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三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三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三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三文件系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 要求设计一个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例题:

●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

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

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

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算法与框图:

1.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2.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1,对应位

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3.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

●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MFD、UFD)

●打开文件目录(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MDF:

(1)用户名

(2)文件目录指针

(3)用户名

(4)文件目录指针

UFD

(1)文件名

(2)保护码

(3)文件长度

(4)文件名

AFD

(1)打开文件名

(2)打开保护码

(3)读写指针

文件系统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三.实验题:

1.增加2~3个文件操作命令,并加以实现。(如移动读写指针,改变文件属性,

更换文件名,改变文件保护级别)。

2.编一个通过屏幕选择命令的文件管理系统,每屏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选择信

息,不需要打入冗长的命令。

3.设计一个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其根目录为root,各分支可以是目录,

也可以是文件,最后的叶子都是文件。

4.根据学校各级机构,编制一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二) --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构建 138352019陈霖坤一实验目的 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了解JFFS2文件系统的优点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利用Busybox软件制作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方法 掌握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编译BusyBox,以BusyBox为基础,构建一个适合的文件系统; 制作ramdisk文件系统映像,用你的文件系统启动到正常工作状态; 研究NFS作为根文件系统的启动过程。 三Busybox介绍 BusyBox最初是由Bruce Perens在1996年为Debian GNU/Linux安装盘编写的,其原始构想是希望在一张软盘上能放入一个开机系统,以作为急救盘和安装盘。后来它变成了嵌入式Linux设备和系统和Linux发布版安装程序的实质标准,因为每个Linux可执行文件需要数Kb的空间,而集成两百多个程序的BusyBox可以节省大量空间。Busybox集成了包括mini-vi编辑器、/sbin/init、文件操作、目录操作、系统配置等应用程序。 Busybox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可以选择静态或动态链接,以满足不同需要。 四linux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对一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和元数据进行组织的机制,linux文件系统接口设计为分层的体系结构,从而将用户接口层、文件系统实现层和操作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分隔开。 在文件系统方面,linux可以算得上操作系统中的“瑞士军刀”。Linux支持许多种文件系统,从日志型文件系统到集群文件系统和加密文件系统,而且对于使用标准的和比较奇特的文件系统以及开发文件系统来说,linux是极好的平台,这得益于linux内核中的虚拟文件系统(VFS,也称虚拟文件系统交换器)。 文件结构 Windows的文件结构是多个并列的树状结构,不同的磁盘分区各对应一个树。Linux的文件结构是单个的树,最上层是根目录,其它目录都从根目录生成。不同的linux发行版集

实验三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三文件系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 要求设计一个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例题: ●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 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 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 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算法与框图: 1.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2.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1,对应位 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3.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 ●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MFD、UFD) ●打开文件目录(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MDF: (1)用户名 (2)文件目录指针 (3)用户名 (4)文件目录指针 UFD (1)文件名

(2)保护码 (3)文件长度 (4)文件名 AFD (1)打开文件名 (2)打开保护码 (3)读写指针 文件系统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三.实验题: 1.增加2~3个文件操作命令,并加以实现。(如移动读写指针,改变文件属性, 更换文件名,改变文件保护级别)。 2.编一个通过屏幕选择命令的文件管理系统,每屏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选择信 息,不需要打入冗长的命令。 3.设计一个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其根目录为root,各分支可以是目录, 也可以是文件,最后的叶子都是文件。 4.根据学校各级机构,编制一文件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选课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课题名称: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学生信息管理的手工管理模式已无法更上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 展,培养计划也在不断地修改。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增 加了日常教务的管理工作量。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在网络 环境下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对于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 和效率、方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查询、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 重要意义。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 一致性。严格地说只有信息的集中统一,信息才是资源。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 个别功能子系统保存自己的专用数据,但为保证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 计划,每一个小系统的实现均要在这个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通过标准、 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 3.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相应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开发与之适应的管理系统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方便学生查询,有利工作人员操作,更展示了高校的风貌。因此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了。 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含选课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个人信息子系统,修改口令子系统,教师评估子系统,查询成绩子系统。这些包涵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牵涉到各系部,学生办,财务处等校内其他职能部门。 很多学校的学生选课信息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是很完善。通过关于选课问题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同学们对网上选课系统有诸多不满意。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

Linux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黄冈师学院 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类型:□综合性 设计性□应用性) 实验课程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时间2015-2016 第二学期 学生何正发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401 学号07

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操作系统设计的过程,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加深对操作原理、功能及各种不同的存储管理方法理解与应用; 2、学会运用各种语言、软件开发新软件的基本方法; 3、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条件 Win7 /Windows 8.1/Linux等操作系统,装有java、C、C++、C#等语言工具的环境。 三、实验原理分析 可以选择最佳适应算法,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组成空闲区自由链,当用户作业或进程申请一个空闲区时,存储管理 程序从表头开始查找,当找到第一个満足要求的空闲区时,停止查找。如果该空闲区大于请求表中的请求长 度,将减去请求长度后的剩余空闲区部分留在可用表中。回收时,从作链中删去要回收的作业块,同时在空 闲链中插入该作业大小的空闲区,并按顺序排列 四、实验方案或步骤 1、应用环境、需求分析 本模拟系统主要针对文件的管理和操作名主要有:创建用户、文件、文件夹,读文件,写文件,执行文件,关闭文件,删除用户、文件夹、文件的功能。 创建用户、文件、文件夹:在对系统发出操作命令之前必须先登录用户,然而登录之前必须创建该用户。在创建完后,可通过登录用户来创建文件和文件夹。在创建文件时可设置文件的属性和输入文件的容。 读文件:读取任何已创建的只读或读写文件的容;如果所要读的文件不是可读文件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可读;如果所读文件不存在,系统会显示文件不存在。 写文件用户可写或重写读写文件中的容,并保存文件中的重写容,以供下次读取;当所要写的文件不是可写的文件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可写;当所要写的文件并不存在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存在。

(完整版)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实验4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Linux系统应用与开发教程实验名称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高级设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文件系统权限的设置 2、掌握linux用户帐号与组管理 3、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设置方法 4、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权限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root帐号通过系统提供的6个虚拟控制台登陆到linux,或在x-windows开启一个终端。 2、完成以下的实验内容 (1)、假设你是系统管理员:现要在公司linux服务器系统中新增一些用户与一个用户组。 ?使用groupadd account 添加一个名为account的组 ?使用useradd -G account acc-user1,(该命令将添加一个用户名为acc-user1的用户, 同时会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私有组(该私有组为用户的默认组,这个组中只有一个用户名),并把该用户将加入account的标准组,同时,按同样的方法建立acc-user2、acc-user3、acc-user4。 ?建立用户后,请使用x-window中的用户与组管理工具查看用户与组建立情况,检查用户与组的归属情况。 (2)、开启多个控制台,分别使用acc-user1、acc-user2、acc-user3登陆系统(可以在控制台分别登陆,也可以在X-windows中多开几个终端程序,默认使用root登陆,然后使用su命令通过切换用户的方式登陆,其语法为“su - user-name”,提示可以在登陆成功后运行命令“id”查看当前登陆的用户属于哪些组,当前的默认组是什么?) (3)、为account组建立一个公共共享目录/home/account-share,满足以下的权限设定要求,以及设置何种的umask: ?该目录的拥有者为acc-user1,所属组为account。 ?在该目录下建立一个/home/account-share/full-share的子目录,修改该目录的权限,使得account组的成员均能在对该目录有完全控制权限,account组外的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即account组的成员都可以在该目录下建立文件,同时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只有文件建立者有权限删除,并且每个用户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也能自动与该account组成员可读共享。 ?在/home/account-share/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子目录(如/home/account-share/acc-user1为用户acc-user1的目录,其拥有者为acc-user1,所在的组为account),配置该子目录的拥有者有完全控制权限,而同组用户只能读取,同时在用户在该目录下建立的文件,可供同组用户读。 (4)、考虑完成以上的共享目录权限设置,应注意哪些设置。包括目录的权限,目录的拥有者,目录所在的组,具体文件的权限,umask设置等。 (5)、实验报告应体现出使用不同身份的用户对所配置目录的访问测试过程。 三、实验环境 安装有vmware或visual pc软件的window主机,系统中有提供turbolinux或redhat的硬盘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一、实验题目 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二、实验课时 2课时。 三、实验目的 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构成部件、功能、型号、在计算机机箱内的位置、网络结构等。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多媒体演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机箱、主板、CPU、内存条、硬盘、软驱、光驱、插槽、BUS总线、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等; 2、打开机箱,实物展示并讲解个部件的功能及其连接; 3、机箱、主板、CPU、CPU风扇、内存条、显卡、网卡等分别如下所示。 机箱主板

内存条显卡网卡无线网卡 CPU CPU风扇硬盘 机箱背面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 4、观察每个部件在机箱的位置,并掌握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基本知识。 5、观察实验室网络结构图。 6、结合某网吧的例子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 Parallel port Serial port USB port Keyboard and mouse ports

7、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网络结构。知道了各种硬件的形状、功能、特征等。还知道了网络结构的流程、大体构造。这使我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1、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硬盘——是电脑的主要存储媒介之一。 3、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4、机箱——作为电脑配件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 用。 5、内存条——是连接CPU和其他设备的通道,起到缓冲和数据交换作用。

FAT文件系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之三 设计任务:模拟OS文件系统 在任一OS(Window或者Dos;也可以是在Linux下,但要求能将结果演示给老 师看)下,建立一个大文件,把它假象成一张盘,在其中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OS 字 ,第 ⑤、每个目录实际能放下文件或子目录30项。 ⑸、文件系统空间分配: ①、第0个盘块(1k)存放磁盘信息(可以设定为格式说明“FAT32”、盘块大小,盘块数等 内容) ②、第1个盘块起,至125盘块,共125个盘块(125k)存放FAT内容 ③、第126、127(2个)盘块,存放位示图

④、从第128盘块至10000盘块,皆为数据(区)盘块,其逻辑编号从0开始,至 9872号数据盘块,即第0数据盘块为128号盘块,第1数据盘块为129号盘块,… ⑤、第0数据盘块(即128号盘块),存放根目录(同样只用一个盘块作根目录), 由于第0、1目录项为“.”(本目录), “..”(父目录),因此根目录下同样只能存放30个文件或目录,并且从第2个目录项开始。 ⑥、文件或子目录数据,放在第1数据盘块及以后的数据盘块中,由用户按需要使 用。 内容 ⑺、删除文件 #DelFile 文件名.扩展名,在文件所在的目录项中,将第一个字节变为0xE5,并同时修改FAT内容和位示图内容;如果文件不存在,给出出错信息 ⑻、文件拷贝 #CopyFile 老文件,新文件,为新文件创建一个目录项,并将老文件内容复制到新文件中,并同时修改FAT内容和位示图内容 ⑼、显示位示图内容

#ShowBitMP,将位示图内容(已有信息部分),显示在屏幕上(按十六进制)⑽、显示FAT内容 #ShowFAT,将FAT内容(已有信息部分),显示在屏幕上(按十六进制) 4、程序的总体流程为: ⑴、输出提示符#,等待接受命令,分析键入的命令; ⑵、对合法的命令,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否则输出错误信息,继续等待新命令 关于对FAT表和MAP表的用法 1.当要用到数据块是,查询MAP表(因为只做比较查询即可),查询到的未用位置 置1,然后在FAT表上进行相应记录,在本程序做出的规定是,当文件夹FAT 表做-1,若是文件则按照FAT做对应的顺序记录,最后一块同样是-1结束,2.回收的时候,是按照FAT表的首项,做顺序置0,然后MAP也在相应位置置0

操作系统实验5文件系统:Linux文件管理

实验5 文件系统:Linux文件管理 1.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提供的文件系统调用的使用方法; (2)熟悉文件和目录操作的系统调用用户接口; (3)了解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2.实验内容 (1)利用Linux有关系统调用函数编写一个文件工具filetools,要求具有下列功能:*********** 0. 退出 1. 创建新文件 2. 写文件 3. 读文件 4. 复制文件 5. 修改文件权限 6. 查看文件权限 7. 创建子目录 8. 删除子目录 9. 改变当前目录到指定目录 10. 链接操作 *********** 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menu(void); void openfile(void); void writefile(void); void readfile(void); void copyfile(void); void chmd(void); void ckqx(void); void cjml(void); void scml(void); void ggml(void); void ylj(void); int main() { int choose; int suliangjin=1;

menu(); scanf("%d",&choose); while(choose!=0) { switch(choose) { case 1:openfile();break; case 2:writefile();break; case 3:readfile();break; case 4:copyfile();break; case 5:chmd();break; case 6:ckqx();break; case 7:cjml();break; case 8:scml();break; case 9:ggml();break; case 10:ylj();break; } menu(); scanf("%d",&choose); } return 0; } void menu(void) { printf("文件系统\n"); printf("1.创建新文件\n"); printf("2.写文件\n"); printf("3.读文件\n"); printf("4.复制文件\n"); printf("5.修改文件权限\n"); printf("6.查看文件权限\n"); printf("7.创建子目录\n"); printf("8.删除子目录\n"); printf("9.改变目前目录到指定目录\n"); printf("10.链接操作\n"); printf("0.退出\n"); printf("请输入您的选择...\n"); } void openfile(void) { int fd; if((fd=open("/tmp/hello.c",O_CREAT|O_TRUNC|O_RDWR,0666))<0) perror("open");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3

洛阳理工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实验三:系统设计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B150703 学号 B 姓名肖志涵 完成日期 2017年11月17日

一、实验目的或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2、编制数据字典 3、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代码设计 4、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二、主要设备 DELL optiplex 380 ,Winxp、Word 2010 三、实验内容 1、请根据以下要求画出数据流程图:读者到图书馆还书,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文档和图书文档的数据办理还书处理。如果还书时所还书已过期,则计算罚款,并办理罚款手续或记入罚款文档。同时检查预约文档中有无其它读者预约此书,若有则根据预约数据发到书通知。 2、根据下述情况制出表格分配图。 采购部门准备的采购单为一式四份:第1张送供货方;第Z张送交收货部门,用于登入待收货登记册;第3张交会计部门作应付款处

理,记人应付账;第4张留在采购部门备查。 3、某企业负责处理订货单的部门每大能收到40份左右的来自顾客的订货单,订货单上的项目包括订货单编号、顾客编号、产品编号。数量、订货日期、交货日期等。试根据这一业务情况,写出数据字典中的“订货单”数据流定义。 4、设计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代码,内容包括学号,院系编号,专业编号,班级编号,课程编号,教师代码,教室代码。说明相关代码的含义。 5、设计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并对每一个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四、思考题 1、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6,8,4,2;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校验码。试问原代码为6137的校验位应是多少: 2、系统设计中,为什么要先作输出设计,后作输入设计 1: 取权16,8,4,2(从左到右),取模11,则,

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二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本实验要求在假设的I/O 系统之上开发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这样做既能让实验者对文件系统有整体了解,又避免了涉及过多细节。用户通过create, open, read 等命令与文件系统交互。文件系统把磁盘视为顺序编号的逻辑块序列,逻辑块的编号为0 至L-1。I/O 系统利用内存中的数组模拟磁盘。 实际物理磁盘的结构是多维的:有柱面、磁道、扇区等概念。I/O 系统的任务是隐藏磁盘的结构细节,把磁盘以逻辑块的面目呈现给文件系统。逻辑块顺序编号,编号取值范围为0 至L .. 1,其中L 表示磁盘的存储块总数。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字符数组ldisk[L][B] 构建磁盘模型,其中 B 表示每个存储块的长度。I/O 系统从文件系统接收命令,根据命令指定的逻辑块号把磁盘块的内容读入命令指定的内存区域,或者把命令指定的内存区域内容写入磁盘块。 我设计的文件系统拥有三个用户。 二.具体说明 1.文件系统的组织:磁盘的前k 个块是保留区,其中包含如下信息:位图和文件描述符。位图用来描述磁盘块的分配情况。位图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逻辑块。创建或者删除文件,以及文件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文件系统都需要进行位图操作。前k 个块的剩余部分包含一组文件描述符。每个文件描述符包含如下信息: ?文件长度,单位字节 ?文件分配到的磁盘块号数组。该数组的长度是一个系统参数。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它设置为一个比较小的数,例如3。 2.目录:我们的文件系统中仅设置一个目录,该目录包含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件。除了不需要显示地创建和删除之外,目录在很多方面和普通文件相像。目录对应0 号文件描述符。初始状态下,目录中没有文件,所有,目录对应的描述符中记录的长度应为0,而且也没有分配磁盘块。每创建一个文件,目录文件的长度便增加一分。目录文件的内容由一系列的目录项组成,其中每个目录项由如下内容组成: ?文件名 ?文件描述符序号 3.对文件的操作: 文件系统需提供如下函数;create, destroy, open, read, write。 ?create(filename): 根据指定的文件名创建新文件。 ?destroy(filename): 删除指定文件。 ?open(filename): 打开文件。该函数返回的索引号可用于后续的read, write, lseek, 或close 操作。 ?close(index): 关闭制定文件。 ?read(index, mem_area, count): 从指定文件顺序读入count 个字节mem_area 指定的内存位

实验四 文件系统实验

实验四文件系统实验 一 . 目的要求 1、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要求设计一个 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 . 例题: 1、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2、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3、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4、算法与框图: ①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②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 1,对应位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③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 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 MFD、UFD) 打开文件目录( 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文件系统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三 . 实验题: 1、增加 2~3个文件操作命令,并加以实现。(如移动读写指针,改变文件属 性,更换文件名,改变文件保护级别)。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getpch(type) (type*)malloc(sizeof(type)) int userNum=0; struct mdf {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1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报告 题目:熟悉MIS-速达服装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成绩 时间:2011 年10 月06 日

1. 在熟悉速达服装管理软件时,要求每个同学以自己学号和姓名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帐套。请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你对“帐套管理”的理解。 答:帐套管理就是一个管理系统,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一个工具,让人更容易更快地了解一个企业的各方面信息。 它可以建立基础档案(部门及职员档案、客户档案和供应商档案、存货信息、存货档案、期初数据等)和日常业务(填制销售订单并进行审核、根据销售合同填制销售发货单并审核、进行销售开票处理等),以及期末工作(月末结账)和账簿查询(查询销售订单执行情况表、销售发货开票款勾对表、销售明细账、销售明细表等) 2. 以你自己完成的实验为例,阐明“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画图或截图说明)。 答: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为: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从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信息。例如0在数学中它所表示的信息是一个数字,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可以表示有意义的信息,而有时则没有任何意义。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 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以下的“货品-基础资料”中,就是数据被书写,一书写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库存商品的编码以及属性价格等信息。 3. 根据所介绍的“系统”概念,结合你对本软件的操作体验,请画图描述速达服装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辅以文字说明。 答:系统是按一定的关系,有条有理的组成的整体。述速达服装管理系统既有横向综合又有纵向综 合的管理系统,从业务导航的纵向综合有进货管理、销售管理等,从横向综合的菜单栏有文件、资进销存等,如下图,系统是由子系统构成的,每一个业务下面都有子系统,也是跟详细的内容,例如:进货管理下面有采购订单、销售订单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实验报告(三) 实验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实验成绩:

案例一: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问题 1:通过学习该案例,你认为企业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应抓好哪几项工作? 答案:结合该案例可以看到,该集团公司在前期虽然实现了部分的信息化,但是显然领导不是特别重视,因此信息化建设比较分散,进而无法满足和适应管理要求,不仅没有带来效益,反而增加了工作的负荷和资源的浪费。再后来公司领导认识到了信息化对基层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改善了公司的运行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带来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在建设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信息化有个具体的认识,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运行和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2、根据公司的整体结构来建设一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同时根据信息化系统对内部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理顺管理系统,改革业务流程。 3、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威统一规范信息系统铺平道路,似的信息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共享,不仅是各个部门更好的合作,而且可以使领导能够更加全面、

动态、及时、准确的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 案例二:奇瑞公司的SAP/ERP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问题1: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减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效益,而造就这一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公司领导对信息化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信息化非常重视, 2、ERP项目的实施是以公司的具体情况与IRM公司的顾问帮助为前提的, 这样不仅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吸取了IRM公司的经验,可以说为ERP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公司领导层富有战略眼光,将统一平台,综合利用SAP的集成信息作为 奇瑞公司重要战略之一。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ERP的系统的实施来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才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实验 文件系统管理

实训项目4 文件系统管理 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 ●掌握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的Linux服务器中新增了一块硬盘/dev/sdb,请使用fdisk命令新建/dev/sdb1主分区和/dev/sdb2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新建逻辑分区/dev/sdb5,并使用mkfs命令分别创建vfat和ext3文件系统。然后用fsck命令检查这两个文件系统;最后,把这两个文件系统挂载到系统上。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系统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及自动挂载的实现。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创建/dev/sdb1和/dev/sdb5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1主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2扩展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5逻辑分区。 ●输入子命令w,把设置写入硬盘分区表,退出fdisk并重新启动系统。 ●用mkfs命令在上述刚刚创建的分区上创建ext3文件系统和vfat文件系统。 ●用fsck命令检查上面创建的文件系统。 子项目2.挂载/dev/sdb1和/dev/sdb5 ●利用mkdir命令,在/mnt目录下建立挂载点,mountpoint1和mountpoint2。

●把上述新创建的ext3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1上。 ●把上述新创建的vfat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2上。 ●利用mount命令列出挂载到系统上的分区,查看挂载是否成功。 ●利用umount命令卸载上面的两个分区。 子项目3.实现/dev/sdb1和/dev/sdb5的自动挂载 ●编辑系统文件/etc/fstab文件,把上面两个分区加入此文件中。 ●重新启动系统,显示已经挂载到系统上的分区,检查设置是否成功。 子项目4.挂载光盘和U盘 ●取一张光盘放入光驱中,将光盘挂载到/media/cdrom目录下。查看光盘中的文件。 ●利用与上述相似的命令完成U盘的挂载与卸载。 五、实训思考题 1. 在Linux下能创建Windows 的分区吗?在Linux下能创建Windows的文件系统吗?Windows操作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教务处排课系统分析 实验学时:18 学时 姓名: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_______ 实验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

沟通能力,养成对问题全面分析、思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五、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对象:教务处排课信息系统实验对象背景介绍: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学生学籍管理 系统、排课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系统、系统设置、班级信息系统、教学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招生系统教务信息发布系统和事务处理系统。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B/S管理信息模 式,以网络为平台,为各个学校教务系统的管理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学校管理教务系统,用一个帐号解决学校教务教学管理,并且学校可以自由选择学校需要的教务管理系统,灵活地 定制符合学校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内部子系统多样庞杂,今天我们主要 讨论的研究对象是排课管理信息系统。 排课管理系统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的优劣直接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和学校的正常教 学活动秩序。随着现在生源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中国社会主 义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在尽自己努力,以本校现状及需求作为基础,以科技发展进步作为依托,发展完善一个功能完整,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率,与本校其他教 务管理系统良好适应的排课系统与之配套,使教师等教学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为学生提供 优良的教育环境。因此,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一个知名的财经类高校,要达到适应教育现状及 提高自身教育层次的目标,完善教务排课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功能简述 排课管理系统需要合理调配各个班级专业所需的专业课程选修必修课程,相应教师,教师及 上课班级,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教师的身体状况,工作条件,家庭状况甚至与学校距离,教 师及学生时间,各种课程按重要程度以及学生兴奋点和接受能力合理排序,教师的容量用途, 学校集体活动或教师会议等多方面因素,以计算机安排为主,手工调整为辅的方式做出各个 院系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的课程安排。 排课管理系统的目标不仅是对于原有系统进行改进提高,还使课程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准确化,减少手工录入的误差可能性,方便操作者的随时添加、查询、修改,是统计表格格式规范化统一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处理数据能力与速度,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可能性。 系统分析 (1 )系统分析任务: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并在充分认识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进而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结构,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 (2)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由于实验的限制,假定建立排课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上、 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而详细调查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发现了现行系统有以下优缺点: 现有系统优缺点分析 1?选课分为预选、正选、补退选,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选课系统。 2?在选课中,按年级差异区分次序,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时间内系统压力,保证了高年级学生 顺利完成课业。 3?学生面临选课时,具有多重选择性,使学生有机会挑选感兴趣的课程,更加人性化设置。 4?正选是以随机抽选的形式来的话,会更具有公平性。 5?学生可以自主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使选课更具有自主性。

文件系统存储空间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名称文件系统存储空间管理模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日期 成绩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根据提出的文件分配和释放请求,动态显示磁盘空闲空间的 态以及文件目录的变化,以位示图和索引分配为例:每次执行请求后要求显示或打印位示图的修改位置、分配和回收磁盘的物理块地址、更新的位示图、目录。 二、实验原理 用数组表示位示图,其中的每一位对应磁盘一个物理块的状态,0表示、空闲,1表示分配;当请求分配一个磁盘块时,寻找到数组中为0的位,计算相对磁盘块号,并计算其在磁盘中的物理地址(柱面号、磁道号、物理块号),并将其状态由0变到1。当释放某一物理块时,已知其在磁盘中的物理地址,计算其相对磁盘块号,再找到位示图数组中的相应位,将其状态由1变为0。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含有VC) 四、实验容与步骤 实验容:1. 模拟文件空间分配、释放过程,可选择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法;2. 文件空闲空间管理,可采用空白块链、空白目录、位示图法; 步骤如下: 1. 输入磁盘基本信息参数,计算位示图大小,并随机初始化位示图; (1)磁盘基本信息:磁盘柱面数m, 每柱面磁道数p, 每磁道物理块数q; (2)假设采用整数数组存放位示图,则数组大小为: Size= ceil((柱面数*每柱面磁道数*每磁道物理块数)/(sizeof(int)*8))(3)申请大小为size的整数数组map,并对其进行随机初始化。 例如:假设m=2, p=4, q=8, 共有64个磁盘块,若sizeof(int)=2, 则位示图大小为4,map[4]如下: 地址到高地址位上。即map[0]的第0位到第15位分别对应0号磁盘块到15号磁盘块的状态,map[1]的第0位到第15位对应16号磁盘块到31号磁盘块的状

简单文件系统的实现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简单文件系统的实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老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通过具体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和文件操作的实现,加深对文件系统内部数据结构、功能以及实现过程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作为文件存储分区,在其上实现一个简单的基于多级目录的单用户单任务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在退出该文件系统的使用时,应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以一个Windows 文件的方式保存到磁盘上,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2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可采用显式链接分配或其他的办法。 3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可选择位示图或其他的办法。如果采用位示图来管理文件存储空间,并采用显式链接分配方式,那么可以将位示图合并到FAT中。 文件目录结构采用多级目录结构。为了简单起见,可以不使用索引结点,其中的每个目录项应包含文件名、物理地址、长度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目录项实现对文件的读和写的保护。 要求提供以下有关的操作命令: my_format:对文件存储器进行格式化,即按照文件系统的结构对虚拟磁盘空间进行布局,并在其上创建根目录以及用于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等的数据结构。 my_mkdir:用于创建子目录。 my_rmdir:用于删除子目录。 my_ls:用于显示目录中的内容。 my_cd:用于更改当前目录。 my_create:用于创建文件。 my_open:用于打开文件。 my_close:用于关闭文件。 my_write:用于写文件。 my_read:用于读文件。 my_rm:用于删除文件。 my_exitsys:用于退出文件系统。 三、程序的设计细想和框图 1.打开文件函数fopen() (1)格式: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const char *mode) (2)功能:按照指定打开方式打开指定文件。 (3)输入参数说明: filename:待打开的文件名,如果不存在就创建该文件。 mode:文件打开方式,常用的有: "r":为读而打开文本文件(不存在则出错)。 "w":为写而打开文本文件(若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反之,则从文件起始位置写,原内容将被覆盖)。 "a":为在文件末尾添加数据而打开文本文件。(若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反之,在原文件末尾追加)。 "r+":为读和写而打开文本文件。(读时,从头开始;在写数据时,新数据只覆盖所占的空间,其后不变) 。 "w+":首先建立一个新文件,进行写操作,随后可以从头开始读。(若文件存在,原内容将全部消失) 。 "a+":功能与"a"相同;只是在文件末尾添加新的数据后,可以从头开始读。 另外,上述模式字符串中都可以加一个“b”字符,如rb、wb、ab、rb+、wb+、ab+等组合,

管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 账务处理

实验三账务处理 1、打开入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演示软件,进入账务处理系统如下图: 2、点击“数据结构”按钮查看数据结构如图示: 3、点击“录入凭证”,录入以下数据, 购入材料—新闻纸10吨,买价72000元,进项税额12240元,搬运费200元,以银行存款—建设银行支付价款,料已入库; 通过工商银行预付某工厂购9吨新闻纸款61690元; 收到晨光印刷厂发来材料—铜板纸10吨,买价46000元,进项税额7820元,料已入库,款暂欠。 以现金支付采购人员差旅费1690元,按材料买价分摊; 根据以上发生的业务制作凭证,在实验报告上,记录制作的凭证数据,并写上各科目的编号。 借:材料—新闻纸72200元

应交税金12240元 贷:银行存款—建设银行84440元 借:预付账款61690元 贷:银行存款--工商银行61690元 借:材料—铜板纸46000元 应交税金7820元 贷:应付账款53820元 借:材料1690元 贷:现金1690元 将以上会计分录录入后截图如下: 4、按Ctrl+W键退出,回到原始界面,再单击“浏览账薄”,查看明细账。 5、将现金改为银行存款—建设银行,将银行存款改为应收账款,截图如下:

6、按Ctrl+W键退出,回到原始界面,再单击“汇总报表”,查看报表。 7、浏览结束后,按退出键回到原界面后,点击“源程序“,截图如下;

8、浏览过后,按退出键结束程序。 9、实验心得:通过账务系统的使用和处理相关信息可知,该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工厂在财务上面关于记账,借贷关系的明确的信息,使公式财务状况一面了然,很清晰的被分 析人看明白,也能增加在市面上的透明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随着操作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的多样化,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式都在不断更新,目前通用机上常见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如下几种:模块组合结构、层次结构、虚拟机结构和微内核结构。为了更好的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以及linux 的体系结构,特作此报告。 实验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一、模块组合结构 操作系统刚开始发展时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小系统为目标来实现的,但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又陆续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其结构渐渐变得复杂而无法掌握。以前我们使用的MS-DOS 就是这种结构最典型的例子。这种操作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的系统程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可执行体,即整个操作系统是一些过程的集合。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模块根据它们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协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 在模块组合结构中,没有一致的系统调用界面,模块之间通过对外提供的接口传递信息,模块内部实现隐藏的程序单元,使其对其它过程模块来说是透明的。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模块组合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控制,模块间不加控制地相互调用和转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随意性,使系统存在一定隐患。 二、层次结构 为了弥补模块组合结构中模块间调用存在的固有不足之处,就必须减少模块间毫无规则的相互调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尤其要清除模块间的循环调用。从这一点出发,层次结构的设计采用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理念,将操作系统或软件系统中的全部构成模块进行分类:将基础的模块放在基层(或称底层、一层),在此基础上,再将某些模块放在二层,二层的模块在基础模块提供的环境中工作;它只能调用基层的模块为其工作,反之不行。严格的层次结构,第N+l层只能在N层模块提供的基础上建立,只能在N层提供的环境中工作,也只能向N 层的模块发调用请求。 在采用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各个模块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相对固定的层次。处在同一层次的各模块,其相对位置的概念可以不非常明确。处于不同层次的各模块,一般而言,不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只存在单向调用和单向依赖。Unix/Linux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体系结构。 在层次结构中,强调的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所处的位置,但是想要让系统正常运作,不得不协调两种关系,即依赖关系和调用关系。 依赖关系是指处于上层(或外层)的软件成分依赖下层软件的存在、依赖下层软件的运行而运行。例如,浏览器这部分软件就依赖GUI的存在和运行,GUI又依赖操作系统的存在和运行。在操作系统内部,外围部分依赖内核的存在而存在,依赖内核的运行而运行,内核又依赖HAL而运行。处在同层之内的软件成分可以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三、虚拟机结构 虚拟机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能提供两个功能:①多道程序处理能力;②提供一个比裸机有更方便扩展界面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裸机上的一层软件,它通过系统调用向位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