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例-模板

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例-模板

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例-模板
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例-模板

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例

【摘要】新的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迅速地推广开来,各种教育实践探索方案也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研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本文以一个基于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丝绸之路为例,探索如何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中设计基于络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双语教学多元智能目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教学整合,而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其是与互连技术的整合,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本文所介绍的“丝绸之路”案例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设计的。一、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任何教育行为,不管采取什么形式,都应有自身的教育目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比起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活动,在能力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操作形式上是相似的,但在认知目标上体现得更具体。所以,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不但要迎合学生的兴趣,还要有研究价值,要使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沟通了西域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纽带和桥梁,它曾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科书上对于丝绸之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以后只是了解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经过、意义及丝绸之路的简单路线,东汉班超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所做的努力。但总体上对丝绸之路的印象还是比较模糊,什么是河西走廊?地图上标注的古地名究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汉朝以后,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上又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我们国家现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曾经繁荣、辉煌的丝路今天又能发挥什么作用?等等问题,萦绕在学生的脑间,而这也就是我引入“丝绸之路”这一课题的原动力。二、设计课题内容由于对象是初次涉足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初中生,所以课题的内容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如果对象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逐步减少活动提示,甚至活动建议,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课题并完成课题。“丝绸之路”是给初次涉足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初一学生,所以给出了“初识丝路”、“丝路初创”、“丝路古道”、“丝路史话”、“丝路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丝路贡献”等七个方面的子课题,并附上了活动提示。初识丝

路【活动建议】◆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大家所知道的“丝绸之路”。【活动提示】◇“丝绸之路”名字的得来?它兴起于什么时间?至今还存在吗?◇“丝绸之路”最初的作用是什么?后来的呢?现在的呢?◇“丝绸之路”都要穿越哪些省市、自治区?沿途要经历哪些关卡、重镇?◇试着想象、描述一下在古时候,人们走“丝绸之路”的情形。所用的交通工具有什么?运送的货物又有哪些?◇“丝路”曾经是那样的繁荣与辉煌,你是否能把它和现在的“西部开发”起来呢?◇“丝绸之路”是否只有一条?你知道还有一条海上丝路吗?它们在各朝历代的发展有所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叶小兵《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从教学案例看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课上好,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体现。课上得如何,取决于课备得怎样。每节好课,看 上去是上出来的,实际上是备出来的,即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 基本功。如何搞好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问题。 一、案例一:在一节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初中历史课上,教师讲到万隆会议,主要介绍 了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出示了多幅周总理的照片,播放了周总理在会议上演讲的影视资料。然后,让学生讨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起的作用。 问题在于:是否遵循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的教学角度,要依据课标要求,要在钻研课标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如万隆会议,实验稿课标上写的是: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而新版课标的要求,在中国史中是: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史是:通过万隆会议┄┄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因此,这一问题的教学角度不是周总理的外交风采,而是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作用,以及 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历史的阐述是有多种角度和侧重的,但从教学上来说,确定教学角度,首先是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课标要求来设计。 启示:要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 二、案例二:有位教师在讲洋务运动时,在讲完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后,讲道: 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兴工业,需要引进外国的设备、技术和人员,而当时的人都不懂外语,难以操作。为此,洋务派推行新式教育,兴办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

问题在于:是否厘清历史的逻辑,将历史的逻辑转化为教学过程的逻辑: 1.教学环节解决课堂教学是如何展开和进行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的总体进程和每一个步骤。 2.教学内容梳理本课内容所涉及史事的逻辑与层次,厘清所教史事的范围、要素和前后关 系。 3.学生认知预设问题和设计活动,牵引学生的认知,通过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 容。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符合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然 后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的编排,使得教学环节有前后相连的逻辑关系,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同步而有序地展开。而这一切的基础,要以历史时序为基础,符合历史发展逻辑。 启示: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案例三:有位教师在讲三国鼎立时,大约用了20 分钟具体而生动地讲述官渡之战的 过程。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的建立与发展。 问题在于:是否把握教学的重点。重点即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没有 重点,就会面面俱到,平淡无奇;如果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还是一锅粥。需要思考的。 1.是重点的选择: 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本课中的地位。 2.是如何突出重点采取有效策略活化重点,强化重点,围绕着重点: 补充相应的材料; 设计思考的问题;

历史微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微课教案 翁奕权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新中国成立相关事件 课前预习了解 课内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西藏和平解放。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开国大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搜索下载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有关图片还有部分录音,分析当时的盛况,让学生加深了解。利用百度搜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课件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情感体验法 对比研究法

中学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中学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篇一: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版2 (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时间:2013年月日设计人:张国栋单位: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1 2 3 4 5 【篇二: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简介: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 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 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 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 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以及对商鞅变 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 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断、推理能力;养成自 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树立凡符合历史发 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 义改革事业中去。 重点、难点: 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意义;二是商鞅变法。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即铁农具与牛耕的 推广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本人采用 前一种)。因为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 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入,然 教学过程: 一、关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目的可以分为“铁农具” 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 1、“铁农具”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 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 然后组织讨论)。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规划,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课标要求: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点: 重点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 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它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性决策?(生回答),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节课我们讲了改革,今天 我们来学对外开放。 2、出示目标(见课件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学案见附件一) 三、交流助学: 环节一:同桌一对一交流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知识,纠错。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环节二:小组质疑问答,四人一小组相互质疑,并进行解答。对于不能解答

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提交问题单,准备在全班进行质疑展示。 环节三:全班质疑互辩,各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难问题,主要追问。 四、自学检测 出示“自学检测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知识。 五、探究深学: 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师:阅读教材“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想一想:我国经济特区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最初的经济特区有那几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党 和国家实行什么特殊的经济政策?收到了什么成效? 学生::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窗口”是深圳。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 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教师出示史料: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第11课民族团结 花城中学王影韫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 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确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将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运用阅读、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节课侧重对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三、教法

针对本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讲授法、列举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用花城中学校运会入场仪式中民族服饰,介绍部分少数民族。 2、讲授新课 第一步:探究民族政策 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展示民族分布图)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④(展示问题)我国成立了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学生列举加深认识。 第二步:共谋民族发展 ①(展示图片)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 快速发展,准备少数民族发展的图片,体会我国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②(展示问题)为了加快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 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学生齐答。接下来给学生列举西部大开 发的标志性工程,并展示图片(展示图片西气东输等)。使学 生知识略向课外拓展,认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 ③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到少数民 族地区工作,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展示孔繁森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材料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第三步:齐护民族发展 ①由昆明打砸事件和马航上新疆乘客事件引起谈论 ②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选用11课《民族团结》。在编写这一课的教学案时,我也按照编写教学案的步骤进行资料整理和题目选取。在“旧知检测”上,因民族团结的内容,我们在初一时候已经接触,所以在编写上主要是对以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标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课程培训Ls0745022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必修3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二单元 5.学时数: 45 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 (1)学生进入高二年级,经过高一阶段一年的磨合与适应,他们对高中新课程已基本熟悉,在学习思维和方法方面已初步具备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条件。他们基本能把握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对必修1(政治文明模块)和必修2(经济模块)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模块3的学习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2)在小结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已引出第二单元的话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欲求,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思想模块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这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2.教学内容的分析 (1)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本课以古代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为例,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在西文中,“人文精神”即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这一思想无处不在,如崇尚自我、个性发展、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主义。 (2)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校,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堂。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学会学习,进而形成实践能力,就必须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要使学生掌握历史思想,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的提问是获取效益的重要方法。教师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实施的今天,我们的历史课堂中仍然充斥着“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机械的提问方式,仍然存在教师问了半天最终还得是自问自答来圆场,仍然存在学生“对”“是”式的集体作答。 而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通过提问,可以巩固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从局部认识发展为系统完整的规律性的认识。所以说,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这一重要环节确实又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脱节,或易或难,有些特别简单或者和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特别有的说的问题设计由于不到位,以致使学生参与回答的深度不够,虽热热闹闹,但却难免流于形式,或偏离主题,甚至出现乱堂现象;有时因问题难度过大或时间安排上的问题,造成学生参与度不够,影响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适应初中新课程改革,有必要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研究。 二、目的意义 1、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2、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方案,将有实效的、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提问方式在校本教研共同体中推广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新教材改革已经六七年了,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问题教学模式大家都是实践者,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由先后有序、首尾相接的五个环节构成的,“提问”便贯串了这个过程始终,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开展教和学的一种双边活动,它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提问”能够贯彻教学原则;“提问”能够组织教学和调整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提问”可以促进教师的教。 既然课堂提问教学有如此之功效,作为教师就应该设计好课堂提问,有效贯彻教学意图,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师生教学相长。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板 导语: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板一美国的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思想认识: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能力培养: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它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内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要找到答案,就需要从美国的起点入手。而独立战争正是美国的起点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看,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而是受到外来势力英国的压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区别于英国和法国的重要特点。了解它就可以理解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具有双重性质。对于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亦有很大帮助。 难点分析: 种植园经济的性质。种植园虽然是用黑人奴隶劳动但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面向市场,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不明确这一条就无法理解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的反英斗争中能够达成一致。当然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巨大差异又为日后的美国内战打下伏笔。

历史教案设计模板

历史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下面是精心的初中历史教案模板,欢迎查看!更多教案模板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一、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2、概况 二、农工商业的发展 1、宋代农业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3、宋代商业的繁荣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授课教师:严力学校:椑南中心校 教材:____七年级历史_____第__二__章(单元) 第__5__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不断与新技术相融合,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思路。微课以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方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制作,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实践可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历史微课的有效应用策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教学成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基于微课的历史教学仍然处于实践阶段,其应用尚未成熟,因而需要有关人员对微课应用策略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为历史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借鉴,同时促进历史微课应用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微课有效应用于其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将微课视频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微课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和记忆,有助于学困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并深入掌握历史重难点知识。再次,通过微课视频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最后,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通过新的形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因此,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历史微课的制作与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制作微课,相关人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确定微课课题,使微课内容与历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为历史教学奠定良好条件。例如,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中,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3

PPT4 PPT5 PPT6 PPT7 PPT8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 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初中历史《1百家争鸣》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8 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这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 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课教学贯穿了“走进圣贤,汲取智慧”的设计思想。 1、“一条线索”: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本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人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案例,通过把老师搜集、整理、归纳起来的大量历史资料制作成PowerPoint 课件,用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形式展现了古代思想家的风采,凸显了中学历史教学“思想教育”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2、“两种能力”: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分析历史观点的技能。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形式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

全员培训作业英语主题单元设计作业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 息) 主题单元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标题 作者姓名XXXXX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 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五年级所需时间One class / 40 minutes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 Be completed within the stipulated time teaching content,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 jpeg 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 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 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2.Learn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过程与方法: 1.Analyse the reading passage in detail 2.Discuss and question 3.Explanation to help Ss master some language point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look at the pictures Ask Ss where they are different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Step two:the First Reading Skimming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age 13. Step 5.Homework The topic is: Which kind of English is more popular now, American or English? What are you possible reason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英美文化的差异和基本的听说的能力。清楚明白英语语言运用的广度和广泛性,重要性。正确使用英语在情景

面试历史教案模板

面试历史教案模板 【篇一: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 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 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 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福建省教师招聘考 试网的小编将对这一部分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希望对各位面试有所 帮助!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二、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按照不同的 标准,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 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 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 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 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 个部分,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考虑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 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 学生学习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在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 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又要抓住、 抓准教学重点,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课堂的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利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把教学活动连成整体,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各项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形成适宜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的恰当使用对一堂课有导向和奠基的作用。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六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尽量使导入新颖活泼,精当概括,吸引学生。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想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新知;怎么教会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安排。 3.巩固练习 必要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具体还要考虑练习的进行方式,是教师还是学生板演。如果是学生,应该让谁上黑板板演,这一环节应控制在多长时间内等。 4.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即是在所授课将要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要点的回顾。教师在设计时可考虑实际需要,简单明了,适时总结。 八、作业设计

初中英语_主题单元设计作业_含思维导图孙志梅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语言知识:1、掌握并灵活运用虚拟语气相关知识。 2、针对性的完成相关习题和听力。 语言技能:1、能运用虚拟语气进行相关对话和文章书写。 2、通过活动给出对方建议,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进步。 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遇紧急情况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冷静处理。 学习策略:1、通过多媒体学习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解决对话、调查、角色扮演等问题。 2、通过活动和老师创设的语境体会并运用英语相关知识。 文化意识:了解中外在给出建议方面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对应课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学会谈论一些假设的虚拟的情况。 2.通过本单元学习达到如何使用虚拟语气提建议的目标。 3.学会运用知识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The first class: activity one 1. show ppt to students 2.learn reading from ppt with all the students and explain to them . 3.lead-in the activity ⑴ Students we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quietly .Suddenly the desk caught the fire. Because one student poured some oil that was easily fired on the desk . The teacher organized some students to put out the fire and other students run away quickly .call 119 ⑵Unluckily Tom’s arm was burnt and was dirty . one student help him deal with it(步骤如下: 可用冷水及时冲洗局部,以降低温度,减轻痛感与肿胀。烧伤的局部比较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但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后,再涂上红花油,然后盖上无毒纱布加以包扎即可。并迅速打电话给120) ⑶ The fire was put out and Tom has already been sent to the hospital. ⑷学生轮换表演。教师当场得出结论。 通过本次活动设计学生,学生学习与火灾时如何处理及应对并且及时救治伤员.做到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y two: Students are at home. 1.My grandmother fell downstairs and wasn’t moving . 2.I’d hurry to call the hospital first .Yes speed is very important . 3.Get the medical help first then make her comfortable and stay with her .(老年人摔倒无法动弹,应如何紧急护理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及时压迫止血。2、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老年人,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同时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3、脊柱损伤老年患者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4、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来自在家搜索的网络资源) 4.学生到达学校后,模拟演练,相互传教,形成结论。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有相关的知识武装自己,同时也挽救了别人,培养孩子们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和人文情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