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二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周期波动

一)经济增长

1、增长与发展

增长是量上的变化,而发展则是量与质都发生变化。有关近代中国经济的状况,究竟是处在增长还是发展,是有一定争论的。这正如著名经济史专家汪敬虞先生所提出的近代经济史的线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的观点。在西方国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基本形成如下几种观点:帝国主义论、冲击-反应论、中国中心论。这些观点的背后,基本都是认同近代以前是停滞论的。由此,我们必须对近代中国经济的状况做出解释,是发展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增长阶段?

2、近代中国经济增长所适用的理论1

中西方经济在16世纪之后出现分化,按照诺斯的说法制度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而出现差异的起点都是一样,即面临日益增加的人口,进一步发展中存在马尔萨斯陷阱,即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就是技术的偶然进步,引发生产力的提高,产出增加,最终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直到生产力水平重新降落到人口的生存水平。在此过程中,存在积极与消极地抑制人口方式,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就这两种方式来看,影响中国历史变迁的动力,应该是放任人口增加后,受社会财富多寡的约束,在寻求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引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打破了上层家庭核心所预期的相对平均的和谐社会。在此条件下,下层社会结构在革命与饿死的博弈中,终将被迫接受以均贫富为幌子的农民起义,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方面达到了抑制人口、缓和人地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上层结构的分配格局,出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该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处在内卷化。而西方社会则与相反,他们虽然也主要采用积极因素应付人口增加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他们偏好于对外扩张与掠夺,以弥补国内财富的不足,从而导致了广大地域的开发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最终在此推进过程中,找到了工业化的途径,在现代化的演进中获得了两者在更高层次的解决。

3、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类型

按照上述增长理论,我们可以大致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斯密型增长,即受分工和市场规模的深化与扩大的推动,结果是产出总量和人均产量的同时增长,但市场容量有局限;现代经济增长,原因与斯密增长几乎相同,但其增长是指数式长期增长;粗放式增长,即只注重产出总量的增加而不关心人均拥有量提高的增长——量的增长,质的停滞。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粗放式增长,目前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仍然没有超出粗放式增长的界限,迈向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总的而言,通过经济增长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我们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解决增长与发展的问题,故我们必须为此具备人口、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等几个数字,以此勾画近代经济增长的曲线或波动图形;第二,需要解决近代中国经济究竟处于那个阶段,传统、现代化,抑或过渡阶段;第三,与其他国家相比,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究竟处于怎样一个状况。

二)周期理论

1除古典增长模型外,还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模型、世界模型(人口、工业增长、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五种形态理论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的五阶段理论(传统社会:在有限的生产函数范围内发展起来的、起飞前提:为起飞作准备的过渡时期、起飞:有效的投资率或储蓄率可能从大约占国民收入的5%提高到10%或10%以上、走向成熟:一个社会把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它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大众高消费时代:三条发展方面——追求国外的势力和影响,如两次世界大战、用国家的力量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提高消费水平,使之越出衣食住的基本需求范围)。

经济增长有块有慢,这是一个规律,任何国家都无法逃避的。现在,我们研究的关键是如何避免资源的浪费、出现大的灾难,如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无法避开的经济危机,即大致每隔十年发生一次生产上的危机。那近代中国又是怎样一个时期呢?其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一个周期波动吗?近代中国时期属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内部动乱不断、灾害连年,人民痛苦不堪、流离失所,外部受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国家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在此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纳入到世界市场之中,受内外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不断波动的发展趋势。

1、周期理论2的应用

经济周期一般而言,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在实际应用和分析中,每个周期一般又分为四个阶段:经济扩张、紧缩、危机、复苏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通常是把经济增长是否偏离一条确定的轨迹波动,存在上升、下降,以及波动幅度的大小差异。

具体到中国,则存在一个不同的发展周期,即古代部分大致是以政治性因素为推动力量,左右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其波动时间的长短,则视每个时期政治性因素的影响力大小而有所差异,有的十几年,有的达几百年3;到近代后,则受到国际经济力量的影响明显,存在明显的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当然,在此之间有一个相对明显的过渡期,即1700-1883年之间,逐步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最终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建国后,则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力的不同,大致可以用政治经济周期加以概述,前期(1952-1992)完全受到政治性因素影响,而推动经济呈现政治性周期波动的趋向,以后则受到经济内部因素的影响加强,具有向经济周期波动转化的趋势。

2、理论的年代划分

经济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从理论上来说,一般有如下几种:波动时间在40个月左右的短周期,即基钦周期。该类周期受季节性、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明显。波动周期在9-10年左右的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这类周期大致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发展中呈现的经济周期相吻合。波动时间在20-3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波动时间在50-60年左右的长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此外,还有一种波动时间在200-300年左右的周期,即沃勒斯坦所说的特长周期。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具体呈现出那类周期,则视当时经济发展程度和影响因素而有所不同。

3、周期理论资料选用[注重长时段的资料]

4、影响因素:重点讲述一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其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阶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二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

要研究经济增长与周期,我们首先必须拥有几个关键的经济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生产总值。有了这些指标后,我们才能利用一些计量的手段,把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经济增长和周期描绘出来。

一)经济增长

1、人口估算与经济内涵

人口如何估算呢?目前采用的方法很多。一般上,有政府的统计、根据土地推算人口:

2经济周期的种类一般有如下几种:总需求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主义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总供给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政治性周期。

3其实,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周期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时期:秦以前为中国在中国时期,此时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众多;秦至明为中国在亚洲时期,在此之间还可以分为两个亚周期,即秦至宋为军事官员主导的时期,宋之后为文官主导时期;明之后为中国在世界时期,受前期形成的朝贡贸易、华夷观等优越性影响所形成的超稳定社会结构左右,在与西方各国接触中逐渐呈现半开放和闭关的发展趋势。

在已知亩产的条件下,我们知道人们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一口人的生存要多少亩地,那在总土地数的情况下,能够推出人口数;根据盐来推算人口,科学规则,一个人一天要多少盐才能依存,那在中国垄断盐的情况下,计算人口是方便的。

在总人口大致得出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勾画出人口发展的规律,基本上跟我们前面讲的政治周期的阶段相差不大。在每个朝代初期,由于统治者实行了相对缓和的政治经济政策,推行“轻徭簿赋”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先紧张的社会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社会生产得到了逐步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人口逐渐增加。到社会后期,随着统治者生活的腐化,以土地为财富的社会,人们在土地的买卖中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在土地兼并中成为大地主,通过财富融入到社会的超级大家庭中,而绝大部分人在财富的重组中沦为破产者。这个过程的演进,大致上在古代中国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秦朝以前,社会要素的充分发育但尚未完成阶段;秦朝至唐朝,国家的出现打破了社会要素的发育,原先出现的货殖、游侠等社会阶层逐渐消亡,代之以意识形态为主的社会阶层划分,但此时早期的尚武精神仍然保留,导致社会结构的演进中中央集权阶层部分的军事型人员还占有很大的地位,影响了社会变迁的进程,出现分离的时期极为明显;宋朝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原先的尚武精神完全被文官制度代替,社会的规则基本按照科举进阶作为两个家庭沟通的桥梁,社会结构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农耕式的超稳定型偏向,朝代的更替更多地与前一个周期出现不同的演化,受到外部力量的变迁成为主流。在此过程中人口的变化基本上属于下列阶段的第一阶段:多生多死。

以后,也出现了某些变化,开始呈现向现代化过渡的趋势。

几个典型年份的人口数(1600:5000万、1700:1.6亿、1840:4.1亿、1887:3.8亿、1914:4.5亿、1936:5.1亿、1949:5.4亿、目前:13亿)

小资料:社会阶层的演化

经济涵义:人口的演化,引致了社会阶层的经济变化。一是可以衡量一个社会的妇女解放程度、独立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家庭结构模式的变化,即由大到小,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解放程度、个人经济的独立与生存性以及社会要素的发展程度;三是受教育程度,即教育的普及性。

2、国民收入

指标的说明:(1949年以前、1949-1978年、1978-1992年、1992以后、2004年以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启动这一项目。]

估计方法:价值增值法(传统上)、物质平衡体系(注重生产和交换过程,而忽视了服务中的价值)、国民帐户体系(收入法、生产法、支出法)、深加工系数法(把价值和质量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农产品列出来;然后确定一个虚拟的价格系数,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通用的;上述两者结合,算出虚拟的产值;再跟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得到一个比值,该比值越低,说明该国的产品增殖越大)

4、四个阶段:(1850-1883;1883-1914;1914-1936;1936-1952)

二)中国周期波动

1、近代中国经济周期特征

从前面经济增长的表格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近代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过渡性,其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1850-1883年之间,存在明显的由传统阶段或者早期的政治周期向经济周期过渡的特

征。该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因仍然是被动的政治性因素主导下,推动社会经济缓慢增长的。1840年,西方列强凭借洋枪洋炮等优势,打开中国国门,迫使中国接受各种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中国社会发展开始改变了早期演进的路径,不得不在不平等条约的框架底下,重新构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

二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经济的核心开始瓦解,中国经济逐渐纳入到世界市场的范围之内。西方列强在打开中国国门后,各种洋货迅速涌入中国,但在七十年代以前受到中国经济结构、生活习惯、传统偏好等因素的顽强抵制,洋货销售不畅。为此西方各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等政治性特权,在此情况下,他们凭借工业革命完成所创造的产品成本下降、产品品种多等优势,借助中西方时空差距的变化,在沿海通商口岸周围逐步瓦解传统经济的核心——耕织结合的结构,使广大民众开始接受西方的产品,被动的适应着市场的需求。比如江苏,“下江民间半殖木棉,太仓属地为尤多,妇女终岁纺织,以资生活。洋纱初来之时,民间并不喜用。间有挽用者,布庄收买后,致销路濡滞。于是庄家必格外挑剔,不收洋纱之布,民间亦遂不敢以洋纱挽用。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愿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群焉织之,庄家亦剔无可剔,一概收买。现在非但不剔,而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自纺之纱矣。”4江苏一带在经过一个抵制过程后,逐步适应了洋货。如此趋势在全国逐步呈现一个趋同,“棉纱线消费的巨大增加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现象。不仅上海邻近地区如此,全中国也都如此。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英国棉线出售,每一个商店的货架上都可看到英国棉线。”5耕织结构中织逐步从家庭自足中分离出来,导致了市场功能的扩大,改变了早期市场仅仅充当余缺调剂的状况。一些地区开始发展和扩大了商品经济作物的生产和种植,逐渐脱离了自给自足的窠臼,开始为市场而生产,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沿海与内地贸易网的形成。至此,中国开始纳入到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之中,成为其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洋货的倾销、原料的提供地。

三是西方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商品流通、金融市场,传统产品的价格决定权。早期,他们进入中国,主要依靠洋行来从事贸易活动。后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逐步被强制纳入到他们的发展轨道之中。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借助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力量,逐渐控制了沿海与内地贸易网的商品流动;接着又利用外资银行的资力,对中国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拆借、承认和利用庄票等途径的机会,在多次金融危机中,最终控制了中国金融市场;最后借助中西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机遇,在1883年的金融风潮中,达到控制中国传统商品价格的决定权。

第二,1883-1914年之间,则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相对完整的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形成了一个与早期完全不同的贸易网络——沿海与内地贸易网。在此网络之下,西方列强借助中国传统金融网络——钱庄及其发行的庄票,利用它们资本薄弱特点,给予资金融通之际,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商业流通和金融市场。

二是在外力的压迫下,中国经济发展动力逐渐由官方主导向民间转化。前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仍然在政府的主导下,力图通过“求强”“求富”等活动,在官方主导下实现清王朝的复兴,但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清朝企图沿用官办方式,挽救王朝的命运目的,在巨额的财政赤字的前提下破产,被迫改变经济运行方式,推行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最后又在《马关条约》被迫承认向国外投资设厂权的条件下,允许民间设厂。在此背景下,一批忧国忧民的开明人士逐渐认识到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的重要,为此,在抵制外货、

4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卷42,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第5页。

5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497页。

收回路矿权的运动中,一批本国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1914-1936年之间,则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发展较为完整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如下:一是受到一战的影响,西方诸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之故,中国经济得到了一个暂时喘息之机。

二是随着洋货进入的减少,前一个时期形成的沿海与内地贸易网出现断裂,一个进口替代企业模式逐步发展起来。

三是战后西方逐步恢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干预,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困难的时期,此时随南京政府的建立,经济发展动力又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条件下,重新由民间自由发展的趋向向国有一统的趋势转化。

第四,1937-1952年之间,则为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即战时经济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处在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时期,经济发展失去了稳定的局面。

2、周期波动的原因

1)技术进步是近代中国中间两个周期繁荣的决定因素。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索洛的估计一个GDP的产出大约有一半以上出自技术。(三次:国外入侵引发的制度变迁;1870年左右的变革;投资的扩张:官方的、国外直接投资、民间的投资)

2)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1883年以前的变化:封闭与朝贡和余缺调制;1887-1914年之间的变化:沿海与内地贸易循环模式、1914年以后的变化:洋货进口减少-进口替代产业、1920年的变化:西方各国的回归对进口替代的冲击、1930年以后的变化:经济危机中金银比价对中国产业的保护)

3)政府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作用[1870年“求富”政策;1895年允许民间投资设厂,出现“实业救国”和“抵制外货”的浪潮,此趋势是当时的处境决定的,“在甲午战争的时代,无论从国际或国内条件来说,欲谋中国独立自强、挽救危亡,只能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发展资本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任民间自营,走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6;1904年新政;1912年以来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公司法》、《银行则例》等,即孙中山辞去大总统时与袁世凯的谈话中表达的意识,致力于开发20万万公里的铁路;1928年后推行的关税自主、收回租借权、国内统税、币制改革、经济统制等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4)政局的稳定

在第一时期,中国大步时间南方处在太平天国运动、北方再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干扰影响下,经济发展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局面,导致人口下降、经济发展被破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局面;第一个时期,国内发生局部战争,但当时的经济重心所在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南方在多次运动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自治局面,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第二时期,前期则在中央政治权力下降的条件下,减少了对经济发展的干扰;后期随着全国表面的统一、中央政治权力的加强,重新推行了官僚化,影响了经济发展趋势;第四个时期则完全处在战争之中,此时不存在,稳定与否的问题,经济增长所有都被纳入到战时经济的范畴之内,经济没有自由发展可言。

三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大致呈现出一个周期波动的趋势,其发展程度如何呢?下面我们利用前面的资料跟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一比较,以查看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

1、与日本的比较

1)起步基本一致。一是都面临为西方殖民的危险:中国在1840年被英国打开国门,而日本是在1853年被美国舰队敲开国门,随后两国都与西方国家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存在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二是双方都是农业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

6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2-123页。

一个原始积累,都缺乏必要的经济结构转型的资金。三是都在封建经济的细胞内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仍以封建势力为主。

2)发展路径差异。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一开始,双方都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中国从1860年开始展开“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日本在吸收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实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明治维新运动。起步路径一致,但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双方出现了分歧:中国在“中体西用”思想下,仅仅向西方列强学习“技”,而没有涉足“体”,由此引发了一场由官方主导推行“军工”企业的活动。该活动中,清政府虽然采用雇用劳动制,但产品却由政府根据各地需求进行配置,由此导致企业资金运作完全来自政府,与此同时,清政府并没有取消对民间创办企业的禁令;而日本“早变法,早派游学,以学诸欧之政治工艺文学知识,早译其书,而善其治,是以有今日之强而胜我也。”具体做法上,日本在兴办一批示范性的官营企业7的同时,极力推动民间投资创办工商业,随后,到1880年后很快又以极低价格把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营企业民营化,以促进民间实业的发展,

从上表,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日本早期国有化企业的创办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民间投资现代企业,故当这些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转化为民营企业。同时,伴随这一过程,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民间资金短缺问题,对大名、武士等封建阶层的特权加以赎买,为他们兴办企业提供了第一桶金,从而促成了日本经济的私有化发展。

3)结果不一样。到八十年代后,中国落后了,此时不但差距拉大,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而日本实现了工业化,中国远远没有跨入该行列。

2、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

1)结果差异:中国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尚未达到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水平,如煤炭,1810年,英国年人均为600公斤、法国为200公斤;美国250公斤;中国到1936年时尚未达到80公斤;

2)周期波动的异同:相同方面:双方都存在上升和下降的波动;时间长度大致相同;都处在世界经济的范围内;不同方面:周期阶段不一样,西方国家是工业周期,中国是商业周期;影响因素不一样。

3、与亚洲其他不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比较

根据法国经济学家贝罗赫的估计与我们前面的估计相比,大致呈现如下趋势:

1850年时,中国明显高于其他亚非国家;

1887年时,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大致持平;

1914年时,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仍然大致持平;

1936年时,中国人均收入高于其他亚非国家;

1949年时,中国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其他亚非国家;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7政府资金来源于地税改革,即由实物向货币转化、发行内外债券和纸币。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2月 118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顾纯磊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根据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根本不同,本文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 个大的周期,并进一步在两大周期内划分为若干小周期,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了引起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对于应对今日的经济危机,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字: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 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2—0118—01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恢复和发展,虽然其中遭受了几次重大政治事件(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更是步入了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国的经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经历起起伏伏的周期性波动。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幅度较1978年之后的经济波动幅度要剧烈的多,其中更是有几年经济增长率跌为了负值;而在1978年之后,经济的波动仍然有波动,但幅度却小了了很多,而且越往后,波动的幅度越小,特别地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再也没有小于零过。就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正是基于此,我在此以1978年为分界点,把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1949-1977和1978-2008两个大的周期,而在两个大的周期内,又分别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较小的周期,根据图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具体为:改革开放前主要划分为五个小周期,分别为1949~1957,1958~1962,1963~1968,1969~1972,1973~1977;改革开放后划分为以下几个小周期1978~1981,1982~1986,1987~1990,1991~2008。 我们应该知道,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存在着很大的不同。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政治因素引起,而经济运行本身的因素影响却不大。从1949-1978年这段时期,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国民经济全面彻底而且不合理的干预造成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几次大的剧烈震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1978年以前的每次经济波动,我们都能找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对应政治事件。1953年-195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由于过快,过急,过粗,带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经济的第一次波动(1949~1957);1958-1960年是“大跃进”时期,错误地发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最终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到如今为止最剧烈的一次经济波动(1958~1962),GDP 增长率狂降27.3%;1963~1968年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所造成的;1969-1972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左倾思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国民经济的运行几乎失去控制,国名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1973-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的末期,人们的斗争热情有所放缓,“左倾”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带来了国民经济缓慢的恢复。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1978之前,政治运动几乎主导了我国的经济波动。1976年“文革”的结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这种政治运动主导经济波动的畸形局面逐渐扭转过来,1992年的“南巡讲话”之后,这种局面更是得到彻底扭转。这也是为何我国1992年之后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趋势的主要原因。1978年之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也逐渐转移到经济运行的自身上来,但计划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计划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波动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力量互相斗争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后,“双轨制”的长期存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外资冲击以及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紧密等是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具体因素。 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投资、经济体制、产权制度以及开放经济, 都会对我国经济的波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 自从加入WTO 之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目前,全球经济都处于新一轮的经济波动之中,而且是经济的衰退期,我国也不能幸免。受这场波及全球范围,猛烈程度尤胜于20世纪30年代那场的大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2008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据官方数据为9%,低于前几年的GDP 增长率。对于这次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经济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说法都有,最终恐怕只能又经济危机自身来告诉我们,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一切都开始变得明朗。虽然这次经济危机的前景难以预测,但我对我国经济将很快就可以率先复苏是毫不质疑的。首先,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这是创造需求的根本,而且我国的庞大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把这种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其次,我国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投资;再次,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及时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保增长的措施。 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我们顺利渡过经济危机需要的只是信心,相信很快我国就可以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 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 载《中国社会科学》, 2000 (1)。 [2]杨帆:《中国经济周期的背景思考》, 载《发现》, 1996 (1)。 [3] 卢嘉瑞,徐圣银: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兼论第5 个经济周期[J],经济评论,2002(1) [4]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5]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6]高铁梅,王金明,陈飞: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09(1)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二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周期波动 一)经济增长 1、增长与发展 增长是量上的变化,而发展则是量与质都发生变化。有关近代中国经济的状况,究竟是处在增长还是发展,是有一定争论的。这正如著名经济史专家汪敬虞先生所提出的近代经济史的线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的观点。在西方国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基本形成如下几种观点:帝国主义论、冲击-反应论、中国中心论。这些观点的背后,基本都是认同近代以前是停滞论的。由此,我们必须对近代中国经济的状况做出解释,是发展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增长阶段? 2、近代中国经济增长所适用的理论1 中西方经济在16世纪之后出现分化,按照诺斯的说法制度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而出现差异的起点都是一样,即面临日益增加的人口,进一步发展中存在马尔萨斯陷阱,即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就是技术的偶然进步,引发生产力的提高,产出增加,最终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直到生产力水平重新降落到人口的生存水平。在此过程中,存在积极与消极地抑制人口方式,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就这两种方式来看,影响中国历史变迁的动力,应该是放任人口增加后,受社会财富多寡的约束,在寻求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引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打破了上层家庭核心所预期的相对平均的和谐社会。在此条件下,下层社会结构在革命与饿死的博弈中,终将被迫接受以均贫富为幌子的农民起义,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方面达到了抑制人口、缓和人地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上层结构的分配格局,出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该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处在内卷化。而西方社会则与相反,他们虽然也主要采用积极因素应付人口增加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他们偏好于对外扩张与掠夺,以弥补国内财富的不足,从而导致了广大地域的开发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最终在此推进过程中,找到了工业化的途径,在现代化的演进中获得了两者在更高层次的解决。 3、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类型 按照上述增长理论,我们可以大致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斯密型增长,即受分工和市场规模的深化与扩大的推动,结果是产出总量和人均产量的同时增长,但市场容量有局限;现代经济增长,原因与斯密增长几乎相同,但其增长是指数式长期增长;粗放式增长,即只注重产出总量的增加而不关心人均拥有量提高的增长——量的增长,质的停滞。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粗放式增长,目前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仍然没有超出粗放式增长的界限,迈向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总的而言,通过经济增长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我们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解决增长与发展的问题,故我们必须为此具备人口、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等几个数字,以此勾画近代经济增长的曲线或波动图形;第二,需要解决近代中国经济究竟处于那个阶段,传统、现代化,抑或过渡阶段;第三,与其他国家相比,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究竟处于怎样一个状况。 二)周期理论 1除古典增长模型外,还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模型、世界模型(人口、工业增长、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五种形态理论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的五阶段理论(传统社会:在有限的生产函数范围内发展起来的、起飞前提:为起飞作准备的过渡时期、起飞:有效的投资率或储蓄率可能从大约占国民收入的5%提高到10%或10%以上、走向成熟:一个社会把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它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大众高消费时代:三条发展方面——追求国外的势力和影响,如两次世界大战、用国家的力量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提高消费水平,使之越出衣食住的基本需求范围)。

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知识点 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引发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并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殖民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②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大量财富,极大促进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另外,英国为发展毛纺织业而进行“圈地运动”,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知识点补充: “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最早为葡萄牙、西班牙垄断,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贸易国,“三角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3、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于1640—1688年,法国于1789年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阻碍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北美殖民地于1775年掀起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殖民压迫;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俄国1861年起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1868年起通过明治维新,发展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 ①当时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与英国的贸易:中国向英国出售茶叶、丝织品,英国向中国出

售毛、棉织品,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①《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关税自主权被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巨额赔款使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新增的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进一步开放,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加快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签定后,巨额赔款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①官方: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成果: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安庆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1868年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民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主要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办厂;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些中国商人、地主、官员,被办厂丰厚的利润所吸引,纷纷投资办厂。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姓名 xxxx 专业经济学 准考证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形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其中行政体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前不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与会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行行政体制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环境变化有关,也同传统的发展理念有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体制机制仍存在弊端。行政体制改革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与事权,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应坚持加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精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应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搞好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力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其他方面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使之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一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

深究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pdf

经济周期这个曾经被视为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存在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它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两类。古典型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水平的周期波动,也就是产量绝对值指标的波动;而增长型周期是指依经济增长率上升或下降而定义的经济周期波动,表现为增长态势下速度的加快与放慢。 经济周期按时间长度可分为四种类型:(1)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平均长度约40个月(3-5年)。(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平均长度8-10年。(3)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度15-25年。(4)长周期,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度50年左右。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6年,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2000年。下面对改革前后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从波动的深度看,改革前五个周期波动以古典型为主,波谷平均值为-6.4%,总的呈现为古典型;改革后四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6.2%,波动转变为增长型。谷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抗衰退力。 第二,从波动的高度看,改革前各周期以高峰型为主,波峰平均值达16.9%,总的呈现为高峰型(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大于或等于15%即为高峰型);改革后波峰平均值为13.2%,总的呈现为中峰型(10%-15%)。峰位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的盲目性。 第三,从波动的幅度看,改革前各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3.4%,为强幅型;改革后平均振幅是6.95%为中幅型。波峰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 第四,从波动的平均位势看,改革前波位平均为5.8%,属中位型;改革后平均波位是9.3%,属高位型。波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五,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改革前各周期的扩张长度平均为2.2年,改革后为2.5年,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扩张期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根据以上定量分析与比较,可把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而改革后则可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小、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总概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多种多样,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 应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地强调起源动力而忽略系统影响,强调冲击因素而忽略传导机制,是无助于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区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性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我调节机制,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一般来看,经济周期波动是大工业生产与大规模投资相互推动机制和供求约束机制这两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工业的巨大扩张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它与大规模投资紧密相连。一方面,它既为大规模投资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建立与发展又反映了大规模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又是引起大工业生产急剧扩张的重要动因。因此,大工业生产和大规模投资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同时,经济周期波动还与大工业的扩张力所遇阻力密切相关,这种阻力是由供求平衡状况形成的,或来自市场需求约束方面,或来自资源供给约束方面。因此,供求平衡约束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另一个物质性的原因。 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对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性变化,可以是随机的或是周期的。外在冲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性冲击;以投资和消费、财政和货币需求性的实际需求冲击;由于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或石油供应等而导致的实际供给冲击;体制变动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冲击等。 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原因,内在传导则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调整。几乎所有的外在冲击都要通过内在机制而最终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内所特有的推动力和抑制力。内在传导机制决定着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决定着经济周期的基本形态,而外在冲击只是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

经济周期理论 学派观点总结 经济波动

第1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发轫于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主要得益于卢卡斯(Lucas,1972, 1975)的学术贡献。与传统的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理性预期是产生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行为人的预期错误。预期错误可能是由外部的不能合理预见的随机冲击引起的,如货币供给冲击、战争和粮食危机等,其中货币供给冲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冲击源,即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非预期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在政策建议方面,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完全否定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主张利用固定规则代替相机决策。 一卢卡斯的主要观点 卢卡斯最早在《预期和货币中性》(1972)一文中提出货币周期模型,之后又在《经济周期均衡模型》(1975)一文中扩展和补充了由货币因素引发经济波动的产生、传导和消失过程。Lucas 认为,在一个众多相互分离的竞争市场内,假设生产者并没有觉察到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对于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局部性的,则必须调整产出;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全局性的,则必须保持产出。生产者被迫面临如何在知道单个商品价格变化的基础上对总价格水平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的问题,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假设的体现。一种可能的识别情形是将其视作两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组合的比例取决于过去的价格波动的均值和方差。若以往的价格比较稳定,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局部性的;若以往的价格起伏较大,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全局性的,这就是市场上价格信号的提取过程。然而,在不完全信息情形下,总会有一部分生产者不能准确预测到价格是全局性上涨,而采取调整产出的行动。所以一般价格水平的提高对总量经济的影响,本质上与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单个生产者的影响一样,都能引起产出、就业和投资等宏观变量同方向的运动。但这只是暂时的,人们一旦发现价格上涨是由总需求变化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会

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10页word文档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发轫于20 世纪70 年代早期,主要得益于卢卡斯(Lucas,1972, 1975)的学术贡献。与传统的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理性预期是产生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行为人的预期错误。预期错误可能是由外部的不能合理预见的随机冲击引起的,如货币供给冲击、战争和粮食危机等,其中货币供给冲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冲击源,即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非预期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在政策建议方面,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完全否定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主张利用固定规则代替相机决策。 一卢卡斯的主要观点 卢卡斯最早在《预期和货币中性》(1972)一文中提出货币周期模型,之后又在《经济周期均衡模型》(1975)一文中扩展和补充了由货币因素引发经济波动的产生、传导和消失过程。Lucas 认为,在一个众多相互分离的竞争市场内,假设生产者并没有觉察到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对于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局部性的,则必须调整产出;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全局性的,则必须保持产出。生产者被迫面临如何在知道单个商品价格变化的基础上对总价格水平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 断的问题,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假设的体现。一种可能的识别情形是将其视作两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组合的比例取决于过去的价格波动的均值和方差。若以往的价格比较稳定,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局部性的;若以往的价格起伏较大,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全局性的,这就是市场上价格信号的提取过程。然而,在不完全信息情形下,总会有一部分生产者不能准确预测到价格是全局性上涨,而采取调整产出的行动。所以一般价格水平的提高对总量经济的影响,本质上与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单个生产者的影响一样,都能引起产出、就业和投资等宏观变量同方向的运动。但这只是暂时的,人们一旦发现价格上涨是由总需求变化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会调整各自预期。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生产者很容易纠正预测中的系统性偏差,这个过程不需要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摘要:改革开放“而立”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经济波动期。中央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方针正在实施过程中,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呈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波动幅度减小等趋势,市场调节作用日益明显,经济体制革新和法治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经济连续、稳定地增长……这些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波动;趋势;新特征 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增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征,即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经历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九次经济波动,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相比较于改革开放前的五次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波动幅度(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逐渐减小; 第二波动高度(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 第三波动深度(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上升; 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周期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 第五波动扩张长度(周期内扩张期的长度)明显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也逐步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现象中总结规律,笔者总结经济波动的特点和阶段性趋势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波动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雏形,从体制结构的变革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建设之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开放市场与引进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从宏观上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促进了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导向的内需供给体系。 在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也经历了逐渐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经济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0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供不应求。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过快,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能力,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双缺口,物价水平全面上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计划体制的模式,宏观调控的水平相对不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经济运行内在规律认识不够充分;宏观调控措施相对滞后,调控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市场调节能力。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的下降,引起了比较大的经济波动。 第二阶段,1991-1997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严重失衡,需求过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调节作用得到加强,微观经济体逐渐活跃,中国市场经济开始快速升温。但是,由于新的规则未能及时建立,一些微观经济体在利益驱使下出现无序扩张和膨胀,致使经济活动处于非市场化状态,从而推动区域化产能过快升温,投资产业失调,导致局部通胀压力加大,进而破坏了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和产业链条的合理性。但此时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对市场机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机制,变全面紧缩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还特别注意依靠和运用财政杠杆为经济活动注入稳定因素,从而使该周期内的经济波动幅度趋于理性,周期持续时间延长,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态势。 第三阶段,1998-2000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供过于求,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在全面引入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