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思考(思修论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思考(思修论文)

延边大学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论文
题目: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思考


学院:药学院 专业:药学 学号:2124182140 姓名:张东蕊
2012/12/5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思考
摘要: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强大的群体。大学生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却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状、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在社中做出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的大学失色不少。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件很紧急很迫切的事情。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心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甚至漠视社会公德,只讲个人享乐,无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长期以来,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工作重点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扩大受教育的学生面积;在思想领域投入的精力虽然较多,但是真正起到的效用却有待商榷。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缺乏最基本公德意识的现象。
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像随地吐痰、口出脏话、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光荣传统也早已被一部分人抛至脑后。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物质文化趋于高度发展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更多地强调竞争而非谦恭礼让,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食堂浪费粮食、书桌乱刻乱画、上课手机铃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课堂上迟到早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社会公德意识的淡化,使得有的学生对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观念也不以为然,忽视自己的公共形象,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不注意公共卫生,乱扔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吸烟、打架;上课交头接耳、谈恋爱、接打电话;不珍惜公共财物,甚至破坏公共财物;

参加集体活动时特立独行、滋扰活动秩序的现象等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不禁要认真地思考,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提高青年一代科学文化素养的方面,还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变得如此淡化呢?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有:不完善的家庭教育、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应试教育、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
1、不重视社会公德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庭是父母都很忙,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教育他们,他们对于社会公德知道的并不多;有的家庭是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指导;还有就是在家里父母都把他们当作家里的宝,不会对他们很严格,即使他们犯了如谩骂别人、生气时朝着父母大喊大叫、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就不吃或倒掉等错误,父母也不会很严厉的去惩罚他们。这样他们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缺乏文明意识,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意识,节约意识,就会很容易的无视学校的校规校纪。这些同学对我们的传统道德美德很陌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
2、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很大的程度上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的压力很大,每天都要为考试而学习书本知识,对于其他的思想品德教育等教育活动根本就不会去重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那些社会公德。还有就是那些思想道德课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大多数的学生把那些感人的事情视为很遥远的故事。
3、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大学生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学生们的很多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现在我们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很多,市场经济下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也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使得大学生放弃了高雅文明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朝世俗化、功利化方向发展,人文精神失落,公德意识淡化。社会上的不信任,讲究排场,铺张浪费,还有无视人们无意地破坏着我们的自然等很多的不良社会现象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
4、大学生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小时候没有受到很好的社会公德教育,长大后没有很自觉的去学习社会公德,使大学生大都很自我,冷漠。他们的集体意识、公共意识都很淡,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一些不符合公德的事情

,如:在公共场合做出过于亲密的行为,在课堂上和其他的安静场合很大声的说话,随手扔垃圾,不排队等。他们甚至没有觉得自己的这些行为是不对的。
5、没有完善的社会公德制度
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有着很多的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不完善,甚至无法对一些另类的行为做出评定。另外,即使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些行为是不对的,但仍然会去那样做,如乱扔垃圾,乱吐痰等。学生这样做是因为学校检查不到,或学校没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规定查到乱扔垃圾就要扣学分,乱扔垃圾的人就会变得特别的少。另外,在我们的社会和学校里,没有讲卫生的文化氛围。
6、现代网络的影响.
现在网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难离得开网络。但是网络上人良莠不齐,公德素质高低不一,网络的虚拟环境削弱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还有那些网络上的低俗信息使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随波逐流,忽视社会公德,做出与我们的公德相反的行为。

三、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思考
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 ;在马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也是讲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举手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