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级高一上数学知识点

2017级高一上数学知识点

高一上数学知识点

期末临近,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以下问题是否有清楚的认识?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

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

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

B A . 3、全集、补集 {|,}

U C A x x U x U =∈?且

注意: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

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

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

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

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⑴m n m

n a a

= ()

1,,,0*>∈>m N n m a ;⑵()01

>=-n a

a n n ;

4、 运算性质: ⑴()Q s r a a

a a s

r s

r

∈>=+,,0;⑵()()Q s r a a a rs s

r ∈>=,,0;

⑶()()Q r b a b a ab r r r ∈>>=,0,0.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 记住图象:()1,0≠>=a a a y x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x N N a a x =?=log ;

2、N a N a =log .

3、01log =a ,1log =a a .

4、当0,0,1,0>>≠>N M a a 时:

⑴()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⑵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

??; ⑶M n M a n a log log =. 5、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1,0,1,0>≠>≠>b c c a a .

6、a b b a log 1

log =

()1,0,1,0≠>≠>b b a a .

7、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 记住图象:()1,0log ≠>=a a x y a

§2.3、幂函数

1、几种幂函数的图象: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方程()0=x f 有实根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函数()x f y =有零点.

2、 性质: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掌握二分法.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1、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先画散点图,再用适当的函数拟合,最后检验.

注意:1.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

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2.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3.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4.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注意整体代换思想,看谁和谁地位相同)的定义域。求的定义域是函数如)([-2,3],)12(:x f x f - [-5,5]

5.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取值、作差、定号、下结论)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则(外层)(内层)

y f u u x y f x ===()()()??

[][]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为增函数,否则为减函数。)f x f x ??()()

()

如:求的单调区间

y x x =-+log 12

22 (设,由则u x x u x =-+><<2

2002

()

且,,如图:log 12

2

11u u x ↓=--+ u

O 1 2 x

当,时,,又,∴x u u y ∈↑↓↓

(]log 0112

当,时,,又,∴x u u y ∈↓↓↑

[)log 1212

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f (x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若总成立为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f x f x f x ()()()-=-?? 若总成立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f x f x f x y ()()()-=??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若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2f(x)f(0)0= 7.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f x f x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 f x f x x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 f x f x ()()与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 f x f x y x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1

f x f a x x a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

f x f a x a ()()()与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20

将图象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y f x a a a a y f x a y f x a =>?→

????????>=+=-()()()()

()00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b b b b y f x a b

y f x a b ()()()()>?→

????????>=++=+-00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f x f x f x f x

→→()() (下翻上)

()()(右翻左)

8.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

()()一次函数:10y kx b k =+≠

()()()反比例函数:推广为是中心,200y k x k y b k x a k O a b =

≠=+-≠'()

双曲线。 (k<0) y (k>0)

y=b

O’(a,b) O x

x=a

()()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

302442

2

2y ax bx c a a x b a ac b a =++≠=+?

? ???+-

顶点坐标为,,对称轴--?? ???=-

b a a

c b a x b

a 24422

开口方向:,向上,函数a y ac b a >=

-0442

min

a y ac

b a <=

-0442

,向下,max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ax bx c x x y ax bx c x 212200++=>=++,时,两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 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ax bx c 200++><()

②求闭区间[m ,n ]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指数函数:,401y a a a x =>≠

()

()对数函数,501

y x a a a =>≠log

由图象记性质!(注意底数的限定!) y

y=a x (a>1)

(01) 1

O 1 x

(0

()()“对勾函数”60y x k

x

k =+

> y

O x

-k k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要注意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0,0(呢>>+

=b a x

b ax y

9.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

指数运算:,a a a a a p p 0101

0=≠=≠-(())

a

a

a a

a

a m

n

m

n

m n

m

n

=

≥=

>-

((01

0))

()对数运算:·,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M N =+>>00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n

a M N M N M n M

=-=,1

对数恒等式:a x a x log =

对数换底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a c c a n a b b a b n

m b

m =

?=

10.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直接法,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分离常数法,换元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 11.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

100a b c ac bc c ac bc >>?>

(),2a b c d a c b d >>?+>+ (),300a b c d ac bd >>>>?>

(),4011011a b a b a b a b >>?

<<

(),50a b a b a b n n n

n

>>?>>

()(),或60||||x a a a x a x a x a x a <>?-<<>?<->

12.解分式不等式:

()()

(1)

0()()0,0()()0()()

f x 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

()(2)

0,0()0()0

()()f x g x f x g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注意分母不为零)

()

13.(0)()

f x a a

g x >≠解分式不等式

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 的系数变为1,数轴标根法解得结果。)

14.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不穿”,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如:x x x +--<1120

2

3

15.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如:对数或指数的底分或讨论

a a ><<101、

?)1(log )1(log ),1(log )1(log 22

122

1吗会解+>+-+>+-x x x x x x a a

1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怎样的?

会解053,

0622<-+->--x x x x 吗?

17.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0f x a a <>?()()2.||,0f x a a >>

?()()3.||f

x g x ?

()()5.||||f x g x >?()()6.||0b f x a a b <<>>?()a f x a

-<<()()f x a f x a

><

-或()()()g x f x g x

-<<()()()()

f x

g x f x g x

<->或()()

22f x g x >()()b f x a a f x b <<-<<-或

18.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零点分段讨论法)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每段取交集,最后综上取各段的并集。)

例如:解不等式||x x --+<311(试一试)

(解集为)

x x |>?

?????12 19.绝对值不等式重要定理:a b a b a b -≤±≤+

20.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 如:恒成立的最小值a f x a f x ?>()()恒成立的最大值

(还要注意有解与解集为空集的情况)

如:的取值范围上恒成立,求在a x x x ax ]4,1[0432∈<-- ( a<4 )

例如:对于一切实数,若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x x x a a -++>32

()()或者:,∴)x x x x a -++≥--+=<323255

||||[||,)x a x b a b -+-∈-+∞,

||||[||,||]x a x b a b a b ---∈---

21.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是则p q p q p q ,,? .A B ,B ,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是则A B A ? 必修2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任意角

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 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Z k k ∈+=,2παββ.

§1.1.2、弧度制

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 r

l =

α. 3、弧长公式:R R

n l απ==

180

. 4、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

1

3602==

π.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y x P ,,那么:

x

y x y =

==αααtan ,cos ,sin . 2、 设点()00,y x A 为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那么:(设2020y x r +=

r y 0s i n

=α,r x 0cos =α,0

0tan x y

=α. 3、 αsin ,αcos ,αtan 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4、 诱导公式一:

()()().

tan 2tan ,cos 2cos ,

sin 2sin απααπααπα=+=+=+k k k (其中:Z k ∈) 5、 特殊角0°,30°,45°,60°,

90°,180°,270°的三角函数值.

α

6

π

4

π 3

π

αsin

2

1 2

2 2

3 αcos

2

3 2

2

21 αtan

3

3 1

3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 平方关系:1cos sin 2

2=+αα. 2、 商数关系:α

α

αcos sin tan =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 诱导公式二:

2、诱导公式三: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tan tan ,

cos cos ,

sin sin αααααα-=-=--=-

3、诱导公式四:

4、诱导公式五: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sin 2cos ,

cos 2sin ααπααπ=??

?

??-=??

?

??-

5、诱导公式六:

.sin 2cos ,cos 2sin ααπααπ-=??

?

??+=??

?

??+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1、记住正弦、余弦函数图象:

2、 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对称轴、

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3、 会用五点法作图.

§1.4.2、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1、 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x f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

个值时,都有()()x f T x f =+,那么函数()x f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

2、 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

周期性. §1.5、函数()?ω+=x A y sin 的图象

1、 能够讲出函数x y sin =的图象和函数()b x A y ++=?ωsin 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

换关系.

函数s 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si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

原来的

1

ω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sin y x ω?=A +的图象.

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

ω

倍(纵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

ω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A +的图象.

2、 对于函数:

()()0,0sin >>++=ω?ωA b x A y 有:振幅A ,周期ω

π

2=T ,初相?,相位?ω+x ,

频率π

ω

21

=

=

T

f .

3.能根据图像求正弦型函数解析式,能根据解析式求正弦型函数的对称轴、对称中心、单调

区间。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1、 要求熟悉课本例题.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1、 了解四种常见向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

2、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1、 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2、 向量AB 的大小,也就是向量AB 的长度(或称模),记作AB ;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3、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

行.

§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 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 b a +≤b a +.

§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 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 §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 规定: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它的

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⑴

a a λλ=,

⑵当0>λ时, 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 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2、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0≠a a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a b λ=.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

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 λλ+=.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1、 ()y x j y i x a ,=+=.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设()()2211,,,y x b y x a ==,则:⑴()2121,y y x x b a ++=+,

⑵()2121,y y x x b a --=-,⑶()11,y x a λλλ=, ⑷1221//y x y x b a =?. 0//1221=-?y x y x b a 2、 设()()2211,,,y x B y x A ,则:()1212,y y x x AB --=. §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则 ⑴线段AB 中点坐标为(

)

2

22

12

1,y y x x ++, ⑵△ABC 的重心坐标为

(

)

333213

21,y y y x x x ++++.

2、 设()()2211,,,y x B y x A ,则:()()212212y y x x AB -+-=.

§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1、()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2、记住15°的三角函数值: α αsin

αcos αtan

12

π

4

26-

4

26+

32-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2、()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3、()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4、()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变形:()()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5、()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变形:()()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αααcos sin 22sin =, 变形:ααα2sin cos sin 21=.

2、ααα2

2

sin cos 2cos -=

1cos 22-=α α2sin 21-=,

变形1:2

2cos 1cos 2αα+=,

变形2:2

2cos 1sin 2αα-=.

3、α

αα

2tan 1tan 22tan -=.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 注意正切化弦、平方降次.

2、注意辅助角法(强提法):()22sin cos sin ααα?A +B =

A +

B +,其中

222

2

A

c o s =

s i n ,t a n A +B B

A B

???B

==A

+,.

3.、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