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与核对程序

一、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

(一)方法与核对程序

1、患者持住院证及相关手续入科;

2、确认患者身份:

1)能有效沟通得患者:接诊护士查瞧住院证信息,与患者反向核对其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相关信息(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2)不能有效沟通得患者:接诊护士查瞧住院证,与患者陪同人员反核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等相关信息,必要时查瞧有效身份证件,协助确认患者身份。

3、准确、完整填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无误后佩戴,佩戴时应与患者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护士根据绿色通道虚拟卡填写腕带信息(无名氏、绿色通道编号、性别)。

4、腕带字迹不清楚或转科、转床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同病历信息相符,与另一名护士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佩戴。

(二)流程图

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过程

中患者身份识别

(一)方法与核对程序

1、护理人员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之前,必须认真核对与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得患者实施正确得操作。

2、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前,根据患者得沟通能力,正确实施反向核查: 1)能有效沟通得患者:反向询问患者姓名,由患者自行说出自己姓名,同时,护

士认真核对标本瓶、药品、血制品、食物等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姓名,确保准确无误。

2)不能有效沟通得患者: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得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则以腕

带识别患者身份。

3、将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得信息与患者腕带信息进行核对,至少同时采用两种以上得识别方式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如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或住院号。严禁以患者得床号或房间号作为识别方式,亦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4、核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消毒隔离制度。

(二)流程图

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过程中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 二、对于治疗、护理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 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者等),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 对)、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四、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五、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 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六、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 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 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九、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十、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科护理质量监控组每月进 行督导并有记录。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医 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二、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入院日期、 科室等。 三、病房护士接待患者时,为患者佩戴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腕 部。 四、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腕 带的完好。 五、一人一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件。 六、若遇到患者身份腕带丢失、严重损坏等情况,责任护士应第一 时间更换腕带。 七、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照医疗垃圾处 理。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目的 全院所有参与患者服务的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均应采用本制度规定的2种身份识别方式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杜绝因身份识别而导致的异常事件。 2范围 全院所有参与患者服务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护理、医技、药剂及财务、后勤、餐饮等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及其他服务的人员。 3定义 3.1患者服务:指任何涉及患者干预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治疗(如给药、各种穿刺等)、有创操 作(手术、腔镜等)、任何诊断性操作(各种激发试验等)、辅助检查、问诊等。 3.2腕带:一种方便医务人员核对患者身份的含有多种信息的识别带,住院患者腕带上有便于移动 设备识别的二维码,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日期、各种医疗信息等)。 3.3操作物:指操作时患者的药物及治疗单、血制品、饮食单、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检验申 请单、检查申请单、手术通知单等。所有操作物上均有两种身份识别信息。 3.4住院号:患者在本院办理住院手续时,系统自动生成的编号,为本次住院特有,又称病案号。4内容 4.1所有工作人员在采集患者身份信息时都要严格核对患者的有效证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4.2身份识别信息及方式:同时使用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但不包括患者房间号和医院特定位置。 4.2.1门诊患者使用“姓名”和“出生年月日”两种身份识别信息,出生年月日各采用yymmdd编码 (如2001年1月1日编码为20010101); 4.2.2住院患者使用“姓名”和“住院号”两种身份识别信息,病室号和床号不能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 信息。 4.3患者身份识别时机:在进行诊断性操作、提供治疗和其他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 4.3.1为患者问诊、给药、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及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前。 4.3.2为患者实施各种辅助检查前,发放患者检查报告前。 4.3.3临床进行的所有治疗和操作前、侵入性操作前、手术前均要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 4.3.4患者转科交接时。 4.3.5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送陪检患者前,膳食科工作人员发放膳食前。 4.3.6无陪护新生儿出入院身份识别按《无陪护新生儿出入院身份识别流程》执行。

员工身份证鉴别管理程序

员工身份证鉴别管理程序 一、目的 员工身份证代表员工身份,人事行政部日常的新工人招聘工作中,经常遇到持假证或借他人身份证来应聘,企图蒙混过关。在假(借)证的人员当中,不乏有不够法定做工年龄、隐姓埋名之不法分子存在,为使公司正常的人事工作不受影响,同时为对员工本人、公司及客户三方面负责,公司特成立员工身份证监控小组,并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人事部门。 三、内容 1.人事招聘作业规范 1)招聘由人事主管或文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核实身份证及其它有效证 件,符合《劳动法》务工年龄等条件的发给招工《人事基本资料表》。 2)要求应聘者在《人事基本资料表》中据实填写个人履历、学历、政治背景 及详细地址。 3)对将从事重要岗位(如运输、仓管、搬运等)的人员人事部要通过公安部 门协助查核其身份、背景,经核实合格后方可上岗。 4)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安排对新招人员进行培训,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品质系统 及政策,厂规、厂纪等,派发《新员工上岗前消防卫生消防守则》,作 好记录,存盘于人事部。

2.身份证件真假鉴别 一、外观观察识别法。真“二代证”正、反两面的花纹清晰,表面有摩擦力;而假证花纹模糊,表面光滑。真“二代证”的尺寸为85.6mm×54.0mm×1.0mm,虽由9层构成,但层次不清晰,且四边光滑;而假证由于制作工艺粗糙,尺寸大小不一,层次清晰、四边刺手。此外,从质地来看,真证比较硬;而假证一般用的是纸板材料,所以质地较软,较易折叠。 二、颜色识别法。真“二代证”正、反两面的花纹颜色从左至右应为浅蓝色至浅粉色再至浅蓝色,衔接处相互融合、自然过渡,颜色变化部分没有接口;而假证的花纹颜色或深或浅,颜色不自然,能够找到较为明显的颜色变化接口。此外,真证正面的国徽清晰,呈鲜红色;而假证正面的国徽模糊,颜色或深或浅,呈暗红色 三、防伪膜识别法。真“二代证”防伪膜是由机器压制上去的,薄而不易脱落,且文字与底纹自然衔接,用肉眼观察具有连成一体的感觉;而假证的防伪膜是人工粘贴上去的,厚而极易被分开,在阳光照射下一般较为刺眼,甚至用肉眼可以观察到文字居于底纹之上 四、荧光图案识别法。真“二代证”具有定向光变色膜等技术,因此在相同视角的不同方向观察反面性别位置的“长城烽火台”图案时,颜色可呈橘红色、绿色和紫色;同时,其下方的“中国CHINA”图案具有“亮字暗底”和“暗字亮底”的正负镶嵌效果。上述两个图案在同一观察角度所呈现的颜色是不同的。而假证的“长城烽火台”图案不具备呈现三种颜色的技术,“中国CHINA”字样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 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腕带管理制度一、目的 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二、术语 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能够有效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三、正文 (一)适用范围 1、需佩戴腕带的部门:住院部。 2、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 2、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腕带。 (三)腕带佩戴要求 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核对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优先顺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脚踝、左脚踝。 2、佩戴腕带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病历。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过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发生过敏反应,也应随时记录在身份腕带上。 3、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4、患者腕带佩戴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失、损坏,必须立即佩戴新腕带。

(1)核对患者病历。 (2)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身份。 (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6、患者出院、转院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四)佩戴腕带操作程序 1、护士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2、直接将患者资料用不褪色笔写在识别腕带上; 3、请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 4、将腕带环绕于患者手腕或脚踝部,松紧及位置适宜。 5、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 6、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将腕带剪断取下。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因身份识别差错而发生各类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相关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城乡居民医保票据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当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三、医院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四、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方式。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性别核对患者身份。医技科室核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与核对程序 一、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 (一)方法与核对程序 1、患者持住院证及相关手续入科; 2、确认患者身份: 1)能有效沟通得患者:接诊护士查瞧住院证信息,与患者反向核对其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相关信息(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2)不能有效沟通得患者:接诊护士查瞧住院证,与患者陪同人员反核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等相关信息,必要时查瞧有效身份证件,协助确认患者身份。 3、准确、完整填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无误后佩戴,佩戴时应与患者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护士根据绿色通道虚拟卡填写腕带信息(无名氏、绿色通道编号、性别)。 4、腕带字迹不清楚或转科、转床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同病历信息相符,与另一名护士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佩戴。 (二)流程图 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过程 中患者身份识别 (一)方法与核对程序 1、护理人员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之前,必须认真核对与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得患者实施正确得操作。 2、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前,根据患者得沟通能力,正确实施反向核查: 1)能有效沟通得患者:反向询问患者姓名,由患者自行说出自己姓名,同时,护

士认真核对标本瓶、药品、血制品、食物等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姓名,确保准确无误。 2)不能有效沟通得患者: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得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则以腕 带识别患者身份。 3、将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得信息与患者腕带信息进行核对,至少同时采用两种以上得识别方式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如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或住院号。严禁以患者得床号或房间号作为识别方式,亦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4、核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消毒隔离制度。 (二)流程图 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过程中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查对制度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严格进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十二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6.使用无菌物品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消毒日期和消毒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

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4、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手术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5、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6、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7、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8、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核对程序 一、正确识别患者制度 医护人员必须以患者姓名、床号(或就诊卡号)两种方式作为患者识别标志。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等可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病房号及床号不得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的唯一标志。 (一)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年龄、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 (二)对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患者姓名与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在患者进入抢救室时记录在腕带上。 (三)对身份不明的昏迷患者,由接诊医护人员临时命名与就诊卡号作为识别标志,在患者进入抢救室时记录在腕带上。 (四)住院患者以姓名和床号作为识别标志。当给患者用药、输血或血液制品、抽血标本、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检查标本或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操作、处置服务时,都必须用执行单与患者腕带上的姓名及床号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 (五)、核对患者时,应询问患者的姓名,待患者或家属回答后,与手中执行单信息进行核对。 (六)、监控措施 1.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监控和 督导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患者的识别标志; 2 .职能部门每季度抽查员工正确识别患者制度执行情

况; 3.对全体员工进行识别患者制度培训。发现不符合要求行为及时纠正,避免出现患者识别错误。 二、门诊、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除核对床头卡、腕带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对新生儿、 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 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3、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 确的操作。 4、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 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5、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

患者入院服务流程图

患者入院服务流程 1、医师病房床位及患者病情,安排并告知患者住院。 2、患者接到入院通知单后,携带医师开具的住院接诊单,持有效 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3、病区护士接到住院登记处的通知后,做好接待入院患者的准 备。 4、患者持有住院接诊单到护士站时,主管班护士起立,主动热情 迎接患者,根据病情及时安排床位并办理相应手续。 5、主管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将患者送至指定床位,核对患者姓 名,妥善安置患者,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患者更换病号服。 6、责任护士完成患者入院评估,测量体重、生命体征并记录,了 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 7、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入院教育,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自己、主管医 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器的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物品保管及有关管理规定等。责任护士应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8、责任护士协助家属或患者整理物品(脸盆、毛巾、漱口杯、牙 膏、牙刷、水杯、饭盒、饭勺、少量水果等),请家属协助将患者暂时不用或多余的物品带回家,以保证病室内整齐、清洁。

9、主管班护士通知医师接受患者,及时处理医师开出的医嘱并准 确执行。 10、新患者如暂时不能安排床位时,主管班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讲明 原因并给予妥善安置。 11、由急诊科入院的患者,原则上与门诊入院程序相同,凡是医师 指定直接送入病区或手术室抢救的患者,应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资料直接护送至病区或手术室,其住院手续由家属到住院登记处办理。 12、接到急诊患者入院通知后,主管班护士要告诉责任护士做好相 应的准备,包括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急诊患者入科后,责任护士要立即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并向值班医师报告,及时处理。 13、加强新入院患者巡视、重点交接班。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流程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流程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 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 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 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 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 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 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 皮肤完整无破损

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 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 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重点患者的身份标识方法及核对流程

重点患者的身份标识方法及核对流程 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 麻醉之前: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ICU患者身份识别:采用“腕带”“身份证”“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三种方法中两种方法识别。 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CCU、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 二、对于治疗、护理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 手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者 等),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 核对)、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四、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五、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 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六、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 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 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 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九、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十、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科护理质量监控组每月 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 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二、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入院日 期、科室等。 三、病房护士接待患者时,为患者佩戴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 腕部。 四、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 腕带的完好。 五、一人一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 件。 六、若遇到患者身份腕带丢失、严重损坏等情况,责任护士应第 一时间更换腕带。 七、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照医疗垃圾 处理。

证件检查练习题

证件检查: 一、有效乘机证件 (1)一代身份证: 13.在身份证号码编码中,男女百岁以上老人专用的特定编码为() A、991 992 993 994 B、992 993 994 995 C、996 997 998 999 D、995 996 997 998 22、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件的制作的技术要求是,()和签发机关印章位置准确。 A、照片 B、人像 C、印刷 D、塑封 64、一代居民身份证背面的证件签发机关为() A、县公安局 B、不设区的市公安局 C、设区的公安分局 D、省公安局 1.全国启用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的时间为() A、1995年1月1日 B、1995年5月1日 C、1995年7月1日 D、1995年12月31日 67、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与老的居民身份证相比较,主要是在原证件的基础上增加了() A、全息标志 B、压膜标志 C、透视全息图像 D、透视压膜图像 20.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外面塑封套尺规格约为()。 A、88mm×60mm B、95mm×66mm C、32mm×22mm D、85.6mm×54mm 21.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所使用的原材料()。 A、必须是专业产品 B、必须是特殊产品 C、是普通产品 D、是任何纸张 61.民族自治地方颁发的居民身份证证件背面的五个登记项目内容和签发机关印章,同时使用()印刷。 A、英文字母 B、汉字 C、阿拉伯数字 D、相应的民族文字 65.从1995年7月1日起在全国启用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与老的居民身份证相比较,主要是在原证件的基础上增加了()。 A、全息标志 B、压膜标志 C、透视全息图像 D、透视压膜图像 50、一代居民身份证中,一般地区的居民身份证正面环状花纹图案为() A蓝色 B绿色 C浅蓝色 D黄色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关键环节交接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关键流程识别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修订) 一、门/急诊患者识别: (一)、门诊和急诊实施《医疗就诊卡》卡号管理,挂号室、门/急诊、入院处处置患者时需核对信息,发现不符应纠正。 (二)、急诊观察室和抢救室的患者实施腕带管理,急诊输液时根据输液执行单核对患者信息,由患者自述姓名及至少一项个人资料(年龄、诊断)。急诊危重患者由急诊护士佩戴腕带,普通急诊患者入院后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 二、住院患者识别: (一)、由入院处为患者编具唯一住院号,住院患者实施腕带管理;病房护士佩戴腕带前核实患者姓名。 (二)、医务人员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发放特殊饮食、手术及有创诊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2种以上方式(床号+姓名),形式:腕带+询问。 (三)、腕带正确佩戴,原则上佩带在患者"左手",字迹清楚,松紧适宜,完整可用,字迹模糊及时更换。 (四)、注意腕带佩戴松紧适宜,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五)、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核对腕带、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六)、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

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有家属在床旁的:腕带+询问,在场家属或知晓者陈述患者的身份(床号+姓名)。无家属在床旁的:腕带+床头卡(床号+姓名)。 (七)、身份不明患者的腕带以“无名氏”表示。 (八)、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并遵守患者识别措施及交接程序。 (九)、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在腕带上标识。 (十)、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关键流程患者交接登记及身份识别措施 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一、门诊/急诊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转运患者流程: 1.凡急、危重患者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护送患者做必需的检查。 2.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在抢救同时需做好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医生接患者,必要时护送到手术室。 3.手术医生接患者时,急诊医生应向手术医生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种管道通畅等情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 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在ICU、CCU、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重点科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四、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五、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六、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关键流程识别 (1)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并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2)病房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手术室相关识别程序 (1)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 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 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手术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表到临床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登记表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 (2)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 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 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 ③手术切皮前,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图1

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图

一、抽搐的护理流程图 评估:突然意识丧失; 头后仰或转向一侧,眼球向上或转向一侧,四肢强直; 初步判断 搐抽立即通知医生 紧急处理: 并解开衣扣、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 、正确使用压舌板,防舌、颊咬伤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专人救护; 、护栏保护5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正确使用镇静剂1、查找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2、纠正代谢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 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发作频率及伴随症状、感、知觉、血电解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二、高热的护理流程图

评估:T≥39℃;皮肤潮红、灼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强、加快。 初步判断 高热立即通知医生 紧急处理 、物理降温:冰敷、冰袋、冰帽、冰槽、冰毯,酒精擦浴,温水擦浴 2、心理安慰。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1、药物降温:非甾体抗炎药,中药治疗,对因治疗,糖皮质激素; 2、增加液体摄入:多饮开水,>2500ml/d,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静脉补液; 3、必要时留取血标本。 监测: 1、降温效果; 2、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 3、伴随症状及热型; 4、皮肤状况; 5、营养状况; 6、液体出入量。

三、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流程图

评估:

接触药品、食品或物品后;突然胸闷、气促、面色苍白或发绀、嗜睡、肢体湿冷、意识丧失、脉搏细速 初步判断 立即通知医过敏性休 紧急处理1、切断过敏原,如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2、平卧或低半卧位;3、保暖;4、心电监护;5、心理安慰。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1、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2吸氧;3、抗过敏 药如激素、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等;4、应用呼吸兴 奋剂;5、应用血管活性药;6、应用纠正酸中毒药 物。 监测:1、意识;2、呼吸;3、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及心电图;4、尿量;5、皮肤粘膜出血、出汗、皮疹。 保持舒适: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洁;2、口腔和皮肤护理;3、保持营养供给;4、提供心理支持;5、告之过敏原,并在住院、门诊病历上作出标志。 四、空气栓塞的护理流程图

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银行应用解决方案

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银行应用解决方案 今年,随着我国启动新一代的公民身份证系统,公民证件的查验和核查也将变得更准确:身份证信息的存储和查询采用了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既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查询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互查,这将使全国的人口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章、概述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功能的应用则十分广泛。如今后人们在投宿旅店、搭乘民航班机、办理金融服务业务以及参加考试等活动时,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对核对持证人的证件真伪不再困难。在银行领域新的身份证特点之一就是杜绝身份伪造等问题,银行为客户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而更安全和广泛的应用于银行的客户的开户、销户、大额存取款、信用卡业务、信贷业务以及相关需要确认身份的应用。针对二代身份证可进行机读识别的特点,我公司根据银行业务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以实现银行核对客户真实身份及确认交易的有效性。分别是:联机方式(PC机)、便携方式、终端外设方式。 第二章、联机模式 1、工作原理: 联机方式是指身份证读卡器与PC通过串口或USB口直接相连,PC上加载加密模式的读卡器驱动软件及身份识别应用程序,应用程

序将二代身份证中IC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签发单位、签发日期、有效期截止日期、照片)传输到PC中。银行柜员可以通过PC的显示来核对机读的信息与身份证印刷信息是否一致;公司还可配合银行科技部门通过身份识别应用程序的增值开发,可自动完成银行需要进行客户身份的识别、确认及录入的业务。同时,还可以针对客户的需要提供二次应用程序开发,将诸如已识别的用户身份信息的保存、查询和索引等。 2、适用范围: 计算机环境:适用于运行WINDOWS系统的PC机/服务器业务环境:办理个人金融业务的网点或柜台。业务种类:开销帐户、大额取款、信用卡交易、贷款业务等。 4、特点: 因为采用的是开放平台系统,可以灵活地与现有多种业务系统集成,对现有系统影响很小,同时还可提高柜员工作效率:如以前需要人工输入的证件信息完全可以由自动化的软件来实现。另外,PC本身的图形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证件上的图像信息。 第三章、便携模式 1、工作原理: 通过将二代身份读卡器与阅读显示设备集成,由读卡器将身份证中的证件信息(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签发单位、签发日期、有效期截止日期、照片)读出,然后显示在阅读器的屏幕上,银行业务人员通过查看屏幕上的阅读器上的信息来完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流程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 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 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 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 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 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0、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11、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关键流程患者识别、转接与登记制度 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腕带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二、术语 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能够有效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三、正文 (一)适用范围 1、需佩戴腕带的部门:住院部。 2、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 2、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腕带。 (三)腕带佩戴要求 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核对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优先顺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脚踝、左脚踝。 2、佩戴腕带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病历。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过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发生过敏反应,也应随时记录在身份腕带上。 3、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4、患者腕带佩戴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失、损坏,必须立即佩戴新腕带。

(1)核对患者病历。 (2)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身份。 (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6、患者出院、转院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四)佩戴腕带操作程序 1、护士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2、直接将患者资料用不褪色笔写在识别腕带上; 3、请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 4、将腕带环绕于患者手腕或脚踝部,松紧及位置适宜。 5、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 6、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将腕带剪断取下。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因身份识别差错而发生各类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相关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城乡居民医保票据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当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三、医院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腕带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二、术语 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能够有效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三、正文 (一)适用范围 1、需佩戴腕带的部门:住院部。 2、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 2、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腕带。 (三)腕带佩戴要求 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核对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优先顺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脚踝、左脚踝。 2、佩戴腕带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病历。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过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发生过敏反应,也应随时记录在身份腕带上。 3、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4、患者腕带佩戴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失、损坏,必须立即佩戴新腕带。 (1)核对患者病历。 (2)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身份。 (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6、患者出院、转院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四)佩戴腕带操作程序 1、护士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2、直接将患者资料用不褪色笔写在识别腕带上;

12身份证及年龄验证核对政策和程序

身份证及年龄验证核对政策和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误招童工,保证公司所招聘的员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保护员工和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所有新员工的招聘。 3.权责 人事部招聘文员初步核对身份证年龄、真伪,前台文员第二次验证,入职文员最后核实。 4.特殊说明:本司采用机读方式能自动识别身份证真假,特殊情况需人读时按以下相关程序进行鉴别: 4.1看手感:真实身份证较有弹性,折弯后迅速还原:假身份证软或较厚、易折断,没有弹性。 4.2看字体:真身份证的“姓名、性别、出生、民族、编号”的字体是公安部的加密字体,体形扁长,假身份证则字体较宽或比较模糊(因是复制)。 4.3看打印效果:真身份证是采用针样式打印,墨色较淡:假身份证常采用喷墨打印,墨色浓重 4.4看透光性能:真身份证下面背对光源,可清淅看到背面的国徴,假身份证则较模糊。 4.5身份证背面右上角第四条为椭圆大格(假证是小格)。

4.6身份证背面国徽中天安门城门为拱形(假证为方形)。 4.7身份证头像的黑色头发上没有蓝色网格(假证则有)。 4.8身份证公章颜色为橙色(假证为红色)。 4.9身份证公章字体,真证的正面的公安局的印章清晰,“公”字上面的八字中间有一横相连,“安”字中间的一横是一直线,“局”字的右侧是平的(下面的句字并没超出上面的尸字外面),假证则没有上述特征。 4.10身份证防伪暗印“中国”及“长城”与身份证字样同方向(假证为反方向)。 4.11身份证号码与性别辨识:2000年以前颁发的身份证其号码为15位,最后一位数为男单女双,2000年以后颁发的身份证其号为18位,最最后倒数第二位是男单女双;如身份证号码不符合上述规律则为假证。 4.12从身份证有效期辨识真伪:20周周岁以下颁发之身份证有效期为10年,20周岁-45周岁之间颁发之身份有效期为20年年,45周周岁以上颁发之身份证有效期为永久有效。 4.13第二代身份证的肉眼识别: A.在一般的光线下,平视第二代身份证表面时,表面上的物理防伪腊是无色透明的。 B.适当上下倾斜“第二代身份证”,便会观察到证件的左上方有一个变色的长城图案,呈橙绿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