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310035751.html,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作者:万金红宫辉力杜梅

来源:《前线》2018年第01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缘水而居,不耕不稼”,水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华夏民族,塑造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品格。“上善若水”是两千年前老子对中国文化的阐释。水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它源于人与水的互动,塑造了人民对水的认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新时期、新阶段赋予北京市文化建设新的契机。适应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传承、弘扬北京悠久、丰富的水文化必将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手段。水文化遗产是水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文化遗产是弘扬北京水文化的重要抓手。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北京水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必须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北京的水文化,对于重新诠释、认知北京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水文化

文化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是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在以水为载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水利部部长陈雷同志指出,“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不同民族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它产生于人民之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水互动过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正如2005年世界水论坛对水文化的界定,“水文化是人民的文化”。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人水互动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水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大禹治水催生了华夏民族,“上善若水”成为中华民族的处世准则;兴水利除水害的治水史对我国五千年来国家政体的形成和历代政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中国大运河为代表的水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工程。正因如此,中华水文化才得以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占据特殊地位,成为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水文化是北京文化灵与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