转速低,发动机温度低,燃油喷注系统精密,燃烧完全,产生油泥较少,机油不易劣化。合成类机油一般可以用到3500km。据说有用合成油的到6000km都没黑(晕乎……)。

自然风冷骑式车,由于经常高档、中转速,常用转速5000转左右,合理行驶的话机油也比较耐用。合成类机油可以使用超过2500km。

踏板车可能是最耗机油的,首先起步转速高,一般接近4000转,其次常用转速比较高,一般至少在6000转左右。所以无论水冷绵羊还是风冷绵羊,无论换什么油都不建议超过2000km。以我的猎鹰为例:用嘉实多GPS半合成机油,800km油窗看进去油还很清亮。1200km油已经

开始发黑,不过使用感觉不到。到了1600km时,能感觉到震动开始加大,冷车怠速有时会熄火……屡试不爽!所以我一般换油时间不会超过1600km。换下来的GPS虽然不算非常黑,但是拿灯泡一照,就看明白了,机油中全是悬浮杂质,根本无法透视。水冷的绵羊也不会好太多,朋友的水冷大鲨2000km一换机油,放出来已经是墨黑。

还有,不同的用车习惯,机油劣化的时间也会有很多差异。经常喜欢飚一飚的,常常高转速大油门,急加速骤减速,机油劣化很快!那些升级排量的跑车也是8000转以上换档,你说机油会不劣化吗?!自然风冷骑式车经常低速行驶,机油劣化也很快。因为这类车靠自然风冷却发动机,低速(30km/h以内)时发动机冷却不够温度较高,机油容易劣化。

总结发言:什么时候换油没有定式,具体看车型和用车习惯。机油中的油泥会制约机油的使用寿命。

四冲程摩托车加润滑油“三忌”

润滑油,俗称机油。对摩托车加润滑油的标淮是,应使发动机油底壳的润滑油面位于机油标尺上

下两线之间,如果润滑油加得不当,就会对摩托车造成危害。因此,给摩托车加润滑油有“三忌”一忌加得过多。有的摩托车驾驶员贪图省事,怕麻烦,为避免长时间行驶过程中缺少机油,在加机油时;大大超过了曲标尺上的刻度线。这祥做的结果是: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过多就容易窜入燃烧室,使排气管喷机油冒蓝烟,这不仅会增加发动机对润滑油的耗油量,而且未燃烧的机油还会在活塞顶部及气门座产生大量的积炭,加剧机械零件磨损,甚至造或活塞咬死。因此,润滑油不可多加。

二忌该加不加。有的摩托车驾驶员在行驶前检查机油时,虽发现机油在油标尺刻线以下,但为抢时间或因无油可加,就凑合着行驶。这样的结果是:因油底壳的油面过低,摩托车在下坡、过坎或急刹车制功时;有可能使机油集滤器露出油面,使机油泵吸入空气不能供油,而造成烧瓦“粘缸”等严重事故。因此,当油底壳油面低于油标尺刻度线时就需要加润滑油。

三忌新旧混用;有的摩托羊驾驶员对已经报废的旧机油,不是一次性换完,而是向旧油里再掺入一部分新机油,混合后继续使用,认为这样做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