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本文由yang625692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刘伟1姜玉伟2 (1,防化研究院第二研究所/2,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北京,10220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桩辐射预警监洲系统概况和网络配置,依据可靠性实对性,实用-}生和暑全性原则提出了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的功能需求,划分和描连了软件功能模块,为监控软件的实现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连径.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撅,对国家和公众宜仝的威胁与日俱增.核与辐射恐怖袭击对人员杀伤作用和对环境的长期污染非常严重.其影响比传统恐怖袭击更为长远,而成为恐怖组织&期追求的目标:核技术及核物质的加速扩散,为恐怖组织获得核与辐射恐怖袭击手段提供了有利条t't:.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步临近,我国反恐形式日益严峻,对桩与辐射突发事什的防范和应急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反核与辐射恐怖的迫切需求.我们正在开展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

2系统介绍

用1系统同络配置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包含1个车载监控指挥中心fVMC),14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机动监测点.

还有三种可选设备:通道人员检测设备f门梃式辐射污辩报警仪),车辆检测设备f放射性移动物体监测门)和核化一体报警器:另外.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可增加1个奄内监控中心fIMC J,在室内对系统进行监视.为了满足各种情况需要,车载监控中心可以通过有线7串口).自组织无线网络和

GPRS网络(USB端El: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2)获得监测点数据.网络』司时并存或者只取其.

一般情况下,系统网络配置如图l所示.

3软件设计原则

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来说,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Ⅲ.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依据如下: 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不仅意味着系统工作的正确性,而且要求系统工作的连续性.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系统又采用冗余性设计,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备用服务器继续工作. 2.实时性原则.实时性要求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监测量并及时做出控制决策,即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为了减少通信数据量,一般情况下,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周期性对监测点进行查询访问,但出现报警时则监测点主动上报,监控软件能够及时给出报警信息. 3.实用性原则.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界面风格采用人们熟悉的windows风格,软件并提供详细的帮助信息,使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熟悉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4.安全性原则.监控软件的启动和数据库的查询访问都需要安全登录,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数据库定时自动进行增量备份和全备份.

4软件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网络结构需要,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相应可以分为为室内监控中心监控软件 (IMCSoft)和车载监控中心监控软件(VMCSoft).车载监控中心监控软件(VMCSoft)安装在车载监控中心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下人工启动备份服务器,对来自串口和USB 端口的监测点数据进行接收;室内监控中心监控软件(ⅡvICSoft)安装在室内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 LAN或者Interact接收来自车载监控中心(VMC)的数据.如果没有车载监控中心,则可将VMCSoft 安装在室内监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可以转发至另外的室内监

控中心或上级指定的数据服务器. VMCSoft软件功能需求如下: 1)辐射剂量数据管理通过有线,自组织无线网络和GPRS网络采集监测点的辐射剂量数据,进行有效,稳定,长期的存储. 2)电子地图显示

.

软件地图采用电子地图,具有放大,缩小,漫游,搜索等简单功能,且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各个监测点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测量数据. 3)设备管理和维护控制查询设备状态信息,并可以进行探测器的参数设置. 4)历史数据的查询和管理实现对历史测量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存储管理,统计有关测量数据,并可以根据一定的查询条件对数据进行检索查询. IMCSoft通过局域网或者Internet网络接收车载监控中心发来的数据,基本功能同VMCSoft,但不能实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控制.

291

5软件模块划分与描述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分为7个模块:用户管理模块(USER),通信管理模块(COMMUNICATION),系统监控模块(MONITOR),图形显示和管理模块(GRAPHIC),数据管理模块(MANAGEMENT)和帮助信息查询模块(HELP),结构如图3所示.

.

匝亘圃

甲豳

1)用户管理模块信息.

图2模块结构关系图

厦璺寸亩篙一

一.. . . .L

用户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监控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主要包括: 用户登陆管理: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每个用户具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每次登陆系统时均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校验成功后则顺利登陆,否则登陆失败,同时在日志中记录相应的登陆用户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为最高权限的管理员用户提供增添,删除,修改用户等功能. 2)系统监控模块系统监控模块主要用于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点状态信息,监测点布置和传感器分布图.利用鼠标点击分布图中传感器位置,可以查看监测点的各种信息,包括监测点编号,仪器类型,埋设位置,参数等,同时可以对监测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并对探测器进行远程实时状态检测及提供报警状态显示窗口和分级报警功能. 3)通信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系统通信网,数据传输链路的管理和数据采集管理,实现无线数传链路或GSM/GPRS链路数据通信,巡回采集所有监测点的数据,也可以按照监测点的编号,单独选择采集某个监测组的数据或单个监测点的数据.通信管理模块同时实现对组网参数,数据采集间隔进行设置,并能查询组网方式. 4)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测量数据的查询和统计输出,主要包括: 历史数据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时间和查询类型可以查询相关信息,并可以在曲线图中实现历史数据的比较. 报表生成:根据选择数据类型,生成相应报表,备查和打印. 数据备份:测量数据需要长期存储于系统中,备日后查询之用,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实现数据增量备份和全备份. 5)图形显示和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系统相关的图形和视频管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 监测点分布图显示,采用电子地图显示各监测点的分布位置和状态信息,并能动态显示各个监测点的测量数据曲线:

292

视频管理功能,实现对视频文件检索,剪辑和回放功能. 6)信息发布和查询模块综合信息查询和发布模块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登录Intoner互联网,查询远程信息,也可远程访问上级部门提供的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等.车载监控中心通过综合信息查询和发布模块向室内监控中心传输监测数据,并能通过其提供Intemet页面链接登录上级有关网络,进行远程数据查询, 并可以将监测数据汇报给上级,并按要求存入上级有关数据库. 7)帮助信息查询模块帮助信息查询功能为用户提供核辐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简要介绍和监控软件的各种功能的使用说明, 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系统.

6软件实现技术

在本系统中,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所用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使用开发语言为Visual C++,电子地图的开发基于mapinfo的mapX控件的二次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9.0i.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OOP)的思想进行建模和流程设计,考虑到软件的更新及系统功能的变化,软件开发采用动态链接库(DDL)与COM技术,使用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性来实现模块的可移植性,并在开发过程中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系统进程的管理.对于Oracle数据的访问,查询和检索通过数据库ADO技术及SQL语句来实现【2l.通信模块对串El访问采用标准的Windows API接口【3】, 对USB端口的访问通过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2的Windows 驱动程序提供的API接口访问.

7总结

本文简单介绍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概况和网络配置,依据可靠性,实时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原则提出了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的功能需求,划分和描述了软件功能模块,为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的实现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1师素娟等主编.软件工程教程.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2]Visual C++6.0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Visual C++实践与提高——串口通信与工程应用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93

1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公司简介 第二章工程概况 阳逻白鹿奥体是一个建造中大型多元化健身场所。是新洲区最大健身中心,为了对顾客教练人群和车辆财产的安全,故需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1、设计标准 本方案设计依照以下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 《共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0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2.1用户至上原则 本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阳逻白鹿奥体中心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2.2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 2.3集成性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个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2.4兼容性 整个系统应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应具有相对标准接口,以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它以国际标准为原则。 2.5模块化 系统之间应严格履行模块化结构方式,以满足系统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且应便于的日常维护。 2.6可靠性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设计方案的前端设备均选用先进产品。 2.7经济性 在保证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的投资合理,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三章视频监控系统 1、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阳逻白鹿奥体重点区域进行监控。系统具有图形自动切换功能、定点显示功能和多画面显示功能。保安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监视区内场景及人员活动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的画面进行实时录像。 传统的模拟式NVR系统,已经逐渐转换为采用NVR作为录像设备的数字化系统,系统具有多画面处理、控制、录像、显示、回放、远程传输等多功能于一体,该系统可与周界防范报警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

EJ380-1989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

F 70 EJ 380-1989 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 辐射防护设计规范 1989-03-24发布 1989-10-01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维奇、范深根。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型实验室)设计中的辐射防护要求,目的在于从设计上保障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及保护环境。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及应用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也可供已建成单位在扩建和改建中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厂和铀矿冶金系统实验室的辐射防护设计。 2 引用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EJJ 6 加工处理裂度材料临界安全规定 3 术语 3.1 开放型实验室 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非密封的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和通风柜等设备,还有为实验室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辅助设施。 3.2 开放性放射性工作 指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即在箱室或工作台上正常操作工作中,有可能引起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污染的工作。 3.3 开放型实验室分区 为控制污染,在设计上把实验室内分成数个区域,不同区域的设计要求不同。 3.4 白区(一区) 该区为实验室内不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一般情况下,该区无放射性污染。白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冷”工作间(如试剂、药品间),“冷”实验室等。 3.5 绿区(二区) 实验室内从事隔离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区,事故时可能出现污染,但能及时发现和清除。绿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操作房间或存有密封容器的房间。 3.6 橙区(三区)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不经常停留的区域,只有在进行去污、检修和取样等工作时才进入。该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出现污染,污染一般能清除。橙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检修区、放射性污染物暂

振动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1

信号检测综合训练 说明书 题目:振动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2)班 姓名: 钱鹏鹏 学号:11260224 指导老师:缑新科 2014.12.07

摘要 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体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随着各种振动。机械振动在大多情况下是有害的,振动往往会降低机器性能,破坏其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机械振动还伴随着同频率的噪声,恶化环境,危害健康。另一方面,振动也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工作,如运输、夯实、清洗、粉碎、脱水等。这时必须正确选择振动参数,充分发挥振动机械的性能。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低振动和低噪声要求外,还需随时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机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试。 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振动信号检测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 信号检测的内容要求: 通过MCS-51系列单片机设计振动信号检测系统。要求如下: 1 振动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相应的检测电路; 2 将设计完成的检测电路,通过软件防真验证; 3 主要设计指标:可测最大加速度:-5m/s~+5m/s;可测最大速度:-0.16m/s~+0.16m/s;可测最大位移:-5mm~+5mm;通频带:0.05Hz~35Hz;转换精度:8bit;采样频率:128Hz 4 利用LCD显示振动信号,有必要的键盘控制。

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本系统由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组成。发射电路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接收电路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外部串口以及显示部分模块三部分组成。。 硬件电路设计: (1)使用MMA8452加速度传感器和STC89C52单片机来实现。 一.设计目的:了解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以及单片机的各种性能; 二.设计器材:电源、proteus7.7软件、89C52,MMA8452加速度传感器,导线若干。 三.设计方案介:该系统目的是便于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监视、控制。本设计以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出加速度信号即振动信号,再通过单片机将信号从串口接入电脑显示出来,即完成振动信号的检测功能。 (2)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 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惯性式电动传感器由固定部分、可动部分以及支承弹簧部分所组成。为了使传感器工作在位移传感器状态,其可动部分的质量应该足够的大,而支承弹簧的刚度应该足够的小,也就是让传感器具有足够低的固有频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u=Blx&r 。式中B为磁通密度,l为线圈在磁场内的有效长度,r x&为线圈在磁场中的相对速度。 从传感器的结构上来说,惯性式电动传感器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然而由于其输出的电信号是由电磁感应产生,根据电磁感应电律,当线圈在磁场中作相对运动

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本 科毕业设计 (自然科学) 题 目: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偏硬)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93110070121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1、系统构成: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联动控制 (3)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4)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6)大空间智能型灭火装置集中控制系统(消防水炮控制系统) (7)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灯系统 2.系统概况: (1)本工程为一类防火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的保护等级按特级设置.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电话对讲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大空间智能型灭火装置集中控制系统(消防水炮控制系统);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灯系统。 3.消防控制室: (1)本工程的消防控制室设置在一层西侧,负责本工程全部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有直接通室外的出口. (2)消防控制室可联动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 (3)消防控制室的报警联动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源设备等组成。 (4)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可燃气体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以及消防水炮的动作信号。 (5)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等的电源及运行情况。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采用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四总线设计。 (2)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厨房、车库等处设置感温探测器,直燃机房设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其他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 (3)探测器安装: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至墙边、梁边或其他遮挡物

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本文由ligangcqu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0412057798.html, 8? 2 材料导报 2007年5月第2卷第51期 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杨文锋,颖,刘杨林,李德安,李军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06)105摘要简述了核辐射对屏蔽材料的一般要求,综述了常用屏蔽材料的特点。指出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与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及抗辐照性能之间的矛盾是屏蔽材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指出了核辐射屏蔽材料研究进展的几个特点:1引入梯度材料设计理论制备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2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屏蔽材料()中的合理有效利用;3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在新型屏蔽材料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核辐射屏蔽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梯度材料稀土优化设计 ReerhPrgesihedigMaeilocerRaitosacorsnSilntrasfrNuladainYANGefnWneg,LUnIYig,YANGn,LI’n,LIJnLiaDeu (colfMaeilcecngneig,ScunUnvriyShotraineadEniernoSihaiest,Chnd1O5egu6O6) Absrctat Geeaensadcaatrsisohedntrasaeitoue.TherblmhtnrldmadnhrceitcfsiligmaeilrnrdcdekypoetaneobeteStecnltbtehednfcieesadohrpromacsscsmehnclprom—edtestldihofcewensiligeftvnsnteefrneuhacaiaefrieac,ha-eitntblyadatrdainpoet.Ihae,heerhpoesihedntrasineetrssatsaitnniaitrpryntepprtersacrgsnsilimaeilsi-og pitdotpiiial,Thrrherrietosiheeometohedntrasrdetteroneurcplnyeeaetrepimaydrcinntedvlpnfsiligmaeil:gainhoybigitoueopeaemehnclfntnlitgaiesiligmaeil,rtnladefcieuiztnoenrdcdtrprcaia—ucianerthedntrasaianfettlaifnovovio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doc

教二二楼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课程名称:弱电工程综合实训 指导教师: 项目设计: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设计人: 班级 项目小组:第6组 组员

目录 目录 (2) 1 工程概况 (3) 1.1 建筑物概述 (3) 1.2 视频监控的意义 (3) 2 系统设计原则 (4) 3 系统设计依据 (4) 4 方案总体设计 (5) 4.1 系统设计方案 (5) 4.1.1 视频模拟处理部分 (5) 4.1.2 通信部分 (6) 4.1.3 视频数字处理部分 (6) 4.2 系统部暑说明 (7) 4.3 集中监控功能 (7) 4.4 集中监控建设要求及参数标准 (8) 5 设备参数及布置 (9) 5.1 摄像头选择参数 (9) 5.1.1 摄像头数量及布置情况 (9) 5.1.2 摄像头的规格参数 (9) 5.1.3 监控系统服务器存储要求 (10) 5.1.4 场所布线 (10) 5.2 监控服务器及显示器 (10) 5.2.1 四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10) 5.2.2 矩阵 (11) 5.2.3 矩阵主机控制键盘 (12) 6 系统技术特点 (13) 7结论 (14) 参考文献 (14)

1 工程概况 1.1 建筑物概述 教二二楼有施耐德照明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机控制实验室、楼宇控制实验室、空调制冷实验室、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室、PLC实验室以及两个办公室,走廊是“L”型,西走廊长36m,宽2.45m,南走廊长57m,宽2.45m。西走廊尽头是门,南走廊尽头是窗中间有扇门另一个尽头是电梯、楼梯。 1.2 视频监控的意义 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察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同时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情况进行同步录像。另外,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视频监控具有明显的应用特点,它主要用于工业、交通、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军事及安全保卫等领域,是现代化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它首先应用于工业,所以有时又称它为工业电视。应用电视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的对象。利用这一点,及时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同时,在某些场合,利用应用电视解决人们不能直接观察的困难,使其成为一种有效地观测工具,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应用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第二部分-辐射屏蔽设计

第二部分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γ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射线一般为2~30Me V。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γ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或γ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δX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 A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 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 ?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δX 与X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o(. ,K)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式中,r 0=1m;I 是管电流,单位是mA ;错误!a 的单位是mGy ?min -1。 例1:为某患者做X 射线拍片,设X射线管钨靶离患者0.75m ,曝光时间0.6s 。已知管电压为90kV、管电流50mA,出口处过滤片为2m m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δX 为7.8 m Gy?m 2?mA -1?m in-1,由公式(2.1)计算错误! a 为693 mGy ?m in-1,空气比释动能为6.93 mGy 。 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6.93 mGy 。 2、 加速器X 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 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 定义为,将X 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 A)在标准距离1m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 ?m 2?m A-1?min -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 厚靶材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 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可以利用对于高Z 厚靶的δa 值乘以表2.1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表2.1 近似估计低Z靶或结构材料的X 射线发射率所用的修正因子 20)/(r r I K X a δ= (2.1)

一种减速器振动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一种减速器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机械制造论文 一种减速器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 王美思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减速器振动对机械传动危害巨大,现采用高性能处理器STM32F103ZET6和数字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设计了一套减速器振动监测系统,用于对减速器振动量进行快速检测,并运用高斯滤波算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提高测量精度。实时计算X、丫、Z三轴方向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并在LCD液晶上予以显示,给出减速器当前的振动信息。试验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较高,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减速器;振动;加速度;监测 0引言 减速器在机械传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减速器的振动直接影响着传动轴、发动机或电机等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1],因而对减速器的振动量进行监测与故障分析对预防传动系统故障、降低故障损失有重要意义。振动信号作为检测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敏感而精确的检测是后续处理的重要前提。 本文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高性能处理器构建了一套减速器振动监测系统,通 过对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准确的加速度输出信号,计算 完成后经串口打印输出。 1方案设计 监测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处理器、电源模块、LCD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电

路组成,系统采用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减速器主轴上,系统由电源模块给 处理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供电,上电初始化完成后,处理器即以固定的扫描频率f周 期检测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并通过滤波处理提高检测精度,实时计算减速器的X、丫、Z三相加速度和瞬时速度,通过串行接口电路予以输出,并在液晶模块上实时 显示。 2硬件 监测系统以ST公司CortexM3内核的32位STM32F103系列低功耗处理器为核 心,配以3.2英寸液晶LCD模块和一路串行接口电路。STM32F103ZET6 拥有 512kBFIash、64kBRAM、多路RS232串口和ADC转换功能等丰富的外设及接口资 源,外部采用8MHz晶振,可提供高达72MHz频率的时钟,满足系统实时性需求] 2]。串行接口电路基于MAX3232串行芯片进行设计,可支持双工串行通信,具有 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液晶模块采用基于ILI9320芯片的3.2英寸LCD模块,与处理器之间采用SPI 接口连接,通过01h和03h寄存器来控制GRAM的刷新方向,设置AM=1 ,ID=01, 输入地址更新方向为垂直方向。 加速度传感器采用ADLX345芯片的加速度传感器模块,ADXL345是ADI 公司推 出的采用MEMS技术具有SPI和IIC数字输出功能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芯片]3], 具有小巧轻薄、低功耗、量程可变和高分辨率等特点,可选量程为土± 4g、土 2g、8g、土160为重力加速度),可采用固定的4mg/LSB分辨率模式,可测量静态重力 加速度,也可测量运动或振动总的动态加速度,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应用广泛。 本系统中处理器采用IIC接口与ADXL345通信连接,进行数据读取。使用 时,CS弓1脚连接至VDDI/O,ALTADDRESS弓1脚接任- 一VDDI/O 或接地,SCL

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 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 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 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 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 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 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 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 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 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9311007012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规范标准

浅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2006/4/10/9:4 来源:昆明华安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者:宁卫国 2.4.3 配电柜成套形式的安装设计 直接在配电箱柜面板上嵌入探测控制器,只考虑在柜内适当位置固定漏电互感器(一般在主空开上端或下端),不改动配电柜内部结构,不用增加单独的探测控制器安装箱,美观方便。应在设计中明确提出要求,在施工图会审完毕,由配 电柜成套厂考虑预留面板上嵌装漏电流探测控制器的孔。 3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施工主体单位问题 根据上述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特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相当的独立性,但与配电系统密不可分,归入强电系统施工比较便于协调配合。反之,实践证明,归入消防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施工,则容易扯皮,协调配合困难,加上其对控制柜不熟悉,对互感器安装等比较陌生,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个别直接使用普通火灾报警系统的二总线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与配电柜成套厂家或施工单位充分沟通配合的前提下,可以并入消防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施工。目前,消防主管部门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是否需要具备消防专业承包资质,尚未有明确的界定。 3.2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施工要求 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第6部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明确指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应充分考虑供电方式、供电电压、系统接地型式及保护方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形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分断能力、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要求,在不同的系统接地形式 中应正确接线”。 具体地说,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漏电流报警器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得反接。 2) 安装漏电流断路器时,应按要求,在电弧喷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 3) 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三级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电的N线应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PE 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4)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没有归入配电系统施工单位施工时,双方应充分沟通,协调有关安装方式、尺寸和电气技术参数。新工程使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互感器)分离配置型产品时,在配电柜(箱)订货时应向厂家明 确互感器尺寸,以便于预留安装位置。 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的 9.1.1条要求,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当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因此,无论消防中心设置的集中控制器还是现场设置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都要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接入 消防用电。 6)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在配电柜(箱)内安装,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要在断电情况下施工,并注意强弱电分开走线,单独敷设电流互感探测器信号线,并应使用带屏蔽的多芯控制线。特别注意防止接错线或搭线,造成强电串入火灾监控探测器中烧毁火灾监控探测器或联网的多个火灾监控探测器。 7) 改造工程一般应将组合式电流/剩余电流探测器置于塑壳断路器下端出线处,当安装不便时,可考虑安装于塑壳断 路器的入线端。 8) 施工单位应配备移动式(手持便携式)剩余电流检测仪,并在调试时先进行配电系统剩余电流的检测,及时排除剩余电流异常情况,并作详细记录。根据GB13955标准5.7.3和5.7.5要求,设定合适的漏电流报警阀值,通常报警设 定值取值不小于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泄漏电流值的两倍。 9) 根据GB13955标准6.3.7要求,安装完成后必须要有如下的检验项目:按动探测控制器(报警器)上的测试试验按钮,使探测控制器输出脱扣电压,试验塑壳断路器脱扣是否灵敏。此项测试应逐一进行,用试验按钮连续试验3次,应正确动作,消防中心集中控制器应指示报警部位;带额定负荷电流分合3次,均可靠动作,不应有误报警现象;在消防中心集中控制器上手动对各配电箱进行断电测试,应正确无误。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当前,工厂的建设、管理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在企业内部安装一整套局域网上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人员可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安保人员可实时监控厂区的出入口、道路、重点建筑等重要场所的人员流动情况,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在办公室随时监控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 一、工程说明 1.1 工程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和现代监控系统的特点对本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1. 防范目的 通过安装在工厂辖区的摄像机,可以对现场的人员、车辆及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监控室能够及时观察到现场的情况,并能够将相关图像进行实时的录像。在充分保证客人及业主隐私的基础上,加强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的管理。 2. 布防要求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安装,以便最能有效地监控现场图像,不留死角。 3. 安全可靠性 为使整个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⑴前端设备品质必须高度可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名牌产品,同时充分考虑到特殊且恶劣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⑵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及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⑶控制系统应采用可靠性高、功能全的产品 ⑷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 ⑸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扩容和升级能力。

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 2.1 系统应具有的特性 2.1.1 先进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若花巨资建成一个几年之内就要淘汰的落后系统,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将严重影响工厂的声誉。所以设计方案首先就要确保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最佳性能价格比。 2.1.2 灵活性和兼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保证一个系统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系统升级扩容的灵活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采用模块化、开放式、集散型、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使得不改变原有设备,在不损失前期投资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升级和扩容,确保系统不过时。 2.1.3 经济实用性 先进性与经济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在制定总体设计方案时: 一、要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佳的产品和系统。高科技现代化时代,经济性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性能价格比,既不是单纯性能,也不是单纯的价格,若不顾性能,而单纯追求价格,势必会陷入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战。那么系统事故所造成损失和影响用经济是补偿不了的。 二、善于充分利用软件来实现系统功能,尽可能减少硬件开支,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其它子系统的功能,并与之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功能重复。 四、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实用功能,去掉“华而不实”的无用功能,降低总体投资,求得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统一。 2.1.4 可靠性 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不可靠的系统不仅根本谈不上什么先进性,而且由于系统的瘫痪导致重大的损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负担和耗费。为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和产品的选用时: 一、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辐射屏蔽设计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 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一般为2~30MeV 。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 或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 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X 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A 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 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X 与X 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 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K 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20)/(r r I K X a δ= (2.1)

式中,r 0=1m;I是管电流,单位是mA; . K a 的单位是mGymin-1。 例1:为某患者做X射线拍片,设X射线管钨靶离患者,曝光时间。已知管电压为90kV、管电流50mA,出口处过滤片为2mm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 X 为 mGym2mA-1min-1,由公式(2.1)计算 . K a 为693 mGymin-1, 空气比释动能为 mGy。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 mGy。 2、加速器X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 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定义为,将X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A)在标准距离1m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m2mA-1min-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厚靶材 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可以利用对于高Z厚靶的a 值乘以表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表近似估计低Z靶或结构材料的X射线发射率所用的修正因子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我们居住的环境愈来愈相对的集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变得日益突出,火灾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各种各样的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人们更加重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发现与报警。2011年,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公布了当年的全国火灾情况,全国共接到报火灾一共125402起,死亡人数一共1106人,受伤人数有572人,直接造成的财产经济损失有18.8亿元。其中,尤其是在节日期间,燃放烟花原因所造成的火灾有所增多,还有建设施工的工地、以及小作坊和小商店等场所火灾发生的数量较多,同时由于用电用火所引起的火灾,在火灾发生总量上仍然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较大火灾共接报76起,死亡281人,受伤54人,直接财产损失8468.2万元,与2010年相比,死亡人数增加3.3%。全国公司厂房所发生的火灾6779起;居民住宅一共发生了火灾有48548起;而用作仓储场所引起的火灾一共5463起,人口比较集中的场所所发生火灾12471起,因为交通工具事故所造成的火灾13049起;易燃易爆地方事故所发生的火灾407起;城乡火灾总量下降。全国农村一共发生了火灾38469起,死亡349人,受伤15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有39301.3万元。而城市已共引发火灾有43171起,死亡331人,受伤196人,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有55330万元;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火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火灾发生的复杂情况了,而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多采用RS-485总线作为通信方式,通信可靠性比较差。所以现在各国更加注重,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开发。现代智能高效的火灾报警系统是一个将信号的检测、传输以及控制集于一体的控制系统, 指引了当今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方向[1]。

基于多种传感器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多种传感器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引言】 在家庭住宅、宾馆酒楼、影剧院、歌舞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办公室等室内的火灾中,化纤地毯、塑料装饰品、壁纸、地板革、地面胶合材料、油漆家具等现代化可燃材料燃烧时,常常伴有有毒有害气体和浓烟灰尘,对人体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从近期国内外发生的火灾事故来看,大多是中毒窒息、互相踩挤造成了重大伤亡。 不同的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同,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害程度也不一样。火灾时,当人们看到有红、绿、蓝、黑、褐色浓烟充满室内时,就说明是有毒烟气,而且还能闻到酸、苦、辣、大蒜等刺激气味。 常见的毒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氧化氢等。这些气体伴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内脏,轻者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呼吸困难;重者昏迷不醒,甚至中毒死亡。 针对火的烟雾,温度,热辐射的特性。我的火警监测系统设计采用烟敏,热敏,光敏三种传感器集成于一体的火灾报警系统全方位监测火情,给人员带来最准确的信息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摘要】 烟雾探测器就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烟感检测器,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 【关键词】 火灾自动报警、传感器 【器件说明】 报警探测所用到的传感器分别为烟敏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作为系统的自动开关,安置的位置与环境不同。 烟敏传感器,用MOS场效应管实现。在MOSFET的栅极上附上一层聚合物薄膜,当在P型衬底与栅电极之间加上直流脉冲时,注入的正电荷渐渐扩展到聚合物薄膜上,同时在沟道上渐渐感应出负电荷。当这种扩展达到一定程度时,

网络监控管理软件的设计

网络监控管理软件的设计 网络监控管理软件的设计【1】 摘要:网络安全管理是近年来很热门的话题,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有电脑,就需要对公司的上网情况进行管理、控制、监控。 本文针对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可以实时了解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的系统软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强化企业竞争力,这种软件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网络监控网络管理 目前,国内主要上网行为管理厂商的产品主要有深信服、网康、游龙等,各家产品大同小异,几乎都集成网关、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功能,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多链路接入均衡,网络访问行为管理、邮件安全与杀毒、流量管理、阳光上网、网络监控、VPN等企业网络应用功能,几乎每家产品所囊括的功能足以为网络管理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但是具体到绝大多数网络管理中,客户真正需要的功能一般也只是常规的网络管理功能,比如禁止P2P下载、限制聊天软件、限制主机公网带宽、网页浏览、网络游戏软件等等,为此开发设计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设计目标 本软件开发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开发出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可让企业管理者很方便的实现对公司电脑终端的监督和管理,以实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二、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主要涉及到系统平台的两个组成部分:主监控端和客户端。 主监控端主要是完成从被监控端采集桌面画面,电脑基本信息,当前运行程序等。 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为保证系统安全,为主监控端系统设置了用户认证,必须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到管理系统,登陆界面如图2所示:监控管理系统的界面如图3所示:在监控系统中,本软件主要监控客户端的电脑桌面画面,并远程截取客户端当前运行程序以及系统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能清楚了解客户端电脑的运行情况,以实现对客户端的实时监控。 三、结论 本软件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者的需求出发,为其实时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状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经过测试,效果良好。 * [1]王荣华,王永强局域网监控管理技术[J].信息安全,xx(1):37-39. [2]孙莉娜,企业网络监控技术初探 xx (32):02. 校园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设计【2】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职业学院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人员:黄建恒- 设计日期: 2015年 12 月29日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说明 消防自控系统产业的形成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建筑物日见增多,并且社会各方面对预防和消除火情十分重视,这样就产生了需求拉动。经过短时间的混乱后,由于国家主管部门的适时介入,有力地整合、规了市场,使本产业在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消防报警系统又称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主机、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传感器、人工火灾报警设备、输出控制设备组成。传感器完成对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的探测,并将相关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完成对信号的显示、记录,并完成相应的输出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设计的是城市职业学院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男、女寝)的消防报警系统。通过对学校消防报警系统的勘察,我们了解了学校消防系统的布局,例如,学校在教学楼各层都按放有消防报警设备(灭火器、消防提示(导向)、声光报警器、感烟、感温探测器、火灾指示灯等),但是根据学校的情况,我们的学校面积比较小,学生人数很多,有时候放学下楼时就特别的拥挤,有的楼层消防设备就不足。所以对于本系统的设计,例如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增加了消防广播报警系统和导向指示牌。 2设计依据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系统中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行业规 ●《安全防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 50348-2004)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系统》(DB33/T334-2001)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50348-2004) ●《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EIA/TIA568A,EIA/TIA569A 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和空间 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