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方案设计.doc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方案设计.doc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方案设计.doc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方案设计.doc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方案设计

1自动灭火器位置布局

发动机舱是汽车的中枢区域,布局紧凑。而自动灭火器受自身体积外形所限,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和牢固的方式放置。

1.1车身驾驶室舱内布局

本文所述的商用车,是典型的前置发动机车型。车身发动机舱是整车的首脑部位,是动力总成中心及控制中心。它是由驾驶室地板、发动机罩、面罩框、前保险杠等组成的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其中动力总成核心发动机和控制中枢ECU等均放置于此,重要部件还有蓄电池、前蒸发器、暖风、风窗洗涤壶、ABS、空压泵、散热水箱、前灯、防冻液壶等。另外,电子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束、控制信号线束,进排气管道、液体循环管路等都在舱内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发动机舱内由于放置了众多的零部件,导致布局空间相当紧凑,而灭火器及其附属支架占用空间较大。并且舱内器件依托的车身本体铁件大多是材料厚度较薄的铁板,在灭火器本体3G动载工况下零部件强度较难满足安装要求。

1.2灭火器的布置原则

灭火器在发动机舱内布置,需要在满足灭火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强度高的车身部位,不降低车身模态及零部件强度、刚度。

1.2.1针对易起火点布置

汽车发动机舱内易起火部位主要有发动机本体及其管路、蓄电池及其开关等部位,其中,发动机引起的火患最难控制,后果最为惨烈。发动机及其管路其上易着火点按照危险性,依次为增压器、发电机、高压燃油泵及高压燃油管、排气管等。针对易着火点在舱内的位置分布和法规规定的灭火剂剂量要求,最终确定

在本车型上安装左右对称的两个灭火器,内贮干粉质量均为400克。车身左侧位置的灭火器灭主要针对高压燃油泵、增压器等的火情,并能兼顾蓄电池可能产生的险情;车身右侧的灭火器则主要排气管、发电机等的火情。

1.2.2选择车身强度足够高的部位作为安装位置

由于灭火器外壳较厚,加上支架和内贮干粉质量,整个灭火装置的重量比较大,因此选择厚度大、材料屈服强度较高的车身位置安装,是非常重要的。而当零件料厚达不到直接安装要求时,就必须对零件贴加强胶片和焊接加强支架来保证足够的安装强度。本车型的面罩框采用的双层钢板结构,骨架和外板都采用了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性能,灭火器就安装于面罩框的两侧位置。为了满足较高的安全系数,使面罩框不至于出现开裂等问题,面罩框骨架部位增加了加强板,灭火器支架直接安装于增加了加强板的零件处。

1.2.3灭火器拆装方便,并且不影响舱内其他器件维护作业。

由于发动机舱内器件数量比较多,有一些部件需要经常性拆装,灭火器布置之后不能影响其他部件后续操作。灭火器自身也需要拆装方便,只需要简单工具就能实现一次拆装操作。另外,灭火器布置位置尽量对称,既美观又对车身模态有益。根据车身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布局,结合灭火器的放置原则,本车型最终确定了灭火器放置于面罩框内侧上安装点处,以支架悬挂固定的布置方式。灭火器自身用圆形抱箍紧抱,并与灭火器支架连接,灭火器支架另一端用螺栓固定于面罩框上。

2灭火器布置方案

2.1面罩框本体加强方案

面罩框本体是由内外两层钢板点焊而成,内部为焊接骨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