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黄宗良

[内容提要] 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和利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民众、领导民众、朝着党的目标不断推进。在十月革命90周年的时候,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政权原因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7)04-0010-04 [作者简介] 黄宗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布尔什维克为什么能够取得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极其激烈和复杂的斗争中巩固政权?就其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这个党能够在俄国社会“毫无出路”、广大工农大众“不愿照旧生活下去”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和利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民众、领导民众,朝着党的目标不断推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俄国广大工农大众要求的是什么?是“四大件”: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结束帝国主义战争,实行土地改革,在这种条件下获得政治民主自由,改善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使俄国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自由,但是其他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在这种条件下,可以说,谁能够带领工农大众实现这些愿望,谁就能赢得工

农大众的拥护,就有可能取得政权。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策略、谋略的问题,因为策略的背景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

临时政府和资产阶级政党——不管是保皇的十月党,还是标榜民主、自由的立宪民主党,都公开声称要把帝国战争进行下去,直到最后胜利。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可夫直言:“也许正是由于战争,我们还能勉强保持着这一切,如果没有战争,一切会很快垮台。”[1]他们把本阶级的利益同进行战争捆在一起了。对于解决关系到工农兵的面包问题的农民土地问题,他们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会议上,行动上采取拖延的办法,甚至反对农民的夺地运动,斥之为“越轨行为”。这样的政治势力,自然不可能取得民心,而只能被人民抛弃。

列宁视之为小资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采取了支持临时政府的立场,甘愿退居合法反对党的地位。因此,他们尽管向帝国主义政府发出“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呼吁,但支持临时政府的基本立场,实际上就是支持进行战争。对于土地问题的解决,他们则把希望寄托在召开立宪会议上。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则在一战期间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著名策略口号,并以鲜明的立场反对“革命护国主义”。在土地问题上,列宁坚持没收地主全部土地,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的主张。根据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局势,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即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经过列宁的不懈工作和顽强斗争,列宁的理论和方针逐渐取得党内多数人的支持,成为党的方针。

二月革命以前,比起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来,布尔什维克党的队伍并不大,在正确的理论和方针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党在激烈和瞬息万变的斗争中迅速发

展壮大起来,从而也迅速地改变着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月革命后,走出地下状态时布尔什维克只有2·4万人,召开四月会议时就发展到8万党员,到了党的六大(1917年7月底)召开时,布尔什维克党已拥有24万党员。党的社会基础也不断地扩大着。这明显地反映在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与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力量对比上。在1917年6月初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一千多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105名,而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有700—800名。在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之后,大多数民众根据切身的体会,确信布尔什维克在和平、土地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上代表了他们的主张,起而罢免了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代表,代之以布尔什维克,出现了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化的政治潮流。8月底9月初,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京都先后通过了布尔什维克的决议;之后,基辅、哈尔科夫、喀山、明斯克、塔什干、乌拉尔、顿巴斯等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苏维埃都相继通过了布尔什维克的决议。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化是当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社会革命党的《人民事业报》说,“多数大城市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已转到布尔什维克手里”。《中央执委会消息报》也指出,布尔什维克争取到了“多数工兵代表苏维埃”。

[2]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开幕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在649名代表中占有390名,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的代表分别是193名和80名。[3]

同广大工农兵血肉相连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以后,首先做的事就是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的渴望。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和平与土地问题的报告。大会相应通过列宁草拟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列宁曾经为之作序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著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对大会通过这些法令时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当大会一致通过《和平法令》时,代表们“都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大家哼着哼着,很快就汇成流畅而高亢的《国际歌》来。有一

位头发灰白的老战士感动得像小孩一样地呜咽着”。在一战中,俄国400万士兵缺吃少穿,有的冬天里光着脚在地里偷几个萝卜充饥。了解他们当时的处境,就不难理解大会的情景,也就不难理解布尔什维克为什么深得民心。当大会表决通过(只有一票反对)《土地法令》时,“农民的代表们欣喜若狂”。作者评论说,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布尔什维克“具有坚定不移的行动纲领,而其他的那些人只不过是空谈了八个月之久”[4]。

历史事实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苏维埃政权,是有十分宽厚和实实在在的群众基础的。工农民众跟着布尔什维克走,是因为这个党代表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确实代表了他们的利益。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苏维埃的许多活动,都带有很大程度的“自发性”,是比较准确地标示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晴雨表”(列宁语)。

在讨论土地问题时,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包括根据242份地方委托书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于是会上有人指责这个法令和委托书是社会革命党人拟订的。列宁回答说:“谁拟订的不都是一样吗?我们既是民主政府,就不能漠视下层人民群众的决定,即使我们并不同意。只要把这个决议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在各地实行起来,那时农民自己就会通过实际生活烈火的检验懂得,究竟什么是对的。……实际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它会指明谁是正确的;就让农民从这一头,而我们从另一头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实际生活会使我们双方在革命创造的总的巨流中,在制定新的国家形式的事业中接近起来的。我们应当跟随着实际生活前进,我们应当让人民群众享有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自由。”在列宁看来,是按布尔什维克、还是按社会革命党的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并不是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在于“一切问题将由农民自己来解决,他们的生活将由他们自己来安排”[5]。笔者之所以大段引用列宁的讲话,是因为它在民主与民生、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上,是如此“原汁原味”

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读来发人深省。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关注民生必须实行民主,党的领导的正确,根本保证在于充分地信任和尊重广大人民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

夺取政权是这样,巩固政权更应该这样。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布尔什维克巩固政权的“秘诀”是什么?自然是以广大工农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组织群众,领导群众,渡过难关。第一次大危机是三年国内战争,3/4的国土曾经陷入敌手。布尔什维克党一个重大的战略措施便是改变中立中农的政策,于1919年3月决定同中农实行巩固联盟的政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解决前线士兵、城市工人和居民的吃饭问题,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余粮收集制。这项政策对夺取国内战争胜利是必要的,但在没有工业品交换农产品的条件下,农民的粮食换来的是一些“白条”。农民在战争条件下容忍了这种损失。国内战争一结束,农民再也不能接受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了。“全国到处是农民暴动”,喀琅施塔得事件集中反映了全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6]苏维埃政权再次面临生死考验。布尔什维克党毅然决定中止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从当时未经实践充分检验的社会主义观念看,叫做“退却”,是对农民的“让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当然,这里受益的不仅是农民,而且是全国民众,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俄国的经济很快从崩溃边缘恢复过来,布尔

什维克执掌的苏维埃政权也因其政策合乎国情民意而得到巩固。试想想,假如继续推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俄国会出现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局面呢?

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来看,列宁此时的思想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这便是:搞社会主义不能仅靠“高举红旗”、“政治热情”;应该靠人民大众从私人利益上来关心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是说,应该把民众的私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同共同的利益结合起来。列宁指出,必须改变“按共产主义的命令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办法,“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7]我们以前研究新经济政策,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这一点看来阐发得不够。

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取得政权、巩固政权,靠的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也是靠党自身的集中统一和铁的纪律。列宁总结说:“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8]但是党的正确和统一又是靠什么来取得和维持的呢?靠的是同人民民主紧密相联的党内民主。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按期每年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不断召开中央全会、党的代表会议;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可以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可以将有重大分歧的问题交付全党讨论表决;可以批评党中央及其最高领导人的错误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停留在纸上、口头上的,而是实际上做了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和减少高度的集中统一情况下容易出现的一言堂、个人专断和决策错误。这里着重要提出的是党的十大决定要实行的“工人民主制”。这个被用以代替“极端集中制”的党内民主制的主要内容一是“排除一切委任的制度……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等等”[9]。决议规定党的领导机关的会议要定期、公开召开,并使之成为制度,“有关的党委员会不仅要向上级组织,而且要向下级组织经常报告工作”,要“使党的舆论对领导机关的工作进行经常的监督”。[10]主要内容之二是“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全党

必须遵守的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充分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11]。为此,大会决定更经常地出版“争论专页”和专门文集。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布尔什维克作为执政党,对党内民主问题的探索确有许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极具价值的建树,有的甚至在今天读起来也会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由于俄国的国情和建立政权初期、特别是内战条件下的严酷斗争环境,权力体制总体上说是向集中的方向发展:由巴黎公社式的人民管理制(直接民主制)向着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的转变;从多党合作掌权向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转变;从强调实行民主选举制向普遍采取任命制的转变;从“工会国家化”到工会等社会团体成为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纽带;党中央的权力向中央政治局集中;从事实上有条件地容许党内派别集团的存在转向无条件地严禁党内派别的存在。[12]

实际上,高度的集中统一,必须有充分的民主相对应,才能保证集中的正确,保证民主集中制不致成为“官僚集中制”,不致成为个人独裁制。党内民主状况如何,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基本素质、思想和工作作风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在这方面,列宁堪称模范。列宁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靠什么?靠的是他的纲领、政策主张在正常的党内民主生活中被承认是正确的。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在党内无数次处在少数地位。中央全会就曾两度否决了他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提案,后来经过激烈的辩论才获通过。《四月提纲》也是经过一番争论才得到党的会议代表的拥护的。列宁不是靠自己的地位、不是靠权势、不是靠压服,也不是靠小权术、拉帮结伙搞小动作,而是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去争取多数。他反对对自己搞个人崇拜,拒绝为自己歌功颂德,批评有人把他等同于“中央”的错误。他

胸怀坦荡,不抱个人成见、不记仇,为了共同的事业,他善于与反对过自己的同志共事。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最高领导核心中,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斯大林等都在不同时期,在一些重大的方针政策问题上同他有过分歧、争论,甚至激烈地反对过他、攻击谩骂过他;列宁也曾不客气地回击、怒斥过他们,但这没有影响列宁在他们改正错误、执行中央决定的情况下信任他们,合作共事。列宁这种胸怀和气度,是凝聚布尔什维克党的才智、力量,共同奋斗,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

由于列宁领导执政毕竟只有五六年时间,在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问题上,不管是在思想理论体系上,还是在制度、体制的建设上,都还不够完备和周密,一些有全局意义的问题,即使是在理论上也是“悬而未决”的。例如,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如何使“代表”不致成为“代替”,这就要有一系列的具体制度、规章来确保建立密切的党群关系,使党能真正地代表人民的要求和利益;如果“代表”不称职,有什么制度保障人民有权撤换这个“代表”?列宁曾正确地指出党的代表大会是不能制定法律的,但他又认为,作为执政的党,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定“整个共和国都是必须遵守的”[13]。这么说来,党权谁授?

政党制度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常设权力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一个多党联合的权力机构。而且,在1917年11月底和12月中,左派社会革命党在其中的代表数还曾经多于布尔什维克(113∶92;112∶97),到1918年1月,才改变了这种局面(两党代表数之比为111∶182),布尔什维克党才占了一定优势。[14]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中也曾有7名成员是左派社会革命党的代表。后来两党在内外政策上发生分歧,从合作走向公开分裂和武力冲突。苏维埃政府平息了冲突。到1922年底,除布尔

什维克党之外,其他政党就从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但是,列宁并没有作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共产党一党独存的政治结论。列宁在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的总结发言中明确指出:“富农的出现和小资产阶级关系的发展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政党,在俄国,这些政党是在几十年当中形成起来的,我们对它们都很熟悉。这里要选择的,不是让不让这些政党发展,因为小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这些政党;我们要选择的,而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的,只是集中和联合这些政党的行动的形式。”[15]1922年初,列宁又在一篇文章的写作提纲中提出政党制度问题:“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党和流派……对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态度和统一战线……无情的斗争……和……联盟!”“论对孟什维克的态度。孟什维克的合法化。”[16]列宁拟就提纲的文章并没写完,其他政党的“合法化”问题没有得到阐释。但从提纲看来,列宁显然一直在思考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其他政党合法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列宁没有否定布尔什维克执政条件下出现多党制的可能性。当然,在列宁的思想中,其他政党的合法存在不是无条件的,条件就是不反对实行苏维埃制度。

党内民主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党内派别问题。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初期,对此尚无足够的经验和明确的结论。十大以前,甚至在实际上是有条件地允许党内派别存在的。列宁在党的九大上说:“党内各派,只要是正确的,它们之间结成联盟永远是需要的。这应当始终是实行正确政策所必不可少的条件。”[17]1921年,列宁又谈到:“各个不同的派别联合起来(特别是在代表大会之前),自然是可以允许的(追求选票也是允许的)。但是这样做,必须是在共产主义(而不是工团主义)的范围内。”[18]但是,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全国出现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同时发生了“党内危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党内形成了有不同政纲的派别集团,影响了党团结统一地展开中心工作。于是,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党的十大,一方面决定用“工人民主制”来代替“极端集中制”,同时通过另一

个决议,即列宁起草的《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它对后来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议“责令立即毫无例外地解散一切不论按何种政纲组成的集团,并责成所有组织密切注意,禁止任何派别活动。凡是不执行代表大会这项决议的应立即无条件地开除出党”[19]。列宁在大会上说,“党必须团结,党内不容许有反对派存在——这就是从目前形势中得出的政治结论”,“现在不应当有反对派,现在不是时候!……这是客观情况造成的”。[20]他再三强调的是当时形势的需要。至于以后,列宁没有涉及。

为了更好地探寻列宁的思路,我们再联系这个决议的第7条。这一条规定,如果中央委员进行派别活动,“就把他降为候补中央委员,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把他开除出党”[21]。但是,大会对此谨慎地作了特别限制,规定采取这种极端措施时应召开中央全会,并请全体候补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参加,需得到

2/3的多数票方得通过。列宁在大会上一再强调这是一种极端措施,提议不公布这一条,“希望不用这一条”,“只有觉察到情况十分危险,才能例外使用”。

[22]此时,列宁还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让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有权开除中央委员,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民主制和任何集中制都不容许的。”[23]列宁在这里触及的是一个党内民主建设的世纪性课题。可惜列宁当年强调的“不容许的”、“不希望”发生的“例外”,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区别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与派别活动?如何防止和惩处借反派别活动而破坏党章、党纪和党内民主的行为?我们在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的时候,研究思考这些问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注释:

[1]转引自德·阿宁《克伦斯基等目睹下的俄国1917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3页。

[2]转引自李永全《俄国政党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3]参见郑异凡《史海探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4][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152页。

[5]《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20—21页。

[6][7][16]《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184页,第190—191页,第533—534页。

[8]《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135页。

[9][10][11][19][21]《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二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54—57页,第54—57页,第54—57页,第65页,第63—64页。

[12]详见黄宗良《书屋论政——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及其变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346页。

[13][15][20][22][23]《列宁全集》第2版第41卷第64页,第55页,第67页,第28、36页,第97页。

[14]参见[苏]阿·拉兹贡《无产阶级专政初期的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1977年版第38—43页。

[17]《列宁全集》第2版第38卷第303页。

[18]《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41—242页。

[责任编辑:文心]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布尔什维克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 黄宗良 [内容提要] 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和利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民众、领导民众、朝着党的目标不断推进。在十月革命90周年的时候,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政权原因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7)04-0010-04 [作者简介] 黄宗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布尔什维克为什么能够取得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极其激烈和复杂的斗争中巩固政权?就其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这个党能够在俄国社会“毫无出路”、广大工农大众“不愿照旧生活下去”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和利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民众、领导民众,朝着党的目标不断推进。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俄国广大工农大众要求的是什么?是“四大件”: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结束帝国主义战争,实行土地改革,在这种条件下获得政治民主自由,改善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使俄国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自由,但是其他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在这种条件下,可以说,谁能够带领工农大众实现这些愿望,谁就能赢得工

农大众的拥护,就有可能取得政权。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策略、谋略的问题,因为策略的背景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 临时政府和资产阶级政党——不管是保皇的十月党,还是标榜民主、自由的立宪民主党,都公开声称要把帝国战争进行下去,直到最后胜利。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可夫直言:“也许正是由于战争,我们还能勉强保持着这一切,如果没有战争,一切会很快垮台。”[1]他们把本阶级的利益同进行战争捆在一起了。对于解决关系到工农兵的面包问题的农民土地问题,他们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会议上,行动上采取拖延的办法,甚至反对农民的夺地运动,斥之为“越轨行为”。这样的政治势力,自然不可能取得民心,而只能被人民抛弃。 列宁视之为小资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采取了支持临时政府的立场,甘愿退居合法反对党的地位。因此,他们尽管向帝国主义政府发出“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呼吁,但支持临时政府的基本立场,实际上就是支持进行战争。对于土地问题的解决,他们则把希望寄托在召开立宪会议上。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则在一战期间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著名策略口号,并以鲜明的立场反对“革命护国主义”。在土地问题上,列宁坚持没收地主全部土地,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的主张。根据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局势,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即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经过列宁的不懈工作和顽强斗争,列宁的理论和方针逐渐取得党内多数人的支持,成为党的方针。 二月革命以前,比起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来,布尔什维克党的队伍并不大,在正确的理论和方针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党在激烈和瞬息万变的斗争中迅速发

纳粹党与布尔什维克异同之争

纳粹党与布尔什维克异同之争 莫斯科——仅仅说犹太人应当被制成灯罩这句话,并不让你成为反犹分子,一位知名的专栏作家最近就这样宣称。而且,仅仅因为纳粹党和苏联共产党都是极权政体,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可比性。这类辩论和反辩论,以及有关的变异论点,在最近几周占据了俄罗斯的博客、社交网站和一些传统媒体的论坛。 争论始于自由派人士列昂尼德·戈兹曼(Leonid Gozman)撰写的一篇博文,他把斯大林时期的反间谍机构Smersh与纳粹党卫军(SS)等同起来,Smersh是“间谍之死”俄文的首字母缩写。戈兹曼发表这篇博文,是因为一部关于Smersh的短篇电视连续剧在二战结束纪念日播出。他让读者想象一部短篇电视连续剧,把德国党卫军官员描绘成“诚实的士兵,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他写道,不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德国,都不可想象拍那样一部电视剧,因为“即使是在那段可怕的历史许多年之后出生的德国人,也仍以党卫军制服为耻。”戈兹曼写道,然而Smersh官兵是和党卫军队员一样的罪犯,“他们没有帅气的制服,但那是他们与党卫军唯一的重大区别。” 在俄罗斯,没有比这个认为苏维埃和纳粹在道德上等价的暗示更能挑起争议的说法了。亲克林姆林宫的政治分析师谢尔盖·马尔科夫(Sergei Markov)指责戈兹曼犯了不是一个、而是七个错误。“的确,纳粹和苏共是极权主义的两种表现,”马尔科夫写道。但是,“共产党是在尝试建立一个人道主义社会”,只是“选择了不合适的、不人道的方法”,而“纳粹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不人道的。”马尔科夫写道,这是戈兹曼的第一个错误。 马尔科夫继而写道,戈兹曼还犯了一个“身份错误”。他补充道,“对一个世界公民来说,士兵为哪个国家打仗无关紧要,但对一位国家公民和爱国者来说,就太重要了。Smersh捍卫的是我国人民,而党卫军屠戮的是我国人民。作为世界公民的戈兹曼或许不在乎,但我们很在乎。”马尔科夫写道,戈兹曼的另一个错误是,他忘记了如果德国打赢了二战,那么他的祖先就都会被杀死,这是在转弯抹角地说戈兹曼是犹太人。 《共青团真理报》(Komsomolskaya Pravda)是俄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专栏作家乌里扬娜·斯科伊别达(Ukyana Skoybeda)在该报上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但用的是更充满火药味的语言。她指责戈兹曼和其他自由派人士“重审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拆毁我国的根基。”她建议,如果纳粹如愿以偿,把他的祖母变成了灯罩,也许会更好。(该报后来删掉了有关灯罩的这句话,但那是在文章被疯传之后。) 一个监管机构介入并谴责了《共青团真理报》,但并非因为人们所料想的原因——关于灯罩的话,而是因为该报引用了戈兹曼的话,称党卫军和Smersh总体上没有太大区别。现在国家杜马已经下令调查,负责一家政府资助的慈善机构的戈兹曼是否真写了那样的话,尽管他的博文仍旧可以访问,而且其作者也是毫无疑问的。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通过巩固新生政权,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目的: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3.时间:1953—__1957__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重工业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 (1)重工业: ①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__鞍山钢铁公司__恢复并扩建。 ②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制造厂在__长春__建成投产;中国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③中国第一家__飞机__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交通运输业: ①一座大桥:__武汉长江大桥__建成通车。 ②两条铁路:鹰厦铁路(鹰潭—厦门);宝成铁路(宝鸡—成都)。 ③三条公路:修建__康藏__(1955年10月后,改称川藏)、__青藏__、__新藏__公路,密切了与西藏的联系。 (3)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__工业布局__得到改善。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_工业落后__的面貌,向__社会主义工业化__迈进。 7.超额提前完成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__

苏联__的帮助和支持等。 二、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背景: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2.时间:__1954__年9月。 3.内容: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是我国第一部__社会主义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人民利益__的宪法。 ②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最高国家权力__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等人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根本__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民主政治__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__1956__年年底。 2.内容: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①背景: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产品满足不了__国家工业化建设__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__互助合作__的要求。 ②途径(方式):成立__农业生产合作社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__手工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途径是成立__手工业生产合作社__。 (3)__资本主义工商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途径是__公私合营__。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赎买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__和平__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__创举__。 3.结果: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__生产资料私有制__向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转变。 4.影响: (1)积极影响:标志着中国建立了__社会主义基本制度__,这是中国历史上__最深刻的社会变革__。从此,中国进入了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 (2)消极影响: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要求过急__、__工作过粗__、__改变过快__等缺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六单元 1 巩固新生政权教案 人教版

巩固新生政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抗美援朝史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性质的变化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 四、学情分析:我国现在相对稳定,但政权仍需大力巩固,例如腐败问题就长期困扰党和政府,所以,本课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生初中已学过中国现代史,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在时间相距不远,资料较齐全,影视作品也不少,学生具备学好本课的客观条件。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对整一节课有一定的总体认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想一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全面解放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党旧政权的残余武装、土匪,反动派潜藏的特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 新课学习: (一)抗美援朝 1、背景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抗美援朝的原因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4、抗美援朝的经过 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进攻阶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三八线”附近 相持阶段: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 革命 大战爆发后,俄国 革命形势 推翻了 起义的工人和 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 成立了以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

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根据《四月提纲》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展开了组织和教育工作,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当时,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控制下的苏维埃变成了临时政府的工具,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因此,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到10月间,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方面;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党再度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并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武装起义。在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党内发生了重大分歧,列宁坚持由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却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把这一分歧公诸于众(1917年10月,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非党杂志《新生活报》上发表不赞成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的声明)。他们的这一行为受到列宁的严厉谴责。 十月革命时任俄国社会民主工 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委

布尔什维克》编辑委员会《红旗》--《求是》

布尔什维克》编辑委员会《红旗》--《求是》《布尔什维克》编辑委员会 《布尔什维克》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原定为周刊,后因种种原因,逐步改为半月刊、月刊、双月刊。1932年7月1日出最后一期止,共出版了五卷五十二期。《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为主任。1927年12月1日,党中央决定新增:蔡和森、张太雷、黄平、周以栗、任旭、毛泽东、王一飞、任卓宣、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陆定一、刘昌群、罗章龙、刘伯庄、任弼时、尹宽、李富春、罗绮园、夏曦、夏之栩二十一位编委。 1928年6-7月,党的“六大”后,瞿秋白被留在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布》刊编委主任由当时党中内宣传部长李立三担任。1931年1月,李立三被撤去党内领导职务,编委会主任由当时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担任,直至1932年7月《布》刊正式停刊。 《红旗》--《求是》

1958年5月25日﹐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决定“由中央主办一个革命的﹑批判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杂志﹐定名为《红旗》”。由陈伯达任总编辑。《红旗》第一届编委有丁冬放、王力、王任重、王鹤寿、王稼祥、尹达、邓力群、邓小平、田家英、刘大年、孙冶方、艾思奇、李友九、李井泉、李达、肖华、吴冷西、陈伯达、陆定一、周扬、林铁、欧阳钦、范文澜、范若愚、胡乔木、胡绳、姜君辰、柯庆施、陶铸、张德生、张闻天、许立群、康生、冯定、舒同、杨献珍、廖鲁言、薛暮桥、谭政 、彭真。其中邓力群、田家英、李友九、陈伯达、胡绳为常任编辑。 1958年6月1日《红旗》杂志在北京创刊。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开本为16开4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号里刊登了毛泽东的一篇自己非常重要的文章《介绍一个合作社》,还有陈伯达《南斯拉夫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政策的

布尔什维克领袖人物对二月革命的反应

布尔什维克领袖人物对二月革命的反应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摆脱了地下状态,开始公开聚集和组织自己的力量。当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还很薄弱;列宁和其他一些党的著名活动家流亡国外;党的基本力量在革命开始时还处于地下活动状态,许多领袖人物仍关在苦役营、流放所和监狱中;地方党组织因受沙皇制度的残酷迫害而削弱了。 当时布尔什维克有独立的全俄中心,即设在彼得格勒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罗斯局。二月革命时,其成员包括施略普尼柯夫、莫洛托夫、扎卢斯基等。中央俄罗斯局同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布尔什维克组织的联系最为紧密。二月革命后《真理报》复刊,但《真理报》受到敌对政治势力的敌视。当时《真理报》所在地的电话局就经常与《真理报》过不去。每当有人向真理报社打电话:“喂,哪里?是《真理报》吗?”就会听到电话局的接线小姐叫道:“不,是谎言,不是真理。”她一面喊叫,一面把耳机重重地挂上。《真理报》复刊后,开始时由莫洛托夫全权负责,尔后加米涅夫、斯大林、穆拉诺夫组成编辑部新班子,将莫洛托夫排挤出了编辑部。据莫洛托夫回忆,“当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回来时,我的意见在彼得堡委员会中被否决了,后来又被排挤出了编辑部,就是说,是被客客气气地、不事声张地、但使用巧妙手法排挤出去的。因为他们较有威望,没有引起任何怀疑,而就年龄来说,他们比我大十来岁,我也就没有同他们进行斗争。”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在对待临时政府的态度和对形势发展走向的判断方面有着严重分歧。 加米涅夫采取了不同于列宁的错误立场。他认为;“对于我们革命社会民主党人来说,毋庸置疑,只要这个临时政府真正同旧制度的残余作斗争,革命无产阶级就保证支持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临时政府听从工兵代表苏维埃所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的呼声而同反动派势力发生冲突,革命无产阶级就应该准备支持它。”“现在提出取代临时政府的问题,将会犯政治错误。” 加米涅夫在《真理报》第9号上刊登《不要秘密外交》一文。在外交问题上他宣传半护国主义的路线。他认为,当前的口号是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就停战问题开始谈判。他还反对瓦解军队,声称要有组织地结束战争。他写道,只要还没有缔结和约,人民就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以子弹回敬子弹,以炮弹回敬炮弹”。他在另一个场合表示:“或者应该公开向临时政府宣战,或者应该采取另一种姿态来(对待)这个政府。后一种情况正是必须的。我们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夺取(政权)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政权)。这个机会将会到来,但推迟它对我们有利,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足。” 斯大林当时所采取的立场同加米涅夫相近。他把苏维埃看作是监督临时政府的机关。他说;“临时政府事实上担负起了巩固人民革命成果的作用。工兵代表苏维埃动员着力量,进行着监督。而临时政府执拗地、支吾搪塞地同意巩固人民事实上已经取得的那些成果。”斯大林指出:“现在硬行加速事变的过程,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必须赢得时间,阻止中等资产阶级阶层的分离,以便巩固革命的成果,作为与临时政府进行斗争的准备。”斯大林还认为,现在提出政权问题不适宜。“因此我们应当等待临时政府丧失尽自己的力量。因为在执行革命纲领的过程中,它一定会声名狼藉。而且目前暂时应当组织中央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巩固它—这就是当前的任务。3月16日,斯大林在《论战争》一文中表示:“出路就在于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要它表示同意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只有这样,‘打倒战争’的口号才不会有变成毫无内容的、什么也不能说明的和平主义的危险……”。 当时,《真理报》编辑部基本意见是:支持临时政府,只要它不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并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观点。彼得格勒委员会领导人米哈伊洛夫说,彼得格勒委员会“整个说来支持《真理报》现在所采取的方针”。

党论易错题

1、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路线。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 A )于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实现,而不能代替或冲击这个中心。 (A)服从服务 (B)依托(C)立足 3、共产党员要坚持(A),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6、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 少数发展;(B) 个别吸收;(C) 稳步发展。 25、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C)。 (A) 基本相同;(B) 不一样;(C) 一样。 26.在当代中国,坚持( A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B)。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C.改善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9.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3、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B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 A )是顺利推进改革的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8、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 )。 A.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提高综合国力 C.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 B )。 A、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5、( B )不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A、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互相尊重,共同繁荣 B、台湾、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司法独立,终审权须到北京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也不变 D、台湾甚至可以保留部队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C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B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7、中国共产党党徽为( A )组成的图案。 A、镰刀,锤头 B、镰刀,斧头 C、麦穗,齿轮 D、麦穗,镰刀 28、( C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A、政治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自主创新 D、军事实力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一、背景:1、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10.1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②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③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标志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2、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工作,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P13 材料) 二、措施:1、军事上:①国际:抗美援朝 ②国内: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 匪。 2、政治上:③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④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3、经济上:⑤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⑥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⑦1953-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超额完成。 4、意义:①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③用巩固新生政权的胜利,证明了新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抗美援朝(人物:邱少云、黄继光、毛岸英) ①时间:1950.10-1953.7 ②目的:支援朝鲜,保家卫国 ③交战双方:一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另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军。 ④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⑤结果:侵略军被逐退到战前的位置,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 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⑥性质: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⑦胜利的原因:a.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b.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⑧意义:a.国际: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国内: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①时间:1952年 ②内容: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③意义(影响):a.对农民: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对国家: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c.政治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人民政权的巩固》习题3及答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 A、抗美援朝 B、整顿经济秩序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 、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③ 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 )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越南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列举题 10、列举1949——1953年间,党和政府为克服内忧外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重大行动。 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在社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335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 一、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进入社会主义”──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展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主要通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事例,来阐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成功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总体上看,本课真正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学生对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

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2-1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 1-2-2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1-2-3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1-2-4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 五、教学方法 制作课件、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七、教学过程 1-2-1巩固新生政权 [导入新课] 导入建议 建议一:歌曲导入 可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第2课_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人民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2、掌握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3、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运动。 三、教材要点解析 1、1950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鸭绿江沿岸。 2、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美国海军在公海上炮击中 国商船,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为抗美救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4、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 年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 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侵略者。 5、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 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如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等等。 6、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开肩战斗,同敌人进行了五次大规范的战役, 终于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以南。1953 年7 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7、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捍卫了亚 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8、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却拥有 约70%—80%的土地,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9、1950 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 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0、土地改革的完成,①彻底废除了在我国诞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③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四、同步练习 1、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时间是()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2、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B.聂荣臻C.刘伯承D.贺龙 3、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罗盛教D.杨根思 4、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大雄师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朝鲜内战的爆发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五战五捷 ③美军被迫停战④朝中军民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中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全国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50年B.1952年C.1953年D.1959年

党史上著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

历史上著名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 所谓“28个半布尔什维克”指的是1927-1930年前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来往密切的一群中国学生,也被称为“米夫帮”。他们是: 王明、博古(秦邦宪)、张闻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泽民、陈昌浩、张琴秋、何子述、何克全(凯丰)、杨尚昆、夏曦、孟庆树(绪)、王保(宝)礼、王盛荣、王云程、朱阿根、朱自舜(子纯)、孙继民(际明)、杜作祥、宋潘(盘)民、陈原(源)道、李竹声、李元杰、汪盛荻、肖特甫、殷鉴、袁家镛、徐以(一)新。 从性别上看,“二十八个半”中有女性4人,即孟庆树、张琴秋、朱自舜、杜作祥。 在这些人中,有些人之间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如:沈泽民和张琴秋当时已是夫妻;孟庆树则是王明当时追求的对象,回国后不久也结成了夫妻;朱自舜则是孟庆树在中山大学里最好的朋友。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归国以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王稼祥到达中央苏区后不久,就支持毛泽东担任红军的领导工作,遵义会议上在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闻天也最终站在了正确的路线方面,以后在长期的工作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邦宪在中共七大上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并在领导《解放日报》、新华社以及在同国民党谈判的斗争中,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杨尚昆、张琴秋等很早就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

何克全(凯丰)在遵义会议时仍然坚持不改,但在后来也改正了错误。 夏曦后来在战斗中成为烈士,殷鉴则在唐山煤矿开展工作时被捕牺牲。 李竹声、王云程、孙继民、盛忠亮、汪盛荻、朱阿根等少数几个人回国后便脱离了革命队伍,成为中国革命的叛徒。 另外一些人,在归国后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表现,如朱自舜、宋潘民、李元杰等,既没有做什么好事,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平平淡淡,不知所踪,远不如他们在中山大学时那样“领风气之先”。 只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头头王明和其妻孟庆树,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始终不悔改,而是一意孤行,一错到底。 王明也名“陈绍禹”,他在1971年在苏联写的《中国共产党50年》一书,与张国涛的《我的回忆》同是研究党史的反方参考资料之一。 夏曦病死在红2军团(贺龙)和红6军团(肖克)赴云南的路上,是2、6军团的重要负责人之一(2、6军团后编为第二方面军,由任弼时负主要责任,贺龙、肖克、关向应为辅),他一生功过互抵。由于在肃反中过分扩大化,成千上万的革命者,被当成反革命杀害。他死后,二方面军内有人心大快的说法。但平心而论,他的功绩也不能因此被完全埋没。 陈昌浩归国后与张国涛同去湘鄂豫西,并成为红四军(后红四方面军。先前朱德毛泽东领导的军队编号也是红四军)的领导人之一,张国涛毛尔盖会议后南走西康,陈昌浩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时张国涛系红军总政委,朱德系红军总司令),后北征到甘肃会宁过黄河时,因军事上的错误延误了渡河时机,不得不与张国涛朱德等人分手,四方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陈昌浩与徐向前同为左路军负责人,统领7军、31军、5军团(董振堂)和9军团渡河西行,后在河西走廊与马步芳军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在甘肃高台一战中,军团长

6.1.1巩固新生政权练习

6.1.1 巩固新生政权(练习)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②肃清反革命③土地改革④研制人造卫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十周年的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道:“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这首歌创作于( ) A.1927年 B.1949年 C.1951年 D.1961年 3.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武装解放西藏,但仍然采取了和平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上汉藏两族关系友好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1952年,浙江玉环的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当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镇压了反革命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60多年前,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正确表述此次土地改革意义的选项有() ①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人民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0.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词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11.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2.“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凡尔赛和约》 C.《雅尔塔协定》 D.《慕尼黑协定》 1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 A.1949年 B.1951年 C.1954年 D.1956年 14.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 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国早期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别。俄文音译,意为少数派。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次代表大会于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分别在布鲁塞尔和伦敦秘密召开。代表成份比较复杂,有坚定和不坚定的火星派分子,也有反火星派分子,所以,斗争比较激烈。大会最主要的议程是讨论和通过党纲、党章、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在讨论党纲草案时,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在党纲中写进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经过斗争,以列宁为首的火星派取得了胜利。大会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明确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革命纲领。 在讨论党章第一条时,大会出现了更加激烈的争论。列宁主张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内某一组织者,皆可成为党员。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些人反对把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入党条件,反对建立有严格纪律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结果大会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但在选举党中央委员会和党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时,拥护列宁的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派占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会后,孟什维克发展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其观点称为孟什维克主义 孟什维克发展与经过 孟什维克发展 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观点,坚持第二国际为建党模式,主张把一切愿意入党的人全部吸收进来,并认为党员并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组织化,只需“经常亲自协助党”就行了。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孟什维克中大部分人变为反对革命的消派分子,于1912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俄代表会议上被清洗出党。但其派别组织仍继续存在,并展开活动。同年8月成立孟什维克领导中心——组织委员会。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孟什维克坚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支持沙皇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组织上分化出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国际主义派和以普列汉诺夫为首的统一派。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孟什维克联合社会革命党将受他们领导的苏维埃变为俄国临时政府。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包括孟什维克成员的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合作,形成双重政府。同年的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夺取政权。十月革命胜利之初,一些孟什维克分子当选为全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