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觉的实验报告

错觉的实验报告

错觉的实验报告
错觉的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书

实验一

错觉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证实最典型的缪勒-莱伊尔(muller--lyer)

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 2、实验器材:

错觉实验仪

3、成员:某某

4、实验内容:

(1)仪器有三种不同箭羽线夹角的线段,实验时选择一种做实验,其余的二种用挡板挡

住。

(2)仪器直立于桌面,被试位于一米以远,平视仪器的测试面。主试移动仪器上方的拨

杆,即调整线段中间箭羽线的活动板,使被试感觉到中间箭羽线左右两端的线段长度相等为

至。可以验证箭头线与箭尾线的长度错觉现象,并读出错觉量值。 5、实验数据:

6、实验小结:

本实验中,通过对错觉实验的实施,我们测试了小组成员的长度错觉,差值数据普遍在

3mm左右,我们了解到了人体错觉的基本测量方法。

实验二

大小常性测量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用比对法验证视觉大小常性现象;(2)学习测定大小常性的方法;(3)讨论距

离对大小常性的影响;

(4)讨论标准刺激大小对大小常性的影响。 2、实验用具:

ep510大小常性测定仪两台。 3、小组成员:

某某

4、实验内容:

(1)选择长度为2m以上的场地,让被测者站在距离实验仪器1.5m位置。(2)测试员

调节手边大小常性测量仪,改变两个测量仪三角形大小,使其不同,注意应有时从大到小调,

有时从小到大调,采用abba的序列。指导语如下:“请你注意正前方屏幕上三角形的大小,

并照此大小指挥测试员调节手边的测量器,直到你主观感知到一样大小为止。”报告记录员记

下你调节后图形的数值。

(3)记录员将读得的数据记入大小常性记录表。实验中,记录员不得将测量数据告知被

试。

5、实验数据:(单位:mm)

(1)根据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实际差别计算大小常性系数。

kb=(r―s)/(a―-s)或 kt=(lgr―lgs)/(lga―lgs)式中,a:标准三角形

高;r:被试匹配的三角形高;

s:完全没有常性时三角形应有的高 s= d /(a* d)

(式中d:被试与标准刺激的距离,d:被试与比较刺激的距离)

(2)我的测量数据(差值,单位:mm)

6、实验小结:

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标准刺激下还是在标准距离下,人对物体的大小直觉恒常性系

数都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结果说明:物体远近会导致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变化,而在人的知觉中仍然能较正确地

反映不同物体的实际大小。

实验三

动感方位辨别测量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测定左右前臂在左右空间上位移的动

觉感受性,了解练习次数的多少对动觉感受性提高程度的影响。

2、实验用具:

动觉方位感受辨别仪笔纸

3、成员:某某

4、实验内容:

(1)设定角度记录设定的角度;

(2)读出本人实际动感方位的角度;(3)计算本人设定角度与实际角度的差值;

5、实验数据(单位:度):

6、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如何测量人体手臂方位辨别,和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与分析实验数据,也对自己的在方位辨别方面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数据方面

较好的分析人机工程。

实验四

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来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 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2、实验

用具:

bd-ii-601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3、小组成员:

某某

4、实验内容:

手指灵活性测定的常用方法是:被试用一把镊子钳,把数十根金属针分别插入一块具有

数十只小孔的板内。以完成任务所用时间作为检测的指标。

实施过程:

(1)将手指灵活性测试板(上有100个小孔)插入机箱。打开附件盒,露出插针盒。

(2)接通电源,被试利手握着镊子,坐在测试板前。

(3)同伴说明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测量手指灵活性的实验。你面前的手指灵活测试板

上有100个孔,插针盒里有100根插针,你的任务是用镊子将盒中的插针插入孔中。插的顺

序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即第一根插在第一排的最左边的一个孔,第二根插在第一排的从

左数第二个孔,以此类推,第100根插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孔。要求你插得快并要插到

位,(即插到底)。

(4)被试理解指导语后,即可操作实验。当第一根插针插入第一排最左边的一个孔时,

仪器内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最后一根插入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孔时,停止计时。显示被

试完成任务所用时间。

(5)主试记录十次测试实验结果,并绘制个人练习曲线。 5、实验数据 (单位:秒)

完成测试所需时间: 6、讨论

根据练习曲线,分析手指及手指尖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 7、实验小结篇二:人

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一人体静态尺寸测量

1、实验目的

(1)、学习人体测量仪器的用法,测量人体的静态尺寸;(2)、学习人体尺寸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实验内容

(1)测量人体静态尺寸;

(2)根据统计学原理求各测量尺寸的均值、方差,并得到第5、95百分位的大小; 3、实验仪器及器材

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脚规

4、实验步骤

(1)学习使用各测量仪器;

(2)将测量的各项静态尺寸填入下表;

(3)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并算出5、50、95百分位数的人体测量数据。

每位同学分别测出自己的身高、坐高等列入表格。8-10个同学一组计算出均值、方差、标准差。 5、实验结果分析

表1 测量人体主要尺寸(mm)

注:根据自己实际测得项目可做更改

实验二、视觉错觉测试实验

1、实验目的:

测试人的正常视觉是否存在误差。 2、实验原理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而且是必然产生的。错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几乎是难免的,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当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时,每个人都会出现错觉,只是错觉量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它并不是心理的一种缺陷。

错觉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是几何图形视错觉。本仪器主要是证实最典型的缪勒—莱伊尔(muller - lyer)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缪勒—莱伊尔错觉是指两条等长的线段,由于一条两端画着箭头,另一条两端画着箭尾,看起来前者比后者短。这是由于人的知觉整体性引起的错觉。 3、实验方法

仪器直立于桌面,被试位于一米远,平视仪器的测试面。主试移动仪器上方的拨杆,即调整线段中间箭羽线的活动板,使被试感觉到中间箭羽线左右两端的线段长度相等为止。可以验证箭头线与箭尾线的长度错觉现象,并读出错觉量值。

另一种箭羽线夹角的线段,重新测试其错觉量值,并比较不同条件即不同箭羽线夹角对错觉量的影响。 4、实验结果

被试者

测试值

测试结果

备注

5、结果分析

实验三、光亮度辨别实验

1、实验目的

测试被测人对光亮的识别是否正常。 2、实验方法

(1)、把仪器的光刺激部分放在被试的对面。(2)、接通电源

(3)、把两个光刺激中的一个作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作为变异刺激。

(4)、对标准刺激选定一个亮度,实验开始时把变异刺激的亮度调得比标准刺激较暗或较亮。

(5)、如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则由被试或主试连续调节变异刺激,置到被试看

起来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明度相等为止。也可以由主试按一定的梯级逐一调节变异刺激,

通过渐增或健减的程序,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

(6)、如制作明度量表,以分段法制作明度的比例量表。

(7)、在任何实验中,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都要一定的顺序互换位置。 3、实验结果

篇三:王黎明人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2012级工业设计姓名:岳宝海学

号:20124027128 任课教师:岳宝海

实验一人体静态尺寸测量

1、实验目的

(1)、学习人体测量仪器的用法,测量人体的静态尺寸;(2)、学习人体尺寸在产品设

计中的应用。 2、实验内容

(1)测量人体静态尺寸;

(2)根据统计学原理求各测量尺寸的均值、方差,并得到第5、95百分位的大小; 3、

实验仪器及器材

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脚规

4、实验步骤

(1)学习使用各测量仪器;

(2)将测量的各项静态尺寸填入下表;

(3)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并算出5、50、95百分位数的人体测量数据。每位同

学分别测出自己的身高、坐高等列入表格。8-10个同学一组计算出均值、方差、标准差。

5、实验结果分析

表1 测量人体主要尺寸(mm)

序号项目均值方差标准差 5% 50% 95%

身高 1620

立姿眼高 1436

肘高坐高 925 954 962

837 870 904 坐姿眼高 729 738 765 784 754 坐姿膝高 456 463 485 523 481.75 682.25 26 438.98 481.75 524.52 肩宽 351 368 375 397

胸厚 176 186 194 215

1740 1495 1770 1780 1730 3260 57 1636 1730 1823 1643 1651

107.3 958

892

1556.25 979 6943 83

372.75 192.7 272.75 428 16 21

3166 2002 1902 56.2 44

819 892

43.6 682.2 754 825.7

1419.72 896 1556.25 979

346.43 158 372.75 192.7 399 227

1692.75 1061 964 结论:1、求百分位的公式x=身高的均值+(-)(sd*k)

2、1%--50%直接的数据时,式子中用“-”,当50%--99%之间的数据时,式中取“+”。

3、第50百分位是各个数值的均值。

4、第95百分位的k值是1.645

5、经过对比数值发现各组数据较书上对应的数据相比较小,数据的准确性跟被测的样本

数目有关。

实验二、视觉错觉测试实验

1、实验目的:

测试人的正常视觉是否存在误差。 2、实验原理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而且是必然产生

的。错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几乎是难免的,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当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时,

每个人都会出现错觉,只是错觉量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它并不是心理的一种缺陷。

错觉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是几何图形视错觉。本仪器主要是证实最典型

的缪勒—莱伊尔(muller - lyer)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缪勒—莱伊尔错觉

是指两条等长的线段,由于一条两端画着箭头,另一条两端画着箭尾,看起来前者比后者短。

这是由于人的知觉整体性引起的错觉。 3、实验方法

仪器直立于桌面,被试位于一米远,平视仪器的测试面。主试移动仪器上方的拨杆,即

调整线段中间箭羽线的活动板,使被试感觉到中间箭羽线左右两端的线段长度相等为止。可

以验证箭头线与箭尾线的长度错觉现象,并读出错觉量值。

另一种箭羽线夹角的线段,重新测试其错觉量值,并比较不同条件即不同箭羽线夹角对

错觉量的影响。 4、实验结果被试者岳宝海

测试值 4 1 0

测试结果

4 1 0

备注差 4 差1 差0

5、结果分析

当被试位于一米时,被试者调整两端长度相同时,实际箭头线的长度大于箭尾线的长度,

观察其他同学的数据发现总体的趋势是实际测量的箭头线长度大于箭尾线长度,但是,但是

仍然还有部分同学正好相反。

随着距离的增加,整体趋势保持不变,但是误差值,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部分出现

了结果相反的现象。由此得出距离越大误差越大。

实验三、光亮度辨别实验

1、实验目的

测试被测人对光亮的识别是否正常。 2、实验方法

(1)、把仪器的光刺激部分放在被试的对面。(2)、接通电源

(3)、把两个光刺激中的一个作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作为变异刺激。

(4)、对标准刺激选定一个亮度,实验开始时把变异刺激的亮度调得比标准刺激较暗或

较亮。

(5)、如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则由被试或主试连续调节变异刺激,置到被试看

起来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明度相等为止。也可以由主试按一定的梯级逐一调节变异刺激,

通过渐增或健减的程序,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6)、如制作明度量表,以分段

法制作明度的比例量表。

(7)、在任何实验中,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都要一定的顺序互换位置。 3、实验结果

结论:当被测试数值较小时,测试的结果的误差较大,当被测试数值较大时,测试的结

果的误差较小,由此得出当数值较大时,人眼感应的变化范围降低。同时与光源的亮

度和颜色有关,被测的光是偏黄色的淡黄色,因为黄色是亮色,对人眼的刺激较大,降低了

识别的范围,因此所得出的数据的误差较小,测试的结果较准确。篇四:人因工程修订实验

报告书

实验一“错觉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实验二“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实验三“空间图形的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数据:

第一

第二

第三

3

四、实验结论:

实验四“动作技巧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篇五:似动实验报告

似动现象实验报告

2010210745 汤霞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 摘要:似动现象是指当某一物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好像在运动,是一

种对静止物体产生

的运动错觉。该实验是在黑色背景下以两个红色亮点为研究对象,在时距和空间距离两

个变量的影响下,观察两个亮点之间的关系是先后出现、同时出现还是由一点向另一点移动;

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时空条件。

关键词:似动现象、时距、空距

1.引言

运动知觉是对空间中的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而似动现象是运动知觉现象的一种,属于

运动错觉。它是空间中不同位置的静止且不连续的刺激相继呈现,却被知觉为一个刺激在空

间连续运动的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这种现象使观众产生连续运动的知觉的。似动现象的实验

室研究,多半是关于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对它的解释还处于假设的阶段,目前

能确定的是,似动现象发生在较高的信息加工水平,它是动觉信息同刺激位置信息整合在一

起的结果。

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

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如果

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

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默,于1912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

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2.方法

2.1 被试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3名,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右利手 2.2 仪器和材料

仪器:装有ps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红绿黄三色键反应盒材料:黑色

屏幕,红色小圆点(直径为0.5cm) 2.3 实验设计

在黑色背景上相继呈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0.5cm)。两个小圆点可在不同的时距和空

距条件下呈现。在每种空距的条件下按照,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

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这12个时距的升序和降序做24次判断。在每种时、

空距条件下,演示1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呈现:

刺激 1 →时距→刺激 2 60ms 5~500ms

60ms

空间距离的实验顺序按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

按三种不同的顺序进行实验,图示如下:顺序 1 2 3 甲 2 5 8

乙 5 8 2 丙 8 2 5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到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让被

试判断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先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500ms

开始,逐渐减少时距到5ms,同样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每个被试对每个空距判断24次,三

个空距共判断72次。 2.4 实验程序:

①让被试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开启计算机,进入实验“似动现象”。根据事先的分组选择

实验的顺序后按回车键开始实验。

“在适当时间间隔下,有着一定距离的两个静止刺激物(亮点)

②屏幕上显示如下指示语:

先后出现,会使观察者产生只有一个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

现象。下面屏幕上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呈现两个红点。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同

时呈现的,请按红键;如果你认为它们是运动的,请按黄键;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先后呈

现的,请按绿键。看明白以上这段话后,请按回车键继续实验。”然后屏幕按照选定的顺序呈

现刺激,准备时间为1000ms,刺激呈现时间为60ms,同一空间间距下,每个时距从5ms开始,

依次增加至500ms,再从500ms依次减小至5ms,共判断24次,刺激间隔时间为800ms,不

同任务间隔时间为2000ms。

③换下一名被试,重复上述实验。④记录全班被试的结果。 3.实验结果

根据3位被试的实验结果,整理数据如下表:

表1:各种时空距离下三种反应的次数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个时空距离此案的似动阈限值如下表:

表2:各种时空距离下观察亮点的似动阈限值

空距(cm)

2 5 8

上限 250 200 60

下限 100 60 10

(上限-下限)(ms)

150 140 50

根据收集所得的数据,以时距为横坐标,似动次数的百分数,3种空距为参量,作图如下:

4.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本实验呈现的刺激强度下,先后呈现两红色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20ms。空距一定时,随着时距的增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时距一定时,空距越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当刺激的强度、形状一定的情况下,当缩短时距时,只有减小空距才能产生似动。

由折线图可看出,在时距小于60ms时,2cm空距产生的似动现象并不总是最多,这可能是因为似动现象通常受到暗示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另外,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被试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由于实验前告知了被试什么是似动,所以对于受暗示性较强的被试,容易产生似动;暗示性较差的被试,则不容易产生似动,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似动效应,因而实验结果受被试的主观的影响较大。 5.结论

由实验结果分析可得,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是2cm,最优时距是20ms。该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吻合。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摘要实验为验证启动效应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在实验室对16名被试进行了内隐记忆的测验实验。将实验数据用配对T检验得出结果:实验假设成立,即启动效应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 关键词内隐记忆再认回忆 1.导言 人类记忆具有相当复杂的认知功能,先前经验对记忆测验成绩的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表现为记忆的外显(explicit)或内隐(im—plicit)类型。近20多年来,研究者对两种记忆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即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依赖不同的记忆系统,而这些记忆系统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Gazzaniga M S.1998)。 这一结论的基础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早在20世纪60年代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中就已发现二者的分离现象(Warrington E K,1974),即在回忆和再认先前学习过项目的直接记忆测验中,与控制组相比,遗忘症病人的测验成绩差,表现出记忆缺陷。但在模糊词辨认、词干补笔等间接测验中,与控制组一样,遗忘症病人也表现出对学习过项目的优势,保存着完整的启动效应(孟迎芳,2006)。 在再认阶段,实验采用类似Rugg实验中的新/旧再认测验,分析由再认出旧单词、未再认出旧单词和新单词的原因。把再认出旧单词与新单词的正确率差异作比较发现旧单词的正确率高于新单词的正确率。采用这一范式的原因之一是单一的再认测验能有效地去除不同测验任务的影响。已往对内隐记忆的测量多采用内隐记忆测验,但有证据表明,多数传统的内隐测验其信度要比外显测验低很多,因此通过不同的记忆测验获得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分离不一定是反映记忆系统的差异,有可能只是方法上的假象(Buchnert A,2000)。原因之二是“当学习过的项目在记忆测验中呈现时,回忆和启动都倾向于发生。”(Paller K A.,2000)实验在再认阶段采取信度系数较高的新/旧再认测验,分析由不同类型的旧项目与新项目之间的再认差异,以对旧项目的有意识提取并成功完成了当前作业来表示外显记忆,而对于没有意识再认出的旧项目,如果它产生的较高的回忆正确率也表现出与真正新项目引起的启动效应不同,则表明这些项目也对当前作业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被被试察觉。 2. 方法 2.1 被试 主试: 被试:、心理学本科班16个同学,矫正视力和裸视正常,均为右利手。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2.2 仪器和材料 实验材料:两组英文单词(常见、不常见)每组十个,用于勾画的材料和用于补笔的材料。 2.3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验证启动效应和再认记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记忆系统。 自变量:测验项目类型(常见、不常见)因变量:再认、补笔的正确率 2.4 实验程序 1、主试指导被试做好实验准备,给予指导语。 2、主试依次呈现两组英文单词材料,让被试进行勾画填写。 3、休息一分钟,开始下一部分的实验,主试呈现未学习过的不常见的英文单词步骤同上,被试明白后开始实验。 3.结果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6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级应用班的44名同学作为被试,每名被试运用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进行以减数法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试验108次,本实验旨在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并学习减法反应时方法。最后的结果显示,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确实存在,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理论得到验证。 关键词短时记忆减法反应时视觉编码 1引言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本实验研究的是测试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结果: 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位数的增加,记忆广度开始下降。 关键词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数字 一、引言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其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用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如“5”,“577”,“华东师范大学”这些数字、数字的集合和词都可以作为一个信息组块,甚至一个谚语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如“勤能补拙”。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如果把低层次信息组块适当地再编排为数量较少的高层次信息组块,则将使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幅度地增加。 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memory span)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被试所能记住的材料数量是有个限量的。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ckobs,1887)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例文_1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605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例文Short term memory experiment report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例文 摘要:Miller(1956)通过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为7±2个单位。本研究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容量。用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模式,记录被试作业的正确个数,以验证短时记忆的容量。关键词: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组块 一、前言 短时记忆( short term memory, STM) 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与长时记忆相比, 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 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 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

(一)被试 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 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 (三)材料 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 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3、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6位数字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三次不能通过为止。 4、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 三、结果 实验数据: 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T检验: 四、讨论 1、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完全是处于7?2个单位中,有部分被试的数据是超出这个范围的,被试存在个体差异。

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实验编号:2013.2.8.6 2013学年第2学期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专业年级:应用心理2012级 实验组别: 实验者:李德輝10120320139 其他成员: 实验时间:2014.3.19

摘要本实验使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通过呈现40个外国著名人物和普通百姓的译名,要求被试对呈现的人名中的著名人物作出见过与否的判断,来探究导致错误记忆的内隐社会认知因素。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二年级的6名学生,男女比例1:1。 关键词错误记忆内隐性社会认知 1 引言 错误记忆是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现象。它表明了记忆的改变和扭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发生的,因而许多错误记忆与内隐记忆是相关联的。 错误记忆现象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他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战争”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这个故事。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故事变得越来越短。但奇怪的是,被试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加自然合理,有的甚至还渗入了一些伦理内容。研究者将这种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现象就被称之为错误记忆(False Memory)。 由于错误记忆常常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不适合用来研究错误记忆。研究者多采用与内隐记忆有关的方法来研究错误记忆。 有研究表明,对社会信息的记忆比对非社会信息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本实验采用一个有趣的“瞬间成名”的测试来解释内隐记忆对产生错误记忆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6名,男女比例1:1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外国人名的译名(三个字),工40个,其中男性人名20个(字为蓝色),女性人名20个(字为红色)。 2.3 实验步骤 (1)登录并打开 PsyTech 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记忆错觉现象中的内隐性”。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参数),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指导语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指导语是:下面将依次呈现

(完整版)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师范学院教育学院10级应用心理,,) 姓名: 学号:100210117 合作者: 日期:

摘要: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以安庆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的36位同学为被试,在心理学实验教学程序上进行内隐记忆的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得到内隐记忆是存在的。 关键词: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知觉辨认;再认法 1 引言 所谓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根本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故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unconscious mem-ory)或无察觉记忆(unaware memory)。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流露出先前经验的记忆而意识不到是在对这些经验进行回忆?这种内隐记忆的证据是什么?它们又以什么方式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动?内隐记忆的存在又向我们提示了些什么呢?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解答这些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 1.题目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2.引言 R.Conrad(1964)的一项研究给被试视觉呈现字母,随后报告字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使用听觉编码而非视觉。而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不同字母对(Aa和AA)判断是否同一字母的反应时不同,这否定了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只用听觉编码的观点。对于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先后问题,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视觉编码在先。 根据R.Conrad的实验,研究者们还在探讨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本实验研究作为一个验证性研究,为存在视觉编码提供证据之外,还将探讨在不同时间间隔下反应时差的差异的内部机理。 3.方法 3.1被试:心理系大三学生 3.2仪器材料:字母对AA、BB、Aa、Bb、AB、BA、Ab、Ba 3.3实验程序: 3.3.1:实验前被试阅读指导语,清楚不同判断的按键方式,尽量正确的判断,并尽快按键反应 3.3.2:第一次实验时,每对字母对随机出现6次,前12对时间间隔是0s,中间12对间隔0.5s,最后12对间隔2s。36次完毕后,被试休息30s。继续第二次实验,但这次时间间隔按0.5s-2s-0s进行;同样休息30s进行第三次实验,这次间隔按照2s-0s-5s进行。被试看到呈现的字母后,尽快正确判断字母是否相同,并尽快按相应的键。 4.结果 表a 各水平下被试平均正确反应时(ms) 间隔(ms) 音同形 同 音同形 异 音异 形异 0 561.59 707.00 777.95 500 519.05 681.79 734.54 2000 489.62 639.46 725.00 表b 各水平下被试平均正确率(%) 间隔 (ms) 音同形 同 音同形 异 音异 形异 0 97.86 91.88 90.38 500 98.08 92.95 89.53 2000 98.08 92.74 90.60 表a显示: 音同形同比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在各个间隔时间水平下的反应时均值都要小;(多因素方差分析) 每种音形水平在时间间隔上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b显示: 音同形同比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在各个间隔水平下的正确率均值都要大。而同一音形水平下的各个时间间隔水平上正确率均值相差不大。

部分报告法实验报告

部分报告法-瞬时记忆1引言 过去的再现法实验是在被试识记完项目后,要求他尽量多地再现全部项目(全部报告法),以此确定其保存量,但此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极为短暂的记忆(毫秒级)。部分报告法的特点在于:它不要求被试再现全部项目,而只要求再现指定的一部分,再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果估算保存的总量。 在Sperling的实验中,他比较了部分报告法和全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记住4-5个,而部分报告法则可多达8-9个。 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即在呈现识记材料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让被试部分报告。结果发现,当延迟0.5s时,部分报告法所得结果与全部报告法接近;当延迟1s时,两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2 方法 2.1 被试 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男生,矫正视力正常。 编号:201104021219 性别:男年龄:20 姓名:刘一玉学历:出生日期: 1992-10-20 所属:职业:测试日期:2013-06-14 11:16:40 2.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计算机,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 实验材料:三行英文字母,每行4个(12个字母之间没有重复)

2.3 程序 屏幕上出现三行英文字母,每行4个(12个字母之间没有重复),呈现时间为75ms。实验为组间设计。 字母呈现完之后,在屏幕左边会出现一个箭头,指向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的位置,即表示要被试回忆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箭头的颜色分别是红、黄、绿)。让被试立即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两次实验之间间隔约十秒钟,共做30次实验,实验中间阶段,被试适当休息。 3 结果 总量: 4.10 上: 1.10 中: 1.50 下: 1.50 4 讨论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说明人的感觉作用和记忆形成的术语。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觉器管,使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登记。 上中下三行的保存量不存在显着差异。对于实验方法,认为部分报告法可以将材料纵向呈列,随机让被试报告一列的字母。原因是大多数人习惯于横向阅读,而横向阅读可能出现被试根本来不及看注意以外的那两行字母,并且被试可能在实验中转移了注意。因此可能导致被试在报告第一行的结果时较差。 按照Spering的理论,被试能够识记所有刺激,实验结果也表明上中下三行的保存量是没有显着差异的。 5 结论

心理学综合实验设计系统产品说明

心理学综合实验设计系统产品说明 一、研发背景 现如今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都已开设心理学这门专业,实验心理学课程更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实验心理学课程难度大、理论较复杂等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传统实验仪器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每台仪器只能做同一类实验,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00年左右北京师范大学张学民教授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将心理实验与计算机实现完美结合,倾力打造了PsychELab?心理学综合实验设计系统。本系统为教育部“实验心理学”名牌课程科研成果之一,主要应用于高等院校、师范院校教师的心理学实验教学工作及心理学专业研究工作。PsychELab?心理学综合实验设计系统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实验等内容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其把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式,特别是实验设计的方法,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应用研究的技能。目前有超过二百所高校与单位在使用PsychELab?心理学综合实验设计系统,它是国内开发最早,内容最全面,使用最多的心理学实验教学软件。 本系统自进入市场以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认可,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根据这些建议,我们在专家指导下结合专业教学需求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特进行了此次产品升级。本次升级新增多个经典实验和范式,实验内容更加全面;重新梳理了实验内容,结果更加精准,实验更富趣味性;完善了教学指南,使您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专业传承,品质升级,只为助您上好心理实验课,培养更优秀的心理实验人才! 二、软件功能 1、实验内容丰富: 满足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程心理学、高级心理学的实验教学需求,包括各学科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演示资料以及200多个实验内容。 2、自定义实验材料: 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实验材料、定义实验参数,使实验具有更强的拓展性,增加了灵活性和实用性,理论上每个实验设计软件可以设计无数个实验。 3、实验过程标准化: 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完全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和计算,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 4、实验数据查询与导出: 用户可随时对被试的详细实验数据和基本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可将实验的结果数据导出,便于用户使用SPSS、EXCEL等统计工具进行进一步实验结果分析。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 1.导言 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2)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3)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4)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 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响近因作用但不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一、实验简介: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认知实验室电脑及内隐记忆相关仪器一套 实验材料:共有160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各80个词语。一组为学习用词,一组为混淆用词 三、被试选取: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 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6 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级应用班的44名同学作为被试,每名被试运用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进行以减数法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试 验108次,本实验旨在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并学习减法反 应时方法。最后的结果显示,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确实存在,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理论得到验证。 关键词短时记忆减法反应时视觉编码 1引言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篇一:记忆广度实验 数字、字母、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12级心理系师范班10120330131 李敏 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称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本实验通过对华师大12级10名被试的数字与字母的短时记忆实验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测定了各个被试的不同材料记忆广度,比较个体差异、材料差异、性别差异等影响因素,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探索性别间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差异。发现数字记----------------精选公文范文---------------- 1

忆广度大于字母记忆广度,数字记忆广度同样大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存在被试间差异和性别差异。 关键字记忆广度短时记忆字母数字空间位置 1 引言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 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 ----------------精选公文范文---------------- 2

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如果把低层次信息组块适当地再编排为数量较少的高层次信息组块,则将使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幅度地增加。 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memory span)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被试所能记住的材料数量是有个限量的。 有研究表明,不同性质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精选公文范文---------------- 3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2010-11-3的 摘要: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以西南大学09级师范班36位同学为被试,在心理学实验教学程序上做内隐记忆的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得到存在内隐记忆。 关键词内隐记忆(启动效应)辨认再认外显记忆 1 引言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 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 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1 引言 实验逻辑 此次实验是根据短时记忆是以听觉编码为主的原理,该原理可以得出如果字母发音不同,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的推论。那么该实验就是要通过同时控制字母形状和发音形成的三个实验水平a1、a2、a3(其中a1:字母形状发音都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a3: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实验旨在通过三个不同水平下的比较,探索视觉编码是否存在短时记忆中。 实验假设 我们假设视觉编码存在短时记忆中。若实验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正常。那么可以得到,短时记忆存在听觉编码。因此在字母形状不同发音相同、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 实验预期 被试在不同刺激条件a1、a2、a3下(a1字母形状名称均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a3字母形状和名称都不同)的反应时存在差异。 2.方法 被试:五人一组,互为主被试,共85名被试。 实验材料:JGW—B型心理实验台的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1个,练习卡片3张(DD、Dd、DG),实验卡片16张(见下表),注视点卡片1张。 实验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

实验程序: 统计方法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3 结果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 在字母形状和发音都相同、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和字母形状和发音都不同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N=3) 条件M(SD)min max 形状和发音都相 同(a1) 形状不同但发音 相同(a2)

形状和发音都不 同(a3)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差异 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的结果发现,不同条件下,被试反应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F(2)=,P=0);再通过多重比较结果分析发现:a1≠a2,a1≠a3,a2≠a3,见表2. 表2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检验的结果 4 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假设得到了验证。在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与(a3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的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显着。这个结果表明,在字母形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字母发音的不同会影响到被试反应时的结果,即短时记忆存在记忆的声音编码,这一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的设计是比较合理。a1(字母形状发音都相同)与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的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显着,这表明,在字母发音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字母形状的不同也会影响被试反应时的结果,即短时记忆存在记忆的视觉编码。 5 结论

人因工程课程实验--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摘要: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测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本实验测试了短时记忆广度。不同被试者的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被试者的记忆方式有关系。例如将较长的数字组块记忆比单独记忆效果要好。 关键词:记忆广度短时记忆记忆方式 1.引言 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所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刺激系列可以通过视觉呈现,也可以通过听觉呈现。呈现的刺激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 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

约为10%。但是超过15 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这是由于它最能体现记忆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7+-2。 2.方案 2.1 实验仪器:BD-Ⅱ-407型记忆广度测试仪(Memory Span Tester)2.2 被试者:东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大二学生4名。 2.3实验步骤: ①将键盘的插头与仪器被试面板上的插座连接好,接通~220V电源。 ②按下复位键,由程序将码Ⅰ灯、计分灯、顺答方式灯置亮,数码管显示为0202.00 ③被试者按下回车开始测试。在见到回答亮〔绿灯〕,用键盘按顺序回答记忆的数字,回答正确,回答灯灭,加0.25 分,被试再按回车键,仪器接着提取下一组以供再次回答。 ④基础分为2.0分,答对一个数组记0.25分,答对4个数组(一个位组)计1分,答对14个位组计满分16分。计分公式:F=2.0+0.25X(F 是被试者的得分,X是被试者正确回答的次数)。 ⑤由仪器自动计分、计位、计时、计错。 ⑥主试者可以随时改变码Ⅰ和码Ⅱ。

暗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概述

暗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概述 王红椿Ξ 刘 鸣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 摘 要 心理学家通过采用事后提供误导信息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中的催眠、想象等暗示性程序发现的记忆歪曲和记忆移植现象,说明记忆的改变并不局限于对经历的或记得的情节的某方面的修改,它还能创造虚假的自传性事件记忆。关键词:暗示 错误记忆 记忆歪曲 记忆移植 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Bartlett 的开创性研究后,心理学 家开始意识到记忆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原本复制,而是一个重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和歪曲,此后的一系列系统研究表明,如果当前的情境或测验项目在概念上或知觉上与先前的相似,那么就容易出现错误记忆,但这种错误记忆也可能是人在回忆时对暗示所做出的反应。由于暗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对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受暗示性、证人证词的准确性以及心理治疗中记忆恢复的准确性等争议性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且对它的研究比以往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更接近生活,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因而引发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 记忆的暗示性是指把那些由他人所提供的信息,如误导性提问整合到回忆中去的现象。暗示对记忆的影响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缘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经历了如一次犯罪或一场事故等事件后又接触到与事件不一致的或错误的信息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表明,人们在接受了误导性的信息后,新信息会被整合到回忆中干扰对原始记忆痕迹的提取,从而产生记忆歪曲。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是内在的,目击者通常无法觉察到它的影响。此后,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暗示对记忆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记忆歪曲和记忆移植。 1 暗示条件下的记忆歪曲 对暗示性的记忆歪曲的系统的实验室研究是由Loftus 及她的同事们所进行的,他们通过采用误导提问和提供事后信息的方法,对语词和视觉记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一般的程序是,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事件的录像带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描述文章或进行误导性提问,在一段时间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问题,最后对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分析。如Loftus 等(1978)考察了词语的误导信息对视觉信息的影响,被试观看一个交通事故录像,事件中关键的细节是停车信号,随后的车祸描述中被试阅读到的却是让车信号,结果在再认测验中,误导信息组被试更多的错误声称所看到的录像中出现的是让车信号,事后误导信息影响了被试的正确再认。此后,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都发现在暗示这种特殊的外部干扰条件下记忆发生了预期性改变,如Loftus 等(1974)研究中被试回忆出了不存在的碎玻璃,McCloskey 和Zaragoza (1985)[1]的研究中被试把铁锤回忆成了螺丝刀等。 但目击者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看过那些暗示细节呢?Lindsay (1990)[2]发现即使告诉被试某些信息是虚假,被试仍然报告了事后误导信息。Zaragoza 和Lane (1994)[3]在来源监控测验中,要求判断所考察的项目是来自于原始事件还是事后的描述,结果许多被试判断为来自于原始事件。Zaragoza 等(1996)[4]采用“知道/记得”判断方法发现,被试通常对那些暗示过的项目判断为“记得”而不是“知道”,被试似乎难以区分原始事件中的真实项目与事后暗示过的项目。对事后误导效应解释,一种是Loftus (1980)提出的记忆损伤说,该解释认为误导信息通过阻止或抑制对原始信息的提取而损伤了对该事件的记忆。但原始事件与事后事件究竟是如何储存的?Loftus 和Hoffman (1989)[5]认为相关事件并不是独立的存储,一些单个事件通常会建构一个代表了该情节的要旨或总意义的综合的记忆痕迹。这个建构的记忆必定包含干扰,这使原始事件无法与潜在的记忆表征中的错误干扰相区分。而Estes (1997)[6]认为,原始和干预事件的记忆痕迹是平行的、独立的储存在记忆中,所以存在把原始事件与不正确的暗示相区分的可能。目前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另一种观点是McCloskey 等(1985)[1]的反应偏向说。他们认为被试的错误记忆是由于使用的再认测验的具体形式导致的。如Loftus (1978)研究中的再认测验中只有两个选项,事件的项目和暗示的项目,在误导组中,不记得事件的被试有50%的可能会选择暗示过的项目,而控制组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故错误记忆可能是基于偏向(接受暗示的信息,这是唯一记得的信息)而不是干扰(不能提取原始事件)。他们通过在再认测验中排除暗示过的项目,并且包含两个没有暗示过的错误项目来阻止反应偏向。如果暗示项目会阻止对原来事件记忆的提取,那么误导组的成绩要差于控制组的成绩,结果两组没有差异,支持了反应偏向说。第三种是Zaragoza 等(1994)[3]来源的错误归因说。根据来源监控的假设,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记忆在特征上是不同的,如对知觉加工结果的记忆有更多的知觉细节,而其它心理活动的产物(如心理表象)则包含更多的认知操作的信息。对不同的特征的评估能够被用来判断记忆来源,还可以区分不同来源的记忆。由误导信息程序产生的错误记忆是由于原始事件中所看到的项目与随后会谈或故事阅读中的项目产生了混 Ξ通讯作者:王红椿。E 2mail :wanda200309@1631com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9(4):905-9089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