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复习提纲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复习提纲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复习提纲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复习提纲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复习提纲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思想;

(2)、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走向繁荣。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看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英国的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冈察洛夫、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奥斯特罗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德国的海涅,北欧挪威的易卜生等人的主要作品)

答:法国:

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阿尔芒斯》、《红与黑》(法国第一部成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论爱情》、《巴玛修道院》、《吕西安·娄凡》、《意大利遗事》(《法尼娜·法尼尼》是《意大利遗事》中脍炙人口的著名短篇小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1831年还发表了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长篇《驴皮记》

福楼拜《情感教育》(教育性作品)、《包法利夫人》、《圣安东的诱惑》、《布华尔和贝居舍》

英国:

萨克雷《名利场》(1848年出版的《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金钱)、《势利者集》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所表现的就是宪章运动期间的劳资关系)、《克兰福德镇》、《南方与北方》、《露丝》,?以及传记《夏洛蒂.勃朗特传》狄更斯《艰难时世》、《双城记》

勃朗特姐妹《简·爱》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无名的裘德》(最后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劳动人民出身的青年理想破灭,壮志不遂的悲惨身世,形象地表明裘德“未能如愿以偿的悲剧”。实际上是英国整个一代劳动人民的社会悲剧。

俄国:

普希金《驿站长》(里面的驿站长、十四等文官维林是俄国文学史上“小人物”形象系列的开端)、《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里面的毕巧林是30年代“多余人”的形象)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面的奥勃洛摩夫是50年代“多余人”的形象)果戈里《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罗亭》(里面的罗亭是40年代“多余人”的形象)

陀斯(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哥萨克》、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奥斯特罗夫斯基《大雷雨》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德国: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北欧: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3、19世纪末非主潮文学主要包括哪三类?它们的主要代表作家分别是谁?

答:(1)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波德莱尔《恶之花》

(2)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莫班小姐·序言》(3)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

4、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斯汤达的《红与黑》在法国19世纪的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环境中,出色地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

于连是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复辟时期的斗争形势和各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使他的性格具有反抗和妥协的两面性。一方面仇恨和反抗上层社会。在他的思想深处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对贵族的趾高气扬怀有深深的抵触情绪。于连不堪忍受父兄的打骂,几次想离家出走,表现出对独立人格的渴求。他的父亲让他到市长家当家庭老师时,他回答说:“我不愿当奴仆”;当市长把他当奴仆一样训斥时,于连眼里露出复仇的目光,愤然回答说:“先生,没有你我不会饿死。”为了报复市长,他在夜里乘凉时,握住了市长夫人的手。他占有市长夫人以及后来要征服玛特尔小姐的行动也有着这种报复和反抗意识。在于连看来,这是他应做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正是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受到压制后的不满情绪的流露。拿破仑给予平民以飞黄腾达的机会,如今这种机会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出人头地、个人幸福的理想,他又要依附和投靠上层社会。像于连这样有才能的平民青年如同种子要发芽一样,仍然要寻找向上爬的机会。他看到主教丰厚的收入,便想到当教士,于是背诵《圣经》,愿到神学院去,忍气吞声地想适应那里的生活。他看到侯爵能让他改变平民的命运,便甘心为他效劳,不再反抗了。个人野心支配着他的一切行动。直到他发现贵族阶级对平民存在根本的敌视以后,又恢复了反抗精神,宁死也不肯妥协。于连的多变反映的是复辟王朝时期谋求个人奋斗的平民青年的特点。

于连是一个野心家,虚伪是他改变命运的手段。他说:“虚伪是我争取面包的唯一武器。”在贝尚松神学院,于连感到这里一切都阴森可怖,充满虚伪、奸诈,是一间人间地狱,但他不愿离开他,因为“背弃了他的幻想,便不会有前途,更不会有事业,那就等于死亡”。于是他学会了用虚伪对付虚伪。他本是无神论者,讨厌虚伪无用的神学和宗教礼仪,把彼拉神父视为最危险的敌人。但他又把自己装扮成最虔诚的教徒,很快学会了宗教礼仪,并选中彼拉为自己的忏悔神父;他的行为只是一连串的虚伪。后来他到了……(第206页的第二段)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和双重精神的人物: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他既憎恨贵族的卑劣,又不惮玷污自己的双手;他既看重别人的善良正直,又信奉虚伪的道德观;他既崇拜拿破仑,又随意改变自己的奋斗方向,走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既热衷于向上爬,又愤然选择了死亡,不肯向卑污的现实让步。这

种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性格和思想的复杂性。

于连的悲剧表明,在王政复辟年代,一个平民青年要凭个人奋斗去实现个人的名利欲望,挤进上层社会行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他的悲剧是广大平民青年命运的概括,这深化了小说反复辟的思想内容。

5、简述《红与黑》的艺术特点;简述《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意义。

答:(1)①采用个人传记的形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②叙述讲究逻辑分明,语言明净、质朴;

③出色的心理描写。

(2)《红与黑》的书名充满政治象征。

①“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

②“红”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代表复辟时期。

③“红”象征法国的红军装,“黑”象征教士的黑袍。

④“红”象征热情,“黑”象征阴谋。

⑤“红”象征于连向德·瑞那夫人开枪,血染教堂;“黑”象征玛特尔身穿黑色丧服,吻于连被砍掉的头。

6、简述《人间喜剧》的主要思想内容;简述《人间喜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1)《人间喜剧》的主要思想内容:

①反映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

②反映贵族阶级的衰亡史;

③描写金钱的罪恶史;

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

(2)《人间喜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①分类整理法;

②人物再现法;

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7、分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第218页第三段,第230——232页)。

答:拉斯蒂涅是贯穿《人间喜剧》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巴尔扎克细腻地描写了这个贵族青年被资产阶级同化、腐蚀的过程。在《高老头》中,他刚来到巴黎。纸醉金迷的资产阶级社会激发起他对金钱与权势的无限贪欲,很快便抛开了用功读书、取得律师资格这样一条“清白的”道路,决心与资产阶级合流。但这时,他刚从贵族方面转化过来,还不适应资产阶级赤裸裸的掠夺方式,对伏脱冷给他制定的杀死泰伊番的独子,“从泰伊番小姐身上发财”的计划还有所犹豫。可是,在《纽沁根银行》、《禁治产》等作品中,他则已经成为一个阴险凶狠的人物,一个地道的资产阶级野心家了。

如果说,鲍赛昂夫人是在资产阶级逼攻下走向灭亡的贵族的典型,那么,拉斯蒂涅则是暴发户所腐化的贵族子弟的典型。

拉斯蒂涅在外省是破落贵族子弟,初到巴黎时是一个穷苦窘迫的大学生,只希望通过苦读去取得他渴求的功名利禄与美好前程。可是花花世界的巴黎与家道中落的故乡相比,刺激了他向上爬的欲望;伏盖公寓的恶俗丑陋与贵族沙龙华丽高雅的鲜明对比更加刺激了他的野心。他遍寻家谱,找到了远亲鲍赛昂夫人作为他高攀上流社会的引进人。然而,世道变了,高贵的门第只能帮助他进入上流社会,却不能帮助他在上流社会扎根。痛心于自己失败的鲍赛昂夫人教给他的完全

是资产阶级的教诲:“你越没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驿马骑,把它们骑得精疲力竭,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让拉斯蒂涅去追求她一贯蔑视的银行家太太但斐那。她从个人遭遇中看透了:真正统治这个社会的是金钱。她给初出茅庐的拉斯蒂涅上了启蒙的第一课。

拉斯蒂涅的另一个启蒙“教师”是伏脱冷。这个在逃苦役犯对社会本质看得入木三分。他用赤裸裸的语言道破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他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被银行家泰伊番赶出家门的女儿,他再派人杀死她的哥哥,这样拉斯蒂涅就能得到泰伊番小姐100万法郎的陪嫁,而伏脱冷从中抽取20万法郎的报酬。虽然拉斯蒂涅拒绝了这个计划,但使他深为震惊的是,伏脱冷赤裸裸说出的话竟然同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说出的话是一个意思。拉斯蒂涅的经历和见闻,不断印证了他们的说教,特别是他们一个遭遗弃、一个被暗算的结局更证实了“有财便是德”这一资本主义法则。

高老头之死,给拉斯蒂涅上了最为关键的一课。他亲眼见到高老头是怎样被两个女儿榨干了财产后遭遗弃。高老头含恨而死之日,正是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蹁跹起舞之时。为了筹措医药费与丧葬费,拉斯蒂涅奔走于高老头两个女儿的府邸间。阿娜斯塔齐夫妇正为钱财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但斐那干脆以父死悲痛对他闭门不纳。从这里,拉斯蒂涅看到了上流社会的冷酷、自私、忘恩负义,父女、夫妻以及人与人间的金钱关系竟以如此赤裸裸的方式毫不遮掩地展示出来。高老头的惨死印证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教诲,终于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他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炎炎的欲火,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决心踏进巴黎上流社会的罪恶深渊中去拼搏一番。

拉斯蒂涅是《人间喜剧》中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很有概括意义的艺术典型。整部《人间喜剧》写了他从善良到邪恶、从正直到无耻的变化经历。《高老头》通过他的思想发展,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毒化,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巨大腐蚀力量,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

8、请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为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答:(1)《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大革命时期依靠大饥荒成为暴发户的高里奥老头,在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从小就过着奢侈、挥霍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后来,他把财产平分成两份,给了每人80万法郎的嫁资。金钱换来了如意的婚事。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嫁给雷斯多伯爵,进入了贵族社会,小女儿但斐那找了银行家纽沁根作丈夫,成了阔太太。结婚之初,高老头还是两个女儿家的座上客,他一周可以在女儿家吃一两次饭,后来改为一个月两次,最后竟永远被拒之于大门之外。这种感情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高老头的面条商身份不能给女儿的家庭带来光彩,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钱越来越少了。他想见女儿时或者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

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尽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谁也没来,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当拉斯蒂涅为筹款治丧在“纽沁根夫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时,他们以“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绝会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的揭露与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整个巴黎在金钱的魔力感召下,极端利己主义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下层公寓,围绕金钱演出的丑剧层出不穷。阿瞿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的陪嫁抛弃了交往多年的情妇;雷斯多伯爵抓住妻子的弱点侵吞了她的财产;银行家纽沁根则下流到答应妻子“自由”,但要以控制她的财产作为交换。由于觊觎高老头的财产,伏盖太太巧装打扮,故作媚态;为了3000法郎的收入,米旭诺和波阿莱成为官方的密探,对伏脱冷暗下毒手;伏脱冷为了20万法郎,巧设陷阱,杀害了泰伊番的独子;拉斯蒂涅在巴黎这个大染缸中,放弃了靠读书求功名的念头,决心要在这个“地狱”中去“拼一拼”。

高老头是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①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②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可是,在家庭内,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这个"父性基督就象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里。

③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2)《欧也妮?葛朗台》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腐蚀和摧残。小说形象地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每一个金钱都充塞着“污秽和鲜血”,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冷酷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

①老葛朗台是金钱欲的化身。葛朗台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为了获得利润财富,他变得十分野蛮凶恶,为了占有黄金不择手段。“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当夏尔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当他得知欧也妮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夏尔后,竟然将她打入了冷宫,直到从公证人那得知女儿将继承母亲的遗产时,才与欧也妮言归于好,为的是将欧也妮应得的计在自己的账上。在葛朗台的身上,人的正常情感已经荡然无存。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对金钱的贪欲使他成了冷酷的恶魔,成了一个凶猛的吞钱兽,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去关心将要孤身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而是关心他的金子。甚至临死前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结果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②欧也妮爱情的幻灭。欧也妮是被金子摧毁了爱情的值得同情的资产阶级女儿形象。天真美丽的欧也妮·葛朗台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堂弟,为了他不惜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因此,父女关系破裂,胆小贤淑的母亲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

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欧也妮的悲剧形象则控诉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毒害。

9、简述《双城记》的思想内容;简述《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答:(1)

①对贵族阶级做彻底的否定。小说通过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狱18年之久的情节描写。无情地揭露了腐败了的统治阶级专制政体、法律制度。

②描写了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③生动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④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2)

①结构复杂严谨,由三个对立而又相交织的线索组成。

梅尼特医生的故事;贵族后代代尔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体现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结构完整性的统一。

②浪漫色彩和现实手法有机结合。

1浪漫色彩: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紧张生动又富有戏剧性。

2写实手法: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及场面的描写。

③大笔勾勒和精雕细刻有机结合。

1大笔勾勒:巴黎人民起义。

2精雕细刻:人物肖像、心理及叙述事件。

10、解释名词:自然派;多元整一结构;人物再现法;自然主义

答: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以果戈里、别林斯基等为代表的,以极力忠实于自然(现实),以批判农奴制为宗旨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不同于“自然主义”。

多元整一结构:是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所谓多元,指的是多个叙事单元,是多个由一定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组成的具有内在自足性和内在独立性的故事。所谓整一,是指小说虽然由几个叙事单元组成,但又通过人物、线索、情节等的联系、渗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双城记》的结构。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采用的一种创作手法。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里面,让这几部作品在内容的某些方面产生连锁反应,一个人物在每部作品里都有一段经历,几部作品联系起来就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从人物性格的发展中,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欧美各国。自然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描写真实,以真实描写客观现实和人性、人的机体为目的。自然主义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描写的视野更开阔,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把人等同于一般生物,重视生理作用和遗传性问题。代表作家左拉、龚古尔兄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