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广大铁路土建01标段桥梁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04月01日

水下砼灌注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土建01标段D4K7+315~D4K16+730段桥梁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准备

灌注前做好钻孔灌注记录以及灌注前技术资料的准备,熟悉规范、标准及技术交底,做好灌注前的灌注记录工作准备工作。

2.2.外业准备

灌注前做好现场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机械的协调准备,进行灌注前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导管的密闭性试验,熟悉和了解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规程及交底。

3、技术要求

3.1 钢筋笼安装就位并经复核平面偏差在10cm,高程在±50cm以内。

3.2 沉渣经测定符合摩擦桩≤20cm,端承桩≤5cm的要求。

3.3 现场混凝土满足首次灌注埋深≥1米要求,并有保证连续灌注的混凝土供应。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筑进程的提拔→拆卸→清卸→埋深控制→声测管检查→桩头凿除→填写灌筑作业记录。

4.2 工艺流程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拆除灌筑设备及钢筋,

重新清孔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运输

封底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性能符合要求

安放隔水栓

安装钢筋笼 灌筑封底混凝土

灌筑桩身混凝土

到达灌筑控制高程

提升导管

导管埋深高度接近

控制值

装填拔管混凝土

安装导管和清孔设备

结束

导管提升、拆卸、清

开始

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储料斗安装

拆除清孔设备 二次清孔

水下混凝土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5、施工要求

5.1 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

5.1.1 导管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的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筑混凝土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5倍。

可用下式计算:PW=1.3(rc*hc-rw*hw)

式中: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

rc—混凝土容重,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rw—钻孔内水或泥浆比重,1.0~1.25(kg/m2),大于1.25时不宜灌筑水下砼。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5.1.2 水密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满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须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5分钟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5.1.3 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在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能使用。导管内壁和法兰表面如

粘附有灰浆和泥砂应擦拭干净。

5.1.4 导管在吊放时宜用两根钢丝绳分别系掉在最下端一节导管的两个吊耳上,并沿导管每隔6米左右用铁丝将导管和钢丝绳捆扎在一起。导管吊放时,应使位置距孔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导管上用油漆划上刻度,导管安装好后,插入孔底,然后提离孔底30cm,检验导管实际长度。导管下放完毕后,做提升试验,检查在导管提升过程中是否与钢筋笼相互影响,确保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提升导管时不会出现导管挂住钢筋笼的情况。

5.2 二次清孔

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灌筑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筑工作,灌筑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在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前述喷射法相孔底喷射3-5min,使沉淀悬浮,然后立即灌筑首批混凝土。

5.3 混凝土拌合物现场性能检测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需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扩散度四项指标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5.4 封底混凝土施工

5.4.1 首批混凝土数量:按规范要求,首批混凝土的方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深≥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设导管下口离孔底40cm,参照规范进行计算桩基首批混凝土方量。

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

导管口到孔底0.3~0.4m,首批混凝土导管埋深应满足1m以上,首

批混凝土数量V按下式计算:

V=H1×πd2/4+Hc×πD2/4

式中D——钻孔桩直径;

d——导管直径;

Hc——首批需要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导管埋深(1m)+导管底至孔底高度;

H1——混凝土面到水面高度

5.4.2 隔水栓一般采用混凝土制作,其外径宜比导管内径小20~25mm,采用3~5mm厚的橡胶垫圈密封,其直径宜比导管内径大5~6mm。

采用混凝土制作的隔水塞,宜制成圆锥体,其直径和技术规格要求参见下图,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为桩基混凝土同等强度。

为保证隔水塞隔水性能良好和能顺利从导管内排出,隔水塞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表面光滑,形状尺寸规整。

隔水栓

5.4.3 封底混凝土施工后导管埋置深度为1~3m。检查导管内混凝土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漏水现象,不满足要求则重新进行封底。

5.5 混凝土灌筑

灌筑开始后,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途中停工,同一个桩的混凝土持续灌注时间应不大于凝土初凝时间。尽量缩短导管拆除时间,下料掌握好速度,不宜太快太猛,以免造成气堵。

灌筑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灌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在灌筑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的灌入料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5.6 导管提升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和2节导管。此时暂停灌筑,先取走料斗,重新系牢井口的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同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待螺栓全部拆除或快速接头拆除后,吊起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料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校正好位置继续灌筑。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超过15 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并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5.7 灌筑混凝土测深和导管埋深控制

5.7.1 测深:灌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筑的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

测深锤法:目前多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上,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筑深度。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体测锤在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前与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

测深桩的测锤的重量以重一些为好,为防止测深锤接触混凝土表面后陷入太深,以平底为宜,且底面积不宜太小。一般制成圆椎形,锤底直径15 cm左右,干8-12 cm左右,锤用铁铸成,其重量视所系绳种类、测探深度和泥浆比重等而定。一般为6-9kg。测绳用质轻、拉力强、遇水不

伸缩,标有尺度的如尼龙皮尺为宜。见图5.7-1。

探测时须仔细,比与灌筑的混凝土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5.7.2 导管埋深控制:灌筑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宜在2-4 m较好。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少于1m时,已发生拔导管时拔漏事故,大于6m以上时,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的事故。拔管前须仔细测探混凝土面深度。用测绳锤探测时,须有2人用2个测锤测探,防止误测。

5.8 混凝土最终灌筑高度的确定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施工图桩顶高程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筑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清孔方法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m,深桩不宜小于1m.。

混凝土灌筑到接近施工图桩顶高程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通知搅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筑接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使灌筑工作继续进行。在拔出最后一节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5.9 桩头凿除

基坑开挖后,准确测量并标示深入承台的高度,后采用混凝土切割设备沿周边切入3cm深度,再将混凝土与钢筋小心剥离后,用錾子将桩头凿除。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其中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工班长、技术人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负责人1人

技术主管1人

专兼职安全员1人

工班长3-5人

技术、质检及试验人员3-5人

机械工、普工30-50人

7、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有砂石、水泥、钢筋、导管等。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8、设备机具配置

8.1 机具设备

混凝土灌注所需主要设备表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吊车台 1

2 电焊机台 2 下笼

3 3PNL泵台 2

4 380W潜水泵台 1

5 0.9m3空压机台 1 清孔用

6 桩架副 1

7 配电箱只 3

8 钢板块块8

9 钻杆114

10 导管273 灌筑

11 储料斗只 1 灌筑

12 电磁铁个 1 孔内清除异物8.2 检测设备

混凝土灌筑需要准备的检测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泥浆测试箱套 1 泥浆指标测量

2 测绳M 50

3 测井仪台 1

4 钢卷尺50m 把 2

5 经纬仪台 1

6 水准仪台 1

7 测温计支 2

8 坍落度检测筒套 2

9 混凝土含气量检测仪LC-615 台 1

10 试模150m3组2-4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9.1.1 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准备充足的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设备必须维修保养、调试运转,并备足够的易损件;集料斗每次灌注砼前均应清理干净。

9.1.2 导管连接时,接头须清洗干净、涂上黄油,并加上密封圈,对于破损的密封圈进行调换,接头的螺纹要旋转到位,以防漏水。每次砼浇注拆管后应及时清洗导管,以免水泥砂浆附着凝固后下次浇注时造成堵管。

9.1.3 混凝土到达现场进行坍落度、扩散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的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表9.2.2-1中指标。

9.1.4 灌注前对泥浆进行测试,指标满足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控制在17~20s后方可灌注。

9.1.5 为防止灌注过程中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现象出现,导管埋深要求控制在2~4米。

9.1.6 声测管在灌注过程中,采用内插套管的方法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一旦出现不通苗头,即刻疏通,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再进行检查,合格后灌满水,并用木塞封好。

9.1.7 严格控制进入料斗内砼的坍落度。发现砼有异常应停止灌注,处理不合格混凝土,同时查明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9.1.8 灌注过程中,若发生意外而导致暂停,应不时地上下缓慢提升导管,以免导管埋置太深造成提升不动或砼假凝,从而出现堵管。

9.1.9 认真检测砼面上升高度、导管埋深,并和已灌入的砼数量校核,以便确定扩孔率或砼面上升是否正常。

9.1.10 砼灌注至计算桩顶标高时,采用小漏斗或刚性竿探测混凝土面质量,以确定混凝土标高。

9.2 质量检验

9.2.1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和水下混凝土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6.2.7条、第6.3.1~6.3.4条、第6.4.1~6.4.3条、第6.4.5条、第6.4.10条、第6.4.13条和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第9.3.4~9.3.5条的规定。

(2)水下混凝土浇筑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监理单位旁站监理。(3)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每个桩基础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10%,且不少于2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和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4)桩身顶端必须清理上层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5)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匀质、完整。其检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方法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

②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应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检测报告,监理单位见证检测并检查检测报告。

9.2.2 现场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工序过程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方法

导管安装

导管总长大于孔深加1m 节数与长度核定

导管直径200-300mm 尺量

导管接口处理丝口上足、密封不渗水观察检查、水密承压检测导管下至深度距孔底0.3-0.5m 换算核定

二次清孔

清孔后泥浆指标密度≤1.10、粘度17-20S 比重仪法、漏斗计法沉渣厚度柱桩≤5cm、摩擦桩≤20cm 测绳探测核定

混凝土灌筑

坍落度±20 mm 用坍落筒、首盘一次,每50m3一次含气量2%-4%或≥5%(有抗冻时) 含气量仪、首盘一次、每50m3一次温度5-30℃温度计、首盘一次、每50m3一次泌水率少量泌水率测定仪,每班至少一次初灌量≥(计算值)m3审核配料单、灌斗体积核定

埋管控制3m≥埋管≥1m 计算与实测对比核定

充盈系数 1.0-1.3 计算核定

终灌高程大于施工图桩顶高程1.0m以上测深与计算核定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 施工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交底制度,要针对施工内容进行交底,并作书面记录。

10.1.2 工程施工中,当班的项目管理人员,各工序责任人,应定期和不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测量计量仪器具的维护磨损连接和状态偏离等状况进行检查和技术复核。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

10.1.3 起重吊装设备使用前,均应按程序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验收,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10.1.4 施工员起重工要对投入的起重吊装设备新旧程度、起重能力及司机的熟练程度有所了解,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10.1.5 起重吊装设备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10.1.6 孔口用钢筋网片或木板铺盖,防止人和物掉入其中

10.1.7 应制定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有证专业电工进行,施工现场所有电器设施都应做好接地保护。10.1.8 此段位于风区,特别要注意风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起吊高度不能超过15米,作业过程中,钢筋笼用缆风绳牵引,防止漂移。

10.2 环保要求

10.2.1 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排除的泥浆要通过引流集中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或引入河流

10.2.2 废弃不用的混凝土要集中处理,不得随地丢弃。

10.2.3 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及灌筑完毕后,清洗管道、机械的废水不得随意排放或引入河流,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武广客运专线5标项目经理部二○○六年十月十日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项目简介 武江特大桥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厢廊村境内,全长1547.96m,全桥基础采用桩基础。由于受地质影响,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桩孔径有ф 1.8、ф1.25、ф1.0 三种,按受力分有摩擦桩和柱桩两面种形式,按作业条件分有水中和旱地桩。2.材料要求 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已派遣专人对现场周边的供应厂家、供应地点及运输方式进行了现场调查。使用材料的要求如下: 4.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法 4.1.场地平整 ①如在旱地施工,应先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也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②在浅水中,采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满足后续

工序要求。 ③在深水中时,可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施工,平台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退场。 4.2.埋设护筒 对于陆上钻孔桩护筒采用6mm钢板卷制,直径大于设计桩径30cm,护筒长度视桩位地质情况确定,其长度满足穿过不透水层不少于0.5m; 对于陆上埋置的钢护筒,护筒顶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并高出施工地面0.5 m。其高度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0.5m。其周围采用粘土夯实,以防渗漏或防止孔内水头太高,使护筒底形成反穿孔。护筒顶面中心线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对于水中钻孔桩,护筒采用6mm厚的钢板制作,长度根据各

桩地质条件确定,以确保钻孔时不塌孔。护筒直径较设计桩径大50cm,采用振动锤打入法,护筒下沉过程中需控制其中心位置和倾斜情况,保证护筒位置偏差在规定范围内。 4.3.泥浆池及造浆 陆上钻孔桩泥浆池计划就近采用废弃河塘或开挖泥浆池,泥浆池隔跨设置,周转使用。沉淀的泥浆拟选用封闭的翻斗车运至指定的排放位置。 对于河中的钻孔桩泥浆池设在岸上,用管道与桩位处相连。 造浆选用当地的优质粘土,并在钻进至软土层和砾石土层时,根据实际情况,在泥浆中掺入不同比例的膨润土、CMC羟基纤维素、硝基腐植酸钠盐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制成优质泥浆,用来加强护壁,以防渗、防坍孔。泥浆指标:泥浆比重钻孔时选1.2~1.4,清孔时1.05~1.1,粘度19~28s,含砂率4~8%,Ph值为8~10。 对于泥浆的排放处理如下: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广大铁路土建01标段桥梁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04月01日

水下砼灌注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土建01标段D4K7+315~D4K16+730段桥梁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准备 灌注前做好钻孔灌注记录以及灌注前技术资料的准备,熟悉规范、标准及技术交底,做好灌注前的灌注记录工作准备工作。 2.2.外业准备 灌注前做好现场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机械的协调准备,进行灌注前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导管的密闭性试验,熟悉和了解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规程及交底。 3、技术要求 3.1 钢筋笼安装就位并经复核平面偏差在10cm,高程在±50cm以内。 3.2 沉渣经测定符合摩擦桩≤20cm,端承桩≤5cm的要求。 3.3 现场混凝土满足首次灌注埋深≥1米要求,并有保证连续灌注的混凝土供应。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筑进程的提拔→拆卸→清卸→埋深控制→声测管检查→桩头凿除→填写灌筑作业记录。 4.2 工艺流程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拆除灌筑设备及钢筋, 重新清孔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运输 封底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性能符合要求 安放隔水栓 安装钢筋笼 灌筑封底混凝土 灌筑桩身混凝土 到达灌筑控制高程 提升导管 导管埋深高度接近 控制值 装填拔管混凝土 安装导管和清孔设备 结束 导管提升、拆卸、清 开始 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储料斗安装 拆除清孔设备 二次清孔 否 否 否

桩基混凝土水下灌注二次导管施工工法

桩基混凝土水下灌注 二次导管施工工法 1.前言 在桩基混凝土施工中,为减少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堵塞、提升导管时返泥浆等突发事件给桩基带来质量隐患、降低经济损失、保证基础质量、保证工期,本工法由XXXX研发,在XXXX项目中工法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的要求。 2.工法特点 2.0.1 遇到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堵塞、提升导管时返泥浆等突发事件,能及时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减少经济损失。 2.0.2 本工法要求在二次下导管时,已灌注的混凝土未初凝并且有流动性,导管能在混凝土中上下活动。 2.0.3 施工人员动作熟练,尽量缩短两次灌注混凝土的时间。 2.0.4 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叫停搅拌站,停止拌合混凝土,现场施工负责人员进行协调,缩短混凝土等待时间。 2.0.5桩头超灌注混凝土高度,比正常情况下长2~3m,有一定的混凝土浪费量。 2.0.6 要求现场施工员、技术员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务必准确。 2.0.7 二次下管灌注首批混凝土后,导管内泥浆通过混凝土的压入,务必全部挤出管外。 3.适用范围 采用水下导管灌注法,在灌注混凝土时,遇到导管堵塞、导管提 升返泥浆等突发事件。 4?工艺原理

主要是二次下管灌注首次混凝土后,导管继续向下落 1.0m,继续 浇筑混凝土。 遇到导管堵塞、提升导管返泥浆等突发事件,及时准确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导管堵塞需及时拔除导管,进行疏通冲洗,迅速二次连接导管;让导管下口伸到混凝土面处,灌注二次下管后首批混凝土,再下落导管1.0米,继续按照水下灌注混凝施工方法浇筑混凝土,在此浇筑的过程中严禁拔除导管的长度大于混凝土上升的高度,通过导管 下口混凝土的灌入,始终把混入泥浆的混凝土顶出桩基有效长度范围。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工程TJ4001标项目经理部 钻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作 业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明确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钻孔灌注桩作业施工。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抗拔桩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 二、施工要求 1、钻孔灌注桩施工要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按项目部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进行施工。 3、钻孔灌注桩施工时,要有完善的施工记录。 4、桩位测量一律采用坐标正算方法放样,然后用皮尺等复核,复测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桩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必须检查桩径、垂直度、泥浆比重等指标,做好记录,合格后进行清孔换浆。 5、按设计图纸及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并按设计要求设计垫块。 6、混凝土灌注要及时进行,灌注混凝土前沉碴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方法 抗拔桩施工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GPS-15型钻机配三翼刮刀钻头,吊车配合钻机安装钢筋笼,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输,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埋设护筒→钻孔→成孔→清孔→桩身钢筋笼安放→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除护筒→场地清理。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桩位放样 泥浆调制 钢筋备料 埋设护筒 取样试验 取样试验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钢筋笼制作 自检成型尺寸 钻孔 终孔检查、孔深、孔径等 监理工程师检查 砼运送 砼拌合 第二次清孔 下钢筋笼、导管 质量检查 再检查沉碴和泥浆指标 灌注水下混凝土 测量砼面标高 成 桩 报监理工程师 进入下一根桩施工 砼强度和桩位核查 第一次清孔 泥浆循环与废弃泥浆处理 桩基施工方案报工程师批准 铺设钻孔流水线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人工挖孔桩作围护结构的地下框架结构工程。 2.技术要求 1、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可采用自拌混凝土进行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 2、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前,通过实验室确定护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人工挖孔桩护壁应能承受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 4、人工挖孔应保证桩身直径及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3.施工工艺流程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主要分为循环开挖并施工护壁、钢筋笼制作并吊装、桩身混凝土浇筑等。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参见下页图3。 4.工序施工要点 4.1场地平整 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规划人工挖孔桩护壁钢筋、水泥、砂、石及相关机械设备场地,合理进行场地布置。 场地平整应为挖孔桩桩位放样提供条件。 4.2桩位放样 场地平整后,精确放样人工挖孔桩桩心。桩中心可采用木桩上打入钉子等保护措施,桩位放样后,即可进行第一节井圈护壁(锁口)施工。 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准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应由专人负责。 4.3桩孔土方开挖 1、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2、挖孔由人工从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岩层可用风镐破碎或者爆破施工。 3、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5cm。 4、弃土装入吊桶,用多功能提升架提升至地面,倒入手推车运到临时存碴场。 5、根据地质情况,一边进行桩孔土方开挖,一边进行钢筋砼护壁支护。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故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每一节护壁的土方开挖深度,避免

超挖造成上下节护壁无法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搭接。 6、人工挖孔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故桩孔土方开挖也应严格控制垂直度。 7、根据土层及岩层的地质情况,人工挖孔桩每节护壁土方开挖进尺0.5~1.0m。如遇土质不良,土层自稳性差,则减小开挖循环进尺。 图3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体砼灌注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标题:竹侨区间主体砼灌注作业指导书 编号:TSL/SZZQ/JS/GC-04-2001 版号:A 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主体砼灌注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1.1地铁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 1.2深圳市政府关于地铁施工的有关规定及法规文件。 2.目的 为确保主体砼施工质量,保证主体内实外美。 3.技术要求 3.1 明挖隧道主体采用C30、S8防水商品砼。 4.操作细则 4.1明挖段结构砼均采用C30、S8防水商品砼,用砼运输车送至基坑边靠近工作面处,再用砼输送泵送至灌注工作面。每一工作面采用2-4台地泵或汽车泵输送砼。在工作面泵管端头采用耐高压橡胶管(4-6m)作活动端,便于人工摆动、调节。灌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2砼浇注采用阶梯式分层浇筑法施工,即第一层从施工段端底层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返回浇筑第二层,且第二层砼控制在第一层砼初凝前浇筑,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各层。 4.3砼运输及输送 4.3.1运送砼时避开车流高峰期,确保砼卸出到浇注时间间隔不大于90min,若因特殊情况出现砼输送中断,则对已浇注的砼部分按施工缝处理。 4.3.2商品砼选择根据甲方指定的搅拌站供应,但须确保质量后核对报码单,并在现场作坍落度核对,允许±1~2㎝误差,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 4.3.3从搅拌车卸出的砼不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 4.3.4输送泵车保持良好状态。

4.3.5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无硬弯。输送砼过程中,接长管路时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砼后方可接下一段。 4.3.6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砼出现象离析现象时,立即冲洗管内残留砼。 4.3.7输送砼过程,受料斗内保持足够砼。 4.4砼浇筑及振捣 4.4.1 结构均采用防水砼,其抗压强度、抗渗标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4.4.2 砼浇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4.2.1砼灌注必须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如因超高而使砼发生离析现象进,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流管下落。 4.4.2.2砼必须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为10~30S,并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4.4.2.3振捣器移距:插入式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不小于5㎝,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与已振捣砼搭接宽度不小于10㎝。 4.4.2.4砼从底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灌注完毕。 间歇的最大时间,按水泥品种及砼凝结条件确定,砼凝结时间不超过下表规定: 砼凝结时间表 4.4.2.5砼每层灌注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倍;表面振捣器不超过200㎜。 4.4.2.6结构预埋件(管)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以及其它特殊

现阶段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现阶段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其原理混凝土拌和物是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通过密封连接的导管进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顶托着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逐步上升,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必须要从施工设备、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几方面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质量。 第一、对施工设备质量要严格要求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设备、机具要求配套并且性能完好。这是保证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前提。 1)施工现场要有备用发电机,要保证备用发电机性能良好,足以应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断电情况,这样可以防止灌注时间延误,避免造成断桩事故。 2)注意混凝土拌和机类型的选择,宜选用大容量拌和机,在数量上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对混凝土拌和机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维修。 3)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大小要根据灌注混凝土骨料级配要求进行选择。要求导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导管平直,无穿孔裂纹,导管接口处应有弹性密封垫圈。如果导管接头密封不严,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浸入会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须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4)储料斗、漏斗、溜槽以及其他有关灌注机具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储料斗的大小要满足首次封底混凝土存储数量的要求。 第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规定。选用骨料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宜不早于1.5h,宜选用标号在P.O32.5以上的水泥。所选的水泥品种应通过初凝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要注意水泥的用量要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2)粗骨料宜选用坚硬的碎石,碎石采用反击破设备加工。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粒径在40mm以内。粗骨料的级配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为45%~50%,水灰比宜采用0.5~0.6。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1钻孔灌注桩施工由项目质量检测部、工程部负责。具体操作由现场质检工程师监督执行并对各道工序检查验证。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项目工程施工期内的钻孔桩施工。 1.3施工前准备工作 1.3.1平整场地 将钻孔桩位的位置进行平整,对软弱地带(河塘、水田等)采用换土处理,一般为50-80cm,特殊可加深换土;对水下钻孔桩应先用圆木及枋木搭设施工平台,或用砂袋围堰,筑岛施工。做好进场便道,水电接通等工作。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设置泥浆池的位置,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对桩柱式桥台,当桥梁墩台位于填河地段时,钻孔桩必须在填河路基相对稳定后才能施工,否则会造成桩失稳,危及结构整体安全。 1.3.2施工放样 按照墩台的桩号推算各桩坐标,用全站仪准确的放出各桩的位置,用钢卷尺复核无误后,埋设护桩。对于水中桩采用三角网进行控制。 1.3.3埋置钢护筒 ⑴护筒采用钢护筒。钢板厚δ=3~5mm;陆地桩采用内径D=d+0.2m~0.3m的护筒,深水桩采用内径D=d+0.4m的护筒。 ⑵护筒的埋置

在旱地上埋置护筒时,对于地质情况不好地段将护筒周围及底部换上粘质土,分层夯实,夯实深度为1.0m左右;水域埋置护筒时,应严格注意平面位置、竖向倾斜和两节护筒连接质量,沉入时可采用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方法。护筒顶面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旱地上高出地面0.3m,水中宜高出水面1.0~2.0m。 ⑶护筒埋置深度: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旱地地质情况较好,采用1.0—1.5m左右,否则埋至地质较好的地质层为止,水中桩的护筒埋至持力层为宜,以防被水冲毁,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m。 ⑷护筒的质量控制 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陆上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耐压、不漏水。 1.3.4搭设钻机平台 钻孔桩为陆上桩时,拟用人工平整场地,直接搁置枋木用作钻机平台; 钻孔桩为水中桩时,拟用原木搭设排架,用枋木搭设钻机平台,钻机用吊车就位。或用砂袋围堰,筑岛施工。 钻机平台应水平,可用水准管调平,以防钻机底座不平,在钻进的过程中钻杆倾斜;钻机平台应平稳,以防在钻进过程中产生位移或沉陷。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样本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一、总体规定 1、钻孔灌注桩施工要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水、水泥、砂、石、 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 要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 3、钻孔灌注桩施工时, 要有完善的施工记录 4、桩位测量一律采用坐标正算方法放样, 然后用皮尺等复核, 无误后报项目经 理部测量工程师检验, 复测无误后, 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的施工。具体方法详见项目经理部下发的《关于测量工作的通知》。 二、施工平台与护筒 ( 一) 施工平台: 场地为旱地时, 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钻机底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 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 1、场地为浅水时, 宜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机具大小等要 求决定, 高度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0.5~1.0m。 2、场地为深水时, 可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平台等固定式平台。平 台须牢靠稳定, 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 ( 二) 护筒设置 1、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 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 除设计另有规定外, 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 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干处可实测定位, 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 3、旱地、筑岛处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 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4、水域护筒设置, 应严格注意平面位置, 竖向倾斜和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均需符合 上述要求, 沉入时可采用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方法。 5、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2m。当钻孔内有水压时, 应高于稳定后的承

1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广汕铁路GSSG7标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筑 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广汕铁路GSSG7标水下灌注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⑴灌注的钻孔得到监理单位的确认验收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⑵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注。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收集施工作业层所需的各类参数,包括实测孔深、设计桩顶标高。 2.2人员配备 现场作业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并具有相当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施工经验。 2.2机具配备 各种机械设备均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可进行安全施工生产。 3工艺流程 3.1 工艺流程 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二次清孔各项指标验收→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筑进程的提拔→拆卸→清卸→埋深控制→护筒拆除 4施工过程 4.1 导管及漏斗要求 ⑴导管应根据桩长、桩径先在平面上摆拼,布设好接长。 ⑵导管内壁应光滑,内径一直,接口严密;直径采用30cm,中间节长宜为2m等长,底节可为4m;漏斗下可用0.5m、1m或2m的导管。

⑶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做水密性试验。导管按编号依次拼装,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大于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试压时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⑷导管底端距孔底的距离应能使混凝土球塞或其他隔水物延导管流入水中,同时将导管内的水、空气、或球塞排出水外。 ⑸导管水密性试验 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或泥浆深度的1.5倍压力,保持压力15分钟。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见下图: ⑹漏斗容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浇筑量要求。 4.2 二次清孔及各项指标检测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灌筑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筑工作。 二次清孔应符合下列标准: (1)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 (2)泥浆比重不大于1.1。

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操作工艺

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操作工艺 (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混凝土拌合物供应能力,应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 (2)混凝土运输宜选用混凝土泵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距小于200m 时,可采用机动翻斗车或其他严密、不漏浆、不吸水、便于装卸的工具运输,需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3)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制导管回顶法施工,导管内径为200?250mm ,视桩径大小而定,壁厚不小于 3mm ;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 2mm ;导管接口之间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连接时必须加垫密封圈或橡胶垫,并上紧丝扣或螺栓。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水压力一般为0.6?I.OMPa ),确保导管口密封性。导管安放前应计算孔深和导管的总长度,第一节导管的长度一般为 4?6m,标准节一般为2?3m,在上部可放置 2?3 根 0.5?1.0 的短节,用于调节导管的总长度。导管安放时应保证导管在孔中的位置居中,防止碰撞钢筋骨架及砼均匀扩散。 ( 4)水下混凝土配置 1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 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坍落度宜为 180?220mm 。(砼采用自密性砼) 2)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 0.4?0.5,并宜采用中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 <40mm ;水灰比宜采用 0.5?0.6.

3)水泥用量不少于 360kg/m 3,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下于 300 kg/m 3。 4)混凝土中应加入适宜数量的缓凝剂,使混凝土的初凝是时间长于整根桩的灌注时间。 5)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的要求: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中 0.8m 以上。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下式计算: V》R2(H I+H2)+兀r2h i (13-1)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R —桩孔半径( m) H I—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 0.3?0.5m ;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不小于 0.8m r—导管半径(m) h i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混凝土灌注时,可在导管顶部放置混凝土漏斗,其容积大于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 ( 6)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 )混凝土开始灌注时,漏斗下的封水塞可采用预制混凝塞、木塞或充气球胆。 2)混凝土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合,二次拌合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3)第二次清孔完毕,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其时间间隔不宜大于 30min 。 4)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中途停止。 5)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为确保钻孔桩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成桩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云桂铁路云南段第四合同段桥梁钻孔桩施工。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本项目施工设计图、铁路施工规范及铁路客运专线桥涵工程质量检验与控制等有关铁路桥涵参考资料。 2.作业准备 2.1 人员 2.1.1 根据工程量大小,组建成确定该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以及所需的各种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1.2 该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与操作者要明确钻孔桩这一工序的责任。 2.2 临时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做好施工范围内的征地拆迁、修建临时便道、临时便桥以及临时排水沟渠等,接通水、电管线。 2.3 材料 2.3.1 水泥、钢材、砂、石等的材质要进行进货检验,材质必须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堆料场地要有规划,对水泥、钢材堆放要有库房和简易料棚,严禁受潮和雨淋,并对其进行标识确认。 2.3.2 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清除出施工场地,以免混用或误用。 2.4 钻机的选择: 常用的钻机有三种形式即冲击式、旋转式、冲抓式。选择钻机类型应根据施工现场地质资料确定,本项目推荐使用冲击式钻机。 2.5 施工准备: 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应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数量和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其它配合施工机具设施布置等情况决定。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的高度应按考虑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水位,并高出其上0.5~1.5m。施工场地应按以下不同情况进行整理: 2.5.1钻孔场地为旱地时,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 2.5.2场地位于陡坡时,可用枕木或木架、型钢等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2.5.3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围堰法施工。

水下混凝土灌注要点

兵建集团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项目部二工区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桥梁钻孔桩基础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钻孔灌注桩检孔完成,钢筋笼下放、二次清孔干净彻底后,经监理单位检查确认,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2.1.2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收集施工作业层所需的各类参数,包括实测孔深、设计桩顶标高。 2.2 人员配备 现场作业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并具有相当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施工经验。 2.3 机具配备 各种机械设备均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可进行安全施工生产。 1技术要求 钢筋笼安装就位并经复核平面偏差在10cm,高程在±50cm以内。 沉渣经测定符合摩擦桩≤20cm,端承桩≤5cm的要求。 现场混凝土满足首次灌注埋深≥1m要求,并有保证连续灌注的混凝土供应。

2施工程序 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注进程的提拔→拆卸→清卸→埋深控制→声测管检查→填写灌注作业记录。 3 工艺流程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工艺流程见图3.1. 图3.1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工艺流程

4 施工要求 4.1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 4.1.1导管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的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5倍。 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 Pw=1.3(γc x hc-γwx hw) 式中 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 γc——混凝土容重(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γw——导管内水或泥浆比重,一般为1.0~1.25 kg/m2,大于1.25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4.1.2 水密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满水,两段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需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5min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4.1.3 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能使用。导管内壁和法兰表面如黏附有灰浆和泥砂应擦拭干净。 4.1.4 导管在吊放时宜用两根钢丝绳分别系吊在最下端一节导管的两个吊耳上,并沿导管每隔6m左右用铁丝将导管和钢丝绳捆扎在一起。

导管法灌注桩

水下灌注混凝土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混凝土从管子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周围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采用此法时,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间,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 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左右,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塑化等外加剂。 灌注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钢筋笼定位情况的检查、套筒的水密性检查、套筒下放到孔内以后的检查。 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导管直径一般为最大石子粒径的8倍,管子间距一般为4.5米。施工时,为防止水流、杂物进入导管,下管前可将管子底端塞住,借第一罐混凝土的重量把塞子 冲开,使混凝土灌注就位,深水作业时要防止管子浮起,下管时可将管子充水,在管顶装一紧贴管壁的橡胶球,然后灌入混凝土,将球顺管子压出,即可进行灌注。随灌注随将管子缓慢提起, 每次提升幅度约为15~60厘米。灌注时应防止导管摆动,以免混凝土产生空洞。导管法适于灌注水下混凝土。养护条件良好时,28天强度一般可达28~56兆帕。现阶段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桩 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其原理混凝土拌和物是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通过密封连接的导管进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顶托着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逐步上升 ,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必须要从施工设备、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几方面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质量。 (此为监理需要检测的内容也是施工单位需要做的内容) 成孔检查施工单位在桩基钻挖孔成孔后首先进行成孔的自检,主要检测内容有:成孔的空口标高,孔底标高,孔的倾斜度,实际孔深,直径,护壁高度,清空情况,孔底沉淀层厚度,孔内渗 水情况,然后将自检报告呈递给监理单位,测量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测,合格以后批准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成孔满足设计要求后,在施工单位已经呈递钢筋 笼绑扎情况自检报告以后,监理工程师或者监理工程师指派相应监理员到现场进行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钢筋笼的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主筋根数是否正确,箍筋间距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加强筋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焊接接缝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机械连接的接口是否规范),钢筋笼直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各种钢筋的标号是否正确,钢筋的锈蚀情况是否严 重。如果满足要求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钢筋笼定位情况的检查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后,进行钢筋笼的地位,钢筋笼的定位目的是:保证钢筋笼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 层,以及保证钢筋笼的竖直度。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定位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定位钢筋一般为十字形排列),定位钢筋的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安放是否竖直,当检查无误

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钻(冲)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和执行标准 1.1 适用于钻(冲)成孔砼灌注桩基础的施工作业和质量验收。 1.2 执行标准 1.2.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2.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 施工准备 2.1 需用材料 2.1.1 水泥:宜用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备出厂合格证,现场监理见证抽样复验试验报告,现场已挂产品合格标识牌。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已经检验试验,现场已挂产品合格标识牌。 2.1.3 碎石:粒径10mm~40mm,含泥量不大于2%,具有检验报告,现场已挂产品合格标识牌。 2.1.4 钢筋:品种和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按规定现场见证抽样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现场已挂产品合格标识牌。进口钢材需先经化学成分试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用于工程。 2.2 使用机具 2.2.1 成孔机械:潜水钻、回转钻、冲抓钻、冲击钻、成孔机械必须经检验合格,已挂机械检验状态合格标识牌。 2.2.2 250~500L混凝土搅拌机或预拌混凝土输送泵机:已挂机械检验状态合格标识牌。 2.2.3 0~500kg台称:已经检定与校准,贴上了使用合格证。

2.2.4 工具:铁铲、手推车、砼试件模、坍落度筒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施工前应作场地查勘工作,如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应先作清除、移位或妥善处理后方能开工。 2.3.2 施工前应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散场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场地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2.3.3 应具备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2.3.4 施工机械性能必须满足成桩的设计要求。 3 操作工艺 3.1 场地平整后放线定桩位,定位后要在每个桩位中心点打入一根?16×800mm的钢筋做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桩位放好后会同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要有复核记录。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才可进行施工。 3.2 护筒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3.2.1 护筒一般用4~6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5~2m。钻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冲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护筒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15~0.30m。 3.2.2 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护筒位置要根据设计桩位,按纵横轴线中心埋设,埋设护筒的坑不要太大。坑挖好后,将坑底整平,然后放人护筒,经检查位置正确,筒身竖直后,四周即用粘土回填,分层夯实,并随填随观察,防止填土时护筒位置偏移。护筒埋好后应复核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 3.2.3 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得小于1m,在砂土中不得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3.3 作护壁和排碴用的泥浆,其制作及其性能要符合下列规定: 3.3.1 在粘性土中成孔时应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循环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0。 3.3.2 在砂土和较厚的类砂层中成孔时,应制备泥浆(冲孔桩可在孔中投入泥团造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3。 3.3.3 在砂卵石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应加大至1.3~1.5。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 书简易版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准备作业 劳动力组织:桥梁工,架工,电焊工,钢筋工。 1.1 机具设备:钻机,抽水机,搅拌机,吊装设备。 1.2 施工安全及劳动保护 1.3施工安全 1.3.1.1 工作台搭设平稳,并应设栏杆,不准有探头板,负荷量每平方米500公斤以上。 1.3.1.2 在3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1.3.1.3 工地运输道路应平坦,坡度不大于2%。 1.3.1.4 夜间应配足够的照明。 1.3.1.5 工作前必须对各种机具钢丝绳,电路,电源,进行检修,达到完好状态,方可作业。 1.3.2 劳动保护 1.3. 2.1 戴安全带,安全帽。 1.3. 2.2 发给水鞋(下导管) 2. 基本作业 2.1 操作过程 (1)备料;(2)制安护筒;(3)搭架子;(4)钻孔;(5)钻孔检查及清底;(6)钢筋笼制作及吊装就位;(7)灌注水下混凝土。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等的钻头。目前国内常用的德国产BG系列和意大利的R系列旋挖钻机。 2 作业准备 2.1施工技术准备 2.1.1 根据设计文件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细则。 2.1.2 按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试桩,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并应具有完整的试桩资料。 2.1.3施测墩台及孔位控制中线,做好护桩。 2.2 场地准备 2.2.1 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可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2.2.2 在场地布置中安排泥浆循环净化系统。 2.3 物资准备 根据工程备好各种所需材料,还需备好各种应急物资。 2.4 人员配备(劳动力组织采用内部队伍组织模式,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主要人员见表1《旋挖钻灌注桩施工主要劳力安排表》表1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主要劳力安排表 2.5机械配备见表2《旋钻灌注桩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

3.1相关部门提供的该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 3.2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物、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3.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对所需的材料必需作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并委托有资历的试验室根据所用的原材料作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3.4 测量人员已对钻孔桩位置进行了测量,并标出其中心位置,并在纵横向设了护桩。 3.4 钻机司机等操作人员已进行了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表2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机械配置表

钻孔灌注桩试题及答案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交底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部门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泥浆制备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泥浆指标,其比重一般控制在______的范围内,黏度控制在_____的范围内,含砂率控制在4%以内。另外一个指标是___________。 2、护筒的埋设是重要环节,起到了____和导向的作用,护筒内水位和泥浆比重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水压,所以,可以有效防止____。 3、护筒的内径要适当大于设计桩径,对于正循环钻机,宜大于_______mm,对于旋挖钻机宜大于________mm。 4、护筒中心数值线应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误差____mm,竖向的倾斜度不大于____。 5、液压多功能旋挖钻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____,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____。 6、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连续作业,选择孔位时,应在相应____以内的任何临桩孔完成混凝土灌注施工____后方,且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方可可开始钻孔,以避免干扰临近桩混凝土的凝固。 7、钢筋笼制作时,用于综合接地的通长钢筋笼主筋应使用单面焊或双面焊,双面焊必须大于____,单面焊大于____,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高度不小于0.3d。 8、由于桩基检测需要,所有声测管必须等高齐平,同时管顶____(高于或低于)设计桩顶面不少于____,施工安装时必须考虑预留长度。 9、二次清孔结束时,应保证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____,含砂率小于2%,粘度____。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加大孔深的方法来替代清孔。() 2、一般情况,储浆池的体积是要小于单桩孔的体积,沉淀池的体积要小于1.5倍单桩孔的体积。() 3、人烟稀少的田地里,泥浆池的周围可以不设置防护。()

灌注桩安全操作规程

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基本要求 1. 1 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必须同安全员一起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措施。 1. 2 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及时贯彻上级有关文件、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安全知识,使各岗位职工熟练掌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章,检查、督促各岗位严格遵章作业。 1. 3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才能上岗作业,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必须持证上岗,临时工只准作辅助工作。 1. 4 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在工作中不打闹,不睡觉,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前不喝酒,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穿劳保鞋,上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等,严格执行职工安全守则。 1. 5 交接班时,作业人员对自已使用机器、工具应进行详细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班组长在班前应布置任务及交待使用设备,劳动组合具体安全注意事项,认真执行班组安全规定。 1. 6 施工工地负责人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和场内的具体环境制定安全措施,并列入上岗前安全教育的内容。 1. 7 灌注桩施工工地必须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并持证上岗。 第二章施工现场 2. 1 进场施工前必须查清工地及附近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地下管道、通讯电缆、周围构筑物分布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2. 2 施工现场应做到三通(水、电、道路)一平(场地平整),做好施工排水。 2. 3 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线路、道路、料场、泥浆池(水池)、钢筋棚,搅拌机棚及生活设施等要布置合理,保留安全与消防通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并在施工前准备就绪。 2. 4 工地架设动力与照明电缆线路,必须符合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的要求,不得超负荷使用。 2. 5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人员急救药品、器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