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路径

最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路径

最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路径
最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路径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

2.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4.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二、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最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路径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 2.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4.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证 肝胃不和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2)肝胃不和证: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3)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2.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1)针灸疗法 (2)拔罐 (3)耳穴疗法 3.饮食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好转,可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2.电解质紊乱纠正。 3.尿酮体转阴。 4.B超提示宫内胚胎存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治疗过程中出现需终止妊娠的情况,退出本路径。 3.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异位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的诊断和处理 异位妊娠约占所有妊娠的1~2%,是妊娠前3个月最常见的急腹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近年来由于现代诊断技术的提高及妇产科医生的警觉,异位妊娠常常能在未破裂前早期诊断,其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为药物治疗赢得了时间。 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破裂型的和未破裂型的异位妊娠。典型的三联征是停经、腹痛及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可能有6~8周的停经史,盆腹腔疼痛主要发生在下腹部,患侧更重。当支持子宫内膜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hCG)下降时可表现为少量断续或持续褐色出血。腹腔积血多时,膈肌受到刺激可以引起胸痛及肩部疼痛即为四联征,可伴有晕厥、眩晕。 严重的腹痛、低血压提示破裂型的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多,需紧急的外科手术治疗。未破裂型的异位妊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有轻微的症状(下腹不适、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妊娠试验阳性)或无症状,但随时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腹腔内大出血。 对于前次异位妊娠史、输卵管手术史或盆腔炎症性疾病史的孕妇要注意除外异位妊娠辅助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 妊娠试验 ①尿hCG妊娠乳胶凝集抑制试验: 这种定性试验在hCG25mIU/mL水平及以上能测出阳性结果,对妊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99%,提供经济、快速有用的结果。 ②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放射免疫测定法: 定量试验在5mIU/mL[国际标准制品(IRP)]就能测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hCG放射免疫测定高。 异位妊娠时着床部位的血供不良,血β-hCG一般较正常宫内妊娠低。异位妊娠、宫内孕的各种流产及少部分正常宫内孕的患者三者血hCG水平有交叉重叠,因此单次测定能肯定是否妊娠,但不能区别是正常妊娠或病理妊娠。 血清β-hCG)测定动态观察很有意义,正常早期宫内孕时血hCG的倍增时间为1.4-2.2天,而异位妊娠时可达3-8天。孕6周前每48小时测定血β-hCG 85%的正常宫内妊娠呈正常倍增。 孕6周前每48小时β-hCG升高<66%或β-hCG持平或下降,要高度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孕6周后hCG增长速度减慢,β-hCG测定阴性可以排除异位妊娠的诊断(罕见的例外)。 2.血红蛋白和血球比积:连续测定是有帮助的,在观察时,血红蛋白和血球比积下降较最初读数更为重要。 3.白血球计数:50%的异位妊娠患者白血球计数正常,但也有升高。 4.血清孕酮:近年来将血清孕酮测定作为筛选异常妊娠的一个工具。 血清孕酮水平≥25ng/mL的妇女中97%为正常的宫内孕,仅<2%异位妊娠和<4%异常宫内妊娠血清孕酮≥25ng/mL。≤5 ng/mL为异常妊娠,包括异位妊娠、不能存活的宫内孕。对血清孕酮≤5 ng/mL的患者进行刮宫干扰正常宫内孕的可能性极小。 二、超声波检查: 1.腹部超声常在妊娠5~6周或排卵后28天或血清hCG>6000-6500mIU/mL(IRP)宫内妊娠可以辩认出来。当血清hCG6000-6500mIU/mL(IRP)时,94%的正常宫内孕可见。 2.阴道超声阴道超声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误诊率为10%。在血清hCG1500-2000mIU/mL(IRP)时宫内妊娠囊多可见。

最新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2016年版)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0)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输卵管挤压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 66.0201/66.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停经、或伴腹痛、阴道流血等。 2.体征:可有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必要时血孕酮检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输卵管挤压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0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 (4)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除外合并宫内妊娠)。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血β-hCG持续下降 3.伤口愈合好。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 入院后监测血压评估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二)诊断依据。 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丰有吉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妊娠前是否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疾病病史,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 2.症状:此次妊娠高血压、蛋白尿、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少尿、抽搐等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3.体征:水肿程度、体重变化情况、胎动情况; 4.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尿量及眼底,超声胸腹水。胎儿特殊检查:超声、脐动脉血流、电子胎心监护;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明确;

2.有入院指征;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评估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血脂、D二聚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胎儿超声及脐动脉血流、胸腹水超声、心电图、眼底、24小时动态血压。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头颅CT或MRI检查、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 (七)降压药物选择及MgSO4的使用时机。 1.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使用方法; (八)终止妊娠及期待治疗为入院第 2-4天。 1.严格把握终止妊娠指证。

2016年最新妊娠剧吐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doc

妊娠剧吐( 2016 年版) 一、妊娠剧吐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怀孕 5-10 周频繁恶心呕吐; 2.体重下降较妊娠前>5%; 3.体液电解质失衡及新陈代谢紊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禁食补液,根据呕吐情况每日补液量约2000-3000ml ,纠正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 2.应用止吐剂; 3.终止妊娠。 (四)标准住院日4-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早孕妊娠剧吐编码 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六)入院后第 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血凝、甲状 腺功能; (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 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B 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入院当日开始每日补足生理需要量+丢失量,包括糖盐水、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氯化钾; 2.止吐剂首选维生素B6,一线药物效果欠佳时与患者沟 通后酌情给予其他种类止吐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如胃复安、 PPI 类药物; 3.终止妊娠:住院期间出现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 温持续在℃以上、心率≥120 次 / 分、伴发Wernicke 综合征时及时终止妊娠。 (八)住院期间复查的频率及项目。 1.复查的频率:根据患者入院时电解质紊乱程度及尿酮 体严重程度可每1-3 天复查一次; 2.复查项目:尿常规、电解质。

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一、过期妊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期妊娠(ICD-10:048) 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以末次月经计算:停经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 2.根据排卵日计算:根据基础体温提示的排卵期推算若排卵后280日仍未分娩者。 3.B超检查确定孕周:妊娠5-12周内以胎儿顶臀径推算预产期,妊娠12-20周内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推算预产期。 4.其他:妊娠最初血、尿HCG增高的时间、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以及早孕期妇科检查发现的子宫大小均有助于推算预产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

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应当尽可能避免发生过期妊娠,争取妊娠足月时分娩。确诊过期妊娠的患者,应当根据胎盘功能、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2.引产:确诊过期妊娠而无胎儿窘迫、无明显头盆不称。 (1)引产前促宫颈成熟:引产前应当常规进行宫颈评分,宫颈Bishop评分<6分,引产前应当给予促宫颈成熟治疗。 (2)引产:对宫颈成熟,Bishop评分≥6分且胎头已衔接者,采用催产素静滴引产。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护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 (四)标准住院日4-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048过期妊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当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查者); (4)心电图;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教案 目的要求: 1.掌握异位妊娠的定义及分期论治; 2.熟悉异位妊娠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3.了解异位妊娠的治疗新近展。 定义 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两者的含义稍有不同。 中医无此病名,但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本病约95%发生在输卵管(本节以输卵管妊娠为例讨论)。 输卵管、卵巢、阔韧带、腹腔等处妊娠 病因病机 实—宿有少腹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虚—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脾肾气虚,不能把孕卵及时运送至子宫。 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1 气虚血瘀 肾气虚弱 中气不足 本病的实质是少腹血瘀实证。 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的包块型属癥证; 已破损期(休克型/不稳定型)属少腹蓄血证阴阳离决(厥证、脱证)。 血瘀——既是因又是果 (一)输卵管的病变: 1.慢性输卵管炎:管腔变窄或管道不畅; 2.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3.绝育手术 4.输卵管外的肿瘤压迫;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宫腔内的异物或宫内膜的异常 (四)其他 1. 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足; 2.生殖道发育异常; 3.孕卵游走; 4.精神因素等。输卵管妊娠的变化与结局: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和继发性腹腔妊娠。 诊断要点 1.病史:停经史及早孕反应,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未破损前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一侧隐痛。 破损者多有停经、下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三大症状(甚至晕厥休克)。 3.检查:全身/下腹。 妇检:未破损前/已破损后。 辅查:血/尿HCG、血分析、B超、诊刮+病理、后穹隆穿刺术、腹腔镜检查术等。 鉴别诊断 1、宫内妊娠流产 2、黄体破裂 3、卵巢囊肿蒂扭转 4、急性盆腔炎 5、急性阑尾炎等。 异位妊娠最容易诊断,异位妊娠最不易诊断

2016年最新妊娠剧吐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妊娠剧吐(2016年版) 一、妊娠剧吐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O21.000/O21.001/O21.100)(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怀孕5-10周频繁恶心呕吐; 2.体重下降较妊娠前>5%; 3.体液电解质失衡及新陈代谢紊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禁食补液,根据呕吐情况每日补液量约2000-3000ml,纠正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 2.应用止吐剂; 3.终止妊娠。 (四)标准住院日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早孕妊娠剧吐编码? 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血凝、甲状腺功能; (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入院当日开始每日补足生理需要量+丢失量,包括糖盐水、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氯化钾; 2.止吐剂首选维生素B6,一线药物效果欠佳时与患者沟通后酌情给予其他种类止吐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如胃复安、PPI类药物; 3.终止妊娠:住院期间出现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持续在38.0℃以上、心率≥120次/分、伴发Wernicke综合征时及时终止妊娠。 (八)住院期间复查的频率及项目。 1.复查的频率:根据患者入院时电解质紊乱程度及尿酮体严重程度可每1-3天复查一次;

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和临床治疗

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和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0T17:25:20.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刘嘉宁 [导读]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任何部位,习称宫外孕。 刘嘉宁(黑龙江省医院 150056)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148-02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诊断临床治疗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任何部位,习称宫外孕。在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占95%左右,其他如腹腔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子宫颈妊娠等极为少见。在妇科急诊手术中,异位妊娠占首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约占1%,近年来众多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与敏感的β-HCG测定、超声技术进展、腹腔镜检查等有关,使过去那些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能早期进行准确诊断。 (一)诊断 【病史】 1.停经输卵管妊娠在出现流血前,多有6~8周的停经。间质部妊娠则停经时间较长,3~5个月。有20%~30%的病人无明显停经史,应该再仔细的追问所谓末次月经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与以前的月经有无不同,往往发现两者不完全相同,有可能将蜕膜组织部分剥脱而致的流血作为末次月经,或由于月经仅过期几日而不认为是停经。 2.腹痛是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妊娠物在管腔内增大压迫输卵管时,可产生下腹一侧性的隐痛或酸胀感,疼痛不剧烈,病人可耐受,此乃由于输卵管扩张、牵张输卵管浆膜所致;有时为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输卵管阵发性收缩导致的。 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病人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流人腹腔,产生下腹部刺激性疼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提示有新的出血。当血液聚集在子宫直肠陷凹中,产生肛门坠胀感和排便感。内出血较多时,可由一侧下腹痛扩散成全腹痛,或刺激膈肌而引起肩胛部放射样疼痛。 3.阴道流血输卵管妊娠胚胎死亡后,随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典型的出血为量少、淋漓不尽。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样,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量病人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并伴有下腹痛,这种出血乃蜕膜组织退行性变后剥离引起,在血液中混有蜕膜的碎片,少数病例可能有整片蜕膜组织排出,所谓“蜕膜管型”。 4.晕厥与休克是急性腹腔内出血和剧烈腹痛引起,多见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输卵管不全流产,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定,并有腹膜刺激症状。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但症状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5.腹部包块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形成血肿的时间长或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少数由于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而在腹部可扪到。 【查体】 1.早期输卵管妊娠时,一般无明显体征。腹腔内出血多时,病人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体温一般正常,出现休克时体温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如体温超过38℃,则考虑大多数合并感染。 2.内出血不多时,仅患侧腹部有压痛;内出血量多时,可有整个下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叩诊时有移动性浊音。由局部血肿包块形成时,则于下腹部可触及固定的包块。反复出血并聚积时,包块可不断增大变硬。 3.盆腔检查 (1)阴道内少量血液。 (2)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子宫较大较软,可能触及长大的输卵管及轻度压痛。 (3)发生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宫颈着色、轻度水肿、变软,明显举痛,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摇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这是加重对腹膜的刺激所致;子宫略为增大,变软;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其大小、形状、质地常有变化,边界多不清楚,触痛明显,活动性差。病变持续较久时,肿块机化变硬,边界渐清楚,常与子宫粘连在一起,触痛程度已减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但是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局部有明显压痛;破裂所致的征象与子宫破裂极相似。【诊断要点】典型病例三要素:闭经、腹痛、异常出血。 典型体征:宫颈举痛、摆动痛、子宫增大小于停经月份、一侧包块、子宫漂浮感、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阳性。 辅助检查:尿孕试验阳性、血β-HCG值低于宫内孕,常在4000U/L左右、宫内未见孕囊、附件区囊性占位、盆腔有积液。 (二)治疗 原则是手术治疗为主,其次是非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病人内出血较多时,病人处于紧急状态,立即行开腹手术。 (1)切除患侧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妊娠破裂型、已生育、内出血并发休克的病人。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切除患侧输卵管。 (2)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及输卵管病变情况选择术式,若伞端妊娠可挤压将妊娠产物挤出;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开窗术;峡部妊娠行病变节段切除再端端吻合。有条件医院可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术。 (3)根据病人失血情况术中、术后及时补充血液及胶体液,全血、浓缩红细胞、血浆、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2.非手术治疗适合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病人。 (1)化学治疗:一般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病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者,肿块直径<4em、孕囊内无原始心管搏动,少量内出血、血β-HCG<2 000U/L者。 全身用药:甲氨蝶呤(氨甲喋呤)0.4mg/(kg.d),肌内注射,5d为1个疗程,若单次剂量肌内注射,常用lmg/kg或50mg/m。计算,在治疗第

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

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 一、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CD-10:O10-O99 行医疗性引产患者(ICD-9-CM-3:73.0/73.1/73.4)。 (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科杂志,2008年,第43卷,第1期)。 引产的主要指征: 1.延期妊娠(妊娠已达41周仍未临产)或过期妊娠; 2.母体疾病,如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 3.胎膜早破,未临产者; 4.绒毛膜羊膜炎; 5.胎儿因素,如可疑胎儿窘迫、胎盘功能不良等; 6.死胎。 引产的绝对禁忌证: 1.古典式剖宫产术史、穿透子宫内膜的肌瘤剔除术史、子宫破裂史者; 2.完全性前置胎盘或前置血管; 3.明显头盆不称; 4.胎位异常,横位;

5.宫颈浸润癌; 6.活动期生殖道感染; 7.未经治疗的HIV; 8.对引产药物过敏者。 引产的相对禁忌证: 1.臀位; 2.羊水过多; 3.双胎或多胎妊娠。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科杂志,2008年,第43卷,第1期)。 (四)标准住院日≤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行医疗性引产患者(ICD-9-CM-3:73.0/73.1/73.4)。 2.无引产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当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一、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TCD编码:BFR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编码:000.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谈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病期诊断 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流产,但病情较轻。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临床常见证候: 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 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患者。 2.病期和辨证属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且β-HCG

<1000IU/L、输卵管妊娠包块≤3cm者。 或病期和辨证属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9分,且β-HCG <1000IU/L者。 3.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或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β-HCG定量、孕酮(P)、雌二醇(E2);经腹/经阴道子宫双附件彩超;血常规、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尿常规、生化检查、感染四项、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便常规、肝胆脾B超、双肾膀胱输尿管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胎元阻络证:化瘀消癥,杀胚止痛。 (2)正虚血瘀证:扶正化瘀,消癥杀胚。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封包疗法 (2)外敷疗法 4.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消失。 2.血β-HCG<50IU/L。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体征或辅助检查提示病情加重,而改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 孕更为确切和科学,因宫颈妊娠、宫角妊娠等实际上属于子宫的一部分,若称宫外孕不甚确切,而称异位妊娠则更为恰当。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 妊娠发生在输卵管的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和伞部。间质部妊娠(Interstitial Pregnancy) 妊娠发生在输卵管的间质部。输卵管妊娠流产(Tubal Abortion) 妊娠物被从输卵管伞端挤出。异位妊娠破裂(R uptured Etopic Pregnancy) 异位妊娠已经侵蚀种植的组织,产生内出血。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Unrupture d Tubal Pregnancy) 输卵管妊娠尚未侵蚀输卵管壁。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孕卵在卵巢内着床和发育。其诊断标准为:(1)患侧输卵管必须正常;(2)胚囊种植于卵巢;(3)妊娠部位必须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4)有组织学证实胎囊壁上有卵巢组织。腹腔妊娠(Abdominal Pregnancy) 孕卵在腹腔内任何部位生长发育称为腹腔妊娠,可附着于腹腔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小肠、胃、肝脾、子宫及附件等浆膜面上。继输卵管妊娠流产、破裂等后,胚胎落入腹腔继续生长发育的称为继发性腹腔妊娠,孕卵直接种植在腹腔内的称为原发性腹腔妊娠。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 孕卵在子宫颈管内(即组织学内口至外口)着床和发育。宫角妊娠(Cornual Pregnancy) 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角部,向宫腔内发育。解剖上是将圆韧带起点作为子宫腔与输卵管连接点的标志。宫角妊娠时胚囊位于同侧圆韧带附着点的内侧可与间质部妊娠鉴别。慢性异位妊娠(Chronic Ectopic Pregnancy) 临床上或称陈旧性异位妊娠。常继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胚胎死亡,腹腔内异位妊娠组织引起的慢性下腹疼痛、盆腔包块和形成的肠和腹膜的粘连症状。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 ) 异位妊娠经保守性治疗后滋养细胞继续生长,表现为hCG继续升高或下降停滞和/或腹痛,严重者可再次出现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体部内膜。当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

异位妊娠病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 一、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异位妊娠病,属未破损期; 西医诊断:输卵管妊娠(ICD-10编码:O00.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产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病期诊断 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流产。 3.病情分类 平稳期:输卵管妊娠未出现休克者,生命体征平稳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临床常见证候: 胎元阻络证 胎瘀阻滞证(因病例较少,不进入本路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属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的诊断。 2.病期诊断属未破损期。 3.未破损期属胎元阻络证,β-HCG<1000IU/L,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3cm且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者。(参照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 4.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或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未破损期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 (2)血β-HCG、孕酮(P); (3)心电图; (4)子宫双附件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部X线片、生化、便常规、肝胆脾B 超、双肾膀胱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 未破损期胎元阻络型,以活血化瘀,杀胚止痛为主。 2.口服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主。 3.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活血化瘀为主。 4.中药封包外敷下腹部患处。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主要症状下腹痛、阴道流血消失或明显减轻。 2.β-HCG<30IU/L。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影响因子评分增加,而改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者,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第九章 异位妊娠

第九章异位妊娠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习称宫外孕(extrauterine pregnancy)。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异位妊娠与宫外孕的含义稍有差别。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腹腔妊娠(abdominal pregnancy)、阔韧带妊娠(board ligament pregnancy)及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等;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宫颈妊娠不包括在内。此外,子宫残角妊娠(pregnancy in rudimentary horn)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异位妊娠类似,特附于本章内简述。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国外(以美国为例)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1989年的1∶5l;国内由1∶167~322上升至l∶56~9扎,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第一节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的发生部位以壶腹部最多,约占60%,其次为峡部,约占25%,伞部及间质部妊娠少见。 [病因]

1.输卵管炎症可分为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输卵管粘膜炎严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轻者尽管管腔束全堵塞,但粘膜皱褶发生粘连使管腔变窄,或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输卵管周围炎病变主要在输卵管的浆膜层或浆肌层,常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淋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输卵管炎常累及粘膜,而流产或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输卵管周围炎。结核性输卵管炎病变重,治愈后多造成不孕,偶尔妊娠,约1/3为输卵管妊娠。 结节性输卵管峡部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输卵管炎。该病变系由于输卵管粘膜上皮呈憩室样向峡部肌壁内伸展,肌壁发生结节性增生,使输卵管近端肌层肥厚,影响其蠕动功能,导致受精卵运行受阻,容易发生输卵管妊娠。 2.输卵管手术曾患过输卵管妊娠的妇女,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原有的输卵管病变或手术操作的影响,不论何种手术(输卵管切除或保守性手术)后再次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约为10%~20%。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形成输卵管瘘管或再通,均有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可能,尤其是腹腔镜下电凝输卵管绝育及硅胶环套术。因不孕经接受过输卵管分离粘连术,输卵管成形术(如输卵管吻台术、输卵管开口术等)手术使不孕患者有机会获得妊娠,同时也有发生输

输卵管妊娠的病理

输卵管妊娠的病理 女性对于输卵管妊娠的问题很容易忽视,因为不太了解他的危害。而很多女性都不太懂输卵管妊娠是什么,他的病理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其实他是跟避免失败或着是受精卵游走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输卵管妊娠的病理是什么? 输卵管妊娠的病理的简述 输卵管妊娠流产多见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发病多在妊娠8-12周。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粘膜皱襞内,由于输卵管妊娠时管壁蜕膜形成不完整,发育中的囊胚常向管腔突出,终于突破包膜而出血,囊胚可与管壁分离,若整个囊胚剥离落入管腔并经输卵管逆蠕动经伞端排出到腹腔,形成输卵管完全流产,出血一般不多。 若囊胚剥离不完整,妊娠产物部分排出到腹腔,部分尚附着于输卵管壁,形成输卵管不全流产,滋养细胞继续侵蚀输卵管壁,导致反复出血,形成输卵管血肿或输卵管周围血肿。由于输卵管肌壁薄,收缩力差,不易止血,血液不断流出,积聚在直肠子宫陷窝形成盆腔血肿,量多时甚至流入腹腔。 输卵管妊娠危害极大 输卵管妊娠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停经恶心呕吐等早孕症状。早孕的实验室检查阳性。输卵管妊娠破裂可出现剧烈疼痛、腹壁强直和反跳痛,甚至因内出血引起休克。常有宫颈触痛,腹部压痛,腹腔内出现液体和附件肿块等表现。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7%。据统计,输卵管妊娠80%位于壶腹部,13%在峡部,5%在伞端或漏斗部,其余位于间质部。双侧输卵管妊娠已报告150例以上,而输卵管和宫内妊娠同时发生的报告已超过500例。 以上就是输卵管妊娠的病理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女性无论是发现什么样的身体变化都不应该不关系,因为任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及时的治疗和预防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路径

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期妊娠状态(ICD: O00.101) 行妊娠终止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10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引产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体检、彩超、化验结果等, 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 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 意事项 □行口服药物引产或羊膜腔内利 凡诺注射引产术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 注意事项 □完善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注意腹痛及阴道血流液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 化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腹痛及阴道血流液情况 □准备接产/或无痛分娩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引产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常规饮食 □留陪伴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检查、凝血四项、 输血九项、肝肾(脂)全、心 电图 □米非司酮片150mg po qd □超声引导下利凡诺100mg羊膜 腔内注射 长期医嘱: □引产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留陪伴 □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情 况 □米非司酮片50mg po bid(非 羊膜腔穿刺者) 长期医嘱: □引产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留陪伴 □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情 况 临时医嘱:(分娩前) □米索前列醇片0.6mg po st(非羊膜腔穿刺者) □米索前列醇0.1舌下含化 (必要时)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缩 宫素10u,静脉滴注10-15滴 每分钟(必要时) 临时医嘱:(分娩后) □缩宫素 20u im st!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引产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腹痛及阴道流血流 液情况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引产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腹痛及阴道流血流 液情况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异位妊娠手术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应对象 异位妊娠需手术治疗患者 (二)术前准备 1.入院后给予按妇科常规护理、一级护理及普食。 2.入院必须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术前三项)。 (4)尿妊娠试验,血HCG。 (5)彩超:盆腔、肝胆胰脾、双肾、膀胱、输尿管。 (6)心电图。 (7)胸部X片检查。 (8)妇科检查。 3.根据情况采取后穹窿或腹部穿刺,抽出不凝血。 (三)手术前特殊准备 1.建立静脉通路(2路),下尿管,心电监护。 2.签署手术同意书。 3.术区备皮,清洁脐部,备血(红细胞及血浆)。 4.禁食水。 5.抗生素皮试,术中带药。 6.术前给予阴道擦洗1次。 7.术前针: 8.欲保留输卵管者带垂体后叶素。 (四)术中注意事项: 1.填写病理单。 2.寻找标本,并向患者家属展示标本。 (五)术后恢复 1.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2.术后第一日复查血常规及尿常规、血HCG,根据病情确定使用抗生素 时间。 3.一级护理1-2天后改为二级护理。 4.术后排气后改半流食,排便后改普食。 5.术后第一或二日拔出尿管。 6.若有腹腔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根据情况拔出(引流液为浆液性,

量少于20ml)。 7.术后根据情况复查血常规及血HCG,必要时需给予药物治疗(米非司 酮及甲氨喋呤)。 (六)开腹手术出院条件 1.血常规正常,血HCG下降。 2.体温正常(大于2日),病情稳定。 3.切口愈合良好。 4.出院开具诊断证明。 (七)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7天及术后一个月门诊复查,并遵嘱复查; 2.术后一个月必要时行宫腔镜通液或普通通液检查; 3.交代避孕方式; 4.病情变化随诊,根据不同患者遵不同医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