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

1.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以致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2.循环性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的供血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3.组织性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生物氧化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缺氧。

4.发绀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发绀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

5.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包括 1、 2和 3。

(分数:2.00)

解析: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

6.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呈 1色,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颜色呈 2。

(分数:2.00)

解析:樱桃红青灰色

7.循环性缺氧时动-静氧分压差 1,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动-静脉氧分压差 2。

(分数:2.00)

解析:增大缩小

8.左心功能衰竭引起 1性缺氧,若继发肺淤血水肿又可引起 2性缺氧。

(分数:2.00)

解析:循环乏氧

9.动脉血氧含量正常的缺氧的类型有 1和 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明显增大的缺氧的类型多见于 3;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 4。

(分数:2.00)

解析:循环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乏氧性缺氧

10.引起肠源性发绀的物质是 1。

(分数:2.00)

解析:亚硝酸盐

三、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

四、(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分数:2.00)

A.血红蛋白的量

B.全身组织供血

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D.肺的呼吸功能√

解析:

12.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 A.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升高

? B.血液H+浓度升高

? C.血液CO2分压升高

? D.血液温度升高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13.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______

(分数:2.00)

A.氧容量降低

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解析:

14.正常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分数:2.00)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解析:

15.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一般要低于______

(分数:2.00)

A.12.0kPa(90mmHg)

B.10.7kPa(80mmHg)

C.9.3kPa(70mmHg)

D.8.0kPa(60mmHg) √

解析:

16.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

(分数:2.00)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吸入气氧分压低是病因之一

解析:

17.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一般无发绀______

(分数:2.00)

A.呼吸功能不全

B.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静脉血掺杂

解析:

18.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______

(分数:2.00)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解析:

19.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

(分数:2.00)

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便可发生发绀

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易出现发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解析:

20.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______

(分数:2.00)

A.肠系膜血管痉挛

B.一氧化碳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氰化物中毒

解析:

21.氧离曲线右移表示______

(分数:2.00)

A..贫

B.一氧化碳中毒√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氰化物中毒

解析:

2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以下哪种情况______

(分数:2.00)

A.低心排血量性心功能不全√

B.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

C.一氧化碳中毒

D.氰化物中毒

解析:

23.组织中毒性缺氧的特点是______

(分数:2.00)

A.血氧容量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少√

解析:

24.发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

(分数:2.00)

A.PaO2减低

B.PaCO2增高

C.血氧饱和度增加

D.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解析:

2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主要见于______

(分数:2.00)

A.乏氧性缺氧

B.循环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组织中毒性缺氧

解析:

26.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约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______ (分数:2.00)

A.22倍

B.210倍√

C.220倍

D.2200倍

解析:

27.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______

(分数:2.00)

A.肺水肿√

B.失血性休克

C.严重贫血

D.氰化物中毒

解析:

28.呼吸功能不全而引起的缺氧,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______ (分数:2.00)

A.血氧容量降低

B.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含量降低

D.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少

解析:

29.循环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出现异常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动脉血氧分压

B.血氧容量

C.动脉血氧含量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解析:

30.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增高的因素是______

(分数:2.00)

A.寒战

B.体力活动

C.情绪激动

D.适当降低体温√

解析:

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31.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有______

(分数:2.00)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氧含量√

C.动脉血氧容量√

D.组织血流量√

E.动脉血氧饱和度

解析:

32.常用的血氧指标有______

(分数:2.00)

A.氧分压√

B.氧饱和度√

C.氧容量√

D.氧含量√

E.动-静脉氧含量差√

解析:

33.血液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可能发生______

(分数:2.00)

A.PaO2下降

B.动脉血C02下降√

C.动脉血S02下降

D.动脉血SO2正常√

E.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

解析:

34.低张性缺氧的原因包括______

(分数:2.00)

A.呼吸衰竭√

B.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C.右心衰竭

D.静脉血流入动脉√

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

解析:

35.下列能引起血液性缺氧的有______

(分数:2.00)

A.亚硝酸盐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贫血√

D.休克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解析:

36.低张性缺氧常见的原因是______

(分数:2.00)

A.先天性心脏病√

B.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

C.亚硝酸盐中毒

D.大叶性肺炎√

E.支气管哮喘√

解析:

37.引起循环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是______

(分数:2.00)

A.严重贫血

B.休克√

C.动脉栓塞√

D.右心衰竭√

E.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解析:

38.左心衰竭伴咳泡沫样痰,可存在的缺氧类型有______ (分数:2.00)

A.低张性缺氧√

B.等张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贫血性缺氧

解析:

39.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变化是______

? A.有氧氧化减弱

? B.糖酵解增强

? C.代谢性酸中毒

? D.细胞内Na+增多、K+减少

? E.红细胞增多

(分数: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40.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有______

(分数:2.00)

A.血液重新分布

B.红细胞生成增多,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C.氧离曲线右移√

D.2,3-DPG生成增多√

E.血红蛋白结合氧增加

解析:

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2.00)

41.简述四种类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四种类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见下表。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发绀是指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皮肤、黏膜、指甲呈紫蓝色。发绀是缺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缺氧不一定发生发绀。在乏氧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患者易出现发绀,乏氧性缺氧时,由于动脉氧分压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循环性缺氧时由于组织内血液停留时间过长,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出现发绀。而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时不出现发绀,血液性缺氧时的严重贫血,皮肤、黏膜、指甲苍白;一氧化碳中毒时呈樱桃红色;亚硝酸盐中毒时呈青灰色。组织中毒性缺氧时皮肤、黏膜、指甲呈玫瑰红色。

43.缺氧时,一定会发生肺通气过度吗?为什么?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缺氧时不一定会发生肺通气过度。在乏氧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加强,这是低氧血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中枢所致,引起肺通气过度。组织中毒性缺氧时由于动脉氧分压正常,静脉氧分压增高;血液性缺氧时动脉氧分压也正常,因此即使严重缺氧也不会出现肺通气过度。

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8.00)

44.试述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时血液中红细胞增多的机制。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时血液中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脾、肝等贮血器官收缩,使进入循环的血液增多因而血液中红细胞增多。慢性缺氧时,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促进红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并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因而红细胞增多。

45.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45岁,菜农。因于当日清晨4时在蔬菜温室为火炉添煤时,昏倒在温室里。2h后被其丈夫发现,急诊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7.5~C,呼吸20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

100/70mmHg(13.0/9.33kPa)。意识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PaO 212.6kPa,血氧容量10.8ml/dl,动脉血氧饱和度95%,HbCO 30%。入院后立即吸氧,不久渐醒。给予纠正酸中毒、补液等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试分析:缺氧类型是什么?有哪些血氧指标符合?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患者缺氧类型为血液性缺氧,本病例中,血氧容量为10.8ml/dl属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12.6kPa)和血氧饱和度(95%)均属正常,符合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 2.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身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生物、理化、营养、遗传、先天、免疫、心理和社会) 4.完全康复: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正常。 5.活检:是指通过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等手术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6.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7.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于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 的过程。 8.机化: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 过程称为机化。 9.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10.坏疽:是指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坏死组织呈黑或黑褐色等特殊颜色改变。 11.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12.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 蓄积。 13.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14.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且不能建立有效侧支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15.栓塞:循环血液中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16.充血:广义的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含血量增多,包括充血和淤血。通常说的充血是指因动脉输 人血量过多引起的器官或局部组织内含血量增多。 17.淤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 8 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 断 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 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 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 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 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 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 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 1/ 2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核黄疸 2.原发综合征 3.裂体细胞 4.原位癌 5.缺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适应在形态上表现出 、 、 、 。 2.引起淤血的原因有 、 和 。 3.深部脓肿出现一个开口的排脓管道,称为 ;若出现2个开口且相通的排脓管道则称为 。 的计算公式为AG ,其正常值 。当该值大于 时,可诊断 。 5.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有 、 、 。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 。 7.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 、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某男,60岁,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3cm 大小边缘隆起的溃疡,你认为确诊的方法是:

( )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线钡餐检查 D.大便化验 E.胃液分析 2.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主要发生于: ( ) A.脾、肾、肺 B.心、肝、肾 C.心、肺、脾 D.肝、肾、脾 E.肾、肺、脾 3.血栓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 A.血栓吸收 B.血栓愈合 C.血栓再通 D.血栓软化 E.血栓机化 4.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A.变性、坏死、渗出 B.变性、渗出、增生 C.变性、渗出、再生 D.变质、渗出、增生 E.变质、渗出、化生 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 ) A.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B.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支气管壁瘢痕形成 D.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 E.杯状细胞、粘液腺体增生、肥大,浆液腺粘液化

第二章 疾 病 概 论(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疾病概论(病理生理学) 一、多选题A型题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 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 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 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答案]D [题解]在病因学中条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进或迟缓疾病发生的作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6.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 8.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 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体分析

8病理学

《病理学》考试大纲 绪论 1、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2、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萎缩的概念,病变和类型。 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3、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和类型。 4、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粘液样变性和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和病变。 5、坏死的概念和类型。 6、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和坏疽的概念和病变。 7、坏死的结局。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 2、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3、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4、瘢痕组织的概念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和淤血的概念,病因及重要器官淤血的病理变化。 2、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类型和结局。 3、栓塞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及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的概念,梗死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其病变。 第四章、炎症 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急性炎症过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3、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机制。 4、白细胞渗出的过程。 5、白细胞吞噬作用的概念及其过程。 6、炎症介质的概念及其种类。 7、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变特点。 8、化脓性炎症的概念、类型及其病变特点。 第五章、肿瘤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分化和异型性的概念。 3、肿瘤的命名原则。 4、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转移的概念及转移途径。 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6、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7、癌前病变的概念及其常见的疾病(病变)。 8、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概念。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危险因素,基本病变和继发性病变。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类型。 3、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病理变化。 4、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的病变特点。 5、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 6、心瓣膜病的概念,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1、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肺硅沉着症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和并发症。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 1.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以致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2.循环性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的供血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3.组织性缺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生物氧化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缺氧。 4.发绀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发绀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 5.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包括 1、 2和 3。 (分数:2.00) 解析: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 6.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呈 1色,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颜色呈 2。 (分数:2.00) 解析:樱桃红青灰色 7.循环性缺氧时动-静氧分压差 1,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动-静脉氧分压差 2。 (分数:2.00) 解析:增大缩小 8.左心功能衰竭引起 1性缺氧,若继发肺淤血水肿又可引起 2性缺氧。 (分数:2.00) 解析:循环乏氧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2任务答案001-005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原病理学)02任务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缺氧是由于( A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3.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C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4. 血液性缺氧时( D )。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5.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 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 7.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8. 属于发热的是( E )。

D. 中暑 E. 伤寒 9.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 10.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D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11.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2.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AA 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A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收缩 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 14.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B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 A. 白细胞渗出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炎症介质形成 16.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胸膜炎

病理生理学(八)

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细胞凋亡与疾病 一、概念 细胞凋亡: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也成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生理意义:确保正常发育、生长—指(趾)间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的清除;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针对自身抗原的T淋巴细胞;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受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阻止病毒的复制。 二、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一)大致过程:四个阶段 凋亡信号转导 凋亡基因激活:接受死亡信号,按预定程序启动凋亡 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进入死亡执行阶段,主要执行者是核酸内切酶和Caspase,前者彻底破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指令,而后者导致细胞结构的全面解体。 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的细胞被邻近的吞噬细胞等吞噬。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形态学变化:胞膜及细胞起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骨所,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整个凋亡过程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漏,所以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

2、生化改变:DNA片段化断裂,蛋白质的降解。 核固缩,DNA片段化,电泳时呈“梯状”条带。 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切割染色质。Ca2+/Mg2+可增强它的活性,而Zn2+能抑制其活性。 Caspase的激活,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活性中心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主要作用是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水解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解体,形成凋亡小体。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1、凋亡相关因素:诱导性和抑制性因素。 (1)诱导性因素: 激素和生长因子失衡:强烈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所致。 理化因素:射线、高温、抗癌药物等。例如,电离辐射可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DNA受损,引起细胞凋亡。 免疫性因素:细胞毒T淋巴细胞可分泌粒酶,引起靶细胞凋亡。 微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等的感染。HIV感染时,可导致大量CD4+淋巴细胞凋亡。 (2)抑制性因素:一些细胞因子(IL-2,神经生长因子等);某些激素(ACTH,睾丸酮,雌激素等);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如Zn2+;药物,如苯巴比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病毒如EB病毒等及中性氨基酸都有类似作用。 2、凋亡信号的转导

(完整版)病理学

一、某男,70 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 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二、答案;1 医院许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 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者后48 小时以内,由卫生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二、男性,67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 年。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 ,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积(心肌细胞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三、患者,男性,46 岁。因腹痛、腹胀、发热并呕吐及便秘5 天入院。入院时腹部明显膨隆,叩诊呈鼓音。右下腹可扪及14cm*19 cm 包块,有明显压痛,腹部其他部位有轻压痛,肌稍紧张,肠鸣音微弱。诊断为阑尾脓肿合并肠麻痹。行保守治疗。 3 天后,腹痛加重并出 现明显中毒症状而再次住院,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血性混浊液500ml ,右下腹有8 cm*5 cm 之脓肿,脓肿边缘有约20 cm 的小肠段呈黑色。此坏死肠管之两端扭曲折叠粘连成团块,行手术切除。切除呈黑色18 cm 小肠。剖开肠管肠内容物呈血性。 问题:该病例诊断是?引起此类坏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机制是?此类环疽最佳处理方式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试解释病人为什么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坏死 四、患者男,37 岁,以“规律性上腹痛2 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 周后复查胃镜见胃溃疡已愈合。请问: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参考答案: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胃窦部消化性溃疡。溃疡为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发生在胃的消化性溃疡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因此粘膜至肌层甚至浆膜层的组织可完全被破坏。溃疡修复时,将有粘膜上皮、结缔组织、平滑肌等组织的再生,其中粘膜上皮可完全再生,粘膜下层至肌层、浆膜层则由肉芽组织增生来修复,整个过程需要4~8 周时间。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本章为第二章疾病概论。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2)、简述题(10)、填空题(5)及单项选择题(14)。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 第二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疾病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病因学 第三节发病学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第五节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疾病、健康、亚健康、衰老、脑死亡、病因、诱因的基本概念。 熟悉:疾病的常见病因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的基本调节机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确定脑死亡的意义。 了解:疾病谱,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特征。 一、名词解释(22) 1、疾病: 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在疾病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人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2、健康: 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好状态”。要想保持健康状态,除具有强壮的体魄外,还应具有精神饱满、乐观、勇于克服困难、较强的事业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亚健康: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4、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头晕、头痛、恶心、疲乏无力等; 体征:是医护工作者使用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检查出的疾病的客观表现,如皮疹、伤口、心脏杂音、腹部肿块等;社会行为是指劳动、人际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5、衰老或老化: 是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机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老化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衰老则指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 6、疾病谱: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专业代码077704或100104)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坚持四项基础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二)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坚实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病理诊断。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 (四)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学习半年,科学研究、专业实践(包括教学和临床实践)和撰写论文两年半。在职硕士研究生根据具体情况可相应延长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肿瘤分子病理研究与临床 (二)急性肺损伤发病及其内源性修复机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二)学分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必修课≥70分计学分,选修课≥60分计学分。专业课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等工作统筹安排,第五学期末修完全部学分。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 1.教材: (1)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病理学:周庚寅主编,科学出版社,英文版 (3)高级病理生理学:杨惠玲主编,科学出版社 (4)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5)组织病理学技术: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2.著作与期刊: (1)中华外科病理学:武忠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病理学杂志:吴秉铨主编,中华医学会主办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多选题 [A型题]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4.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5.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6.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7.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病理生理学人卫第8版(精校修订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第8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一) 主要任务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 ◆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二)地位桥梁学科 (三)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又称典型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

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概念要清楚 第二节常用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2、临床观察: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章疾病概论 ◆病因学 ◆发病学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健康(health)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疾病(disease)的概念: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symptom):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体征(sign):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二) 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 毒力(toxicity):是指致病因素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的能力。 生物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具有的特点: (1)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致病 (3)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各自都可能发生改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A1 交卷时间:2019-05-21 00:10:48 一、单选题 1.(4分)引起肺气肿的因素不包括(遗传性a1-抗胰蛋白酶缺乏) 2.(4分)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细胞浆的改变) 3.(4分)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 4.(4分)细菌性痢疾一般是何种性质的炎症(纤维素性炎) 5.(4分)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6.(4分)在大叶性肺炎中的哪一期可见铁锈色痰(红色肝样变期) 7.(4分)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的主要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8.(4分)急性肾盂肾炎属于(化脓性炎) 9.(4分)心肌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前负荷长期过重) 10.(4分)休克I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11.(4分)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素) 12.(4分)高热患者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13.(4分)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肿瘤由合体细胞样和细胞滋养层样细胞构成) 14.(4分)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PaCO2增高使脑血管舒张和脑细胞内酸中毒) 15.(4分)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脑和胰) 16.(4分)细菌进入血中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之为(败血症) 17.(4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易发生的缺氧(低张性缺氧) 18.(4分)以下关于发热的说法,错误的是(中暑不属于过热) 19.(4分)DIC时引起休克的机制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微血栓阻塞循环通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肌损伤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而外周阻力降低) 20.(4分)严重的胸腔积液可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 21.(4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胃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22.(4分)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定向游走) 23.(4分)下列哪一项不是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平卧时心指数增加) 24.(4分)肝性脑病时氨清除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三羧酸循环障碍) 25.(4分)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可发生于心肌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A2 交卷时间:2019-05-21 22:34:46 一、单选题 1.(4分)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2.(4分)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 3.(4分)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风湿小结) 4.(4分)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是(巨噬细胞) 5.(4分)以下对出血性梗死形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先动脉阻塞,继而发生静脉淤血) 6.(4分)以下哪种不属于风湿病变(化脓性关节炎) 7.(4分)诊断肉瘤的主要依据是(恶性肿瘤细胞弥漫性分布,并与间质分界不清) 8.(4分)DIC的主要特征是(凝血功能失常) 9.(4分)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底膜仍完整)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绪论与应激 一、填空题 1、病理学的三个层面:、、; (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变化) 2、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在、、和处于完好状态。 3、亚健康的三类情况:、、和。 (身心轻度失调、潜临床状态、前临床状态) 4、关于遗传性因素与疾病,单基因决定的称为;多基因影响的称为。 5、疾病发展的四个期为、、 和。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 6、传统临床死亡判定的标志是:和 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 和。 7、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强烈兴奋的两条轴分别是: 和。

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是和。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糖皮质激素) 8、劣性应激最终导致机体内怀镜紊乱和疾病,Selye将其称之 为。并将其分为三个期:分别为:、 和。 (全身适应综合征; GAS可分为三个期: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9、常在重伤、大手术、重病等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为胃粘膜糜烂、出血等主要病变,被称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理、化因素 B、生物因素C、遗传与先天因素 D、营养因素E、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2、与现代护理模式相适应的医学模式是: A、神灵医学模式 B、经验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下列哪种疾病通常经历疾病的四个期较典型 A、自身免疫疾病B、慢性疾病C、恶性肿瘤D、传染病E、

身心疾病 4、关于死亡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传统的死亡概念对死亡的判断虽然保守但最可靠 B、通常将死亡分为3个阶段:①濒死期、②脑死亡期、③临床死亡期(呼吸和心跳停止) C、临床死亡期(呼吸和心跳停止)是死亡的不可逆阶段 D、脑死亡状态,如果有呼吸和心跳存在,某些患者经过及时正确地抢救,可望复苏成功 E、脑死亡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参考答案: 1、B 2、C 3、D 4、E X型题: 1、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包含下列哪些方面的完好状态: A、身体 B、心理 C、精神 D、社会交往 2、疾病表现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 A、生理功能改变 B、代谢改变 C、形态结构改变 D、临床症状与体征 3、免疫因素致病原因可有: A、免疫功能低下与缺陷 B、超敏反应 C、变态反应 D、自身免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学思考题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失 1.细胞好组织的适应分几类?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2.列举发生于肝细胞的三种变性类型,说明其病变特点及其意义。 3.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肢体发生萎缩,请问哪些因素参与了萎缩? 4.何谓化生?列举几种常见的化生。鳞化可发生于哪些组织和器官? 5.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基本病理变化。 6. 简述坏死与凋亡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1.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及其在修复过程中的意义? 2.某印刷厂切纸工不慎将食指切断,2小时后在医院骨科行断指再植术,术后断指存活,请问有几种组织参与损伤修复?并简述各组织修复及愈合的特点及过程? 3.某患者,右侧小腿皮肤有2*2*3cm溃疡,请推测其伤口的愈合过程。 4.简述瘢痕组织形成对机体的利弊。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有哪些主要后果? 2.简述肺淤血/肝淤血病理特点及发生条件。 3.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体内各种血栓的形态特点。 4.栓子有哪些类型?哪种最为常见?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 5.简述血栓形成对机体影响。 6.股静脉血栓形成对局部和全身有何影响? 7.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8. 何谓混合血栓?常见于哪些部位? 9. 梗死是否坏死?两者在概念上有何不同?简述梗死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五章炎症 1.举例说明变质、渗出、增生三者在炎症中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 3简述炎性渗出对机体的利与弊。 4.何谓炎症介质,简述其作用的主要方面。 5.简述炎细胞的来源,分类及功能。 6.简述渗出性炎症的类型及好发部位,病理特点。 7.简述肺脓肿/肛周脓肿的转归。 8.何谓肉芽肿?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常由哪些原因引起? 9. 急性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有哪些?其病理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10. 简述急性炎症的结局。 第六章肿瘤 1.何谓肿瘤?简述肿瘤性增生和炎性增生的区别。 2.鳞癌可发生于人体哪些部位?其病变特点是什么?光镜下如何区别分化好的鳞癌? 3.以胃癌为例,说明恶性肿瘤的蔓延和转移,简述转移瘤的特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试题

Chap0: 绪论 1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D A. 病理反应 B. 病理表现 C. 病理障碍 D. 病理过程 E. 病理状态 2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E A. 临床观察 B. 形态学观察 C. 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D.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E. 动物实验 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C A.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B.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C.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D.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4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 A. 动物实验研究 B. 推理判断 C. 临床实验研究 D. 流行病学调查 E. 临床观察病人 5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D A.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B. 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C. 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D.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E.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6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E A. 细胞病理学 B. 器官病理学 C. 医学生理学 D. 疾病病理学 E. 实验病理学 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C A. 诊断疾病 B. 揭示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C. 揭示疾病本质,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D.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过程 E. 探索疾病治疗的手段 8病理生理学是E 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B. 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C. 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D.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E.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9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E A. 19世纪前叶 B. 19世纪中叶 C. 20世纪中叶 D. 20世纪前叶 E. 19世纪后叶 10病理生理学是研究C A.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病理生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病理生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疾病 2.基本病理过程 3.疾病的因果交替 4.疾病发生的原因 5.疾病发生的条件 6.诱发因素 7.死亡 8.病理生理学 9.脑死亡 10.神经体液机制 11.细胞机制 12.分子机制 13.分子病理学 14.分子病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2.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包括哪些? 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试述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6.试述健康的概念。 7.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8.试述病因(致病因素)的概念。 9.何谓疾病发生的条件? 10.诱发因素的概念是什么? 11.何谓病理过程? 12.病因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几大类? 13.试述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内容及特点? 14.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15.试述免役性因素的概念及其引发的疾病。 16.以大出血为例,叙述起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 循环。 17.试述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举例说明)。 18.简述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19.试述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20.脑死亡的概念、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其意义。 三.选择题: 1.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疾病的发生中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B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的 发生 C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 影响的因素 D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E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对另一疾病的原 因 2.从机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是 A病理解剖学 B临床病理学 C病理生理学 D医学遗传学 E临床免役学 3.病理生理的主要任务是 A鉴定疾病的类型 B描述疾病的表现 C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 D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 E诊断与治疗疾病 4.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 流行病学调查 B 临床观察 C 临床研究 D 逻辑思维 E 动物实验研究 5.死亡的概念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 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 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 D、意识永久小时而呈植物人状态 E、脑电波消失 6.分子病学是研究 A、疾病在分子水平上的病理变化 B、核酸、蛋白质受损所致的疾病 C、酶蛋白受损所致的疾病 D、由放射线和致癌物引起大分子受损所致的疾病 E、由DNA遗传变异所致的疾病 7.分子病的起因是 A、电离辐射 B、化学因子 C、宇宙线 D、各种致 突变因子E、生物因子 8.分子病现已发现 A、数种 B、数十种 C、数百种 D、数千种 E、 数万种 9.分子病有一个共同基本特点为 A、DNA异常 B、染色体异常 C、蛋白质异常 D、 脂肪异常E、糖异常top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一.名词解释 1.低钠血症 2.高钠血症 3.高渗性脱水 4.低渗性脱水 5.等渗性脱水 6.脱水热 7.高渗性昏迷 8.水中毒 9.心房肽 10.自由水 11.低钾血症 12.高钾血症 二.问答题 1.试述低渗性脱水(即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的病因 与机制。 2.试述低渗性脱水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3.简述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的防治原则。 4.试述高渗性脱水(即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的原因 和机制。 5.试述高渗性脱水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6.简述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的防治原则。 7.试述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8.试述低钾血症对病患肌肉的影响及发病机制。 9.试述低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10.低钾血症除使肌肉松弛无力或弛缓性麻痹、横纹肌溶解和引 起心律失常外,对机体其他方面有何影响? 11.试述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12.试述高钾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13.试述高钾血症机体机能、代谢的改变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 14.高钾血症防、治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选择题 1.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透细胞液 D、体液 E、 血浆 2.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 C、Ca2+ D、Mg2+ E、Fe2+ 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 C、Ca2+ D、Mg2+ E、Fe2+ 4.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 5.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 A、4% B、5% C、6% D、7% E、8% 6.新生儿的体液占体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