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试题7 -12参考解答.

模拟试题7 -12参考解答.

模拟试题7 -12参考解答.
模拟试题7 -12参考解答.

模拟试题7参考解答

测7-1 多项选择题 (共4个小题)

测7-1-1(4分)图为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实验的应力

应变图形。在以下结论中, A B D 是正确的。

A .加载到

B 点前卸载,当应力消失为零时,应变也消失为零。

B .加载到

C 点卸载,当应力消失为零时,应变并不消失为零。

C .加载到C 点卸载,再次加载,构件的屈服强度提高了。

D .在C 点处卸载的卸载曲线,与在D 点处卸载的卸载曲线几乎是平行的。

E .在C 点处卸载的残余应变,与在D 点处卸载的残余应变几乎是相等的。

测7-1-2(3分)下列各种情况中,重物均可以在梁上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重物所处的

位置已经使所在的梁具有最大弯矩的情况有 BC D 。

测7-1-3(3分)圆轴扭转时,其表面各点所处于的应力状态属于 B D 。

A .单向应力状态

B .双向应力状态

C .三向应力状态

D .纯剪应力状态

测7-1-4(4分)在下列措施中, A B D 将明显地影响压杆失稳临界荷载。

A .改变杆件的长度

B .改变杆件两端的约束形式

C .在不改变横截面两个主惯性矩的前提下改变横截面形状

A

B

C D 测 7-1-2 图

测 7-1-1 图

D .在不改变横截面形状的前提下改变横截面尺寸

E .在杆件上沿垂直于轴线方向上开孔

测7-2 填空题(共4个小题)

测7-2-1(3分) 直径为d 的圆轴两端承受转矩m 的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材料的泊松

比为ν,其危险点的第一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eq1σ 3

π16d

m

,第二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eq2σ)(ν+1π163

d m

,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eq3σ

3

π32d m

测7-2-2(2分)承受均布荷载q 的悬臂梁的长度为L ,其横截面是宽度为b ,高度为h

的矩形,该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切应力为 bh

qL

23 。

测7-2-3(4分)题图中左、右两杆的抗拉刚度分别是EA 和

EA 20,则A 点的竖向位移为

EA

Pa 22

测7-2-4(6分)图示单元体所有应力分量均为MPa 50,材

料的弹性模量GPa 210=E ,泊松比25.0=ν。应将应变片贴在与x 轴成 45 度的方向上,才能得到最大拉应变读数;在此方向上的正应变 =αε

476

με,切应变 =αγ

测7-3 计算题 ( 共5个小题 )

测7-3-1 (14分)图示水平刚性梁由杆 ① 和杆 ② 悬挂。两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相同。m 5.1=L ,m 2=a ,m 1=b 。由于制造误差,杆 ①

的长度做短了mm 5.1=δ。材料常数 GPa 200=E ,试求装配后杆 ① 和杆 ② 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设 ①、② 号杆分别承受拉力N1F 和N2F ,则有

平衡条件: b F a F N2N122

1

=。 测 7-2-4 图

测 7-2-3 图

测 7-3-1 图

物理条件: EA L F N11=δ,EA L

F N222=δ。 协调条件: δδδ=+212b

a

可解得 L

b a EAb F )24(22

22N1+=δ

, L b a E A a b F )24(222N2+=δ。 故有 L

b a Eb )24(22

22(1)+=δ

σ, L b a E a b )24(222(2)+=δσ。 代入数据可得

MPa 16.2)1(=σ,MPa 45.9)2(=σ。

测7-3-2 (12分)如图结构中kN 5=F ,螺栓许用切应

力MPa 110][=τ,刚架变形很小,试根据切应力强度设计

螺栓尺寸d 。

解:螺栓群承受竖直向下的力,每个螺栓相应的剪力(方向向下)

N 12504

1==F Q 。 记 mm 500=L ,则螺栓群承受转矩 FL T =。记 mm 601=r ,mm 1802=r ,

根据图(a) 可知,上下两个螺栓与中间两个螺柱所受的力的比例为 31

2=r r

。记上下两个螺

栓所受这部份剪力为2Q ,则有

FL Q

r Q r =?+3

222122, 故有 )3(23122r r FL Q +=

N 6250)

601803(250050003=+????=。

故有总剪力 N 77.637362501250222

221=+=+=Q Q Q 。

Q d ≥][π4

12

τ 可得 ]

[π4τQ d ≥

mm 59.8110π77.63734=??=, 取 mm 9=d 。

(a)

测 7-3-2 图 120

120120

测7-3-3(15分)如图的结构中,立柱是外径 mm 80=D ,内外径之比 8.0=α 的空

心圆杆,m 2=H 。板面尺寸 m 1=b ,m 5.1=h 。板面承受的最大风压为 Pa 200=q 。不计立柱和板面自重,用第四强度理论求立柱中危险点的应力。 解:立柱承受弯扭组合变形。板面所受合力 N 3005.11200=??==qbh F 。

弯矩 ??? ?

?

+=2h H F M

mm N 10825.0)7502000(3006??=+?=。

扭矩 ??

?

??+=22D b F T

mm N 10162.0)40500(3006

??=+?=。

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224

3eq475.0)

1(π32

T M D +-=

ασ MPa 2.28162.075.0825.0)

8.01(80π10322

24

36=?+?-???=。

测7-3-4(20分)在如图的结构中,

(1) 求C 点处的位移;

(2) 画出结构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解除C 点处的约束而代之以约束力R ,如图(a),

EI Ra EI a R w l 342323

3-=?-=)(

EI

a R F w r 33

)(--=

协调条件

EI Ra EI a R F 343)(3

3-=--,

F R 5

1

=。

故 EI

Fa EI Fa w C 1545343

3-=?-= ()

↓。

由此可得结构剪力图和弯矩图。

测 7-3-4 图

F R

(a)

测 7-3-3 图

5

测7-3-5(10分)图示结构中,AB 杆为边长为a 的正方形截面,BC 为直径为d 的圆

杆,两杆材料相同,且皆为细长杆。已知A 端固定,B 、C 为球铰。为使两杆同时失稳,直径d 与边长a 之比应为多少? 解:左端部份的临界荷载

()2

2

1crl 7.0πL EI F =,

右端部份的临界荷载 2

222

cr πL

EI F =。 两杆同时失稳,有 2cr 1cr F F =, 故有

21

49.0I I =。 即

44π641

12490d a =?., a a d 36.1π

1249.064

4

=??=。

故有 36.1=a

d

测 7-3-5 图

模拟试题8参考解答

测8-1 填空题 (共3个小题)

测8-1-1(6分)某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E 为GPa 25,泊松比

为0.25,则这种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 为 10 GPa 。若试件直径为mm 40,该试件拉伸到轴向应变为 4

108-? 时相应的拉伸应力为 20 MPa ,直径缩短了 0.008 mm 。

测8-1-2(4分)图示等截面直杆,杆长为a 3,材料的抗拉刚

度为EA ,受力如图。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为

()↓EA

Pa

测8-1-3(4分)为了使如图的抗弯刚度为EI 的悬臂梁轴

线变形成为半径为R 的圆弧(R 远大于梁的长度),可在梁

的自由端处加上一个大小为 R

EI

的力偶矩。

测8-2 计算题 ( 共6个小题 )

测8-2-1(15分)画出图示外伸梁的剪力、弯矩图。

解:

∑=0A m , 023222=-?+?-?-qa a R a qa a qa B , qa R B 37

=

, ∑=0B m , 022232

=-?+?+?-qa a qa a qa a R A

, qa R A 3

2=。 由此可得如下剪力图和弯矩图。

测 8-1-2 图

3

测 8-2-1 图

测 8-1-3 图

测8-2-2(16分)在上题中,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m /kN 5=q ,m 5.1=a ,求梁中

横截面上最大的拉应力。

解:先求截面形心位置,以下边沿为基准,有

25

200250150100

252002)20025(501502??+????++??=

y mm 57.153=。

mm 439657153502001..)(=-+=y 。

再求截面关于形心轴(即中性轴)的惯性矩

23254396501505015012

1

).(-??+??=

I ??

????-??+???+231005715320025200251212).( 71010153298293??+=)..(48mm 100191?=.。

在BC 区段上侧有最大拉应力

mm N 1025.2150052272

2??=??==qa M BC ,

I y M BC 1=σMPa 3.2110

019.143.961025.28

7=???=。 在A 截面下侧有最大拉应力 mm N 1075.0150053

2

32722??=??==

qa M A , I y M A 2=σMPa 3.1110019.157

.1531075.08

7=???=。 故最大拉应力在BC 区段上侧,MPa 3.21max =σ。

测8-2-3(15分)阶梯形圆轴直径分别为 mm 401=d ,mm 702=d ,轴上装有三个

25

25

测 8-2-2 图

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由轮B 输入的功率为 kW 303=P ,轮A 输出的功率为

kW 131=P ,轴作匀速转动,转速 r/min 200=n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MPa 60][=τ,GPa 80=G ,许用扭转角 m /2][?=θ。不考虑皮带轮厚度的影响,试校核轴的强度和

刚度。

解: 首先作阶梯轴的扭矩图,如图所示。

(1) 强度校核

m N 62130012954995491

1?=?=?

=n P m , m N 812200)

1330(9549954922?=-?=?=n P m 。

根据平衡条件,有

m N 1433m N )812621(213?=?+=+=m m m ,

AD 段最大切应力为

MPa 60][MPa 49.440π1062116π163

3

311P111=<=???===ττd m W T 。

AC 段的最大工作切应力小于许用切应力,满足强度要求。DC 段的扭矩与AD 段的相同,但其直径比AD 段的大,所以DC 段也满足强度要求。

CB 段上最大切应力为

MPa 60][MPa 21.370

π10143316π163

3

323P222=<=???===ττd m W T 。 故CB 段的最大工作切应力小于许用切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2) 刚度校核

AD 段的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为

1

54

33411P11mm 10089.340

π10801062132π32--?=?????===d G m GI T θ m /2][/m 77.1?=

测 8-2-3 图

CB 段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为

154

3423P22mm 10760.070

π10801000

143332π32--?=?????===

d G m GI T θ /m 2][m /435.0?=

综上所述可知,各段均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测8-2-4(15分) 如图所示,刚架ABC 的EI 为常量;

拉杆BD 的横截面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试求C 点的竖直位移。

解: 用叠加法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很容易求出BD 杆内的轴力

qa F 2

1

NBD =

。 C 点的竖直位移是由AB 、BC 和BD 杆的变形引起的,

由于BD 杆伸长 a Δ,使B 点平移(因是小变形,忽略了B 点位移的竖直分量),从而使C 点下降了1C w 。

EA

qa EA a qa EA a F a w C 22Δ2

NBD 1=?===。

刚化拉杆DB 和横梁BC 。分布载荷q 对B 点产生力矩,使AB 杆弯曲。这一弯曲相当于简支梁在端点作用力偶矩而产生的弯曲,相应地在B 截面产生转角。这个转角引起C 点的竖直位移为

EI

qa a EI a qa a EI ma a w B C 63234

22

=?===θ。

刚化拉杆DB 和竖梁AB 。BC 杆可视为一悬臂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C 点的竖直位移为

EI

qa w C 84

3

=。 所以C 点的总竖直位移

EI

qa EI qa EA qa w w w w C C C C 8624423

21++=++= ()↓+=

EI

qa EA qa 24724

2。

q

测 8-2-4 图

测8-2-5(15分)在如图的悬臂梁中,m kN 8/q =,集中力 kN 3=F 。臂长 mm 500=L ,横截面为矩形且 b h 2=,材料 MPa 100][=σ,试确定横截面尺寸。

解:问题属于斜弯曲,危险截面位于固定端面。

mm N 10500821216

22?=??==qL M

26bh M =σ3

23b M

=, mm N 105150030006

??=?=='.FL M , 3236b

M hb M '='=

'σ。 ][)2(23

323333max

σσσσ≤'+='+='+=M M b

b M b M ,

故有

()mm 1.39100

2105.1213]2[)2(33

63=???+?='+≥σM M b ,

故取 mm 40=b ,mm 80=h 。

测8-2-6(10分)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两根立柱都是大柔度杆,抗弯刚度均为EI ,只考虑图示平面内的稳定,求竖向荷载F 的最大值。并求x 为何值时F 可以取此最大值。

解:两柱的临界荷载分别为

2

2

cr1)

7.0(πH EI F = 和 22cr2πH EI F =, 荷载F 的最大值

cr1cr1max F F F +=2222π04.3149.01πH

EI H EI =???

??+=。 对左柱顶端取矩可得 L F x F c r 2m a x =, L L

L F F x 329.004

.3max cr2===。

测 8-2-5 图 测 8-2-6 图

模拟试题9参考解答

测9-1 单选题 (共6个小题)

测9-1-1(4分)如图所示的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偶m

的作用,关于梁中性层上正应力σ及切应力τ的下列四种表述中,只有 C 是正确的。

A .0≠σ,0=τ;

B .0=σ,0≠τ;

C .0=σ,0=τ;

D .0≠σ,0≠τ。

测9-1-2(4分)在受扭圆轴中取同轴圆柱面 ④,两个过

轴线的纵截面 ① 和 ②,以及横截面 ③,如图所示。在这些面中,没有切应力存在的面是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测9-1-3(5分)下列应力状态中,最容易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是 B 。

测9-1-4(6分)图示圆轴AB 两端固定,在横截面C 处受集中力偶矩m 的作用,已知

圆轴长度为3a ,直径为d ,剪切弹性模量为G ,截面C 的扭转角φ,则所加的外力偶矩

m 等于 B 。

A .a G d 128π34?

B .a

G d 64π34?

C .a G d 32π34?

D .a

G d 16π34

?

测 9-1-1 图

测 9-1-2 图

A B

C

σ / 2

D

测 9-1-3 图

测 9-1-4 图

测9-1-5(5分)图示受压柱中部横截面上最大压应力的位置是下

列线段中的 C 。

A .ab

B .cd

C .ef

D .gh

测9-1-6(3分)细长直钢杆两端承受轴向压力,材料的比例极限

为p σ,屈服极限为s σ,当钢杆失稳时,杆中的应力σ 的值满足下 列不等式中的 B 。

A .σ≥p σ

B .σ≤p σ

C .σ≥s σ

D .σ≤s σ

测9-2 计算题 ( 共5个小题 )

测9-2-1(18分) 如图的两根杆件的弹性模量E 、横截面积A 均相等且为已知,许用应力为][σ。为了提高结构的许用荷载,可以事先将 ① 号杆加工得比a 略短δ,然后再组装起来。求合理的δ值。并求这样处理后的许用荷载。处理后的许用荷载比不处理提高

多少百分点?

解:先考虑没有间隙时两杆中的轴力。设这种情况下两杆的轴力分别为1

N '和2N ',则有平衡条件:

aF N a N a 3221

='+', 即 F N N 3221='+'。 物理条件:

EA a N 11'=

'?, EA

a

N 22'='?。 协调条件:

212??'='。

可解得

F N 531=

', F N 5

6

2

='。 再考虑没有荷载而只有间隙时两杆中的轴力。设这种情况下两杆的轴力分别为拉力1N ''和压力2

N '',则有平衡条件:

21

2N a N a ''='', 物理条件:

EA a N 11

''=''?, EA

a

N 22''='?。 协调条件:

测 9-2-1 图

测 9-1-5 图

21

21??δ''+''=。 可得 L EA N 541δ='', L

EA N 522δ=''。

考虑既有荷载又有间隙时两杆中的轴力。 L EA F N 54531δ+=, L EA F N 52562δ-=。 应力 L E A F 5453)1(δσ+=, L

E A

F 5256)2(δσ-=。 合理的δ值应使两杆同时达到许用应力,故有

=+L E A F 545][3δ][525][6σδ=-L

E A

F 。 由之可得 E

L

2][σδ=。

测9-2-2(10分)画出图示简支梁的剪力、弯矩图。

解:可以看出,所有外荷载已构成平衡力系,故两处支反力均为零。

由外荷载可画出以下内力图:

测9-2-3(14分)求如图简支梁中点A 处的挠度。

解:由于对称性,原结构中点的挠度与如图(a) 的悬臂梁自由端B 处的挠度相等。 用叠加法求B 处挠度。 C 点处挠度,如图(b):

EI a

Fa EI a F w C 2222322

3??

?

? ??+???? ??=EI Fa 2453=, C 点处转角:

F S

x

M

x

测 9-2-2 图

q

qa 2

测 9-2-3 图

EI Fa EI a

Fa EI a F C 832222222

=?

?

? ??+???? ??=θ。 B 点相对于C 点的挠度: EI Fa EI a

F w BC 63233

=

??

? ??=。 故B 点相对于A 点的挠度:

BC C C B w a w w +?+=θ

EI

Fa

EI Fa 4361832453

3

=

??? ??++=

。 故原结构中点A 处的挠度: ()↓=

EI

Fa w A 433

测9-2-4(15分)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45mm 108?=z I 。梁总长 m 2=L ,承受竖

直方向的均布荷载。材料的许用拉应力 MPa 20][t =σ,许用压应力 MPa 200][c =σ。梁的两个铰支座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整。试求铰支座处于什么位置可使梁的许用荷载为最大,并求出相应的许用荷载。

解:两支座显然应该对称布置,如图(a)。这样两个支座的支反力均为

qL 2

1

。 由于许用压应力远大于许用拉应力,故梁的强度应以拉应力作为控制因素。 梁中承受最大正弯矩+

max M

的截面下侧受拉,最大拉应力

z

I M 24

max max

?=

+σ;梁中承受最大负弯矩 -

max M 的截面上侧受拉,最大拉应力 z

I M 40

max max ?=

'-

σ。

支座的最佳位置,应使

MPa 20][t max

max =='=σσσ, 故有 3

5

2440max max ==-

+

M M 。

q

测 9-2-4 图

(a)

F / 2

(b)

q

设左支座离左端距离为a ,则最大负弯矩产生在支座处,其绝对值 2

max 2

1qa M =

-

,最大正弯矩产生在中截面,其值 2max 8

1

221qL a L qL M -??? ??-=

+

。故有 35422

2

2=-??

? ??-a L

a L a L 。 由上式可解得

m 3805

3

624012384.=-=-=

L a 。

在这种情况下,

z

I M 40

max max

?='-σ][40

22σ≤?=z

I qa ,

故有 N /m 5453802020

10820][2

52.=???=≤a I q z σ, 即许用荷载 kN/m 5.54][=q 。

测9-2-5(16分)图示水平直角折杆如图所示 ,d 、a 和F 为已知。试求:

(1) AB 段危险截面上的内力、危险点位置; (2) 按第三强度理论写出危险点的相当应力表达式 。

解:(1) 易得危险截面为A 处横截面。

该处有轴力 F F 2N =,扭矩 Fa T =,弯矩

Fa M 2=。危险点在A 截面下点。

(2) 危险点处有: 最大压应力

32N π64π8d Fa d F W M A F +=+=

σ??

? ??

+=a d d Fa 81π643, 最大切应力 3

P π16d Fa

W T =

=

τ。 第三强度相当应力 2

32

2e q 38141π324??

? ??++=+=a d d Fa τσσ。

测 9-2-5 图

模拟试题10参考解答

测10-1 填空题 (共5个小题)

测10-1-1 (4分)图示为某种材料的拉压和扭转实验的应力应变图线。图中 ② 号

线是拉压试验结果, ① 号线是扭转试验结果。这种材料的泊松比为 0.25 。

测10-1-2(6分)边长为1的正方形产生均匀变形后成为如图的矩形,其中长边为1.005,

短边为0.998,偏转角度为0.2°,该正方形的正应变=x ε 0.005 , =y ε –0.002 ,

切应变=xy γ 0 。

测10-1-3(4分)如图,两个悬臂梁的自由端都用铰

与一个刚性圆盘相连接。圆盘周边作用着三个F 力,方向如图。左边梁中绝对值最大的弯矩为 Fa ,右边梁中绝对值最大的弯矩为 3Fa 。

测10-1-4(2分)直径为d 的实心圆轴两端承受转矩的扭转作用,圆轴外表面上的切应

力为 τ,在相同转矩作用下,外径为2d 、内径为d 的空心圆轴外表面上的切应力

='τ

τ15

2

测10-1-5(4分)图示的大柔度压杆由弹性模量为

E 、直径为d 的圆杆制成,该压杆的屈曲临界荷载为

=cr F 2

24256πL Ed 。

测 10-1-2 图

测 10-1-3 图

测 10-1-5 图

240 96σ ,τ (MPa) , γ

测 10-1-1 图

测10-2 计算题 ( 共5个小题 )

测10-2-1(12分)如图,横梁是刚性的,①、②、③号竖杆的抗拉刚度均为EA ,求三

杆中的轴力。

解:由横梁的特点,可将荷载分为对称部分(如图(a))和反对称部分(如图(b))的和。

对于对称部分,易得三杆轴力均为拉力

3

F 。 对于反对称部分,由于变形反对称,② 号杆不变形,故轴力为零。对中点取矩,可得 ① 号杆有拉力

4F ,③ 号杆有压力4

F 。 由此可得:① 号杆有拉力 12

7F ,② 号杆有拉力 3F ,③ 号杆有拉力 12F

测10-2-2 (12分)两端固定的空心圆轴内径mm 20=d ,外径mm 40=D ,长

mm 2002=L ,在中点承受集中转矩 m kN 1?=m 。材料剪切弹性模量 GPa 60=G 。若许用切应力MPa 80][=τ,轴的任意两个横截面的相对转角不得超过0.1o。校核该轴

的强度和刚度。

解:由于结构的对称性,可得左右两段的扭矩均为

mm N 1050216

??==.m T 。

)(43P 116

π

α-=D W

16)5.01(40π43÷-??=3mm 11781=。

MPa 44211781

10506P max

..=?==W T τ][τ<。 故强度足够。

轴的任意两个端面的最大转角是固定端与中截面的相对转角,这个角度

)

(4

4P 1π32α?-==

D G TL GI TL 测 10-2-2 图

测 10-2-1 图

L

(a) (b)

o 4

4362.00035.0)

5.01(40π1060100

105.032==-???????=o 1.0>, 故刚度不足。

测10-2-3(13分)画出图示刚架的内力图。

解:

测10-2-4 (18分)在如图的结构中,力 kN 41=F ,

kN 32=F ,竖直实心圆柱的直径mm 50=d ,许用应

力MPa 601][=σ。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竖杆强度。 解:1F 使圆柱产生压弯组合变形。其弯矩a F M y 1=,压缩正应力

A

F 1N =

σMPa 04.250π4000

42=??=。

2F 使圆柱产生弯扭组合变形。

其弯矩 h F M z 2=。扭矩a F T 2=。故扭转切应力

3

2P max π16d a

F W T =

=

τ MPa 67.3650π3003000163

=???=。

测 10-2-3 图

3qa

qa 2

/测 10-2-4 图

400

危险截面在圆柱底面,其弯矩

()()222122

h F a F M M M z y +=

+=

()()mm N 107014003000300400062

2??=?+?=

.。

故最大弯曲正应力

MPa 53.13850π1070.132π323

63max M =???===d M W M σ。

故危险点最大正应力 MPa 5714053138042max M N ...=+=+=σσσ。

危险点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MPa 6158673645714042222eq3στσσ<=?+=+=...。

故立柱安全。

测10-2-5(25分)在如图的结构中,AC 梁的横截

面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CB 梁的横截面是宽为 2

b

高为b 的矩形。

(1) 求C 点处的位移;

(2) 求两梁中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及其所出现的位置。

解:(1) 记左、右梁的抗弯刚度分别为 EI 2 和 EI 。设铰对左梁起向上支承R 的作用,如图(a)。 左梁C 端挠度:

EI a R a EI a qa EI a qa w l 232222223

222?+?+??=)(

EI

Ra EI qa 342334+=。 右梁C 端挠度:

EI

qa EI Ra w r 834

3--=。

协调条件:

EI Ra EI qa 342334+EI

qa EI Ra 834

3--=。

q

测 10-2-5 图

(a)

可得 qa R 40

39

-

=。 故C 端的挠度:

()↑==--=4

4

443524583Eb

qa EI qa EI qa EI Ra w C 。 (2) 由上述结论可得,左梁上绝对值最大的弯矩为

2

40

41qa ,出现在集中力偶矩作用处偏左。相应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32

321max 2012364041b

qa b qa =?=σ。 右梁上绝对值最大的弯矩为

2

40

19qa ,出现在固定端处。相应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32

322max 1057124019b

qa b qa =?=σ。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外形高点:牙各轴面最突出的部位,称外形高点。 2.牙尖嵴: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称为牙尖嵴。 3. 覆(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垂直方向的距离,称为覆(牙合)。 4.前庭沟:又称唇颊龈沟,为唇颊黏膜移行于牙槽黏膜的沟槽。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 1/3;长;近中;唇侧2.上颌第一二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 3.H 型;U 型;Y 型 4.额突;腭突;颧突;牙槽突 5. 10.0.5-1;眶下神经 6.感觉;运动;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7.腮腺;三角形 8.吞咽;言语。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0: EEADE CACBB 11-20 ACDAB CDCBD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五.简答题(共24分) 1.答:(1)上颌切牙较下颌切牙体积宽大,其中上颌中切牙最大,而 下颌中切牙最小。上颌切牙唇面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唇面发育沟不明显。 (2)上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宽深。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明显,舌窝浅窄。 (3)侧面观上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长轴唇侧,冠根唇缘相连呈曲线。下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长轴舌侧,冠根唇缘相连呈弧线。 (4)上颌切牙牙根粗壮而直,下颌切牙牙根细而扁圆,近、远中根面有纵形凹陷。 2. 答: 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14块骨组成,其中除单一的下颌骨及 犁骨外,其余均成双对称排列,计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3. 答:下颌前牙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 下颌中切牙:牙冠向近中倾斜度极小,牙体长轴几乎与中线平行。下颌侧切牙:牙冠略向近中倾斜。下颌尖牙:牙冠向近中倾斜度大于下颌侧切牙。 4.答:(牙合)面:呈斜方形: 1)边缘嵴:舌(牙合)边缘嵴长于颊(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较远(牙合)边缘嵴长而直。由四边构成的四个(牙合)角中,以近中颊牙合角及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远中颊(牙合)角及近

最新815模拟试题2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共16分)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2.纳什均衡 3.IS曲线 4.平衡预算乘数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A. 没有规律性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左上方倾斜 D.为一水平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纳什均衡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而占优策略均衡不一定就是纳什均衡 B.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C. 占优策略均衡不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也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D.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也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3.可以使两个罪犯永久合作下去的方式是() A.合作一次 B.合作有限次 C.合作无限次 D.没有方法 4.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均衡() A.不会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B.不可能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C.可能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D.肯定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5.下列关于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命周期假说偏重于对储蓄动机的分析,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 来收入的问题 B. 永久收入假说偏重于对储蓄动机的分析,而生命周期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 来收入的问题 C. 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都是对对储蓄动机的分析 D. 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都关心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的问题 6.投资的边际效率随着投资支出的增加而() A. 逐渐增加 B. 逐渐递减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贴现率 C.政府转移支付 D.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8.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不取决于() A. 实际余额效应 B.时际替代效应 C.开放替代效应 D.货币余额效用 9.关于充分就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分就业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就业 B. 充分就业代表所有劳动力都就业 C. 充分就业代表所有人都就业 D. 充分就业率就是自然率 10.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使债权人受益 B. 通货膨胀使债务人受益 C. 通货膨胀使债权人债务人都受益 D. 通货膨胀对债务无影响 三.判断题(共10分) 1.我总愿意用6单位的x替代1单位的y,我的偏好违背了单调性假设。()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合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2)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3.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 4.规模报酬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 A.医疗给付B.工伤津贴 C.残疾年金或补助金D.遗属津贴 2、率先建立现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该国于1905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法。 A.日本B.法国 C.德国D.英国 3、下列关于医疗保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保险 B.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实偿来实现的 C.医疗保险是自愿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D.医疗保险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费用 4、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由基金管理机构通过等方式运营。 A.购买股票B.开办企业 C.兴建公共设施D.融资借贷 5、社会救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最低保障性B.按需分配 C.权利义务单向性D.救助对象全民性 6、下列各项中,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是。 A.英国B.瑞典 C.芬兰D.丹麦 7、下列各项中,有关美国“多元化医疗保险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医疗照顾制度的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 B.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在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中占主要地位 C.HMO开办合同医院并直接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D.蓝十字和蓝盾是美国最大的两家营利性民间医疗保险公司 8、下列有关各国养老保险金覆盖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是本国所有居民。 B.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C.美国的老年、残疾、遗属保险的覆盖范围是从事有收益工作的人,包括独立劳动者。 D.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覆盖范围。 9、依据救助种类,社会救助包括。

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中国古建筑史》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2.《营造法式》是哪个朝代的著作?(c) A汉B唐C宋D清 3.我国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始于哪个朝代?(d) A秦B唐C宋D明 4.下面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七大古都?(d) A杭州B南京C开封D苏州 5.唐长安城位于汉长安城的:(a)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6.按尊卑顺序排列,下列哪组屋顶形式是正确的?(c) A歇山顶、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 B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C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D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 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b)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9.历代帝王陵墓中“因山为陵”的是:(b) A秦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a) A北魏B北周C隋D唐 我国用琉璃瓦的历史始于哪个朝代?(a) A南北朝B唐C春秋D西周 13.佛光寺东大殿平面柱网为:(c) A单槽B双槽C金厢斗底槽D分心槽 14.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是:(c)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15.原始社会晚期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a)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16.我国已知最早的庭院式建筑是:(b) A西安半坡遗址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17.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b) A湖北蕲春建筑遗址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D安阳小屯村殷墟宫殿遗址我国瓦的普遍使用是在哪个时期?(b)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 19.我国砖的使用始于:(a)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 20.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的设计人是:(b) A李诚B李春C宇文恺D鲁班 21.《园冶》的作者是:(a) A李诚B李春C计成D苏东坡 22.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指:(a) A五台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 B五台山、武当山、峨嵋山、普陀山 C武当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 D武当山、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 23.著名的《考工记》成书于:(b) A春秋B西周C战国D商 24.明朝天坛祈年殿三檐颜色为:(d) A全部青色B全部绿色C全部淡蓝色D分别为青、黄、绿三色 26.《园冶》是哪个朝代的著作?(a) A明B唐C宋D清 28.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开凿于:(a) A北魏B北周C隋D唐 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b)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 30、我国宋代的建筑官书是。(c) A、《木经》 B、《考工记》 C、《营造法式》 D、《工程做法》

模拟题一及参考答案

模拟题一及参考答案 1. 关于C +十与C语言的关系的描述中,—是错误的。(2分) A. C 语言是C +十的一个子集 B. C++是兼容C语言的 C. C +十对C语言进行了一些改进 D. C++ 和C 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 2. C++对C语言作了很多改进,下列描述中________ 使得C语言发生了质变,即从面向过程变 成又面向对象。(2 分) A. 增加了一些新的运算符 B. 允许函数重载,并允许设置默认参数 C. 规定函数说明必须用原型 D. 引进了类和对象的概念 3. 按照标识符的要求,________ 符号不能组成标识符。(2 分) A. 连接符 B. 下划线 C. 大小写字母 D. 数字字符 4. 下述关于break语句的描述中,________ 是不正确的。(2分) A. break 语句可用于循环体中,它将退出该重循环 B. break 语句可用于switch 中,它将退出switch 语句 C. break 语句可用于if 体内,它将退出if 语句 D. break 语句在一个循环体内可以出现多次 5. 以下关于do-while 语句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2 分) A. 不能使用do-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 B. do —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必须用break语句才能退出 C. do-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 语句中的表达式值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D. do —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 语句中的表达式值为零时结束循环 6. _____ 是给对象取一个别名,它引入了对象的同一词。(2 分) A. 指针 B. 引用 C. 枚举 D. 结构 7. 下列数组的定义中,__是错误(2 A.char cal[ ]={ ,'ch,'' a, '' r '} B.char ca2[5]= ” char C.char ca3[4]= ” char D.int array[ ]={6 ,5,3,4}

广东省湛江市2019中考英语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广东湛江市)2019中考英语模拟试题(2) 本试卷共四大题,7页,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 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法选择(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1~15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You may know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very well. But do you know about its writer? It was written by an 1 girl. And now she 2 a very rich woman already. When she was a child, she was poor. Once her friend Joan 3 her to a birthday party. She was very 4 but sad because she had not enough money 5 presents for her. “The party is coming soon. Now I have 6 money.” tears ran down her face. Late that night, she was in bed, thinking about the presents when the door opened and came in her grandma. “What happened?” her grandma asked. Hearing the girl’s story, she said, “Don’t 7 . I think I can help you. How about 8 a song together? Happy birthday to …” 9 beautiful song! They sang and sang. Suddenly, she woke up. 10 it was a dream, she decided to write it down at once and sang it to 11 friend at the party. When she sang the song at the party the next day, her friends 12 attended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2.终身教育 3.教育功能 4.人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 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 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 【案例】 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特区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要使深圳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1997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特区选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自1979年至2001年,深圳特区累计教育投入283.3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39.23亿元,年均递增40﹪。1997年至2001年,深圳累计教育投入197.5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142.68亿元,是特区建立以来前17年财政性教育投入70.30亿元的两倍。 深圳特区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孕育了教育和科技的快步发展。截止2002年,深圳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117所,是特区建立之初的4倍多;学生64万人,比1980年增加近40万人。

模拟试卷2及答案

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2分,满分30分) 1、在XY平面上,某圆弧圆心为(0,0),半径为80,如果需要刀具从(80,0)沿该圆弧到达(0,80),程序指令为(B )。 (A)G02 XO.Y80.I80.0 F300 (B)G03 XO.Y80.I-80.0 F300 (C)G02 X8O.Y0.J80.0 F300 (D)G03 X80.Y0.J-80.0 F300 2、在G00程序段中,(C)值将不起作用。 (A)X (B)S (C)F (D)T 3、下列(D )不适应在加工中心上生产。 (A)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B)多工位和多工序可集中的零件 (C)难测量的零件(D)装夹困难的零件 4、数控机床中把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运动的组成部分称为(C )。 (A)控制介质(B)数控装置(C)伺服系统(D)机床本体 5、数控机床的旋转轴之一B轴是绕( B )旋转的轴。 (A)X轴(B)Y轴(C)Z轴(D)W轴 6、使用(B )可使刀具作短时间的无进给光整加工,常用于车槽、镗平面、锪孔等场合,以提高表面光洁度。 (A)G02 (B)G04 (C)G06(D)G00 7、数控机床坐标轴确定的步骤为(C )。 (A)X→Y→Z (B)X→Z→Y (C)Z→X→Y 8、下列(B )的精度最高。 (A)开环伺服系统(B)闭环伺服系统 (C)半闭环伺服系统(D)闭环、半闭环系统 9、(B )命令是有条件停止。 (A)G00 (B)M01 (C)M05 (D)M19 10、在CRT/MDI面板的功能键中,用于刀具偏置数设置的键是(B )。 (A)POS (B)OFSET (C)PRGRM (D)SYSTEM 11、精车轮廓时,为保证零件加工面光洁度的一致性,应使用(C )。 (A)G94 (B)G95 (C)G96 (D)G87 12、单段运行功能有效时,(B )。 (A)执行一段加工结束(B)执行一段保持进给(C)连续加工(D)程序校验 13、程序“D01 M98 P1001”的含义是(D )。 (A)调用P1001子程序(B)调用O1001子程序 (C)调用P1001子程序,且执行子程序时用01号刀具半径补偿值 (D)调用O1001子程序,且执行子程序时用01号刀具半径补偿值 14、执行程序后G98 G81R3 Z-5 F50后,钻孔深度是(A )。 (A)5mm (B)3mm (C)8mm (D)2mm 15、(B )与虚拟制造技术一起,被称为未来制造业的两大支柱技术。 (A)数控技术(B)快速成形法(C)柔性制造系统(D)柔性制造单元 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满分30分) ()1、机床回零后,显示的机床坐标位置一定为零。 (√)2、加工中心具有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 15 分) 1、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一种买卖活动,但它不同于我们已经沿袭了数千年的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方式。电子商务是指通过Internet网和其他通信网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技术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总分,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借助于Internet 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3、中文一般将其译成“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电子传输方法,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的提出报文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4、所谓加密技术指的是将数据进行编码,使它成为一种不可理解的形式,这种不可理解的内容叫做密文。 5、它是指以 Internet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信息为依据的一个虚拟银行柜台。 二、判断题(每题1.3分,共 26 分) 1、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和经算。但这种交易的方式因受地理位置、资金多少或零售渠道的所有权影响,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2、电子商务是指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来讲,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来讲,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 3、电子商务的价值链,就是将企业分解为战略上相互联系的活动,以分析了解企业的成本优势。我们知道,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产品和辅助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 4、电子商务按其实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B)、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 to C)和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C to C)。这三者都是建立在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之上,运用电子手段和电子工具进行的商务活动。(×) 5、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是以E—mail为应用的互联网间接连接;第二阶段主要是与互联网的全功能直接连接,即国际Internet开通;第三阶段是我国Internet建设已全面铺开。(√) 6、所谓网络营销,从广义地说,凡是以Internet为主要手段进行的并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 7、企业的网络营销战略是以“网络市场”为中心的,围绕着“网络市场”周围的是“网络营销组合”,即网络营销战术。(√) 8、通过网络营销阶段后进入电子商务阶段,该阶段的主要方案是要通过新的市场和电子渠道来扩大企业的声誉。(×) 9、创建一个基本的商业站点主要内容就是对企业的形象和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等方面的介绍等。(×)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冯诺伊曼的主要贡献是( )。 A. 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 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 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5.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 A.CMOS B. RAM C. XMS D. ROM 6.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 硬盘 B. 软盘 C. RAM D. ROM 7.CPU指的是计算机的( )部分。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8.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9.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是( )。 A. 目标程序 B. 语言编辑程序 C. 语言连接程序 D. 语言处理程序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0.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A.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价格最低 C.喷墨打印机不可以打印彩色效果 D.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用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表示 12.Windows2000是一个()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13.WINDOWS 2000的“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上的一块区域 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15.下列选项中( )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A.将计算机信号转变为音频信号 B.将音频信号转变为计算机信号 C.预防病毒进入系统 D.计算机信号与音频信号相互转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显示器的分辨率与视频卡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起什么作用。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大学英语模拟题二及答案

2008年4月统考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交际英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部分共有10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中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Can you turn down the radio, please? -- _________. A. Oh, I know B. I'm sorry, I didn't realize it was that loud C. I'll keep it down next time D. Please forgive me 2. -- Hello, I'd like to speak to Mark, please. -- _________. A. Yes, I'm Mark B. This is Mark speaking C. It's me here D. This is me 3. --Can I give you a hand. It seems pretty heavy. -- _________. A.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B. Sorry, I don't know you C. Thanks, I can manage that D. No, it's not heavy 4. --I'd like to make a reservation for two days. My name is Wang Ming-Ming. -- _________. A. Single room or double room B. You're too late for the room C. We don't have any room D. Our hotel is very expensive 5. -- Would you fill in this registration form? _________? --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at. A. What should I write B. It's too difficult. C. Where is the form D.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6. --Look, would you like to go out tomorrow evening? --________. My parents are coming to see me. A. I'm afraid I can't tomorrow evening B. I don't like to go out with you C. I have no time tomorrow evening D. I won't go out with you 7. --Do you mind turning off the TV? I'm studying for the exam.

个人与团队管理模拟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个人与团队管理模拟试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张经理为了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他可以排除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能帮助他的是()。 A、把更多操作性的工作分配出去 B、相信团队成员 C、工作时间拒绝接听任何电话 D、学会授权 2.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预见并及时处理问题 B、根据工作优先级,确定自己每天的实际目标和工作方式 C、确保在做重要工作时不被打扰 D、工作时间拒绝接听任何电话 3.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不正确的是()。 A、为重要的工作选择最佳时间 B、养成并坚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C、确保在做重要工作时不被打扰 D、不受任何计划约束 4.高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了很多方法,不能够帮助他的是()。 A、把更多操作性的工作分配出去 B、工作时间拒绝接听任何电话 C、学会授权 D、相信团队成员 5.在安排每天的重要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做法合适的是()。 A、把重要工作安排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 B、把每天的重要工作都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 C、不做事先安排,什么时候有重要工作什么时候做 D、把重要工作安排在每天工作的开始阶段 6.辛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了很多方法,能够帮助他的是()。 A、独揽所有的工作 B、工作时间拒绝接听任何电话 C、根据时间管理矩阵制订每天的计划 D、废除规章制度,使自己的工作不受限制 7.在安排每天的重要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做法不合适的是()。 A、把重要工作安排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 B、什么时候有重要的工作,什么时候就开始做 、确保在做重要工作时不被打扰C. D、确保重要工作符合任务优先级 8.关于计划在提高工作效率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要严格执行每天的计划 B、每天工作不同,所以不用事先做计划 C、计划按照时间顺序制订,无须区分优先级 D、将重要的工作安排在计划的开始阶段 9.对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帮助的是()。 A、保证每天都做一些重要但不紧迫的任务 B、养成并坚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C、严格执行计划 D、不接电话以避免被打扰 10.小苏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她列出了许多方法,其中不能帮助她的是()。 A、分析自己何时工作效率最高 B、严格执行计划 C、延长工作时间 D、养成并坚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11.人们在沟通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沟通的目的,关于沟通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在进行沟通时经常希望达到多种目的

最新《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2 分) 1、P 型半导体中空穴为()载流子,自由电子为()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 4、三极管是()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用(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 ( ), )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控制元件。 ),发射结压降UBE()。 ),集电结()。 )、()放大电路。 )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用() 对于深度负反馈Af= ()。 10、共模信号是大小(),极性()的两个信号。 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失真,可以利用()类互补功放来克服。 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低频信号称为()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 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fa= ()f B。 14、要保证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必须具有()网络。 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中,理想二极管承受最高反压是()。 二、选择题(每空 2 分共30 分) 1 、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 2 的输出电压是()。 A、12V B、5V C、9V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管脚电位分别是2V、6V、2.7V ,则三个电极分别是该管 是()型。 A、( B、 C、E) B、(C、B、E) C、(E、C、B) 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 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频率 4、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 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能力 A、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输入电阻高 C、输出电阻低 6、L M386 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它可以使电压放大倍数在()之间变化。 A、0~20 B、20~200 C、200~1000 A 、0.45 B 、0.9 C 、1.2 8、当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有两条分析依据()()。 A、U-?U+ B、I-?1+?0 C、UO=Ui D、Au=1 9、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有()()()。 A、U0高, B、PO大 C、效率高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10、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最初由()而来的。 A、基本放大器 B、选频网络 C、干扰或噪声信号 三、分析计算题负反馈。 )。 ), D、(PNP) E、(NPN) )失真,下半周失真时为()失真7、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Uo= ( ) Uz

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模拟试题 一、选择 1、结冰、积水、积雪的道路,无人看守道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每小时不得超过(A)千米 A、10 B、20 C、30 D、5 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将厂内机动车辆分为(C)类。 A、11 B、12 C、13 D、14 3、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有(B)种, A、3 B、4 C、5 D、6 4、机动车不得在平行铁路装卸线钢轨外侧(A)米以内行使。 A、2 B、3 C、4 D、5 5、驾驶员不从事驾驶工作时间为(C)者,再从事驾驶工作时应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新复试。 A、1~3 个月 B、3~6个月 C、6~12个月 D、1年以上 6、厂内车辆侧向最小安全间隙应为(C)米。A、0.4 B、0.5 C、0.6 二、填空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受(道路)、(气候条件)、(车型)等影响。 3、一般把操纵性和稳定性称为(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进行评价。 4、稳定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中性转向)。 5、厂内叉车具有(转弯半径小)、(轮距窄)、(载货后重心偏高)等特点。 6、车辆的技术特性有(空车质量)、(载质量)、(总质量)、(车辆外形尺寸)、(最小离地间隙)、(轴距)、(轮距)、(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

7、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连续机械运输)、(人力搬运)。 8、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5)千米每小时。 9、车辆行使经过交叉路口须提前减速,加强了望,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车轮摩擦力不均是跑偏的主要原因。(√) 10、厂内车辆事故预防措施主要内容有(厂内运输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安全检查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 11、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12、厂内车辆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有(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事故的可能原因必须予以根除的原则)、(全面治理的原则) 13、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损失预防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 14、教育对策内容应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三个方面。 15、厂内车辆事故的特性包括(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16、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17、厂内车辆事故由(人)、(车)、(路)、(环境情况)构成。 18、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 1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厂内车辆违章驾驶)、(厂内车辆高速行驶)、(车辆技术状态不良)、(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道路不好)。 20、叉车运行叉齿离地间隙要达(300~400)毫米。 21、安全色有(红)、(黄)、(蓝)、(绿)4种,对比色有(黑)、(白)2种。 22、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辅助标志)等 三、判断 1、辅助标志安在主标志的上面,紧靠主标志上缘。(×)

201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2 高中联赛模拟试题 2 一试部分 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8 分,共 64 分) sin (α + 2β ) π π 1. 已知 = 3 ,且 β ≠ , α + β ≠ n π + (n , k ∈ ),则 tan ( α + β ) = . sin α 2 2 tan β 2. 在等差数列{a n } 中,若 a 11 a 10 < -1 ,且前 n 项和 S n 有最大值,则当 S n 取得最小正值时, n = . 3. 若 a +b + c = 1(a ,b , c ∈ ), 4a + 1 + 4b + 1 + 4c + 1 > m ,则 m 的最大值为 . 4. 已知 ?ABC 满足 AC = BC = 1 , AB = 2x ( x > 0).则 ?ABC 的内切圆半径 r 的最大值为 . 5. 在正方体 ABCD - A 1B 1C 1D 1 中, G 为底面 A 1B 1C 1D 1 的中心.则 BG 与 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 ___. 6. 函数 f ( x ) 在 上有定义,且满足 f ( x ) 为偶函数, f ( x - 1) 为奇函数.则 f (2019) = . 7. 将一色子先后抛掷三次,观察面向上的点数,三数之和为 5 的倍数的概率为 . 8. 已知复数 z 1 , z 2 满足 ( z 1 - i )( z 2 + i ) = 1 .若 z 1 = ,则 z 2 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第9 小题16 分,第10、11 小题20 分,共56 分) x 2 y 2 9. 设P 为双曲线-= 1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A, B a2 b2 两点.求□ABCD 的面积. 10. 求方程x5 - x3 - x2 + 1= y2 的整数解的个数. 11. 对于n ≥ 6 ,已知?1 - 1 ? < 1 .求出满足3n + 4n ++(n + 2)n =(n + 3)n 的所有正整数n. n + 3 ? 2 ?? n

(完整版)《市场营销》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市场营销》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案例分析题 一、美国钟表公司通过市场营销研究发现,可把市场上的购买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消费者希望能以尽量低的价格购买能计时的手表,他们追求的是低价位的实用品,这类消费者占23%。第二类消费者希望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计时准确、更耐用或式样好的手表,他们既重实用,又重美观,这类消费者占46%。第三类消费者想买名贵的手表,主要是把它作为礼物,他们占整个市场的31%。 于是,根据第一、二类消费者的需要,避开日本精工和西铁城名表,制造了一种叫做“天美时”的物美价廉的手表,一年内保修,而且利用新的销售渠道,广泛通过商店、超级市场、廉价商店、药房等各种类型的商店大力推销,结果很快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表公司之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分) 1.天美时公司采用什么样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市场分为三种类型?(C ) A.地理环境细分B.心理细分C.购买行为细分D.人口因素细分2.天美时公司选择了哪种目标市场策略?(B) A.差异性营销策略B.集中性营销策略C.无差异营销策略 3.天美时公司采用的是哪一种市场定位策略?( A ) A.避强定位B.迎头定位C.重新定位 (8分) 比了下去?试用市场营销环境理论分析之。 答:(1)20世纪初期,汽车供不应求,竞争对手很少,福特公司凭借创建汽车生产流水线,以高效率、低成本赢得市场。20世纪20年代,汽车市场发生变化,竞争对手增多,汽车供应量增加,人们变得挑剔起来,不再是“企业生产什么,我就买什么了”。 (2)任何企业的活动都离不开营销环境。福特公司后来比通用公司比了下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忽视顾客需求的变化,一意孤行地认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就是黑色的”。还有就是忽视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而通用公司则针对福特公司的营销策略及“挑剔的顾客”推出“汽车形式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远远超过了福特公司。 三、有四家公司,其经营决策是:(8分) A公司生产手表,认为只要生产走时精确、造型优美、价格适中的名牌产品,即能获得 经营成功。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一、(共20分,每小题5分)计算题 1.应用冲激函数的性质,求表示式23()t t dt δ∞-∞ ?的值。 解:23()300t t dt δ∞-∞ =?=? 2.判断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2)r t e t =。 解: 线性时变系统 3.有一LTI 系统,当激励)()(1t u t x =时,响应)(6)(1t u e t y t α-=,试求当激励 ())(23)(2t t tu t x δ+=时,响应)(2t y 的表示式。(假定起始时刻系统无储能)。 解: ()()t t u t u t dt -∞?=?, ()()d t u t dx δ= ,该系统为LTI 系统。 故在()t u t ?激励下的响应1 26()6()(1)t t t y t e u t dt e ααα ---∞ =?=--? 在()t δ激励下的响应2 2()(6())6()6()t t d y t e u t e u t t dx αααδ--= =-+ 在3()2()tu t t δ+激励下的响应1818 ()12()12()t t y t e e u t t αααδαα --=--+ 4.试绘出时间函数)]1()([--t u t u t 的波形图。

二、(15分,第一问10分,第二问5分)已知某系统的系统函数为2 5 ()56 s H s s s += ++,试求(1)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2)该系统为无失真传输系统吗?请写出判断过程。 21255 ()56(2)(3) 2,s s H s s s s s s s ++= = ++++∴=-=-3,位于S复平面的左半平面 所以,系统稳定. (2) 由于05 ()()3) jwt j H j Ke j j ωωωω-+= ≠++2(,不符合无失真传输的条件,所以该系统 不能对输入信号进行无失真传输。 三、(10分)已知周期信号f (t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求f (t )的傅里叶变换F (ω)。 f (t )的傅里叶级数为 1j 1()e d t n T F f t t T ω-= ??3 j π2111 2 221()(1)e d 2n t G t G t t --??=--???? ?π sin 41(1)πn n n ??=--? ? 所以()()F F f t ω=????()2π πn n F n δω∞=-∞ =-∑()π sin 421(1)πn n n n n δω∞ =-∞ ??=---? ?∑ 四、(15分)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逆变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