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

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超声心动图

如何正确解读超声心动图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否等同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常被用于评价心脏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来探查已知的或可疑的冠心病。缺血的心肌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或反常运动,心肌梗塞后或慢性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纤维化和疤痕形成,心肌节段回声密度增加,运动消失,舒张期室壁厚度也变薄。对于缺血性心脏疾病来说,这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急性、慢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共有特征。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的分布、病理学和血流灌注的相关性良好。应当强调的是急性心肌缺血病人的非缺血部位的室壁运动通常增强,因此左室射血分数可能正常。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尽管普遍认为这一特征的特异性较高,但是在潜在的冠心病患者中敏感性不高。此外,还必须认识到,室壁运动异常不是冠心病的特有表现,左束支阻滞、胸廓异常、肺部疾病、右室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右室起搏、开胸心脏手术也能出现异常的室间隔运动,局限性包裹性心包粘连等均可以引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如何看待三尖瓣反流与肺动脉压三尖瓣反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接近90%的有临床意义的三尖瓣反流继发于固有的右室病变或者右室的压力和/或容量负荷过重,10%的病例由原发性三尖瓣损害所致;任何固有的瓣膜性病变所致的称为原发性三尖瓣反流,包括先天性、风湿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心脏病、有毒化学物质的影响、肿瘤、顿挫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和粘液性退变。继发性三尖瓣疾病不涉及瓣膜装置的解剖异常,除三尖瓣环扩张外,也继发于右室扩张和功能不全。三尖瓣反流最常见的原因是继发于左心的疾病,可能是心肌和瓣膜性疾病,或者是两个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存在三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通过三尖瓣反流测得的反流压差即是右室收缩压,此时如果不合并右室流出道梗阻,三尖瓣反流压差加上右房压,近似于肺动脉收缩压。尽管超声心动图有多种方法可探查肺动脉压,但是三尖瓣反流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与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良好(r = 0.93)。有几种方法可估计右房平均压,Janda等通过荟萃分析发现,在轻至中度肺高压的患者,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与心导管的测量值仅中度相关,超声心动图诊断肺高压的阈值确定为40mmHg相对适中。超声心动图通过三尖瓣反流测量肺动脉收缩压的主要局限性可能在一些患者中不能获得估计的肺动脉收缩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当三尖瓣反流的射流图像质量不好的情况下,低估肺动脉收缩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以反流量的大小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流量与三尖瓣反流压差不成正比,也就是少量反流,可能反流压差很大,大量反流,可能反流压差很小。 如何诊断左室肥厚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左室壁厚度的测量位于舒张晚期,正常的左室壁厚度为6-11mm。如果左室壁任何部位厚度>11mm,即可诊断左室壁肥厚。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脏病(人群中超声心动图的表型1/500),除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外,还有高血压病、运动员心脏、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心脏淀粉样变性和Fabry's病等很多原因能够导致左室壁的肥厚。最新的ACC/AHA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在除外继发的心肌肥厚因素后,任何部位的左室壁厚度超过15mm,即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由于肥厚心肌的部位不同,而表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差异很大,Otto等将不同部位肥厚心肌分为(1)弥漫型;(2)室间隔肥厚型;(3)心尖肥厚型;(4)乳头肌肥厚型;(5)下后壁肥厚型;(6)肥厚梗阻型和(7)右室肥厚型等七型。左室流出道是否梗阻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静息或诱发试验,左室流出道峰压差>30 mmHg即定义为左室流出道梗阻,如果左室流出道平均压差超过50mmHg,是外科手术治疗,或选择性化学消融治疗,起搏器植入非同步治疗的指证。

正常超声心动图报告单

正常超声心动图报告单 正常超声心动图报告单右室流出道内径 mm 右心室内径 mm主动脉根部内径 mm 右心房内径 mm左心房内径 mm 肺动脉内径 mm左心室舒末内径 mm 肺动脉瓣口流速 m/s左心室缩末内径 mm 主动脉瓣口流速 m/s室间隔厚度 mm 振幅 mm左室后壁厚度 mm 振幅 mm二尖瓣,峰流速 m/s 二尖瓣,峰流速 m/s;三尖瓣,峰流速 m/s 三尖瓣,峰流速 m/s。心功参数:EF: FS: EDV: ml ESV: ml SV: ml 超声心动图所见: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2. 主动脉内径正常,振 幅正常。肺动脉内径正常。3. 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4.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运动幅度正常。5. 室壁运动协调。6. 彩色多普勒:各瓣膜口血流及频谱未见异常。7. 左心收缩功能正常。8. 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 EmgtAm。超声诊断:心内结构及各瓣口血流正常,左心功能正常。先天性心脏病一一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所见:1.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或左室、左房增大,右室、右房大小正常。2.主动脉根部内径正常,振幅正常。3.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振幅略强。 5.肺动脉内径正常。 6.四腔心切面或五腔心切面见室间隔膜部连续中断 cm,断端回声强或不强。或左室流出道短轴切面见肺动脉瓣下室间隔连续中断 cm。房间隔连续完整。 7.彩色多普勒:室水平收缩期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流速 m/s,压差 mmHg。右房内收缩期可见源于三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面积 cm2,流速 m/s,压差mmHg。左房内收缩期可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面积 cm2。肺动脉瓣口流速增快。 8.推算肺动脉收缩压为mmHg。 9.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 EmgtAm。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或干下型缺损(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所见: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2.主动脉根部正常,振幅正常。3.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4.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振幅略强。5.肺动脉内径正常。6.四腔心切

如何阅读超声心动图报告

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 已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检查心脏及其血管的无创性检测技术,可观察心脏结构及形态,测量心脏和血管的内径、室壁运动,也可以测量各瓣口和大血管的血流情况, 并可反映心脏功能和心血管压力的变化。因此,心脏彩超基本数据测量、书写规范统一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状态信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的判断。 完整的心脏彩超报告应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测值、文字描述、超声图片。当取到一份超声心动图报告单时,不仅应注意超声医师的最后结论,而且也应阅读报告单中的具体描述内容。如心脏腔室的大小,瓣膜形态及运动情况,心壁的厚度及无运动异常,心内血流状况等。临床初诊心脏瓣膜病时,重点应注意报告中瓣膜形态和运动,瓣口返流描述等。疑似心肌病的病人,应注意报告心腔的大小,心壁的厚薄,有无不对性的心肌肥厚,心壁运动的幅度等。冠心病者,需注意壁运动有无节段性异常,有无室壁瘤形成。先天性心脏病人,应着重了解心脏与大血管的位置,心内结构是否异常,有无间隔缺损及分流等。疑心包积液者注意心壁外周有否液体形成的无回声区。心脏肿瘤或血栓者,应阅读报告单上心内附加的异常反射的描述,如团块强回声及其随心搏活动的情况。总之,超声心动图是对心脏结构,瓣膜形态,心壁运动及血流状况的一种综合性判断。对心脏解剖和心脏功能不仅可作出定性诊断,亦可作出定量分析研究。 一、目前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常用测量指标: 1. 主动脉内径AO 20~40mm

2.肺动脉内径PA 12-26mm 3.室间隔厚度IVS 6~12mm 4.左室后壁厚度LVPW 6~12mm 5.左室内径LV 35~50mm 6.左房内径LA 20~40mm 7.右室内径RV 7-23mm 8.右房内径RA 33~41mm 9.右室流出道RVOT <30mm 二、多普勒测值 1.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 0.3~0.9m/s 2.主动脉瓣口流速AV 1.0~1.7 米/秒 3.三尖瓣口血流速度TV 0.3~0.7m/s 4. 肺动脉瓣口流速PV 0.6~0.9 米/秒 三、左心功能测值: 1.舒张末期容量EDV 108±24ml 2.收缩末期容量ESV 45±16ml 3.舒张末期内径LVD 35-55mm 4.收缩末期内径LVS 20-40mm 5.射血分数EF 50-70% 6.缩短分数FS 30-45% 7.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80% 8.左室缩短率LVFS 30%左右

正常超声心动图报告单

正常超声心动图报告单 右室流出道内径mm右心室内径mm 主动脉根部内径mm右心房内径mm 左心房内径mm肺动脉内径mm 左心室舒末内径mm肺动脉瓣口流速m/s 左心室缩末内径mm主动脉瓣口流速m/s 室间隔厚度mm振幅mm 左室后壁厚度mm振幅mm 二尖瓣E峰流速m/s二尖瓣A峰流速m/s 三尖瓣E峰流速m/s三尖瓣A峰流速m/s 心功参数:EF: %, FS: %, EDV: ml, ESV: ml, SV: ml 超声心动图所见: 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 2. 主动脉内径正常,振幅正常。肺动脉内径正常。 3. 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运动幅度正常。 5. 室壁运动协调。 6. 彩色多普勒:各瓣膜口血流及频谱未见异常。 7. 左心收缩功能正常。 8. 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m 超声诊断:心内结构及各瓣口血流正常,左心功能正常。 先天性心脏病 (一)(一)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所见: 1. 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或左室、左房增大,右室、右房大小正常。 2. 主动脉根部内径正常,振幅正常。 3. 各瓣膜无器质性改变。 4.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振幅略强。 5. 肺动脉内径正常。 6. 四腔心切面或五腔心切面见室间隔膜部连续中断cm,断端回声强或不强。或 左室流出道短轴切面见肺动脉瓣下室间隔连续中断cm。房间隔连续完整。 7. 彩色多普勒:室水平收缩期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流速m/s,压差mmHg右 房内收缩期可见源于三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面积cm A2,流速m/s,压差mmHg 左房内收缩期可见源于二尖瓣口的蓝色花彩血流,面积cmA2肺动脉瓣口流速 增快。 8. 推算肺动脉收缩压为mmH。 9. 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基底段Em>A m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或干下型)缺损(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 左室舒张期横径:37-54mm;

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测心功能与正常值

应 用 型 超 声 测 定 左 心 室 功 能 时 , 首 先 由 胸 骨 旁 左 侧 取 得 规 范 的 二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左 心 室 长 轴 切 面 。  主 动 脉  左 心 室  后 乳 头 肌  右 心 室 前 壁 : 二 尖 瓣 前 叶 左 心 房 室 间 隔 : 二 尖 瓣 后 叶 左 心 室 后 壁  图 左 心 室 长 轴 常 用 切 面 示 意 图  一 、  型 超 声 心 动 图 测 量 技 术

型 测 量 的 数 值  常 规 测 量 数 据  主 动 脉 根 部 内 径 (  左 心 室 型 超 声 图 像  图 规 范 的 型 超 声 左 心 室 波 群 是 指 图 像 上 应 包 括 右 心 室 前 壁 、 右 心 室 腔 、 室 间 隔 、 左 心 室 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 室 壁 内 膜 面 清 晰 流 畅 , 左 心 室 腔 内 可 无 或 有 腱 索 反 射 , 但 不 应 有 二 尖 瓣 或 乳 头 肌 反 射 , 即 图 中 ② 的 位 置 。 左 心 室 腔 应 充 分 展 开 , 取 样 线 必 须 尽 可 能 与 室 间 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呈 直 角 相 交 , 室 间 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内 膜 清 晰 可 辨 。  , 左 心 房 前 后 径 ( 舒 张 期 末 内 径 ( ,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末 内 径 ( , 室 间 隔 收 缩 末 厚 度 (  , 左 心 室 , 室 间  , 左 心 隔 舒 张 末 厚 度 ( 室 后 壁 舒 张 末 厚 度 (  , 左 心 室 后 壁 收 缩 末 厚 度  。 右 室 前 后 径  取 样 线 ② 位 置 , 舒 张 末 期 ,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时 测 量 ; 测 量 右 室 前 壁 心 内 膜 与 室 间 隔 右 室 面 之 间 距 离 。  取 样 线 ② 位 置 , 舒 张 末 期 测 量 ; 右  右 室 前 壁 厚 度

成人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成人M 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主动脉内径:男33-36mm ;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 ;女19-33mm ;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 55mm,女35- 50mm ;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 37mm ;女20-35mm ;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 2-7mm ;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 波深度:1.2-3;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 ±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 ±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 ;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左肺动脉内径:10-14mm;右肺动脉内径:8-16mm;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 :上下径34-49mm;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 左室舒张期横径:37-54mm;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单

六安市叶集试验区人民医院 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单 姓 名____________性 别 男_____女 ____年 龄____ 病 室________床 号___________ 检查原因: 超声测量(正常值仅供健康成人参考,单位mm ) 主 动 脉________(26±3)左房内径________(40) 左室内径________(47±4) 室 间 隔_______(8-11) 左室后壁_______(8-11) 主肺动脉________(19±3) 右房内径_______(37±4) 右室内径________(36±4)射血分数________(>55%) 二 尖 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尖 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动脉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动脉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 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声印象: 1、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录 相__________( ) 检查者_________________ 照 相_______________张 复核者__________________ 月 日 门 诊 号____________ 住 院 号____________ 超 声 号____________

超声心动图解读

第二章瓣膜 第一节二尖瓣 【正常解剖结构与声像图】 正常二尖瓣结构与声像图参见第一章(P 页)。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其他少见的病因有:先天性瓣膜异常,如二尖瓣瓣上环、降落伞型二尖瓣、二尖瓣发育异常;二尖瓣环钙化(通常无症状,且更易造成二尖瓣反流而很少狭窄)。此外,风湿病和浸润性疾病亦可累及二尖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黏多糖病(胡尔勒综合征)和类癌,但因此而造成二尖瓣狭窄极为罕见。 (一)、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可累及心脏各个瓣膜,其中85%累及二尖瓣。约50%患者有阳性风湿热病史,2/3为女性。 【病理】 风湿热是一种自身免疫现象,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抗原与心脏中发现的某种抗原的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造成的。在急性期,风湿热与心脏各层:心内膜(包括瓣膜)、心肌和心包膜的炎症反应有关,二尖瓣狭窄不会发生在这段时期,而是作为这个炎症过程的结果在许多年之后可发生二尖瓣瓣叶的逐渐融合,起初在接触处和游离缘发生增厚、钙化;随后炎症的瓣膜逐渐增厚、纤维化和钙化,从而限制了瓣膜的开放和闭合;最后腱索也可能增厚、缩短和钙化,进一步限制正常的瓣膜功能,上述三个部位病变的并存,可致瓣叶挛缩、僵硬,二尖瓣口呈“鱼嘴”或钮孔样开口,使二尖瓣瓣口面积减小导致二尖瓣狭窄,最终限制了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 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二尖瓣狭窄症状的程度取决于瓣口的大小。瓣口面积〉2.5cm2,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1.5~2.5cm2,为轻度狭窄;1~1.5cm2,为中度狭窄;〈1cm2,为重度狭窄。 二尖瓣口进行性狭窄致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舒张期压力阶差增加,左心房增大、肥厚;左心房高压使肺静脉、毛细血管和肺动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可导致

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

RVOT:24mm ——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 AO:24mm ——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 LA:25mm ——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 RV:18mm ——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 IVS:9mm ——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 LV:42mm ——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 LVPW:8mm ——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 PA:20mm ——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 多普勒测值: MV:0.6/0.7m/s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9米/秒 TV:0.7m/s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7 A V:0.9m/s ——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1.0~1.7 PV:1.0m/s ——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0.6~0.9 左心功能测值: EDV:81ml ——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 ESV:35ml ——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 SV:45ml ——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 EF:0.65 ——射血分数正常>0.6±0.1 FS:0.29 正常>0.26 E/A<1 ——E峰与A峰比值,正常<1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 项目正常值 左房内径男26.77±2.96mm 女27.31±2.33 mm 左室内径舒张末期男49.10±9.80 mm 女43.30±4.20 mm 收缩末期男28.60±5.20 mm 女28.80±5.40 mm 右房内径男14.0(6.8~28.33)mm 女13.9(5.5~21.2)mm 左室流出道内径男28.6±4.1 mm 女27.2±3.3 mm 右室流出道内径男28.9±2.4 mm 女28.2±2.2 mm 主动脉根部内径男27.1±2.6 mm 女26.2±1.9 mm 左室后壁厚度收缩末期男14.4±2.0 mm 女12.3±1.8 mm 舒张末期男9.1±1.1 mm 女9.0±1.1 mm 室间隔厚度男9.85±0.30 mm 女9.32±1.20 mm 右室壁厚度男4.4±0.4 mm 女4.1±0.6 mm 左室后壁振幅男12.0±1.6 mm 女10.8±1.4 mm 主动脉根部上升速度男41.2±6.6mm/s 女34.4±8.9mm/s 主动脉根部下降速度男72.0±6.7mm/s 女60.3±3.9mm/s 每搏做功指数男47.2±4.7ml/m2 女45.3±4.8 ml/m2 均值46.5±4.87 ml/m2 射血分数男68±4.8%(0.684±0.048)女68.8±4.5%(0.668±0.045)均值68.5±4.7%(0.685±0.047) 二尖瓣口面积4~6cm2 主动脉瓣口面积2.5~3.5 cm2 三尖瓣口面积﹥10 cm2 肺动脉瓣口面积2.5~3.5 c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