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规划学

土地规划学

土地规划学
土地规划学

1、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1)明确任务(2)组织班子(3)收集资料(4)明确问题(5)总体构想(6)系统分析(7)系统综合(8)系统优化(9)系统评价(10)系统运行(11)系统更新

2、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3、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到总体最优的效果。一般可分为开发、研制、运用三大阶段。

4、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4)逐级控制原则(5)动态平衡原则(6)集约利用原则(7)公众参与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1)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2)能够有效地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3)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摸清家底,规划基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明确土地利用的潜力(土地供给量预测)(3)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4)规划的方向(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5)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6)土地用途的管制依据(土地利用分区)(7)规划实施的保障(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要经过准备、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

12、土地供给量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

13、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3)基本建投资规模预测法(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1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分析应掌握以下情况:(1)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2)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特点(4)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5)土地利用的效果(6)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1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土地资源质量分析、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等。

16、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或可能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评价则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等。

17、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1)现有城市人均占地尚有很大潜力(2)调整城市用地布局(3)提高城市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4)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5)生态建筑的推广使用(6)村庄土地整理。18、耕地需求量包括大田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和特种作物)用地、人工饲料地、蔬菜地需求量。

19、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

20、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的方法:趋势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1、从预测模式:探索性预测和规范性预测;2、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3、类型:专家评估法、趋势外推法、模拟法;4、常用数学模型:直线模型、指数模型、二次抛物线模型)

21、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可用平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的大小或平均单位产出的占地大小来表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每单位产出的占地量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出量)。

2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规划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原则(2)统筹兼顾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4)三效益统一原则(即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5)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同将来执行规划或与规划有关的部门代表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

23、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有:土宜法(前提条件:已经完成

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综合法(原理:在单项用地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逐项逼近,借以达到土地面积综合平衡,即达到面积数量平衡和空间布局平衡;依据: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做法:借助于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利用综合平衡上作业,从而达到土地面积数量平衡和空间布局平衡)和模型法。

24、多目标规划的方法:(1)综合效用值法(2)主目标优化法(3)目标规划法(4)层次分析法(AHP法)

25、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常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常见的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唯一性)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重复性)

26、土地利用上的差异性表现为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利用特点和利用方向上的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和用地分区(遵循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用途一致性原则、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等)。

27、分区方法:(1)综合分析法(2)主导因素法(3)叠置法又称套图法(4)聚类法(5)特尔菲法(6)指标法

28、公路选线的原则:(1)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相结合的原则(2)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其各种附属建筑物(3)道路与林带结合布置(4)主干道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大约7°)(5)主干道路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大型畜牧场,以保证居民区大安静、卫生条件和牧畜的兽医防疫条件。

29、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总称,是人们聚居和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资料集中配置的场所。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乡村三层次组成,每个层次面未统分。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城镇分县城和集镇(建制镇和乡(场)镇)。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

30、居民点体系是指构成一定区域内相互依存且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居民点群体。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带形城市理论等。

31、城镇体系规划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32、居民点用地规模相应地划分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用

地规模和城市行政辖区用地规模。

33、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1)历史推断法(2)规划指标法(3)分区预算法(4)模型预测法(城市用地规模常用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

34、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自由式。

35、居民点布局的原则:(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36、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载运量大、行驶速度快、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连续性强)、水路运输(载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公路运输(适应性强、机动灵活、空间活动范围大)、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于远距离、急需、贵重、时间性较强的运输)、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少、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管理和使用简便、无污染)。

37、公路是经过专门勘察、设计、建造,供人和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同行的人工构筑物,它主要由路基(分为路堤(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塹()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路面(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四个等级;有沥青、水泥混合土、碎石路面等)、桥梁、涵洞、排水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绿化、监理系统组成。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分为两类5个等级。

38、汽车专用公路:(1)高速公路: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计算行驶速度为200km/小时;(2)一级公路: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0~25000辆,计算行驶速度为

120km/小时;(3)二级公路: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0000辆,计算行驶速度为100km/小时;

39、一般公路:(1)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辆,为连接政治和经济中心或在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计算行驶速度为80km/小时;(2)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计算行驶速度为60km/小时;(3)四级公路: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计算行驶速度为40km/小时;

40、公路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

41、选线原则:(1)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求(2)因地制宜(3)根据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状况,做到路线顺直短捷,节约用地(4)与其他交通路线布局协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交通

网(5)经济合理。

42、选线方案择优评价时可采用下列三项指标:(1)道路的工程造价(2)年度运输费用(3)占地面积损失。

43、铁路的等级:(1)一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计划年运输能力大于800万t,行车最高速度为120km/小时。(2)二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运输网中起联络、辅助的铁路,远景计划的年运输能力为等于或大于500万t,行车最高速度为100km/小时。(3)三级铁路:为某一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计划的年运输能力小于500万t,行车最高速度为80km/小时。除以上等级外,铁路还可以按服务范围和运输性质分为干线、地方线(支线)和专用线三类。

44、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1)河川径流:无坝渠道方式、有坝渠道引水、机械提水;(2)当地地面径流:

45、来水量计算:(1)无坝渠道引水,水量计算:

W=86400·Q·T(式中:W——河流可供水量(m3);Q——在设计保证率下得供水流量( m3/秒);T——引水时间,以天计算;86400——单位换算系数,表示一天的秒数)。

(2)机械提水,抽水站水量计算:

W=3600Q·t·n(式中:W——抽水站提水总量(m3);Q——抽水站设计流量( m3/秒);t——抽水站每天开机时间(小时),一般取20~22;n——抽水天数(天);3600——单位换算系数)。

46、农业用地规划包括耕地规划、园地规划、林地规划、牧草地规划和水产用地规划。

46、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先行军;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继续、深入和补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47、基本农田系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系指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48、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综合协调的原则(3)双轨并行的原则(4)区划完整性的原则;程序:(1)耕地现状和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2)耕地需求量预测(3)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的确定(4)基本农田的布局(5)规划成果整理和绘图。

49、土地整理:系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从地域表现形态角度可分为农地整理(农田整治、农地改造、地块调整、土地结构调整、宜农荒地的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市地整理。

50、土地整理的规划程序的步骤:(1)选择土地整理单元(2)编制土地整理规划(3)审批土地整理方案(4)组织土地整理实施(5)土地整理成果检查验收。

51、复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52、财务评价指标:(1)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具有计算简便的优点(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比较效果系数)(2)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较为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内部收益率(IRR))。

53、可行性研究是指进行能否做得到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投资机会研究(鉴别土地利用项目的投资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决策阶段。

54、指标权系数的确定可以应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特尔非法、等差法、回归系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

55、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整饰:图廓、比例尺、指北针、图名及图签 。

56、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治涝工程、水电工程、输水工程。

国土资源规划院实习报告

国土资源规划院实习报告 今年寒假期间,根据学校的分配指示我参加了毕业实习,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实习和工作,回首实习这一个月的点点滴滴,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将要接近尾声,本次实习是我跨入社会进行的最后一个热身运动。本次实习的每一天都让我感触颇深,不仅是能很好地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学到了很多学校接触不多的东西,在过去一个月的实习中,通过不断地学习认知,不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会阅历,也使我重新的对自我的能力以及各方面都有了全面审视。这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这次的实习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实习单位概括 我的毕业实习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它是挂牌于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北部湾海洋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工作的南宁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规划院设有九个职能科室,三个派出分局和七局也同属事业单位。规划院有严格的制度,也有其特有的主线工作模式,即捉好一个主题、深化二项改革、做好三篇文章、完成四项工作。首

先是抓好一个主题,努力打造西南部发展高地,紧紧围绕市委“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主题,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是深化二项改革,积极引导工业项目用地向工业园区和规划的工业发展区集中,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以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心,积极为瀑电库区项目、桂浦高速、柳贵高速等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始终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市耕地总量要继续保持在10.0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保持在9.2万公顷,加快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与执法队伍建设。二是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完善体制、提高素质”要求和省市的部署。完成全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基层国土资源所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及人员过渡考录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再者是做好三篇文章,统筹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完成南宁市各城区土地整理9051亩,做好土地开发整理这篇文章。动员和协调各方力量,完成新增耕地1104亩的任务,力争完成瀑电占补平衡2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工作。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自治区已整合后的28个煤炭矿山企业的矿区划定和采矿权登记申报工作;加快已编制了整合方案的百色市大理石矿山的资源市场配置工作。坚持科学开采、综合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原则,做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这篇文章,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从粗放性向集约节约性转变,推进资源节约性社会建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室内试验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 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 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 教材: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推荐使用教参: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中国土地科学》 2.《资源科学》 3. 《自然资源学报》 4. 《 Land Use Policy》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 城市用地分类 1.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 小类。 1.1.4 其中,R、C、M、W、U、S、T、D、G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村 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 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1.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1.1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q 大类中类小类 R 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 零星的用地 R1 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用地R11 低密度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容积率为1的用地 R12 商品住宅用地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 R13 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地R14 廉租房用地 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公房 用地 R2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 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 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 停车场等用地 R4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 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

《土地规划学》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0089 学分: 3 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何芳大纲审核人:石忆邵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土地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限修专业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技术路线、编制方法及其各种具体的用地规划布局,培养学生从事土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土地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特点、任务及内容体系。 2.熟悉土地规划的理论基础。 3.掌握编制土地总体规划的工作程序、方法模型及方案评价。 4.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种具体的用地规划布局方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 (一)绪论 1.土地 2.土地利用 3.土地利用规划学 4.我国土地利用问题与土地利用规划任务 5.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体系 (二)土地规划理论基础 1.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2.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概述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四)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及方法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五)土地利用预测 1.土地利用预测概念、方法及内容 2.人口预测 3.农业用地预测 4.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5.土地人口承载量 (六)土地利用分区 1.概述 2.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和依据 3.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4.土地利用分区论述 (七)农业生产用地规划 1.农业生产用地结构 2.确定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方法 3.农业生产用地布局 (八)居民点用地规划 1.居民点概念及分类 2.居民点布局原则、体系类型和形式3.居民点用地选择与占地面积概算(九)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1.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方式 2.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 3.公路用地规划 (十)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的意义 2.水资源类型和水土资源平衡3.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 4.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十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概述 2.土地开发规划 3.土地整治规划 4.土地保护规划 (十二)规划方案评价和成果资料编制1.规划方案评价 2.成果资料编制 (十三)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1.规划方案的行政手段 2.规划实施的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 四、课程设计内容 规划案例实习。 五、前修课程要求 土地经济学、国土资源学等。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城管专业2009级 指导老师: 刘爱琴 成绩: 二0一二年六月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对于这次土地利用规划的实习我主要负责收集福州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园地和林地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的管制规则。部分数据内容参考福州市城市城市规划局福州市城市规划院1995——2010年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福州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经过整理得到以下关于园地和林地的数据。福州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1.区域概况 福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带中段,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市境东西宽165 公里,南北长153 公里,土地总面积12152.56 平方公里,占全省9.8%。 福州市辖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 5 个区(简称市辖区,下同),福清、长乐2 个市,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 6 个县,共设 33 个街道办事处、100 个镇、 56 个乡。 1996 年末全市总人口5699462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7811 人,占25.4%;农 业人口 4251651 人,占74.6%;人口密度 469 人/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人口密度 260 人/平方公里的1.8 倍。 2.自然条件 福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地形。山地、丘陵约占土

地总面积70%,台地、平原、盆地、滩涂约占土地总面积30%。本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水系比较发达,福建省最大河流闽江流经本市中部入海,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66.49亿立方米,可开发水力资源达246.74 万千瓦。本市海岸线蜿蜒曲折,大陆海岸线长800 公里,沿海大小岛屿415 个,有许多天然良港。 3.社会经济条件 福州市开发历史比较悠久,省会福州是具有 22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本市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旅外华侨和外籍华人约86 万人https://www.doczj.com/doc/0311357052.html,,归侨、侨眷近 100 万人。此外,还有港澳同胞12 万人左右,去台人员3.5 万人,台属约10 万人。福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市域现有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 3 个国家级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发挥区位、交通、侨台和优惠政策优势https://www.doczj.com/doc/0311357052.html,,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6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668.93 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前10 名,在全省 9 个地市居首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696 元,为全省人均8276 元的1.41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96 年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8.2%,比全省21.5%低 3.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39.0%,比全省 41.8%低2.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2.8%,比全省平均36.7%高6.1 个百分点。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 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 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土地规划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土地规划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人们通常把_____,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4分) (A) 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 (B) 整个地球表面 (C) 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D) 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您的回答:D正确 2. 采用技术经济方法综合论证与分析各项供选方案,以确定其系统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程序中的_____阶段。(4分) (A) 系统综合 (B) 系统评价 (C) 系统优化 (D) 系统分析 您的回答:B正确 3. 关于马克思主义地租和地价理论,正确的是_____。(4分) (A) 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两种形式 (B)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C) 土地价格是地租资本化的比率 (D) 级差地租是指利用较肥沃的土地产生的超额利润 您的回答:B正确 4. 著名的“孤立国”模式是_____的观点(4分) (A)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B) 廖什的工业区位论 (C)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D) 韦伯的市场区位论 您的回答:A正确 5. 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是指_____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4分) (A) 土地产出总值 (B) 土地投入总值 (C) 土地总投资 (D) 粮食总产值 您的回答:C正确

6. 土地供给可分为_____。(4分) (A) 国家供给和政府供给 (B) 弹性供给和无弹性供给 (C) 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D) 潜在供给和实际供给 您的回答:C正确 多选题 7. 关于土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4分) (A) 土地不等同于土壤,土地只是土壤的一部分,土地等同于国土 (B) 土地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又有平面和立体之别,同时又综合组成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 (C) 土地由气候、土壤、地貌、水文与植被、人类活动等要素共同构成,各构成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 (D) 土地具有养育、承载、生态等多种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 您的回答:B,C,D正确 8. 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关系是_____。(4分) (A) 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农业区划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在土地上落实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布局 (B) 城市规划、集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要相互协调 (C) 区域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上位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D)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靠国土规划来落实 您的回答:A,B,C正确 9. 因地制宜原则体现在_____的协调上。(4分) (A) 土地功能 (B) 土地利用 (C) 土地特性 (D) 用地要求 您的回答:C,D正确 10. 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包括的内容有_____。(4分) (A) 目标评价 (B) 效益评价 (C) 影响评价 (D) 守法评价 您的回答:A,B,C,D正确 11.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分为_____。(4分) (A) 土地适宜类 (B) 土地适宜等

土地利用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实习报告 篇一:土地利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实习,将课堂所学的部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土地整治、整理规划进行直观认识和掌握,认识水土流失地的整治规划措施方法;通过实例上机学习直线模型预测法、线性规划法、模糊聚类法等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土地需求量预测与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XX)与旧版标准(GBJ137-90)对比学习;以某城镇为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进行结构优化调整等;以具体城镇为例,掌握编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大纲内容。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参观并实际操作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型模拟沙盘,了解土地整治规划及水土流失地土地整治规划措施的实施方法等。 实验室沙盘来源于陕西省安塞县房塌流域。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市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东经108°5′44″至109°26′18″,北纬36°30′45″至37°19′3″。安塞地形地貌复

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砾岩侵蚀、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湾、坪、川等地貌,山高、坡陡、沟深,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密度大,是黄土高原水流失最严重的侵蚀类型区。通过观看沙盘内模拟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所采取的一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工程名称、布局、规模等进行统计调查。 从总体布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峁是外形呈穹隆状或馒头状的一种孤立的黄土丘陵。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所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黄土梁是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平坦的称为平顶梁,由黄土塬被沟谷分割而成;顶面倾斜的为斜梁,是黄土堆积在缓倾斜地面上的产物。黄土塬、墚、峁之间的关系基本代表了流水对黄土的侵蚀强度和地貌演化过程。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梁、峁,是黄土塬经沟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黄土丘陵,或是与黄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继承关系。同时流水集中进行线状侵蚀并伴以滑塌、泻溜形成山沟。 在沟头、沟股设立防护林、修梯田,达到固土防沙的作用。修筑水库,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土地法学教学大纲

《土地法学》课程简介 安顺学院 课程名称:土地法学课程编号: 070021 英文名称: Land Law Theory授课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土地经济学 学时:36学分:2 课程简介: 土地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调整人们因占有、使用、利用土地而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法学是以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法律为依据,研究土地法律规范的制定,遵守和执行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相结合的实用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 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土地法学基础理论。包括土地法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土地法律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土地相邻关系等;第二部分: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包括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用地法律制度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第三部分:土地行政法。包括土地行政执法和土地监察、法律责任、土地行政复议、土地行政诉讼等。 建议选用教材: 《土地法学》王守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主要参考书目: 1.《土地法学》王文革,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2.《土地法学》沈守愚,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执笔人:殷清慧 编写时间:2014年2月

《土地法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土地法学是研究土地法治的科学,其任务是以我国土地基本国情为基础,研究我国的土地法基础理论、土地使用权规则、土地管理规则、土地法实施规则等相关土地法律制度和土地政策,为土地立法、执法、司法提供理论基础、分析方法、规则体系和操作规程。它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土地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土地立法的原理、原则,理解其适用范围,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通过学习,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土地法学是经济法学的子学科,同时本课程涉及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行政执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具备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素养,它们对于学好本门课程有重要的支撑和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土地规划学

1、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1)明确任务(2)组织班子(3)收集资料(4)明确问题(5)总体构想(6)系统分析(7)系统综合(8)系统优化(9)系统评价(10)系统运行(11)系统更新 2、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3、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到总体最优的效果。一般可分为开发、研制、运用三大阶段。 4、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4)逐级控制原则(5)动态平衡原则(6)集约利用原则(7)公众参与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1)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2)能够有效地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3)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摸清家底,规划基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明确土地利用的潜力(土地供给量预测)(3)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4)规划的方向(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5)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6)土地用途的管制依据(土地利用分区)(7)规划实施的保障(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要经过准备、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 12、土地供给量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 13、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3)基本建投资规模预测法(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院系: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实习日期: 2013.7.15~2013.9.30 2013年10月10日

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参加**镇区规划工作,了解规划工作的流程,促进在校内所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将到融入社会,找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高综合能力,扩大我们的专业视野,丰富我们的专业阅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达到专业学习的目的。 二、实习单位 单位全称:**村镇规划建设中心 单位简介:村镇规划服务中心属于行政单位,我国现有500多万个村庄和5万多个集镇,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村镇均有村镇建设中心。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村镇工作要求在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和规划原则,因地制宜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 村镇规划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主要承担农村村镇规划建设,严格、合理使用土地,发展村镇交通、加强公用设施建设等工作,为推动农村小集镇建设提供服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法规、政策,制定本乡镇企业发展规划。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企业行为。指导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辅导培训。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相关配套服务,抓好企业统计工作,如实及时向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提供统计报表,配合财政协调税务部门,搞好我镇财政税收及统计工作。负责辖区内房屋管理及协助区级部门做好房产证办理等工作。 三、实习时间 2013年7月15日—2013年9月30日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8075101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土地资源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地经济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6.地籍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 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附: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讨论

西南大学《土地规划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城镇体系 参考答案: 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2:[论述题]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参考答案: 是在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土地使用和用途变更作出的限制、许可或限制性许可的条款,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3:[论述题]土地用途分区 参考答案: 土地用途分区依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上级规划要求,按照统一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划分土地用途区。 4:[论述题]田间调节系统 参考答案: 又称为田间工程,包括毛渠、毛沟、输水垄沟、灌水沟等,一般是临时的灌溉渠道,依据农业和机械作业情况随时填挖。 5:[论述题]指标对比分析法 参考答案: 实际上就是利用相同的指标体系,从纵向(同一个地区,不同时间)或横向(不同地区)进行分析比较衡量社会经济指标的高低好坏及变化的快慢情况。这种方法通常也是采用语言来表述对比分析,或者列表对比和图形对比等几种方法进行分析。 6:[论述题]弹性理论 参考答案: 指某一物质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经济学中指当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建立在不确定性思想和非理性思想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论述题]规划 参考答案: 是一种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系统所确定的长远目标,提供未来系统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系统行为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系统发展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性活动过程,是公共管理的一种形式。

8:[论述题]契约地租 参考答案:土地承租人和土地出租人通过契约的形式,规定佃户按期交给物主的租金款额。9:[论述题]土地 参考答案:从本质上来说是由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成果组成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更简单的说是一定范围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组成要素是土壤、大气、光照、岩石、水文、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成果。 10:[论述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 参考答案: 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战略指导思想、任务和内容、规划指标的数量和结构、用途分区及用途管制规则、重大项目用地布局和规划管理程序等方面所具有的固定性、法定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指令性。 11:[论述题]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参考答案: 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是规划中首先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12:[论述题] 土地利用规划 参考答案: 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13:[论述题] 土地利用 参考答案: 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即通过一些措施加于土地的行为)来发挥土地的某些功能来满足利用者的需要(包括达到预期的效用和相应的目的)。 14:[论述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参考答案: 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

土地整理实习报告

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目的与要求 1.熟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内容。 2.掌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常用的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1.项目规划的原则 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 2.项目规划的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等等。 3.项目规划的主要工程内容 项目规划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 3.1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对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统及其建筑物等进行的改造。主要包括排灌工程、喷微灌工程、竖井(机电井)工程、排灌电气工程等。 在规划设计中,要求符合相关水利、水电建设标准要求。根据项目区所采用的灌溉设施,通过计算选取相对应的渠系管道设备。 以机井设计为例。(1)计算单井控制面积:采用的公式为: m QTt F /)1(10ηη-= 其中: 0F ——单井控制面积(公顷); Q ——单井出水量(吨/小时); T ——项目区的灌水周期; t ——灌水期每天开机的时间;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1η——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 m ——灌水定额(立方米/公顷)。

一般情况: Q =40(吨/小时); T =9d t =16h η=0.90 1η=0.10 m =375立方米/公顷 所以单井控制面积为 0F =40*9*16*0.90*(1-0.10)/375=12.44公顷 (2)机井眼数确定 项目区井数由项目区灌溉面积和单井控制面积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0/F F N = 项目区灌溉面积总共为10.38公顷,单井控制面积是12.44公顷,所以项目区井数N 就是1。 (3)井距的确定 在单井出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根据单井控制面积和井位布置形式计算井距。若采用方形排列布井方式,则井距计算公式如下: 0010000F L = 由于项目区井数为1,故不需要计算井距。 3.2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建设。 田间道是联系村庄与田块之间的道路,主要起货物运输和耕作机械通行的作用。生产路是联系田块与田块之间的道路,主要起田间货物运输的作用,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 道路规划指标表

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Planing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数:26 学分数:1.5 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 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 执笔人:彭举威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属环境科学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2.知识要求 本课程系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来对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进行讲解,尤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因此学生应具有现代数学、几何学、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

掌握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方面的规划。对各类社会形为具有独立制订规划方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环境规划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原则; 了解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掌握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掌握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的规划的基础、技术措施; 了解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2.时间分配和进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 ①水环境规划; ②大气环境规划。 本课程教学难点是: 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②规划方案的综合制订与评价。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对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讲解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尤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和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所涉及到的预测方法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所讲解的,本课程将不作祥细讲解。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建议使用教材:《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议参考书目:《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东南大学 《城市环境规划》武汉大学 四、大纲说明 1. 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第1-6章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和、大气环境影规划的学习,而对土地资源保护规划、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和城镇环境规划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的方法来完成,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统一讲解。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在课堂上多举些实例来加强学生对环境规划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规划的个人能力。 2.对重点的章节留作业(习题在20道左右),认真批改,并在课堂讲解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3.习题课、讨论课安排3学时,讨论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土地规划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 1.土地概念* 2.土地功能特性 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生态功能 面积的有限性;沃度的差异性;利用的可更新性;位置的固定性;资源的稀缺性;报酬递增递减性。 3.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指人类依土地之特性及公经济之利益等考量,加以选择及规划土地,以期从土地取得充分且适当的经济资源满足欲望所需,而加以运用者.故其具有长期性、目标性、规划性、永续性及纲领性的土地运用。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4.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与空间规划的协调,主要指城市规划、国土/区域规划; 与结构规划的协调,包括发改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水利部的水资源规划、环保局的环境纲要,林业局的治沙规划等等。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与其它规划协调的研究较少。 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把中长期土地利用计划的目标和指标具体地落实到土地的空间上,为土地利用计划确定的各项措施建立良好的条件。 6.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程序、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同种类、类型、级别和时序的各类土地利用规划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控制与反馈)。 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 按规划深度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 任务: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doc

生产实习报告 城规070129王佳民

一、实习目的,任务 通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规划设计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毕业后能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规划设计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2. 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规划设计师的职业素质、及协调能力。 3. 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绘制。 二、实习内容 了解有关规划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图的绘制。 三、实习单位 单位:东南联合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四、实习经过 第一次到公司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不过,在这方面我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 在设计院这段时间,充分的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通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间接的了解一些规范、控规方面的内容,以前只是理论上研究,现在在设计院通过图纸,实际的工程去接触,别有一番味道。 我去的时候被分到一个厂区规划的项目里面,对于工厂在学校几乎就没有怎么详细设计过,自己也只是看过这方面的寥寥的几本书,很陌生。实习做了包括

方案讨论,平面图部分cad绘制,分析图的部分ps,立面图的部分设计绘制。统计经济技术指标。有时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是还是会出点错误,我就不知道是为什么,幸亏这个负责人很和蔼给我说说我再改改就行了。 另外,我还在空余时间按做了杂工用cad描图,画等高线:用PS做平面型态:用sk拉建筑模型:用Excel统计指标等等。 就这样一个月就这样的在一刹那间结束了,总结这几个月下来的收获,很大很大。 五、实习心得 首先,在生活方面,增长了我了为人处事的能力。在现实的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接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也许我们不必将这个关系看得太复杂和过分重要,毕竟我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由于这次实习时间短暂,因此并没有多少时间让我对规划院的同事进行详尽的交流,一般只能够把握在每天的吃饭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进了解。除此之外,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两次聚餐,我也积极参加了,这多少也会增加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认识到了一批设计人员。我想这在我人生当中都是一批宝贵的财富,它使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增长了更多的社交经验,它是我步入社会的奠基石,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 其次,在学习方面,实习就是实践学习,也就是把学生生涯中所学到的知识融会到工作实践当中的非理论学习。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运用,就是实习的最终目的。在规划设计院的实习工作中,我很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一个月以来,我用到了几乎所有我在学生生涯中学习过的电脑软件作为开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还没有学过和接触过的电脑软件,都有机会让我碰上了。作为一名学生,能够操作使用电脑软件就已经达到学习目标;而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能够快速熟练地运用和操作各种电脑软件才能够满足工作上的要求。 最后,在画图中要保持一颗认真地心不要去应付,设计丝毫马虎不得,所有的图纸要用统一的坐标,统一的线宽,统一的风格等,这样才看上去美观。还有就是在用cad的时候图层要按规定的建,不能乱建图层,因为工作的不是你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