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企业管理第十一章测试

小企业管理第十一章测试

小企业管理第十一章测试
小企业管理第十一章测试

小企业在市场中不需要承担的风险有()

选择一项:

A. 财务风险

B. 反垄断风险

C. 技术风险

D. 创业风险

反馈

正确答案是:反垄断风险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5分中的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表述中,不构成小企业退出障碍的是()选择一项:

A. 心理障碍

B. 组织障碍

C. 物质障碍

D. 制度障碍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组织障碍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5分中的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风险的主要特点不包括()选择一项:

A. 客观性

B. 可测可控性

C. 普遍性

D. 规律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可测可控性

题目4

正确

获得5分中的5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计算方法中,不属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重置成本法

B. 政府评估法

C. 市场法

D. 收益法

反馈

正确答案是:政府评估法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2—5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题目5

部分正确

获得6分中的5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从成长角度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成熟期

B. 创立期

C. 成长期

D. 重建期

E. 规范期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创立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规范期, 重建期题目6

部分正确

获得6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退出市场的策略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上市

B. 国家收购

C. 企业移交

D. 企业改制

E. 企业出售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企业上市, 企业出售, 企业移交

题目7

部分正确

获得6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承担的风险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才流动风险、管理风险

B. 市场风险、财务风险

C. 国际化风险、多元化风险

D. 创业风险、技术创新风险

E. 道德风险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创业风险、技术创新风险, 市场风险、财务风险, 人才流动风险、管理风险, 国际化风险、多元化风险, 道德风险

题目8

正确

获得6分中的6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需要面对的创业风险包括()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市场风险

B. 技术风险

C. 财务风险

D. 政策风险

E. 法律风险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 财务风险, 政策风险, 法律风险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

题目9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转移风险是对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出现之前或已有出现苗头时,采取其他应急措施来回避,使其减少或消除风险侵害和避免损失。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0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所有的企业家在创办企业的时候都不会想到退出策略,只是迫不得已时才考虑退出问题。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

不正确

获得4分中的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预测和识别、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不正确

获得4分中的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的退出策略是企业家在创办公司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而不是在迫不得已时加以考虑的。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四、思考题

题目13

完成

满分10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发展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

1.创立期

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问题是获得客户,并按照合同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能否以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规范期

企业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从生存下来转变为正常的收支关系,把企业逐步带入规范运作的状态。主要问题如下:

(1)短期内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达到收支平衡,并足以支付固定资产损耗后的维修和替换费用。

(2)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维持生存,并为发展壮大提供财力。

(3)能否建立起适应企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公司制度,包括治理结构、公司战略、管理方式等。

规范期的特点:

(1)由于成功,创业者面临许多机会,可能会使小企业盲目进入许多新领域。

(2)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对销售量的追求远甚于对利润的追求。

(3)企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4)企业在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上都缺乏重点和连续性,缺乏战略规划和运行规范化。

(5)没有明确固定的组织结构,因人设事。

(6)创业者一方面尝试授权和分权,另一方面却在加强控制权。

(7)创业者陷阱日益明显,企业的生存对创业者高度依赖。

3.扩张期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创业者在维系企业持续成长的努力中反复尝试授权的方式、范围和力度,直到把企业交给职业管理团队。他可以聘请专业人才,也可能把公司卖给一个更专业的母公司。

4.成熟期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视野的开拓和创造力的发挥已经被制度化。

(3)企业高度重视对顾客需求的满足。

(4)能够制定并贯彻落实计划。

(5)无论从销售还是从盈利能力,企业都能承受增长带来的压力。

(6)企业开始分化出新的婴儿期企业,衍生出新的事业。

5.重建期

进入这个阶段后,企业最关心的首先是巩固和控制快速成长带来的财务收益;其次是保留规模小的优势,其中包括快速反应和创新精神;企业必须尽快扩充管理队伍,以便铲除增长可能带来的低效率;企业还应该使用诸如目标管理、预算、战略规划和标准成本制度等工具使企业专业化。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规模扩大,拥有了财务资源、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创业精神,必然成为市场上的强大力量。

题目14

完成

满分10

标记题目

题干

你认为哪一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可靠?为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收益法也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和项目评估最常用的方法。

运用收益法需满足条件:首先,被评估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其次,与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相联系的风险报酬可以估算出来。

收益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收益的各种因素,例如,市场预期收益、市场风险等。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应用收益法评估出的企业价格容易为供求双方所接受。

这一方法的应用暗含了如下假设:

(1)项目投资不能推迟,所有投资在期初或某一时刻必然发生。

(2)只要投资已实行,项目在投资期内就一直运行,不存在中途取消的可能。(3)在整个收益期内折现率不变。

题目15

完成

满分10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退出策略?

退出策略是企业家在创办公司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而不是在迫不得已时加以考虑的。小企业的退出策略主要包括企业上市、企业移交和企业出售。

题目16

完成

满分10

标记题目

题干

试比较一下中国小企业和美国小企业在企业退出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1)物质障碍。它是指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源的专用性。一般的资产都有其专业范围,资产的专用性要求资产资源配置在适当领域,如果转移该类资产,则必须付出“转移成本”,这可能是企业无法负担的。

(2)心理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退出意味着对现有业务的“否定”,这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从感情上可能难以接受。

(3)制度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结构性壁垒,企业进入和退出都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退出并不意味着资源的永久性“失业”,这些退出的资源通过流动、转移,会寻找到更加有利的投资领域。同样,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后也不是永久性地固定、沉淀下来,而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又必须考虑资源的新的战略性转移。为了在多元化企业中得到最高的绩效,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将资源从低机会率的领域转移到高机会率的领域中去。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B=∠1+∠2+∠3 B.∠ADE>∠B C.∠AED=∠1+∠2 D.∠AEC<∠B 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 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其他测试、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二)

其他测试、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二)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42,分数:100.00) 1.下面有关软件测试的叙述中,不属于H模型核心思想的是______。 ? A.软件测试不仅指测试的执行,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活动 ? B.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开发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 C.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 ? D.软件测试不同层次的测试活动严格按照某种线性次序执行 (分数:2.50) A. B. C. D. √ 解析:[解析] 软件测试的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活动就可以开展。 2.以下有关测试用例设计与开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 A.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不必考虑软件功能 ? B.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要关注测试用例设计的测试需求覆盖率 ? C.自动化测试的测试脚本开发属于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一部分 ? D.测试用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测试计划中的测试需求定义 (分数:2.5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白盒测试义称为逻辑驱动的测试,这种测试策略对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检查,从中获取测试数据,故A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脚本开发属于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故C对。根据产品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规格说明书,在测试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故D错。测试用例是否完整、边界是否考虑,其覆盖率能达到多高,是软件测试设计要点的一部分,故B对。 3.下列有关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哪个是错误的______。 ? A.测试过程管理应该首先建立测试计划 ? B.测试需求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是模糊的、非完整的 ? C.在测试任务较多的情况下,应该建立测试任务的优先级来优化处理 ? D.整个测试过程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测性和可跟踪性,强调以数据说话 (分数:2.50) A. B. √

最新《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地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不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3、如何看待“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适用吗?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科撕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以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也变得实际

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等,财产权并与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可在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却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了. 4、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依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的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是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时常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 5、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 解答:要点如下: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

图 1 图2 图3 图4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人教版课标)2012.9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通常以作为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4nm,这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成一列的长度。 2、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其原因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但水结成冰时体积变。所有的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 3、物体和物质是有区别的,例如我们称镜子是________,而组成它的玻璃则称________。当镜子摔碎以后,它的总质量却________,因为质量不随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4、有一种小儿用药的用法用量写到: 【用法用量】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成人一天8~16袋,分2~3次服用;小儿一天30 mg/kg体重,分2次服. 共有:0.125 g×12袋 根据以上数据,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16 kg,则每次用量是________袋,________天内能将此盒药用完.。 5、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 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如图1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 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填“左”或“右”).用已 调好的天平 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则应 增加右盘中的砝码或将游码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 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6、图3是一种常见的某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图线,从图中可知此物质可能 是________,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当该物质的体积是2 cm3时,则该 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 g.。 7、质量是10 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其密度将比冰要________;当这些水 又全部汽化成水蒸气后,其质量是________ kg,体积将变得更大,其密度将 ________。这说明质量不随物质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但密度将 可能发生变化。 8、图4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 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的 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它是用金属________制成的。 9、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若对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 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0、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kg。已知1L=1×10-3m3)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3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是:【】

流程管理软件测试的流程

(流程管理)软件测试的流 程

软件测试的流程,包含各阶段会产生什么文档 无论是采用瀑布式仍是其他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软件测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测试需求分析阶段。 测试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获得测试项目的测试需求(测试规格)。 输出产物:《可测试性需求说明书》和《测试规格》 2、测试计划阶段。 以测试需求为基础,分析产品的总体测试策略。 输出产物:《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3、测试方案设计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以测试规格为基础获得特性测试方案,对于有自动化测试的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分析,获得测试策略。 输出产物:《产品或者版本总体测试方案》 4、测试用例实现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完成各个特性的测试用例的编写和自动化脚本的编写。 输出产物:《产品自动化测试用例》和《手工执行测试用例》 5、测试执行阶段。 本阶段是根据测试策略开展测试执行和回归测试。 输出产品:《产品或版本测试方案》和《缺陷分析方案》 6、评估和关闭阶段。 只对前面的各个阶段的执行情况,完成对测试项目的关闭,同时提供完整的度量数据和项目总结方案。 输出产物:《遗留问题风险分析方案》、《度量分析方案》和《测试关闭方案》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何应用哪些软件测试方法。

画壹个V模型你就明白了:左边为开发过程,对应右边的测试过程,开发自上而下,测试是自下而上 开发过程测试过程 可行性研究验收测试 需求分析系统测试 概要设计集成测试 详细设计单元测试 软件编码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对应生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系统测试方案,即为系统测试准备的,该阶段已经完成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主要是对软件产品的功能和非功能进行测试,几乎不测试代码,所以测试方法以黑盒为主; 2、概要设计阶段对应生成概要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集成测试方案,该阶段已完成单元测试,是将各个功能模块组装起来进行的测试,所以也叫组装测试。主要见模块调用是否正常,接口是否可用,数据传输是否正确等,所以用到的测试方法几乎是白盒的方法,如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等; 3、详细设计阶段对应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单元测试方案,该阶段是开发人员编码后的第壹个测试阶段,是对开发出来的单独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每壹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正常,能够构建桩模块和驱动模块来回调用,方法也是以白盒为主。 4、白盒测试的准则是尽可能覆盖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黑盒则是尽可能覆盖所有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文档等壹些静态的测试。除常用的测试方法外,仍需补充大范围的随机测试,尽可能达到覆盖率10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十一章简单电路B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检测卷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单元测试卷 B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 图11—1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 ) 图11—1 2、在如图11—2所示的电路中,观察开关闭合前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图11—2 3、为了节能、方便,有的楼道照明灯使用声、光控开关,其原理是:光控开关在黑暗时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下面能实现只在黑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电路原理图是 A B C D 图11—3 4、 如图11-4所示,开关S 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 1被烧坏 B. L 1、L 2均不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 2被烧坏

图11—4 图11—5 5、甲、乙两灯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测得10s内通过甲灯的电荷量是3C,40s内通过乙灯的电荷量是12C,则甲、乙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以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图11—5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 l和L2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应是( ) A、S1、S2断开,S3闭合 B、S1、S闭合,S3断开 C、S1、S2、S3都闭合 D.S2、S3闭合,S1断开 7、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和L2在电路中并联 B.L1和L2在电路中串联 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图11—6 图11—7 图11—8 8、如图11-7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 9、我们做电学实验时应学会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如图11—8是一位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L1亮,L2不亮,A和V均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B.L2短路 C.L1断路D.L2断路 10、如图11-9所示,关于闸刀开关上的一些部件的导电性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瓷柄是绝缘体 B.胶盖是导体 C.动触头是绝缘体 D.静触头是绝缘体 11、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 设计了图11-10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 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图11—9

第十一章测试题

第十一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范永胜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12、8 B、5、5、11 C、15、9、6 D、22、22、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一腰的长至少要大于底边长的一半。 B、长度为5.6.10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和2,则其周长为4或5。 D、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ABC,腰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成两部分,若这两部分的差为4,底边BC长为8,则腰AB的长为() A、6 B、12 C、6或12 D、3或6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一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7 B、9 C、12 D、9或12 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6、如图、小明做了一个方形框架,发现很容易变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好的加固方案()A.B.C.D.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500,则它底角的度数是() A、750 B、150 C、300 D、300或750 8、在△ABC中,若∠A:∠B:∠C=2:3:4,则∠A,∠B,∠C的外角的比是() A、2:3:4 B、4:3:2 C、7:6:5 D、8:7:6 9、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得到16边形,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A、16 B、15 C、15或16 D、15或16或17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①各边相等或各角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③当四边形形状改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 R=Ω, 23 20 R R ==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 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23 R R 、并联后与 1 R串联,等效电阻为: 23 1 23 2020 3040 2020 R R R R R R ? =+=+=Ω ++,故A错误;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13 R R 、并联后与 2 R串联,等效电阻为: 13 2 13 3020 2032 3020 R R R R R R ? =+=+=Ω ++,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 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3 13 20 104 3020 R U E V R R ==?= ++;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3R两端的电压,为 3 3 23 20 105 2020 R U E V R R ==?= ++,故D错误; 【点睛】 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电路的简化. 2.有一条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已知铜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电子的电量为e.若认为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可表示为() A. A IM SN ρεB. A I MSN ρ εC. A IMS N ρεD. A IM SN ρ ε 【答案】A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实践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实践 关键词 测试过程模型测试管理理念可持续改进 1 测试过程概述 1.1 软件测试过程概述 软件测试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模型,用于定义软件测试的流程和方法。众所周知,开发过程的质量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同样的,测试过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软件测试过程和软件开发过程一样,都遵循软件工程原理,遵循管理学原理。 随着测试过程管理的发展,软件测试专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测试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将测试活动进行了抽象,并与开发活动有机的进行了结合,是测试过程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1.2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介绍 V模型 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V模型反映出了测试活动与分析设计活动的关系。在图1-1中,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图1-1 软件测试V模型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但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是针对程序进行的寻找错误的活动,而忽视了测试活动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活动的验证和确认的功能。 W模型 W模型由Evolutif公司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如图1-2所示,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对外供电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实验中常用的有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 掷开关。开关在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时,再闭合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时一定要避免短路。 7、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 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应该:①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尽量避免交叉;③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二、组装电路 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2、串联电路: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流经第一个元件后又依次流经其他的元件。 串联电路中,中要有某一个元件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3、并联电路:电路中的一些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 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并联电路中一个支路的用电器断开,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可以正常工作。 三、电流 1、电流:自然界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当导体中的电荷沿一定方向移动时, 导体中就会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 极流向负极。 3、电流用符号是I,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1A=103 mA,1mA =103μA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第 1 页 共 1 页 贞丰二中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 1.如图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3.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 A. 1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第 2 页 共 2 页 8. 装饰大世界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1正方形;○2长方形;○3正五边形;○4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用的地砖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9.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 10. 如图1,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12、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C= 。 13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 ,钝角三角形有 条高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它的 。 14.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15. 一个n 边形中,从一个顶点可以引 对角线; n 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 。 16. 如图2,在△ABC 中,AD ⊥BC 于点D ,BE=ED=DC ,∠1=∠2,则 ○ 1AD 是△ABC 的边 上的高,也是 的边BD 上的高,还是△ABE 的边 上的高; ○ 2AD 既是 的边 上的中线,又是边 上的高,还是 的角平分线。 17、如图3,∠1+∠2+∠3+∠ 4的值为 。 18.如图4,若∠A =70°,∠ABD =120°,则∠ACE = . 19.如图5,AB ∥CD ,∠BAE=∠DCE=45°,则∠E= . 20. 若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 ,其内角和为 。 图1 图2 D E 1 2 3 4 图3 图4 B E A C D 图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测试题 11.1练习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 2.如图,在△ABC中,∠1=∠2,G是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点E,CF⊥AD于点H并交AB于点F,下列判断: 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 ②BE是△ABD的AD边上的中线; ③CH是△ACG,△ACH,△ACD的高; ④ 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 ⑤CG是△ACD的中线.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①为一张△ABC纸片,P点在BC上.今将A折至P时,出现折线BD,其中D点在AC上,如图②所示.若△ABC的面积为80,△DBC 的面积为50,则BP与PC的长度比为() A.3∶2 B.5∶3 C.8∶5 D.13∶8 4.AD是△ABC的中线,如果△ABD比△ACD的周长多6 cm,那么AB 与AC的差为. 5.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S△ACE=4 cm2,则S△ ABC= . 6.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AB=2BF B.∠ACE=1 ∠ACB 2 C.AE=BE D.CD⊥BE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 C.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8.下面四个图形中,作△ABC的边AB上的高,正确的是()

9.如图,AE⊥BC于点E,则图中以AE为高的三角形共有() A.15个 B.14个 C.10个 D.5个 第9题图 1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E,如果△CDE的面积为3,△BCE的面积为4,△AED的面积为6,那么△ABE的面积为()A.7 B.8 C.9 D.10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1. 关于软件测试模型,描述正确的是(C) A. V模型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测试与开发可以同一阶段进行 B. W模型测试的对象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可以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 C. H模型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D. X模型是事先计划再进行测试。 2. 制定测试计划的步骤:(D) A.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B.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预计测试工作量 C. 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D.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3、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ABC)(多选) A、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B、使项目参与人员沟通更舒畅 C、使测试工作更加系统化 D、软件工程以及软件过程的需要 E、软件过程规范化的要求 F、控制软件质量 4、某公司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了CMM2认证,表明该公司(C)。 A. 开发项目成效不稳定,管理混乱 B. 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C. 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级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D. 可集中精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软件过程 5. (B )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志。 A.使用了特定的测试用例B.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的水平C.查出了预定数目的错误D.按照测试计划中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测试 6.软件测试计划的内容应包括(D)。 A. 测试目的、背景 B. 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 C. 测试内容和评价标准 D. 以上全部 7.下面不属于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输入类的是(B)。 A. 软件配置 B. 测试用例 C. 测试配置 D. 测试工具 8. 下列不属于测试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的是(A)。 A. 软件测试的方法与规范 B.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C. 软件测试计划 D.软件设计说明

成都市2020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单元测试题D卷

成都市2020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单元测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燃料使用液态氢,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 B.暖气管道内的传热介质是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自由电荷 D.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2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800W B.1度电可以让家里的空调正常工作1天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D.此时,考室内的温度约为37℃ 3 . 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 A.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D.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4 . 关于材料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给我们带来清洁能源 C.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D.超导材料可用在所有用电器上 5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空调制冷时的电流约500mA B.某电动自行车的总电源电压为48V C.电冰箱的额定功率为1200W D.Led台灯正常工作1min耗电6000J 6 . 随着技术的进步,LED常被用作光源或信号显示器,制作LED的关键材料是() A.绝缘体B.普通导体C.超导体D.半导体 7 . 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常用的测电笔的外壳是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而测电笔的笔尖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 A.耐高温性B.导电性C.硬度高D.延展性 8 . 某同学用一个双量程的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当把电流表接在图甲所示处与处时,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处与处的电流大小不相等 B.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要大一些 C.两次使用的量程不一样,乙图使用的是的量程 D.两次使用的量程不一样,丙图使用的是的量程 9 . 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3A、A3为0.6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经典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 (新课标)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每小题2分, 共24分。) 1.如图,△ ABC 中,/ C =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 4.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C,则/ 1 + / 2=( ) A. 360 B. 180 C. 255 2.若三条线段中a = 3, b = 5, c 为奇数, 那么由a , b ,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A. 1 个 B. 3 C.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 3. 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A. 1 种 B. 2 种 C. 3 D. 4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那么这个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D. 145

6. 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 ABC 中 BC 边上的高AD,正确的是( 10. 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将其分成 8个三角形,则它是 ( ) A.十三边形 B. 十二边形 C. 十一边形 D.十边形 11.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 45°角 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Z 1的度数为() 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 ABC 中, Z A = 80°,/ 且DE// BC 则/ AED 的度数是( A.40 B.60 9.已知△ ABC 中,/ A = 80 A. 130 B. 60 C. 130 °或 50° D. 60 °或 120° C ) B ? D 、E 分别 是 AB AC 上的点, B = 40 C.80 C ,/ B 、

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二)

[模拟] 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二) 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哪个不是测试环境的组成要素______。 A.软、硬件 B.技术文档 C.测试工具 D.网络环境 参考答案:B 第2题: 以下活动中,不属于测试计划的内容是______。 A.为测试各项活动制定一个实现可行的综合的计划 B.确定测试过程中每个测试阶段的测试完成标准 C.识别测试活动中各种风险,并给出风险应对措施 D.分析测试需求,并制定测试方案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有关测试过程抽象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V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只要某个测试达到了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开展 B.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同步进行,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也同样需要测试 C.H模型指出,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 D.X模型提出针对完整的程序进行集成的编码和测试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测试计划要达到的目标______。 A.为测试各项活动制定一个现实可行的、综合的计划,包括每项测试活动的

对象、范围、方法、进度和预期结果 B.为项目实施建立一个组织模型,并定义测试项目中每个角色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C.为测试执行活动设计测试方案,编制测试用例 D.确定测试需要的时间和资源,以保证其可获得性和有效性 参考答案:C 第5题: 下列有关软件测试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测试方案应考虑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和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测试目标 B.基于判定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C.测试方案设计中可以忽略软件系统的实际使用环境 D.测试开发不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工作内容 参考答案:A 第6题: 下列有关测试项目结束与定稿测试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测试执行完成,测试人员向测试负责人提交测试报告后,测试项目就可以结束了 B.对当前软件产品存在的缺陷进行逐个分析,认定剩余缺陷对产品质量无重大影响后,即可定稿测试报告 C.审查测试全过程,检查测试计划和内容无遗漏后,即可定稿测试报告 D.当所有测试计划内容完成,测试覆盖率达到要求及产品质量达到定义的标准,即可定稿测试报告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哪项工作与软件缺陷管理和追踪无关______。 A.对缺陷应该包含的信息条目、状态分类等进行完善设计 B.通过软件系统自动发送通知给相关开发和测试人员,使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C.对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进行记录和追踪 D.通过一些历史曲线和统计曲线来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缺陷发展情况 参考答案:C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对于一个简单电路的组成,金属外壳的手电筒的干电池是电路中的小灯泡是电路的,按纽是电路的,手电筒的外壳相当于电路的。 2、某电路中连有两只灯泡,一只开关,当开关闭合,两灯均发光。若拧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就熄灭,则两灯肯定是联;若拧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仍发亮, 则两灯肯定联。 3、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电荷。 4、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叫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5、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00mA= A计算机中的电源电流约100卩A= m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 合mV,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是V,合K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V。 6、如图6所示电路,若电流表A 1示数为0. 5A , A 2示数为0. 9A ,则通过L l的电流为A,通过L 2的电流为A。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2、S 3闭合,S 1断开时,灯L 1、L 2是______ 联,当S 2、S 3断开,S 1闭合时,L 1、L 2是________ 。当S 2断开,S 1、S 3闭合时,灯___ 亮,当S 1、S 2闭合时,会发生______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 ,当开关闭合时,灯L 1两端的电压也为9V ,则产生

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 。 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200mA= _____ A (4 2.5KV= _____ V (2 3 10-2 A= _____ 卩 A (5 1 000 V= ____ 卩 V (3 53mA=0 A (6 300mV= _____ V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0 引,则该通草球( A 一定带负电 B 一定带正电 C 一定不带电 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11、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A . 1.8A B. 0.36A C .可能是1.8A ,也可能是0.36A D.可能是1.4A ,也可能是0.33A 12、 每当节日的夜晚,许多高大的建筑物都要用成千只灯泡装点起来,点亮的 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美丽、壮观,这些灯泡是( A 并联 B 串联 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 无法判断13、下列电路图与实物 图一致的是 (

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古华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B)。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9.( D)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 C) A.广覆盖 B. 可持续 C. 高水平 D. 保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测试题(附答案)漂市一中钱少锋 一、选择题 1、(2012?内江)如图所示,以下实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 A. B. C. D. 2、(2011?乌兰察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5位空降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降伞,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空降兵在4999m高空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最后比较小速度平稳着陆,关于降伞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滑梯不完全光滑),如图所示,对于其机械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4、(2010?烟台)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如图).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a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 5、(2013?长沙)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肇事的可乐瓶里大约还有五分之一的可

乐.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可乐瓶对挡风玻璃没做功 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6、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在a、d两点动能一定相等 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7、(2013?临沂)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8、如图所示,苹果树上结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哪一个苹果的重力势能最大()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10、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2、.(2008?深圳)如图,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到重力的作用B.水的密度减小C.水的动能减小 D.水的重力势能增大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8题)二、填空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