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摘要

《西游记》这篇作品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唐僧的形象,孙悟空和猪八戒以及沙僧的形象似乎都有点脸谱化,但是唐僧的形象却显得极为复杂化,一方面是无情无义、自私可鄙的小人,另一方面却显得大家风范,谦谦君子。所以研究唐僧的形象应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不能够简单的以脸谱化的形象来探析其人。本文通过分析唐僧的多元化的形象,并从人性善和恶的两面来立体分析唐僧的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些形象再分析唐僧形象的创作意图。从而为我们深刻解读唐僧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形象;形象本质

1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最为出色的神魔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结构宏伟且用幻想的形式来反应社会矛盾的精品巨制。大闹天宫的故事整整用了七个回目,且从一开始就开始写孙悟空,进而在大闹天宫时,将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完美。而从第八到十二回开始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以及唐僧出生的有关的故事,将取经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而从第十三回到一百回则是将取经的整个过程,虽然消灭的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但是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唐僧形象:那就是一方面有着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的人性恶的一面,另一方面有体现了强烈的忠君思想、才华横溢、甚至有点自负的人性善的一面。

西游记自从翻拍成电视剧之后,就成了电视台至今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至今为止都没有其他的电视剧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对西游记的故事非常熟悉,对于唐僧的形象更多的是体现在懦弱、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甚至还有点像女人一样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印象中,诚然这些都是唐僧的典型形象,但是如果我们精读西游记我们却能够发现唐僧也有其君子的一面,最起码在权势、美色甚至会牺牲生命的前提下也没有忘记最初的使命,相信这一点就算是孙悟空也不一定能够拥有这样的品质,唐僧之所以在那些神怪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连猪八戒都感叹道“老大不济事”,这更是说明了唐僧的懦弱无能,所以在西游记中,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唐僧,而这个唐僧不仅仅有着贪生怕死、懦弱无能的形象,同时也有不辱使命、宠辱不惊,不贪念美色和权势的形象。

2 《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唐僧师徒显然是名副其实的主角,但是如果说整部戏出彩的部分,恐怕就是猪八戒和孙悟空了。但是唐僧作为取经的领导者,其重要性显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近年来有关西游记的研究著作中看到的有关唐僧的论述相对较少,就算是有,也基本上拿唐僧的懦弱无能、听信谗言、胆小如鼠或者优柔寡断等方面的研究,当然唐僧的这些性格特点在《西游记》中又随处可见,但是唐僧作为西天取经道路上的实际领导者竟然是如此的不堪,那显然也是毫无道理的,以观音菩萨的睿智,又怎么会选择一无是处的唐僧作为西天四人组的实际领导者呢?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所以按照关系原则,无论这个人是否大奸大恶,都可以作为西天取经的领导者,甚至

认为这样的安排本来就是作者的一种对世俗关系的嘲弄。但是从整个取经的过程来看,唐僧无疑是最为坚定的那一位,而孙悟空则是从不坚定到鉴定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猪八戒则是随时叛变的那一位,而沙僧则是随大流没有主见的那一位。所以说唐僧的形象在《西游记》中显得丰富多彩,可以说将大善和大恶集于一身。

2.1唐僧的恶性形象分析

2.1.1胆小如鼠无智无能的形象

在《西游记》的取经章回内容里,每当师徒四人行走到穷山恶水之际,那长老一定会“大惊失色”进而“流下泪来”。在十五回唐僧的坐骑被鹰愁涧白龙吃掉之后就说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个万水千山怎生得走,一边说着话,一边泪如雨落。当唐僧看到了青面獠牙的妖怪之后就说道“我命休矣”。当被妖怪捉住之后就立刻大喊“大王饶命”,完全没有男子汉气概,猪八戒还甚至向孙悟空报怨到“老大不济事,散伙吧”这样的感叹。甚至在第五十六回,孙悟空嫌自己的师傅走得慢,干脆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白龙马吃痛,立刻狂奔而去,让唐僧吓得心惊胆跳,而非常不巧,走到前面的唐僧竟然看到了强盗,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因担心被大王打死,立刻向大王报说“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并撒谎后面的几位徒弟有白银几百两,等他们赶上来将白银给予你们,这竟然已经成为为了保存自己的姓名出卖自己的徒弟的境地了。这不仅仅是胆小如鼠,甚至是无智无能了。

2.1.2无情无义自私可耻的形象

同样在五十六回在出卖了自己的徒弟后,果然这些强盗希望能够获得大财,于是等到了孙悟空赶了上来,但是孙悟空可不管是人还是妖怪,对于那种无恶不作的强盗显然是深恶痛绝的,于是就开始耍起了性子,将这些强盗都给打死了。唐僧在祷告中,几乎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孙悟空,而且还认为自己将这些强盗埋起来还有功,在祷告中也自吹自擂的一把。最后说道“我姓陈、他姓孙,各具一姓。冤有头债有主,到了阴曹地府切莫告我取经人”。这番祷告说完孙悟空当着师傅的面还埋怨道:“师傅您老人家也忒没情意”。这种将责任撇的一干二净还仅仅是无情无义的开始。而后面的自私可耻的形象估计都能够让人愤怒了。在第十八回唐僧在观音院中久等悟空不来就怀疑到,不知是悟空请菩萨没有来,还是

自己犯了错就逃跑,如果这时候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密切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十回,唐僧埋怨孙悟空猪八戒相貌丑陋,引得自己都遭罪时,显然就体现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

2.1.3是非不分听信谗言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唐僧人妖不分,对此显然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作为肉眼凡胎的唐僧人妖不分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也就没有人和神魔之间的区别了。不过当唐僧看到了白骨精已经露出原型之后,却因为猪八戒的谗言,说孙悟空搞了一个障眼法,导致了打死了老人迅速成了一堆白骨,对此大凡有点见识的师傅也不会被这种拙劣的谗言所击溃,当孙悟空一再辩解之时,唐僧甚至都不给任何辩解的理由,就将孙悟空休了出去。不仅如此唐僧在同一个事情上竟然犯了两次,另一次就在第五十六回因为怪罪孙悟空打死了很多强盗,认为是伤了天地和气,并认为孙悟空凶恶太甚而将孙悟空赶走,后来引来了假悟空,最后还是真悟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杀了假猴王。如果不是观音菩萨狠狠的训诫了一下唐僧,估计唐僧还不愿意继续收留孙悟空。由此可见唐僧的糊涂。另外盘丝洞遇险,黄花观中毒,小雷音寺自投罗网无一不是否定了正确的意见,非得要化斋和扫塔拜寺。最后落个身陷囹圄。

在听信谗言上唐僧表现的尤为突出,甚至有时候显得都非常弱智。在三打白骨精时,猪八戒没少向唐僧进谗言,实际上孙悟空最后的离开和猪八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猪八戒去请孙悟空也算是吃了不少苦头,不过这时候唐僧也似乎看出了大徒弟和二徒弟之间的不对付,要不然第二次去找孙悟空要行李的就不是沙僧了。就是因为猪八戒进谗言次数非常多,已经让唐僧都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让沙僧却找孙悟空要行李。其中又一次孙悟空利用猪八戒贪财的性格,让猪八戒到水井中找宝贝,最后找了一个乌鸡国国王的尸体,最后还被孙悟空连哄带骗的将这个尸体背了回来。这让猪八戒非常的气恼,于是当师傅想要救活这个乌鸡国国王时,猪八戒就出个主意让唐僧念念紧箍咒,就能够将这个乌鸡国国王救活,没想到这个唐僧还真的就去念,不仅仅乌鸡国国王没有救活,关键还让这个孙悟空头痛的厉害,最后孙悟空没办法他去想办法救活这个乌鸡国国王。从这里已经不能够表明唐僧听信谗言,甚至已经有了一点弱智的倾向。

2.2唐僧善性的形象分析

2.2.1有着强烈的忠君思想

唐僧之所以选择不怕万险去到西方取经,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佛学水平,更不是为了普度众生。实际上是为了唐王朝的“江山永固”。其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受到君王的恩宠,所以在第十三回,唐僧的取经就并定义成了为“圣主皇图永固”。后来在历次被妖怪捉去之后,首先想到的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若过今天丧了性命,那不是让君王望眼欲穿,辜负那臣子了。还对樵夫说道“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这种思想在西游记很多回目中都有所体现,忠君爱国的儒生情怀显露无疑。甚至某些时候唐僧给读者带来了懦弱无能的形象,从本质上一方面是由于唐僧对前途未卜以及崇山峻岭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担忧,因为对于其自身来说死亡事体已经是很小的,但是却关系到君主交给的任务,这对于他来说是压在心头的最大的重担。所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取经也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内涵,那就是唐僧为代表的忠君思想。正如唐僧在第八十五回对樵夫的那番话,而且是痛哭流涕的情形下说出来的,足以可见唐僧的真实内心:“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挂碍,我却死得不甚干净。”樵子问何故,他回答道:“我本是东土往西天取经去的,奉唐朝太宗皇帝御旨拜活佛,取真经,要超度那幽冥无主的孤魂。今若丧了性命,可不盼杀那君王,孤负那臣子?那枉死城中,无限的冤魂,却不大失所望,永世不得超生;一场功果,尽化作风尘,这却怎么得干净也?”这实际上就道出了唐僧在取经的道路上已经上升到一种对国家君王的责任,也说明了这个责任也让唐僧压得喘不过气来。

2.2.2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形象

取经之路上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义成困难重重,九死一生,不仅仅有穷山恶水的阻挠,也有妖魔鬼怪的千奇百怪的陷阱,为了吃唐僧肉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唐僧在最初接受取经的使命时,就已经十分清楚“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但是出于对国家以及君主的效忠思想,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单枪匹马的进入到前途未卜的命运中,等待他的可能就是死亡。所以在路上凡是有点风吹草动都会惊得一身冷汗,在这个环境下,自然常被恐惧和忧愁压得喘不过气来,常常以泪洗面,不过却从来没有打退堂鼓,还是坚持往西方行走。

当然行走在西方的路上,也不见得全部都是妖魔鬼怪,同样也有美丽的仙女愿意嫁给唐僧,甚至女儿国的国王还愿意下嫁给唐僧,将整个国家都交给唐僧。

而在第二十三回,观音、文殊、普贤菩萨为了考验唐僧师徒四人。特意变成母女四人,家财万贯,而且女儿各个貌若天仙,唐僧从一开始看见也觉得“好便似惊雷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作为一个肉眼凡胎的唐僧来说,竟然能够不忘本,而且被吴承恩认为是圣僧有德还无俗。而这显然也是孙悟空所佩服的地方,而在电视剧中的有关女儿国的剧情中,将这种女儿国和唐僧之间的爱情渲染的荡气回肠,但是从文本中,虽然我们也能够看到唐僧那种少许的心动,但是还是假意答应准备等女儿国国王签了通关文牒之后,再和徒弟们一道西去取经。后来在取经的路上还有很多女性妖怪要嫁给唐僧,但是无一例外都被一一回绝,从这点来看,都足以看出唐僧的君子形象。

吴承恩显然也是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虽然《西游记》一书中对于道家给予了激烈的批评,对于佛家却给予了一定的认可,不过对于儒家的思想却融入到唐僧的一言一行之中。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自强不息以及对人生气节的推崇,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从天地阴阳两面对君子的人格做了明确的规范。一个就是要求君子得有强健的个性,能够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另一要求君子有很深的道德修养,能够为了真理公义能够牺牲自己的物质财务,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是我国历代儒生所推崇的重要君子人格,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格特征。唐僧为了效忠国家以及君主顶住了自己对未知的恐惧,怀着九死一生的心态去求取真经。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丝毫不为所动,当猪八戒一个劲的要回高老庄时,唐僧可谓是身不死,心不死,只要活着就一定往西方求取真经,而且不受到权势、财富、美色的任何干扰,而这恰恰是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形象。

2.2.3不乏儒雅才情

虽然在西游记里,取经路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唐僧的长吁短叹,暗自垂泪,甚至是泪流满面向大王求饶,丝毫没有一点男人汉骨气,但是只要离开这些险恶之地,只要有机会就会自然而然的流淌出儒雅才情来,比如在三十六回,唐僧半夜解手发现明月当空就将多年来积压在心中的离愁释放出来,还写了一首古风长篇,对此还将自己的三个徒弟从熟睡中叫起来一起共赏明月。在九十一回元宵节落脚在天竺国金平府慈云寺,当寺里的僧人邀请唐僧去赏灯时,立刻得到了唐僧的呼应,并将天竺国的人间繁华和男女情爱之事尽收眼底,作为一个得道高僧,

本应将这些红尘繁华彻底断去,但是唐僧从骨子里还是没有彻底实现,因为骨子里同样有深入骨髓的浪漫情怀和儒雅风流。

唐僧不仅仅在佛经上的造诣很深,同时也有很高的才情。在取经之路上常常看到唐僧望月感怀,迎风流泪,对于大自然节气的变化要比普通人更加敏感,而这恰恰是诗人所特有的敏锐和多愁善感,及时在身处险境之时,只要有机会能够展现自己的才情,就不会随意的丢失,比如在六十四被树精抓到木仙庵之后,看到庵中的琉璃世界,竟然忘掉了自身所处的险境,竟然和树精们吟诗作对,附庸风雅起来。在第九十四会,在天竺国的御花园里看到有佳作,就立刻放下了戒备之心,于是就一门心思的去欣赏这篇佳作,国王还因此邀请唐僧和诗。唐僧对此概然应允,在一炷香的功夫就完成了和韵四首,无不彰显着自己的才情。也正是这一点,猪八戒不时的吹捧唐僧几句,往往会让唐僧大为受用,这也是唐僧喜欢猪八戒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有道高僧面对吹捧唐僧不仅仅不会不好意思,反而还有点沾沾自喜。到第九十九回,师徒取经东回看到陈家庄的塑像,当沙僧说师傅的塑像太过俊了点,对此唐僧却心安理得的却好却好。这显然是典型的名士风流。

佛门五条基本戒律之一就是不饮酒,但是唐僧在这个饮酒方面却显得相对灵活。而爱酒同样也是名士风流的重要因素,文人爱酒所有有了酒文化,作为儒家思想的体现着,唐僧在戒酒方面似乎没有体现出来,从一开始皇帝的敬酒就已经让唐僧破了戒,此后在去往西天的取经道路上,却多次饮酒,同时他也也对西梁女国国王说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在帮助凤仙郡求雨成功之后,唐僧也对饮酒好不避讳,在恭喜三个徒弟收徒的宴会中,唐僧同样不避讳饮酒,虽然文中都将酒当成了素酒,但是酒就是酒,哪有素酒荤酒之分呢。所以说唐僧的饮酒也凸显了儒家文化的内涵。

3 唐僧多元化的复杂形象的产生原因

西游记从本质上还是以唐僧为首的四人团队的西方之旅,因此领头人唐僧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分工合作的角度来看,唐僧更多的体现了推动情节向下发展的灵魂人物,对此唐僧的人物性格就必须要多元化,这不仅仅是创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需要。当然唐僧的性格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多的争议,也和当时的创作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从创作环境和创作需要这

两个方面来分析唐僧多元化形象产生的原因。

3.1创作环境引发的多元化性格特征

《西游记》和《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一样,都是经过说书人的不断丰富,最后经过作家的重新创作和润色而形成的伟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苏轼就曾经写过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后来经过元代剧作家以及说书人的发展,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开始逐渐丰满起来。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吴承恩根据之前遗留下来的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开始了重新创作。由于吴承恩所处的年代当时社会相对腐败,皇帝昏庸,嘉靖和万历皇帝宠信宦官,特别是万历朝,竟然出现了二十年不上朝的皇上,所以宦官专权,东西两厂特务横行霸道,人民的生活极为困苦。而且这时候的皇帝特别迷恋道教,希望实现长生不老。比如嘉靖初年道士邵元节就因为求雨成功而获得皇帝的信任,后来官职竟然升到了一品大员礼部尚书,而才华横溢的吴承恩却由于家庭出身寒门,生活不得已,一生科考遭遇严重困境,在目睹了明代中期的黑暗社会之后让他对当时的社会的怪现象极为不满,甚至吴承恩还发出了“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的感叹。真是如此在西游记中,出现了很多对道家鄙视的情节,很多妖怪作恶往往都是变成道士,比如乌鸡国中的假国王,银角大王也是变成道士来欺骗孙行者,使用移山大法将孙行者压倒山下。还有比丘国王甚至包括昏庸的玉帝。

《西游记》虽然写的是魔幻小说,但是却将魔幻和现实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幻中有趣再到幻中有实。神魔故事讲述的是人间现实,隐藏着对现实的批判。从小说的故事出发再联系到当时的文化思潮,再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对《西游记》进行全面的解读。西游记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谐趣之中蕴含哲理,所以作家从创作的意图上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唐僧的形象来宣扬复杂的人性。作者从维护封建社会的发展来看,从客观上显露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展现的自我价值以及对生活的追求,毕竟作者不可能脱离封建时代真的要去造反,虽然作者对孙悟空有着明显的喜爱,但是依然使用唐僧和如来佛这样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依然将孙悟空调教的服服帖帖,就足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认可。不过作者的思想已经脱离了程朱理学的君君臣臣的藩篱,但是从骨子里还是透露出儒家的思想。

特别是当时宦官当道,很多知识分子对宦官的谄媚可以用恶心来形容,对此

吴承恩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所以既然是知识分子的有效代表,从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这种小人的形象,所以一方面唐僧有了儒家风范,才华翩翩,但是另一方面遇到危险立刻就瘫软下来,到处求饶,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徒弟,这和当时的知识分子又存在着多么惊人的相似性。所以唐僧的多元化的性格特征有的是佛学所赋予的唐僧的形象,当然作者所处环境同样对唐僧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有宗教和外界的综合因素共同影响造成,所以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二元性。所以形成了唐僧的复杂人物形象,世俗的影响和佛家的教育在唐僧的身上得以集中的体现。

3.2创作的需要多元化的性格特征

《西游记》的创作时间已经进入到我国古典小说相当发达的时代,被后世誉为《红楼梦》第二的《金瓶梅》同样诞生在那个时代。所以此时的小说家们更加注重对人物的多元化性格的描写,而不再仅仅是类似《三国演义》中的脸谱化的描写方式,人物的性格没有响应的波动。所以这个阶段的作家创作的小说自然就能够为创作出多元化的形象提供了创作技巧上的支持,同时也是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然显现。

在历史上玄奘取经仅仅是其个人的行为,但是到了《西游记》这部书中就扩展到师徒四人,在这个背景下,原来有玄奘一人做的事情就需要转化成四个人来做,这就势必要将性格进行切分,而在切分之后,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人就必须要对不同的徒弟进行有效的串联起来,从总线索来看,唐僧一开始就要负责被逮住,然后徒弟救他的角色,如果将唐僧塑造成一个勇谋兼备的男子汉,显然几个徒弟的重要性就要被削弱,而且也不符合人和神魔之间天然的差距。但是唐僧作为吴承恩表达对封建社会的认可,对知识分子身上某些闪光品质的推崇,自然在写他懦弱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个人一些难能可贵的品德,而这些品德从本质上还是遵循了忠君的思想,也就是大多数封建知识分子的核心思想,而且对自己的才华往往也自负的紧。这也是为什么唐僧受到别人的赞美之词时往往很受用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创作的需求来看,从一开始吴承恩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再加上玄奘历史上的重要功绩以及其绝世的佛学水平再经过作者的润色修饰,因此将唐僧的形象渐渐丰满,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唐僧这个形象是一个渐渐丰满的过程,而

且完全和历史上的玄奘有着明显的割裂,实际上唐僧在吴承恩的笔下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形象,这个形象有着自身的喜怒哀乐,虽然有着性格的阴暗面,同样也有着吴承恩所遵循的封建知识分子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忠君。当然除了这个忠君思想之外,吴承恩对于不为权势所诱惑或者威胁,不为美色所迷惑的君子品格也非常的推崇,在取经路上,唐僧遭受的磨难虽然很惨烈,但是相对于诱惑来说也着实让人心动,甚至连孙悟空都劝说做女儿国国王,做天竺国驸马,但是唐僧虽然也有过心神摇晃,但是最终都抵御了这样的诱惑,这不得不说是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再现。

4 总结

总而言之,唐僧即是佛的化身,有着终于封建制度,封建皇权的本质,同时也是拥有人类很多阴暗面的一种角色,自私自利,懦弱无能。所以从唐僧的多面性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到明代中后期的知识分子的很多性格特征,一方面推崇高大全的君子品格,忠君爱国思想,另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谋取自身的利益。唐僧在《西游记》这个作品中俨然是将神怪和人类紧密结合的关键性人物,充分分析挖掘唐僧的精神世界,以及其个人形象,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西游记》以及精读细读《西游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之所以通过分析唐僧优良品质的一面以及人性恶的一面显然让我们知道了唐僧的形象并不仅仅局限在懦弱无能,胆小怕事以及自私自利等人性恶的一面,而是一个将善恶融为一身的复杂性格,只有从这方面加以解读唐僧,才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对唐僧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国玉. 唐僧人物形象再分析[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5(S2)

[2]张东年. 《西游记》典型人物分析[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12)

[3]张国风. 中国历史文化经典系列之——《西游记》:惩恶扬善乃真经(下)[J]. 中华儿女(青联版). 2009(06)

[4]潘知常. 从“玄奘”到“唐僧”:对文化圣徒的美学颠覆[J].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1)

[5]余冠军. 从孙悟空的角色扮演解析《西游记》之悲剧色彩[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谢丹. 《西游记》中的海属地方特色浅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李洪甫. 吴承恩的《西游记》成书与连云港花果山[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1)

[8]王明莉,杨敬民. 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看《西游记》的情节处理[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9]徐大军著.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M].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10](明)吴承恩著.西游记[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

[11]萨孟武著.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2]陈光卫. 论《西游记》的八十一难[D]. 山东师范大学2011

[13]王卓. 文化的西游[D]. 苏州大学2011

[14]夏丽娜. 简论猪八戒的喜剧性格[D]. 河北大学2009

[15]张彦红. 《西游记》韵文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13

[16]李志梅. 《西游记》中的唐僧——一个“鸡肋”人物的再剖析[J]. 运城学院学报. 2003(02)

[17]张蕊青. 明代中叶“心学”思潮与《西游记》[J]. 中国文化研究. 2011(01)

[18]兰拉成.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19]王瑞平. 《西游记》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融与思维创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11)

[20]孟斌斌. 《西游记》与《聊斋志异》的比较——以精怪形象为中心[J]. 文艺评论. 2013(12)

[21]陈晓曦. 试论《西游记》中理想家园的风险与疏离[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7)

趣评西游记中的人物唐僧

游焕军的短文之: 趣评《西游记》中的人物 唐僧 优点:他是个典型的文僧!在佛学与经学中造诣颇高,在修行与修心上都算是高僧!他正义、朴素、心善、目标专一(取得真经)、意志坚定(拯救芸芸苍生)、一心向佛(不酒、不色、不贪、不欲)、纪律严明,如果不出道,在寺院里一定是位得道的传教士! 缺点:在唐僧认为他想要的是一个和谐安定的世界(各国之间不再征战,友好往来;百姓安居乐业,童叟无欺;大自然风调雨顺。这一点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一致: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社会!),在他的第一眼意识中所有人都是好人,都无恶意,都是纯洁的!所以他没有火眼金晴,人妖不分是合情的。可他的软弱就像是个穷书生!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了解社会现象本质,只看到人或妖的表象,不听劝告,固执己见,没有防备心,所以每每重蹈覆辙,身临险境!他在生存上的缺点是,虽关心人间疾苦,但却不懂人生险恶,不懂和妖怪作斗争、贪生怕死、胆小如鼠!是个十足的软蛋! 角色:如果说他们是师徒关系就有点不靠谱!为何师父从不向这四个徒儿传授经文理论?《西游记》全剧集中没有一处提到唐僧要求各徒儿学习经传,也未看到众徒儿主动要求学习经传,所以他们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而只是由众徒儿担当护送主人的保镖或护法。再看看唐僧的主管和老板是当时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而众徒儿的主管和老板是观世音,如此分析来,他们之间虽归属不同,但却有一项共同要完成的使命,而这项使命的职责就是要大家齐心协力用取得的真经来拯救天下苍生!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他们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合同责任关系,从而渗进了人类的使命与价值于其中,让他们有感情融入一个不可脱离、不可分割合作的团体,使他们有共同的使命责任感!所以众徒儿称之为师父。其实四个徒儿在仙界生活、经历、修炼数百上千年,其中孙悟空在五指山就被压500年,猪八戒在去高老庄抢媳妇前的山洞也盘踞好多年,还有沙悟净在流沙河闲荡也有不少历史,白龙马在海里忏悔更有不少世纪,哪一个论辈份不都是唐僧的八辈祖宗! 取经归来:唐僧有两种生活选择,其一是精神价值上的,这应是他最坚定的信念,也最符合他的人生理想,只要他不变成“唐先生”。那就是做一辈子和尚,念一辈子经,传一辈子佛。广为施教,不婚、不欲、不权,无聊时就云游四海;寂寞时就去众徒儿处走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去得最多的就是老沙家,为师担心他经济条件不好,担心他老婆不好找。去得最少的就是老猪家,毕竞这家伙会享受,但一定要警告他与小兰少生优生别超生!至于去花果山,那里路不好走又猴多猴急的,一年里用书信来往一二即可。如有可能这其二就是物质欲望上的这道情感防线,我相信他本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就怕那女儿国国王的温柔床,天竺公主的诱惑强,到那时唐僧就不再是唐朝高僧,而是唐朝小生了! 职场:放眼唐僧于现代职场,他怎么也算不上是师父级别,除非是如他当初取经归来,要不四方云游讲学,要不留在寺院说经、广收弟子。更算不上管理层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论西游记的唐僧形象 摘要 《西游记》这篇作品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唐僧的形象,孙悟空和猪八戒以及沙僧的形象似乎都有点脸谱化,但是唐僧的形象却显得极为复杂化,一方面是无情无义、自私可鄙的小人,另一方面却显得大家风范,谦谦君子。所以研究唐僧的形象应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不能够简单的以脸谱化的形象来探析其人。本文通过分析唐僧的多元化的形象,并从人性善和恶的两面来立体分析唐僧的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些形象再分析唐僧形象的创作意图。从而为我们深刻解读唐僧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形象;形象本质

1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最为出色的神魔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结构宏伟且用幻想的形式来反应社会矛盾的精品巨制。大闹天宫的故事整整用了七个回目,且从一开始就开始写孙悟空,进而在大闹天宫时,将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完美。而从第八到十二回开始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以及唐僧出生的有关的故事,将取经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而从第十三回到一百回则是将取经的整个过程,虽然消灭的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但是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唐僧形象:那就是一方面有着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的人性恶的一面,另一方面有体现了强烈的忠君思想、才华横溢、甚至有点自负的人性善的一面。 西游记自从翻拍成电视剧之后,就成了电视台至今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至今为止都没有其他的电视剧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对西游记的故事非常熟悉,对于唐僧的形象更多的是体现在懦弱、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甚至还有点像女人一样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印象中,诚然这些都是唐僧的典型形象,但是如果我们精读西游记我们却能够发现唐僧也有其君子的一面,最起码在权势、美色甚至会牺牲生命的前提下也没有忘记最初的使命,相信这一点就算是孙悟空也不一定能够拥有这样的品质,唐僧之所以在那些神怪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连猪八戒都感叹道“老大不济事”,这更是说明了唐僧的懦弱无能,所以在西游记中,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唐僧,而这个唐僧不仅仅有着贪生怕死、懦弱无能的形象,同时也有不辱使命、宠辱不惊,不贪念美色和权势的形象。 2 《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唐僧师徒显然是名副其实的主角,但是如果说整部戏出彩的部分,恐怕就是猪八戒和孙悟空了。但是唐僧作为取经的领导者,其重要性显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近年来有关西游记的研究著作中看到的有关唐僧的论述相对较少,就算是有,也基本上拿唐僧的懦弱无能、听信谗言、胆小如鼠或者优柔寡断等方面的研究,当然唐僧的这些性格特点在《西游记》中又随处可见,但是唐僧作为西天取经道路上的实际领导者竟然是如此的不堪,那显然也是毫无道理的,以观音菩萨的睿智,又怎么会选择一无是处的唐僧作为西天四人组的实际领导者呢?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所以按照关系原则,无论这个人是否大奸大恶,都可以作为西天取经的领导者,甚至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 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 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 4、沙僧——和平型代表 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 但是他们容易墨守成规,不喜欢改变,没有主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懒惰,不会

从西游记中看唐僧的管理艺术

从《西游记》中看唐僧的管理艺术 一部《西游记》,家喻户晓,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小孩看的是降妖打斗和逗乐取笑,大人看的是旅途艰辛和情节动人——却很少有人从中看到管理艺术。每每谈到管理艺术,人们往往会想到刘邦:文治武功,无一是处,却能让韩信、萧何、张良为其鞍前马后,理家治国,博得个太平盛世;人们也常常对刘备津津乐道:除了眼泪外,别无所长,却能使关、张驰骋疆场,诸葛鞠躬尽瘁,拼得个三国鼎立。但人们却忽略了另一个管理艺术大师——《西游记》中的唐僧。 我们先来看看唐僧身边的三个徒弟。老大孙悟空,本领超群,极富正义感但又顽劣成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老二猪八戒可谓集“宠”于一身: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见异思迁,一遇挫折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讨好卖乖占尽小便宜;老三沙悟净是个看似凶神恶煞,却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听使听教的老好人。三个徒弟可谓代表了世间三种典型的人, 而手无缚鸡之力,面如冠玉的唐僧是如何带领这三个人西去取经的呢? 第一,唐僧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是根本。俗话说:打铁首先得自己硬。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在西去途中,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从未退却过,从未放弃过,从未生过半点悔意。就是在妖怪要将其下油锅时,他也同样执着。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女儿国国王的真心相许,还是女妖们的狐媚诱惑,他都志坚似铁,一心西行,不为所动。有人说他 傻,有人说他痴,但要带领一班 人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几分这种傻和痴,能行吗?

此外,唐僧高尚的人格魅力还有他知错就改的一面。当他误会悟空后,当他意识自己错了时,他总能坦诚认错:“为师错怪你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唐僧是圣僧,是好人,但他同样也会犯错的,这很正常。 第二,柔性的情感渗透和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唐僧是相当讲究恩威并重的。他在灯下一针一线为悟空缝制虎皮裙;在师徒受难时,他总是尽力地保护着徒弟(尽管他没有这个能力):“不干他们的事,都是我教导不严”;当徒弟们中的哪一个久出未归时,他又总是牵肠挂肚,甚为担忧。可以说,他不仅有一副菩萨心肠而且有一种母亲的胸怀。但他同样讲究批评艺术。平常闲时,师徒说笑。但涉及到原则问题时,他则始终坚持,甚至动以刚性制度。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一打之后,由于唐僧不识人妖,斥责悟空:“滥杀无辜”;二打之后,他勃然大怒且严厉警告;三打之后,是可忍孰无可妨,终于忍无可忍。他一边大念紧箍咒,一边下达逐客令。尽管徒弟们一再相求,但他还是坚决不从。这一节是最具争议的,一切以“唐僧肉眼凡胎,不辨人妖,埋怨好人”而让人们对他有些轻看。但他表现出的有理有节有度的教育批评艺术,却是很让人佩服的——尽管他有时错了,但这属于个人能力问题。 第三,唐僧是很讲究用人艺术的,人尽其才,知人善任。孙悟空性格活跃,本领高强,降妖魔打前站非他莫属;猪八戒好吃懒做但他不能闲着,帮忙打杂,偶尔化些斋饭,应该可以胜任;沙僧挑行李,干“蓝领”工作自是没话可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各尽所能,目标一致。这样,一个管理艺术高超的师傅带着三个各具特色的徒弟共同演绎了一幕西天取经的传奇故

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西游记》中唐僧人物形象 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篇名著,其中唐僧人物性格复杂多样。 他时而善良,时而胆小懦弱。他勇于招纳贤才、却又单纯老实, 他的性格是多重的。但他的坚强毅力是令人叹服的,对于他来说 既是严明律己的典型人物也是一被现实淘汰的人物,在当今的社 会中他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层面,也许并不被所有 人接受。 关键词严明律己顽强懦弱复杂探索 引言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部力作,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的过程。在《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有探索性的,本文主要探讨唐僧的精神意志与性格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一、唐僧的意志与精神 (一)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 唐僧不免是一个执着追求,顽强毅力的一位取经人。这在观音菩萨在寻求取经人时就表现的一个特点,当唐僧决定做取经人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艰险而停下来,更不会因为凡心,七情六欲而半途而废。神都有七情六欲,何况是人呢?一个成功的取经人需要成功的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金,作为一个本来就是佛门中人的僧人来说,他的追求不过是取得金身成佛,达到最高境界,所以他的追求是执着的永不言弃的。如在十三回合中唐僧初遇猛虎咆哮,长蛇盘绕。“又耐马腰软蹄弯,扶倒在地。打也打不起来牵也牵不动,真哟个万分凄楚,己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唐僧在这时候不但没有屈身放弃,反而毅然的继续前进,他不曾想过前面的路有多艰道有多险,他的毅力并非所有人都能与之相譬,对于他来说去西天取经得真经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有这种信念才使得他磨练了这种意志。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要成功的前提是拥有信念,而成

功的基础就是因为拥有信念所以具有坚强毅力,这是一个所谓成功的人来说是一定要具有这个基本条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唐僧到西天是否取得真经,他都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人,因为在这过程中虽然他只是一个和尚,他也是值得被人学习、被人赞扬、被人当作榜样。 (二)严明律己 对于唐僧的严明律己,这段然是不容置疑的。对于自己的徒弟、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取经人,他从不掺杂一点马虎,那怕是一点小小的错误也是不容原谅的。在《西游记》中十三回合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中写道三藏在刘伯钦家时因为没有素斋只能吃大荤大肉,但三藏却很果断的说:“贫僧一直是吃素食长大,如果没有素斋,我就是饿上三天五日也绝不沾一点大荤破了斋戒。”所以从这里段可以看出三藏他的性格是这样的忠贞,对于美食的诱惑毫无半点动心,对自己要求是如此的严格。又如在《西游记》十六回合观音院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写到孙悟空执意将宝贝袈裟拿出来炫耀,却不料宝贝被骗走。唐三藏如此的紧张着急,他说到:“我不管你!但是袈裟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叨念叨念。”其实对于一般出家人来说不过是一件袈裟,丢了就算了,但对唐僧来说却不是这样的,他觉得这是如来佛主赐的袈裟就应得到尊敬是神圣的,他觉得作为真正的取经人本应该是这样的。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合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就讲到四圣变作凡人去试探唐僧的禅心,但是四位圣者却没达到目的,对常人来说七情六欲那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但唐僧却不为之心动,可见他对自己这条取经路德决定是多么决绝。他忍饿也不破了斋戒,哪怕惩罚徒弟也不屈辱袈裟,宁愿让自己坚强的走完曲折的取经路,也不动凡心,所以说他严明律己一点也不为过。 二、唐僧的性格 如说在《西游记》中师徒几人来说,我觉得最胆小懦弱的就属唐三藏。有许多人都觉得唐三藏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圣人,所谓人

西游记沙僧人物性格分析

读西游记浅议沙僧 ----沙僧存在的意义 看过不同版本《西游记》的人,大都对剧中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神仙或妖魔鬼怪印象深刻。却唯独对沙僧这位也应该有较重分量的角色印象有些淡漠,再怎么说沙僧也是二号主角啊,难道沙僧行事就低调到无从记起吗?沙僧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真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吗?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沙僧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到沙僧的主要工作是用来挑行李,当孙悟空与猪八戒不在时看行李和师傅。但其实我们注意到在唐僧收沙僧为弟子之前,就算只有孙、猪二人,这些事也都可以完成,猪八戒挑担,孙悟空化斋时猪八戒守护师傅,只不过沙僧的出现减轻了猪八戒的负担。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猪八戒好吃懒做的习性,取经之路漫长而又艰辛,如若一直让猪八戒挑行李,那他一定会反抗,很可能会导致最后不能到西天取到真经。 而且,沙僧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毫无思想可言。自从取经开始,他只出勤不出力,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听师父和师兄的,所以就没什么功果,最后封他做了金身罗汉,是三个徒弟中级别最低的,但是,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投入最少,却获得了一样的回报,只不过级别稍低而已。从投入与回报的比例看,投入的很少,回报率却很高。他是跟着取经团队受益的,这就是团队精神。从外部环境看,取经团队允许有人混日子。这就是沙僧成功的秘诀。 再次,当唐僧师徒三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沙僧总是很理智的在旁边劝解的那一个,如果没有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间的矛盾会激化,一个没有团结的团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而沙僧存在的意义就是维系团队之间的和睦,他就是一个螺丝,将不同的零件栓在一起。所以沙僧并非是为了搬运行李而存在的可有可无的角色,相反,他是一个关键的人物,没有他,是不可取到真经的。 另外,在网上还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沙僧是安插在唐三藏身边的佛祖卧底:主要任务是暗中观察唐三藏对于西行的坚定性和抵挡诱惑、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么一来,沙僧的低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其卧底身份的掩盖。关于他很少的描写中一些细节也变得有所嚼劲:疑点 1 :途径女儿国,沙僧没有和唐三藏与猪八戒一同喝子母河的水,难道他就不渴吗?难道他能和孙悟空一样翻个跟头就能到九霄云外去喝琼浆玉液吗?!肯定不是,显然他知道了喝子母河水也是九九八十一难的一项内容,自己没有必要掺合其中。 疑点 2 :每次被妖怪抓住,即将面对上蒸笼、下油锅的命运时,不说猪八戒,就连一向以镇定自若自居的唐三藏都大惊失色狂喊“悟空救命”,可是沙僧却不慌不忙地安慰他们说“师兄会有办法的”,显然他知道结果,并确定这只是一项考验内容而已。 疑点 3 :曾经有几回,遇到挫折时猪八戒都曾提议散伙回家抱老婆,就连最忠实的孙悟空也曾被唐三藏逼迫到要散伙回家,但是沙僧却一直做“好好先生”,装出任劳任怨的样子,一边安抚两位师兄,一边给唐三藏做工作,显然沙僧不想西行之路半途而废,不愿意自己高升的机会白白溜走。 疑点 4 :孙悟空是大闹天宫,被贬成为唐三藏的保镖;猪八戒是调戏嫦娥才被贬(有王母娘娘在,玉皇大帝就算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沙僧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由于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 唐僧是一位执着追求,奋不顾身的取经人。在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人时唐僧就表现出了这种精神,当唐僧决定做取经人的时候,他就一心为完成取经的目标,而努力前行,而奋不顾身! 为实现目标单身匹马勇往前行。在十三回合中,唐僧尚未收徒时,初遇猛虎咆哮,长蛇盘绕。“又无奈马腰软蹄弯,便屎俱下扶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也牵不动,真个有万分凄楚,己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就是在这种情景下,唐僧不但没有屈身放弃,反而毅然决然的继续前行,他不曾想过前面的路有多艰险有多坎坷,对于他来说去西天取得真经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最高的理想,最终的目标。也正是有这种信念才使得他磨练了这种意志。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信念,拥有目标,而成功的基础就是因远大的目标所产生的具有坚强的毅力。 为实现目标拒绝各种诱惑继续勇往前行。排除色诱,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在第55回中,人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坚决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目标为己任。拒绝权色相诱,第五十四回,女儿国

国王爱情故事,“女王闻奏,卷珠帘,下龙床,启樱唇,露银齿,笑吟吟娇声问曰:‘贤卿见御弟,怎么说来?’太师道:‘臣等到驿,拜见御弟毕,即备言求亲之事。御弟还有推托之辞,幸亏他大徒弟慨然见允,愿留他师父与我王为夫,面南称帝;只教先倒换关文,打发他三人西去取经’”可是,面对王位的诱惑,面对万般柔情蜜意,面对各类缠绵要挟,唐僧都能守心如一,不为所动。 唐僧不远万里,虽经历八十一难,无数次死里逃生,却从不轻言放弃,直至取得真经,胜利返回大唐。给我的启示:做人、做事、学习都必须要有目标,目标确定后,就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朝目标前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两者一张扬,一内敛,一个是取经故事的主角,一个是贯穿故事的主要因素。二者虽然形象上天差地别,性格上矛盾摩擦不断,但又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良的本性和矛盾的双重人格。 关键字:孙悟空,唐僧,形象

目录 摘要………………………………………………………………………I 一、绪论 (1) 二、形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 三、孙悟空形象分析 (2) (一)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形象 (三)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 四、唐僧形象分析 (4)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二)骄矜、迂腐和是非不明的凡人形象 (三)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五、结论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一、绪论 不可否认,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耀眼的一个形象,而唐僧却实在算不上出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唐僧,他们的形象都是十分丰富饱满的。孙悟空虽不凡,却也不乏缺点,唐僧则优缺点刻画得并不明显,但人格的复杂性并不逊色于前者。二者从内容和主线上构成了全书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自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西游记》小说塑造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化成的,拜须菩提祖师修成了与天同寿的真功夫,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越十万八千里。以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随意变化的如意金箍棒为武器,他大闹天宫,打败了十万天兵天将。后被二郎神捉住,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丝毫未受损伤,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玉皇大帝束手无策,只得请出西天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导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佛教传说中,唐僧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但是,吴承恩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圣僧,而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常人。书中唐僧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惊恐万分;遇到妖魔鬼怪,更是跪倒在地,连声叫大王饶命。碰到任何困难他都一筹莫展。连猪八戒也说,师父老大不济事。唐僧的第二个弱点是不明事理,爱听馋言,黑白不分。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又偏听猪八戒搬弄是非,错怪孙悟空;处理事端时他又往往不通情理,多次遭遇妖怪的紧要关头,他都妨碍孙悟空除妖,结果害了自己。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有时甚至令读者讨厌,但是他具有取经的坚定信念,甘冒万死,决不退却。富贵荣华和美色诱惑都没有作用,甚至当悟空离开了他,妖怪又在面前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在取经集体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二、形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

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那容提要: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他的故事分两个阶段: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的性格;二是护卫唐僧西天取经,集中体现他不畏自然艰险,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前后两个阶段的斗争对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下面从西天取经的方面来概述孙悟空形象的特点。 提纲: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二、对神佛依然保持桀骜不训的一贯作风。皈衣佛门并不意味着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虽然不再象大闹天宫时期那样犯上作乱,但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言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斗争,绝不妥协,和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并无本质的不同。 三、具有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特色。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也是为民除害。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四、孙悟空形象是动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猴子机灵灵敏、顽皮、酷爱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这一形象十分生动逼真。 正文: 《西游记》这部小说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凡是劳动人民所喜爱。它具有非凡的情节,独特的风格,神奇的人物。就其人物而言,除唐僧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外,其余几乎都是神佛妖怪之类。他们打遍了上中下三界,似乎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所塑造的每一个形象,又都那样具有魅力,使我们并不感到生疏。其性质又颇与古代神话传说及寓言文学有所不同。所以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专名之为神魔小说。 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昏聩而又刚愎自用的玉皇大帝、慈善而富于人情味的观音菩萨、善良坚定朝佛而又软弱无能的唐僧、质朴老实的沙和尚、吃苦耐劳而又集馋、懒、贪、色于一体的猪八戒,非凡是在众多的艺术形象中刻画得最出色、最成功的“斗战胜佛”孙悟空。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他在花果山水帘洞居住.自小儿学做妖怪,称名悟空,凭本事,挣了一个齐天大圣。只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愆。如今脱难消灾,转拜沙门,前求正果,保我这唐朝驾下的师父,上西天拜佛走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洞波狂!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所以他是作品中的真正主人公,关于他的艺术形象,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大部分。可以说“大闹天宫”是他个人的英雄传记,“西天取经”是他建功立业的一部历史。当他大闹天宫失败后,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经过五百年的镇压后被唐僧救出,同往西天取经,此时,他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人物。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他正直、勇敢、机智、顽强,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在西天取经路上,唐僧离了他就寸步难行。猪八戒和沙和尚只是他的战斗助手。因此,他的艺术形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取经路上碰到的妖魔真可谓是形形色色、神通广大,有的来头还不小。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只要是妖魔,孙悟空都不放过。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他们,消灭他们。悟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令狐采学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

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4、沙僧——和平

浅谈唐僧的人物形象

浅谈唐僧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作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师徒四人的形象为世人所津道。唐僧作为那四人中唯一的“凡人”,性格可谓复杂多变,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亦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面我将从人性的善恶两方面分析唐僧的形象。 一、唐僧的善性形象 唐僧正直善良,拥有慈悲、博爱之心,心容天下万物、世间苍生,同时唐僧也体现出儒家的“有教无类”、感化顽劣的典型儒家思想。唐僧作为一名从小就入佛门,学习佛教思想的人,他对世间万物,小到蚂蚁、跳蚤,大到猛兽、妖魔鬼怪,他都不忍伤害。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即使打坐时,一只小虫从身上爬过,他也不忍伤害,即使各路妖魔鬼怪有意要害死自己,最后都宽恕他们。他给村民讲佛理,在女儿国点化执着爱情的女儿国国王。真正的佛教徒,内心大无畏,为让妖精改邪归正能破诳语戒。他批评悟空对妖精的偏见,批评八戒的懒惰,对沙僧的教导使其内心向佛,感化顽劣。对于素未谋面的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好比如《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乌鸡国国王给他托梦,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就大发恻隐之心,让徒弟们去营救,帮他解除苦难,再重回到人间。从在这些事例中都可看出唐僧的慈悲与博爱,尊重生命、心容万物的佛家思想,有教无类的儒家思想。 唐僧严明律己、意志坚定、不畏艰险。他以德高为范,是一个虔诚执著、不动女色的真罗汉。在《西游记》中十三回合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中写道三藏在刘伯钦家时因为没有素斋只能吃大荤大肉,但三藏却很果断的说:“贫僧一直是吃素食长大,如果没有素斋,我就是饿上三天五日也绝不沾一点大荤破了斋戒。”,可见他的意志之坚。在取经的过程中即便困难重重,却也从不懈怠动摇。不为享乐利诱而动心,不为色相蛊惑而易志。不管是女儿国国王的痴情纠缠,还是琵琶洞蝎子精、杏树精威逼成亲,唐僧都不为所动。即使取经途中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唐僧仍对西天取经的重任念念不忘,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唐僧那种坚贞不屈、九死无悔、严明律己、意志坚定、不畏艰辛的精神,给人们留下许多深刻有益的启示和教诲。 二、唐僧的恶性形象 胆小懦弱,无智无能。唐僧懦弱无能的特点在《西游记》中尤为突出,总是

西游记为什么选唐僧做领导

《西游记》为什么选唐僧做领导?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三个徒弟神通广大,为什么要选唐僧做领导?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做领导,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三个徒弟神通广大,一路帮唐僧斩妖除魔。尤其是孙悟空,出力最多,贡献最大。可是小时候读西游记的时候总有一个疑问——那个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带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多了么?唐僧究竟有什么东西,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做领导,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世界工厂网小编和您一起从《西游记》看领导艺术。 1、“崇高信念” 第一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崇高信念”。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丢掉性命都不会眨眼,而孙悟空就不会了,他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领导者都胆怯了,退缩了,团队就会散掉;而信念不够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让别人离你而去。我们对比一下水浒里的宋江,一个没有崇高信念的人,最后被招安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这样,所以他就葬送了他的团队。 现在有些企业家总是抱怨员工忠诚度不足,刚刚学会点业务,就跳槽了,刚刚结交几个客户,就自己去开公司了。这当然有社会的因素,有员工本身的原因,但是企业家也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你自己是否有崇高的信念。一个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利润,并留下最多的钱给他的子女;而另一个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家更是在去世之后把多数个人财产捐给社会;请问哪一个更配拥有忠诚的员工? 2.“无能”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财富 第二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无能”。“无能”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财富!唐僧那么无能,于是他就会欣赏有本事的人,能够包容能人们的其他缺点,才能找到三个有本事的徒弟来保护自己。如果唐僧神通广大,孙悟空就不会愿意跟着他了,正是因为唐僧无能,所以孙悟空就有了用武之地,就使得他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看看能力很强的孙悟空,他本人在花果山的徒子徒孙,全部都是饭桶,没有一个有用的。他本事太大,他就瞧不起其他有本事的人,于是其他有本事的人就不喜欢跟着他。他自己太强,他的团队就变成一群饭桶。西游记有一章,孙悟空和唐僧闹翻了,自己搞了一个假团队打算去取经——幸好没去,要不然见到厉害的妖怪,把孙悟空捉住,谁去救他呢?谁去搬救兵呢?他自己的团队都是饭桶,只好看着自己的领导送死。而唐僧就不会,别看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却很安全。当年司马懿抓住蜀国的小兵,问他诸葛亮每天都干些什么,小兵想这个不算情报吧,就说丞相凡是责罚20杖以上的军法事宜,都要亲自监督。司马懿就知道了,诸葛亮肯定会被累死。——太能干的领导,敌人没来,自己就累死了,而唐僧这个无能的长生肉,却还能一直很安全。 中国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非常能干的老板,同时带着一群饭桶员工。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生存,可能是必须的,但是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了,企业家就要考虑怎么给员工搭建让他们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同时去寻找那些弥补自己不足的员工;而不是事必躬亲,甚至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不懂装懂,这样一方面自己筋疲力尽,忙于应付,自然没有发展的余力;另一方面,员工也被矮化成“手脚”,企业就陷入了发展瓶颈。有些老板说,不成呀,我不放心呀,如果公司依赖于一个孙悟空,万一他使坏,我怎么办呀?呵呵,紧箍咒呢?要建立制度约束——千万别忘了这个。 3、“仁德” 第三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仁德”。唐僧的仁德之心对妖怪都会怜悯性命,自然不会恶意算计自己的下属,克扣他们的工资,欺骗他们加班,对他们进行洗脑教育,利用他们承担法律责任,规避自身风险等等,唐僧虽然利用三个徒弟保护自己,但是又绝对没有恶意剥削他们的意思,而是带领

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 浅析《西游记》中唐僧人物形象 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篇名著,其中唐僧人物性格复杂多样。 他时而善良,时而胆小懦弱。他勇于招纳贤才、却又单纯老实, 他的性格是多重的。但他的坚强毅力是令人叹服的,对于他来说 既是严明律己的典型人物也是一被现实淘汰的人物,在当今的社 会中他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层面,也许并不被所有 人接受。 关键词严明律己顽强懦弱复杂探索 引言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部力作,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的过程。在《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有探索性的,本文主要探讨唐僧的精神意志与性格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一、唐僧的意志与精神 (一)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 唐僧不免是一个执着追求,顽强毅力的一位取经人。这在观音菩萨在寻求取经人时就表现的一个特点,当唐僧决定做取经人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艰险而停下来,更不会因为凡心,七情六欲而半途而废。神都有七情六欲,何况是人呢?一个成功的取经人需要成功的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金,作为一个本来就是佛门中人的僧人来说,他的追求不过是取得金身成佛,达到最高境界,所以他的追求是执着的永不言弃的。如在十三回合中唐僧初遇猛虎咆哮,长蛇盘绕。“又耐马腰软蹄弯,扶倒在地。打也打不起来牵也牵不动,真哟个万分凄楚,己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唐僧在这时候不但没有屈身放弃,反而毅然的继续前进,他不曾想过前面的路有多艰道有多险,他的毅力并非所有人都能与之相譬,对于他来说去西天取经得真经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有这种信念才使得他磨练了这种意志。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要成功的前提是拥有信念,而成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页眉内容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4、沙僧——和平型代表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但是他们容易墨守成规,不喜欢改变,没有主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懒惰,不会对身边的人说“不”,他们不喜欢行动,不善于争取机会,自信心缺乏,创造力不强。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沙僧是和平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最忠诚的一个,能够协调团队中的冲突,维护团队的和睦与团结。延伸阅读:从西游记人物性格延伸分析企业员工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都要归结到每个员工身上,信念一致是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每个员工只有定位正确、形象鲜明,才会有号召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塑造角色的性格化,你的角色越鲜明、越典型,越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深刻的印象。只有具备了深刻的自我认知后,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在团队中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团队,进而给团队带来效益。 页脚内容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