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教案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教案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教案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教案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教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Marketing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课程设计0周)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一、课程地位

《市场调查与预测》属于工商管理学科和市场营销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企业市场调查和预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总体认识,为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奠定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市场调研及预测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会通过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变化动态;掌握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预测方法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理解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景奉杰《市场营销调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 胡祖光《市场调研与预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5月

[3] 龚曙明编《市场调查与预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4] 小卡尔·迈克丹尼尔(美)《市场调研精要》,电子工业出版,2002年8月

[5]郑方辉《市场研究典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6]余建英《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月版

[7]董逢谷《市场预测方法与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4月版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

1. 考核方式:闭卷

2. 成绩核定办法:70%*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

五、授课方案

第一章市场营销调研概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调查的概念

一、市场调查的性质

二、市场调查的概念

三、市场调查的特点

四、市场调查的作用

五、市场调查的范围

(一)市场研究

(二)消费者行为研究

(三)产品研究

(四)价格研究

(五)广告研究

(六)营销环境研究

(七)竞争者研究

(八)顾客满意度研究

(九)企业责任研究

六、市场调查的分类

第二节市场调查的机构和组织

一、市场调查行业的结构

二、市场调查的使用单位

三、市场调查的执行机构

四、市场调查行业的从业人员

2. 教学要求

要求着重讲解市场营销调研的概念、特点、范围以及作用;讲述市场调研的分类;简单介绍市场营销调研的使用单位、执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设置与要求。

3. 教学难点

市场营销调研的概念、特点;市场调查的范围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

5. 教学预习

预习市场的含义;市场调查的类型

6. 习题

(1)如何理解市场的含义?

(2)市场调查人员应有的素质有哪些?

(3)掌握如何借助市场调查机构?

(4)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实际,说明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5)市场调查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

(6)你是怎样理解市场调查的特点的?

(7)想象市场调研的未来。

第二章研究程序及研究设计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调查的科学基础

一、科学研究的特征

二、传统的求知方法

三、科学方法

四、科学研究的特征

五、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节市场调查的程序

一、确定研究的必要性

二、界定研究的问题

三、建立研究的假设

四、发展研究设计

五、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六、分析资料、解释结果

七、提交研究报告

八、跟踪研究

2. 教学要求

要求着重介绍市场营销调研的研究程序,重点讲授研究问题的界定及发展研究设计;介绍市场营销调研计划书(合同书或策划书)基本结构及基本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市场营销调研计划书的编写方法。

3. 教学难点

市场营销调研的研究程序;市场营销调研计划书(合同书或策划书)基本结构及基本内容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

5. 教学预习

预习市场调查的程序;市场营销调研计划书(合同书或策划书)基本结构。

6. 习题

(1)市场调查应按什么程序进行??

(2)进行市场实质调查前需要调查各种外界的环境,这些环境的调查对市场调查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体会和感受。

第三章次级资料的收集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次级资料及其分类

一、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

二、次级资料的优缺点

三、次级资料的评价

(一)研究的目的

(二)信息的收集者

(三)收集什么信息

(四)如何获得信息

(五)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差异

四、次级资料的收集

(一)收集次级资料的要求

(二)次级资料的收集步骤

第二节次级资料的来源与分类

一、内部次级资料

二、外部次级资料

(一)出版资料

(二)辛迪加数据

(三)数据库

2. 教学要求

讲解次级资料的概念、优缺点;重点讲授次级资料评价的作用与方法;其次,重点介绍次级资料收集的步骤以及次级资料的来源与分类,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次级资料的方法。

3. 教学难点

次级资料评价的作用与方法;次级资料收集的步骤以及次级资料的来源与分类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次级资料的概念。

6. 习题

(1)次级资料收集的步骤

(2)次级资料的概念、优缺点是什么?

第四章原始资料的收集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访问法

一、人员访问

二、电话访问

三、邮寄访问

四、网上访问

五、各种访问方式的比较

第二节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分类

二、观察法的优缺点比较

第三节定性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二、焦点小组座谈会

三、深度访谈法

第四节实验设计

一、实验的涵义

二、实验设计

(一)非正规设计

(二)正规设计

三、实验的有效性

第五节资料收集的误差与偏差

一、调查资料的误差

(一)抽样误差

(二)非抽样误差

二、无反应误差

(一)无反应误差产生的原因

(二)无反应误差的解决方法

2. 教学要求

要求首先着重讲解原始资料的概念、特点及与次级资料的区别;其次,介绍收集原始资料的四种方法,要求重点讲授人员访问、电话访问、邮寄访问及网上访问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对象;观察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比较;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场合及应用要求,焦点小组座谈会、深度访谈法的概念与组织;实验法的概念,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设计应用;最后,简单介绍资料收集的误差与偏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 教学难点

收集原始资料的四种方法;资料收集的误差与偏差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

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收集原始资料的四种方法。

6. 习题

(1)收集市场原始资料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 )访谈调查法有哪些类型?

(3)实验调查法适用性如何?其难点在何处?

(4 )各种收集市场资料,尤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各种方法应以哪几方面进行选择与配合?

(5)市场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有哪些技巧?

第五章问卷设计方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问卷设计概述

一、调查问卷的涵义

二、调查问卷的类型

三、调查问卷的目的

第二节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问卷的基本要求

二、问卷基本结构

(一)说明信

(二)调查内容

1、指导语

2、问题及其回答方式

3、编码

(三)结束语

第三节问卷设计的过程

一、确定所需信息

二、确定问卷的类型

(一)调研费用

(二)时效性要求

(三)被调查对象

(四)调查内容

三、确定问题的内容

四、确定问题的类型

(一)开放式问题

1、自由回答法

2、文章完成法

3、语词联想法

4、角色扮演法

(二)封闭式问题

1、两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入式问题

4、顺位式问题

5、态度评比测量题

6、矩阵式问题

7、比较式问题

(三)混合型问题

五、确定问题的措辞

(一)问题的陈述应尽量简洁、清楚,避免模糊信息(二)避免提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的问题

(三)最好不用反意疑问句,避免使用否定句(四)注意避免问题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

(五)避免使用引导性语句

(六)避免使用断定性语句

(七)避免使用假设性问题

六、确定问题的顺序

(一)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排列次序

(二)按问题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三)相同性质或同类问题尽量集中排列

七、问卷的排版和布局

八、问卷的预试

2. 教学要求

要求首先着重讲解问卷的含义、问卷设计的前提条件,重点讲授如何根据调研课题确定调查问卷的目的;其次,着重介绍问卷的基本结构,讲清说明信、调查内容、结束语的基本写法与要求;最后,着重介绍问卷设计基本过程的十大步骤,重点讲授和练习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的设计与应用及问题措辞设计的基本法则。本章内容是学生练习问卷设计的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 教学难点

问卷的基本结构及要求;确定问题的类型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问卷的基本结构。

6. 习题

(1)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 )问卷的一般格式怎样?

(3 )问卷中问题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功能?

(4)问卷中提问的方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5)设计问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六章态度测量技术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测量的量表

一、态度和态度测量

二、测量的量表

(一)类别量表

(二)顺序量表

(三)等距量表

(四)等比量表

(五)量表实例

第二节测量的基本技术

一、评价量表

(一)图示评价量表

(二)列举评价量表

二、等级量表

三、配对比较量表

四、沙氏通量表

五、李克特量表

六、语意差异表

七、量表选择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因素

(一)量表的选择

(二)平衡量表与非平衡量表的选择

(三)量级层次的个数

(四)量级层次的奇数与偶数选择

(五)强迫性与非强迫性量表的选择

2. 教学要求

要求介绍类别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的基本设计方法;着重讲授评价量表、等级量表、配对比较量表、沙氏通量表、李科特量表及语义差异量表的测量方法及适用场合,重点讲授评价量表、等级量表的应用;介绍量表选择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要求学生在完成调研计划书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收集资料,为下一步资料整理、分析作准备。

3. 教学难点

类别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的规则描述及应用;评价量表、等级量表、配对比较量表、沙氏通量表、李科特量表及语义差异量表的测量方法及适用场合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测量的量表

6. 习题

(1)专题讨论:课程评估。根据学生课程评估问卷,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评估标准及其操作化定义是否合理?

3. 评估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测量误差及来源?

5. 如何对评估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第七章样本设计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样本设计概述

一、样本和抽样

(一)总体

(二)样本和样本单位

(三)普查

(四)抽样误差

(五)抽样框和抽样框误差

二、抽样的原因

三、开发样本计划的程序

(一)定义总体

(二)识别抽样框

(三)设计样本计划

(四)样本有效性检验

(五)必要时再抽样

第二节抽样技术

一、概率抽样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

(三)整群抽样

(四)分层抽样

二、非概率抽样

(一)方便抽样

(二)判断抽样

(三)参考抽样

(四)配额抽样

第三节样本容量

一、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和精确度之间的关系

二、简单随机抽样下的样本容量

三、分层抽样下的样本容量

(一)比例分配

(二)最优分配

2.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讲授开发样本计划的程序、抽样技术、样本容量的确定,其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统计课程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决定讲授内容及深度。

3. 教学难点

样本容量和抽样技术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样本计划的程序

6. 习题

(1)如果联想电脑公司委托你开展一项笔记本电脑顾客满意度调查,请确定:

a 目标总体和抽样总体?

b. 抽样单位和抽样框架?

c. 抽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假如估计满意的顾客比率可能为70%,回答率大约为70%,要求有95%的把握保证

满意率的误差不超过5个百分点,请计算需要抽取的样本量。

第八章资料的基础分析:描述统计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料的整理

一、编辑

(一)实地编辑

(二)办公室编辑

二、编码

(一)定义

(二)事后编码

三、资料计算机处理的编码明细单

第二节资料的初步分析——列表

一、单因素表格化分析

(一)“无回答”

(二)编误与飞点

(三)频数分布表

(四)单向列表的主要描述量

二、多因素列表分析

(一)双向交叉列表

(二)三向交叉列表

(三)变量关系的详析

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一、分析与解释概述

(一)分析与解释

(二)分析与解释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资料的解释

(一)归纳与演绎的推理方法

(二)分析解释的客观性评价

2. 教学要求

要求介绍资料的整理过程,讲授编辑、编码的具体任务与要求,介绍资料的计算机处理之编码明细单;重点讲授单因素表格化分析,包括“无回答”“编误与飞点”的处理、频数分布表及主要描述量的计算与基本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简单介绍双向列表分析、变量关系的祥析。这是调研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 教学难点

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资料的整理过程。

6. 习题

(1)结合身边的实际,完成你认为是较有意义的一项统计调查工作。并将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列出变量数列。

第九章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的撰写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与读者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标准

(一)完整性

(二)准确性

(三)明确性

(四)简洁性

第二节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前文

(一)标题与标题扉页

(二)授权信

(三)提交信

(四)目录

(五)图表目录

(六)摘要

二、正文和结尾

(一)引言

(二)调查方法

(三)结果与局限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三、附录

四、表格和图表的格式要求

五、灵活掌握报告格式详略程度

第三节调查成果的口头报告

一、口头报告的材料准备

(一)汇报提纲

(二)可视化材料

(三)摘要

(四)最终报告的复印件

二、口头汇报

2. 教学要求

要求着重讲解市场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重点介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的基本结构与模式,简单介绍调研成果口头报告的材料准备与基本要求。

3. 教学难点

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的基本结构;调研成果口头报告的材料准备与基本要求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的基本结构

6. 习题

(1)撰写书面调查报告的重要性有哪些?

(2)书面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书面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有几步?

(4)正规调研报告的格式应包括哪些内容?

第十章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预测概述

一市场预测的特点与作用

(一)市场预测的特点与分类

(二)市场预测的作用

二市场预测的分类

三市场预测的要求

第二节市场预测原理和要素

一市场预测的原理

二市场预测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市场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

一市场预测的内容

二市场预测方法

(一)定性预测方法

(二)定量预测法

(三)组合预测法

第四节市场预测程序和预测误差

一市场预测的程序

二预测误差

(一)预测误差的测定

(二)预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 教学要求

掌握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市场预测的原理和程序。掌握不同预测误差的计算方法。

3. 教学难点

阐述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

6. 习题

(1)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市场预测有哪些基本基本程序?

(3)市场预测有那些基本要求?

第十一章市场定性预测方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意见综合预测法

一销售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法

二业务主管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法

三专家会议综合预测法

四特尔菲法

第二节商品经济寿命周期预测法

一商品经济寿命周期概述

(一)商品经济寿命的含义

(二)商品经济寿命周期的一般形态

(三)商品经济寿命周期的特殊形态

(四)影响商品经济寿命周期的因素

二商品经济寿命周期预测方法

(一)商品销售状况判断法

(二)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判断法

(三)对比类推法

第三节市场景气预测法

一领先落后指标法

二企业景气调查法

三扩散指数法

四压力指数

第四节因素分析预测法

一因素列举归纳法

二相关因素推断法

三因素分解推断法

四购买力区域指数法

第五节直接推算预测法

一进度判断预测法

二比重推算法

三比例推算法

四消耗水平推算法

五平衡推算法

六均衡点分析法

(一)保本保利销售额(量)分析

(二)商品储存保本保利期分析

(三)经济采购批量分析

2. 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市场定性预测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了解各种市场定性预测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情形;具备依据实际案例进行定性预测的能力。

3. 教学难点

阐述各种常用的市场定性预测法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和培养学生运用定性预测法的能力。特尔菲预测法、商品经济寿命周期预测法和均衡点分析法;以及培养学生运用定性预测法的能力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市场定性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6. 习题

(1)定性预测的方法有几种?

(2)什么是特尔菲法,如何组织?

(3)领先指标法预测的步骤。

第十二章市场定量预测方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时间序列预测法

一时间序列预测法概述

二趋势分析预测法

三季节变动预测

第二节回归分析预测法

一一元线性回归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三非线性回归模型

四时间数列自回归模型

第三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

一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二经济计量模型中方程的类型

三经济计量模型的类型

四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程序

2. 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市定量预测方法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形,具备根据实际资料选用合适定量预测法进行预测的能力。

3. 教学难点

趋势分析预测法、季节变动预测法、线形回归预测法。修正指数曲线模型预测法、戈伯兹曲线模型预测法、逻辑曲线模型预测法、非线形回归预测法和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

4. 教学策略

在讲解原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讨论的环节。

5. 教学预习

预习各种市定量预测方法基本原理。

6. 习题

(1)下表是某商品销售量5年的分季资料,假设该资料无长期趋势,要求:(1)设第六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为10吨,试预测第二季度的销售量;

(2)设第六年上半年的销售量为27吨,试预测第三季度的销售量

(3)设第六年全年的计划销售量为60吨,试预测各季度的销售量。

注意,计算季节指数时,若以月为周期,则12个月的季节指数之和应为1 200%;若以天为周期,则一周7天的季节指数之和应为700%。如果计算时由于舍人误差,使季节指数之和不等于相应标准时,需用比例法将其调整为标准形态。同理,季节变差之和应等于0,否则也应作调整。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 一、信息 (一)信息 远在我国唐代,诗人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信息一词,、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 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 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者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而控制论者认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容的名称”。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 (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

(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的作用就在于把物质、能源构成的混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减少人的不确定性,增强世界的有序性。 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和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资源要素。 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形成知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由于事物及其状态、特征和变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同样带有客观性。 2、信息的共享性 物质、能量是守恒的,在交换过程中遵循等值交换原则。任何物和能,某人占有了它,别人就没有它。而信息则不同,是可以共享的。交换信息的双方都不会失去原有的信息,反而会增加一些信息。

创业基础课程教案设计)——

授课章次第一讲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一节创业与创业精神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 教学要点 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 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 创业过程包括创业者从产生创业想法到创建新企业或开创新事业并获取回报,涉及识别机会、组建团队、寻求融资等活动。可大致分为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生存和成长四个重要阶段。 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重要行为特征的高度凝练,主要表现为勇于创新、敢当风险、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 创业精神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教学方法说明 教学容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示教材案例和自己准备 的案例进行课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案例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示教材案例,请 学生分享学习感受,并进行点评,做好 知识点的衔接 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结合示教材PPT进行案例分析总结 和课程容的讲解 案例教学、PPT讲解 进行教学训练,启迪学生对身边创 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思考 教学实训 本节知识点强化并提出课后思考教师总结、课程延展

授课章次第一讲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二节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创业高潮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在联系,明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要点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特征。 创业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方法说明 教学容教学方法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分 析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示教材案例,使 学生对特定经济环境下的创业有深刻 的认知。 师生互动 总结课程,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创 业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强 化知识点,启迪学生思考。 PPT讲解、教师总结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本讲教学逻辑图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课程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1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管理学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企业管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着重于通过上机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开发方法与使用技术的学习,提高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管理业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维护员、操作员,并具有成为系统管理员和分析设计员的持续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二基础档案设置 实验三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实验四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实验五总账管理系统银行对账 实验六总账管理系统期末处理 实验七 UFO报表管理(一) 实验八 UFO报表管理(二) 实验九 UFO报表管理(三)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掌握用友ERP-U8软件中有关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充分理解财务分工的意义。 【实验内容】 1. 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 进行财务分工 4. 备份账套数据 5.账套数据引入 6.修改账套数据 【实验资料】 1. 建立新账套 (1) 账套信息

账套号:001;账套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简称:光明公司。 (3) 核算类型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学生本人;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 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其他:默认 (6) 数据精度 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2. 财务分工 (1) 学号的后4位学生本人(口令:1)--账套主管 负责财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各项初始设置工作;负责财务软件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 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全部权限。 (2) 002 陈亮(口令:2)--出纳 负责现金、银行账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 (3) 003 赵红(口令:3)--会计 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 【实验要求】 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指导】 1. 启动系统管理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 登录系统管理 (1)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系统管理〗”对话框。

企业员工培训电子教案

员工培训方案暨年度培训计划

方案概述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立足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通过分析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关的团队合作、个人潜力拓展、岗位技能、管理技能等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有一套规范的通行准则,通过“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安排与实施——培训需求反馈——培训需求调查……”形成一个闭合地循环。控股公司培训制度遵循上述操作原则,通过对现有问题的调查、绩效的分析、各部门经理和员工根据相关岗位任职资格对本部门员工及自身培训需求的调查和综合,制定出适合控股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同时培训实施的效果必须与公司目前的绩效考核制度紧密结合,通过绩效考核检验培训计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培训效果反馈本身也是一个培训需求调查的循环过程,通过对其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重新分析,以最终达到计划的完善。 员工培训制度今后将作为控股公司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年度培训计划和每次培训安排必须做好相关存档工作。存档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阶段: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员工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经理填写)、团体培训申请表、个人外部培训申请表、员工在职训练费用申请表;2.培训计划制定阶段:年度培训计划;3.培训组织实施阶段:员工培训签到表、员工在职训练结训报表、员工

培训报告书、在职训练学员意见调查表;4.培训效果反馈阶段:员工在职培训测试成绩表、员工在职培训成效调查表。 二OO六年度培训计划将从5月份开始实施,初步计划每月安排两次培训,由综合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培训计划实施初期,以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为主,兼顾管理技能培训。培训教师以内部人员和外聘讲师并重为原则,并逐步培养自己的培训讲师。

创业基础课程教案资料

创业基础 第一章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1. 创业与创业精神。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学生对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 (1)课程内容。 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创业的要素与类型创业过程与阶段划分创业精神的本质、来源、作用与培育 (2)教学要点。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创业过程包括创业者从产生创业想法到创建新企业或开创新事业并获取回报,涉及到识别机会、组建团队、寻求融资等活动。可大致划分为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生存和成长四个主要阶段。 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行为特征的高度凝练,主要表现为勇于创新、敢当风险、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 创业精神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创业热潮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 创业热潮的内在联系,明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课程内容。 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创业活动的功能属性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2)教学要点。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特征。 创业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 一。 3. 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使学生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认识创业能力提升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作用。(1)课程内容。 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概念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教学要点。 创业并不只是开办一家企业。创业能力具有普遍性与时代适应性。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第二章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化创业者的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基本方法。 1. 创业者。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曲靖师范学院管理信息 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doczj.com/doc/0415835410.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完整篇.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31 案例3:海尔集团:信息化助力创造世界名牌 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22年的发展历程使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最大、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集团,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一年一个新台阶,是和海尔集团高度重视、运用、推广、发展信息化工作分不开的。 2.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

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备品备件管理。 (6)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设计与模具加工系统:应用了业界领先PRO/E、UGII、Cimatron、C-Mold等,可以为用户提供

创业基础课程优秀教案课件

\\ 创业基础 课程授课教案 授课章次第一讲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一节创业与创业精神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 教学要点 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 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 创业过程包括创业者从产生创业想法到创建新企业或开创新事业并获取回报,涉及识别机会、组建团队、寻求融资等活动。可大致分为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生存和成长四个重要阶段。 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重要行为特征的高度凝练,主要表现为勇于创新、敢当风险、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 创业精神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教学方法说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示范教材案例和自己准 备的案例进行课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案例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示范教材案例, 请学生分享学习感受,并进行点评,做 好知识点的衔接 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结合示范教材PPT进行案例分析总 结和课程内容的讲解 案例教学、PPT讲解 进行教学训练,启迪学生对身边创 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思考 教学实训 本节知识点强化并提出课后思考教师总结、课程延展 本讲教学逻辑图 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授课章次第一讲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二节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创业高潮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内在联系,明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要点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特征。 创业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方法说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分 析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示范教材案例, 使学生对特定经济环境下的创业有深 刻的认知。 师生互动 总结课程,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创 业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强 化知识点,启迪学生思考。 PPT讲解、教师总结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 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使用的知识,获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根据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建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建立

创业基础课程教案)——

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本讲教学逻辑图

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授课章次第一讲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二节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创业高潮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内在联系,明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要点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特征。 创业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方法说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分 析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示范教材案例, 使学生对特定经济环境下的创业有深 刻的认知。 师生互动 总结课程,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创 业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强 化知识点,启迪学生思考。 PPT讲解、教师总结 结合上节课学生思考习题、案例等 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回顾、案例教学、 本讲教学逻辑图

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授课 章次 第一讲创、创业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三节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授课 时数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认识创业能力提升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要点 创业不是一个人开办一家企业。 创业能力具有普遍性与时代适应性。 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 法说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结合上节课思考题,导入课程内 容。 课程回顾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总结, 启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的思 考。 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组织学生学习示范教材案例,总结 归纳创业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 案例教学、PPT讲解 根据教学训练归纳创业对个人职 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课堂调查、PPT讲解 本讲教学逻辑图 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职工培训中心教学管理制度讲课教案

职工培训中心教学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包神铁路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职工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聘请的授课教师、参加培训中心集中组织的各类培训学员、教学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授课教师工作标准及其奖罚,学员的管理及其奖罚,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教学过程及效果管理,军训管理,教室管理等。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为保证培训中心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监督,特成立培训中心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经理 副组长:培训中心主任、副主任、人资部分管培训主管成员:培训主管、相关人员 第五条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教学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及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内容与标准参照《教学管理日常检查抽查表》(详见附件1)。 第三章日常培训管理 第六条教师管理

(一)教师工作标准 1.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按相关要求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2.教师必须按课程表安排上课,不得迟到、早退;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课;因故不能授课或需要调整课程时,须与相关部门提前协商。 3.上课前应熟练地掌握授课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要按预定的内容授课,保证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不应随意变更进度、改变内容。 5.上课时应做到仪表庄重、语言文明,课前不能饮酒;做好检查学员人数、维持课堂秩序等工作;负责监督和制止学员睡觉、随意走动、接听电话等不认真听课行为。 6.上课时应力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可采用讲授课、互动教学、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7.要认真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虚心听取学员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8.如有需要应提供相应的复习资料,并附有标准答案。 9.教官应按照军训时间的长短安排军训内容。 10.要配合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学员管理 (一)考勤 1.实行点到制,由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授课时间于课前5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 18 一、课题:第七讲薪酬管理 二、课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绩效奖励计划的种类 2.掌握绩效奖励计划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熟悉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绩效奖励计划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教学难点:特殊群体的绩效奖励计划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讨论、案例、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赵曙明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亚瑟·W.小舍曼著张文贤主译《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美〕劳埃德·拜厄斯著李业昆等译《人力资源管理》,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4年。 七、作业: 思考题:为你熟悉的一家企业的员工设计合理的薪酬及奖励计划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回顾上节课导入新课 第三节绩效奖励计划 一、绩效奖励计划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1、绩效奖励计划的内涵 绩效薪酬计划:是指薪资收入随着个人、团队或者企业绩效的某些衡量指标发生变化而变化的薪酬制度。 绩效薪酬计划的目的: 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强化企业规范; 激励绩效; 认可不同员工的贡献。 2、绩效奖励的优缺点。 其一,由于绩效奖励计划往往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因此,它能够把员工的努力集中在组织认为重要目标上,从而有利于组织通过灵活的调整员工的工作来达成企业的主要目标,从而避免员工的行为脱离组织的战略主线而形成本位主义者 其二、由于绩效奖励计划中的报酬支付了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可变的成本,因此,它的实施减轻了组织在固定成本开支方面的一些压力,有利于组织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灵活调整自己水平而不至于因为成本的压力而陷入困境。 其三、由于绩效奖励往往是与直接的绩效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奖金的授予对象是那些为更高绩效的达成作出贡献的人。 绩效奖励计划的缺点: 其一,在绩效奖励计划中所使用的产出标准很可能无法保持足够的准确和公正,在产出标准不公正的情况下,绩效奖励计划很可能会流于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最新 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方案

高等院校2017年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方案 为增强新进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其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关于做好2017年度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对象 (一)学校本部、临床医学院2016~2017学年度新进教职工,包括新进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往年未参加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教职工。 二、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教师职业素养、教学实践培训和其他相关培训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一)教学理论培训 教学理论:即《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四门课程教学。 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自学等方式进行。 集中授课阶段实行班级管理,每班配备班主任1名;实行考勤制度,每次上课进行点名签到,缺课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考试。 (二)教师职业素养培训 围绕“教学素养、科研素养、立德修身、职业生涯、人文素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开设系列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具体安排及要求另行通知)。 1.师德师风建设 2.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网上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3.教学技能培养 4.科学研究与能力培养 5.学术道德和科技政策 6.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7.人文素质教育专题 (三)教学实践培训

1.各学院为每位新进教职工配备一名导师,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新职工尽快转变角色。 2.各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听课、备课、讲课等专项培训。 教学实践培训由各单位自主组织实施,其中听课环节的示范课听课安排另行通知。配备导师名单在2017年9月10日前报人事处备案;听课、备课工作在2012年5月10日前完成,并报送听课备课登记表和优秀教案。 (四)普通话培训 培训对象为岗前培训全体成员,相关要求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实践能力培训 各学院可根据情况将新教师纳入“年度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安排新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 三、培训考核与要求 (一)全省考核 1.全省统一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为教师资格认定必考课程,按要求采取全省统一闭卷试卷、统一时间、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高等院校培训点的考试时间为2017年8月27日,考试地点为信息技术中心J3楼。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考查课程,考核方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各1篇。各单位于2017年9月10日前将2篇论文统一交到人事处;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评阅论文,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对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论文送交湖北省师资培训中心复审;课程论文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成绩单列,并记录在岗前培训证书的培训成绩表中。抄袭论文按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处理。 2.课程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均要求达到合格及以上。 (二)校内综合终期考核 教职工完成教学理论培训、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教学实践培训、普通话培训及其他相关培训,且达到相应要求,岗前培训方为合格。 学校将在2012年5月对全体参训教职工进行综合终期考核,各单位在2012年6月7日前将考核表报人事处。 四、报名及费用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 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 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 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 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 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 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 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 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 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 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 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执笔人:李继乾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80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课外学时: 学分: 开设专业: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开发过程,能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进行规划与实施。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及实施的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名词熟语; 2.能进行实际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3.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能使用一到两门计算机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5.能用语句覆盖、多重覆盖和路径覆盖等技术进行软件的测试; 6.能利用较先进的安全技术进行系统的维修与维护。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概论

(一)教学内容 第1节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第2节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阶段划分。 2、内容:信息系统的结构。 3、解内容:什么是信息,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可行性研究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的初步调查 第2节可行性研究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 2、熟悉内容:系统调查原则,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3、了解内容:可行性研究举例。 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的详细调查 第2节数据流程分析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步骤,数据词典。 2、熟悉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3、了解内容:数据流程图举例,数据词典举例,系统分析说明书及需求分析阶段的其他任务。 第4章系统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结构设计 第2节网络设计 第3节数据库设计 第4节代码设计 第5节输入输出设计 第6节模块设计 第7节系统设计报告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系统设计报告、内容与方法,这是本课程的重点。 2、熟悉内容:系统结构设计,模块设计。 3、了解内容: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第5章程序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1节开发工具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