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以及学院导师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以及学院导师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以及学院导师简介

kmustky / 2010-04-17

建筑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昆明理工大学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经长期建设,发展成为教学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设施条件齐备、学术氛围活跃,科研成果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力学、土木、建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现有教职工245 人,其中教授28 名,副高职97 名,在校本科生近2500 人,研究生近600 人。

目前,建筑工程学院拥有工程力学博士授权点,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3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6 个二级学科——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结构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工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硕士授权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

建筑工程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以土木建筑与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支撑和交融,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现有实验室设备1600 台件,价值1385 万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80703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学科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经过近30 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为一级专业学科,包含六个二级学科:结构工程专业;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桥梁与隧道专业;市政工程专业;供热、供然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30 名,其中教授13 名,副教授17 名。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四百多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用于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专业自1998 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以来,现已累计招收201 名学生,其中106 名已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市

政工程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工程抗震、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知识能力结构: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2 、掌握工程力学、工程抗震、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3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 包括外语工具) 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4. 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5.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学制年限:学制2.5 年,其中课程学习1.5 年,学分不少于30 学分,论文1 年。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学科简介:建筑学是一门集工程技术、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建筑学研究建筑及其环境,旨在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与工作空间。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现有在职教授6 人,副教授13 人,有一个知识体系完善、结构合理、整齐稳定的研究生指导梯队。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传统聚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地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性技术研究。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科研或设计的专门高级人才。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事业心强。2 、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或古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3 、掌握坚实的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及动向;知识面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从事建筑学教学、研究、设计、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专门的技术工作,不断追求新知识。4 、身心健康。

(081402) 结构工程

专业简介:“结构工程”是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本学科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基础工程、新型建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促进结构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中,加强

与国内外结构工程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注意结构发展的新动向,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5 人,副教授15 人,在校研究生66 人,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在新型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与重视,被吸收为中国空间结构协会会员单位。在钢结构稳定理论、组合结构设计理论、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或科研的专门高级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3 、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本学科设有以下研究方向:1 、钢结构:主要研究钢结构稳定及设计理论与应用。

2 、空间结构:主要研究整体张拉结构、网架、网壳和索膜结构等大跨结构及预应力张拉技术。

3 、砼结构:主要研究砼结构非线性理论、建筑结构裂缝分析、新型结构构件及材料性能。

4 、组合结构:主要研究组合结构与构件和节点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

5 、高层建筑结构:主要研究高层结构分析理论、新型结构形式及结构控制方法。

6 、地基基础工程:主要研究地基基础理论及应用、高层建筑基础分析等。

7 、新型建材:主要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理论及应用等。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专业简介:昆明理工大学于1998 年获“ 道路与铁道工程” 学科点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 名,硕士生导师 4 名,教授2 名,副教授 3 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 名,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科研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本学科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市级科研课题3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SCI 、EI 、ISTP 检索收录,出版专著2 部、教材2 部。目前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云南省教育厅其它项目6 项。每年承担横向科研课题10 余项。

本学科点科研经费充裕,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日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独立地、

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或科研的专门高级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3 、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1 、桥梁研究——重点对桥梁结构类型、施工工艺、减振、防震技术的研究。

2 、道路与特殊路基研究——重点解决高路堤填筑、路面基础加固、加筋挡土墙、河堤路基加固、路基边坡加固、软土地基处理。

3 、高路基边坡稳定及其加固技术。

4 、长大隧道广义围岩稳定及施工地质灾害控制。

5 、地基基础工程——深基础、软土地基处理及其可靠度分析研究。

6 、道路系统工程——道路交通系统工程:道路改扩建系统分析:道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专业简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科是依托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省工程抗震研究所的云南省重点学科。学科针对云南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以地震形成的天然试验现场和研究基地为依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开展抗震防灾减灾研究,为云南的经济建设服务;定位于解决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制约云南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生命线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的防灾减灾重大理论及工程实际问题。随着近几年学科研究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形成了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城镇综合防灾减灾、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依托的云南省工程抗震研究所实验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强,学科点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科研任务;实验室具有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大型结构和构件及材料等静态和动态应力应变测试、无损检测和强度试验、工程结构计算分析等科学研究手段和能力。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工程设计、教学、科研的专门高级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方向:工程抗震——主要针对高地震烈度区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结构可靠性与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减震分析及加固方法的研究,建设场地评价;

结构减振控制——主要针对结构控制与耗能减振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城市防灾及公共安全——主要研究城市及基础设施减灾技术与对策,生命线系统工程抗震,城市抗震规划,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等;结构健康诊断——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结构的结构检测、监测、评价及加固理论与技术。

学科导师及在校研究生:学科点导师教授4 人,高级工程师 1 人。本学科在校研究生25 人。

近年来学科的主要成果:学术获奖:省级奖4 项;出版专著:4 本;学术交流情况: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 次,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 次;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纵向科研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1 项,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 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 项,省部属项目5 项;同时承担大量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横向科研。科研经费达300 余万元。

(081401) 岩土工程

专业简介:岩土工程是解决工程建设中岩土及工程环境等方面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本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以西南高烈度山岭重丘重大工程为依托,致力于区域性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边坡稳定理论及其加固技术、土工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基础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学科点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勇于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部、省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方针,培养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或科研的专门高级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岩土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工作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3 、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有较好的了解;把握学科新的发展和动向;能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实验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4 、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5 、身心健康,能适应专业工作。

研究方向:本学科下属研究方向众多,能满足广大同学的要求,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 、区域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2 、地基基础工程3 、斜坡稳定理论及其加固技术4 、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稳定5 、岩土工程抗震

现有1 名教授,二名副教授,一名高工,研究生人数13 人。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专业简介: 本学科已形与实际工程密切结合,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山区大跨度高桥、特高桥的结构设计与计算、高烈度地区桥梁抗震的理论与实践、既有桥梁的健康诊断、深埋特长隧道(包括水工隧洞)的广义围岩稳定(岩爆、软岩大变形及高压涌突水等)、施工地质灾害的预测与控制等。该学科点在多年教学

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勇于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学及科研编制人员10 人,其中教授2 人(1 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 人,讲师4 人。

本学科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部、省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学科点科研经费充裕,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或科研的专门高级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3 、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 1 大跨度特高桥结构设计理论;2 桥梁工程抗震;3 桥梁健康诊断;4 长大隧道广义围岩稳定及施工地质灾害控制。

(081304) 市政工程

专业简介: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点主要从事给水取水工程、管渠工程、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研究和科学实验。应用水文学、供水水文地质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生态学、计算机以及工程学的知识和理论,揭示各种天然水源的真实演化规律,寻找各种不同水源的最佳取水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用水对象,研究其真实的用水变化规律和相应的管渠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探索给水、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培养目标: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自觉的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2 、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具有坚实宽广的市政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科学实验、业务实践等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其他专门工作的能力。3 、具有健康的体魄

研究方向:1 、取水与管渠工程;2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学科导师及在校研究生:学科点导师:教授2 人,副教授4 人,高级工程师1 人,高级实验师1 人。

本学科在校研究生32 人。

近年来学科的主要成果:出版专著:4 部;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 余篇;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纵向科研主要有: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 项,省部属项目2 项;同时承担大量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达300 余万元。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专业简介:本学科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可培养工学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以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主要从事供热工程、空调与制冷技术、通风工程、燃气工程、室内环境、智能化楼宇以及与能源环境相关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开发研究有较高科学理论价值、较好经济效益、市场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的应用技术和节能产品。

培养目标: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及为祖国和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2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 、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1 、空调与建筑节能技术;2 、燃气工程与能源利用技术; 3 、太阳能利用技术

学科导师:学科点导师:副教授2 人,高级工程师1 人。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专业简介: 本学科主要研究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与理论,除了与建筑学的其它支学科有直接联系外,同时还有历史学、考古学、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等人文科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学科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秀精华,宏扬民族建筑文化,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以及丰富建筑学人才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和培养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方向: 1 、中国建筑史: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与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古典园林艺术;传统民居、宗教祭祀建筑及传统环境知识的研究;中国城市史及古代村落、城市研究等。2 、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发展演变历史及建筑文化理论研究。 3 、地方城镇与建筑发展史:地方城镇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地方城镇的空间构成机理、环境、秩序意义研究;地方城镇的发生学与更新学研究。4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及理论系统研究: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思想、追塑其思想的历史,包括多元共生、承前启后的建筑实用观、功能观、技术艺术观、空间环境观等相关的理论研究。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专业简介: 本学科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思潮及其历史演变,重点探索建筑学发展的规律,培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学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地方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为参照,从理论与实践上对人居环境,特别是建筑进行整体、全面、持续的深入研究。

研究方向: 1 、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习地方性、本土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以及各类建筑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理论研究。2 、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地方性、民族性传统建筑理论研究,传统建筑与人居环境的更新与发展究。3 、旅游建筑及环境设计: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与理论,旅游建筑设计与理论。4 、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城市住区与城市规划理论。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专业简介: 本学科是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主要研究城市及其区域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规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镇人居环境、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关注城市与自然与社会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共生关系,探讨其相关的设计理论及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向: 1 、西部城市社区研究与风景旅游区规划:学习掌握城市社区的文化意识、生态观念及政策环境,从多角度对西部城市社区及其风景旅游区进行相关的理论与设计研究。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小城镇规划研究:从时间与空间维度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城镇和小城镇进行理论研究,并关注其相互关系联系与影响,从而探索历史文化城镇的更新发展对策,实际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探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途经和规划设计理念。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专业简介: 本学科涵盖环境物理学、建筑构造学以及建筑CAD 等专业方向,研究如何利用适宜的技术解决建筑在构造及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以创造良好的声、光、热环境。其中环境物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建筑与规划措施来改善建筑物内外热湿环境,合理解决建筑环境的防晒、御潮、保温、节能、音质、噪声与震动控制、采光与照明等问题,创造健康舒适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构件及其节点的构造技术,以满足建筑的安全、美观、实用等的重要技术环节。建筑CAD 研究如何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人居环境领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数字技术、图形显示和信息技术等在建筑与规划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 1 、绿色乡土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习绿色建筑乡土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2 、绿色乡土建筑专项技术研究:结合云南资源、气候与环境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技术研究;

3 、建筑物理环境改善技术研究:研究室内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热环境改善技术,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 、建筑物理环境测试分析技术研究:研究有效的环境测试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改善建筑物理环境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

(080104) 工程力学博士点

专业简介: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电力、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以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重要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相互促进以及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点以非线性弹性力学及柔性结构分析、非线性振动和动力系统分支理论、流体一结构耦合振动、热弹性理论以及结构振动与工程抗震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与材料加工、机械制造、噪声控制、水利电力、建筑抗震、道桥与交通等工程领域相结合,体现工程力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近年来,本学科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师资力量:本学科专业有11 名教授,8 名副教授,其中 6 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培养目标: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 、身心健康,能适应专业工作。

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力学与工程结合范围内,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1 、材料随机细观结构分析以及大变形结构分析;2 、非线性振动理论一交叉与混沌;

3 、流体一结构耦合振动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 、热应力及其在材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5 、结构振动与工程抗震等方面;

6 、岩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学科专业简: 介本硕士点注重培养解决工程中的动力学、振动及其控制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流体-

结构相互作用(FSI )系统的动力稳定性理论、非线性振动理论为基础,重点放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流体- 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稳定性、结构识别与振动控制、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或方向,并已在流固耦合振动及其稳定性问题、叶轮机械流激振动问题、振动识别及其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设有PIV 实验室,振动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以及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研究室和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拥有相关的数值模拟软件和高性能计算机工作站, 能为研究生提供优良的实验与计算条件。

培养目标: 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力学与工程结合的范围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把握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动向,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范围的文献资料,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 、身体健康。

研究方向(学科方向): 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力学与工程结合范围内,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1 )流体- 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2 )结构识别与振动控制;(3 )非线性理论与分枝;(4 )柔性结构的流激振动问题。

(080102 )固体力学

专业简介: 本硕士点注重固体力学的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当前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中的相关工程项目。以连续介质力学、弹塑性力学、热弹性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等为基础,重点放在工程中的非线性问题上,在探索理论与工程实际、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点。在随机细观结构计算分析、大变形结构计算分析、热应力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复合材料力学、计算力学,断裂、疲劳和工程结构分析、本构与宏细观力学,界面力学、计算材料科学、实验测试技术及在地震灾害分析中的应用等方向上,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学术梯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已部分付诸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设有固体力学实验室,拥有MSC (Patran ,Nastran ,Marc) ,Abaqus 和Ansys 等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 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良的实验与计算条件。

研究方向(学科方向): 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力学与工程结合范围内,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力学及其交义学科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其中包

括非线性弹性力学及柔性结构、热弹性力学及热应力、计算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固体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结构计算与分析、材料非线性力学、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开发、断裂损伤疲劳与工程结构安全评估等方面。

(080103 )流体力学

专业简介: 本硕士点注重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相关工程项目的需要。以基础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试验流体力学、流体- 结构相互作用(FSI )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为基础,重点放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流体- 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湍流的数值模拟及试验、流激振动等领域或方向,并已在工程水力学理论及应用(包括FSI )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设有PIV 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以及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研究室和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拥有相关的数值模拟软件和高性能计算机工作站, 能为研究生提供优良的实验与计算条件。

(080104) 工程力学硕士点学科简介

专业简介:本硕士点以固体力学中的连续介质力学、弹塑性力学、热弹性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等为基础,注重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重点放在工程中的非线性问题上,在探索理论与工程实际、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点。在随机细观结构计算分析、大变形结构计算分析、热应力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实验测试技术在地震灾害分析中的应用等方向上,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学术梯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已部分付诸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师资力量:本学科专业有7 名教授,8 名副教授,其中 4 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专业简介:本硕士点以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岩土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为基础,密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探索水工结构分析、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科在水工结构计算、水工结构抗震、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高边坡处理技术、工程水力学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力学特性及损伤、实验测试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学术梯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用于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经过近30 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切合云南的经济建设需要,着重研究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等工程领域。本领域涉及建筑与土木两个学科,建筑学: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村落集镇规划、景区规划等相关工程实践及理论研究;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工程、工程抗震减灾、工程力学、岩土工程、道路铁道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程硕士研究生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招生,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8 学分,实行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学位论文。学习年限一般为3—5 年,基本学习年限3 年。

硕士导师介绍

屈本宁,男,49 岁,教授,工程力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1982 年1 月昆明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87 年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从事柔索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及力学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两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应用基础研究基金6 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自然科学三奖各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第二发明人),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孙俊,女,50 岁,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工程力学,教学管理,1982 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地下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重庆建工学院任教。1991 年7 月至92 年10 月在昆明工学院矿山工程力学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学习。现从事结构力学的教学、科研及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曾参与国家基金科研1 项、省级基金科研1 项。先后主持校、院教改项目3 项、参与2 项,主编教材二本。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

杨邦成,副教授,1985 年昆明工学院本科毕业,1988 年昆明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在职博士。中国力学学会2004 年全国优秀力学教师。1988 年至2000 年在昆明理工大学从事工程力学、断裂力学、实验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及材料学的教学科研工作。2000 年1 月至2003 年7 在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大学作学术研究。主持及参加过多项国家、省和校级教改或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20

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 5 篇。

张洪明, 1982 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1993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国家CAD&CG 重点实验室完成硕士论文。2002 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点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为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云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及考试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云南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99 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任现职以来主持和承担了13 项各级科研项目,到位总经费381.62 万元,主编了云南省统编教材十六本,发表科研论文20 余篇,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第一),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第四),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

王时越,男,汉族,1965 年生,1986 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获飞机设计专业学士学位,1989 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理力学系,获实验力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实验力学及其工程应用,重点进行工程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高低周复合疲劳的试验研究及其软件开发”等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7 项以及“漫湾电站弧型闸门应力测试”等横向科研项目6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6 篇。

郭荣鑫, 男,1964 年9 月生,教授,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获工学学士);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获工学硕士);1999年-2000年在法国国家应用科技学院(INSA de Lyon )材料物理及冶金物理实验室学习。主要研究领域:金属材料的宏、细观损伤失效机理及其关联机制。主持在研及完成的国家和省级基金项目 5 项。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

陈永进,男,1960 年生,博士,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工程热应力、金属材料塑性加工中的微观组织与织构的演变及其机械性能控制研究 .

工作、学习简要:76-83 固体力学学士;83 — 86 结构分析和震动分析及其新型减震器的研究;86-89 工程热应力硕士;89- 现在,昆明理工大学讲师(89-94 )、副研究员(94- ),从事工程力学相关课程的多媒体、双语教学及力学、材料加工和系统工程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

代表性论文、著作和成果:(1 )A unified model for texture development,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5 年第27 卷第3A 期;(2 )THE TEXTURES AND MICROSTRUCTURES DEVELOPED IN 85/15 a -BRASS BY A WARM MILL WARM ROLLING, Proc.

of ISMSE2005, Taiyuan; (3) A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Evolution in Homogeneously Cold Rolled 93/7 Bras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s

177-180,2000;(4)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Thermal Viscoplasticity With The Transformations of Probabilistic Certainty of Metallic Materials in Solid State, Proc. of The 1 st Int. Sym. on Thermal stresses And Related Topics, Hamamatus, Japan;(5) Primary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Rate of External Energetic Change on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s Near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Point, The 2nd Int. Sym.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Engineering Materials, Beijing, 341-344 ;(6 )The Dynamic Thermal Stresses In Hollow Cylinder Co-acted By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hocking On The Inner Movable Boundary, Acta Solida Mechanica Sinica (in Chinese), Vol.13 No.1, 1992, 43-50 ;(7 )作为第四完成人参加和完成了二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和四项云南省运用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获云南省94 、97 科技进步二等奖;(8 )作为第三完成人参加并完成了“ 烟叶发酵温湿度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的研制开发和与之相关的8 项合同科研。该系统获92 国际专利展览会二等奖和95 中国专利组织委员会组织的中国专利10 年展银奖。

在研课题: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研究、机械热耦合作用下 a -brass 的形变织构和微结构演变与控制的研究、ANSYS 的工程应用研究

其他:欢迎有具有良好数、理、英文、计算机基础和对工程应用感兴趣,能吃苦耐劳的同学。

张曙红,女,51 岁,硕士,教授,工程力学系副主任,1978 年就读昆明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1982 年毕业,86 年获硕士学位,97 年破格评为教授。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及有关课题的研究。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其他一些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40 多篇。承担过多门力学课的教学。主持和参加了多项教改课题研究;发表教学论文20 多篇。主编和参编了力学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材四本。主要近年主要开展基础力学、材料加工工艺中力学问题的实验及计算机仿真方面的研究。

董羽蕙,女,生于1957 年10 月,副教授。

82 年1 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89 年6 月水工结构硕士毕业。89 年12 月晋升讲师,95 年10 月晋升副教授。1997 年8 月由贵州工业大学调入昆明理工大学。曾担任水利水电,给排水,工程力学的教学工作。承担过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以及研究工作。主编和副主编《建筑设备》,《建筑力学》等教材,发表多篇论文。

研究方向:

(1 )拱坝裂缝分析研究;

(2 )岩土工程边坡稳定分析研究。

Dr, Cheng Heming

Profess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Research Fields:

1. Metal and alloy quenching process which coupling cooling temperature field, phase composition and thermal stress based on thermal elastic-plasticity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quenching process; Developing high pressure gas quenching equi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quenching parameters during high pressure gas quenching;

2.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Random geometr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unit mad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lexural fatigue analysi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Recent Research Projects:

(1)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 and alloy high pressure gas quenching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Project No:10162002).

(2) Nonlinear thermal st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eel quenching Supported by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 Teacher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 Straight Directed Project) (3) Random geometr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unit mad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ressure gas quenching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 project no: 2001 A 0008M ).

张林洪,男,教授,43 岁。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岩土工程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从事房屋基础、采矿工程的研究工作。已负责和参加的国家科技攻关、省部级及技术服务科研、设计、施工项目共计四十项(负责二十九项、参加十一项),科研经费共计九佰多万元;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专著一本。在研项目有公路和水利水电行业的科研项目。

张立翔,男,汉族,1959 年8 月生,云南石屏人,中共党员。1983 年获云南工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7 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 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

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学位,1994 年评聘教授。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FSI 学术顾问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期刊编委,“水电能源科学”、著名国际期刊“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审稿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 年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1997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 年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4 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从事工程水力学理论及其应用、水工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结构动力学》、《高等水工结构》、《现代结构动力学》等课程,培养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9 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部重点水利科技项目、英国SERC 、EPSRC 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 95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以及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项目等42 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水电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1 篇,SCI 、EI 收录25 篇,有两篇论文受到著名力学期刊“ ASME Appl Mech Rev ”的评论。

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以及流动数值模拟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2004 年4 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流体结构互动理论及其应用”。

郭然,1991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固体力学学士学位;199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200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固体力博学士学位。2004 年2 月至2005 年6 月,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 年1 月至2 月,于法国里尔力学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计算力学领域的研究,基于有限元、杂交元,进行各类工程中的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及相关软件的开发研制。紧跟国内外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cta Mechanica Sinica 》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共12 篇。

武亮,男,1962 年出生,工学硕士,副教授。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及设计工作,参加过多项国家大型工程科研及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近五年来参加或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水电工程科研项目八项,主持工程设计项目四项,发表研究论文十一篇,撰写报告五份。主要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工程、混凝土材料损伤应用。

施永生,男,上海市人,1957 年5 月生,工学博士,教授。1982 年元月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四年制本科,获学士学位。1994 年四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

学位。2001 年7 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并完成了科研项目10 项;出版《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含硒水处理》专著 2 部;出版高等学校使用教材2 部;发表学术论文40 篇;主持并完成了30 多项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项目。1997 年受聘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专家组成员;2002 年受聘建设部荷兰政府赠款中国西部中小城镇基础设施经济实用性技术示范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以来,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指导该两项目的实施。

罗会龙,男,1972 年5 月生,工学博士。1995 年7 月毕业于华北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 年3 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 课题、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各1 项。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及云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各1 项。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被SCI 及EI 检索10 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节能、暖通空调系统新技术。

王琳,女,山东青岛人,1957 年8 月生,工学学士,教授。1982 年元月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四年制本科,获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取水与管渠工程,水污染控制。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并参加完成了科研项目6 项;出版专著2 部;出版高等学校使用教材2 部;发表学术论文30 篇;主持并完成了40 多项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项目。目前受聘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及云南省建设厅专家组成员。

周明,1965年生,副教授注册公用设备师.从事给排水教学、科研及设计工作二十余年,历年本科教学科目《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给排水CAD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加国内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数项;完成各类工程设计项目数十项.

李毅,男,山西太原市人,1963 年10 月生,工学学士,副教授。1980 年7 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四年制本科,获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取水与管渠工程,水污染控制。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并参加完成了科研项目5 项;出版高等学校使用教材2 部;发表学术论文20 篇;主持并完

成了30 多项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规划工程的设计项目。目前受聘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及云南省建设厅专家组成员。

罗卓英,女,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1982 年2 月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工企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86 年2 月由轻工部南宁设计院调入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至2004 年12 月,一直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及管理工作,2005 年1 月调入昆明理工大学任专业课教师至今。

2000 年12 月首批被聘为云南省建设工程招投标评委专家,参与建设工程招投标评审15 次/ 项以上。2004 年11 月取得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2004 年8 月至今任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电气技术情报网常务理事,参与该会的重大决策及学术交流活动。在设计院工作期间,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大型工程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完成的《曲靖卷烟厂科技大楼》获云南省1997 年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完成的《金苑商厦》获云南省1999 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综合训练馆》、《昆明大观旅游文化长廊》获云南省2002 年度优秀特色建筑“表扬奖”。完成的《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一系列配套工程获公安部优秀工程设计奖。《云南省图书馆新馆》获云南省2004 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以上获奖项目,本人均担任电气专业负责人及独立设计人或主要设计人。在《云南建筑》季刊上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论文。工作阅历丰富、多彩,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工程设计经验丰富,综合协调各项工程专业技术问题能力强,对培养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是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的导师。研究方向:节能型建筑;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的优化设计。

冯燕,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工程。多年来从事给排水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持《给排水工程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等教改课题;参与《国际大通道建设的科技支撑战略研究》、《拱坝裂缝和稳定性分析》、《仁怀市盐津桥水库右坝肩下游加固》等研究课题;指导《塑料给水管道水力性能研究》等学生课题;发表《给排水监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流体力学》本科教材。

徐冰峰,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多年来一直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持教改课题;参与《九大高原湖泊城市排水管网项目》等多项课题;指导《氟硅酸钠废水对水坝坝体建筑材料的破坏性实验》等项学生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生物陶粒滤池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等30 篇;参编高校教材《水工程施工》;完成过给水、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生活

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项目。

樊江,女,47 岁,教授, 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冷弯薄壁钢结构工作学习简历、研究成果简介:1982 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并留校任教;86 年6 月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及设计工作。主持并完成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及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30 余篇。2000 评为教授,2004 至2005 国家公派赴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张学忠,男,1955 年6 月出生;先后在原云南工学院内燃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原北京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业第二学位班学习毕业。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党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建设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先后主持完成:教育厅高校教师管理研究,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大学生素质研究课题;昆明理工大学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研究;德政公司高速公路新型护栏板项目研究,墨江忠爱桥乡旅游规划项目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10 余篇;受聘建设管理部门从事我省招投标人员及代理机构、建造师培训的教学工作。

陶忠,男,38 岁,副教授, 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工作学习简历、研究成果简介:1990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 年南昌大学钢结构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结构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 -2005 年国家公派留学日本在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做博士后。1993 -1996 年云南工业大学建筑系任教,1993 年评为讲师;2000 年-至今昆明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土木系任教,2001 年评为副教授。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教委基金一项;发表论文10 余篇。

黄呈伟,男,49 岁,教授, 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土木工程、钢结构、空间结构, 工作学习简历、研究成果简介:1977 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并留校任教;93 年3 月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空间结构的教学与科研,现任《空间结构》杂志编委。主持并完成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云南省小发明二等奖一项;获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改项目二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56 篇。现承担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任“结构工

程”方向学术带头人。

宋志刚,男,1974 年7 月生,1997 年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毕业,1997 年

-2003 年在浙江大学土木系读研究生,2003 年3 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浙江大学任教,2005 年12 月任该校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动力学、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估等方面,2006 年9 月调至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和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80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8070 )、海洋石油总公司项目“ BZ28-1 南北平台结构可靠性评估”、浙江省交通厅计划项目“公路桥梁结构耐久性评估”,主持了浙江省交通厅计划项目“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耐久性损伤修复技术研究”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管理研究”,负责编制了《浙江省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预测评估软件》的核心算法。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一项,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一等奖一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其中,Ei 收录7 篇,ISTP 收录4 篇,一级核心期刊4 篇,一般核心期刊6 篇。

张建平, 男,副教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人才开发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造价管理或结构经济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近年来,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云南省2003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制与审定。主编工程计量与计价方面的本科教材共5 部,主参编云南省建工类岗位培训教材 2 部。公开发表工程造价管理及教学研究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研究课题7 项。

刘铮,男,50 岁,副教授, 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结构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安全、虚拟现实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工作学习简历、研究成果简介(200 字):82 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地下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重庆建工学院任教。82 至83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1 年;83 至85 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2 年;92 至93 德国“ 鲁尔- 波鸿大学” 学习 1 年。现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科研、设计。负责完成横向科研 2 项、参与完成国家基金科研1 项、省级基金科研1 项。先后负责、参与完成20 余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获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改项目二等奖一项。

孙玉梅,女,1970 年生,副教授,重庆建筑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经济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