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 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 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 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 但非常有限, 往往是一知半解, 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

更是非常缺乏, 另外, 初中生是弱势群体, 又缺乏法律知识,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不知

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 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 甚至是家长和老师, 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 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 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 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并仔细观察。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两课时授完。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1) 引导学生忆一忆, 说一说, 在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引导思考回答:

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 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 从心底感谢毛主席, 感谢共产党, 为什么?

教师小结: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 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 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板书课题:

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教学过程: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板书)

1、我国国家性质(板书)

情景活动一:从国徽开始了解我们的国家

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①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见教材P4页)

②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③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见教材P4页)

(1)国家的性质

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现阶段,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情景活动二:畅所欲言话主人——

想一想: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那么, 你感受到或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 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各级人代会, 信访举报, 各种听证会, 免征农业税等。)2、人民的构成

情景活动三:

想一想:

人民具体包括哪些人?(教材P4页)我们中学生是人民的一员吗?

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

教师讲述:

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人;我们中学生是人民的一员。

3、与极少数敌对分子做斗争, 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学生阅读教材P5页第一段)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景活动四:(见教材P5页材料)

说一说: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 组成各级人代会, 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上述情景表现的就是, 人民代表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在我国, 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 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作为国家的公民, 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

公民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什么是公民权利呢?什么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呢?

1、公民权利谁赋予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那么,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是宪法!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公民权利的含义

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这种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有物质保障。(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等)3、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是公民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权利, 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人身自由权利、受教育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等。)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情景活动五:人民公民我来辨(见教材P6页图文材料)

辨一辨:①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②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 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公民是个法律概念, 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广泛。在我国, 公民既包括人民, 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

板书:人民——政治概念, 与其相对应是敌人;

公民——法律概念, 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在押犯人是公民, 但不一定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 比如, 同样享有隐私权, 但不享有全

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 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4、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们权利, 但有的人享有的权利却无法实现, 可见, 光有权利还不行, 还必须有权利的保障体制。

情景活动六:(见教材P6页材料)

议一议: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2)小寒作为公民里应享有各种权利, 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教师小结:

我们享有的权利, 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否则就要落空。其中, 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 保障公民的权利。

(1)立法保障(见教材P7页)

(2)司法保障(见教材P7页)

情景活动七: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 该怎么办?(见教材P7页材料)

议一议:

① 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是的)

② 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得到司法保障)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 该怎么办呢?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赔

偿造成的损失, 惩罚侵权者, 讨回公道。

情景活动八: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的关系(见教材P7页材料)

※ 下列具体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作为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享有的各种权利。

⊙婚姻法: 保障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合法民事权益(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

⊙刑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民主权利及其他权利不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在民事案件中行使诉讼的权利。

⊙劳动法:保障公民在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继承法:保障公民对私有财产依法继承的权利。

(三)课堂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 有了法律, 我们就有了威权的利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生命之树常青, 法律就是那普照的阳光。

(四)本课知识点

见《资源与学案》P1页——“我的新知识”: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2。(五)作业:

《资源与学案》上:“我的收获”一、请你选一选:1、2、3。

作业本上:

1、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

2、在我国, 人民包括哪些人?

3、什么是公民的权利?什么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4、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权利保障体制?

5、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 该怎么办呢?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广泛性。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初中学生对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往往只是略知一二, 虽然也在行使和享有权利, 但权利意识较模糊, 特别是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知之甚少, 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 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 法制观念较淡漠, 这也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另外,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如何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较薄弱。

2、学生的需要: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应该了解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并且做到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社会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作为弱势群体的初中生, 学习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树立权利意识, 学会正确用权、维权十分重要和必要。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 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 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置: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究竟有哪些权利呢?

2、板书框题: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二、讲授新课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案例分析:甜甜成长的经历(学生阅读P8页:材料1, 思考回答问题)

①上述材料中的甜甜享受到哪些权利?

②这些权利对他有什么益处?

③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小结: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这些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特征

治家庭生活

公民权利:涉及经济等各个领域, 涵盖学校生活等领域——广泛性

化社会生活

(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宪法规定的九个方面)

资料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节选):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普通法律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我国的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2、正确行使权利

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而真实的, 但要注意, 权力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 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 否则, 就可能做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

板书: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情景活动一:情景1:旅游车上

在一辆旅游车上, 旅途劳累使绝大多数旅客正在闭目养神, 只有张亮等四个小青年喝着啤酒在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旅客们皱起了眉头。旅客甲站起来拍拍张亮的肩膀说道:“小兄弟, 请声音轻点, 别影响大家休息。”张亮不耐烦地说道:“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 我想怎么说, 你管得着吗?”

想一想:你认为张亮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张亮的说法不对!法律所确认的权力是赋予每个公民的,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公民在行驶权利时, 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 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 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因此,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板书结论)

(1)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教师可以按教材P10页第一段简述, 然后分析讨论教材P9页的情景材料。)案例分析:(教材P9页的情景材料2。)

说一说:

①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有。但要依照法律的规定文明养狗。)

②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③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这就告诉我们: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 对他人权利的侵害, 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 行使自己的权利, 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情景活动三:情景2:旅游车上

旅游车在继续行驶, 张亮四人仍在谈笑, 兴致勃勃的张亮边喝着啤酒, 便拿出记号笔, 把刚编的打油诗写在车座背上和车厢上。随行的导游小姐看见了, 走过来阻止, 张亮蛮横地说;“今天怎么都和我过不去, 我是掏了钱给旅游公司, 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汽车又不是你的, 你管得着吗?”

想一想:你认为张亮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小结:

我们决不能把享有的自由和权利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

干”“这是我的权利, 谁也管不着”。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 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行。因此,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 要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板书结论)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案例分析:(教材P10页材料3。)

议一议:

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不是!蒋某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其危害是, 有可能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引起社会的骚乱, 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等。)

情景活动三:情景3:旅游车上

旅游汽车在继续行驶, 突然张亮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钱包不见了, 谁偷了我的钱包?”汽车内一阵骚动, 稍许, 张亮盯着旅客甲说到:“刚才就你接近过我, 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钱包, 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小偷, 我要搜你的身。”旅客甲急了, 红着脸说道:“你别侮辱人, 我没偷, 你凭啥要搜我的身。”这时有其他旅客附和道:既然你没偷就让他搜一搜, 以证明你的清白。

想一想:

①如果你是旅客甲, 你该怎么做?

②张亮的说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

在我国, 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 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而不能超越其范围, 否则, 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板书结论)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是,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滥用

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议一议: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哪些方面的限制?(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板书: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

第一, 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 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案例分析:(教材P10页材料4。)

议一议:

①诬陷别人, 属于言论自由吗?

②诬陷别人, 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① 不属于。违反了言论自由的两个方面的限制;破坏社会公德、扰乱了社会秩序。)情景活动四:情景4:旅游车上

四个青年围住了游客甲, 局面僵持着, 有几个游客起哄着要下车, 这时司机说道|:“前面就是派出所, 我们去请民警协助调查吧!”征得大多数游客的同意, 司机将车开到派出所, 寻求民警的帮助。没多久, 警察就查处了混在游客中的小偷, 帮张亮找回了失窃的钱包, 在事实面前, 张亮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羞愧。

想一想:

司机的做法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还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或, 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

公民行驶自由和权利, 并不能随心所欲, 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 依据法律规定的

程序进行。否则, 就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 甚至构成违法犯罪。(板书结论)

(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力

案例分析:(教材P11页材料5。)

议一议:

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 受到法律的保护吗?

(不保护。因为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

教师讲述: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 我国法律还规定, 公民的上述自由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而不得随意行使这些权利。如果随意行使行使其权利, 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而且违法行使权力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相关链接:(见教材P12页链接材料)

案例分析:(见教材P12页材料6。)

议一议:

①小辛的父母有经营权吗?(没有)

②据你所知, 取得合法个体经营权要履行什么法定程序?

(按照有关方面法律的规定, 到工商部门去申请登记, 已取得合法的经营权。)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 即四个结论)

四、作业

1、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没有任何限制!”你认为此观点对吗?为什么?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完成《资源与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收获”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

2、能力目标:

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 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 增强社会责任感, 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2、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八年级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 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 虽然平时许多行为都是履行义务的表现, 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 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接受, 而对法定义务会感觉比较遥远, 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 我年纪还小, 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

2、学生的需要:

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 而付出的较少, 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 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 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置: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 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 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 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法律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 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2、板书课题: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议一议说一说:

①小龚尽心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 体现了什么美德?

②为什么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①小龚尽心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②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是因为小龚用自己的行动自觉履行了敬老养老的传

统道德义务。)

什么是道德义务呢?

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 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想一想:为什么要自觉履行道的义务?(见教材P17页教材)

相关链接:(见教材P17页链接材料)

情景活动三:(详见教材P17页材料)

议一议: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能感动失主、受到人们的称赞?

(单先生拾金不昧的行为, 是在自觉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 因此, 深深地感动了失主, 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 履行道德义务, 每个公民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 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 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板书: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课堂小结

公民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 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 我们还要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四、作业

1、“只想享受权利, 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 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2、为什么要自觉履行道的义务?

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第四课时(总第4课时)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语法律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力, 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 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 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

及他人的责任意识, 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2、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对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即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禁止做的, 学生认识上可能较为模糊, 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不强, 缺乏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

2、学生的需要:

明确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知道法律鼓励做的, 公民应积极去做, 法律

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 公民坚决不做, 对中学生树立法制观念, 自觉

履行义务, 做一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古人说:“君子有所为, 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想一想:

这两句古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本课的教学)

教师讲述:

做与不做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必须忠实履行。

2、板书框题:弟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二、讲授新课:

“为以恶小而为之”, 但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人却不能很好地遵循这一古训。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情景材料。

情景材料一:阿强日记一:

阿强对他的朋友阿坚说:“累死人了, 天天都是上课, 好闷啊, 现在老爸老妈又经济封锁,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不能去disco,不能抽烟, 不能喝酒, 不能打机, 人间最悲惨的事情

莫过于此啦!”阿坚立刻回答道:“这么惨啊, 我有份好活, 100元一个晚上, 你做不做啊?”阿强听后, 两眼放光, “哇, 什么工作, 好多钱啊, 辛不辛苦的?|”阿坚拿出一

只光碟来:“一点都不辛苦, 就是卖这个。”阿强一看立即向后弹开了几尺, 说:“这怎么行, 卖黄碟可是犯法的呀!”阿坚笑着说:“有什么不行, 你还是未成年人, 法律拿你没办法的, 何况这又不是杀人、放火, 只不过卖一二张破碟而已, 你不卖, 别人也照样卖的啦, 少你一个不少, 多你一个不多, 你不是不够胆做吧, 想不到你时这么一个胆小鬼。”

想一想:

在金钱的诱惑和朋友的游说之下, 假如你是阿强, 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

未成年人违法, 也一样要受到惩罚。因为在法律面前, 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

故事中小主人公又会作何选择呢?

阿强日记二:

阿强经不住朋友的一番“好意”刺激和每晚100元的诱惑, 不久就加入到了朋友贩卖黄碟的行列。一次, 正当他在马路边交易的时候, 被公安机关逮个正着。受到了法律的应有惩罚。

想一想:

阿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 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

教师小结:

阿坚做出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触犯了法律, 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想一想:你还知道法律禁止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回答)

1、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教师讲述:

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因此,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体现,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就是触犯法律, 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分析:(见教材P21页材料:中学生贾某, 以路灯…… )

想一想:

①受到法律的制裁是贾某、姜某的初衷吗?

②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教师小结:(见教材P21页教材正文)

法律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 那么, 法律要求我们去做的事情我们又该怎么对待呢?

情景材料二:地理小组践行法律的行动(见教材P19页)

①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行为,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②我们履行法定义务, 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教师讲述: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结论)

2、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

履行法定义务, 有益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有益于社会主义事业, 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繁荣发展。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们生活中, 有些行为法律没有禁止性要求, 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去做, 但法律却倡导我们积极去做。

情景材料三:献爱心(见教材P18页材料)

某中学的1200多名师生, 为地震灾区积极捐钱、捐物, 奉献爱心。

想一想:

①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讨论)

(体现了我国宪法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②我国宪法提倡和鼓励公民作的行为还有哪些?(讨论)

相关链接:(P18页)(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内容, 了解宪法提倡和鼓励工作的行为。)教师小结:

法律提倡、鼓励我们做的道德义务,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积极去做。这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主义文明和进步的行为。法律所提倡的, 我们要积极去做。(板书结论)

3、法律所提倡的, 我们要积极去做(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

三、课堂小结:

“君子有所为, 有所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公民忠实履行义务, 就应心中常有红绿灯, 法律鼓励做的, 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治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的公民。愿每个同学都能做忠实履行义务的楷模。

四、作业:

完成《资源与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我的收获”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行

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不容侵犯, 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 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 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自觉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 遵纪守法, 加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受法律保护。

2、教学难点: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 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 对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隐患也经常存在, 而作为未成年人, 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 加上法制观念不强, 对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 以致自己的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所以教学中, 应突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并强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引导学生懂得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学生的需要:

从现实角度看,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伤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为和隐患, 作为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 从而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辨别, 运用法律加以维护。从法律角度看,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确行使了这项权利, 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 正确理解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有利于生命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 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等。

课前准备:

教师:

①搜集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侵犯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典型案例, 并整理归类, 根据教学需要, 请学生帮助绘成漫画并制成课件。②认真学习有关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依据。

学生:

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关侵犯人格权, 尤其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案例。查找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拟采用活动式教学、可运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见教材第三课引言部分)

2、板书课题: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是我们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们知道什么是人格权吗?人格权中的“人格”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人格高尚”, “某人有伟大的人格”中的“人格”含义一样吗?

教师讲述:

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精神品格”, 而人格权中的“人格”, 是指作为法律所承认的“人”的“资格”。所以, 人格权也就是做人的权利, 是自然人对自身享有的权利,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标题)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4页材料)

想一想:以上行为, 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人格权或生命健康权)

什么是人格权呢?

(1)人格权及享有人格权的重要性

人格权, 是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隐私等, 是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格利益”。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 对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权利, 称为人格权。人格权, 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 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 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一种, 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 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 作为

权利主体的前提条件, 是每个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权的享有是

每个人最高的人身利益。因此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第一位重要

的人身权利。健康权又称身体健康权,

它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

公民权利(人权)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刑法、民法以

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护, 故意或过

基本权利

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要根据清洁承

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同时承担民事责任,

人格权

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一般都要受

到刑事制裁, 并附带民事赔偿, 对于轻

生命

健康权

微的伤害行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任的伤害行为, 一般都要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链接:(见教材P25页链接材料)

(3)人格权的内容

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它包括哪些内容呢?

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

人格权的内容

精神性人格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4)人格权的特性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 它与生命相伴, 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 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 不得转让、抛弃、继承, 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 更不可与人身分离。

(5)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26页材料)

议一议:上述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学生讨论回答后, 阅读教材正文)想一想: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教师讲述:(略, 详见教材P26页)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26页材料)

议一议:法律禁止使用童工, 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P27页)

(1)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 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议一议:

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我国法律作了哪些特规定的?

(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如下问题)

议一议:

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②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你会怎么做?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 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

三、课堂小结: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健康是连金钱也买不到的。生命健康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们更应该懂得保护和珍爱。

四、作业

见《资源与学案》:一、请你选择;二、请你说一说。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

人的生命和健康, 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引导学生知道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 明白“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理, 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 使学生懂得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学会用法律武器与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作斗争,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关爱他人生命、助人救人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智处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 让学生懂得尊重、珍爱生命健康权, 不仅是行使权利, 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引导学生自觉尊重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 关爱他人, 助人为乐, 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2、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①现实生活中, 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 很多学生缺乏健康意识, 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 他们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 却没意识

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②由于暴力文化泛滥,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 做事容易冲动, 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使得他们与他人发生矛盾后, 常会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不仅伤害他人生命健康, 也易伤害自己, 所以加强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教育, 有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

罪行为的产生。③有些学生有关爱他人生命健康之心, 乐于助人, 但由于年龄、思维等不够成熟, 以致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能理智地来处理, 甚至有时帮助他人的同时, 使自己

的生命健康受到危险或伤害, 所以加强生命健康的教育, 帮助学生在关爱他人同时珍爱

自己的生命。

2、学生的需要:

①作为一个公民, 有必要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并学会积极、正确地加以行使, 而且生命健康权又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 所以应该对此需更全面的了解。②未成年人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但也存在易冲动、好模仿等弱点, 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关爱教育,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 学会理智处事。③懂得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也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的需要。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拟采用活动式教学、可运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 不管年龄大小、身份如何都平等地享有这项普通而神圣的权利。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积极而又正确地行使这项权利呢

2、板书框题: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二、讲授新课: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8页材料)

议一议说一说:

①以上图景中, 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力?

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上述权利?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是公民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

(学生讨论回答后, 阅读教材正文。)

情境活动二:(详见《教参》P37页附录①小楠的——故事情景之一

①你是如何看待小楠的这些想法的?

②有人认为“自杀”是个人的事情, 个人的权利, 你认同吗?为什么?

(见《教案》P38页⊿②)

情境活动三:(详见《教参》P37页附录①小楠的——故事情景之二

议一议:你赞同小楠姐姐的想法吗?为什么?

情境活动四:

小楠批评了姐姐的这种想法, 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应该自己来争取。

想一想:帮助小楠——

如果你是小楠, 你会怎样来争取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呢?

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之三—(详见《教参》P37页附录①小楠的故事情景之三

小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 维护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权利, 那么, 生活中我们

又该如何行使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呢?(见教材P29页)

板书标题知识点: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是公民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

(2)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是公民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相关链接:(详见教材P29页链接材料)

议一议:当我们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 该怎么办?(见教材P28页)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29页材料)

议一议说一说:

①上述行为中哪些属于合法行为?哪些属于放弃权利的行为?

②我们身边有哪些珍爱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③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地使生命健康权?

教师小结:

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健康, 不仅是积极行使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而且也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 但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外, 不得伤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板书知识点:

(3)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2、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30页材料)

议一议说一说:

①此事给小君、小哲双方的家庭造成了什么后果?

②“进一步山穷水尽, 退一步海阔天空”“非法侵害生命健康权者受制裁”。结合这两句话, 谈谈此桩惨案如何避免?

③这个案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板书知识点)

(1)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学生阅读教材。)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 负有不得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关爱他人, 关爱生灵, 远离暴力

相关链接:(见教材P31页材料)(学生阅读)

在生活中, 我们不得伤害他人的生命健康, 还应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情境活动六:(见教材P32页材料)

案例评析:(学生阅读材料后, 思考讨论问题)

①请从道德育法律等方面评价上述三种表现。

②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 应该怎么办?(从自护与救人两个角度去考虑)

教师小结:

我们在救助他人生命与健康的同时也要懂得自我保护, 要学会理智地救人。

文字链接:

①在公园树上随便刻字;②大量捕杀藏羚羊

③放学路上殴打低年级同学④刘海洋因伤熊而受到法律才制裁

讨论:你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教师小结:

其实, 我们不仅要关爱自己, 关爱我们的同类, 还应该关爱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灵, 它们

也享有自然界赋予的生命健康的权利。让我们做一个既遵纪守法, 又懂得关爱, 乐于助人的好公民。

三、课堂小结

(按板书的要点小结)

四、作业

完成《资源与学案》第十三课的练习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一、二课时(总第7、8 课时)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能够自觉尊重他人, 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 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 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 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 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

格权的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 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 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 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2、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①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老师及社会成员受封建传统思想、家长制遗风、错误教育观等影响, 加之法律意识不强, 常忽视未成年人的独立人格, 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时

有发生。

②作为未成年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 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

行为已侵害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不懂依法维护自身人格尊严权的实现。

③另一方面, 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教育影响, 部分学生过分强调个人中心, 自我意识过度膨胀, 惟我独尊, 不懂得尊重他人, 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复习目标: 1、知道责任的产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C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3、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复习重点难点: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负责的代价与回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关爱集体, 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重点。 2、怎样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维护国家利益,自觉承担责任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复习指导 结合当前社会中各种志愿者活动、公益事业及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增强角色和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二、考点扫描,自主复习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2、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3、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 4、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5、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7、你准备怎样关爱集体?8、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谈谈你的体会。 9、怎样自觉承担责任?。10、怎样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互助合作 1、对自己背诵的知识点同桌互查 2、小组长抽查本组同学 三、典例精析 学生资料上:1、对中学生来说,下列属于自己承担责任的是: A、抄袭同学作业 B、轮到值日找借口 C、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D、逃学去网吧玩游戏 2.承担责任需要付出的代价:A、时间精力和金钱B、良好的自我感觉 C、他人的赞许 D、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3、小铭一大早就遇到了难题:几年没见的表哥打来电话,说他正在火车站,半小时后就要转乘飞机离开,希望小铭7时30分到火车站见一面。小铭很想见表哥,但如果见表哥就会上学迟到,班集体会因此失去流动红旗。去还是不去?在犹豫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1)而对此难题,小铭应该怎么办呢?(2分) (2)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班集体?(4分) 四、考场演练 1.一部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说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掉了全部家产,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电影的寓意说明 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 ③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会有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 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 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 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 但非常有限, 往往是一知半解, 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 更是非常缺乏, 另外, 初中生是弱势群体, 又缺乏法律知识,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不知 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 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 甚至是家长和老师, 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 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 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 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并仔细观察。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两课时授完。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1) 引导学生忆一忆, 说一说, 在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引导思考回答: 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 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 从心底感谢毛主席, 感谢共产党, 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财产留给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请同学收集实例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美丽的自然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也一样。从懵懂少年到白发老者。我们在上节共同讨论了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那么,在公

民死亡后如何来处理他们遗留在世上的财产呢?这就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本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财产留给谁》 (二)讲解新课 二、财产留给谁(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个案例。(多媒体展示) 案例: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晓军的父亲尚未过世,其财产能继承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请同学们看课本,把这些概念找出来: 1、我们享有继承权(板书)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 死者被称为被继承人 接受遗产的人为继承人, 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答,) 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2,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板书) (学生分组讨论)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与世界共发展》知识点复习.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与世界共发展》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与世界共发展》知识点复习 1、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内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 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面对发展契机,我们怎么做?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3、我国面临哪些新奉献与新挑战?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更多风险。 4、为什么“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

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急需转型升级。 5、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6、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 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7、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培育新动能? 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正在努力抢占全球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8、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 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我国正在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9、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难点在于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文 化应树立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 导入:播放《欢欢喜喜中国年》,让学生沉浸在喜庆的过年氛围中回忆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一: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节日。 简明扼要地填写课本之如下表格,中国的传统节日: 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

即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 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活动二: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 P57 ) 通过系列的探讨、评选活动,明确不同文化的民族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以下结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展示了世界文化“丰富性”。 学生朗读( P58 )“汉译英”故事。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文化存在差异、差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学生上讲台书写:[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sofa(沙发),pudding(布丁),caffee(咖啡),curry(咖喱)、冰激凌、色拉油(Sola)、英特网、坦克等] 结论: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初三复习教案 复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教时 【复习内容】: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三单元第七课:参与政治生活。通过复习,进一步引领学生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堂迅速浏览课本: 〖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该教材考试范围: 〖三〗归纳本教材的知识(第三单元第七课)要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能级要求: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P88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体现在:①祖国发生巨大变化②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变化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 P88-89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至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主角) 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90 (4)国有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P90 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P90 (5)集体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 P90 集体经济的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的作用: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为什么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P91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和税收,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P91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91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标要求: 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5.3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了解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知道民主党派的地位;识记多党合作的方针、机构、人民政协的职能及我国政党制度实行的意义;知道我国的民族制度内容、意义;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意义。 2.通过活动,认识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提高自己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热爱;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 1.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各自内容及意义。 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 教学难点 1.人民政协的性质和意义。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多媒体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呢?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然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总结: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有:(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学好初中政治,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中学生通过学习政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历史感、责任感与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宏伟目标。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1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做法,拟订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案. 2,分好4人小组,选定组长,每组选好自己的课题,调查记录表提前交给小组长,要求学生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 3、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课教案

备课 时间 主备人 课题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行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教学 难点 人身权利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教学 方法 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见教材第三课引言部分) 二、讲授新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知道什么是人身权利吗? (板书标题)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4页材料) 想一想:以上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人身权利权或生命健康权)什么是人身权利呢? (1)人身权利及享有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人身权利,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隐私等,是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格利益”。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权利,称为人格权。人格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权的享有是每个人最高的人身利益。因此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权利。健康权又称身体健康权,它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护,故意或过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要根据清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承担民事责任,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并附带民事赔偿,对于轻微的伤害行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任的伤害行为,一般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相关链接:(见教材P25页链接材料)(3)人身权利的内容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包括哪些内容呢? 人格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 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人身权利的内容 身份权亲权、监护权等 (4)人格权的特性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人身分离。 (5)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26页材料)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一、课标透析 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 1、单元地位: 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教案汇总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教案汇总 电子教案 1 课题——我知我家 学科:思想品德 授课班级:C二6 授课地点:教室 授课时间:2015年9月7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 品质。 2、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教学重点家庭关系的确立;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教学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反思。 媒体类型: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 学生答略,教师引导:是呀,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父母的爱和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 一、我知我家(板书) 1、家庭关系的建立(板书) 情景故事:学生阅读教材P4两则故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家,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把一个单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学校是我家,工厂是我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学生划书) 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现在的舰艇结构有哪几种哪? 学生结合教材P5的内容回答,教师板书四种家庭结构形式,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活动:我说我家:所以说你眼中到的家。 小结: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学生阅读P5的“相关链接”,了解家庭的功能。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板书) 活动: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说明理由)

八年级政治下册消费者的权益教案新人教版

新疆石河子市第八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新人 教版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九项权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项作用。 ⑵明确法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2、能力目标 ⑴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 ⑵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⑵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教学时数:3课时,其中第一框2课时,第二框1课时。 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九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 4.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5.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设计“小鬼当家”的活动,虚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李华,以他的消费经历为主线,借助他的消费体验,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集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并仔细观察。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两课时授完。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八年级政治下册8131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教案新人教版

时 间复备标注 课题 第13课第一节关爱大自然 从我做起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关爱自然要从我做起 能力目标从我做起增强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 情感、态 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 安排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复习 旧知 预习 反馈 教师进行抽查上一节课作业。 督学小组课前检查,就 检查结果上报 5 课堂 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这 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自然 保护区初始建立时,在这个丹顶鹤保护 区只有5只丹顶鹤!这个故事里的姑娘 是真实的,她就是养鹤姑娘许绣鹃,许绣 鹃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在她的细心照料 下成功的人工孵化出第一只,有天她为 了救一只陷在沼泽里的丹顶鹤而献出了 自己的生命!至今盐城到处可以听到这 首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不提倡为鹤而 献身,但关爱大自然我们可以从身边做 起。 学生通过听歌曲,和有 关丹顶鹤和养鹤姑娘 的故事谈感受。 5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习导航学 习 提 纲: 1、怎样关爱大自然?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 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寸 2、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①②③④(P42) 3、怎样善待自然?①保护自然,做自然的朋友 ②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对自然的破坏③合理利 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4、善待自然的意义①②(P44) 5、怎样美化自然?①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 树造林②保护好自然景观 学生对照提纲 自学课本,并找 出问题答案。然 后,小组内讨论 交流,每组的发 言同学代表小 组回答问题。 8 教师 讲解 1、回看P38自然物种减少的数字资料,结合“当 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 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 话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在日常生 活中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小组合作完成)为 善待自然,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 战略,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作为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请 看课件了解小蒂皮和野生动物做朋友的事 迹。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如何善待自 然? 3、通过第一课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为 让自然更美,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 树造林;保护好自然景观。为美化自然,你以 前是怎样做的,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今后怎样 做?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自己反思 以前和今后该 怎样做,并回答 展示 15 课堂 知识 巩固 与练 习 1、怎样关爱大自然? 2、怎样善待自然 3、善待 自然的意义4、怎样美化自然?5、完成《学习 检测》11题 课堂复习记忆, 教师检查提问, 做《学检》进行 巩固与练习 10 课堂小结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3 教后 反思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教案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七年级学生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需要, 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特制 订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就教材体系而言,既体现综合又有整体感,神形散聚,杂而不乱,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着眼 于学生未来发展。既有全面性,又有科学性和典型性。 三、学情分析: 根据调查,全体班级情况有所区别,优生、差生差别大。有些男生、女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这样的原始是: 错误的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价值观念。 四、改进措施: 1、讲练结合,对考点、重点、难点要讲解透彻,言简意赅,让学生多读多练,锻炼学生全面灵活的思维。 2、体现创新。注重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内容 第一周第一课第一框题 第二周第一课第二框题 第三周第二课第一、二框题 第四周第三课第一框 第五周第二框题 第六周第三框题 第七周第四课第一框题 第八周第二框题 第九周第三框题 第十周复习迎考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五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三周第三框题 第十四周第六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五周第七课第一框题 第十六周第二框题 第十八周第九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思想品德备课组 2010-9-1 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1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在打开课本之前,你们来猜一猜我们第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好了,那么从踏入着所学校的大门开始,你们已经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了。可以说,的一个新的起点,那么,吗?你们都认识了周围的同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的第一节“新学校,新同学”) 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开学以来,你遇到了哪些新鲜的事? 3、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的同学组成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 珍惜新友谊 那么这些新的同学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游戏,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串名字游戏 注意:待会老师还要考考其他同学记住了多少位同学的名字。

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套教案新部编本新教材人教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何淑芳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 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二)国家的性质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P4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 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

八年级思想政治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1、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