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知识竞赛题库

职业卫生知识竞赛题库

职业卫生知识竞赛题库
职业卫生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0月27日

C、2002年5月1日

D、2002年10月27日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D)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用人单位

C、用人单位负责人

D、劳动者

4、用人单位的( D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法定代表人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工会组织

D、主要负责人

5、(A)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 B )组织制定并公布。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7、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危害项目,并接受监督。 C、申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C )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噪声

B、粉尘、高温

C、粉尘、放射性物质

D、高温、噪声

1 / 741 / 74

9、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B)。

A、国家相关部门

B、用人单位负责人

C、劳动者

D、医疗机构负责人

11、劳动者享有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C)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C、批评、检举和控告

1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D)。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用品

D、职业病防护用品

1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B )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

妥善保存。

A、员工健康检查

B、职业健康监护

C、定期健康检查

D、职业健康体检

14、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D)正常出勤。

A、根据体检时间决定是否

B、不作为

C、作为

D、视同

1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

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

间和离岗时

1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A )和有关部门。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

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 A、卫生行政部门

19、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有关部门擅自批准建设项目或者发放施工许可的,对该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C ),由监察机关或者2 / 742 / 74

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

A、管理人员

B、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

D、直接管理人员

20、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B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B、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22、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 B )、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 B、职业史

24、“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其中当事人指:(D)。 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5、下列属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B )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26、下列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D )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28、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3 / 743 / 74

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B)进行调查。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

在地( C )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

D、劳动保障部门

30、疑似职业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D)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D、不得

33、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疑似职业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C)。 C、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35、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C)。

A、听证

B、行政复议

C、再鉴定

D、行政诉讼

36、劳动者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由(C)。

C、用人单位购买提供,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40、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至少(C)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1

B、2

C、3

D、4

4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A)负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B)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B、卫生行政部门

43、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 A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

B、检查

C、建议

D、督查

45、职业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4 / 744 / 74

权利,有权向(B)提出赔偿要求。 B、用人单位

48、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 B )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0、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由(B)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1、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接受由(D)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D、用人单位5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D)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B、卫生设施

C、劳保设施

D、防护设施

53、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除外(D)的因素,综合考虑。

A、病人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D、个人防护用品

54、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

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B)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

得拒绝、阻挠。

A、十五日

B、十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55、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5 / 745 / 74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D)内作出裁决。

A、十五日

B、十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56、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A)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A、十五日

B、十日

58、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

A、要求纠正

B、给予行政处罚

C、责令停产

D、追究法律责任

60、《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