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处,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姚建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陈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朱艳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赵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摘要:在总结麦加轻轨铁路联调联试实践经

的循序渐进方法逐步实现。根据欧洲电气化标准委员会

验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功能

制定的标准《铁路应用??可靠

实现情况,给出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方

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和说明》旺】,轨道

案。该总体方案为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

交通系统的验证与确认应该

试、优化联调联试测试项目,通过联调联试实

通过一系列测试与调试的方

现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性能和功能的优化匹

法步骤开展】。

配提供技术支持。

,是轨道

联调联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方案设

交通整个测试与调试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在各系统完成

计;沙特麦加轻轨铁路

出厂验收测试、现场安装测试、系统验收测试

的基础上,开展的系统化、跨专业、集成性的

综合性测试与调试工作,对轨道交通整体系统性能和功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

能进行综合验证与确认【】。通过各项测试工作,联调联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十几个系统、几百个子系统试检验各主要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是否正确,运作是否协

及成千上万的设备元件共同构成的大型复杂系统。各设

调,以及能力是否满足各种可能出现的设计预定情况和

备设施系统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各相关系统之间存在运营要求,并从整体上检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作的可

着复杂的接口¨。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功能与用性、稳定性、安全性【?】。

性能的检验和评价只能通过由元件级逐步过渡到系统级联调联试如其名称所示,由调试和测试两

..

万方数据个部分组成【】。联调联试的测试过程就是通过有限的测系统的接口功能,与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接口功能

试项目和测试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实际运转相比,前者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后者主要影响旅客

情况进行动态验证。当联调联试测试过程中发现系统功在车站乘降的效率,很明显前者的功能实现要比后者重

能存在缺陷时,就需要开展联调联试的调试工作,进行要。因此,联调联试各项测试的开展应从检验城市轨道

交通整体系统的最基本功能人手,首先检验对城市轨道

缺陷确认/排除、缺陷原因查找、缺陷解决方案设计及缺

陷整治。交通运营有直接和非常重大影响的接口功能和性能的实

现情况,再循序渐进完成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重大影

通过联调联试,可以检验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集成

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实现各系统功能和性能的优化匹响的主要系统功能测试,在满足整体测试时间要求的前

配,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响应能力,为系统验收提下,可合理考虑对其他接口功能的测试,以最终检验

提供充分的数据,为运营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支持【】。城市轨道交通是否达到设计需求。

联调联试是连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 .联调联试总体方案设计

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联调联试只能在城市轨道交通根据总体思路,城市

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方案见

各系统完成施工、安装、调试之后开展,任何主要系统图。整个联调联试过程分性能参数类测试、运营场景

工程进度的延迟都会对联调联试造成影响;另一方面, 类测试和运行参数类测试个阶段见表。

在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时间基本已定的前提下,联调 ..性能参数类测试轨道交通采用电力驱动的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是区别

联试必须为试运营提供基本稳定的系统及足够的运营演

练时间。因此,各条建设线路联调联试都面临着测试内于其他交通方式的最重要特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整体

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允许单列列车在受电弓直接取流的

容繁多、测试时间不足的压力。

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是对联调联试进行的顶层设情况下能够在正线全线按照规定速度运行。因此,联调

计。该技术方案需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要求及现联试初期开展的各项测试均是以验证城市轨道交通整体

系统的基本功能为目的开展的。联调联试初期关注的重

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联调联试期间应该开展哪些测试项

目,以及如何将这些测试项目进行合理、有机安排,以点是车辆、轨道、供电等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实现情况,

便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在有限的测试时间内完成检验列车运行和各主要系统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

联调联试的主要任务。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是制定联

调联试试验大纲、组织联调联试各项测试实施的基本依

据。好的总体技术方案对于联调联试乃至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和运营的顺利开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

.

联调联试技术方案总体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各系统

和子系统间的通信接口、功能接口、电气接口等接口往

图联调联试总体方案

往有上百个之多。逐一依次对所有接口进行测试,既不

表联调联试总体方案

符合对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性能的把握,其

试验进度更无法满足联调联试有限的测试

时间约束?。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功能和

性能的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顺利

实施影响并不相同。就信号系统与车辆

..

万方数据王澜等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适性。在测试手段上,往往要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完成操作,以及对测试中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之通信调试技术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之通信调试技术 发表时间:2018-07-13T15:16:35.5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陈照王晓明 [导读] 摘要:综合联调是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试运行阶段的重要时期。 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摘要:综合联调是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试运行阶段的重要时期。通信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基础专业,完成以通信系统为主调专业的联调是保障地铁顺利开通的关键。结合青岛地铁11号线以通信系统为主的联调实例,描述了通信系统综合联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通信系统为主的联调项目,总结了青岛地铁11号线通信系统综合联调经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综合联调;联调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已到新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出行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已然变成建设的“重头戏”。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里程数已超过500公里,国内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其中,通信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是各项功能实现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1 通信调试的前提条件 (1)通信各子系统设备已正常运行,所有功能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且工作状况良好。 (2)时钟设备设置于控制中心本线通信设备室一级母钟设备,其中高稳晶振钟卡采用主备用方式,主、备钟卡能自动和手动倒换且可人工调整时间;沿线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设置二级母钟及子钟。 (3)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完成单体调试,完成中心集群交换系统、基站、直放站、无线调度台、车载台以及手持台的调试,并达到设计要求。 (4)PIS设备已正常运行,所有功能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且工作状况良好。 2通信调试的内容及步骤 2.1 通信传输与关联系统的联调 (1)模拟光纤断裂引起的传输光纤环路中断: 中断某处尾纤链路,5分钟后恢复。观察记录各自系统的情况。 (2)模拟车站传输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光纤环路中断: 关闭某站传输节点的电源,5分钟后开启,观察各自系统的情况,并记录其间发生的事件。 (3)模拟运营中心传输节点故障引起的传输光纤环路中断: 关闭OCC控制中心传输节点,5分钟后开启,观察各自系统的情况,并记录其间发生的事件。 2.2 通信时钟与关联系统的联调 (1)正常工作时相关各系统情况: 手动改变中心主用钟卡时间,观察各系统时间是否可以同步到标准时间。 (2)中心主备钟卡切换: 手动改变中心备用钟卡时间,观察各系统时间是否可以同步到标准时间。 各系统确定完毕后,切换到主用钟卡工作状态,手动改变中心主用钟卡时间,观察各系统时间是否可以同步到标准时间。 (3)使用中心一级母钟晶振工作 断开中心一级母钟标准时间信号源GPS/北斗标准时间信号,使用中心一级母钟晶振工作,手动改变中心一级母钟时间信号,观察各系统时间是否可以与一级母钟时间同步。 各系统确定完毕后,重新接回中心一级母钟标准时间信号源GPS/北斗标准时间信号,观察各系统时间是否可以同步到标准时间。 (4)模拟中心一级母钟工作失效 人工关闭中心一级母钟电源,模拟中心一级母钟工作失效,手动改变各系统时间,5分钟后开启中心一级母钟电源,时钟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后,检查各相关系统是否能正常接收通信时间信号源,并可进行校准。 2.3 专用无线通信与信号、车辆联调 (1)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和信号ATS系统之间的联调 信号ATS与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传输和电客车有关信息,信号ATS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向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一次信息包。数据包内容:电客车车组号、电客车车次号、归属调度、车站。具体调试内容如下: a.电客车由车辆段进入正线运营,电客车的控制权由车辆段调度台转换到行车调度台,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客车车次号、电客车位置信息更改正确。 b.电客车由正线回到车辆段,电客车的控制权由行车调度台转换到车辆段调度台,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取消电客车车次号,电客车位置信息显示正确。 c.电客车折返,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客车位置信息改变。 d.电客车位置更改,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客车位置信息更改正确。 e.电客车车次自动变更,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客车车次号更改正确,电客车位置信息显示正确。 f.人工电客车车次号变更(ATS变更),通信无线系统的电客车车次号更改正确,电客车位置信息显示正确。 g.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故障或信号ATS系统故障或断开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信号ATS系统之间的通信线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调度台的电客车信息保持不变,直到故障恢复,信号ATS向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新的电客车消息后更改。 (2)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和车辆广播系统之间的联调 a.车辆段调度员通过车辆段调度台对车辆段范围内的任何一列电客车进行电客车广播,均能清楚听到调度员的广播内容。 b.车辆段调度员通过车辆段调度台对车辆段范围内的所有电客车进行电客车广播,均能清楚听到调度员的广播内容。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车型简介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车型简介 一、北京 1、 DKZ4型列车 类型:C型地铁车辆 生产厂家:北车长客/北京地铁车辆厂 数量:186辆车辆编号:S401-S431制造年份:1998 投运时间:1999.9.28运营路线:北京地铁1号线运营最高速度:70Km/h 产量:31组编组定员:1410人

类型:B型地铁车辆 生产厂家:南车四方数量:438辆车辆编号:001-040(2009年第一批); 061-093(2010年第二批) 制造年份:2008-2011 投运时间:北京地铁4号线2009年9月28日; 大兴线2010年12月30日 运营路线: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 运营最高速度:80Km/h 产量:73组编组定员:1408人

类型:B型地铁车辆生产厂家:北车长客/北京地铁车辆厂数量:360辆车辆编号:TP401-TP441 制造年份:2006 投运时间:2007.10.7 运营路线:北京地铁5号线运营最高速度:70Km/h 产量:60组编组定员:1424人

类型:B型地铁车辆生产厂家:北车长客 数量:378辆车辆编号:06 001-06 041 制造年份:2012 投运时间:2012.12.30 运营路线:北京地铁6号线运营最高速度:100Km/h 产量:63组编组定员:1960人

5、北京地铁7号线电动客车 类型:B型地铁车辆生产厂家:京车装备 数量:280辆车辆编号:07 001-07 035 制造年份:2013 投运时间:2014.9 运营路线:北京地铁7号线运营最高速度:80Km/h 产量:35组最大载客能力:2766人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处,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姚建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陈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朱艳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赵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摘要:在总结麦加轻轨铁路联调联试实践经 的循序渐进方法逐步实现。根据欧洲电气化标准委员会 验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功能 制定的标准《铁路应用??可靠 实现情况,给出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总体方 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和说明》旺】,轨道 案。该总体方案为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 交通系统的验证与确认应该 试、优化联调联试测试项目,通过联调联试实 通过一系列测试与调试的方 现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性能和功能的优化匹 法步骤开展】。

配提供技术支持。 ,是轨道 联调联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方案设 交通整个测试与调试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在各系统完成 计;沙特麦加轻轨铁路 出厂验收测试、现场安装测试、系统验收测试 的基础上,开展的系统化、跨专业、集成性的 综合性测试与调试工作,对轨道交通整体系统性能和功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 能进行综合验证与确认【】。通过各项测试工作,联调联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十几个系统、几百个子系统试检验各主要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是否正确,运作是否协 及成千上万的设备元件共同构成的大型复杂系统。各设 调,以及能力是否满足各种可能出现的设计预定情况和 备设施系统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各相关系统之间存在运营要求,并从整体上检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作的可 着复杂的接口¨。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功能与用性、稳定性、安全性【?】。 性能的检验和评价只能通过由元件级逐步过渡到系统级联调联试如其名称所示,由调试和测试两 ..

2017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试卷

2016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试卷 【试卷总题量: 6,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100.0分,用时219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打印 | 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由于系统联调联试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因此适应于()。 A.完整的新建线路 B.既有线路的新建延伸部分 C.业主自己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 D.所有新建建立和在既有运营线路上的延伸线路 用户答案:[D] 得分:20.00 2.()是确保联调联试功能实现或机电系统联合运行情况正常的技术必备条件。 A.各专业、各自单系统技术要求都已通过测试并得到设计目标B.各专业和系统都已编制完成联调联试大纲 C.联调联试组织机构已建立并有明确的职责 D.各相关系统技术文件、技术人员已到位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3.试运行期间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和()进行检验。 A.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 B.高效,完整,可量化性 C.可靠率,准点率,可操作性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4.联调联试的综合效果评价,主要依据设计的目标要求,对联调联试的数据及结果采用()进行评价。 A.完整性方式 B.实用性方式 C.对比、分析的方式 D.运营适用性分析方式 用户答案:[C] 得分:2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联调联试阶段中的运营演练,主要是测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设备在()情况下的协调运作能力。 A.非正常运营 B.正常运营 C.降级运营 D.事故应急 用户答案:[BCD] 得分:10.00 2.联调联试效果的评价,主要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 A.设备系统功能、性能的实现率,管理制度的实现率 B.外部干扰因素影响率 C.接口调试实现率和其他因素 D.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结果 用户答案:[ABC]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0道题】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介绍 单元1 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简称“综合监控系统”【ISCS】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对机电设备的实时集中监控功能和各系统之间协调联动功能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综合监控系统, 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火灾报警信息及其设备、车站环控设备、区间环控设备、环境参数、屏蔽门设备、防淹门设备、电扶梯设备、照明设备、门禁设备、自动售检票设备、广播和闭路电视设备、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的播出信息和时钟信息等进行实时集中监视和控制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还可实现晚间非运营情况下、日间正常运营情况下、紧急突发情况下和重要设备故障情况下各相关系统设备之间协调互动等高级功能。 ISCS相关英文缩写 1 AFC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自动售检票系统 2 ATC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自动列车控制 3 A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自动列车运行 4 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自动列车防护 5 ATS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自动列车监控 6 BAS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7 CLK Clock 时钟系统 8 FAS Fire Alarm System 火灾报警系统 9 FEP Front End Processor 前端处理机 10 OCC Operating Control Centre 控制中心 11 CCTV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闭路电视系统 12 ISCS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 13 PA(S)Public Address(System)公共广播(系统) 14 PIS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乘客信息系统 15 PSCADA Power SCADA 电力监控系统 16 PSD Platform Screen Door 屏蔽门 17 SIG Signaling 信号系统 18 FG Flood Gate 防淹门 19 ACS Access 门禁 20 UPS 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 不间断电源系统 21 EMC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22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监控与数据采集 FACP (Fire Alarm Control Panel )火灾报警控制盘 COM (Communication System )通信系统 ASD (Automatic Sliding door)滑动门 OA (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系统 ISCS系统介绍 1.硬件构成 1)中心级ISCS硬件设备 2)车站级ISCS硬件设备 2.软件构成 1)数据接口层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 目录 一、系统联调联试综述 二、系统联调联试准备 三、系统联调联试的主要内容 四、系统联调联试的实施 一、系统联调联试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联调联试是集车辆、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门禁系统等系统之间的接口综合联调、行车及其运营演练、测试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联调联试是建设阶段机电设备调试工作的最后一个检验环节。须由建设单位、运营商、咨询商和设备供应商等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系统联调联试的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30013—2—13)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30012)等 机电设施设备建设周期主要阶段: 通过联调联试使整体系统性能、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新建线路试运营的条件,为项目验收和安全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的最佳匹配 验证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判断其是否达到设计功能 检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的完备性 检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维护、抢修体制(包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是否切实可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要

检验系统的运输能力、服务品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验证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验收标准,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完善运营需求 联调联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测试工作,时间跨度长、调试作业点多、现场条件复杂、涉及单位和人员众多。为了确保联调联试能够达到验证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目的,确保联调联试期间各相关工作的顺利衔接,城市轨道交通联调联试前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1.组织、管理体系的保障: 明确责任单位、建立组织构架;完成技术规程的编制;确立相关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齐全。 2.工程建设: 土建工程完成竣工验收;线路具备双向运行;车辆及基地、控制中心、供电系统具备使用条件;各设备系统单系统调试已完成;各系统初步接口测试已通过;联调联试测试设备已就绪。 3.技术准备: 各专业各单系统的各项测试工作都已完成并达到设计目标;明确调试工作实施的先后顺序;各专业已具备相关技术条件。 二、系统联调联试准备/方案编制 各项目必须从系统本身的特点出发,研究联调联试中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对联调联试的组织模式、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等作出分析、梳理,深化研究。 联调联试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按区域划分,即:将调试范围分成轨行区和车站区两种; 另一种是按专业接口关系划分,即: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按照相互关系,进行接口调试和试验。 阶段划分: 联调联试包含了综合联调、运营演练及可靠性测试三个阶段: 专业接口关系:

2016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试卷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 行试卷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 【试卷总题量: 6,总分: 100.00分】用 户得分:80.0分,用时599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是确保联调联试功能实现或机电系统联合运行情况正常的技术必备条件。 A.各专业、各自单系统技术要求都已通过测试并得到设计目标B.各专业和系统都已编制完成联调联试大纲 C.联调联试组织机构已建立并有明确的职责 D.各相关系统技术文件、技术人员已到位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2.联调联试的综合效果评价,主要依据设计的目标要求,对联调联试的数据及结果采用()进行评价。 A.完整性方式 B.实用性方式 C.对比、分析的方式 D.运营适用性分析方式

用户答案:[C] 得分:20.00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联调联试是指()的综合联调、试运行和运营演练。 A.车辆与信号系统之间 B.供电系统与车辆之间 C.本工程机电设备系统之间 D.车站与区间之间 用户答案:[C] 得分:20.00 4.试运行期间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和()进行检验。 A.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 B.高效,完整,可量化性 C.可靠率,准点率,可操作性 用户答案:[]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联调联试的前提条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A.组织管理 B.承包商准备 C.技术条件

D.工程建设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2.联调联试阶段中的运营演练,主要是测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设备在()情况下的协调运作能力。 A.非正常运营 B.正常运营 C.降级运营 D.事故应急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0道题】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一、填空题(共27空,每空1分) 1.地铁和轻轨的运营管理可分为3部分:列车运行、车站站务、设备运转。 2.集成系统的3个基本特性是:开放系统、应用需求和接口。 3.BAS系统设备总体而言包括了3类设备:车站空调通风系统、隧道通风和其他系统及其机电设备。 4.车站BAS系统除了要具备火灾工况的防灾联动控制系统功能之外,同时它具备对控制范围内的的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如电源控制、导向控制、和屏蔽门的控制等。 5.BAS是一个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处理各种形式的接口,如FAS接口、低压专业、主控系统。 6.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装置以及火灾联动控制装置组成。 7.车站级FAS的工作模式有监视模式、报警模式、消防联动模式及防灾通信模式等。 8.车站级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车站系统和设备的监控和联动控制。 9.自动化监控系统按照信息的实时响应性要求,可分为实时数据库和事务数据库管理系统两大类。 10.地铁防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分为中央级和车站级。 11.在BAS系统中,车站级监控系统位于车站,以车站监控工作站、PLC控制器为基础,具体包括车站监控局域网、打印机、后被操作盘等。 12.设备运转管理以机电设备管理为主,主要是供电系统和地下车站中的通风和供电空调系统。

13.完整的变电所供电系统应当包括保护测控装置、网络层、管理层三大部分。 二、判断题(共13题,每题1分) 1.国内地铁第一次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是北京地铁1期工程。(×) 2.ATP是自动防护系统通过固定闭塞或移动闭塞技术实现列车的自动保护,控制方式不同于一般工业自动控制。(√) 3.地铁信号系统属于安全系统。(√) 4.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一电力SCDA系统为核心。(×) 5.在BAS中,模式控制由OCC实现,模式的判断,命令的发出及正确的模式编号的获得成为实现模式的关键所在。(√) 6.在BAS中,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主要由各PLC控制器完成,PLC是车站BAS 系统的核心。(√) 7.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心脏,是系统运行的指挥中心。(√) 8.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在OCC设置了EMCS、FAS、SCADA三个独立的总监控功能。(√) 9.在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EMCS+SCADA+FAS系统在中心是一个完全集成的综合系统共属相同的中央服务器。(√) 10.在城轨交通中,完成接口的开发并实现成功,这是集成系统构建成功的关键。(√) 11.(×) 12.在FAS的车站级功能主要有监视、报警、控制以及其他系统的联动等。(√) 13.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地理上分散的DCS系统。(×) 补充:轨道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以电力SCADA系统为核心。(√)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联调联试技术的分析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联调联试技术的分析 1、前言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技术复杂;涉及车辆工务、列车、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乘客服务等众多系统,各系统间接口条件复杂;系统又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其设备配置必须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设备品种繁多,且来自不同的厂商,彼此衔接均有特定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中应进行综合性的大系统调试。 2、系统联调联试的概念 综合联调现在国内各地铁的叫法不一,有的地铁叫大联调(比如广州地铁),有的地铁叫总联调(比如深圳地铁和南京地铁),国外称为Integrated System Testing /Overall System Integration /Comprehensive System Integration。 “系统联调联试”是指在单系统调试、接口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全系统模拟运行和整合调试,验证各系统运行是否仍然正常、各系统之间的匹配程度及稳定性、系统的能力和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方案的能力,发挥各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

匹配,达到设计要求,满足运营需求。 3、系统联调联试目的 (1)实现地铁设备系统的综合集成 地铁设备系统需在联调中对各系统接口关系进行动态联调,经由整体设备系统到各系统的多次反馈与调整,从而在整个系统上谋求最优。 (2)实现设备系统之间的最佳整体匹配 在系统目标协调下寻求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的最佳整体匹配;在设计、制定技术规范、制造、施工安装及测试的各个阶段注意系统之间的接口功能及其界面兼容性的最佳匹配; 旅客乘坐地铁列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平稳性是通过地铁线路与列车的最佳匹配来取得; 通过联调实现接触轨与集电靴性能的最佳匹配,尽可能的使得受流稳定,延长维修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截止2016年12月,我国内地30个城市已开通运营12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开始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由于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可达性较低,而良好的轨道交通接驳有助于解决该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发挥轨道交通作用、提高轨道交通吸引力。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在我国喷井式发展,这给城市轨道交通站 点接驳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特性。主要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行为,总结了九种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的接驳特性,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为出行者个人属性、出行特性、接驳交通方式特性以及轨道交通站点特性四类进行了探讨。 其次,运用RP调查法制定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调查方案。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出行信息两个部分。根据调查方案对南京市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得到的各接驳方式占比及服务距离,接驳距离、接驳花费分布情况,出行者个人属性信息分布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然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选择巢式Logit(Nested Logit,NL)模型。将步行、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七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划分为绿色接驳方式和非绿色接驳方式两个子集进 行模型构建。结合南京市实地调查进行实例研究,用STATA软件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模型验证。 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绿色接驳方式选择特性进行分析。接

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开通运营前置条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开通运营 前置条件分析 李法刚  (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6 )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完成后,通过“单项设备、子系统设备、系统设备”等不同层级的设备软、硬件测试、调试与试验过程,以及通过“模拟实验、综合试验、144小时不间断系统稳定性试验、空载试运行试验、载客试运行试验”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系统功能测试、试验与调试工作,以验证从系统单项设备本身性能指标的符合性到实际运营环境下系统整体功能指标的稳定与可靠程度以及与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最终判定系统是否能够按照既定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营。  〔关键词〕:单项设备测试、调试、试验;子系统设备功能试验;综合联调;安全认证与评估;空载试运营;载客试运营;软件的测试、试验与验收;员工培训;正式运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1引言 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随着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通信技术的CB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因其具备安全可靠性高、运输效率高、运营组织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较佳的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等一系列突出优点,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 在具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系统工程从施工安装阶段平稳过渡到安全可靠地投入正式运营并逐步实现其应有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广大建设者和运营管理者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 本文从系统工程完成施工安装、开始系统试验至正式投产前的运营准备阶段需要完成并获得系统性评估、验证的一系列测试、调试、试验工作过程,以及运营组织方面需要做好的其他准备工作,浅析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投入正式运营前需要具备的基本前置条件。 2系统测试、试验、调试、试运行及验收 2.1系统调试与试验 2.1.1 单项设备的调试与试验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研究

第2章系统设备联调及运营演练技术 2.1系统设备联调及运营演练的作用与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涉及专业多、设备多,运载旅客要求的安全性高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各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通运营前,都必须进行设备系统联调工作。 设备系统联调这一新的综合工作,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为从系统角度检验设备,并施以严格的系统质量控制,近年来,国外一些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将设备总联调作为一个独立环节,如地铁1号线和地铁l号线都对机电系统联调进行了独立的招标。系统总联调可确保全系统的最佳匹配,为大系统的顺利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系统总联调即指各设备及系统间的联合调试,它是在调试好所有子系统的基础上,启动各子系统,使它们在类似运营的条件下带负荷运行,以检验各子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是否正确、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运作是否协调,以及能力是否满足各种可能出现的设计预定情况和运营要求,并从整体上检验城市轨道交通大系统运作的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 系统总联调是连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按时按质完成和开通运营的总目标,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2.1.1总联调可以实现最佳整体匹配 就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而言,线路工程是基础,列车和供电是关键,通信信号与网络是运行和安全的保障,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动态观点上来看,三者又可分为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的有机结合,总联调就是在系统目标协调下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整体匹配。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系统目标 运输能力:最大的输送客流量,最短的运行时间及列车运行间隔。 服务质量: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平稳性,售检票的便捷性及车站环境的协调性。 社会经济效益:投人产出目标合理,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2.助总联调,实现系统目标协调下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的最佳整体匹配 通过总联调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各子系统的“综合集成”,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子系统的设备出厂前均按规定的技术条件和参数指标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测,各子系统所包含的接口条件也经过功能性测试和考核。然而,符合单项技术指标体系要求的子系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单元1 AFC 自动售检票系统ATC 自动列车控制ATO自动列车运行ATP 自动列车防护ATS自动列车监控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CLK时钟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FEP前端处理机COCC控制中心CCTV闭路电视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PA(S)公共广播(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PSCADA电力监控系统PSD屏蔽门SIG信号系统FG防淹门ACS门禁UPS不间断电源系统EMC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SCADA 监控与数据采集ASD滑动门 v OA办公自动化系统FACP火灾报警控制盘COM通信系统 ISCS系统介绍: 1.硬件构成:中心级ISCS硬件设备;车站级ISCS硬件设备 2.软件构成:数据接口层;数据处理层;人机接口层 3.网络系统构成:主干层;局域层;现场层 电源设备: 在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停车场配置UPS电源和电池。后备电池的供电容量按需求配备。 控制中心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综合显示屏配置UPS电源。 车辆段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培训仿真测试系统配置UPS电源。 单元2 ISCS性能指标:1实时响应性2可靠性3可扩展性 性能保证条件:对子系统深度集成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8000小时 MTTR (平均恢复前时间)小于1小时 ISC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定位要确定1为运营服务2为设备维护3为乘客服务联动功能要实用、要完备、要深入 单元3

ISCS的构架理念: 根据各业务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大致可分为: ①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②保障行车安全类系统 (车辆系统、信号系统、屏蔽门(安全门)系统、防淹门系统等); ③票务管理及服务类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 ④信息服务类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广播系统、通信时钟系统等)。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1)全集成方案是以保障行车安全类系统为主,将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票务管理及服务类系统、信息服务类系统全集成。具体实施方式是以信号系统为平台,以信号ATS系统为集成主体,集成车辆、供电等所有系统,构建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监控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自动化管理实施的最理想方案。 (2)分类集成方案是将各业务系统,按照结构相似、功能相近、联动关系密切业务系统分层分级集成。这种集成方式主要针对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而言,其目的是通过采用统一的系统结构、通信协议和软硬件平台,统一人机界面,实现建筑物安全防范类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改变原来各自独立的局面,构建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 (3)准集成方案是在分类集成方案的基础上,拓展集成系统业务面,将信息服务类系统与建筑物安全防范类系统中存在联动关系的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一并集成,通过统一的系统监控管理层软硬平台无缝接入,构成综合实时多业务系统,为城轨交通的运营管理、设备维护、乘客服务等提供有利保障,给乘客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一种是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同时提供环境监控、电力监控和乘客服务等功能的集成监控系统。 另一种主要采用以环调、电调为核心兼顾部分与行调有关子系统的集成互联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34448102.html,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张可张汉松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12期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期的综合联调是在各设备系统完成内部调试的基础上,从满足运营开通使用的角度,完整、细致地测试城市轨道交通内部各系统正常及故障等情况下的接口功能及系统性能,以检验轨道交通内各系统按设计要求协同运作的能力。综合联调涉及专业多、接口多、涉及人员多、时间长、组织复杂,本文总结了广州地铁开展综合联调及广州地铁对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单位从事相关咨询工作中发现的主要的问题,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运营筹备期间的综合联调是线路开通前运营筹备的一项重点工作,不论是建设单位主导还是运营单位主导,参与综合联调的运营人员都可以通过该项工作熟悉线路设备、现场,并可以检验设备、系统是否达到开通策划标准及设计要求,通过综合联调暴露设备、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优化系统参数,满足开通需求。广州地铁从1997年6月28日一号线首通段开通试运营,到2014年中旬运营9条线路,164个车站,总里程达260公里,预计到2017年底,还将开通线路长度约260公里,届时投入运营线路约520公里。下面,对广州地铁新线运营筹备期开展的综合联调工作及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单位进行的相关业务咨询工作时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供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参考。 2 综合联调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综合联调是一项涉及专业多、单位多、人员投入大的工作,协调难度大,往往建设现场信息不对称。解决方案:1)在开展综合联调工作前建立推动该项工作的总公司/集团公司层面涵盖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技术分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货商等单位的综合联调组织架构,在总公司/集团公司的统一调度下,并指定一个统筹负责的部门(建议由运营单位牵头),分层级进行沟通协调,避免建设单位与运营单位沟通不顺畅的问题。2)提前招聘人员,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运营单位人员加大下现场检查和学习的力度,与建设单位一起配合跟踪设备单体调试,为参与或牵头综合联调工作打下基础。3)牵头部门要建立综合联调发现问题的处理机制,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企业邮件、QQ、微信等,及时公布调试实施计划安排、问题整改计划。并定期牵头与相关单位开会落实问题整改情况,讨论解决综合联调需要协调处理的事项。4)提前在总公司层面讨论、制定和下发综合联调的前提条件和具体方案,组织各方学习;具体项目执行前半个月组织本项目参与的各方人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1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所称工程监测,是指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测量测试仪器、设备,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及工程围(支)护结构等的变化情况(如变形、应力等)进行经常性地量测和巡视观察,并及时反馈监测成果的活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 1.3 本指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的管理。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除应遵循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2监测技术管理与预警要求 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工程围(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工程周边环境的位移、倾斜、开裂,岩土体位移、土压力变化,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等。 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项目及其控制指标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说明。其中工程周边环境的监测项目及其控制指标应当经专家论证后确定。 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方案,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范围、监测对

象、监测项目、控制指标、监测频率、监测方法、测点布置平剖面图、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配备等。 2.4 工程监测的基准点应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稳固、可靠。 工程围(支)护结构监测点应在围(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布设;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点与岩土体、地下水监测点应在施工之前埋设。 基准点、监测点应当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埋设,并清晰标识类别、编号、保护要求等信息。 2.5 基准点、监测点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并定期巡视。发现基准点、监测点受到破坏,应及时恢复或补救,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 2.6 监测点埋设并稳定后,应至少连续独立进行二次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2.7 监测数据应当根据施工进度,严格按照监测方案中的监测频率要求及时采集,保证监测数据真实、连续、准确、完整。 2.8 监测报告可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快报等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进度、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等。 2.9监测过程中应当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及巡视观察信息,发现工程安全状况异常时应当进行监测预警。 2.10 监测预警的级别按照险情或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由大到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2.11监测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应当由各地根据工程特点、建设规模、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精编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壹、填空题(共27空,每空1分) 1.地铁和轻轨的运营管理可分为3部分:列车运行、车站站务、设备运转。 2.集成系统的3个基本特性是:开放系统、应用需求和接口。 3.BAS系统设备总体而言包括了3类设备:车站空调通风系统、隧道通风和其他系统及其机电设备。 4.车站BAS系统除了要具备火灾工况的防灾联动控制系统功能之外,同时它具备对控制范围内的的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如电源控制、导向控制、和屏蔽门的控制等。 5.BAS是壹个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的壹个特点就是它处理各种形式的接口,如FAS 接口、低压专业、主控系统。 6.火灾报警系统壹般由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装置以及火灾联动控制装置组成。 7.车站级FAS的工作模式有监视模式、报警模式、消防联动模式及防灾通信模式等。 8.车站级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车站系统和设备的监控和联动控制。 9.自动化监控系统按照信息的实时响应性要求,可分为实时数据库和事务数据库管理系统俩大类。 10.地铁防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分为中央级和车站级。 11.在BAS系统中,车站级监控系统位于车站,以车站监控工作站、PLC控制器为基础,具体包括车站监控局域网、打印机、后被操作盘等。 12.设备运转管理以机电设备管理为主,主要是供电系统和地下车站中的通风和供电空调系统。 13.完整的变电所供电系统应当包括保护测控装置、网络层、管理层三大部分。

1.国内地铁第壹次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是北京地铁1期工程。(×) 2.ATP是自动防护系统通过固定闭塞或移动闭塞技术实现列车的自动保护,控制方式不同于壹般工业自动控制。(√) 3.地铁信号系统属于安全系统。(√) 4.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多壹电力SCDA系统为核心。(×) 5.在BAS中,模式控制由OCC实现,模式的判断,命令的发出及正确的模式编号的获得成为实现模式的关键所在。(√) 6.在BAS中,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主要由各PLC控制器完成,PLC是车站BAS 系统的核心。(√) 7.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心脏,是系统运行的指挥中心。(√) 8.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在OCC设置了EMCS、FAS、SCADA三个独立的总监控功能。(√) 9.在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EMCS+SCADA+FAS系统在中心是壹个完全集成的综合系统共属相同的中央服务器。(√) 10.在城轨交通中,完成接口的开发且实现成功,这是集成系统构建成功的关键。(√) 11.(×) 12.在FAS的车站级功能主要有监视、报警、控制以及其他系统的联动等。(√) 13.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是壹个地理上分散的DCS系统。(×) 补充:轨道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以电力SCADA系统为核心。(√) 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以电力SCADA系统为核心。(×)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名词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名词解释 1、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是指的是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通常主体结构封顶后,主要是内外部装饰装修,水电通风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施工,也就是封顶之后还有很多工程要处理,相当于完成了工程的一个主要部分。 2、区间隧道: 是指用于连接轨道交通相邻两个站点之间的隧道。 3、区间隧道贯通: 俗称洞通,是指整条线所有的区间隧道全部贯通。 4、短轨通: 是指将一段段25米长的钢轨轨排铺设到位,形成一条贯通的轨道。

5、长轨通: 在“短轨通”的基础上,对轨排间的轨缝进行焊接和锁定,形成一条连续的、没有缝隙的轨道。 6、车站附属结构: 车站附属结构指的是地铁出入口,风道、风井、风亭等,与车站主体结构区分开来的,作为配合主体使用,较重要的结构,且是一种独立的结构。 7、机电设备安装: 指机电设备的组装,如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设备的组装。 8、电通: 是地铁的专业用语,表示地铁的送电线路全线接通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通电。电通主要是为电客车、车站机电设备、通信、信号及辅助系统设备提供可靠电源;电通之后,各车站的变电所将通电,车站内机电设备,包括通信信号、动力照明、通风、电扶梯等将陆续进入受电调试阶段。供电系统后期还将进行接触网牵引供电设备的送电热滑等工作。

9、冷滑: 冷滑是指列车不带电情况下由内燃机车牵引进行的运行试验,目的在于检查车辆段和运营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线路几何尺寸是否达到运行规范、信号连锁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10、热滑: 是指在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前,在牵引供电变电站向接触网送电的情况下,地铁运营列车首次依靠机车受电弓从接触网取电源作为动力进行运行,对地铁线路、供电系统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的一种试验过程。 11、联调联试: 是指在单系统调试、接口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全系统模拟运行和整合调试,验证各系统运行是否仍然正常、各系统之间的匹配程度及稳定性、系统的能力和故障状态下应急处置方案的能力,发挥各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匹配,达到设计要求,满足运营需求。 12、通车试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点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 1、什么叫城市化?三大标志?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南京地铁二号线,始末站? 2号线:贯穿主城东西中轴线客流走廊,东连仙林大学城,西通河西新城区,中间穿过新街口中央商务区。途经孝陵卫、中山门、明故宫、新街口、汉中门、莫愁路、纬九路等车站。始末站:油坊桥站,经天路站。 3、纽约公交车的优势? 纽约公交车窗户之间设有彩色橡皮胶带,下车前按一下胶带,前方屏幕即会显示“要求停车”字样,如今一些新车扶手上还添置了“停车按钮”。在纽约乘坐公交车,不论人多与否,车辆停稳前不用预先起身离座,公交车前门关启由司机掌控,后门绿灯亮时表示可推门下车,还有的车后门设有黄色橡皮胶带,按一下车门即会自动开启。 纽约市公共汽车不论距离远近,票价均为2美元。乘客可用“捷运卡”乘车,两小时内可免费换乘地铁或其他线路公交车一次。如使用硬币购买,乘客可向司机索要一张换乘卡,两小时内也可免费换乘其他线路公交车一次。“捷运卡”月票、周票和日票换乘次数不受限制。此外,纽约市还设有“特快车”线路,大多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跨区运营,票价5美元。 中小学生由学校发放学生“捷运卡”,上学期间乘车费用全免。此外,每位成年人还可携带3名身高44英寸及以下的儿童免费乘车。 公交车上下口均配有升降梯,以方便残疾人、老人以及手推婴儿车的妇女上下车。车内还专设轮椅车停放区,每遇残疾人上车乘客均自觉让座,驾驶员将座椅折起后,会帮忙将轮椅车固定好以防不测。老年人专座一般设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即使没有明显标注,遇有老年人上车则必须让座。残疾人若不方便当时支付车费,可向司机索要由捷运局预付邮资的信封,回去后将车费寄还即可。 4、轨道交通的几种换乘方式? 站台换乘、节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混合换乘、站外换乘。 5、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规则,轨道交通与公交场站的四种衔接模式? 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放射—集中布局模式:常规公交线网主要以轨道车站为中心成树枝状向外辐射。 ②途经—分散布局模式:常规公交线网由途经线路组成,公交停靠站分散设置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的道路上。 ③综合布局模式:上述两种布局模式的复合形式。线网由始发线路和途经线路共同组成,且集中布置一个换乘枢纽站和分散布置一些换乘停靠站。对于规模较大的轨道枢纽站,一般采取这种衔接布局模式。 轨道车站与公交场站有四种衔接模式: ①常规公交车辆直接在道路旁边停靠,利用地下通道与轨道车站站厅或站台直接相连。 ②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处于同一平面,常规公交停靠站和轨道车站的站台合用,并用地下通道联系两个侧式站台,该形式确保有一个方向换乘条件很好,而且步行距离很短。 ③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某一路径,使常规公交车辆到达站和轨道交通出发站同处一侧站台,而常规公交车辆出发站与轨道交通到达站同处另一侧站台。 ④集中布局模式:在繁忙的轨道车站,衔接的公交线路较多。为避免客流进出站对车流造成干扰,每个站台均以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与轨道车站站厅相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