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I C S35.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7025 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d a t a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f o r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2018-12-28发布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目 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概述2 5.1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2 5.2 安全防护范围3 5.3 安全分级原则4

6 基本级安全技术要求4

6.1 数据传输完整性4 6.2 数据传输可用性4 6.3 数据传输隐私5 6.4 数据传输信任5 6.5 信息传输策略和程序5 6.6 信息传输协议5 6.7 传输协议的审定与更新5 7 增强级安全技术要求5

7.1 数据传输完整性5 7.2 数据传输可用性5 7.3 数据传输隐私6 7.4 数据传输信任6 7.5 信息传输策略和程序6 7.6 信息传输协议6 7.7 传输协议的审定与更新6 7.8 数据传输保密性6 7.9 日志与审计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物联网三层参考模型下数据传输安全问题分析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数据传输安全能力要求与自查表9 参考文献11 G B /T 37025 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60)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二北京邮电大学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二中央财经大学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二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河南科技大学二重庆三峡学院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震二范科峰二丁治明二赖英旭二刘贤刚二黄剑二李健二龚洁中二李琳二李怡德二马占宇二段立娟二秦华二丁丽萍二顾健二齐力二杨明二陈书义二裴庆祺二张志勇二曹占峰二聂祥飞二涂山山二何通海二魏欣二吴亚玺二李童二刘静二蔡伟二邹仕洪三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工控终端除外)数据传输安全分级及其基本级和增强级安全技术要求等三本标准适用于相关方对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的规划二建设二运行二管理等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33474 2016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物联网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二人二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三

[G B/T33745 2017,定义2.1.1]

3.2

传感器t r a n s d u c e r/s e n s o r

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三

[G B/T7665 2005,定义3.1.1]

3.3

感知设备s e n s i n g d e v i c e

能够获取对象信息的设备,并提供接入网络的能力三

[G B/T33745 2017,定义2.1.9]

注:具备较高计算能力的感知设备还能对物或环境进行信息采集和/或执行操作三

3.4

传输安全t r a n s m i s s i o n s e c u r i t y

保护网络中所传输信息的完整性二保密性二可用性及用户定制等特性三

3.5

通信参考体系结构接口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r e f e r e n c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t e r f a c e

从物联网实体间互联互通的角度,描述物联网域间及域内实体之间网络通信关系的接口三

注:根据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通信可以采用无线或有线通信等接口方式三

[技术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包含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信息时代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活动成本,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但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又使得其不得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围绕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规范使用计算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黑客;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 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全面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网络基础: 一、判断题 1. 信息网络的物理安全要从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角度来考虑。√ 4. 计算机场地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 18~28 摄氏度。√ 8.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时应套钢管或其他非金属的保护套管,钢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9. 新添设备时应该先给设备或者部件做上明显标记,最好是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以防更换和方便查找赃物。√ 11. 有很高使用价值或很高机密程度的重要数据应采用加密等方法进行保护。√ 12. 纸介质资料废弃应用碎纸机粉碎或焚毁。√ 容灾与数据备份 一、判断题 2. 数据备份按数据类型划分可以分成系统数据备份和用户数据备份。√ 3. 对目前大量的数据备份来说,磁带是应用得最广的介质。√ 7. 数据越重要,容灾等级越高。√ 8. 容灾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周而复始的。√ 二、单选题 1. 代表了当灾难发生后,数据的恢复程度的指标是 2. 代表了当灾难发生后,数据的恢复时间的指标是 3. 容灾的目的和实质是 A. 数据备份 B.心理安慰 C. 保持信息系统的业务持续性 D.系统的有益补充 4. 容灾项目实施过程的分析阶段,需要进行 A. 灾难分析 B. 业务环境分析 C. 当前业务状况分析 D. 以上均正确 5. 目前对于大量数据存储来说,容量大、成本低、技术成熟、广泛使用的介质是一一一。 A.磁盘 B. 磁带 c. 光盘 D. 自软盘 6. 下列叙述不属于完全备份机制特点描述的是一一一。 A. 每次备份的数据量较大 B. 每次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校长 C. 不能进行得太频繁 D. 需要存储空间小

A. 灾难预测 B.灾难演习 C. 风险分析 D.业务影响分析 8、IBM TSM Fastback 是一款什么软件() A、防病毒产品; B、入侵防护产品; C、上网行为管理产品; D、数据存储备份产品 9、IBM TSM Fastback产品使用的什么技术( ) A、磁盘快照; B、文件拷贝; C、ISCSI技术; D、磁盘共享 12、IBM TSM Fastback产品DR(远程容灾)功能备份的是什么() A、应用系统; B、本地备份的数据; C、文件系统; D、数据库 三、多选题 1. 信息系统的容灾方案通常要考虑的要点有一一。 A. 灾难的类型 B. 恢复时间 C. 恢复程度 D. 实用技术 E 成本 2. 系统数据备份包括的对象有一一一。 A. 配置文件 B.日志文件 C. 用户文档 D.系统设备文件 3. 容灾等级越高,则一一一。 A. 业务恢复时间越短 C. 所需要成本越高 B. 所需人员越多 D. 保护的数据越重 要 4、数据安全备份有几种策略() A、全备份; B、增量备份; C、差异备份; D、手工备份 5、建立Disaster Recovery(容灾系统)的前提是什么()多选 A、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水灾...); B、人为灾害(错误操作、黑客攻击、病毒发作...) C、技术风险(设备失效、软件错误、电力失效...) 6、IBM TSM Fastback 可以支持数据库系统包括()多选 A、M S SQL; B、Oracle; C、DB2; D、MY SQL 7、IBM TSM Fastback 可以支持的存储介质包括() A、磁带介质; B、磁盘介质; C、磁带库; D、磁盘柜 基础安全技术 系统安全 一、判断题 防火墙能帮助阻止计算机病毒和蠕虫进入用户的计算机,但该防火墙不能检测或清除已经感染计算机的病毒和蠕虫√ 8. 数据库管理员拥有数据库的一切权限。√ 9. 完全备份就是对全部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 二、单选题 系统的用户帐号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全局帐号和

信息安全技术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标准状态:现行)

I C S35.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3560 2017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应用标识规范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C r y p t o g r a p h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d e n t i f i e r c r i t e r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017-05-12发布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和缩略语1 5 标识的格式和编码2 6 密码服务类标识2 6.1 概述2 6.2 算法标识2 6.3 数据标识5 6.4 协议标识9 7 安全管理类标识10 7.1 概述10 7.2 角色管理标识10 7.3 密钥管理标识11 7.4 系统管理标识12 7.5 设备管理标识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商用密码领域中的相关O I D 定义17 参考文献19 G B /T 33560 2017

G B/T33560 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60)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无锡江南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二兴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二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二上海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平二刘晓东二孔凡玉二李元正二徐强二柳增寿二李述胜二谭武征二李玉峰二李伟平二崔久强二周栋二郑海森三 Ⅰ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考前九章: 1、单选15x2’ 2、填空7x2’ 3、名词解释5x3’ 4、简答5x5’ 5、论述1x16’(短文500左右)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数据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

《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题2AD-A4

考试方式:闭卷Array ××××大学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卷(A) I. 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安全特性称为。 a.保密性 b. 有效性 c. 可控性 d. 完整性 2. 网络安全涉及的保护范围比信息安全。 a. 大 b. 相同 c. 小 d. 无关 3. 软件产品通常在正式发布之前,一般都要相继发布α版本、β版本和γ版本供反复测试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 a. 提高软件知名度 b. 改善软件易用性 c. 完善软件功能 d. 减少软件漏洞 4. 因特网安全系统公司ISS提出的著名PPDR网络安全模型指。 a. 策略、评估、设计和履行 b. 法律、法规、管理和技术 c. 策略、保护、检测和响应 d. 法律、法规、管理和教育 5.具有原则的网络安全策略是提高安全投资回报和充分发挥网络效能的关键。 a. 最小化 b. 均衡性 c. 易用性 d. 时效性 第 1 页共6 页

6.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违反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7. 下列那个机构专门从事安全漏洞名称标准化工作。 a. ITU b. IEEE c. CERT d. CVE 8. 《国际通用信息安全评价标准ISO/IEC 15408》在安全保证要求中定义了7个评价保证等级,其中的安全级别最低。 a. EAL7 b. EAL6 c. EAL4 d. EAL5 9.收发双方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体制称为。 a. 公钥加密 b. 非对称式加密 c. 对称式加密 d. 数字签名 10. 从主体出发表达主体访问客体权限的访问控制方法称为。 a. 访问控制列表 b. 访问能力表 c. 自主访问控制 d. 授权关系表 11. 通过抢占目标系统资源使服务系统过载或崩溃的攻击称为。 a. 缓冲区溢出攻击 b. 拒绝服务攻击 c. 漏洞扫描攻击 d. 获取用户权限攻击 12. 当入侵检测监视的对象为主机审计数据源时,称为。 a. 网络入侵检测 b. 数据入侵检测 c. 主机入侵检测 d. 误用入侵检测 第 2 页共6 页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A

信息安全技术教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 一、判断题 1。信息网络的物理安全要从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角度来考虑。√ 2。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公共区域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 3。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化工厂生产车间附近.× 4。计算机场地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 18~28 摄氏度。√ 5. 机房供电线路和动力、照明用电可以用同一线路。× 6。只要手干净就可以直接触摸或者擦拔电路组件,不必有进一步的措施。× 7. 备用电路板或者元器件、图纸文件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屏蔽袋内,使用时要远离静电敏感器件。√ 8. 屏蔽室是一个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大型六面体,能够抑制和阻挡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 9。屏蔽室的拼接、焊接工艺对电磁防护没有影响.× 10. 由于传输的内容不同,电力线可以与网络线同槽铺设。× 11.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时应套钢管或其他非金属的保护套管,钢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12。新添设备时应该先给设备或者部件做上明显标记,最好是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以防更换和方便查找赃物。√ 13.TEMPEST 技术,是指在设计和生产计算机设备时,就对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元器件、集成电路、连接线、显示器 等采取防辐射措施于从而达到减少计算机信息泄露的最终目的。√ 14. 机房内的环境对粉尘含量没有要求.× 15. 防电磁辐射的干扰技术,是指把干扰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和计算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混合在一起,以掩盖原泄露信 息的内容和特征等,使窃密者即使截获这一混合信号也无法提取其中的信息。√ 16。有很高使用价值或很高机密程度的重要数据应采用加密等方法进行保护。√ 17. 纸介质资料废弃应用碎纸机粉碎或焚毁。√ 二、单选题 1. 以下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是 A。穿合适的防静电衣服和防静电鞋 B. 在机房内直接更衣梳理 C。用表面光滑平整的办公家具 D. 经常用湿拖布拖地 2。布置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的路由走向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随意弯折 B. 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 10 倍 C。尽量直线、平整 D. 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 3。对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 EMC)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个国家的是恒定不变的 B. 不是强制的 C。各个国家不相同 D. 以上均错误 4。物理安全的管理应做到 A. 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明确个人工作职责 B。制定严格的值班和考勤制度,安排人员定期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C。在重要场所的迸出口安装监视器,并对进出情况进行录像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___。 A. 保密性 B.完整性 C. 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B,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___。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___。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一对密钥(K A公开,K 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 B公开,K 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 B公开(K A秘密(M))。B 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 A. K B公开(K A秘密(M’)) B. K A公开(K A公开(M’)) C. K A公开(K B秘密(M’)) D. K B秘密(K A秘密(M’))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 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E.docx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E 信息安全试题(1/共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安全的基木属性是o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 B, 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 ________ o A.对称加密技术 B.分组密码技术 C.公钥加密技术 D.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 ____ o A.研究数据加密 B.研究数据解密 C.研究数据保密 D.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对密钥(KA公开,KA秘密),B方有-?对密钥(KB公开,K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W = KB公开(K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____ o A. KB公开(KA秘密(M' )) B. KA公开(KA公开(M')) C. KA公开(KB秘密(M‘ )) D. KB秘密(KA秘密(M')) 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 o A.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小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o

A.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目前-?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___ 。 A.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駛件设施 C.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是起抗电磁干扰作川的硬件设施 8.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_____ 。 A.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日录服务 C.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访问控制服务9.设哈希函数H 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II的k个随机输入屮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岀的概率人于0. 5, 则k约等于—。 A. 2128 B. 264 C. 2 D. 2 10. Bell-LaPadula模型的出发点是维护系统的______ ,而Bibd模型与 Bell-LaPadula模型完全对立,它修正了Bell-LaPadula模型所忽略的信息的_______ 问题。它们存在共同的缺点:直接绑定主体与客体,授权工作困难。 A.保密性可用性 B.可用性保密性 C.保密性完整性 D.完整性保密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ISO 7498-2确定了五大类安全服务,即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同吋,ISO 7498-2也确定了八类安全机制,即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交换、业务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和公证机制。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号 Standard No. 中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英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备注 Remark 1GB/T 33133.1-2016信息安全技术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第1部分:算法描述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ZUC stream cipher algorithm— Part 1: Algorithm description 2GB/T 33134-2016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域名服务系统安全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requirement of public DNS service system 3GB/T 33131-2016信息安全技术基于IPSec的IP存储网络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pecification for IP storage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IPSec 4GB/T 25067-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5GB/T 33132-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处理实施指南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Guide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treatment 6GB/T 32905-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M3 crytographic hash algori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7GB/T 22186-2016信息安全技术具有中央处理器的IC卡芯片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C card chip with CPU 8GB/T 32907-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4分组密码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M4 block cipher algor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9GB/T 32918.1-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Public key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SM2 based on elliptic curves—Part 1: General 国标委计划 [2006]81号

物联网安全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1.1物联网的安全特征: 1,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2,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1.2物联网从功能上说具备哪几个特征? 1,全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条形码等获取被控/被测物体的信息。 2,数据信息的可靠传递,可以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 3,可以智能处理,利用现代控制技术提供智能计算方法,对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4,可以根据各个行业,各种业务的具体特点形成各种单独的业务应用,或者整个行业及系统的建成应用解决方案。 1.3物联网结构应划分为几个层次? 1,感知识别层 2,网络构建层 3,管理服务层4,综合应用层 1.4概要说明物联网安全的逻辑层次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主要考虑3个逻辑层,即底层是用来采集的感知识别层,中间层数据传输的网络构建层,顶层则是包括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的应用中间层 1.5物联网面对的特殊安全为问题有哪些? 1,物联网机器和感知识别层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2,感知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4,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易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针对这些安全架构,需要发展相关的密码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匿名签名、匿名认证、密文验证(包括同态加密)、门限密码、叛逆追踪、数字水印和指纹技术。 1.8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会涉及许多非技术因素。下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1)教育:让用户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使用物联网服务以减少机密信息的泄露机会; (2)管理:严谨的科学管理方法将使信息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特别应注意信息安全管理; (3)信息安全管理:找到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最薄弱环节并进行加强,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程度,包括资源管理、物理安全管理和人力安全管理; (4)口令管理:许多系统的安全隐患来自账户口令的管理; 物联网结构与层次 ①感知识别层:涉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标签、手持移动设备、GPS终端、视频摄像设备等;重点考虑数据隐私的保护; ②网络构建层:涉及互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离无线通信、3G/4G通信网络、网络中间件等;重点考虑网络传输安; ③管理服务层:涉及海量数据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云计算、网络计算、高性能计算、语义网等;重点考虑信息安全; ④综合应用层:涉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决策支持等。重点考虑应用系统安全; 4 管理服务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综合应用层之下,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题2ADA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0)安全解决方案的经费预算。 IV. 根据表1所示的端口扫描分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表1 协议分析软件捕获的部分端口扫描分组 Source Destination Protocol Info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1 > 233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233 > 2921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2 > 5405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5405>2922 [SYN, ACK] Seq=0 Ack=1 Win=17520 Len=0 MSS=146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2 > 5405 [RST] Seq=1 Ack=1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3 > 2032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2032 > 2923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4 > 32786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32786 > 2924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5 > 35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35 > 2925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1. 指出端口扫描类型(4分) TCP SYN 扫描 2. 指出开放的端口号或服务(3分) 5405 3. 指出被扫描的主机IP地址(3分)

最新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D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 案D

综合习题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C)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联的系统。 A. 计算机 B. 主从计算机 C. 自主计算机 D. 数字设备 2.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3. 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A)。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4. 网络安全最终是一个折衷的方案,即安全强度和安全操作代价的折衷,除增加安全设施投资外,还应考虑(D)。 A. 用户的方便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 D. 上面3项都是 5.A方有一对密钥(KA公开,K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B公开,KB 秘密),A方向B方发送 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B公开(K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 (C)。

A. KB公开(KA秘密(M’)) B. KA公开(KA公开(M’)) C. KA公开(KB秘密(M’)) D. KB秘密(KA秘密(M’)) 6.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含义是(C)。 A. 将所有密钥公开 B. 将私有密钥公开,公开密钥保密 C. 将公开密钥公开,私有密钥保密 D. 两个密钥相同 二、填空题 密码系统包括以下4个方面: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和密码算法。 解密算法D是加密算法E的逆运算。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又称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是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以前使用的密码体制。 如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这种密码体制称为对称密码体制。 DES算法密钥是 64 位,其中密钥有效位是 56 位。 RSA算法的安全是基于分解两个大素数的积的困难。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用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密钥分配、数字签名。 消息认证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验证数据在传送和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 MAC函数类似于加密,它于加密的区别是MAC函数不可逆。 10.Hash函数是可接受变长数据输入,并生成定长数据输出的函数。 三、问答题 1.简述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的特点,并列举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现象。 主动攻击是攻击者通过网络线路将虚假信息或计算机病毒传入信息系统内部,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系统服务的可用性,即通过中断、伪造、篡改和重排信息内容造成信息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被动攻击是攻击者非常截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完整篇.doc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1 1.0目的 为了预防和遏制公司网络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网络出现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畅通与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竞争环境,有效进行公司内部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整体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2.0 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四川移动所属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及公司内部信息技术整体的控制。 3.0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信息安全组织的指导意见,为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组织与指挥,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网络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网络部分管信息安全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由省公司网络部归口进行职能管理,省公司各网络生产维护部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省监控中心设置安全监控人员,各市州分公司及生产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管理员,各系统维护班组负责系统信息安全负责全省各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协调工作。 3.1.1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组长职责: 负责公司与相关领导之间的联系,跟踪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

件的处理过程,并负责与政府相关应急部门联络,汇报情况。 3.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副组长职责: 负责牵头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管理规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安排与落实,协调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解决。 3.1.3省网络部信息安全职能管理职责: 省公司网络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制订和审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案;组织检查和考核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评估;组织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 工作及后续的整改工作;汇总和分析安全事件情况和相关安全状况信息;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 3.1.4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各分公司、省网络部、省生产中心设置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员,根据有限公司及省公司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各类网络、业务系统和支撑系统提出相应安全技术要求,牵头对各类网络和系统实施安全技术评估和工作;发布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预警信息,并细化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协助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预案,参与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并定期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技术分析。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代IT潮流,设备将能够通过网络传输客户和产品数据。汽车、冰箱和其他设备连接物联网后,都可以产生并传输数据,指导公司的产品销售和创新。同时,消费者也可以使用连接物联网的设备收集自己的信息,比如现在的智能手环可以收集每天走多少步,心跳次数和睡眠质量等数据。 目前,物联网领域标准不一,让物联网市场碎片化。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使用一套标准,医疗健康系统优势一套标准,甚至同样的领域,厂商的软件也指支持自己的设备。没有厂商愿意生产支持所有设备的通用程序,因此,集成数据和创建无缝的客户体验就成了难题。特别地,物联网安全标准的缺乏也让用户担心不同的设备如何保护客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隐私和安全是市场的敏感区域,如果物联网不能够保护好数据,很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有鉴于此,为了推进物联网产业在中国快速、健康的发展,2014年12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课题下达给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工作组由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组成。 本项目最终成果为:《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1.2主要工作过程 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2015年3-4月,课题组结合各参与单位的意见和实际系统的安全测评,进行任务研究分工,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和各成员返回意见对标准草案编制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 2)2015年5月,明确标准研制思路,项目组编制标准草案。 3)2015年6月,组织了标准草案研讨会,讨论已制定内容,根据研讨会各

最新整理浅论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当前泄密的主要途径.docx

最新整理浅论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当前泄密的主要途径浅论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当前泄密的主要途径 (―)电磁辖射泄密 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主机及其显示器、投影仪、扫描仪、xxx机等,只要在运行工作状态都会产生电磁辖射,这些电磁辐射就携带着电子设备自身正在处理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涉密信息。计算机福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脆弱性,g卩:处理器的辖射;通线路的辖射;转换设备的辖射;输出设备的辐射。其中辐射最危险的是计算机显示器,它不仅福射强度大,而且容易还原。经专用接收设备接收和处理后,可以恢复还原出原信息内容。 对于电子设备福射问题的研究,美国科学家韦尔博士得出了四种方式:处理器的辖射;通信线路的辐射;转换设备的福射;输出设备的福射。根据新闻媒体报道,西方国家已成功研制出了能将一公里外的计算机电磁福射信息接受并复原的设备,这种通过电磁辖射还原的途径将使敌对分子、恐怖势力能及时、准确、广泛、连续而且隐蔽地获取他们想要的情报信息。 此外,涉密计算机网络如采用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网线)传输信息,非屏蔽网线在传输信息的同时会造成大量的电磁泄漏,非屏蔽网线如同发射天线,将传输的涉密信息发向空中并向远方传播,如不加任何防护,采用相应的接收设备,既可接收还原出正在传输的涉密信息,从而造成秘密信息的泄露。 (二)网络安全漏洞泄密 电子信息系统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互通,各系统之间在远程xxx、远程传输、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敌对势力、恐怖分子提供了网络渗透攻击的有利途径。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程序多,同步使用通信协议复杂,导致计算机在工作时存在着多种漏洞(配置、系统、协议)、后门和隐通道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范技术 刘 辉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天津300451) 摘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及其特性,分析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技术.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2 文献标识码:A Simply Discuss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UU Hu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sineering,Tianjin Coastal Polytechnic Imtitute,Tianjin 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300451)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某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人们总是过多地考虑如何能够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但 在实际应用中,资源共享总是在一个局部或者某些特定用户之间进行的,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会造成信息泄密,信息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的现象,这是所有设计者和使用者都不希望 出现的,因此必须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 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 和泄露等现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1信息安全保障背景 1.1.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生产:信息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扩散 信息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第一阶段,电讯技术的发明;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互联网的使用 1.1.2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 消极: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1.2信息安全保障基础 1.2.1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通信保密阶段(20世纪四十年代):机密性,密码学 计算机安全阶段(20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机密性、访问控制与认证,公钥密码学(Diffie Hellman,DES),计算机安全标准化(安全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信息安全保障体系(IA),PDRR模型: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恢复(restore),我国PWDRRC模型:保护、预警(warning)、监测、应急、恢复、反击(counter-attack),BS/ISO 7799标准(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1.2.2信息安全的含义 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1.2.3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1.2.4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人为和环境的威胁 1.2.5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1.2.6信息安全技术 核心基础安全技术:密码技术

【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题2ADA4

【关键字】技术 I. 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安全特性称为。 a. 保密性 b. 有效性 c. 可控性 d. 完整性 2. 网络安全涉及的保护范围比信息安全。 a. 大 b. 相同 c. 小 d. 无关 3. 软件产品通常在正式发布之前,一般都要相继发布α版本、β版本和γ版本供反复测试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 a. 提高软件知名度 b. 改善软件易用性 c. 完善软件功能 d. 减少软件漏洞 4. 因特网安全系统公司ISS提出的著名PPDR网络安全模型指。 a. 策略、评估、设计和履行 b. 法律、法规、管理和技术 c. 策略、保护、检测和响应 d. 法律、法规、管理和教育 5. 具有原则的网络安全策略是提高安全投资回报和充分发挥网络效能的关键。 a. 最小化 b. 均衡性 c. 易用性 d. 时效性 6.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违反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7. 下列那个机构专门从事安全漏洞名称标准化工作。 a. ITU b. IEEE c. CERT d. CVE 8. 《国际通用信息安全评价标准ISO/IEC 15408》在安全保证要求中定义了7个评价保证等级,其中的安全级别最低。 a. EAL7 b. EAL6

c. EAL4 d. EAL5 9. 收发双方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体制称为。 a. 公钥加密 b. 非对称式加密 c. 对称式加密 d. 数字签名 10. 从主体出发表达主体访问客体权限的访问控制方法称为。 a. 访问控制列表 b. 访问能力表 c. 自主访问控制 d. 授权关系表 11. 通过抢占目标系统资源使服务系统过载或崩溃的攻击称为。 a. 缓冲区溢出攻击 b. 拒绝服务攻击 c. 漏洞扫描攻击 d. 获取用户权限攻击 12. 当入侵检测监视的对象为主机审计数据源时,称为。 a. 网络入侵检测 b. 数据入侵检测 c. 主机入侵检测 d. 误用入侵检测 13. 误用入侵检测的主要缺点是。 a. 误报率高 b. 占用系统资源多 c. 检测率低 d. 不能检测知攻击 14. IEEE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采用协议解决多用户同享无线信道的冲突问题。 a. CSMA/CD b. WEP c. CSMA/CA d. WPA 15. 为了在全球范围推广IEEE 802.16标准并加快市场化进程,支持IEEE 802.16标准的生产厂商自发成立了联盟。 a. Wi-Fi b. SIG c. H2GF d. WiMAX 16. 下列那一个IEEE 标准是面向无线个人区域网的标准? a. IEEE b. IEEE c. IEEE 802.16 d. IEEE 802.15 17. WEP加密使用了24位初始向量IV,其目地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