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西咪替丁片(甲氰咪胍片)

英文名称:Cimetidine Tablets

汉语拼音:Ximitiding Pian

[成份] 本品每片含西咪替丁0.2克,辅料为淀粉、糊精、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作用类别] 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规格] 0.2克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或加大剂量时可出现:男性乳房肿胀、泌乳现象、性欲减退、腹泻、眩晕或头痛、肌痉挛或肌痛、皮疹、脱发等。

2.偶见的不良反应有:①精神紊乱,多见于老年或重病患者,停药后48小时内能恢复;②咽喉痛热;③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斑,以及异常倦怠无力;④粒细胞减少或其他异常血象,多见于合并症严重之患者。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儿童、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下列情况慎用: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器质性脑病、肝肾功能不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若与氢氧化铝,氧化镁等抗酸剂合用时,本品的吸收可能减少,故一般不提倡同用。

2.本品与硝西泮(硝基安定)、地西泮(安定)、茶碱、普萘洛尔(心得安)、苯妥英钠、阿司匹林等同用时,均可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是毒性反应,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同用。

3.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同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能明显抑制昼夜基础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咖啡因与胰岛素等所诱发的胃酸分泌。

[贮藏] 密封。

[包装]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100片/瓶。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西咪替丁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西咪替丁片(甲氰咪胍片) 英文名称:Cimetidine Tablets 汉语拼音:Ximitiding Pian [成份] 本品每片含西咪替丁0.2克,辅料为淀粉、糊精、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作用类别] 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规格] 0.2克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或加大剂量时可出现:男性乳房肿胀、泌乳现象、性欲减退、腹泻、眩晕或头痛、肌痉挛或肌痛、皮疹、脱发等。 2.偶见的不良反应有:①精神紊乱,多见于老年或重病患者,停药后48小时内能恢复;②咽喉痛热;③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斑,以及异常倦怠无力;④粒细胞减少或其他异常血象,多见于合并症严重之患者。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儿童、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下列情况慎用: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器质性脑病、肝肾功能不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若与氢氧化铝,氧化镁等抗酸剂合用时,本品的吸收可能减少,故一般不提倡同用。 2.本品与硝西泮(硝基安定)、地西泮(安定)、茶碱、普萘洛尔(心得安)、苯妥英钠、阿司匹林等同用时,均可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是毒性反应,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同用。 3.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同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能明显抑制昼夜基础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咖啡因与胰岛素等所诱发的胃酸分泌。 [贮藏] 密封。 [包装]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100片/瓶。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 [说明书修订日期]×××××

雷尼替丁说明书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英文名称:ranitid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汉语拼音:yansuan leinitiding pian [成份] 本品每粒含盐酸雷尼替丁0.15克(以雷尼替丁计)。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作用类别] 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规格] 0.15克(以雷尼替丁计)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次。于清晨和睡前服用。 [不良反应] 1.常见的有:恶心、皮疹、便秘、乏力、头痛、头晕等。 2.对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较轻。 3.少数患者服药后引起轻度肝功能损伤,停药后症状即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禁忌] 1. 8岁以下儿童禁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老年患者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3.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 4. 8岁以上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普鲁卡因胺并用,可使普鲁卡因胺的清除率降低。 2.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为h2受体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 [贮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 30粒/瓶 [有效期] 暂定36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4022264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山西仟源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山西省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大街53号 邮政编码:037010 电话号码:0352-*******

替硝唑注射液说明书

替硝唑 【药品名称】 通用名:替硝唑注射液 【药理毒理】 本品对原虫及厌氧菌有较高活性。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容球菌属及加得纳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浓度可抑制大多数厌氧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对阴道滴虫的MIC与甲硝唑相仿,其代谢物对加得纳菌的活性较替硝唑为强。 本品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厌氧菌的硝基还原酶在敏感菌株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品的硝基被还原成一种细胞毒,从而作用于细菌的DNA代谢过程,促使细菌死亡。耐药菌往往缺乏硝基还原酶而对本品耐药。本品抗阿米巴原虫的机制为抑制其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使原虫的氮链发生断裂,从而杀死原虫。 【药代动力学】 本品静脉滴注0.8g及1.6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4~21mg/L及32mg/L。静脉每日给药1g,血药浓度可维持在8mg/L以上。 替硝唑在体内的分布广泛,在生殖器官、肠道、腹部肌肉、乳汁中可达较高浓度,在肝脏、脂肪中的浓度低,在胆汁、唾液中的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仿,对血脑脊液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高,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80%,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替硝唑可通过血胎盘屏障,在胎儿及胎盘中可达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为12%。在肝脏代谢,静脉给药后约20%~25%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6~13.3小时,平均为12.6小时。 【适应症】 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肺炎、鼻窦炎、皮肤蜂窝组织炎、口腔感染及术后伤口感染;用于结肠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的术前预防用药。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1.厌氧菌感染:一次0.8g,一日1次,静脉缓慢滴注,一般疗程5~6日,或根据病情决定。 2.预防手术后厌氧菌感染:总量1.6g,1次或分2次滴注,第一次于手术前2~4小时,第二次于手术期间或术后12~24小时内滴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可有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此外还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及黑尿,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 【禁忌症】 对本品或吡咯类药物过敏患者以及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滴注速度应缓慢,浓度为2mg/ml时,每次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浓度大于2mg/ml时,滴注速度宜再降低1~2倍。药物不应与含铝的针头和套管接触,并避免与其他药物一起滴注。 2.致癌、致突变作用:动物试验或体外测定发现本品具致癌、致突变作用,但人体中尚缺乏资料。

抗高血压药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 药品适宜的服用时间

抗高血压药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药品适宜的服用时间

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90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 140-159 160-179 ≥180 ≥90 90-99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常用抗高血压药简表 利尿抗高血压药 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氯噻酮、吲达帕胺、吲达帕胺缓释片 袢利尿药:呋塞米 保钾利尿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 α、β受体阻断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 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 病因 镜下RBC 形态 化验室 发病率 缺铁性贫血 缺铁,Hb↓ 小红细胞,低Hb Hb ↓明显 RBC 计数↓ 较高 缺铁性贫血 缺乏V-B12为主,叶酸↓ 大红细胞,高Hb Hb ↓不明显 RBC 计数↓ 我国少见 巨幼红细胞贫血 缺乏叶酸为主V-B12↓

喹那普利、咪达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地沙坦、替米沙坦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 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拉西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α受体阻断剂: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 中枢α受体阻断剂:利血平、可乐定、可乐定贴片、甲基多巴 直接血管扩张药:米诺地尔、肼屈嗪 血浆中各种脂类水平的临床意义表 脂类名称理论水平(mmol/L)临界水平 (mmol/L)需药物治疗水平 (mmol/L) 治疗低限目标 <(mmol/L) TC <3.17 5.23~5.29 >5.72 5.72 LDL—ch <3.61 3.15~3.64 >3.64 <3.64 TG 0.45~1.81(男性) 0.40~1.53(女性) 1.70~ 2.26 >2.26 <2.26 HDI一ch >1.04 <1.04 <1.04 四、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1.调节血脂药物的选择与联 简易分型首选药次选药可考虑的药高TC血症他汀类胆酸螯合剂烟酸或贝特类高TG血症贝特类烟酸多烯脂肪酸类混合型血脂异常 以高TC为主他汀类烟酸贝特类 以高TG为主TG、TC均衡升高 贝特类 胆酸螯合剂+贝特类 烟酸 他汀类

西咪替丁注射液说明书

西咪替丁注射液说明书 英文名称:Cimetidine Injection 【适应症】:用于消化道溃疡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本品0.2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小时1-4mg/kg,每次-0.6g. 静脉注射,用上述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3分钟),6小时1次,每次0.2g. 肌内注射,一次0.2g,6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反应。较常见腹泻、腹胀、口干、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偶见严重肝炎、肝坏、肝脂肪性变等。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 2.泌尿系统反应。有引起急性间质肾炎至衰竭的报道,但此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 3.造血系统反应。有引起急性间质肾炎至衰竭的报道,但此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较常见有头晕、头痛、疲乏、嗜睡等。少数可出现不安,感觉迟钝,语言含糊,出汗或癫痫样发作,以及幻觉、妄想等症状,引起中毒症状的血药浓度多在2vg/ml,而且多发生于老人,幼儿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后,一般只需适当减少剂量即可消失,用拟胆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改善。 5.心血管系统反应,可有心动过缓,面部潮红等。静脉注射时偶见血压骤降、房性早搏、心跳呼吸骤停、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 6.对内分泌或皮肤的影响,本要具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用药剂量较大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欲减退、阳痿、精子计数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消失;可抑制皮脂分泌、诱发剥脱性皮炎、脱发、口腔溃疡等。 【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不宜用于急性胰腺炎 2.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和血常规。 3.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4.用本品时应禁用咖啡因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5.老年人、儿童应慎用。 6.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400mg)3个月。 7.对诊断的干扰,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血清肌苷、催乳素、氨基转移酶等浓度均可能长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8.下列情况应慎用(1)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慢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西咪替丁的骨髓毒性可能增高。 (3)器质性脑病 (4)肾功能损害(中度或重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能透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引起胎儿和婴儿肝功能障碍,故禁用。 【儿童用药】儿童慎用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26、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药。 27、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用以满足成人每日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1的生理需要。 28、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又叫喘定):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29、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阻滞。

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 英文名: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Gelasiqiong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格拉司琼,其化学名称为1-甲基-N-(内向-9-甲基-9-氮杂双环[3.3.1]壬烷-3-基)-IH-吲唑-3-甲酰胺盐酸盐 分子式:C18H24N4O·HCl 分子量:348.88 【性状】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对因放疗、化疗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放疗、化疗及外科手术等因素可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5-HT,5-HT可激活中枢或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而引起呕吐反射.本品控制恶心和呕吐的机制,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从而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本品选择性高,无锥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 【药代动力学】健康受试者静注本品20或40μg/kg后,平均血浆峰浓度分别为13.7和42.8μg/L,血浆清除半衰期约3.1~5.9小时.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血清蛋白结合率约为65%,大部分迅速代谢,主要代谢途径为N-去烷基化及芳香环氧化后,再共轭形成结合产物,本品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 【适应症】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成人:用量通常为3mg,用20~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于治疗前30分钟静脉注射,给药时间应超过5分钟.大多数病人只需给药一次,对恶心和呕吐的预防作用便可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增加给药次数1~2次,但每日最高剂量不应超过9mg.肝、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倦怠、发热、便秘、偶有短暂性无症状肝脏氨基转移酶增加.上述反应轻微,无须特殊处理 【禁忌症】 1.对本品或有关化合物过敏者禁用 2.胃肠道梗阻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可能减少大肠蠕动,患者若有亚急性肠梗阻,用本品时应严密观察。 2.人体研究尚未发现本品对神经警觉有影响。 3.更重要的是,本品不能在溶液中与其他药物混合。 4.预防用本品应在化疗前或麻醉诱导前给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除非必需外,不宜使用 2.哺乳期妇女需慎用,若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对健康受试者研究表明,本品与西咪替丁或氯羟安定间没有明显的药物相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硝苯地平片(石药)治疗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硝苯地平片说明书,欢迎阅读。 硝苯地平片商品介绍 通用名:硝苯地平片 生产厂家: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315 药品规格:10mg*100片 药品价格:¥5.5元 硝苯地平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硝苯地平片 【商品名称】硝苯地平片 【英文名称】NifedipineTablets 【拼音全码】XiaoBenDiPingPian 【主要成份】硝苯地平。 化学名: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 分子式:C17H18N2O6 分子量:346.34 【性状】硝苯地平片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规格型号】10mg*100s 【用法用量】1.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渐调整。过量服用硝苯地平可导致低血压。2.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起始剂量10mg/次(一次1片),一日3次口服;常用的维持剂量为口服10-20mg/次(一次1-2片),一日3次。部分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可用至20-30mg/次(一次2-3片),一日3-4次。大剂量不宜超过120mg/日(每日12片)。如果病情紧急,可嚼碎服或舌下含服10mg/次(一次1片),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决定再次给药。3.通常调整剂量需7-14天。如果患者症状明显,病情紧急,剂量调整期可缩短。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发作的频率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剂量,可在3天内将硝苯地平的用量从10-20mg(1片-2片)调至30mg/次(一次3片),一日3次。4.在严格监测下的住院患者,可根据心绞痛或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每隔4-6小时增加1次,每次10mg(1片)。 【不良反应】1.常见服药后出现外周水肿(外周水肿与剂量相关,服用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4%,服用120mg/日则为12.5%);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和面部潮红(10%)。一过性低血压(5%),多不需要停药(一过性低血压与剂量相关,在剂量[60mg/日时的发生率为2%,而120mg/日的发生率为5%)。个别患者发生心绞痛,可能与低血压反应有关。还可见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

注射用西咪替丁说明书

注射用西咪替丁说明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药品名称】 注射用西咪替丁 【英文或拉丁名】 Cimetidinefor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Ximitiding 【主要成分】 西咪替丁 【化学名】 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胍【结构式及分子式、分子量】 分子式:C 10H 16 N 6 S 分子量: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 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H 受体,起竞争性抑制组胺作用,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也抑制由食 2 物、组胺胃泌素、咖啡因及胰岛素等刺激所刺激的胃酸分泌。注射300mg,4~5小时后,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可达80%,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达4~5小时。 2、毒理研究 大鼠和狗的亚急性、慢性中毒性试验证明,本品有轻度抗雄激素作用而引起前列腺和精囊重量减少以及乳汁分泌,但停药后消失。无致突变、致癌、致畸胎作用,亦无依赖性和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 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组织中,本品能透过胎盘屏障,乳汁中本品浓度可高于血浆浓度。蛋白结合率为15%~20%,部分在肝脏内代谢,代谢产物为Sulphoxide和hydroxymethylcimetiding,主要经肾排泄。24小时后注射量的约75%以原形自肾排出;10%可从粪便排出。可经血液透析清除。肾功能正常时t 为2小时,肌酐清除率在20~ 1/2 )为小时,<20ml/分钟者为小时,肾功能不全者为5小时。50ml/分钟者其半衰期(t 1/2 【适应症】 1、治疗已明确诊断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2、十二指肠溃疡短期治疗后复发的患者。 3、持久性胃食道返流性疾病,对抗返流措施和单一药物治疗如抗酸剂无效的患者。 4、预防危急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及出血。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西咪替丁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兰索拉唑治疗组和西咪替丁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止血药、输液、输血、抗菌治疗,兰索拉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兰索拉唑注射液静滴治疗,西咪替丁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西咪替丁注射液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d、2d、3d后的胃内pH值、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总疗效,综合以上指标判断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3d后,出血情况及胃内pH值均有改善,但兰索拉唑组前3d的止血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pH值上升至4.0以上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P值均<0. 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兰索拉唑组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咪替丁。[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兰索拉唑;西咪替丁;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的病因,其形成的原因是胃酸一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当胃液pH升高到4以上时,胃蛋白酶就失去活性[1,2]。迅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键。我们分别采用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5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其中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为46.5岁。其中37例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为胃溃疡,5例为复合性溃疡。出血量最小为350ml,最大为1300ml,平均出血量为850ml。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治疗组和西咪替丁治疗组,每组29例。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消化道出血病史、出血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一经确诊,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及病情,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如:常规止血、输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兰索拉唑治疗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静滴治疗,将治疗量的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35例药效观察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35例药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2-18T16:05:53.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陈兰[导读] 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陈兰(湖北省来凤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来凤 445700)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68-01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方法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我们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15mg/(kg·d)静脉点滴,治疗小儿水痘35例。结果显效20例,有效12 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满意,短期使用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少,效价比高,使用方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基层医院早期治疗小儿水痘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西咪替丁小儿水痘药效观察 小儿水痘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春冬季多见,往往呈小区域流行,严重影响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我们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取得较为满意的药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参照胡亚美、江载芳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小儿水痘诊断标准,共选择小儿水痘35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13岁,病程≤3天。 1.2 治疗方法 35例均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给予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15mg/(kg·d) 静脉点滴,疗程5天。对退热时间、皮肤瘙痒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等进行观察。 1.3 疗效判定显效:1天内退热、瘙痒消失,3天内皮疹结痂;有效:1~2天退热、瘙痒消失,3~4天皮疹结痂;无效:4天以上未退热、瘙痒未消失,皮疹未结痂。 2 结果 显效20 例,占57.14%;有效12例,占34.29%;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91.43%;1例出现恶心,1例头痛,症状轻微,未停药,亦未作其他处理,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水痘(varicella; chiken-pox)是由水痘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其传染力极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学龄前多见,虽然本病有自限性,但由于我国未普及对儿童进行水痘疫苗的计划接种,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局部区域爆发流行时有发生,水痘可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确诊的患儿,尽快减轻水痘症状,缩短痊愈时间是治疗的关键,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是我们基层药剂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既往常用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治疗水痘,其抗病毒机制是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病毒复制,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且易产生耐药性,因而临床疗效相对较差,使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西咪替丁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同时又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皮肤损害有较强抑制作用,起到抗病毒、退热、快速止痒、消肿、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从而明显减轻水痘病毒所致皮肤损害。国内外曾有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的报道。本文通过对治疗35例水痘患儿的药效观察,总有效率达91.43%,在退热、瘙痒缓解、结痂时间等方面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西咪替丁短期治疗是安全的,对水痘患儿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加常规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长期应用存在抑制骨髓的可能性,临床上应避免长期使用。由于西咪替丁价廉效佳,不良反应较少,效价比高,使用方便,在基层医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早期治疗小儿水痘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6. [2]俞蕙,段恕诚.1980~1999年水痘患儿临床特点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3): 229-231. [3]贾鲲鹏,赵琳,高春燕,等.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70.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产品品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原料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作用高血压。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产品规格5mg*7s 用法用量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生产企业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英文名称: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主要成份】苯磺酸氨氯地平 【成份】 化学名:3-乙基-5-甲基-2-(2-氨基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 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分子式:C20H25N2O5Cl?C6H6O3S

分子量: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 (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2)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规格型号】5mg*7s 【用法用量】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 【不良反应】本品在10mg/日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本品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仅为%,与安慰剂没有明显差别(约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水肿。发生率1%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如下:水肿、头晕、潮红和心悸。与剂量关系不明确,但发生率超过%的不良反应如下:头痛、疲倦、恶心、腹痛和嗜睡。以上不良反应中,水肿、潮红、心悸和嗜睡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超过男性。以下不良事件发生率?1%但%,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一般:过敏反应,虚弱,背痛,潮热,不适,疼痛,僵硬,体重增加;心血管: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房颤),胸痛,低血压,外周缺血,昏厥,体位性头晕,

西咪替丁注射液

核准日期:2007年04月25日 西咪替丁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西咪替丁注射液 英文名称:Cimetidine Injection 汉语拼音:Ximitiding Zhusheye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西咪替丁。 化学名称: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胍。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0H16N6S 分子量:252.34 辅料为:盐酸。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消化道溃疡。 【规格】2ml:0.2g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本品0.2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小时1~4mg/kg,每次0.2~0.6g(每次1~3支)。 静脉注射用上述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3分钟),6小时一次,每次0.2g(每次1支)。 肌内注射一次0.2g(一次1支),6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反应。较常见腹泻、腹胀、口干、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偶见严重肝炎、肝坏、肝脂肪性变等。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

2.泌尿系统反应。有引起急性间质肾炎致衰竭的报道,但此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 3.造血系统反应。对骨髓有一定抑制作用。少数病人发生可逆性中等程度的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较常见有头晕、头痛、疲乏、嗜睡等。少数可出现不安,感觉迟钝,语言含糊,出汗或癫痫样发作,以及幻觉、妄想等症状,引起中毒症状的血药浓度多在2μg/ml,而且多发生于老人,幼儿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后,一般只需适当减少剂量即可消失,用拟胆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改善。 5.心血管系统反应,可有心动过缓,面部潮红等。静脉注射时偶见血压骤降、房性早搏、心跳呼吸骤停、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 6.对内分泌和皮肤的影响,本药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用药剂量较大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欲减退、阳痿、精子计数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消失;可抑制皮脂分泌、诱发剥脱性皮炎、脱发、口腔溃疡等。 【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不宜用于急性胰腺炎。 2.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和血常规。 3.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 反应。 4.用本品时应禁用咖啡因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5.老年人、儿童应慎用。 6.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 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400mg)3个月。 7.对诊断的干扰: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 血清肌酐、催乳素、氨基转移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药物 注射方法及用量大全

1,西咪替丁注射液:别名——甲米 适应症:用于消化道溃疡。 规格:2ml:0.2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肌内注射。 2,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一直。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规格:1ml:3mg。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皮下或肌内注射。 3,肝素钠注射液:别名——肝素 适应症: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的呢个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规格:2ml:1.25万单位 用法用量:深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4,注射用甲钴胺: 适应症:1、周围神经病。2、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红细胞贫血。 规格:0.5mg 用法用量:先用注射水溶解,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5,吡拉西坦注射液:——脑复康 适应症: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规格:5ml:1g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6,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别名——沐舒坦 适应症:1、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的祛痰治疗。2、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3、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的治疗。 规格:100ml:盐酸氨溴索30mg与葡萄糖0.5g。 用法用量:缓慢静脉滴注。 7,舒血宁注射液: 功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规格:5ml。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8,醒脑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淤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外伤头痛,神智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每支5ml。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9,注射用维生素C: 适应症:防止坏血病和各种急慢性传染行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于克山症,心源性休克时抢救。本品亦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 规格:1.0g。

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效果观察

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09T10:02:37.1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作者:钱冬梅沈亚萍 [导读]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单纯疱疹多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包皮、鼻孔附近、唇缘、外阴等部位。钱冬梅沈亚萍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单纯性疱疹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食用西咪替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色素沉着以及中途放弃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与色素沉着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比常规的治疗方法,西咪替丁注射液在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过程中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西咪替丁;面部单纯性疱疹;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37-02 人士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单纯疱疹多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包皮、鼻孔附近、唇缘、外阴等部位,当然也可见于颜面、眼部与口腔等部位[1]。面部单纯性疱疹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发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簇集性小水疱群,这时候患者就会表现渗液,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化脓性感染。这时候患病处的淋巴结就有可能出现肿大。这种疾病通常情况下会在3周左右痊愈,但是复发率相对较高,预后可能会出现遗留色素沉着斑,这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单纯性疱疹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单纯性疱疹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18~66岁,平均年龄为(38.2±8.7)岁。所有患者中,发病于口角和/或唇缘者54例,发病于鼻孔、面颊者16例,发病于额头者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 根据患者分组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锌氧油浴紫草油进行治疗。将药物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3~5次。观察组患者食用西咪替丁注射液进行治疗,即将药物均匀的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4~5次。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恢复情况。 1.3 判断疗效 观察患者皮肤患处痊愈的时间,并记录下愈合的时间,记录患者色素沉着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记录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情况,并标注具体的原因,以便后期临床总结。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色素沉着以及中途放弃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与色素沉着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 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x-±s) 组别治愈时间(d)色素沉着率(%)中途放弃率(%)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n=39) 8.3±1.6 26(66.7) 4(10.2) 74.4 观察组(n=39) 4.1±1.3 2(5.1) 1(2.6) 97.4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就可以汗容易发现,单纯性疱疹主要是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只能寄生在人体内,因而发病概率相对较高[2]。从最近几年患者就诊数量来看,发病概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单纯性疱疹是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较为多见的就是在皮肤黏膜的交界位置,颜面口角处、眼角以及鼻孔等附近位置。从临床治疗的结果可以发现,患者在2周左右就可以治愈,但是非常容易形成复发,反复发作就会加深面部色素沉着,形成瘢痕斑,容易给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该种疾病,采取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西咪替丁为 H2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抗雄性激素、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因此临床上治疗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多毛症方面应用广泛。应用该种药物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具有一定的效果。这种药物可以有选择性的抑制单纯疱疹病毒RNA的合成。西咪替丁可以有效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发挥出毒性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也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西咪替丁可以直接抗病毒,降低活性,缩短治疗疗程[3]。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单纯性疱疹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食用西咪替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色素沉着以及中途放弃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与色素沉着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利用西咪替丁注射液效果更为理想。综上所述,相对比常规的治疗方法,西咪替丁注射液在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过程中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景.骶管治疗用于会阴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49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