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心理咨询谈话记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少年杀母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监区长介绍情况:犯人XX,19岁,从小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生活起居由母亲和外婆照顾,母亲是军人,对徐某要求严格,徐三岁起就开始学习小提琴,上学后看了很多书,平时喜欢写日记,临近高考,妈妈在学习上要求更严,加上催促其参加小提琴考级,徐心里抵触,有一天夜里将母亲杀害,外婆起来看动静,又将外婆一同杀害,尸体在家中放了一周才被发现,随即徐被逮捕。精神鉴定结果“正常”。因未年满18周岁,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入狱后反映出自理能力极差,洗脸都不会,没有规矩,情绪极端,至今未认罪。其生父送过两把小提琴来都被他砸烂了。感觉这孩子心中没有什么畏惧,口头上什么都答应得很好,没有实际行动,善于高谈阔论,改造很困难。

政治处主任建议:我曾经和他谈过,建议初次谈话涉及内容不要太深,以免他内心波动太大。

徐某管教干警提供的书面资料:是一些平时写的纸条,大部分内容是对生父、养父、管教干警的辱骂,发泄的脏话,一些是内心世界的流露。如:“我不配拉小提琴”、“我只是玩,我是最大的玩家”、“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写作和对文学历史的爱好”、“我的罪是不能饶恕的”等等。

第一次谈话内容要点记录

2007年3月11日11:30

XX站在监狱心理咨询室门口,叫“报告”,被批准进来后提着沉重的脚镣进来,咨询师示意他坐在沙发上时他迟疑了一下,坐下来接过干警递来的茶。

咨询师(T):你好,阿姨是一名心理医生,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锁朋,希望能够对你有一点帮助。你能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咨客(P):(礼貌地淡淡笑了一下,语速慢)我就是——2004年那个家庭事件的——肇事者,服刑犯……

T:(打断,微笑)你看,我在来这里之前做了一些心理准备,目的是想尽量打破我们之间谈话的隔阂,而且老实说,我有点紧张,如果我像一个侦探一样刺探你的内心世界,你肯定会不舒服,可能我们的谈话会受影响,你现在的世界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我来这里的目的是想让你的心能有一个桥梁,获得信息的平衡。你现在愿不愿意像任何一个十九岁的男孩那样介绍一下你自己

P:(微笑着点点头)我叫XX,我从小就是那种比较喜欢静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思考,可以这样说,即使外面在放鞭炮,我也可以闷着头看我的书。

T:哦,那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P:我家里有这样的传统,因为我们家的老人是从上海过来的,比较重视读书,开始的时候是大人管,后来自己也喜欢读书,就养成习惯了。

T: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书呢

P:文史类。

T: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作家

P:喜欢柏杨。你看过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吗

T:我只是听说过但没有看过,能给我讲讲这本书吗

P:这本书讲了很多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柏杨说他也有很多中国人的问题,但是看到了就有责任把这些弱点揭示出来。

T:你还记得原话是怎么说的吗

P:这是一段文章表达的意思,大意是那样。中国人太喜欢讲形式上的东西了。

T: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我了解对于一个沉浸于阅读、在阅读中认识世界的人精神上一定会经历一种独特的体验。

P:我觉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个归结,然后才能继续往前。

T:归结你说这个词给我的感觉像很多溪流汇集在一起,流向更宽广的河床或大海。

P:对,就是这个意思。

T:那你觉得一个人是如何发展和成长的呢

P:我觉得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要经历三个过程:真实的自我——蜕变的自我——真实的自我。

T:第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第三个真实的自我有什么不同

P:第一个是有很多天性、自然的自我,第三个是经过蜕变,有选择性的自我。

T:就像天生地长的石猴孙悟空,经过拜师学艺、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从一个顽劣的猴子变成了佛。

P:孙悟空成了正果又怎样你知道寺院里从来没有供孙悟空的,因为他是叛逆的代表,虽然他也到了修得正果的下场,但是没有人拜他,这就是中国人表里不一的地方,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原型。

T:我打断你一下,我注意到你说修得正果用了一个词……

P:“下场”

T:对,修得正果是功成名就,为什么你说是“下场”呢

P:因为我认为孙悟空应该在大闹天宫时就叛逆到底。有个传说,说他成了正果之后,百姓前来求雨,求到孙悟空那里,他就打破了观音的净瓶降雨,观音去告如来说孙悟空犯了规矩,如来就下令不许白姓求拜孙悟空。

T:孙悟空是个无法无天的形象,你听过一句老话说“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吗

P:听说过。

T:你怎么理解呢

P:说到三国,其实在历史上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比起唐宋等朝代来,不能入正史的。

T:可是三国演义几乎妇孺皆知,你怎么看

P:中国人比较喜欢一些玄的东西,你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讲诸葛亮在五丈原,有一刺客,骗过众人的眼睛,只有诸葛亮说此人行走身不正,不是正直之人,手下上前搜查,果然在其腰搜出暗藏的匕首。

T:你怎么想起来讲这一段呢

P:(想了一下)

T:你刚才说到关于“玄”的问题,这一段不是最好的解释吗你看,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诸葛亮,已经不再那么神奇了,他一定是从刺客的表情举止及一些微妙的变化看出他的紧张,而用“行走不正”说他不是正直之人,其实是糊弄人而已。包括他的火烧赤壁借东风,故意装神弄鬼,他只是预知天气,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了,现在看来,他是不是有些故弄玄虚呢

P: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23岁出山吗有一本现代漫画三国的书叫……

T:《水煮三国》

P:对对,上面说一个苹果掉下来……

T:这类的书我不喜欢,读书嘛,应该读点有价值的,这中书你在这里闭门造车,也可以写出十本来你信不信

P:(笑着点点头)

T:你现在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人静下来想些事情,我看过一个心理学家的一句话说,当你一个人的时候能量是最强大的……

P:我很同意,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及,把你整个人都当作赌注一样全部抛出去,做好你就成功了,做不好也就是败你一个人!

T:你这样积极地投入谈话很好,就是要这样表达自己,但你知道我原本想说什么吗

P:不知道。

T:我原本想把这句话告诉你,说的是当你一个人的时候,能量是内聚的,所以你可以不受干扰。你看,我只是很中立地转述了这句话,可你说的时候带有那么强烈的情绪,“无所顾及、赌注、抛出去!”(看着他)

P:(略微想了一下)对了,还有一本书在外面的时候见过,可惜没有机缘读到它,我只记得第一页有一句话,“最聪明的人是将精力完全集中在某一件事上的人”。

T:这肯定是一关于成功学的书,我不喜欢所谓成功学。

P:我觉得成功学就像一块好玉材雕成了尿壶。

T:这个比喻很精辟!能感觉出来你读了很多书,听说你文采不错,的确是这样。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觉得一瞬间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像经历一场精神的风暴,然后突然明白很多

P:(目光有神,点头)我早就有过这种感觉了,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

T:哦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有这种感觉

P:有一次数学老师说,“其实有很多作业你们都可以不做,只要你们有这个胆量。”我就有!后来我真的敢不做。(得意的表情)

T:我觉得你对老师的这句话很有感觉,我想知道是哪一个词让你最有感觉吗

P:胆量。

T:和我想的一样。我们今天先到这里吧,在最后,让我们把目标明确一下。当我们到了十多岁的时候,生命中好象突然在眼前洞开了很多扇门,门上

写着不同的地方,有花园、地狱、理想之地等等,但是当你推开花园的门,到处是诱人的鲜花,走进去却发现那是通向地狱,我们不能相信门上写着什么,这时候需要有人在你的旁边像拐杖一样让你拄着走,发现路不对就要及时回来,我相信你一定是最关心自己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人,虽然你已经不能重新再走一次,让我们一起往回走,我比你年长,我会做你的拐杖让你拄着把这条来时的路理清楚好吗

P:(点点头)你错了吃饭的时间了吧快回去。

T:(低头提脚镣,站起身,回过头)阿姨再见。

访后分析:初次访谈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达到了建立咨询关系的目的,信息的收集比较全面,但由于是首次,在很多层面没有展开,1、在谈到柏杨书中那段话的时候,咨客认同了作者认识问题自身存在,但为自己不去突破和承担寻找借口,甚至是厚颜地将自己撇在问题之外;2、孙悟空“叛逆到底”的原型暴露了咨客思想观念中没有规矩和限制的问题;3、“三国”那段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仍未能说出其中的寓意,并且顾左右而言他,又滑到《水煮三国》,反映出咨客读书缺乏深入思考,思维跳跃,为掩盖一知半解、迎合大人的需要夸夸其谈;4、“无所顾及、赌注、抛出、胆量”等更充分地体现了孩子的价值观及性格中冲动的一面,也反映出读取信息过程中断章取义,误判解,为我所用。以后的治疗中注意把握治疗师的节奏,将一个问题、一个观点说透,深入展开。从孩子在谈话中的反应可以窥见家庭中缺少和孩子进行学习中的深入沟通,在阅读的世界中仅凭年少的心灵去解读,形成了搀杂太多内心投射的理解。

第二次谈话记录要点

2007年3月18日11:00——12:00

T:你好,这里生活习惯吗

P:现在习惯了,其实这里和外面基本没有区别。

T:好象有点像住校。

P:比住校乏味点。

T:你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了,感觉怎么样

P:人不可能不思考,在外面没有忧患意识,在里面有。

T:我能感觉到你思考过很多问题,但似乎有些问题既有没有答案,又好象没有答案,你从小好象几乎是在阅读和思考中学习知识的。

P:我家人的希望是想用知识把我武装到牙齿。

T:你个人的看法呢

P:我觉得学那么多其实能用得上的只有那么两三下,比方说如果不生病你不会去看医学方面的书。就我来说,我很不喜欢带着眼镜的这副形象。

T:是因为眼镜让你感觉像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你不喜欢吗

P:也不是,这是生活的一种障碍,比如打篮球等运动是就会很不方便。以前我们学校的老师还算很好,看见我眯着眼睛就提醒我去配眼镜。我还可以告诉你一点,我很怕嘈杂,但是我妈妈和外婆会争吵。

T:她们经常争吵吗

P:我觉得她们的争吵是有周期性的,她们争吵时我都是保持冷静、不参与的原则。

T:你怎样做到的呢

P:我比起娇生惯养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属于那种极度需要自己世界的人,要家里划一个范围给我。我跟我母亲提出在家里要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卫生间和写字台。

T:惟我独尊

P:呵呵,比惟我独尊要稍微好点。

T:个人的世界对你来说那么重要吗

P:不知道,从我父母离婚后特别喜欢那样。

T:父母是什么时候离婚的

P:大约在我六岁的时候,当时我已经可以自己选择跟谁了,我差点就说跟爸爸,但是我妈妈的那种眼神……让我没有办法说出来,而且能感觉出来她已经哄好了法官,我就选择跟了妈妈。

T:其实让孩子选择是很残忍的,无论选择跟谁都意味着要放弃一方,都不是完整的家了。

P:但是如果我选择跟爸爸的话他会让我看妈妈,可是选择跟妈妈后她不让我看爸爸,我母亲说除了拿钱以外不准我去找爸爸,这明显是一份不平等条约。

T:与妈妈在一起有一些快乐的片段吗

P:有,不过她一般都只关心学习。

T:你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

P:我保持着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尽量少和别人多罗嗦,浪费自己的时间。我继父曾经告诉我,同窗之间言多必失,都是为了互相有利,在学习里边如果你的话多一点,其他同学就会从你身上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有时孤军奋战又像太平洋上的孤岛一样,由于我性格上的偏激,我要么就处那种顶尖级的高手相处,比如奥数选手,要么就和大家认为最坏最闹的同学处。

T:你还记得获全国作文竞赛的那片文章吗

P:是一篇临场发挥的类似散文。

T:什么内容呢

P:我记得题目叫《树》,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我妈妈说让我比赛时想好了再下笔,可是当时只想着小时侯去过一次北京,这次又去要怎样玩,后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大家都把心思放在比赛上才集中点精力。

T:发挥的状态怎么样

P:当时也没有想要获奖很自然地就写了。

T:文章主题是什么

P:出题有一段提示,讲一棵树从小长到大需要经历很多,这些经历决定了它长成什么,一棵萌芽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果树或者是带着刺的仙人球。我觉得这篇作文只要抓住两点来写就成功了。我用它的提示开了个头,然后引用管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口气写下去,具体的记不起来了,很快写完就交了。

T:有什么名言锦句吗

P:没有引用更多的了。

T:我是说你自己的,写得奇美瑰丽的句子。

P:呵呵,记不清了。

T:你对写作是情有独钟啊。

P:我小时候写作是为了练字。我有个语文老师说过,外国人很少讲怎样写字,比如说A,只要画得像就可以了,不像中国人要先写那一笔再写哪一笔,写字的目的不就是让人看吗,能看懂就行了嘛。

T:你真的觉得写字就只是让人看懂就行了吗

P: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人看懂。

T:我们中国人的字方方正正,你也练过字,开始要先在米字格里写,然后在田字格里写,渐渐地可以在方格里写,讲究的就是中规中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练字还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让人气定神闲。这样写出来的字不单是让人看懂,还让人看得舒服,造诣高一些,还是艺术品呢。

P:可是我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上面啊。老师还讲过一句更精彩的,就算你写得好,挂出来又怎么样呢

T:老师讲过很多话,你为什么偏偏对这两句有感觉呢

P:因为我对“提成”(做了个提的动作,表情自信)很有感觉,有时即便糟粕,只要对我有用就行。有位物理老师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就在你说话的这一瞬间,你脚下的这块石头发生了多少变化,如果不思考,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什么用也没有。经过思考把有用的提炼出来,为我所用,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投入进去。

T:我也发现了,你好象有个自己需要的主线,就像你上次说的“归结”,你回去想了吗

P:想了。就像一个王朝兴盛的时候,你就可以想到它很快就要灭亡了。

T:那么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呢

P:很多时候,把复杂的东西归结为简单。

T:你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你觉得为你所用是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

P:不能过度正统化。我在学校时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我想撕下孔子的面具”,他说其实看这些所谓“圣人”的书发现,后面藏了许多比街上那些小贩都不如。

T:孔圣人卖弄学问,一心为了仕途,这是众所周知的了,我们先不批判他,你说说在粉饰过的道貌岸然的圣贤书和市井百姓朴素的生活哲学这两者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P:我也不清楚,我在外面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愿望,想当记者,这样就有更多的视角和空间来写出各种不同的层面。自从我经历了那件事后,比以前更矛盾,有时既不能遵从圣人,有时又不能像引车卖浆之人,光是为了粉饰往自己脸上贴金又太做作了。

T:我觉得你想得很深,也很想给自己找个答案。哎你说说对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想法当时取“真”字有没有什么渊源

P:我母亲说一方面是保佑我平安,另一方面希望我把这个世界看得真真切切。不过我觉得没必要什么都看的真真切切,就像花果山就是要有水帘遮着,如果完全看得真切,人生中的很多过程就没必要经历了,就像直接从起点走到终点。我以前对自己不喜欢的课要么回避要么作弊,后来我感觉到这样对不起自己,虽然能瞒天过海,但那些回避掉的可能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T:你以前花多少精力在学习上

P:百分之七十吧。

T:妈妈对你的学习满意吗

P:应该算满意吧。开始也许不满意,后阶段我比较努力的时候应该是满意的。

T:你和妈妈日常冲突多不多

P:变化多端,就像今天大太阳出着,明天就可能下大雨。

T:你了解她吗

P:不算完全了解,她学识上像个先知。

T:那么应该能和你交流了

P:学习上可以,能够达成一个共同方针吧。

T:你受妈妈的影响大不大

P:很大,我的思维模式有一部分是她给我的。

T: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P:比如她交过我一些统筹方法、判断啊等等。

T:情感上的交流呢还记得和母亲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吗

P: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我下午最后两节课教室里太热,我实在坐不住了,就拉了个同学逃课到街上乱逛,后来回学校搞卫生时老师说她打电话告诉了母亲,我当时很怕,回到家妈妈还没回来,她一个电话射过来电话,我支吾着,她听了越是暴躁,她说“我听你支支吾吾就能知道你的心在跳,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我当时咬咬牙,背着书包拿上零花钱就跑了,离家出走。打电话告诉所有我妈可能找得到的同学,告诉他们别告诉我妈我平时喜欢去的地方。为了躲她就在外面玩了一个星期,学也没上,我想到要是回家她不把我打废才怪。

T:你那么怕她

P:用她的话说就是“你能跑多远我就能追多远”。

T:打得最厉害的是哪一回

P:有一回我悄悄去找我父亲,当时我还准时回了,她拿起我外婆的拐杖就抡着打。

T:被打是经常的事吗

P:我的感觉是她手痒就可以打。

T:你怎么看呢

P:她的方式粗暴简单,我经常说她“你头脑挺聪明的,怎么手这么简单”。我最头痛的是她无限制地控制我的时间比如看父亲。我在物质上基本不提过分的要求,比如就是她在地摊上买一件T恤我也穿。

T:你父母的矛盾很深吗

P:我不了解,我感觉我爸爸的脾气是天底下最好的了,我怎么逗他他都不会发火,我闯了祸以后我爸爸对我脾气也好,我妈说我爸爸作为一个大男人,头低得太过分了,遇到什么事都是用好脾气处理,而我妈就像火焰山,在家里走路她都不让我出声。

T:你现在回想起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P:板着一副面孔,瞪着火眼金睛,很威严。

T:妈妈就是这副形象啊!我们在现实中不管圣人还是普通人,都有不同的面具,你妈妈面具多吗

P:她的面具多啊,比我还多。不过他不希望我是金庸笔下的令狐冲而是像林平之一样的乖巧书生。

T:那么不是很压抑吗

P:简直是对人性的摧残!

T:你在同学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P:他们骂我是什么难听骂什么,比如说学到兵马俑,他们就说我是兵马俑。

T:是玩笑还是恶意的

P:各种成分都有,大家知道我相当之偏激,他们也知道我只与顶尖高手处,比如我和奥数选手相处,为了利于我的右脑发展,我的右脑简直就像一片空白。

T:我觉得你有点矛盾,一方面你也很讨厌表面的形象和面具,另一方面你处人也要挑表面光鲜的顶级高手。

P:因为我需要这个面具,这样相处可以赢利自己。

T:那你为什么要撕掉它呢

P:我继父说过……

T:我们不去引用别人的话,也不谈古论今,就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好吗

P:压力就是动力,我不是与世界脱节,而是走在世界的前面。我是肇事者,当时事情发生后,很多事我都预见到了。

T:你预见到了什么

P:很多批判。我没有被抓捕归案时就知道会有很多形式上的指责。

T:你知道我最担心什么吗

P:你最担心什么我不知道。

T:你最担心的呢

P:我根本不担心我就这样完了,毕竟我也不是在顺境中长大的,虽然我现在是有些形支影单,我要补救肯定是补救不了的,我自己把自己悔了,我母亲对我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现在压力没有了,我自己把自己的动力毁了,支撑也没有了。

T:我只听到你说你的支撑、你的动力、你的需要,还记得上次你问我什么是成功吗这次该我问了。

P: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种成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自己留恋的、放不下的东西,也就是说还不象人家说的那样完全看透,金庸说今天你认为成功,你就成功了,就像《雪山飞弧》里的胡一刀,他双眼瞎了以后流浪江湖,别人很不解,他说“我已经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我还能活着,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T:我对你的担心是……

P:现实希望我往好的方面发展,没有被抓时,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十个中国人中有一个人犯错时,另外九个一定会指责他。

T:你是怎么撑住自己的

P:就像一条鱼,逆流而上,所有的鱼都和它背道而行。

T: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是怎样撑过来的

P:在我有了一点独立,有了那么一点小小的人格以后,我觉得一个人活得潇洒,很多时候只能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舆论拿刀剑对你,你也要拿起刀剑,反正我从小也是不被理解的孤独分子,风浪越大,顶出的力量也越大。

T:当然,攻击带来的肯定是反攻击,我想知道的是在你的心中风浪过了没有

P:过了,毕竟人生才走了十九年,对我来说划不着。事情发生之前我就有过活不下去的时候,有比这次更大、更彻骨、更痛苦、伤害更大的打击。

T:我想在那件事发生之前你情绪可能已经很波动了,你能挺下去吗

P:我是一定要挺下去!

T: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

P:改变有必要的话依旧我行我素,我想过,有朝一日我重新回到属于我的那张书桌前,桃花依旧会笑春风。我有这种感觉。

T:你像个大侠。

P:(惊讶)大侠你拿这个词来形容我

T:你心里实在不像你表面看起来那么听话、柔弱、乖巧!你的世界太无拘无束,我经常在想,一个无拘无束,行走江湖的大侠,他的标准会是什么呢你让我想起读医时学过一种致病微生物,会变形,伸出很多毫无规律的伪足,但正是因为这些伪足,抗生素才可以攻击到它,我们太无拘无束有时恰恰是一种自我毁灭。

P:你听说过蚯蚓是怎样生活的吗我看过一本书说蚯蚓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可以在地下生活,也可以爬出地面像蛇一样行走。我想如果要真正改变自己,我可以做到这一步。

T:你有勇气面对,我支持你,可是我很担心,如果你去体会情感心里怎么承受。

P:我说句实话,我个人走到今天这一步,用社会的舆论说要“挽救”我,根本没有用。

T:我能感觉到你一直在思考一条出路,你只能靠自己!

P:我早就感觉到了,自从那件惊天的事做下以后,我就知道只能靠自己了。

T:你逃避了吗

P:我要逃得掉的呀!

T:那是逃跑,我问的是你心里逃避了什么没有

P:我一直就没有逃避。

T:没有吗

P:真正的问题在公之于世的时候就被无情地避开掉了。

T:我想听见的是你心里的体验,一颗活着的心的体验,比如你的困惑,还有刚才你说到的孤独。你必须要撑下去!

P:我绝对相信我能,以我现在的状况面对一切压力。

T:你太敌对了,XX,听我说,你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敌对的位置。

P:当时发生之后,所有舆论都来了,什么人都有,一个人要包装好自己太容易了。

T:听我说,这不是值得用来包装的,你知道吗你同意这样一句话吗“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死了很多次,只是大多数人不记得或根本意识不到前一次死是什么时候,你的经历是特殊的,我原来担心你放掉救命稻草后怎么生存,现在这种担心少了一些。

P:我根本就没有抓。

T:你确定想一下。

P:我看到了很多救命稻草在身边,可我根本没有想去抓,因为我觉得我根本淹不死。

T:这很好,就是要这样不去回避问题。你在这里有什么困难吗

P:学习的机会太少了。

T:从零开始好吗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视角开始,你的世界是丰富的,十九岁的生命是充满生机的,你现在靠不着任何人了,你的身体、你的心理健康、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要靠自己!谁也帮不了你了。

P:(情绪激动)而且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现在如果谁下意识地想帮我,他就是自找麻烦!我情愿自己是一个跛子,就这样倒下去。如果谁有意地想来帮我,那么他就找麻烦了。

T:我明白,来做你的治疗我是很谨慎的,你也能感觉到,我一直在试图理解你的世界,如果我是你该怎么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我对你的理解或许会有偏差,但这种理解可以让你减轻孤独感。我们的认识也算是一种机缘,很多事都是机缘。你看,你当时不满十七岁,所以没有判极刑,你的存在就是一种机缘,所有惊天动地都过去了,你要相信,这里是安全的。以前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在这里的都是坏人,可是划分“好”和“坏”未免太简单幼稚,这里应该是最有标准的地方,但正是在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地方,终极的标准反而回到了我们的内心,人心最珍贵的是什么呢是情感,情感不是靠学富五车获得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我最担心就是你过不了情感这一关!如果你暂时承受不了,别着急,可以慢慢一点一点回忆,你做过的事情是无法原谅、罪不可赦的,(P:对)但是——情有可原。从今天起,想象自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那样从头开始,孩子生下来是要母亲点点滴滴地照顾很长时间才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而你现在没有了,一切只能靠自己,吃饭、睡觉、洗衣、哪怕剪指甲,都要自己做。你小小年纪读了那么多书、思考了那么多事情,就像你体会到的一样,最简单和最复杂好象是一致的,起点和终点似乎是相通的,(P:对)一个新的归结点开始,就像重生一样,用这段珍贵的时间换一种感觉去体验生命,从最简单的细节开始自己照顾自己,好吗准时吃饭、按时睡觉,好好锻炼身体,我们都支持你!(站起来和来访者紧紧握手)

P:好!(点头,表情有一点触动,眼睛稍红)

T:阿姨每周都会来看你的。

P:好,阿姨再见。

(双手接过)谢谢阿姨。

第三次咨询谈话记录

2007年3月22日11:00——12:00

T:上周回去在整理和你的谈话记录时对你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你是什么感觉呢

P:说实话,刚刚进监狱来时,我真的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大家可能都觉得我有点自闭,但我想这也是人的本性吧,毕竟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喜欢和别人多罗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古话说得好,言多必失嘛。

T:那我们谈那么多你会不会觉得担心呢

P:担心我觉得这对我不会有什么损失,毕竟我又不是什么有名的企业老总之类,不存在我会失去什么。

T:哈哈,的确,“言多必失”在待人处世中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从客观来讲,你把自己的东西说出来是一种失去,但也是一种交流和相互给予啊,你说的话就给了我很多反思和震撼,我把它反馈给你时你也会从中得到自己原先可能忽略掉的内容,这种失去和给予都是相互的。

P:说实话,人都是有良知的,我刚进这道门时,有人出于想要“挽救”我,也有人不管是学历还是知识深度都有比你高的,但是我并不接受他们,我最大的生活快感就是,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其他你不想理的都可以当它们不存在。

T:你的确有自己的世界。我很想知道这星期你是怎么过的。

P:怎么过的

T:要不这样,我先说说我是怎么过的吧。星期四回去晚上做了一个治疗,星期五也是做咨询,整个星期都很忙,可是我一直在心里悬着一件事就是没有及时整理你的病历,终于整理出来时,总觉得心里有东西但出不来,没办法写分析和体会,我想我们是不是第二次治疗涉入深了一些,我想你以前写文章的时候一定也有过这种体验,心里有触动却写不出来,(P:对,有过)所以我想这一次我们随便刹刹车,你看怎么样

P:好。

T:这星期你是怎么过的呢

P:说实话,在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而且我以前最差的就是统筹,生活总是乱七八糟,我妈也是那种特别忙的人,也没有多少时间细细地管我,她就说我时间概念差,在这里嘛,说实话进来后我感觉就像把这里当家一样,对有些不想做的事不想理的人就当有点爱心,用这种心态来生活,不然能怎么样呢说实话,越是这种时候自己越能成长,我出去以后,找不找工作我都没有想太多,但我相信这个社会饿不死我,只要不是个残疾人,我想过,我毕竟从小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最起码我有个自己的窝,多大的风雨我有地方躲。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我没有被判死刑,这里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T:有这个勇气就好。我回去听录音时,当听到你像所有懂礼貌的男孩一样温和地说“阿姨再见”以后,录音里只有一连串“喀啦喀啦……”的脚镣声时,我竟不住会想,你回去以后都做些什么呢你回到你的住处,你把它叫什么宿舍还是寝室

P:不是那种感觉的。

T:有没有取个什么名字呢比如“地窖”

P:地窖也没有那么严重啦,这里没有什么文学味可以取个什么名字。

T:栖身之所

P:差不多吧。

T:有同伴吗还是一个人

P:当然有,如果是一个人那就好了!

T:我知道你喜欢一个人的世界,我有种感觉是你可能已经过了最需要心理医生的时候,你说在事件发生之前就有很难的时候。

P:对,可以说我对人有两面性这一点有相当透的理解,在我很小还不完全懂事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对世界充满了仇恨,可能是男孩子天性中都有这种需要吧,我觉得当时确实很喜欢反抗,但是后来也觉得没有必要这样,不过我有个同学说过,“一个最理智的人也会做出最不理智的事”,的确是这样。

T:是啊,夜里人是很容易情绪激动,一根弦绷不住就会做出冲动的事情来,当时、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个星期,那段最难熬的时间里你也是很需要有人在旁边哪怕沟通一下,而你都是一个人扛过来,我相信你一定也努力过了。

P:一个人失落的时候就想想那些苦熬过来的人,像托斯妥耶夫斯基,他虽然不愿意目睹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但也在精神的世界里坚持撑过来了,说句实话,外面的世界也有很多邪恶的东西,虽然比这里自由,但是很多事也有它的复杂性。

T:这里相对来说是比外面封闭,但生活也会更单纯些,这样让我们能尽量少受干扰地把自己的思维理清楚。事发后你一定也做过一些反思吧

P:说实话,作为我落到这一步,我只祈祷别在监狱里病倒。以我的体格我也相信这一点。我有过那种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半年的经历,那滋味……

T:我能感觉到这一路你的确用了很强的毅力走过来,这一点要肯定,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即使面对两个照顾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离去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不要说自己亲手造成这种分离,简直是无法想象怎样来承受的,不仅要想该怎样面对,还要想今后的路怎样去走。在这里我们将学会怎样走下去,而且还要走得直、行得正!要走好,不单是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我们要从噩梦中醒过来,勇敢地面对这一场劫难,不去回避它。

P:不瞒你说,很多关于现实的问题我在案发前就已经策划好了,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确实考虑过后果,当时看了《刑法》就不害怕了,我知道自己不会被判死刑,起码我死不了,可是让我去自首我确实没有这个勇气。像我父亲说

的,很多人都想不通我会这样做,不相信徐真会有这一天,这一点我绝对可以正确对待。因为肇事者是我,这一点没办法否认。

T:这对你是一种磨练,但是快两年了,你想过没有,当你想到妈妈和外婆时,心里这个坎儿过得去吗

P:是人都会对自己有个判断,我做人确实是……当时我已经想过,我宁愿选择……实在不行就自己结束掉。

T:那样的话痛苦也许就会少很多,起码你不用去面对了。

P:对。

T:但是现在你得走下去,脚上这副脚镣是沉重的,可是这只是看得见的,我能感觉到你心里的镣铐更重,心理治疗就是要把这副看不见的镣铐卸下来,重新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P:作为我来说,心理问题这方面我应该还好吧,只是我感觉自己心理控制不是很好,如果我控制得好的话也不会是这样。

T:你的脚镣是怎么带上的

P:这是犯错误的象征。

T:错误严重吗

P:呵呵,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嘛倒也是有点有伤风化。

T:习惯了吗

P:已经习惯了,这是没有办法的。有句话说的好,不能改变就只有接受它了。我想就当自己老了写出来把它也记录下来多个演员吧。

T:呵呵,就像紧箍咒一样,你得带着它修行,这也是你自己作的!我看你在精神上的确像是下了一回地狱。

P:呵呵,有天使在召唤我的同时也有魔鬼在召唤我,我有这种感觉。我以前听长辈说,一个人真正的邪恶,并不是用形式来表现的,因为表现出来就总有办法治它,但有时那些不表现的,在内心的精神犯罪,每个人都会有,这就是人的两面性。

T:那你怎样把持自己呢

P: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