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1、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

2、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

3、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4、建立制图对象正确的空间图像

按地图图型(内容或主题)划分: 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

地图投影的概念

(一)、地图投影的产生: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

(二)、地图投影的定义: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实质

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四)、地图投影的研究对象

地图投影主要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描写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

律、不同地图投影之间的转换、图上量算等问题。

(五)、地图投影的任务

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把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系转化成平面坐标系,建立制图网——经纬线在平面上的表象。

(六)、地图投影的作用

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起着基础、骨架作用,正是地图投影才使得地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可量测性。

从广义上讲,地图投影系统是实现空间信息定位的基础,是地球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础。

圆柱投影经纬线长度比变化情况表

墨卡托投影

③、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等角航线(又名恒航线或斜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性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④、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伪圆柱投影

是在圆柱投影的基础上,规定纬线仍然为平行直线,而经线则根据某些特定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设计成对称于中央经线的各类曲线的非几何投影,在具体应用中以等积性质居多,而无等角投影。

⑴ 桑森(Sanson - Flam steed )投影 经线为正弦曲线的等积伪圆柱投影,纬线为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每条纬线上经线间隔相等。由法国桑逊于1650年设计。 投影特点:

P = 1 ; 无面积变形Vp=0 n = 1 纬线长度比为1

m 0 = 1 中央经线长度比=1 其余m > 1 经线长度比 >1 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正弦曲线

⑵ 摩尔威特(Mollweide )投影(椭圆投影) 经线为正弦曲线的等积伪圆柱投影,纬线为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每条纬线上经线间隔相等。由德国摩尔威特于1805年设计。 投影特点:

P = 1 无面积变形 S 90 = S earth / 2

赤道长度= 中央经线 × 2 常用于编制世界地图 及东、西半球地图

⑶ 库德(Goode )投影 美地理学家古德(J.Paul Goode )于1923年提出在整个制图区域主要部分中央都设置一条中央经线,分别进行投影,则全图就分成几瓣,各瓣沿赤道连接在一起。 投影特点:

分瓣、组合投影, 变形减小且均匀

大陆完整,大洋割裂投影特点: 分瓣、组合投影,

变形减小且均匀

大陆完整,大洋割裂

大洋完整,大陆割裂

常用于编制世界地图

2、非几何投影:根据某些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

(1)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2)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3)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4)多圆锥投影:设想有更多的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投影后沿一母线剪开展平。纬线投影为同轴圆弧,其圆心都在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二). 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

(1)、等角投影: 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ω=0(或a=b,m=n)。

(2)、等积投影: 投影面与椭球面上相应区域的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为零Vp=0(或P=1,a=1/b)。

(3)、任意投影: 投影图上,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它既不等角又不等积。其中,等距投影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的任意投影(m=1)。

(1)、测制和使用地图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地图投影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椭球体三要素是指(),目前我国地形图的数学基础采用()椭球;其长半径为()m;扁率为()。

2、写出下列定义:

(1)、长度比是();

(2)、面积比是();

(3)、面积变形是();

(4)、最大角度变形是();

(5)、等变形线是();

(6)、等距离投影是()。

3、所谓地图投影是指依据(),将()上的点投影到()上,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即()。

4、多圆锥投影中,中央经线的表象为(),其余经线的表象为();纬线的表象为(),圆心位于();极点呈()。

5、我国现行百万分之一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它与国际上百万分之一地形图所采用的投影的不同点在于()。

6、等角航线在()投影图上的表象是直线;航海地图也宜采用()投影。

7、一点上的长度比不但随()而变化,也随着()而变化。极值长度比是指(),而且我们将极值长度比方向定义为()

8、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

9、经线为辐射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的投影是();经纬线为平行直线,且相互正交的投影是();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辐射直线的投影是()。

10、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的长度比为();最大长度变形位于();6°带的最大长度变形值为()。

11、彭纳投影是一种()投影,其经线形状为(),纬线形状为()。

12、桑逊投影、摩尔威特投影和古德投影均为()投影。

13、南极洲地图可采用()投影;世界政区图可采用()投影;东、西半球地图可采用()投影;中国全图可采用()投影;亚洲政区图可采用()投影;北冰洋地图可采用()投影;

14、从变形分布观点来看,下列投影各适合于什么形状和地理位置的制图区域:

(1)、正轴圆锥投影();

(2)、横轴圆柱投影();

(3)、斜轴方位投影();

(4)、斜轴圆锥投影();

(5)、多圆锥投影();

(6)、伪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

1、在等角投影地图上,某一点的长度比是()

a、与方向和点位有关;

b、与点的位置无关;

c、与方向无关。

2、在一个球的正圆柱投影中,所有经纬线网格投影成大小相同的矩形,这个投影是()

a、等面积投影;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3、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应满足条件()

a、m=n ;

b、m= 1/n ;

c、m=1。

4、正轴等角圆柱投影适用于()

a、两极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赤道地区。

5、墨卡托投影中纬线的间隔自赤道向两极()

a、逐渐增大;

b、逐渐缩小;

c、保持相等。

6、伪圆柱投影从变形性质看可能有()

a、等角投影;

b、等面积或任意投影; c 、保持经线长度正确的投影。

7、正轴等距割圆锥投影的两条标准纬线之间,m与n的大小是()

a、m>1,n=1;

b、m<1,n >1;

c、m=1,n <1。

8、在等面积性质的投影中,微分圆投影后为()

a、变形椭圆;

b、仍为圆形;

c、卵形。

9、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投影常数值通常()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10、在利用等角圆锥投影编制的地图上,面积变形()

a、等于长度变形的平方;

b、近似于长度变形的2倍;

c、等于长度比。

11、在实际应用中,最短航线是()

a、等角航线;

b、任意直线;

c、大圆航线。

三、分析下列叙述的正确性(用∨或×回答)

1、等角投影中,面积变形近似为长度变形的两倍()

2、在桑逊投影中,P=1,n=1,m0=1 ()

3、等角航线是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最短的线()

4、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宜采用正轴等面积方位投影()

5、等角投影经纬线正交,经纬线正交的投影一定具有等角性质()

6、彭纳投影是一种等积伪圆柱投影()

7、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8、伪圆柱投影中不存在等角性质()

9、等面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0、方位投影由投影中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

11、摩尔威特投影中,纬线间隔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的平行直线

四、在右边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1)彭纳投影的纬线是()①对称曲线

(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经线是()②同轴圆圆弧

(3)等面积圆锥投影的纬线是()③平行等距直线

(4)多圆锥投影的经线是()④直线

(5)桑逊投影的纬线是()⑤同心圆

(6)圆柱投影的纬线是()⑥正弦曲线

(7)桑逊投影的经线是()⑦抛物线

(8)多圆锥投影的纬线是()⑧同心圆圆弧

⑨双曲线

⑩平行直线

2、(1)、长度比的定义是()①同心圆圆弧

(2)、面积变形是()②等积伪圆柱投影

(3)、高斯—克吕格投影是()③平行直线

(4)、主比例尺是()④等角圆锥投影

(5)、等角圆锥投影的纬线是()⑤制图时地图缩小

的比率(6)、面积比是()⑥等角投影

(7)、桑逊投影是()⑦面积比与1之差

(8)、我国百万分之一地图采用()⑧等积圆锥投影

⑨投影后的微分面

积与实地面积之比

⑩微分线段投影与

原长之比

3、(1)、等角航线在()上表现为直线①正方形

(2)、长度变形是②长方形

(3)、等距离圆锥投影中,③大小、形状

角度变形与面积变形均相同的微分圆

(4)、多圆锥投影的纬线是④墨卡托投影

(5)、正轴割圆柱等距离投⑤投影中任何面

影中的经纬线网是积与原面积相等

(6)、角度变形是⑥同心圆圆弧

(7)、等面积投影是⑦近似相等

(8)、标准纬线上的变形椭圆是⑧同轴圆圆弧

⑨长度比与1之

⑩两微分线段夹

角与其投影夹角之差

4、(1)、等距离投影是①大小、形状均有变化的椭圆

(2)、等角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②n=1的圆或椭圆

(3)、任意投影是③直径长度比为1的微分圆

(4)、等面积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④a=1或b=1的投影

(5)、等角投影是⑤有各种变形的投影

(6)、等距离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⑥形状不变的微分圆

(7)、等面积投影是⑦大小不变、形状有变化的椭圆

(8)、任意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⑧投影后任何两直线夹角与实地

夹角相等的投影

⑨一个主方向上长度比为1的椭圆

⑩投影中任何面积与原面积大小

相等的投影

一、地图概括的性质

1、定义: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在数字地图条件下,就是要用有效的算法、最大的数据压缩量、最小的存储空间来降低内容的复杂性,保持数据的空间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规则适用的连贯性。

2、地图概括的实质:即以缩小的地图图形(地图数据)来反映客观实体时,都必须对客观实体(现象)进行抽象概括。

就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就是在有限的图面上表示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对象的主要特点。

3、任务:就是要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制成各种新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原始图稿(数据)到新编地图内容的转换。

4、主要的手段:分类、选取、简化、夸张和符号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综合概

括已逐步发展起来。

5、效果(优越性):经过制图综合处理,则图面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区域与地物的特征鲜明,提高了地图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一)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二)地图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四)制图数据质量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五)制图图解限制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二)地图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比例综合或概括)

在地图概括中,地图比例尺是一个关键要素,它决定地图

上所能包含的信息的权限量与它所能描述现实的详细程度。

(1)、影响图上表示地物多少的变化:比例尺越小,选取的程度则越大,所能表示的地物就越少,即制图综合的程度越大。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2)、影响图上对地物碎部特征的表达:随着比例

尺的缩小、图面包容实地范围扩大,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已由小

范围里注重碎部,转为大范围里注重整体特征或类型

(3)、影响地物重要性的变化:同一地物,在不同的

环境里,其地位或价值是不一样的。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制约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第二节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一、选取

二、简化

三、夸张

四、符号化

第3章地图概括练习题

一、填空

1、制图综合的本质就是在有限的图面上表示出

的基本特征和的主要特点。

2、只要制作地图,就必须进行。

3、地图在变换比例尺的过程中,应保持地图内容

与;与的对立统一

4、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是和。

5、实施地图概括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四个步骤。

6、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

、、、。

7、常用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有、

、、、。

8、分类是一个或的过程。

9、分类包括、、、、。

10、简化包括、、、、。

11、夸张包括、、、。

12、随着比例尺的缩小,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来合并等级,减少扩大。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属于地图概括中的选取方法

a、等级合并;

b、删除的资格排队;

c、局部夸大

2、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强调的是

a、几何精确性;

b、空间精度性;

c、地理适应性

3、公式NB = NA ·√(MA/ MB )X中X的数值增大,表示重要性

a、下降

b、不变

c、增强

4、分级愈多,地图概括的程度

a、相等

b、愈大

c、愈小

5、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强调的是

a、几何精确性;

b、空间模型性;

c、地理适应性

6、下列哪一个属于地图概括中的分类方法

a、局部夸大;

b、形状的简化;

c、降维转换

7、分区选取是一种()的选取方法

a、等精度;

b、不等精度;

c、同标准

8、公式NB = NA ·√(MA/ MB )X中X的数值增大,表示选取数量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9、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

a、数量特征

b、区域特征

c、地理特征

10、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是

a、分析、描述

b、定性、定量

c、分类、选取

三、名词解释

1、地图概括

2、详细性

3、清晰性

4、几何精确性

5、地理适应性

6、图解计算法

7、开方根规律8、分类9、简化10、夸张

11、图形等级转换12、定额指标13、资格排队

四、判断错、对,并改正

1、河流愈长,地区的河网密度愈小,这些河流就愈能被删除

2、在地图概括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主观性和不应有的夸大

3、地图概括是地图构成的重要法则之一

4、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的过程中,势必删简就繁、舍本逐末

5、当比例尺缩小后,是保存零碎的地物,并强调它的几何精确性

6、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7、选取级x的数值增大,表示重要性升高,选取数量递增

8、经过制图综合处理,则图面上内容混杂、无主次

9、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强调的是几何精确性

10、符号化的过程就是认知化的过程

五、计算题

资料地图比例尺为1:5万,新编地图比例尺为1:20万,资料地图上居民点个数为80个,当x=0,1,2,3时,求新编地图上的居民点个数分别是多少?

(一)、地图符号

1、定义:表示地图信息各要素空间位置、大小、数量和质量特征,具有不同颜色的特定的点、线、几何图形等图解语言称地图符号。

2、地图符号的实质:通过对地理事物的归纳、分类、分级而制订的抽象的、概念化的地图符号,实质上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了一次制图综合,是直观形象地表示地理事物的重要形式。

4、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

地图符号种类很多,但任何一种地图符号都具有图形、尺寸、颜色这三个要素,其变化和不同的匹配可以产生千姿百态的各种各样的地图符号

5、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

(1)地图记号有一定的约定性:法定性、规定性

(2)地图记号可以等价变换

6、地图设计的关键——符号图形(符形)

7、地图符号的层次结构

8、地图符号系统的实质——信息传递功能

(三)、地图注记:表示制图对象的名称或数量质量特征的文字和数字等文学语言称地图注记。

(四)、地图图式:由地图符号与地图注记组成表示地图内容各要素必须遵循的格式,称为地图图式。

(五)、图例:在单幅地图、地图集中,常将图上所用的各种符号、注记排印在图中适当位置上,以方便读图,将此称为图例

1、按地图符号的空间分布特征分类

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体积符号

二、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

(一)定名量表

(二)顺序量表

(三)间距量表

(四)比率量表

第3节符号的视觉变量

一、视觉变量(图形变量)

是引起视觉的生理现象差异的图形因素;它的研

究对图形符号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视

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形状变量

(二)尺寸变量

(三)方向变量

(四)颜色变量

(五)网纹变量

一、色彩的三属性

(一)色相

(二)亮度

(三)彩度

(四)色的混合

色相:又称色别或色调。色与色的区别,或指色彩的相貌与类别,是颜色最基本的特征。

色光三原色(加色原色):指颜色光学中的红光、绿光、蓝光。

它们等量相加即产生白光。

主要用于的光混合、彩色监视器的彩色显示。

色料三原色(减色原色或三间色或第一次色):在颜料的调和

中,黄色、青色、品红色称~。

一、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一)聚类感受

(二)视觉对比

(三)层次结构

(四)图形与背景

(五)视觉平衡

(一)聚类感受

1、相似性

2、接近性

3、闭合性

完形倾向

(二)视觉对比

1、线划对比

2、色彩对比

3、网纹对比

(四)图形与背景

(1)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2)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3)清晰的区域产生图形

(4)熟悉产生图形

(5)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第4章地图符号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图符号

2、地图注记

3、地图图式

4、图例

5、点状符号

6、线状符号

7、面状符号

8、色相

9、定名量表10、顺序量表11、间距量表12、彩度

13、比率量表14、视觉变量15、网纹变量16、亮度

17、形状变量18、尺寸变量19、方向变量20、地名

二、填空

1、地图语言是由()、()组成

2、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

3、地图图式或图例既是每幅图的地图语言“”;又是读图时打开地图信息宝库的“”。

4、地图符号实质上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了一次(),是()地表示地理事物

5、视觉变量具有()、()、()等感受效果。

6、地图上的注记可以区分为()、()、()、()

7、注记在地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

()、()、()。

8、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

9、视觉变量包括()、()、()、()、()五个方面。

10、根据被处理数据的属性,量表法可分为()、()、()、()四种。

11、地图符号具有()、()、()、()的特征。

12、聚类感受体现在()、()、()、()等方面。

13、符号的主要分类是()、()、()。

14、地名具有()、()、()、()、()五要素。

15、在地图图廓内,图形是根据它所在的()、()、()决定重力;而图形的()、()、()决定方向。

16、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

17、视觉对比包括()、()、()、()。

18、层次结构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19、在心理感受上,图形与背景的构成具有()、

()、()、()、()的特征。

三、选择题

1、符号化是形成一张地图的

a、结果

b、过程

c、起始

2、地图记号同记号之间的关系称为

a、物质结构

b、深层结构

c、表层结构

3、独立符号属于

a、依比例符号

b、非依比例符号

c、半依比例符号

4、众数是()中最佳的数字统计量

a、比率量表

b、定名量表

c、间距量表

5、三原色(加色原色)是指

a、红、绿、蓝

b、黄、品红、青

c、红、黄、绿

6、“激活扩散”属于

a、视觉对比

b、层次结构

c、聚类感受

7、亮度适中时,彩度(饱和度或纯度)

a、最小

b、不变

c、最大

8、从对地图比例尺的依存关系上,线状符号是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半比例符号

9、分位法是()中一种常用的定量分类方法

a、比率量表

b、顺序量表

c、间距量表

10、同一色相,若在其中加白色成分,则亮度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11、四色印刷中的“四色”是指

a、品红、绿、蓝、白

b、橙、紫、白、黑

c、黄、品红、青、黑

12、地名结构一般由()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a、专名和通名

b、数字和专名

c、通名和拼音

13、地图注记中,名称注记的主要种类是

a、数字

b、地名

c、几何符号

14、“完形倾”向属于

a、视觉对比

b、层次结构

c、聚类感受

15、某色相越接近标准色,其纯度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16、视觉平衡的主导因素是

a、重力和方向

b、网纹和颜色

c、颜色和方向

17、地名三要素为:

a、尺、义、寸

b、形、色、纹

c、音、形、义

四、判断对、错,并改正

1、由红色、橙色、黄色等构成的暖色相属于后退色

2、地图上突现出来的对象构成背景,而退居到衬托地位的对象

形成图形

3、符号的基本要素是视觉变量

4、在定名量表中,不仅说明了它的名称,而且还能

看出其大小、等级、质量等信息

5、注记既是地图上的功能符号,也参与地图的艺术

设计

6、当光谱色掺入灰色成分愈多时,就愈饱和

7、地图符号模型,受比例尺缩小的影响,不能反映

区域的基本面貌

8、注记的尺寸反映地物的数量,注记的字体反映地

物的质量

9、比率量表实际上是间距的量表精确化

10、面状符号为非依比例符号

11、等比数列法是顺序量表中常用的定量分类方法

12、方向变量适用于圆形或正方形符号

13、用于颜料和印刷的颜色为红、绿、蓝

五、连线题

点状符号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

比率量表半依比例符号

面状符号众数

间距量表音、形、义

线状符号依比例符号

定名量表分位法

视觉平衡图形、尺寸、颜色

地名不依比例符号

顺序量表等比数列法

地图符号重力和方向第七章

1、普通地图的概念:书P240

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

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

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

普通地图:可为经济、国防、科学研究、行政管

理、文化教育等提供基础资料、工具;

还可为编制专题地图提供地理基础。

2、普通地图的类型:地理图、地形图

4、普通地图的基本特性:除具有地图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几个

基本特征:

(1)、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一般特征;

(2)、具有高精度的可量测性;

(3)、以描绘人类活动的可见环境为主;

(4)、印色的习惯性特征:黑色—人工物体;蓝色—水系;

棕色—地貌、土质;绿色—植被

5、普通地图的主要任务:普通地图的首要任务在于正确地反映地域分异规律、如实地表达区域地理特征。

不同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其任务和使用范围也不相同。

地理图(一览图):是指概括程度比较高,以

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

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

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

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

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

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一)自然地理要素(书P241-247)

1.水系

2.地势

3.土质和植被

(二)社会人文要素(书P247-249)

1.居民点

2.交通网

3.境界线

1、地形图的概念:(书P241)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3、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书P249)

(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3)、依据统一的规范和图示

(4)、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③梯形分幅关系示意图

例1:设某地的地理坐标λE =120°09′15″,

φN=30°18′10 ″,求其所在1:10万地

形图的图号。

Ⅱ、若已知某地地理坐标(λ,φ),则它所在1:5万、

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可以按下列程序求得:

一、由Ⅰ的一、二、三中的公式,先求出该地所在基础图1:10万地形图的图号;

二、由φz={[φ/△φ] +1}×△φ、

λz= [λ/△λ] ×△λ式,求出基础图幅左上角点的经纬度;

三、按给定的λ、φ,由

Di=[(φz-φ)/ △φi] ×√?i+[(λ-λz)/△λi]+1式求出该地所在1:5万或1:1万图幅的序数号代码

四、将所求得的图幅序数号代码缀于基础图图号之后,即得所求图号。

Ⅲ、若已知某地地理坐标(λ,φ),则它所在1:2.5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可以按下列程序求得

一、由Ⅰ的一、二、三中的公式,先求出该地所在基础图1:5万或1:1万地形图的图号;

二、由φz={[φ/△φ] +1}×△φ、

λz= λ/△λ×△λ式,求出基础图幅左上角点的经纬度;

三、按给定的λ、φ,由

Di=[(φz-φ)/ △φi] ×√?i+[(λ-λz)/△λi]+1式求出该地所在1:2.5万或1:5千图幅的序数号代码

四、将所求得的图幅序数号代码缀于基础图1:5万或1:1万地形图图号之后,即得所求图号。

Ⅳ、实例:实习二十五P125

d、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关系表:

实习二十五:P119表25—2

【一】地形图的分幅:实习二十五P118

【二】地形图的编号:实习二十五P119

【三】新编号系统的应用:实习二十五P119—121

2、地理要素

(1)、自然地理要素:①地貌

②水系

③土质和植被

(2)、社会人文要素:①居民地

②交通与通讯

③土地利用和厂矿

专题地图:是为适应某种专门需要而着重显示制图区

域内某一种或某几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经济

现象,主要由地理底图和专题内容构成。

或是突出而较完备地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而使内容专门化的地图。

2.图面内容的安排

(1)主图

(2)副图

(3)图名

(4)图例

(5)比例尺

(6)统计图表与文字说明

(7)图廓

几个地图学的小问题-地图学作业

1.为什么说地图学已进入信息科学范畴?信息时代对地图的制作和应用,以及理论研究有什么影响? 因为地图学已经从传统的纸板制图走向了计算机辅助制图。也从单纯的纸质线划地图发展到如今的各种新兴电子产品,三维化,立体化,多媒体化,各种电子地图产品,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提供静态的信息,而是可以根据实时变化进行信息更新和多尺度显示。地图学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应用地球科学和必要的数字化制图知识,通过对各类图像的数字处理和解译,快速、准确、大量地提取各种信息,建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着重于研究并解决沿海地区地质环境与自然灾害、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等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地图学走进入多元化信息时代。脱胎于地图学的地理信息系统,衍生出WebGIS、VR、DE等发展方向,在许多领域、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地球”概念出现,构建一个可视化、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巨系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要实现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可视化技术是保障,空间认知是基础,如何将人类头脑中的空间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信息是难点。基于这样的需求,通过对认知地图的研究,将地理空间信息的抽象为认知模型,可以实现GIS空间分析,进一步实现计算机可视化。 2.现代地图学有哪些新理论?其研究对地图实践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地图虽然产生很早,但对地图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建立地图学科,国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70年代,随着自动化、电子计算和遥感遥测技术引进地图学,引起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同时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论、模式论、传输理论、认知理论以及数学方法引进地图学,使地图学的理论有很大发展,其中包括对地图性质、实质、功能提出许多新的概念,对地图学定义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如“地图学是用形象—符号模型再现客观实体,反映和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变化的科学。”“地图学是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储存和传递,以图形数学模型按比例缩小表现,并为实际利用目的进行解释的科学。”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地图学家卡内斯尼提出地图传输的概念以后,很快为一些地图学家所接受。各国地图学家发表不少论文,提出了多种地图传输模式。法国贝尔廷的著作《图形符号学》,被认为是奠定了地图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国际地图学协会(ICA)在70年代建立了地图传输委员会,后又在1987年专门建立了地图学定义和地图学概念两个工作组,以便对信息时代的地图学定义和概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公认的地图与地图学定义是:“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学是研究以图形 的、数字的或触觉形式反映空间关联信息的结构、传输、表现和利用的学科,它包括在制作地图及有关空间信息产品中从数据获取到最终产品利用的所有阶段。”新定义已不局限于图形形式,强调了数字形式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因此ICA还新成立了与此有关的委员会,如空间数据转换标准委员会、地图与空间数据应用委员会、空间 数据质量委员会、从空间影像制作专题地图委员会等。 90年代,随着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又提出了数据与地图可视化理论,尤其是多维动态可视化的研究,强调地图可视化是地图传输、地图认知和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核心。90年代还对计算机地图概括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地图、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互联网地图设计与制作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意义:人们利用现代地图学理论结合高科技技术制作出大量的多题材、多品种、高质量的地图作品。这些地图作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现代地图学理论不仅大大促进了地图和地图学的发展,而且对认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实质及进一步揭示地图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doc

一、判断题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Y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Y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地图学期末试卷

1、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 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 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 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 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 4)补充说明 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4、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理图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 3)按制图区域分类:必须坚持由总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依的原则,首先是世界图,其次是

第九章 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测绘 使用测绘仪器测绘地形图的工作称为地形测图。测绘地形图实际上是根据所展绘的控制点,测定其临近的地物、地貌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并将它们表示在图上。 大比例尺地形图——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在野外直接测图。 也可用航空摄影测量或数字测图。 成图方法 中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或根据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成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根据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和其他资料编绘成 图。 §9.1 测图的准备工作 一、图纸准备 目前通常使用厚度为0.07mm ~0.1mm ,伸缩率小于0.2%的聚酯薄膜测图。 二、绘制坐标格网 目前通常采用绘有坐标格网(10cm ×10cm )的聚脂薄膜图纸,一般不再需要人工绘制坐标方格网。如果需要手工绘制坐标格网,可采用对角线法和坐标格网尺法。 三、展绘控制点 根据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先在图上注明格网线坐标,然后根据控制点坐标值将控制点展绘在图上。然后检查精度合格(在图上不超过0.3mm )后,在其右 侧标上点号与高程。26 .4711号点注成:如。

§9.2 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称为碎部点,也称为地形点。测定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的工作称为碎部测量。 一、碎部点的选择 1.地物点的选择 选择能反映地物平面形状的特征点,如房屋的墙角点、道路的交叉口与转折点、河流的转弯处、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当建(构)筑物轮廓凹凸部分在1:500比例尺图上小于1mm或其它比例尺图上小于0.5mm时,可以直线连接。 对于一排电杆,可只测出起点、终点的中心位置,其它电杆的位置可按量得的间距在连线上插绘。 道路可只测路的一边,另一边按量得的宽度绘出,或测出路的中心线再按路宽绘出两边线。 独立地物的测绘,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外廓,填绘符号;不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表示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管线转角部分,均应实测。线路密集可选主干线测绘,支线可适当取舍。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柱上时,应选择其主要表示。 交通及附属设施,应按实际形状测绘,并测注轨道面高程。涵洞应测注洞底高程。 水系及附属设施按实际形状测绘,并按规定测注高程。当河沟、水渠在图上的宽度小于1mm时,可用单线表示。 植被应按其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适当取舍。测绘其边界线(地类线),并配置相应的符号。地类线与线状符号重合时,只绘制线状地物符号。 2.地貌点的选择 对地貌,应选择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脚等坡度及方向变化处的地貌特征点作为碎部点。 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并在实测的碎部点注上高程。 二、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 平坦地区也应按一定的间隔(如1:500为图上30mm,实地15m)测绘一地形点,每块平地应注明代表性高程。 各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形点最大点位间距要求见表9-1(p.164)。 §9.4 地形图的测绘 一、地形测图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可用全站仪测图、GPS-RTK测图和平板仪测图等方法。 1.平板仪测图 (1)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绘法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图板放置在一旁。用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并按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距离及高差,绘图员根据水平角值及距离,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在图上定出碎部点的位置,并注上高程。

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1、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 2、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 3、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4、建立制图对象正确的空间图像 按地图图型(内容或主题)划分: 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 地图投影的概念 (一)、地图投影的产生: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 (二)、地图投影的定义: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实质 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四)、地图投影的研究对象 地图投影主要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描写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 律、不同地图投影之间的转换、图上量算等问题。 (五)、地图投影的任务 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把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系转化成平面坐标系,建立制图网——经纬线在平面上的表象。 (六)、地图投影的作用 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起着基础、骨架作用,正是地图投影才使得地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可量测性。 从广义上讲,地图投影系统是实现空间信息定位的基础,是地球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础。 圆柱投影经纬线长度比变化情况表

第九章 地图制图

第9章 地图制图 1.地图的特性:可量测性、直观性、一览性。 2.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3.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图:1:500,1:1000,1:2000,1:5000,1:1 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11种比列尺。100万的经纬度差分别为6°、4°。各地形图编号及与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关系。掌握分幅编号的计算(P274)。地形图图幅范围(P292),相邻比例尺图幅倍数关系(P273)。 4.普通地图的大中小比例尺范围,大是大于等于1:10万,中是1:10万 到1:100万,小是小于等于1:100万。 5.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色彩、地图注记。 地图符号按空间分布状态:点状、线状、面状符号;按比例关系:依比例、半依比例、不依比例符号。基本变量:形状、尺寸、色彩、方向、亮度和密度。 色彩:包含色相、亮度和饱和度。色相对应反映“质”,亮度和饱和度对应反映“量”或重要程度。 地图注记布置方式:水平、垂直、雁行、屈曲四中基本布置方式。 6.地图内容: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俗称地图三要素。三要 素的具体内容(P270-271)。特别是数学要素涵盖的内容: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定向等 7.地图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变形性质及其应用。圆 锥——地处中纬度,东西延伸陆域。圆柱(等角)——即墨卡托,航海航空图,方位——表示极地图。 我国常用地图投影: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圆柱),用于大比例尺地图;墨卡托(正轴等角圆柱),用于航海;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用于小比例尺地图等;正轴等积圆锥投影(亚尔勃斯投影)。 8.地图分幅: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9.地图比例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 10.地图定向:一般通过坐标网实现。2.5万、5万、10万需绘出三北 方向(真北——中央经线、坐标北、磁北) 11.地图的数学精度:由比例尺大小和投影决定。 12.投影选择:根据用途、制图区域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P278 投影选择是重点。 13.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投影:100万是双标准纬线正轴等角圆锥投 影,南北各向图内35′为标准纬线。以纬度4为划分,我国共有15个投影带。大于等于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其中1:1万按经差3°分带,其他按6°分带。 14.地形图更新方法:重测、修测、修编。确定方法的标准:地物变化4 0%、修测(编)3次以上、精度不够重测;10-40%、某重要地物位置改变修测;其他就修编 15.比例尺选择的条件:制图区域大小,图纸规格、地图需要的精度。 16.图幅拼接原则:上压下,左压右,跟接边类似。 17.普通地图的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 境界、控制点与独立地物。 18.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定位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等 值线法、定位图表法、点值法、运动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19.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选取、图形化简、概括、移位。选取有资格法 和定额法,化简有删除、夸大、合并。概括有(质量和数量的概括),图形的概括这里被称为化简了。 20.制图要素相互矛盾处理的方法:舍弃、位移、压盖。 21.1:1万图内公里网间隔10cm,2.5万、5万、10万、25万图内均 为4cm, 50万、100万绘经纬网,不绘公里网,记住都分纵向6等分,横向100万为4,其他为6等分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地图 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 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 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一、坐标系 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 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理学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采用地心经纬度。 6、大地水准面:地球的物理表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二、比例尺 1、编制地图时,需要把地球或制图区域按照一定的比率缩小表示,这种缩小的比率就是地图的比例尺。 2、主比例尺:在投影过程中,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其他大雨或小于主比例尺的比例尺。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第一章 地图学基础复习题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均匀布点和地理布点。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地图投影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地图比例尺设计。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习题 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

一、判断题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02地图学概论作业题-ok.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判断题 1、与过去的只注重地图制作而忽视地图的使用不同,在当今社会,地图的使用与地图的制作并重。(对)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图的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全自动化地图制图。(错) 3、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对) 4、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对) 5、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X轴方向一致。(错) 6、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7、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错) 8、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对) 9、等积投影的标志是Vp=0(或 a=b,m=n)。(错) 10、地图上的水系都适用蓝色实线来表示,并以线粗细来表示水系的宽窄。(错) 二、填空题 1、地图与一般的图片照片最大的差别在于地图的__数学基础____使地图具有___可测量性___。 2、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___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图边要素)___。 3、一般情况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引入邻近的___水平控制网 ___参数和___高程控制网___参数来确定某点的位置。 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_4500__m。 5、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圆或者点 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大致圆形区域 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圆弧 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中高纬度 ____地区沿___东西向 _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直线(赤道所在线)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赤道 ___附近沿____东西向__延伸的地图。 7、判断地图投影类型主要是通过确定投影的____投影系统类型(经纬网形状)__和投影的___变形性质___ 来实现。 8、在地图概括中,居民点数量的确定用___图解计算法 ___,线状地物数量的确定用___等比数列法___。 三、名词解释

地图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课程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为主,多种参考资料与教材为辅,并有配套的实习指导书。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作业、参观、录像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充分利用已研制的“地图学网络教学系统”、系列多媒体教学课件、地图馆资源,展示各类地图、地图集及有关模型和图片,另外有完备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电子教材。 课程首先从感性出发利用大量的地图实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极大兴趣,然后学习地图与地图学的有关基本概念,通过对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制图综合基本知识的学习及大量读图识图练习,逐步加深理解地图的基本特征和概念。通过对各类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学习,深刻认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在参观先进的数字地图出版系统与印前系统的基础上,了解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生产与出版过程。通过对电子地图特征与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认识当前最常用的地图品种。通过对地图分析方法与主要应用的学习,逐步全面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思路,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理论部分和平时各类作业、实践部分分别进行考核。 学生学习基本方法: 1、以课堂听讲为主,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2、多读图、多看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开阔眼界,认真完成读图报告; 3、注重实践性教学,认真完成课堂、上机实习作业。 4、重视课后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补充。 各章学习思路: 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通过参观地图馆或阅读大量各种类型的地图作品,增加对地图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地图的特征、定义、功能和内容。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采用听讲、讨论和对典型地图数学基础的阅读、分析法学习主要知识点。 第三章地图符号:通过理论学习和作业加深对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理论、地图色彩及地图注记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四章地图内容的表示:通过自学和读图,对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深入理解,完成普通地图阅读与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作业。 第五章制图综合:通过各要素制图综合作业练习加深对制图综合概念、原理的真正理解。 第六章数字地图制图:通过练习使用制图软件加深对数字地图制图过程及原理的学习。 第七章电子地图制图:通过上网浏览各种电子地图网站加深对电子地图基本概念与特征的认识。 第八章地图分析与应用:通过课后参考资料的阅读,深入了解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地图的定义及基本特性1-3

第一章地图概述 1-1地图的基本特性 给地图下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地图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 追溯到本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将地图说成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称为“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这个定义简单粗浅,易为一般人所理解,但很不确切、全面。因为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一张地面照片、航摄相片或卫星像片,亦适合于风景画等。这一定义不能充分表达地图所具有的特性,因而无法与上述像片和风景画明确加以区分。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与使用价值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地图实质的深入理解,地图的定义日趋完善。60年代以来,在如上说法的基础上,补充了像片和画片所没有的,而只是地图才具有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是: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和实施制图综合。他们明确了“地图”的内涵,表明了地图与其他事物的区别。 1、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具有可量测性) 这是现代地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现代军事、建设和科学技术对地图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形成的。人们要求从地图上能够量取方位、距离、面积、体积、密度等,使地图成为认识和研究客观事物的重要工具。而地图所具有的可量测性与地图采用特殊的数学法则——投影方法、比例尺和定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地图像片和风景画,都是建立在透视投影的基础上的,随观测者位置的不同,物体的大小会产生比例上的变化,即所谓“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这种关系显然不符合可量测性的要求;航空像片由于飞行高度不大,其影像是一种中心投影,加上地面起伏和飞行上的原因,同样不能保证所描绘的范围内各处的比例尺一致。它虽比透视投影精度增高许多,但仍然不能精确地确定地面物体和现象相应位置,不可能按同样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反映地面物体和现象,当然就更谈不上严密的定向方法。 从不规则的地球表面到制成地图,要经过两个步骤才能完成。首先是将地球自然表面上的点沿垂直方向投影到地球椭球面上来(这种椭球是经过复杂的天文大地测量而获得的接近地球体的、能用数学方法表达的旋转椭球),这由测量工作者完成;然后,再将投影到椭球面上的点运用数学方法投影到某种可展面(圆柱面、圆锥面、平面等)上,这称之为地球投影。经过这两步,就将地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来了。地面投影的实质就是建立地球椭球面(或球面)上点的经纬度和它在平面上的直角坐标之间的解析关系,投影的结果虽不能保证制图区域内处处比例尺严格一致,但可以清楚地了解并精确地算出投影后的误差大小,并控制误差的分布规律,而且可以严格对地图进行定向。地图有了这一数学基础,不仅提高了它的科学性,而且使其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2、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直观性) 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具直观性。 地图表示各种复杂的自然或社会现象,是通过特殊的地图语言系统(包括符号、色彩、文字等)来实现的。它与风景画和相片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风景画虽经过画家对内容进行选择和再加工,但终究是“见物绘物”而无地图语言系统;地图照片或航片、卫片,虽然也很直观,但它只不过是客观实体的机械缩影,即使是经过纠正镶嵌的像片平面图,尽管有的投影,也仍不能称之为地图。因为它同样没有使用地图语言来显示。 与风景画及航片、卫片比较起来,地图由于使用了地图语言表示事物,因而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 如图: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引论 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 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 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 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 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

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GPS:卫星大地测量的出现, 为大地测量制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建立了世界大地坐标系, 二是精化了地球形状, 三是填补了海洋上的测量空白, 四是拓宽了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五是提供导航和实时定位资料, 六是对传统的常规测量提供检测手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39 2.谈谈你对地图投影变形的理解。P41 3.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性是什么?P47—P48 4.什么是地图的主比例尺?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P36 5.举例说明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36 6.莫卡托投影具有什么性质?其主要用途是什么?p52‐p53 7.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61‐P63 8.为什么伪圆柱投影和伪圆锥投影都没有等角投影?P50

地图的基本特性

地图的基本特性:a、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b、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符号、地图注记)c、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物选取、图形化简)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照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地图分类:1)按内容分类:a、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b、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2)按用途分类:a、通用地图:为读者提供科学和一般参考的地图。如:地形图、挂图等。b、专用地图:为各种专门用途制作的地图,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如:航海图、教学图等。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1:1万、1:2.5、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八种.地图的基本内容:(1)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系统、比例尺、地图定向(2)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人文要素(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主题要素(3)整饰要素—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附加的文字和工具性资料,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图名、图号、接图表、外图廓、分度带、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和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地图分幅:(1)矩形分幅:优点:图幅间拼接方便;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方便使用图纸和印刷;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2)经纬线分幅: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缺点: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9、地图编号: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他们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不重复性。(自然序数编号、行列式编号)100万地图是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基础。基本比例尺图幅关系:出1:25万到1:10万之间其他都是1:4 .新的地图编号:由10个代码组成。如H49D002003(1:100万编号+比例尺编号+行号+列号) 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传统的地图学有三个基本特征:a个人技术对地图质量有显著的影响;b、实践经验积累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c、传统的师徒传授技艺起主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的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现代地图学的基本特征:1.地图学已跨越几个科学部门2.横断科学为地图学现代理论提供了支持3.地图生产、研究、应用上的计量化4.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设备的应用。 地图投影的实质: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到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投影变形:由于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要把它完整地表示到平面上,必须有条件地进行局部拉伸和局部缩小,所以必然会产生变形。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地图上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和线以外的其他部分的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分类:按变形性质: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最大;任意投影:投影图上,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它既不等角又不等积。按投影方式分类:1几何投影:将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用几何的方法投影到辅助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2条件投影:是在几何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 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圆锥投影:圆锥投影中纬线投影后为同心圆弧,经线投影后为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束,且夹角与经差成正比。在正轴圆锥投影中,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互相垂直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柱投影的经纬网表像:纬线投影后为平行直线,经线投影后也为平行直线,且与纬线正交。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地理变量:对地理现象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即构成了地理变量。制图数据:当地理变量用于制图时,这些地理变量就成了制图数据。地理变量按性质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作为制图数据时分为:点位数据、线状数据、面积数据、体积数据。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度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定名量表:在研究事物时只使用定性关系、无定量关系的数据,称为定名量表数据。顺序量表: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称为顺序量表。只区分事物的相对等级,不能产生数量概念。间隔量表:给顺序量表赋予量的概念,即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就成了间隔量表。比率量表:一种完整的定量化方法,可描述客体的绝对量。数据源:地图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地图加工: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成可比的数据将统计数据加工成为派生的制图数据。制图分级是将地理变量加工成为制图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关键是确定临界值。图形数据:用来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的信息,又称空间数据。矢量数据—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由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主要包括专题属性和质量描述等数据,表示地理物体的本质特性,是地理实体相互区别的质量准绳。属性数据通常是以特征码的形式出现。 地图符号的实质:“地图语言”,它不仅蕴含个体直接语意信息价值,还有相互联系的语法价值。地图符号的分类:按地图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定量符号。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几何符号、艺术符号(象形符号和透视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图标符号、文字符号、色域符号。符号的视觉变量: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或“图形变量”。基本的视觉变量:形状(产生符号视觉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尺寸(描述数量特征的最有效变量之一)、方向(是指点状符号或线状、面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面状符号本身无方向变化,但内部填充的点、线有方向变化)、明度(符号色彩调子的相对明暗程度)、密度:指在保持符号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结构(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颜色、位置视觉变量能形成的图形知觉效果:1整体感和差异感:整体感,我们观察由一些像素或符号组成的图像时,它们在感觉中是一个独立于另外一些图形的整体。差异感,各部分差异很大,某些图形似乎从整体中突出出来,产生突出的感受。2等级感:尺寸、明度是主要因素,3数量感:尺寸大小是最有效变量。4质量感:形状、颜色(色相)、结构是产生质量差异的最好变量,5动态感:尺寸、明度、方向、密度。箭头是表现动向的习惯用法。6立体感:尺寸、密度、结构、明度、饱和度及位置等因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标志:定位特征、性质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关系特征、时间特征。 普通地图: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等内容。人文要素主要包括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境界等内容,一共3+4=7种要素。独立地物:在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但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统称为独地物。水系:1海洋要素:海洋要素主要表示海岸、海底地貌,海岸: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