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关键词: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生境特征;群落结构;药理作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29-05

荷叶铁线蕨来源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 y.x.lin的干燥全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状蕨类植物,为铁线蕨科植物中在亚洲唯一分布的单叶型植物[1],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和石柱县部分地带河谷、低山和丘陵有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其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为长江三峡地区特有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20世纪70年代,万县地区中草药调查队最早发现荷叶铁线蕨[3]。自1980年林氏[4]首次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详细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种群分布格局、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极大的植物学分类价值、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观赏价值不断被挖掘,荷叶铁线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现将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为荷叶铁线蕨资源分布的准确定位、濒危植物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潜在药用价值的有效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自然分布特点及群落特征

1.1 地理分布与原生境情况

荷叶铁线蕨的生长对原生境要求特殊。陈氏等[7]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在有机质、磷、氮、钾含量丰富,土壤肥沃的地段生长良好。许氏等[8]野外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大多生长在缺乏水分、土壤贫瘠的岩石缝,且要求土壤透水性好和湿度不宜过大。沈氏等[9]对荷叶铁线蕨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及其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比较,发现荷叶铁线蕨适宜于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条件下发育的酸性淋溶土,养分含量高,多为黏土,微量元素含量与荷叶铁线蕨生境土壤有较大的差别。华氏[10]野外调查表明,荷叶铁线蕨在平缓的灌木草丛中呈零星分布,其野外生境基质绝大多数是石灰岩和紫色砂页岩,土壤主要为山地红黄壤以及酸性紫色土,其厚度为5~20 cm内。因此,推断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荷叶铁线蕨的分布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部分荷叶铁线蕨生长在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曾氏等[11]认为,荷叶铁线蕨生长周期长,在孢子萌发、配子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建立等过程中对其生境要求严格并呈依赖性,它只能在一定的孤立区域生栖繁衍。据此,只有全面掌握荷叶铁线蕨地理分布的准确定位以及原生境情况,才能更为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1.2 群落结构特征

荷叶铁线蕨植株矮小(株高小于25 cm),繁殖能力弱,在植物生存竞争中多处于被支配地位。该物种在多数样方中呈零星分布,在少数样方中以丛状、块状、片状等方式分布。

史氏等[5]采用随机样方法对该物种生境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主要在化香-槲栎-芒群落(ass.plalycarya strobilacea-quercus aliena- miscanthus sinensis)、盐肤木-鸢尾群落(ass.rhus chinensis-iris japonica)、水麻-细穗腹水草群落(ass. debregeasia edulis-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和黄荆条-海金沙群落(ass.vitex negundo-lygodium japonicum)等群落中处于伴生地位,且多为单叶和落叶类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许氏等[8]从分析荷叶铁线蕨产地的土壤、气候、植物种类等要素入手,初步阐明了荷叶铁线蕨的分布情况和群落特征。潘氏等[12]通过对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调查和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分析发现,荷叶铁线蕨有3种自然居群结构,具有较高的有性繁殖系数,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植株高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与荩草、鸢尾伴生且有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某些生态习性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该研究为正确认识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特征和探寻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因素提供了可靠依据。周氏等[13]通过相邻格子样方法采集数据,应用点格局分析技术研究了荷叶铁线蕨种群空间格局,发现该物种的

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植株大小密切相关: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4.5 m),荷叶铁线蕨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正关联;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5 m),荷叶铁线蕨呈随机分布,空间关联性减弱;成熟植株具有更明显的聚集分布趋势;大小级差异越小,植株间的正关联关系越强。这一结果为该物种原生种群的就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基础。

2 生长特性与繁殖技术

荷叶铁线蕨多为须根系,根系分布较浅,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11]。一般为早春发芽,每年7月左右形成孢子囊群,2个月后孢子陆续成熟。野外生境下其自然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根状茎萌蘖)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两种繁殖方式。除自身繁殖外,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已较好地应用于荷叶铁线蕨的研究与保护中。

2.1 孢子繁殖徐氏等[14]通过对荷叶铁线蕨的孢子繁殖技术研究显示,带叶采收孢子囊群盖刚刚开启还未散出的孢子,随采随播或贮存后次年播种均有良好的萌发力,选用优质腐叶土为培养基质,全年播种繁殖,均能成苗;并首次将孢子繁殖的荷叶铁线蕨幼苗成功地进行了露地畦栽,繁殖后代产生的孢子均具正常生育能力。此外,还发现原叶体的分栽有利于提高孢子体幼苗的产苗量和促使其健壮生长。

潘氏等[15]对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不同贮藏时间和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物种为不含叶绿体孢子,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成影响显著。在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荷叶铁线蕨孢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在沙基质比腐殖土更有利于孢子体的形成,但在孢子体后期生长阶段,其在腐殖土中生长势比沙中更优。张氏等[16]通过野外采集桫椤与荷叶铁线蕨孢子,在自然环境和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分组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水分和土壤条件的情况下,能成功人工繁殖桫椤和荷叶铁线蕨。该研究结果为探寻一条更为理想的孢子繁殖途径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分株繁殖

陈氏等[17]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分株繁殖试验,发现不同季节繁殖对其存活率影响不同,繁殖存活率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提示春季是荷叶铁线蕨繁殖最佳时机,引种栽培不宜在秋季繁殖。

2.3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目前,组织培养和离体快速繁殖技术已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中得到了重视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速繁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黄氏等[18]通过对荷叶铁线蕨成熟孢子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认为在通过无性繁殖来回归引种濒危植物的同时,应加强和扩大应用繁殖系数高且能很好保持物种特性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李氏等[19]以荷叶铁线蕨当年生未成熟孢子为材料,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抽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最后移栽到泥碳中,成活率高达90%。有学者研究了光照、蔗糖和大量营养要素对荷叶铁线蕨孢子萌发与发育的影响,发现适宜的光照条件不仅在荷叶铁线蕨孢子的萌发和配子体的发育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该物种光形态的建立与发生同样重要;并筛选出了适宜孢子萌发与配子体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要素和蔗糖的适宜含量范围[20]。该研究为提高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的成活率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3 等位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

等位酶标记作为一种共显性标记,广泛用于野生居群的遗传结构分析、群居的交配系统、父系分析、探查居群间或亚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生态遗传学和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相关方面,尤其在对物种濒危机制的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

潘氏等[21]利用等位酶标记探讨了荷叶铁线蕨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对荷叶铁线蕨的等位基因频率、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居群的平衡状况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与描述,结果显示,该物种居群内和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低,居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一致性,而大多数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部,因此建议以居群内个体为单位进行就地重点保护;而在此基础上对荷叶铁线蕨的交配体系与濒危原因分析表明,该物种可能是以配子体间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体系。

王氏等[22]以荷叶铁线蕨等位酶提取液为研究对象,运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取样部位、可供遗传分析的酶系统及等位酶位点进行了筛选研究,发现荷叶铁线蕨不同制样部位表达的同工酶位点及其活性差异很大,以老叶为部位制样后经电泳技术所得的酶谱最为清晰且宜供遗传学分析,而含叶绿体的部位在某些酶类中表达出一些特殊的酶带。该研究为位点的确定及进一步的遗传学分析提供了便利。

4 药理作用

自荷叶铁线蕨被发现以来,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备受国内外关注。由于该物种对自然环境的特殊要求,以及资源急剧减少,因此,迄今的关注焦点集中于荷叶铁线蕨的自然分布特点、群落特征、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和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而对于荷叶铁线蕨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极少。现有报道荷叶铁线蕨的药理活性作用主要集中在抑制革兰阴性菌和泌尿系统易感染菌、人胚肝细胞增殖和抗氧化。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铁线蕨具有消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中华本草》记载荷叶金钱可全株入药,具有清利湿热,主湿热黄疸、热淋、石淋、中耳炎[23]。李氏等[24]利用管碟法和二倍稀释法对荷叶铁线蕨的提取液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尤其表现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水提液可促使人胚肝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能增强细胞保肝降酶作用[25]。

孙氏等[26]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荷叶铁线蕨抗菌水提醇沉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了4因素3水平试验研究,筛选出抗菌作用的水提醇沉液最佳提取工艺,为有可能将荷叶铁线蕨开发为具有潜在抗泌尿感染的新型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江氏[27]采用琼脂扩散法判断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泌尿系统的抑菌的种类,运用二倍稀释法判断荷叶铁线蕨对敏感菌的有效杀菌浓度。结果显示,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华氏[10]以荷叶铁线蕨为原料,在优化提取工艺前提下,对其粗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在定量前提下采用fe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荷叶铁线蕨粗多糖和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该物种多糖和总黄酮成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与二者浓度成一定的量效关系;而总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粗多糖。进一步的研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菌为对象,采用圆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总黄酮和粗多糖的抑菌效果,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5 濒危原因

5.1 地理分布区域狭窄与独特原生境要求

荷叶铁线蕨为三峡库区特有植物,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与石柱县接壤的近百公里的长江沿岸,且大多为零星分布、少数为片区、块区分布。地理分布区域不但狭窄,而且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逐渐缩小。研究发现,荷叶铁线蕨对光照、土壤、湿度等特殊依赖性决定了它只能在非常狭窄的区域范围内自然分布,且能满足其生长要求的适生环境非常稀少[7-11]。

5.2 有性繁殖的自然更新困难

有性繁殖的自然更新慢且困难也是造成荷叶铁线蕨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曾氏等[11]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虽然产生了大量的孢子来促进其传播,但由于孢子囊开裂较难和孢子成活率低等因素导致这些孢子并未得到大量繁殖或占领新的区域;再者,荷叶铁线蕨生长周期长,孢子从萌发到形成幼孢子体需要近1年时间;另外,光照、湿度、

温度和环境因子的变化等均影响到孢子的生存和发育进程。

5.3 物种间竞争处于劣势

在群落分布中,荷叶铁线蕨常与灌木、乔木、草本和藤本等物种伴生,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与革新,其原有生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同一层被下,进化速度快和适应能力强的单子叶植物占据绝对优势,使本身生长受限的荷叶铁线蕨在物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对其规模的扩大造成了极大威胁。史氏等[5]发现,荷叶铁线蕨的平均密度比前人调查下降近一半,认为优势物种的不断变化使荷叶铁线蕨所在群落结构不稳定。零星的乔木层逐渐消失、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的丰富度与高密度不断增加,使本身位于最底层的荷叶铁线蕨摄取不到足够的光照而不利于生长。

5.4 人为因素

由于荷叶铁线蕨处于低海拔区域和对生境的独特依赖,其生长环境需特别保护。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的剧增和人类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严重损害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其濒危程度逐年加剧。再者,由于荷叶铁线蕨在治疗黄疸和泌尿系统疾病上药用价值的提升和奇特的观赏价值,导致过度采挖,最为直接地导致了其处于濒危状态。谢氏[28]认为,三峡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荷叶铁线蕨的群落分布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三峡工程蓄水后使175 m以下的荷叶铁线蕨原生境被淹没,直接破坏了荷叶铁线蕨的野生生境和种质资源;而库区水体大量增长,必然引起气候条件、环境湿度和温度的改变,对荷叶铁线蕨带来进一步的破坏。

6 保护对策

荷叶铁线蕨的群落已迅速缩小甚至处于消失边缘,因此,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在其生态环境、基因源和生物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与保护,已刻不容缓。

6.1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造成部分区域物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引起植被演替,导致该地区的群落格局发生变化,从而使部分生物无法适应逐渐趋于灭绝。就地保护的原理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植物种群的完整性,实现珍稀濒危植物的可持续利用。虽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三峡工程的兴建对荷叶铁线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有较大的区域存在荷叶铁线蕨。因此建议: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其野生资源的调查,进一步明确资源的总量、分布现状和动态变化。综合多方面因素(群落结构、种群密度、生活史和干扰因素等),对相对成熟且利于荷叶铁线蕨生长的生境加强就地保护,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和保护措施。②在适宜的生态环境区域,模拟荷叶铁线蕨的生境,对于遭受严重迫害且生境发生较大变化区域的荷叶铁线蕨进行引种移栽。

6.2 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市专业的植物学技术人才相对稀缺,应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孵化培养与引进,在正确识别保护对象和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与措施。在考察研究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将人工培养、孢子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等与基因工程相关先进技术应用于荷叶铁线蕨等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与资源的合理保护。

6.3 构建濒危植物繁殖基地与种植资源库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银杉、珙桐、百山祖冷杉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有些物种已具有较大的人工种群繁殖基地,并得到广泛引种栽培,在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上作出了积极贡献[29]。笔者认为,重庆资源管理与保护有关部门可借鉴已有的生态资源条件,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建立重庆市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为实现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统一打下基础。

6.4 加强宣传,完善管理与法制制度

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决定物种资源的分布与延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制

定与完善相关的管理与法律制度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尤为重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自觉保护意识,一方面使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自身及生物物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其懂得珍稀濒危植物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而应加强保护的必要性。由于自然空间的开放性和认识水平的差异性,肆意破坏荷叶铁线蕨等珍稀濒危植物的违法事件在所难免,因此,相关部门对于这类事件应严格执法,惩前毖后。

7 展望

目前,对于荷叶铁线蕨的研究多局限于自然分布特点、群落特征、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和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等,而对其植物细胞结构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等系统研究鲜见报道。同时,随着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及水位上升,该物种的群落特征和分布状况亦发生了改变,其生态是否变迁尚不得而知,加上几十年来过度开发,该种的分布范围日益狭窄、数量稀少,已处于灭绝的边缘。为更好地保护该物种,对其自然分布格局状况以及种群的自我变迁规律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再者,由于该物种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急剧减少,应尽快对其植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其寻找替代资源提供依据。因此,有必要制定合理的荷叶铁线蕨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鉴植物生态学与中药化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研究方法,填补荷叶铁线蕨细胞结构、药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库区水位上升而产生种群生物间变迁规律的研究空白。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胡经国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指示 在2002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继续做好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01年7月16~18日,国务院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明确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三峡工程整体和全局、关系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距2003年6月第一期蓄水只有19个月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哪!” 二、库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从2000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进行了库区20个县(区、市)1∶5万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库区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滑坡灾害的基本情况。到目前(2002年10月)为止,已经查出三峡库区两岸存在崩塌、滑坡2490处。此外,还有大小泥石流沟47条。 现已查明,在三峡库区5300多公里库岸线上,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度约为440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总长度约为139公里。 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7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0余处。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有: 1、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容量有限。就地质灾害而言,三峡库区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2、降水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更加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本数据库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了392种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比《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增加了39种。选定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8种,每种植物记录有学名、中文名、所划类别、保护级别、现状、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保护措施和栽培要求等30个字段,数据库中的数据除引自上述专著外,还补充了我们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 蕨类植物13种:峨眉耳蕨,荷叶铁线蕨,截基盾蕨,连珠蕨,鹿角蕨,扇蕨,桫椤,蟹爪叶盾蕨 裸子植物:百山祖冷杉斑子麻黄篦子三尖杉长白松 长苞铁杉长叶榧树朝鲜崖柏翠柏 大别山五针松短叶黄杉福建柏贵州苏铁 旱地油杉红豆杉红桧华东黄杉 华南五针松黄杉黄枝油杉 金钱松巨柏昆仑方枝柏 南方铁杉攀枝花苏铁 秦岭冷杉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水杉水松穗花杉 台湾杉太白红杉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 兴凯湖松轩辕柏 银杉银杏油麦吊去杉 云南穗花杉樟子松资源冷杉 被子植物:矮牡丹矮沙冬青凹叶厚朴凹叶木兰 八宝树八角莲白穗花白梭梭白辛树 百合花杜鹃百花蒿半日花瓣鳞花 宝华玉兰滨玉蕊(棋盘脚树) 伯乐树菜豆树藏报春糙独活 草苁蓉叉唇虾脊兰叉叶蓝长瓣短柱茶 长柄双花木长里桑长序榆沉水樟 秤锤树翅果油树川明参茈碧莲刺参 刺五中大根兰(腐生兰)大果假水晶兰 大赖草大叶木兰大叶子(山荷叶) 单性木兰灯笼花滇南风吹楠 顶果木东北岩高兰董棕独花兰 独叶草杜仲短节百里香短穗竹 对节白蜡对叶杓兰多苞藁本峨眉报春 峨眉光亮杜鹃峨眉含笑峨眉红山茶 峨眉黄连峨眉姜峨眉开口箭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关键词: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生境特征;群落结构;药理作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29-05 荷叶铁线蕨来源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 y.x.lin的干燥全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状蕨类植物,为铁线蕨科植物中在亚洲唯一分布的单叶型植物[1],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和石柱县部分地带河谷、低山和丘陵有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其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为长江三峡地区特有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20世纪70年代,万县地区中草药调查队最早发现荷叶铁线蕨[3]。自1980年林氏[4]首次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详细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种群分布格局、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极大的植物学分类价值、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观赏价值不断被挖掘,荷叶铁线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现将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为荷叶铁线蕨资源分布的准确定位、濒危植物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潜在药用价值的有效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自然分布特点及群落特征 1.1 地理分布与原生境情况 荷叶铁线蕨的生长对原生境要求特殊。陈氏等[7]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在有机质、磷、氮、钾含量丰富,土壤肥沃的地段生长良好。许氏等[8]野外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大多生长在缺乏水分、土壤贫瘠的岩石缝,且要求土壤透水性好和湿度不宜过大。沈氏等[9]对荷叶铁线蕨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及其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比较,发现荷叶铁线蕨适宜于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条件下发育的酸性淋溶土,养分含量高,多为黏土,微量元素含量与荷叶铁线蕨生境土壤有较大的差别。华氏[10]野外调查表明,荷叶铁线蕨在平缓的灌木草丛中呈零星分布,其野外生境基质绝大多数是石灰岩和紫色砂页岩,土壤主要为山地红黄壤以及酸性紫色土,其厚度为5~20 cm内。因此,推断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荷叶铁线蕨的分布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部分荷叶铁线蕨生长在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曾氏等[11]认为,荷叶铁线蕨生长周期长,在孢子萌发、配子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建立等过程中对其生境要求严格并呈依赖性,它只能在一定的孤立区域生栖繁衍。据此,只有全面掌握荷叶铁线蕨地理分布的准确定位以及原生境情况,才能更为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1.2 群落结构特征 荷叶铁线蕨植株矮小(株高小于25 cm),繁殖能力弱,在植物生存竞争中多处于被支配地位。该物种在多数样方中呈零星分布,在少数样方中以丛状、块状、片状等方式分布。 史氏等[5]采用随机样方法对该物种生境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主要在化香-槲栎-芒群落(ass.plalycarya strobilacea-quercus aliena- miscanthus sinensis)、盐肤木-鸢尾群落(ass.rhus chinensis-iris japonica)、水麻-细穗腹水草群落(ass. debregeasia edulis-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和黄荆条-海金沙群落(ass.vitex negundo-lygodium japonicum)等群落中处于伴生地位,且多为单叶和落叶类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许氏等[8]从分析荷叶铁线蕨产地的土壤、气候、植物种类等要素入手,初步阐明了荷叶铁线蕨的分布情况和群落特征。潘氏等[12]通过对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调查和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分析发现,荷叶铁线蕨有3种自然居群结构,具有较高的有性繁殖系数,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植株高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与荩草、鸢尾伴生且有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某些生态习性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该研究为正确认识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特征和探寻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因素提供了可靠依据。周氏等[13]通过相邻格子样方法采集数据,应用点格局分析技术研究了荷叶铁线蕨种群空间格局,发现该物种的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本数据库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了392种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比《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增加了39种。选定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8种,每种植物记录有学名、中文名、所划类别、保护级别、现状、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保护措施和栽培要求等30个字段,数据库中的数据除引自上述专着外,还补充了我们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 蕨类植物13种:峨眉耳蕨,荷叶铁线蕨,截基盾蕨,连珠蕨,鹿角蕨,扇蕨,桫椤,蟹爪叶盾蕨 裸子植物:百山祖冷杉斑子麻黄篦子三尖杉长白松 长苞铁杉长叶榧树朝鲜崖柏翠柏 大别山五针松短叶黄杉福建柏贵州苏铁 旱地油杉红豆杉红桧华东黄杉 华南五针松黄杉黄枝油杉 金钱松巨柏昆仑方枝柏 南方铁杉攀枝花苏铁 秦岭冷杉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水杉水松穗花杉 台湾杉太白红杉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 兴凯湖松轩辕柏 银杉银杏油麦吊去杉

云南穗花杉樟子松资源冷杉 被子植物:矮牡丹矮沙冬青凹叶厚朴凹叶木兰 八宝树八角莲白穗花白梭梭白辛树 百合花杜鹃百花蒿半日花瓣鳞花 宝华玉兰滨玉蕊(棋盘脚树) 伯乐树菜豆树藏报春糙独活 草苁蓉叉唇虾脊兰叉叶蓝长瓣短柱茶 长柄双花木长里桑长序榆沉水樟 秤锤树翅果油树川明参茈碧莲刺参 刺五中大根兰(腐生兰)大果假水晶兰 大赖草大叶木兰大叶子(山荷叶) 单性木兰灯笼花滇南风吹楠 顶果木东北岩高兰董棕独花兰 独叶草杜仲短节百里香短穗竹 对节白蜡对叶杓兰多苞藁本峨眉报春 峨眉光亮杜鹃峨眉含笑峨眉红山茶 峨眉黄连峨眉姜峨眉开口箭 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无柱兰 峨眉岩白菜峨眉紫堇峨屏草鹅掌揪(马褂木)丰实箭竹富民枳富宁藤干花榕甘草高山捕虫堇珙桐贡山独活观光木 管萼山豆根光叶珙桐海芒果海南龙血树(小花龙血树)合果木核桃核桃揪贺兰女蒿红椿红豆树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处于东经103°31ˊ∽109°30ˊ、北纬24°30ˊ∽29°13ˊ之间,全境皆处于亚热带的范围。全省平均海拔1 000m左右,其中海拔1 000m以上地区占全省面积的56.1%。贵州在地貌上是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斜坡地带,也是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山原。地势从西到东逐渐倾斜,使整个高原面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贵州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适于植物的生长,省内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多阴雨,少日照,气候差异大。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高原主体为黄壤地带,所以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局部地方还有砖红壤、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岩性土—石灰土、紫色土以及水稻土等多种土类分布。 由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错综复杂,加上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贵州植被也表现出复杂的特性。贵州植被可分为3个系列、9个植被型组、26个植被型、146个群系(贵州植被)这3个系列为:1.酸性土植被2.钙质土植被3.水生植被及沼泽植被。贵州植被在其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部、北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性,西南部低纬度河谷地区,则具有南亚热带性质,而在广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又具有从东部湿润性常绿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林过度的特性。根据贵州植被的区域特征,可把贵州植被划分为1大植被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大植被亚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及8个植被区。 1种类 贵州由于复杂的地理地貌、优越的水热条件,为植物区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贵州省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根据《贵州植被》的统计,贵州省维管束植物248科、1543属、5593种(包括变种),在全国占较大的比重。与国内各省、区比较中,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等省。 贵州丰富的维管束植物中,有许多是中国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它们对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植物群落和生态等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名录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名录 Ⅰ、国家重点野生植物 一、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1.金毛狗Cibotian barometz (L.) J. Sm. Ⅱ根茎及茸毛药用。90年《药典》收载 二、乌毛蕨科Blechnaceae 2.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 Ⅱ根状茎药用,收敛止血 三、桫椤科Cyatheaceae 3.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Ⅱ根状茎药用 四、苏铁科Cycadaceae 4.苏铁Cycas revolute Thunb.Ⅰ根、叶、花、种子药用 五、银杏科Ginkgoaceae 5.银杏Ginkgo biloba L.Ⅰ种子、叶、根、树皮药用,90年《药典》收载 六、松科Pinaceae 6.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Ⅱ根皮药用,90年《药典》收载 七、杉科Taxodiaceae

7.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Ⅰ皮、枝叶、果实药用 8.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Ⅰ叶、果实药用 八、柏科Cupressaceae 9.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Dunn) Henry et ThomasⅡ心材药用 九、红豆杉科Taxaceae 10.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 Rehd.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L. K.FuⅠ全株和种子药用 11.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Ⅱ种子、根皮、花药用 12.长叶榧ChunⅡ枝叶药用 十、胡桃科Juglandaceae 13.胡桃Juglans regia L. Ⅱ种仁、嫩枝、叶、果皮药用,90年《药典》收载 十一、榆科Ulmaceae 14.榉Zelkova schneideriana.Ⅱ树皮、叶药用 十二、蓼科Polygonaceae 15.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Ⅱ根及根状茎药用 十三、毛茛科Ranunculaceae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 刘传正李铁锋温铭生王晓朋杨冰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 [摘要] 通过全面野外调查,填表登录了三峡库区(19县(区),54175km2)地质灾害点5706处。采用数字化地形底图,通过编制三峡库区工程地质图层,建立了基于MapGIS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与的统计关系基础上,筛选提取了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的发育因子(响应因子)、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体系。创建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AMFP)。采用网格剖分整个区域,分别计算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简称“四度”)分布,采用图斑合并方法分别编制了相应的“四度”区划图。根据“四度”区划结果分别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区划和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MapGIS “发育度” “潜势度”“危险度” “危害度” 1 概述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综合调查项目工作范围位于东经106°~111°,北纬29°~31°21′,行政区划跨越重庆市和湖北省的19县(区),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兴山、秭归和巴东4县,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和重庆主城区等15县(区),总面积约54175km2(图1)。 1.1 工作基础 三峡工程建设前的地质工作主要围绕三峡坝区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开展,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民工程建设遭遇地质灾害严重困扰才逐步受到重视。三峡库区重要的代表性地质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50-70年代,以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为主,对三峡库区基础地质研究较为详细。 (2)20世纪80年代,结合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先后开展了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重大崩塌滑坡监测预报及减灾对策研究、三峡工程前期论证阶段环境工程地质调查、长江三峡工程库岸调查与稳定性预测、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典型和大型崩塌滑坡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等。 (3)20世纪90年代,重点开展了城镇移民选址的地质论证、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如拟迁城市新址地质论证、三峡工程库岸稳态评价预测、长江三峡工程水库移民与开发环境地质研究、1:50万以地质灾害调查为主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移民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等。 1.2 工作思路 依据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研究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全面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地质环境条件组合、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数据和图形的实时查询或更新,实现GIS技术与数学模型耦合的空间评价预警递进分析[1]。 在19县(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研制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库、图形库),根据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因子体系(基础因子、回应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进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计算与区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况 2007-01-19 17:27:15| 分类:陌尘草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药用藻类中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红藻门药用植物中种数较多的科有江篱科(1属8种)、石花菜科(2属7种)、红毛菜科(2属7种)、松节藻科(3属4种)、红翎菜科(2属4种)、仙菜科(2属4种)等。绿藻门的主要科是石莼科(2属11种)和双星藻科(1属5种)。褐藻门的半数以上的药用种集中在马尾藻科(1属12种),该科也是药用藻类中最大的科。

就目前来讲,藻类植物中药用种数最多的是海洋藻类,据报道,中国药用海藻有120种以上。海藻中已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等。药用海藻中石花菜、蜈蚣藻、海蕴,石莼、海萝。鹿角菜、裙带菜。鸡毛菜、皱紫菜。海黍子、宣藻。肠浒苔、美舌藻(鹤鸪莱)、海人草等为较常见的种类。中国70年代引入的巨藻亦可药用。淡水藻类药用的主要有脆轮藻、普通水绵和小球藻等,陆生藻主要是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 菌类:中药资源所涉及的菌类只限于真菌。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药用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子囊菌和担子菌两个纲。担子菌纲尤为突出,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 担子菌中70%的药用种集中在6个较大的科,即多孔菌科(27属74种)、口蘑科(18属45种)、红菇科(2属3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属13种)和蘑菇科(2属12种)。主要药用属有多孔菌属、羊肚菌属、红菇属、侧耳属等。灵芝属的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73种,是世界上灵芝种数最多的国家,海南省是中国的“灵芝王国”,有50余种。本属可药用的有7种。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等,其他还有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木耳、苦白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二○○四年十二月

0前言 主要引用和参考的规程规范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碾压式土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重庆市地方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主编单位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参编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大学。

2基本技术规定 2.1一般规定 2.1.1防治工程设计,应在审查通过的详细地质勘察成果基础上进行。 2.1.3防治工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与当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 2.1.4防治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崩塌、滑坡、危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类型、规模、动力来源、稳定性、移民状况、邻近建(构)筑物的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设计。 2.1.5防治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以达到最少投资、最短工期、安全运行的目的。 2.1.6总体防治方案的拟定,应在对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灾害体稳定性为中心,拟定2种或2种以上的可行的治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2.1.7各项单项工程设计应执行相应的现行规范、规程,但应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殊要求。 2.1.10防治工程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情况、利用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应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 2.1.1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应取得如下资料: (1)符合初步设计阶段的地形资料(包括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应的岩、土试验资料,天然材料的调查报告等。 (2)工程用地红线图,被保护对象和灾害影响区的现有建(构)筑物分布图和规划图,必要时还应取得平、立、剖面和基础图。 (3)地质灾害区的气象水文资料,主要为降雨、风速、水库运行水位、吹程等。 (4)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移民迁建费用和赔偿费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经济数据。 (5)条件相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验; (6)施工技术、设备性能、施工经验和施工条件等资料。 2.1.15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费用构成和与之配套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及《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与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编制分项项目投资估算综合单价。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宗霖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 参考文献: 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 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 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科学, 1995. 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 Li Zonglin 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共15页文档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2019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s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1.荷叶铁线蕨 观音座莲科 Angiopteridaceae *2.原始观音座莲 Archangiopteris henryi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3.对开蕨 Phyllitis japonica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4.光叶蕨 CyStoathyrium chinense 桫椤科 Cvatheaceae ***5.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6.笔筒树 Sphaeropteris lepifer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7.玉龙蕨 Sorolepidium glaciale 水韭科 Isoetaceae *8.宽叶水韭 Isoetes japonica *9.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10.狭叶瓶尔小草 Ophioglossum thermale 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 **11.鹿角蕨 Platycerium wallichii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2.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13.中国蕨 Sinopteridaceae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14.海南粗榧 Cephalotarus mannii ***15.蓖子三尖杉 Cephalotarus olireri 贡山三尖杉 Cephalotarus lanceolata 柏科 Cupressaceae

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评价表

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评价表 省份专家姓名手机号(座机)电子邮件 填表说明: 1. 珍稀濒危物种由《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初选目录》中选择本省份分布的物种,可以拷贝填入此表,或者直接在附件excel表中对本省有分布的物种进行评估; 2. 每项评价指标,以分值评估;表格中相应分值的填报请参考下文《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评价指标》,其中药用植物资源减少速率一项,在无数据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可酌情以供求关系估算; 3. 如果专家本省认为该名单以外,仍有受威胁程度大或者个体分布很少的物种,请列于本表格后; 4. 项目后标有※者为必填项。

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评价指标 1.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1)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量是指野生药用植物在国内现存的多度,是评价药用植物资源情况的主要指标。由于中药资源基础研究数据的缺乏,在现阶段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所以只能根据《中国红色物种名录》和市场供应情况来间接评价。该项评价指标分4个等级,最高3分。 极少(3分):二级濒危或濒危以上。 少(2分):①三级濒危植物;②资源减少(不能满足市场)。 尚多(1分):可满足市场,达到平衡。 多(0分):不仅满足市场,可富余。 (2)野外种群分布频度该项评价指标分3个等级,最高2分。 2分:罕见 1分:较常见 0分:常见 2.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1)分布方式分布方式是指某植物种在自然界中分布的方式。该项评价指标分3个等级,最高3分。 3分:在分布区域内呈孤立或星散状态分布。

2分:在分布区域内以小块状分布为主。 1分:在分布区域内有较大块面积的成片分布。 (2)可再生能力该项评价指标共分5个等级,最高4分。 4分:经调查自然繁殖能力极低的植物。 3分:主要依靠有性繁殖的木本或寄生植物。 2分:主要依靠有性繁殖的草本。 1分:主要依靠无性繁殖。 0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且繁殖能力较强。 (3)生长周期该项评价指标共分3个等级,最高2分。 2分:生长3年以上才可供利用。 1分:生长2~3年可供利用。 0分:生长1年内可供利用。 (4)生长群落确限度该项评价指标共分3个等级,最高2分。特征种(2分):仅是某一生物群落的特有成分。 适宜种(1分)见于若干个混交的生物群落,一个为主。 随遇种(0分):在若干个生物群落中均能良好生存的种类。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

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 在我国八大行政区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寡排列次序为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华北[2],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区药用种类最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50%~60%,各省(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约为3000~4000种,最多达5000多种。华东和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约占全国的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左右。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多于平原区。 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有4800种,历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美称。云南药用植物有4758种,约占总数的30%,居全国之首。四川药用植物约有4000种,约占全国的22%,裸子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一,蕨类和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峨眉山是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有药用植物1645种。贵州有药用植物3900种,占全国种数的20%,西藏有药用植物1460种。 中南地区的广西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均有2000种以上。华东地区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上海市等均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种以上。西北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相对较少,但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东北地区珍贵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种有人参、黄芪、鹿茸,等。华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中药材的集中产区。 不同药材种类的蕴藏量和产量差异极大。根及根茎类药材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1/2以上,蕴藏量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区最大,占全国10%以上,辽宁、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次之,占1%以上。种子及果实类药材蕴藏量占7%,年产量占20%,以东北最多,其次是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花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5%,以东部地区较多。全草类药材蕴藏量占17%,年产量占7%,以北方各边疆省区最多。叶类药材蕴藏量占10%,年产量占2%,以新疆和黑龙江地区最多。皮类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4%,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地区。藤木类药材蕴藏量占2.5%,年产量占4%,以东北长白山和华南、西南山区蕴藏丰富。菌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4%,以栽培为主,蕴藏量较大的是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省。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共有11118种,385科,2312属[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83]。按照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被类型,以及药用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致可分为八大药用植物区[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70-382] 东北药用植物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地区和松辽平原地区三个小区。是我国“关药”的主产区,拥有许多优质的药材,代表的有关黄柏、刺五加、五味子、桔梗、地榆、关升麻、黄茋、党参,赤芍,关龙胆等,还是我国种植人参的最主要产地。 华北药用植物区有辽东、山东低地丘陵地区,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地区,黄土高原三个主要产地区。有“怀药”和“北药”之称。本区药用植物资源1500种,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地黄、杏仁、金银花、黄茋、党参、山药、怀牛漆、山楂、菊花、紫苑、北沙参、远志、银柴胡、知母、黄岑、连翘、北苍术、玉竹等。 华中药用植物区本区是我国地道药材“浙药”、“淮药”、“南药”的主产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江南山地丘陵地区和南岭山地地区三小区。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姜黄、栀子、白芍、茯苓、延胡索、东贝母、菊花、葛根、牡丹皮、白术、乌药、半夏等。 西南药用植物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植物药4800种,是地道药材“川药”、“云药”、“贵药”产区。主要的植物区有秦巴山地区,四川盆地地区,贵州高原地区,云南高原地区,盛产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厚朴、胡黄连、猪苓、天麻、半夏、川续断、天冬门等。而“川药”代表有川麦冬、川附子、川郁金、川黄连、川乌、川白芍、川独活、川党参、川黄麻、厚朴、黄柏等;“贵药”代表有半夏、天麻、天冬、黄精、杜仲、吴茱萸、通草等;“云药”代表有云木香、云苓、云归、冬虫夏草、雪莲花、雪灵芝、红景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

贵州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名录 ? 1. Alsophila metteniana.......................................................小黑桫椤? 2. Alsophila spinulosa.........................................................桫椤? 3. Amentotaxus argotaenia....................................................穗花杉? 4. Angiopteris fokiensis...............................................福建观音座莲? 5. Annamocarya sinensis......................................................喙核桃? 6.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金线兰?7. Bletilla formosana........................................................小白及?8. Bletilla ochracea.......................................................黄花白及?9. Bletilla striata............................................................白及?10. Brainea insignis..........................................................苏铁蕨?11. Bretschneidera sinensis...................................................伯乐树?12. Bulbophyllum andersonii...............................................梳帽卷瓣兰?13. Calanthe davidii......................................................剑叶虾脊兰?14. Calanthe discolor.........................................................虾脊兰?15. Calanthe graciliflora.................................................钩距虾脊兰?16. Calanthe mannii.......................................................细花虾脊兰?17. Calanthe tricarinata..................................................三棱虾脊兰?18. Calocedrus macrolepis.......................................................翠柏?19. Camellia huana........................................................贵州金花茶?20. Camellia luteoflora.....................................................小黄花茶?21. Camellia pyxidiacea...................................................三江瘤果茶?22.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普洱茶?23. Camptotheca acuminata.......................................................喜树?24. Cathaya argyrophylla........................................................银杉?25. Cephalotaxus fortunei.....................................................三尖杉?26. Cephalotaxus oliveri..................................................篦子三尖杉?27. Chirita liboensis...................................................荔波唇柱苣苔?28. Cibotium barometz.........................................................金毛狗?29. Cinnamomum camphora...........................................................樟?30. Coptis chinensis............................................................黄连?31. Cremastra appendiculata...................................................杜鹃兰

2019年整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资料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s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1.荷叶铁线蕨 观音座莲科 Angiopteridaceae *2.原始观音座莲 Archangiopteris henryi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3.对开蕨 Phyllitis japonica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4.光叶蕨 CyStoathyrium chinense 桫椤科 Cvatheaceae ***5.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6.笔筒树 Sphaeropteris lepifer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7.玉龙蕨 Sorolepidium glaciale 水韭科 Isoetaceae *8.宽叶水韭 Isoetes japonica *9.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10.狭叶瓶尔小草 Ophioglossum thermale 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 **11.鹿角蕨 Platycerium wallichii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2.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13.中国蕨 Sinopteridaceae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14.海南粗榧 Cephalotarus mannii ***15.蓖子三尖杉 Cephalotarus olireri 贡山三尖杉 Cephalotarus lanceolata 柏科 Cupressaceae ***16.翠柏 Calocedrus macrolepis **17.红桧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18.岷江柏木 Cupressus chengiana *19.巨柏 Cupressus gigantea ***20.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21.朝鲜崖柏 Thuja koraiensis 崖柏 Thuja sutchuenensis 苏铁科 Cycadaceae *22.叉叶苏铁 Cyeas micholitzii *23.攀枝花苏铁 Cycas panzhihuaensis ***24.篦齿苏铁 Cycas pectinata 云南苏铁 Cycas siamensis *25.台湾苏铁 Cycas taiwaniana 银杏科 Ginkgoaceae **26.银杏 Ginkgo biloba 松科 Pinaceae *27.百山祖冷杉 Abies beshanzuensis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中药工商业的发展,对野生药材的需求急剧上升,供需不平,尤其是对濒危野生药材采挖过渡,导致蕴藏量不断减少,资源受到破坏,有的物种已濒临灭绝。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了药用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野生药材资源规划不系统造成野生药材资源,尤其是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减少、灭绝,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综合、系统地研究,多角度审视问题,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展濒危珍稀中药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和保护管理现状的考察评价,编制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制定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广泛宣传保护知识和重点种类的保护技术示范,促进濒危珍稀中药资源持续利用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统一,保障人民医疗保健用药需要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战略目标。 为确保实现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目标,必须抓住当前比较突出的关键问题,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措施可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 针对濒危资源底数不清和最新发展变化,系统调查濒危中药资源现状濒危原因与发展趋势,编制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名录,为制定国家保护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 广泛宣传保护知识,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从国家和中医药长远利益出发,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促进中医药界同自然保护界的互相了解和理解,并争取支持与合作。 3. 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完善对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立法,颁布更为严格的保护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法律,切实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性。 实施就地保护,在珍稀濒危动植物原生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种质圃。 4. 积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变家种、迁地保护的研究,尽可能的使迁地保护地的生境与原分布区相近,如果原分布区本身是一致危生境,则在保留原分布区的致危生境以强调选择的同时,营造去除濒危因子的生境以使之脱濒,加强驯化,实现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 5. 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种质基因和种子库的科学研究并加以永久保存。 6. 从种群生态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探讨濒危原因,为物种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7. 开展濒危物种代用品的研究,是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人工虎骨,麝香的研究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同时,继续开展以优质、高效的栽培品取代野生植物,用资源丰富的物种取代濒危物种,用再生性强的部分(如枝、叶)取代再生性弱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