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分层思想

浅谈分层思想

浅谈分层思想
浅谈分层思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姓名:杜超峰

学号:201401115

班级:2014011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浅谈分层思想

摘要: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关键字:网络七层协议、比特、传输

正文:"分层"思想在计算机学科中运用特别多。计算机内部、网络的应用等等都特别多的运用了分层思想。

计算机网络有七层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是,DTE和DCE双放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

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为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 on layer),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分层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分层思想,可以有十分广义和开阔的理解。

分层级,体现了一种分层思想,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

分阶段,也体现了一种分层思想。我们做一件事,要经过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其实都是一个层级。

分层思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每一层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的人或者物,要考虑的仅限于这一层的东西。而此层与其他层的关系,就体现在“接口”(interface)上。每一层的任务,就是把上一层的产品拿来,作为前提,然后,进行本层次的工作,然后产出产品,交给下一层。

这样,这一层,就相对轻松一些,因为,这样体现了专业化和流程化。举几个例子。

最著名的,流水线,其实就是一个分层思想的体现。当初德国生产落后,还处于一种半机械化的地步。希特勒收到外国财团的资助,掌权,

并进行扩张。

当时,德国的工业突飞猛进,历史书上说,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劳,其中很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引进了流水线的管理思想。流水线,一量汽车,从设计,到加工,从一个工序的每一个螺丝钉的安装,到整车的出场,一条龙下来。

观察其过程,每一个工人,关心的,不是这辆车到底做的怎么样,他关心的只是他自己负责的这个螺丝钉到底拧上去没有。

他把前面一个工人做好的一个半成品,拿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继续交给后面的工人。

突然,让我想起了食堂吃完饭收盘子的过程。

再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上网,当我们发送一封邮件的时候,我们只管把邮件发送出去,到底这些邮件的内容是通过怎样方式传到别人那里,其实我们并不关心。

这就很突出的体现了分层思想的一个特点,我们只关心这一层级上的东西。其实,这封邮件在我们的电脑这边,经过了业务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通过电缆传过去,然后在对方的电脑那边,再反过来,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业务层。于是对方看到了我们的信息。

但是,这么复杂,这么专业的内容,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关心邮件发出去没有,对方只关心,收到了没有。因为我们只在关心顶层的事情,下层与我们无关。

那么,让我们再看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的过程。我们关心的只是我买了东西,交了钱,然后,对方给咱们把东西寄过来。我们并不关心这东西是怎么寄过来的。到底是用那种快递,是申通,圆通,还是顺丰,都没关系。因为我们在顶层。

我们再细分析一下我们的底层是怎么工作的。

淘宝上的卖家把东西交给某个快递,这个快递公司把邮包交给火车司机,火车司机运到,然后交给快递这边的办事处,然后,交给咱们。这是一个三层的结构。

卖家买家

| |

快递公司快递公司

| |

车站——火车———车站

我们观察每一层,每一层的那批人其实关心的只是他自己那一层的事情。

卖家到买家,他只关心买什么东西,东西好不好,交没交钱,以及(接口:)东西是否寄出,拿到。

快递公司甲到快递公司乙,只关心把各种物品重新打包,还有(上接口:)从买家卖家哪里有没有拿到包裹,收到付款等,以及(下接口:)从邮包有没有送到车站,或者从车站取回。

车站,只关心,找个火车司机,把东西运过去。

虽然,每一层的人,都在说“我把包裹运过去了”。但是,考虑的层次

完全不同。买家、卖家只考虑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运过去。快递公司只关心重新整理后的包裹(包含很多人的物品)有没有运过去,而火车司机只关心这个火车有没有运过去。

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好处。也就是多样化。买家、卖家可以有好多,快递公司我们也可以有好多家,比如申通,圆通。而运输方式我们也可以有很多,比如飞机、汽车。

我们把这样的分层运输和直接运输(也就是卖家直接坐火车去把物品交给买家)做个比较。效率更高了,也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谈论一下一个企业内部的结构。

现在的基本结构,也都是分层结构。

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我们做什么,然后并不关心谁去做,和如何做。而中层管理者,关心的是,(上接口:)高层管理者让做什么,以及(下接口:)让哪些基层员工做什么样的事。基层员工关心的是买什么材料,怎么做好这个事。

这样,就是一个层次关系。

高层——中层——基层

高层中层的接口或许是一个报告,一个会议,一次沟通。中层基层的接口,同样是这样。

每一层,只关心自己层的事情。为什么说,中层管理者最累,因为他要管两个接口。

再比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架构,其实和企业里很相似。

我国的人民代表,有市级代表,省级代表,这样,就是一个层层汇报

和沟通的过程。

我国虽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理性的分析一下,其实和封建社会,没有什么质的不同,还是一个层级社会。每一层的人,接触本层的人,也很少关心别的层级的人,觉得别的层次关心不着。或者说,只关心相邻层级的人。

而,外国的民主是如何的呢?我们观察美国的大选,一人一张选票,大家都有机会。其实,究其本质,就是这个社会的层级变得简单,变得透明,层级数量变少了。

层级变少,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发展,能够登上更高的层次。于是,也就更自由,更开放。

总结一下分层思想的特点,每层当中的多样化,层与层之间的专业化。好了,我们再想一想分层思想的问题和弊端。

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层出问题,整个出问题。也就是,每一层都很重要,层与层是串联的。如果有一层没有做好,后面的都跟着错。

对于那个寄信的例子,每一层其实都是有利益关系在牵制,所以快递公司要做到最好,火车司机也要做到最好。

另外也因为这种分层是双向,多选择的分层,于是,这种层级是一种很健康很良性化的层级。

而单向的分层呢?

而对于流水线,比如一个工人做的慢,那么后面的人都要等待,于是就会造成一定程度浪费。

再比如国家或公司的层次,高层的信息往下传,中层因为没有做好自

己的工作,那么基层也就会出问题。于是说,中国的腐败,高层,基层都不腐败,就是中层腐败。

组织的分层是单向的,所以也十分危险。

这里,最最重要的,就是监管,一种监管,保证了每一层的良性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整体有较好的表现。

于是,一句话,分层的结构,监管很重要。

再回到我们的国家。我国为什么强调稳定是前提,因为我们其实是不稳定的。大树招风,关键就是因为他大。一棵树高了,就容易晃。一个层级,层级数多了也就不问了。说外国制度好,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层级少,所以,比较稳定。而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多层级的社会,所以十分不稳,同时,也容易监管不力。

任何一次的动摇,都有可能有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

社会分层十讲笔记

第一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定义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是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包括了个人或者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和在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 二、社会差异、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正等概念辨析 三、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一、社会分层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几乎所有重要社会学理论家,对分层问题都有所关注 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帕克、帕森斯、米尔斯、吉登斯、布迪厄、福柯 三、社会分层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四、关于中国社会急剧分化的现实与社会分层 第三节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一、形成社会分层的机制是什么? 第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定义了社会资源的价值。 第二,社会分配规则决定这些资源在不同位置的社会群体中如何分配。 第三,社会分层机制形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社会流动”。 二、构成社会分层的两个基本方面 第四节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 一、社会封层标准的目的与意义 二、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第一,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剥削与被剥削划分社会阶层。(马克思) 第二,按照收入划分社会分层群体。 第三,按照市场地位划分阶层。(韦伯) 第四,根据职业划分社会阶层。(涂尔干) 第五,根据政治权力划分阶层。 第六,按照文化资源区分阶层。 第七,社会资源。 第八,因社会声望资源不同而形成的分层群体。 第九,民权资源的分配。 第十,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分配。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2015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 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李海涛*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社会层级研究提供了两种不同分析范式。它们在理论性质、分层标准和意义背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并且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力和判断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在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上具有优势,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方面显得更胜一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观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比较政治学 人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主体。在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人由于掌握资源的不同而居于不同的层级,对资源标准的确定以及对社会层级的划分向来是政治社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就理论形态来说,在对社会分层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和韦伯的研究具有标识性意义,他们的基本范式和核心观点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的成分,同时也存在许多重要的分歧,这些分歧造成了后来各种“阶级分析”和“社会分层研究”的分野。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说法,两位大师有关分层的理论构成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两个极点,“可以设想各种阶级理论是沿着一 *李海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条连续线排列的。这一连线的两极完全可以视为由马克思和韦伯的经典理论分别占据”①。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如同商品这一概念包含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一样,阶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中也包含人类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对抗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物质关系的体现,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人类政治生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经济生活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的深层本质来透视政治是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研究的重要贡献。可以说,在经济与政治之间建立联系的基本概念就是阶级。 1.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相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阶级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在原始状态下,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为低下,没有剩余产品的人类只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才能免于饥饿和死亡,而没有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的存在。在那样的时代,总体利益的一致使得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的力量就能得以维系。所以摩尔根说,在原始社会“一种强有力的民主精神弥漫于整个机体之中”②。但历史的辩证法在于,原始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本秩序的维系所提供的条件,恰在于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利益诉求,而当出现独立的利益诉求时,这种维系的条件也就不复存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转折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当除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外还有着剩余产品时,私有制和剥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从而也打破了原始的平等状态。不同的人占有物品的多寡不同,于是便出现了富贵者和贫穷者;不同的人在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于是便出现了支配者和受支配者;不同的人因不同的地位而获得不同收益,于是便出现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这就是阶级的分化。 从生产所推动的历史发展中找寻阶级产生的根源是马克思研究阶级的贡 ①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134页。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39页。

浅谈韦伯社会分层思想

浅谈韦伯社会分层思想 学生姓名:孙迎春学号:20085011030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社会分层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许多西方社会学者也已经认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的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也十分重视,并且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中,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虽然理论名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一些基本特点都是溯源于韦伯的分层理论和模式。 关键词:韦伯社会分层三位一体 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但随着16到18世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阶级加速分化, 阶级之间的冲突加剧, 国家与社会的区别日益明显, 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复杂。如何保持政治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的现实问题。这要求人们必须从社会的角度观察政治, 韦伯的思想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作为政治社会学家, 他从社会、经济等深层结构对社会斗争与政治冲突作了极为深刻的阐释。同时, 韦伯的“许多著作都可以视为与马克思不断交流思想的结果, 他的分层理论和经济行为理论就根植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之中”。韦伯对分层的研究以马克思的分析为基础, 并发展了自己的理论, 体现了理论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因此, 理解韦伯的分层思想, 同时对于我们如何维护新时期的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也有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其实质内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社会等级序列。“分层”一词,原来是地质学家用来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特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许多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不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考点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P1):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2.【社会结构】(P5):指社会各要素或各部分相互之间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模式或互动模式。 3.【地位相悖】(P19):声位地位与经济地位常常不一致,比如声望地位很高的人财产地位却可能比较低,对于这种不一致的情况,社会学称之为“地位相悖”。 4.【先赋地位】(P21):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经过后天努力就获得的地位。【自获地位】(P21):指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地位。(此题是2选1的考,所以归结为一点)5.【阶级关系结构化】(P98):吉登斯认为社会上存在的三种市场能力可产生相应的三个基本阶级,在转化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发挥作用,这个过程称之为阶级关系结构化。 6.【社会屏蔽】(P110):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的机会和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社会屏蔽就是为此设定的这样一套资格的程序。社会排他

(P110)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7.【文化缓冲带】(P116):在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的由大量低层白领构成的社会流动缓冲区。8.【晕轮效应】(P175)除供应与需求外,有时候一些象征意义或假象也会影响社会地位和报酬。9.【精英配置】(P303)指社会中不同类型精英群体的比例关系。10.【社会距离】(P18)是反映社会关系亲密程度和等级的指示,可以用来区分社会阶级。11.【权利】(P56):指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行动者即使遇到反抗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12.【权威】(P56):是有特定内容的命令被特定的人群服从的可能性。13.【社会流动】(P2):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它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的变化和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14.【精英互换】(P304):指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技术精英之间的流动二、简答题1.形成社会分层的机制是什么(P7)答:社会分层形成的机制有三个,第一,社会制

对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解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因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是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传统之一。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颇为广泛的范畴,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近来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 整个社会分层理论就是两大派,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做出了经典性的阐述和分析。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 2、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与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数量等。 (二)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对社会结构的构成分析上采取多元分层观。韦伯社会结构:可以分为三种分层秩序:经济秩序、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相应地,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声望,政治标准—权力。

韦伯并非一般地讨论社会分层,而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应该强调的是,韦伯所讲的权力分配也是一种关系,即统治关系。在韦伯的所谓阶级理论或经济权力分配中,财产占有和毫无财产仍然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但是,韦伯认为,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真正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归根结底是市场状况,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因此,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阶级结构因而是多层次的,而不仅仅是一个两分的结构。由此,经济权力的不平等表现为对市场机会的不同占有,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即是经济资源在不同人们之中的不平等分布。这已经明显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关系理论了。在韦伯看来,权力分配还取决于所谓“等级”。等级不必然与某一种“阶级状况”相联系,而受到某种特定“荣誉”的制约。这种荣誉的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把“社会的”交往限制在排他性的“圈子”内,甚至内部完全封闭。等级作为一种垂直的社会序列,它带来一种被承认的更多的荣誉,以利于享有特权的等级。如果说“阶级”植根于经济制度中,等级就植根于社会的制度中。韦伯所描述的这种“等级”如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社会中的“身份”。政党的故土,原则上在“权力”的领域中,党派的行为旨在获得社会的“权力”,共同体内部的“统治”权力。这种权力更多的是一

社会分层与流动作业

1、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分层的意义?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度化的社会差异现象。意义①社会分层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学各个分支研究的基础②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这对提示社会关系及其本质具有重要意义③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④对社会阶层结构作出价值判断,对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2、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在群体中是如何分布的,因此,社会资源的类型和占有水平就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标准,而社会资源的的类型主要有10种: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分层的标准也相应是这十种。 3、马克思的社会分层标准? 马克思是阶级分层理论的大师,他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是一种冲突色彩最为浓厚的分层理论和方法。他认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造成阶级之间界限的根本原因并非收入的多少,而是在于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因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根源。马克思从一个向度解释社会分层,从剥削的关系、生产过程中解释社会分层。 4、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韦伯的社会分层思想是多元分层体系的思想,认为财富、声望、权力这三个层面的地位综合,形成一个人的阶层地位,且这三个层面既相互独立又可相互转化。财富标准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个人能够占有商品或劳务的能力,也就是经济收入和财富的多少。权力标准指在一种社会关系里能强制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声望标准是一个人得自他人的肯定评价和社会承认,它决定于个人的身份、教育水平和生活方式等。 5、涂尔干的社会分层标准? 涂尔干的分层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和职业共同体分层思想,这两部分都是以分工为基点。认为社会分工为人类社会所必须,因人的能力有差异分工必然有差异,从而形成社会职业角色的适当比例,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职业,即社会分工的分配地位,这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则。分工导致新的职业领域出现,为不同的人 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同时,由分 工所形成的社会分化也会带来社 会混乱和失范,解决这些问题就必 须建立一个群体和一个规范体系, 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只有职业群 体。职业群体是个人与国家间的协 调者,能创造出一种以职业群体为 基础的“有机团结”的新社会结构, 进而实现社会整合。 6、试用涂尔干社会分层思想分析 当前中国的社会整合。 涂尔干的社会分层思想是分工分 层论和职业共同体思想,针对工业 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失范和解组,提 出了建立职业群体和规范体系的 药方:通过以分工为基础的职业群 体的整合而得以实现新的社会团 结。涂尔干提出的职业共同体思想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合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社会整合指社会不 同的要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 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社会整合 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 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 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 种社会规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逐步完善,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 了分化。传统产业工人队伍在缩 小。第三产业工人数在增加,农民 队伍也有所分化,大量民营企业的 创意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 会阶层出现,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 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结合涂 尔干的思想,当前中国社会的整 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①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增强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 力②净化社会环境,坚持思想一元 性和多元性的统一③发挥道德的 正向激励作用④协调好各阶层之 间的利益差别。通过社会整合,使 我国社会更加有序、健康、和谐。 7、历史上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 点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历史上我国社会分层 结构主要有8个特点:①社会中心 地带和边缘地带差异巨大。秦统一 以来,建立了集中型的社会,社会 财富、资源的集中行很强,秦以后 的社会更是强化了这种体制,这种 集中型的体制形成了社会中心区 域和边缘区域,社会资源实现向中 心区域聚集,形成了中心地带和边 缘地带的巨大差异。②城乡社会差 异巨大③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④ 历来重视身份,身份等级森严。改 革以前,户籍制度和单位制度又强 化了这种身份制度⑤与身份社会 相关联,中国历来是个“官民”社 会,即官吏与一般平民是地位有明 显差异的群体.官员是控制社会资 源的最主要的群体,官僚体系成了 全社会的中心⑥第六,上层是对社 会产生很大影响的社会。在上下层 的比较中,上层影响大.因为集中 型社会,指令都是自上发出⑦社会 分化历来对社会的不稳定产生了 巨大影响。财富过于集中,上层对 下层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王 朝轮回⑧比较好的流动机制。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是比较 先进的阶层流动机制。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阶 层结构的变迁轨迹? 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经 历了3次重大变迁①新中国成立 后进行了三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消灭了官僚资 产阶级,然后通过土改消灭了地主 阶级。1951年土改后,中国社会 阶层结构变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 大阶级②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 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实行 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中国社会 阶层结构变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知识分子阶层。③1978年改 革开放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阶层开始分化,导致了新兴社会阶 层的出现。陆学艺研究认为,按照 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占有情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已 分化为十大阶层,按照现代社会的 要求,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农 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从而形成 了金字塔状的社会结构,与中间阶 层占社会主体地位的橄榄型现代 和谐社会结构相距甚远。当代中国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力在 于制度变迁导致的利益结构的变 化,利益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收 入差距的变化。 9、用中产阶级理论试分析如何扩 大我国中产阶级比例。 中产阶级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 个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社会,当中 产阶级变成社会上的多数人或社 会主体时,下层阶层就必然成为社 会的少数。这时的社会结构就比较 稳定,因为中产阶层往往对社会的 主导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他能 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 作用。反之,当中产阶层是社会的 少数人时,下层人数比例就高,这 时这个社会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因 为下层群体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弱, 而反社会的情绪较强。再者,失去 了中间阶层的缓冲作用,上下两层 之间容易导致矛盾和冲突。中产阶 级对社会稳定运行发挥的积极作 用具体表现为①缓和社会矛盾。中 产阶级人数庞大,形成了各种职业 群体,这为通过温和的方式协调各 群体利益冲突提供了基础②意识 形态上中产阶级趋向温和与保守, 为社会稳定提供思想基础③经济 稳定方面,中产阶级是引导社会消 费的最主要群体,社会中产阶级占 多数,稳定的消费市场就有了保 证。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是资本主 义社会走向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结 构性原因,对我国社会发展非常具 有借鉴意义。中产阶级成长的条件 是①产业结构的变迁,新型产业需 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②经 济社会化的发展导致的资本所有权 和管理权的分离,出现了拥有管理 权的管理阶层③专业技术精英群体 ④教育的发展为白领阶层的出现提 供必要的基础。据中产阶级理论看, 我国社会仍是一个底层大、中间小 的金字塔型结构,中产阶层严重欠 缺,社会稳定遇到严竣挑战。要扩 大我国的中产阶层,目前应考虑从 两方面入手①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 高等教育②切实提高低收入者的收 入水平,使之进入中等收入者队伍。 10、用社会分层理论谈谈你对当前我 国阶层结构走向合理化的建议。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和机会 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 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占 有社会资源和机会不同。社会成员 的职业、收入、地位等的相同或相 近,形成具体的阶层,多个阶层组 成一定的阶层结构。这一具体的社 会阶层结构对一个社会的存在、发 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 现代社会合理的阶层结构应是橄榄 型的结构,即在社会财富的占有上, 处于社会顶层和社会底层的都是少 数人,而绝大多数人处于相对富裕 状态,这些人从事的职业主要是管 理、技术、教育、营销、服务、信 息等,他们工作稳定,生活宽裕, 对社会主导价值观认同度高,是一 个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 社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期,各阶 层、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人生观 的对立、社会价值观的对立,已成 为社会内部的重要矛盾现象,维稳 成本居高不下。这与我国当前的社 会阶层结构存在问题有密切联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金字 塔型,社会中间阶层小,大多数社 会成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或下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精英阶 层规模最小居于塔尖垄断着社会的 大部分资源和机会。由于资源配置 与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合理严重损害 了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合理合法 性,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秩序尚 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认可,人们的 社会心态易失衡,许多社会问题由 此产生。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是新 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最集中表现, 处理好这些矛盾事关社会稳定、改 革、发展的大局,因而,合理调整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的基本任务之 一①建立合理的阶层间流动机制, 消除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 度障碍,调整和创新公共资源配置 机制,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而合理 的配置是当务之急②积极培育社会 中间阶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