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特点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特点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特点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特点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特点:

纯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涡旋式压缩机,现代电动汽车已不再安装内燃机,或主要不以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显然空调制冷的压缩机大多已不能以发动机来驱动,而改由电动机来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取消了传统的外驱式皮带轮,电动机一般与压缩机组装为一体,形成全封闭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灵活方便,可装置在发动机室的任何位置,而且电动机与压缩机可采取同轴驱动,不会出现传统驱动方式的皮带打滑、压缩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不同步的现象。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关键技术1,直流变频,小排量,髙转速涡旋压缩。2,电动机(驱动机构)永磁直流,(矢量变频调速控制)髙转速。3,控制器,整体式,软硬件设计技术,数据釆集和设定,与汽车CAN 连接,形成完整系统。4,圧缩机变节距设计,密封浮动密封。

1)涡旋式压缩机吸气、压缩、排气过程基本上都是连续进行的,吸入压力损失小,浮动密封气密系数高,容积效率高,适应高转速,振动小噪音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2)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功率因数高、易于散热等。PMSM在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上的应用与普通的空调压缩机又有很大的不同。

(1)使用直流电源作为动力源;

(2)汽车空调安装在运动的车辆上,需要承受频繁的振动与冲击,对

电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3)需要空调有快速制冷、制热和低速运行的能力;

(4)直接消耗电池能源,为保证电动汽车的推进动力,需要提高电机

的效率。

矢量变频调速控制在PMSM中采用了优良的控制方式。为了扩展电机速度范围,PMSM中常采用弱磁控制。

3)控制器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功率模块。(1)电源模块输入端接电动车要求的xV高压直流电,分别对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供电,(2)控制模块的工作电压为需要设计的降压电路。(3)通信电路采用光耦隔离,可在输入信号异常时保护控制芯片不被烧坏。(4)智能功率模块设有故障保护功能,当有温度、电流、电压等故障发生时,模块会输出故障信号使电机停止运行,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附:电动压缩机技术参数

一、压缩机参数要求(见表1)

表1

项目参数要求

压缩机型式涡旋式

排量18-27cm3/r 驱动控制器(一体式)PWM控制、频率400Hz 驱动控制器/电机冷却方式吸入制冷剂冷却

工作转速

转速范围2000r/min~6000r/min 变动速度2000rpm/s

最大转速到达时间启动后3s内

耐压破坏压力高压侧8.3MPa,低压侧5.2MPa 卸压阀

开放压力 3.8±0.3MPa

再闭压力≥3.0MPa

制冷剂HFC-134a

润滑油P0E/100cc

接线端子A DJ7021Y-8-11

接线端子B DJ7061-1.8-11

保护功能过流保护

重量 6.0kg(含油)

江苏晨宇车业有限公司

张光友2017.3.11

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简介讲解

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简介 涡旋式压缩机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低噪音、高可靠性压缩机。凭借着这些优点,涡旋式压缩机在制冷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汽车空调,空气压缩等各个领域。在汽车空调领域中,涡旋式压缩机被称为第三代压缩机,正在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逐渐代替传统的斜盘式压缩机和旋转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卓越性能表现,使得时隔20年的今天,它依然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从家用空调认识涡旋式压缩机 1、认识涡旋式压缩机 国内大部分用户对涡旋式压缩机的认识,可能首先是从家用空调开始的。家用空调压缩机经历了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等几个发展阶段。活塞式、旋转式压缩机目前多用于窗机、分体机等匹数较低的机型。而柜机由于其系数较高,活塞式、旋转式压缩机已不能充分满足其整机匹配的需要,只有采用涡旋式压缩机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效率和能效比。 2、涡旋式压缩机的优点 涡旋式压缩机的能效比高(高效率),意味着与其他压缩机相比,在提供相同制冷量的情况下,涡旋式压缩机耗功要小得多,也就是节能,对于家用空调而言就是省电。 涡旋式压缩机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噪音低,一般比活塞式压缩机低3~5dB (A),是家用静音空调的基础。 涡旋式压缩机的再一个优点就是可靠性高。设计原理和较少的零部件为其高可靠性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功耗、噪音、可靠性是用户对家用空调选择的重要依据。由于涡旋式压缩机具有的高能效比、低噪音和高可靠性等诸多优点,涡旋式压缩机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家用空调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

在中、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上,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应用螺杆和涡旋技术。活塞机在3年前还处于主导地位,现在的市场份额却急剧下降到10%左右。 世界上第一台涡旋式压缩机于1983年由日立发明制造,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涡旋式压缩机的“鼻祖”。其专利变频涡旋式压缩机及其一直领先的制造技术在日本被公认为该领域的标志。 家用空调的节能技术主要有变频系统和数码涡旋系统。例如日立采用的变频涡旋系统和美国谷轮公司拥有的数码涡旋系统。如果将我国的空调全部换成变频空调,则空调的平均年效率至少提高30%,每年可为国家节约480亿元。而数码涡旋技术每年又可比变频系统节能40%,其节能的效果可想而知。 3、发展和趋势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知道,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家用或中央空调系统中。 正是由于市场的这种发展趋势,美国谷轮公司已在苏州投资兴建年产100万台的柔性涡旋压缩机厂,已正式投产。该厂与谷轮在美国本土上的几家工厂规模相当,同属于全世界最大的涡旋压缩机制造厂。其产品将供应中国和亚太地区几乎所有的主要家用空调制造商。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发展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几个发展阶段: ①.活塞式压缩机 在汽车空调上使用的主要是斜盘式(活塞)压缩机,主要分为5缸机、7缸机和10缸机。 代表产品有: 日本电装的10(S)P系列(10缸机),如10P20C(南京IVECO)、10S11C(原夏利威乐轿车)。 上海三电贝洱的5H14(5缸机)、7H15(7缸机)、BX11(10缸机)、7V16(变排量7缸机)、6V12(变排量6缸机)。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0162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工程技术规定仅涉及由电动机驱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组,并在遵循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数据表等的前提下,对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等在涉及、制造、检验、试验、装运、供货范围、性能保证、卖方图纸和资料等方面提出主要补充、强调或限制性说明。 当使用本工程技术规定时,应结合工程项目对机组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或修改。 1.1.2 本工程技术规定不包括以下往复活塞式压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2.2.1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一、排气压力和进、排气系统 (1)排气压力 ①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可变,压缩机铭牌上的排气压力是指额定值,压缩机可以在额定排气压力以内的任意压力下工作,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超过额定排气压力工作。 ②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由排气系统的压力(也称背压)所决定,而排气系统的压力又取决于进入排气系统的压力与系统输走的压力是否平衡,如图2-20所示。 ③多级压缩机级间压力变化也服从上述规律。首先是第一级开始建立背压,然后是其后的各级依次建立背压。 (2)进、排气系统 如图所示。

①图a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近似恒定;排气压力也近似恒定,运行参数基本恒定。 ②图b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近似恒定;排气系统为有限容积,排气压力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一旦达到额定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③图c的进气系统为有限容积,进气压力逐渐降低;排气系统压力恒定,一旦低于某一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④图d的进、排气系统均为有限容积,压缩机工作后,进气压力逐渐降低;排气系统压力不断升高,当进气系统低于某一值或排气系统高于某一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二、排气温度和压缩终了温度 (1)定义和计算 压缩机级的排气温度是在该级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 压缩终了温度是工作腔内气体完成压缩机过程,开始排气时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 排气温度要比压缩终了温度稍低一些。 (2)关于排气温度的限制 ①汽缸用润滑油时,排气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黏度降低及润滑性能恶化;另外,空气压缩机中如果排气温度过高,会导致气体中含油增加,形成积炭现象,因此,一般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限制在160°C以内,移动式空气压缩机限制在180°C以内。

螺杆制冷机的部件及流程图

螺杆制冷机的部件及流程图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由螺杆压缩机、电动机、联轴器、气路系统(包括吸气止回式截止阀和吸气过滤器)、油路系统(包括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过滤器、油泵、油压调节阀和油分配管路)、控制系统(包括操作仪表箱、控制器箱、电控柜等)和设备、系统间的连接管路等组成。 螺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制冷循环 螺杆制冷机组的制冷循环在原理上与其他循环相同,同样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四大部件。 制冷剂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螺杆制冷压缩机结构特征 螺杆制冷压缩机主机是螺杆压缩机组最核心的部分,是压缩机输入功以及压缩输送气体的部位,是制冷系

统的心脏。主要有机体部件、转子部件、滑阀部件、轴封部件、联轴器部件、内容机比测定机构部件、吸气过滤器部件组成。(见下图) 压缩机 半封闭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属于正位移压缩机,由三部分组成:电机、转子和一次油分离器。半封闭电机转速为3000RPM,由吸气冷却。 单机头制冷量为209~709kw,双机头制冷量为791~1419kw。双机头机组的两台压缩机可同可异。压缩机仅有三个运动部件:阴、阳转子和一个滑阀。 阳转子由电机直接驱动,并带动阴转子,转子两边各有各自的轴承。 调节滑阀位于阴、阳螺杆齿和部位上部,通过改变滑阀位置可以调节压缩机容量。油压驱动活塞带动滑阀,沿着螺杆顶部平行于螺杆转子移动。 滑阀完全盖住转子时,压缩机满载。滑阀向排气口侧运动,压缩机便卸载,这时压缩机螺杆的有效工作长度便减少,制冷量便随之下降。

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n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属于容积型回转式制冷压缩机,它利用一对相互啮合的阴阳转子在机体内作回转运动,周期性地改变转子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完成吸气、压缩、排气过程。(如下图) 排气过程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 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1.总则 1.1范围 1.1.1本工程技术规定仅涉及由电动机驱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组,并在遵循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数据表等的前提下,对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等在涉及、制造、检验、试验、装运、供货范围、性能保证、卖方图纸和资料等方面提出主要补充、强调或限制性说明。 当使用本工程技术规定时,应结合工程项目对机组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或修改。 1.1.2本工程技术规定不包括以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1)组装式冷冻压缩机组; (2)移动式或者无十字头的单作用筒式压缩机组; (3)排气压力高于31.5MPa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1.2基本要求 1.2.1卖方应按照买方要求的标准、规范、数据表及本工程技术规定对机组承担全部合同责任。 对制造厂商应进行多元选择。在保证机组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机组的造价。 1.2.2除本工程技术规定外,还应按照GB标准。 1.2.3卖方对买方要求的标准、规范、数据表及本工程技术规定的任何偏离,均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买方澄清,并经买方认可后方能生效。 对有矛盾的条款应按照下列优先程序: (1)合同及其技术附件; (2)本工程技术规定; (3)采用的标准与规范; (4)卖方的报价书。

1.2.4所有的参数应采用国际单位制(SI)。 1.2.5卖方报价文件的语言种类应由买、卖双方商定。 1.2.6买方将参加卖方供货机组的部分检验和试验,但不解除卖方的全部合同责任。 1.2.7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供审查的图纸和资料,但卖方应对其所采购的机组承担全部责任。 1.3主要参考标准与规范(均应为最新版本) (1)API618一般炼油厂用往复式压缩机或与之等效的标准; (2)ASMEⅧ钢制压力容器; (3)GB150钢制压力容器; (4)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5)IEC电气设计。

空压机原理及结构图介绍图

压缩机: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种类: 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 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三大类:容积型、动力型、热力型压缩机。 2、按润滑方式可分为无油空压机和机油润滑空压机。 3、按性能可分为:低噪音、可变频、防爆等空压机。 4、按用途可分为: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油田用压缩机、天然气加气站用、凿岩机用、风动工具、车辆制动用、门窗启闭用、纺织机械用、轮胎充气用、塑料机械用压缩机、矿用压缩机、船用压缩机、医用压缩机、喷砂喷漆用。 5、按型式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封闭式。 容积式压缩机——直接依靠改变气体容积来提高气体压力的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其压缩元件是一个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 回转式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压缩是由旋转元件的强制运动实现的。

滑片式压缩机——是回转式变容压缩机,其轴向滑片在同圆柱缸体偏心的转子上作径向滑动。截留于滑片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后排出。 液体-活塞式压缩机——是回转容积式压缩机,在其中水或其它液体当作活塞来压缩气体,然后将气体排出。 罗茨双转子式压缩机——属回转容积式压缩机,在其中两个罗茨转子互相啮合从而将气体截住,并将其从进气口送到排气口。没有内部压缩。 螺杆压缩机——是回转容积式压缩机,在其中两个带有螺旋型齿轮的转子相互啮合,使两个转子啮合处体积由大变小,从而将气体压缩并排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中的螺杆压缩组件,采用最新型数控磨床内部制造,并配合在线激光技术,确保制造公差精确无比。其可靠性和性能可确保压缩机的运转费用在使用期内一直极低。调整压缩机、一体式压缩机和干燥机系列都是L/LS系列压缩机中的新产品。 速度型压缩机——是回转式连续气流压缩机,在其中高速旋转的叶片使通过它的气体加速,从而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这种转化部分发生在旋转叶片上,部分发生在固定的扩压器或回流器挡板上。 离心式压缩机——属速度型压缩机,在其中有一个或多个旋转叶轮(叶片通常在侧面)使气体加速。主气流是径向的。 轴流式压缩机——属速度型压缩机,在其中气体由装有叶片的转子加速。主气流是轴向的。 混合流式压缩机——也属速度型压缩机。其转子的形状结合了离心式和轴流式两者的一些特点。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

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简图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立体图1.吸汽端座 2.机体 3.螺杆 4.排气端座 5.能量调节阀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机壳、转子、轴承、轴封、平衡活塞及能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机壳:—般为剖分式,由机体、吸气端座及排气端座等三部分用螺栓连接组成。机体内腔横断面为双圆相交的横8字形,与置于其内的两个啮合转子的外圆柱面相适合。 转子为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杆,其上具有特殊的螺旋齿形。其中凸齿形的称为阳螺杆(或称阳转子),凹齿形的称为阴螺杆(或称阴转子)。阳螺杆与阴螺杆的齿数比,一般为4:6(大流量的压缩机齿数比可为3:4,当压缩比高达20时,齿数比可采用6:8)。多数情况下,阳螺杆与电动机直接连接,称为主动转子,阴螺杆为从动转子,故阳螺杆多为四头右旋,阴螺杆多为六头左旋。为了使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系列化,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我国有关部门规定,螺杆的公称直径为63、80、100、125、160、200和315mm7种,其长径比分为λ=1.0和λ=1.5两种。 轴承与辐封: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阴、阳螺杆均由滑动轴承(主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承。主轴承用柱销正确安装固定在吸、排气端座内,止推轴承在排气侧阳、阴螺杆上各装有两只,以承受一定的轴内力。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封也多采用摩擦环

式机械密封器,安装在主动转子靠联轴器——端轴上,其结构和原理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封相同。 平衡活塞:由了结构上的差异,因吸、排气侧之间的压力差所引起的,作用在阳螺杆上的轴向合力,比作用在阴螺杆上的轴向合力大得多。因此,阳螺杆上除装设止推轴承外,还增设油压平衡活塞,以减轻阳螺舒杆对滑动轴承端面的负荷,减轻止推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 能量调节装置:由滑阀、油缸、油活塞、四通电磁换向阀及油管路等组成。活塞装在气缸壁下部两圆交汇处,改变滑阀的位置,即可起调节制冷量的作用。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时,齿间基元容积作周期性变化,从而使汽体沿转子轴向移动过程中完成吸汽,压缩和排气过程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检查制冷剂、水及电气设备系统应正常; 2、试转电机的转向,由于螺杆压缩机不应倒转,为此可在拆下联轴节的橡胶转动芯子后试转电机,其电动机转向从压缩机的一侧看去,应是逆时针方向; 3、检查油分离器的油面,正确的油面是开动油泵使油冷却器内充满油后,油位计指示正常; 4、检查所有的压力表阀是否开启,以及温度计插座内是否充入润滑油;

往复式压缩机的基本知识及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知识及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的分类: (1)按气缸中心线位置分类 立式压缩机:气缸中心线与地面垂直。 卧式压缩机:气缸中心线与地面平行,气缸只布置在机身一侧。 对置式压缩机:气缸中心线与地面平行,气缸布置在机身两侧。(如果相对列活塞相向运动又称对称平衡式) 角度式压缩机:气缸中心线成一定角度,按气缸排列的所呈现的形状。有分L型、V型、W型和S型。 (2)按气缸达到最终压力所需压级数分类 单级压缩机:气体经过一次压缩到终压。 两级压缩机:气体经过二次压缩到终压。 多级压缩机:气缸经三次以上压缩到终压。 (3)按活塞在气缸内所实现气体循环分类 单作用压缩机:气缸内仅一端进行压缩循环。 双作用压缩机:气缸内两端进行同一级次的压缩循环。 级差式压缩机:气缸内一端或两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级次的压缩循环。 (4)按压缩机具有的列数分类 单列压缩机:气缸配置在机身的一中心线上。 双列压缩机:气缸配置在机身一侧或两侧的两条中心线上。 多列压缩机:气缸配置在机身一侧或两侧的两条以上中线上。 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内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再次反向运动时,上述过程重复出现。总之,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活塞式压缩机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具有十字头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有机体、曲轴、连杆、十字头、气缸、活塞、填料、气阀等组成。 1、机身:主要由中体、曲轴箱、主轴瓦(主轴承)、轴承压盖及连接和密封件等组成。曲轴箱可以是整体铸造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分体铸造加工后组装而成。主轴承采用滑动轴承,安装时应注意上下轴承的正确位置,轴承盖设有吊装螺孔和安装测温元件的光孔。 2、曲轴:曲轴是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传递着压缩机的功率。其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改变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3、连杆:连杆是曲轴与活塞间的连接件,它将曲轴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并把动力传递给活塞对气体做功。连杆包括连杆体、连杆小头衬套、连杆大头轴瓦和连杆螺栓。 4、十字头:十字头是连接活塞与连杆的零件,它具有导向作用。十字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型式分为螺纹连接、联接器连接、法兰连接等。大中型压缩机多用联接器和法兰连接结构,使用可靠,调整方便,使活塞杆与十字头容易对中,但结构复杂。 5、气缸:气缸主要由缸座、缸体、缸盖三部分组成,低压级多为铸铁气缸,设有冷却水夹层;高压级气缸采用钢件锻制,由缸体两侧中空盖板及缸体上的孔道形成泠却水腔。气缸采用缸套结构,安装在缸体上的缸套座孔中,便于当缸套磨损时维修或更换。气缸设有支承,用于支撑气缸重量和调整气缸水平。 6、活塞:活塞部件是由活塞体、活塞杆、活塞螺母、活塞环、支承环等零件组成,每级活塞体上装有不同数量的活塞环和支承环,用于密封压缩介质和支承活塞重量。活塞环采用铸铁环或填充聚四氟乙烯塑料环;当压力较高时也可以采用铜合金活塞环;支承环采用四氟或直接在活塞体上浇铸轴承合金。 活塞与活塞杆采用螺纹连接,紧固方式有直接紧固法,液压拉伸法,加热活塞杆尾部法等,加热活塞杆尾部使其热胀产生弹性伸长变形,将紧固螺母旋转一定角度拧至规定位置后停止加热,待杆冷却后恢复变形,即实现紧固所需的预紧力。活塞杆为钢件锻制成,经调质处理及表面进行硬化处理,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耐磨性。活塞体的材料一般为铝合金或铸铁。

浅谈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浅谈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又称螺杆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式压缩机及双螺杆式压缩机。单螺杆式压缩机是在70年代由法国辛恩开发出来,因其的结构更加合理,迅速的应用到国防领域,并被开发国家保护起来,技术一直都在相对独立。双螺杆式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在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了螺杆式压缩机SRM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螺杆式压缩机工作过程 齿间基元容积(即每对齿所形成的工作容积)随着转子旋转而逐步扩大,并和机器左下方的进气孔口连通,气体通过孔口进入基元容积,进气过程开始;转子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齿间基元容积超过进气孔口位置后,与进气孔口断开,进气过程结束;转子转到某一角度后,两个孤立的齿间基元容积由于阳螺杆的凸齿侵入阴螺杆的凹齿,基元容积同时开始缩小,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直到一对基元容积与排气孔口相连通的瞬间为止;基元容积和排气孔口相连通后,排气过程开始,排气过程一直持续到两个齿完全啮合,即两个基元容积因两个转子完全啮合而等于零时。 螺杆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汽缸内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阴阳转子,两转子都有几个凹形齿,两者互相反向旋转。转子之间和机壳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仅为5~10丝,主转子(又称阳转子或凸转子),通过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多数为电动机驱动),另一转子(又称阴转子或凹转子)是由主转子通过喷油形成的油膜进行驱动,或由主转子端和凹转子端的同步齿轮驱动。所以驱动中没有金属接触(理论上)。转子的长度和直径决定压缩机排气量(流量)和排气压力,转子越长,压力越高;转子直径越大,流量越大。 螺旋转子凹槽经过吸气口时充满气体。当转子旋转时,转子凹槽被机壳壁封闭,形成压缩腔室,当转子凹槽封闭后,润滑油被喷入压缩腔室,起密封。冷却和润滑作用。当转子旋转压缩润滑剂+气体(简称油气混合物)时,压缩腔室容积减小,向排气口压缩油气混合物。当压缩腔室经过排气口时,油气混合物从压缩机排出,完成一个吸气-压缩-排气过程。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离心式压缩机要有那么高的转速? 答:离心式压缩机用于压缩气体的主要工作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通流面积逐渐增加的扩压器。简而言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对气体作功,在叶轮和扩压器的流道内,利用离心升压作用和降速扩压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 更通俗地说,气体在流过离心式压缩机的叶轮时,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方面压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速度也极大增加,即离心式压缩机通过叶轮首先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静压能和动能。此后,气体在流经扩压器的通道时,流道截面逐渐增大,前面的气体分子流速降低,后面的气体分子不断涌流向前,使气体的绝大部分动能又转变为静压能,也就是进一步起到增压的作用。 显然,叶轮对气体作功是气体压力得以升高的根本原因,而叶轮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质量气体作功的多少是与叶轮外缘的圆周速度u2密切相关的:u2数值越大,叶轮对气体所作的功就越大。而u2与叶轮转速和叶轮的外径尺寸有如下关系: 式中 D2--叶轮外缘直径,m; n--叶轮转速,r/min。 因此,离心式压缩机之所以要有很高的转速,是因为: 1)对于尺寸一定的叶轮来说,转速n越高,气体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压力的提高也就越大; 2)对于相同的圆周速度(亦可谓相同的叶轮作功能力)来说,转速n越高,叶轮的直径就可以越小,从而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也就越小; 3)由于离心式压缩机通过一个叶轮所能使气体提高的压力是有限的,单级压比(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一般仅为1.3~2.0。如果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气体压力较高,例如全低压空分设备中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需要将空气压力由0.1MPa提高到0.6~0.7MPa,这就需要采用多级压缩。那么,在叶轮尺寸确定之后,压缩机的转速越高,每一级的压比相应就越大,从而对于一定的总压比来说,压缩机的级数就可以减少。所以,在进行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时,常常采用较高的转速。但是,随着转速的提高,叶轮的强度便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目前,采用一般合金钢制造的闭式叶轮,其圆周速度多在300m/s以下。 另外,对于容量较小的离心式压缩机而言,由于风量较小,叶轮直径也较小,可采用较高的转速;而容量较大的压缩机,由于叶轮直径较大,相应地转速也应低一些。例如,为国产3200m3/h

机械冷库的制冷原理

机械冷库的制冷原理: 所谓机械冷库,简单地讲就是以机械方法进行制冷的冷库。目前我国多数机械冷库主要是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方式调节库温。制冷原理可简述为:利用汽化温度较低的液态制冷剂的蒸发,吸收贮藏环境中的热量,从而使库温下降。通过压缩机将汽化后的制冷剂吸回并加压,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自身温度得以降低、冷凝成液体,然后再进行蒸发吸热,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连续制冷。 制冷系统包括4个主要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节流阀)、蒸发器。整个制冷系统由循环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回路。管路内充注制冷剂。 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气体的作用,即把蒸发器内产生的低压低温气体吸回,再次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并送入冷凝器。 冷凝器用来对压缩机压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冷却和冷凝,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把高温高压的气体液化成为常温高压液体。 膨胀阀安装在贮液器和蒸发器之间,是系统内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一个分界点,其作用是将高压液体节流膨胀,变为低压液体,它也是调节和控制制冷剂流量的关卡。 在蒸发器中,节流膨胀后的低压制冷剂从库房吸收热量并蒸发为气体,使库温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整个制冷系统中,有高压区和低压区两部分,自压缩机的排气端直至膨胀阀前的工作段为高压区;自膨胀阀后至压缩机吸气端的工作段为低压区;由排气压力表和吸气压力表分别近似表示这两部分的压力。 压缩机在整个制冷系统中起着心脏的作用,是提供能量补偿的过程。冷凝器和蒸发器是两个热交换器,前者使高压制冷剂的气体放热,并转化为液体;后者使低压制冷剂的液体吸热,并转化为气体。制冷剂在循环往复过程中成为热能的运载工具。制冷机组 制冷机组是将制冷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配套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制冷机组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用灵活,管理方便,安装简单,其中有些机组只需连接水源和电源即可使用。常用的制冷机组有压缩冷凝机组和冷水机组。 1、压缩冷凝机组。压缩冷凝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等组装成一个整体,可为各种类型的蒸发器连续供应液态制冷剂,主要适合小型制冷装置用。 2、冷水机组。冷水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冷水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等组装成一个整体,主要适合工艺中选用冷水的地方。制冷压缩机 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的重要组件,通常称作制冷主机。其功能是输送和压缩制冷剂蒸汽,它由电动机驱动进行工作。压缩机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制冷循环的完成程度。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常用的压缩机有活塞式、螺杆式、离心透平式及回转式等。 冷库中广泛使用的是容积式压缩机。这类压缩机是利用活塞、汽缸结构或转子的旋转,使汽缸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将气体压缩和输出,其中就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是闻世最早的一种机型,至今发展已相当完善。其工作压力范围广,能适应较宽的能量范围和不同场合。活塞式压缩机具有高速、多缸、能量可调、热效率高、适于多种制冷剂等优点;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易损件多,需检修周期短,对湿行程敏感,有脉冲振动及运行平衡性差。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封闭方式通常分为3类: (1)开启式制冷压缩机;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要求共17页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要求 安装条件: 1)设备经有关部门人员会同开箱检查确认:设备配件、专用工具等齐全完整、无缺、无损、无蚀、无制造缺陷,图纸资料齐全;技术交底、各专业任务交底明确; 2)基础施工完,养护期满,地脚孔内杂物清理干净,经专业检查验收合格; 3)运输、起重设备、人员准备就绪; 4)人员、器材、工机具准备完毕; 5)作业票据经有关部门确认签字,齐全、有效。 5.6安装前仔细检查零部件,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测量复核地脚孔距,设备中心标高是否与基础实体对应符合;并在安装前适时按规定进行零部件的彻底清洗。对基础进行检查,主要复查确认混凝土标号及强度,坐标,标高、地脚孔的中心、深度、垂直度等是否与设备实物相符,表面不平度,同时要对基础打麻面,麻坑深度10mm左右等情况,办理基础交接。压缩机安装与调整 6.1机体(曲轴箱)安装 6.1.1安装方式:机身本体采用无垫铁安装,安装时机身解体;6.1.2安装步骤及质量标准: 1)吊车配合现场吊装就,;注意捆绑部位合适、方式稳妥,起吊、运输平稳,避免碰撞和剧烈摇晃而损坏机件;

2)就位找平:机体底板上如带有调节螺钉,在安装时在调节螺钉下面敷设一块厚10-20MM面积100-150M2钢板,用高强度水泥砂浆使其与基础相结合。机组利用调节螺钉找平找正,完毕后用无收缩水泥砂浆一次灌浆完毕。如果没有调节螺钉则采用自制螺纹千斤顶进行找平找正,然后一次灌浆完毕。但应将千斤顶位置留出不灌,待砂浆强度达到70%后取出千斤顶再补灌留出位置。 3)地脚螺栓的安置:核实地脚螺栓的长度是否与基础对应,避免“顶天立地”和螺栓不满扣,核实时应考虑底座厚度、二次灌浆厚度、基础厚度、地脚螺栓孔深度等因素,地脚螺栓在安放前应去除油污,并在螺纹部分涂上油脂保护层,螺栓在预留孔内呈自由垂直状态,不允许有歪斜、靠边等现象,其不垂直度允差不超过地脚螺栓长度的1/10,不挤蹩地脚螺栓造成安装偏差;基础螺栓在置于曲轴箱的地脚孔中时,周围应有相同的间隙(用加工的四氟保护套保证),如机体上有妨碍往下穿地脚螺栓的地方,就位前地脚螺栓应先穿,就位时要注意地脚螺栓上的螺纹的保护,找平、找正后,基础螺栓与地脚孔间须按规定填充;基础本体与压缩机底部的空隙必须用较基础本体好的混凝土浇筑(要求见土建图)。 4)测量基准:机身的轴承座和十字头滑道;测量器具:精度不低于0.02的光学合像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建议用光学合像水平仪,粗找平时可用精度较低的其他水平仪;测量方法:将基准面和水平仪的抵面擦拭干净,不允许有微粒或棉纱纤维等污物,划定测量位置,水平仪安放平稳,周围环境应尽量无振动干扰,纵向应与曲轴轴线重合或平行,横向应与曲轴轴线垂直,正反两个方向各测量若干次,取两个方向测得数据的均值,读数

轴流压缩机概述

轴流压缩机概述 陕鼓牌轴流压缩机分为A系列和AV系列,A系列为静叶不可调,AV系列为全静叶可调。目前工业常用的是AV系列,其规格从AV40到AV140共计240个,级数一般为9,18级,该系列压缩机特点是流量、压力调节范围宽广,各工况点效率高,最高可达90%以上。陕鼓轴流压缩机采用瑞士苏尔寿公司轴流压缩机技术设计制造,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高,设计、制造、加工水平完全符合国际有关通用标准及技术规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设计中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和机组可靠性,同时结构的改进也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日常维护。近几年,由于能源紧缺,高效率、大流量的轴流压缩机越来越多地替代离心压缩机,在以前被认为是离心压缩机的领域使用。陕鼓设计、制造的轴流压缩机除用于高炉鼓风、空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硝酸四合一机组及三合一机组、大型风源风洞等传统领域外,还被用于CCPP(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电站、热压缩、液化天然气、制药、污水处理等领域,产品出口印度、苏丹、巴西、土耳其等国家。 为了保持轴流压缩机的技术领先性,陕鼓对引进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开发了小型轴流压缩机,设计流量1000Nm3/min,可为300 m3高炉和40,6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配套轴流压缩机,效率可提高8%,10%;开发了轴向进气、径向排气的新型结构轴流压缩机,减少进气损失,并满足用户现场安装空间的要求;开发了目前国产最大的AV100-17轴流压缩机,可满足5800m3高炉鼓风需要;开发了AV112轴流压缩机焊接机壳技术。 轴流压缩机5大技术特点 一是轴流压缩机气体动力学设计采用最先进的三元流理论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效率高、压头大的新型叶栅,成功进行了各种反动度叶型组合设计。在同样参数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12年4月20日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 与活塞压缩机的往复容积式不同,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容积式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有以下优点: a.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只相当于活塞压缩机的1/3~1/2; b.转速高,单机制冷量大; c.易损件少,使用维护方便; d.运转平稳,振动小; e.单级压比大,可以在较低蒸发温度下使用; f.排气温度低,可以在高压比下工作; g.对湿行程不敏感; h.制冷量可以在10%~100%之间无级调节; i.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j.体积小,便于实现机组化。 缺点: 转子、机体等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要求比较严格; 油路系统及辅助设备比较复杂;因为转速高,所以噪声比较大。 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双螺杆(压缩机)是由一对相互啮合、旋向相反的阴、阳转子,阴转子为凹型,阳转子为凸型。随着转子按照一定的传动比旋转,转子基元容积由于阴阳转子相继侵入而发生改变。侵入段(啮合线)向排气端推移,于是封闭在沟槽内的气体容积逐渐缩小,压力逐渐升高,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或者说转子旋转到一定位置)时,齿槽(密闭容积)与排气孔相通,高压气体排出压缩机,进入油分离器。吸气、压缩、排气过程见示意图。 3、内压比与螺杆压缩机经济性的关系 螺杆压缩机是没有气阀的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吸、排气孔的打开和关闭完全为几何结构决定的,即吸气终了的体积和压缩结束时的体积是固定的,即内容积比是固定的。而活塞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打开是由吸、排气腔的压力决定的。 内容积比:Vi=VS/Vd VS—吸气终了时的容积,Vd—压缩终了时的容积 内压力比:Za =Pd / P0 Pd—压缩终了压力,P0—吸入压力 可见,内压比是由内容积比决定的。所以,压缩终了压力Pd是由吸气压力和内容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原理及其各个系统原理

螺杆式空压机主机部分工作原理 一、主机/电机系统: 单螺杆空压机又称蜗杆空压机,单螺杆空压机的啮合副由一个6头螺杆和2个11齿的星轮构成。蜗杆同时与两个星轮啮合即使蜗杆受力平衡,又使排量增加一倍。我们通常说的螺杆式压缩机一般指双螺杆式压缩机。 单 螺 杆 空 气 压 缩 机

双 螺 杆 式 空 气 压 缩 机 螺杆式(即双螺杆)制冷压缩机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转子。其齿面凸起的转子称为阳转子,齿面凹下的转子称为阴转子。随着转子在机体内的旋转运动,使工作容积由于齿的侵入或脱开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周期性地改变转子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达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目的。

主机是螺杆机的核心部件,任何品牌的螺杆机其主机结构和工作机理都是相近的。

(1)吸气过程 转子旋转时,阳转子的一个齿连续地脱离阴转子的一个齿槽,齿间容积逐渐扩大,并和吸气孔口连通,气体经吸气孔口进齿间容积,直到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时,与吸气孔口断开,由齿与内壳体共同作用封闭齿间容积,吸气过程结束。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阳转子和阴转子的齿间容积彼此并不连通。 2)压缩过程 转子继续旋转,在阴、阳转子齿间容积连通之前,阳转子齿间容积中的气体,受阴转子齿的侵入先行压缩;经某一转角后,阴、阳转子齿间容积连通,形成“V”字形的齿间容积对(基元容积),随两转子齿的互相挤入,基元容积被逐渐推移,容积也逐渐缩小,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压缩过程直到基元容积与排气孔口相连通时为止。 (3)排气过程 由于转子旋转时基元容积不断缩小,将压缩后气体送到排气管,此过程一直延续到该容积最小时为止。 随着转子的连续旋转,上述吸气、压缩、排气过程循环进行,各基元容积依次陆续工作,构成了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循环。 从以上过程的分析可知,两转子转向互相迎合的一侧,即凸齿与

转子压缩机与涡旋压缩机比较

转子压缩机与涡旋压缩 机比较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涡旋式压缩机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比较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提高的压缩效率和工作可靠性、开发应用节材、节能型压缩机就成为制冷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三代制冷与空调用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众多的商用空调系统中取代传统的第一、二代压缩机而占据主导地位,而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第二代压缩机)由于其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和相对较高的性能在小容量(3HP以下)空调机组中仍占据主要地位。本文就涡旋式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在空调技术上的具体应用及有关性能进行具体比较。 涡旋压缩机是靠气体容积减小而使压力升高的一种压缩机,是一种借助于容积的变化来实现气体压缩的流体机械,这一点与往复式压缩机相同;涡旋式压缩机是通过主轴旋转带动工作转子运动来改变压缩机容积,以达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目的,它的主要部件动涡盘的运动,是在偏心轴的直接驱动下进行的,这一点又与旋转式压缩机相同;但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腔,既不同于往复式的又不同于旋转式的,故把它称做新一代容积式压缩机即第三代压缩机,该型压缩机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比第二代压缩机转子压缩机效率高5%左右。 涡旋压缩机中的主要部件是两个形状相同但角相位置相对错开180°的渐开线涡旋盘,其一是固定涡旋盘,而另一个是由偏心轴带动,其轴线绕着固定涡旋盘轴线做公转的绕行涡旋盘。工作中两个涡旋盘在多处相切形成密封线,加上两个涡旋盘端面处的适当密封,从而形成好几个月牙形气腔。两个涡旋盘间公共切点处的密封线随着绕行涡旋盘的公转而沿着涡旋曲线不断转移,使这些月牙形气腔的形状大小一直在变化。压缩机的吸气口开在固定涡旋盘外壳的上部。当偏心轴顺时针旋转时,气体从吸气口进入吸气腔,相继被摄入到外围的与吸气腔相通的月牙形气腔里。随着这些外围月牙形气腔的闭合而不再与吸气腔相通,其密闭容积便逐渐被转移向固定涡旋盘的中心且不断缩小,气体被不断压缩而压力升高。 从具体结构上看,涡旋压缩机没有吸、排气阀,这大大提高了高速运转的可靠性。 综合起来看,涡旋压缩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⑴、属于第三代压缩机,多个压缩腔同时工作,相邻压缩腔之间的气体压差小,气体泄漏量少,容积效率高,可达98%,比第二代压缩机转子压缩机效率高5%左右; ⑵、驱动动涡盘运动的偏心轴可以高速旋转,因此,涡旋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 ⑶、动涡盘与主轴等运动部件的受力变化小,整机振动小; ⑷、没有吸、排气阀,涡旋压缩机运转可靠,且特别适应于变转速运动和变频调速技术;

往复式压缩机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新建64万吨/年乙烯装置热区废碱氧化包(GB-501)内包含一套湿式氧化空气压缩机组,位号为CB-501X。本压缩机为四列、水冷式、M型少油润滑湿式氧化空气压缩机。四级压缩,将空气由常压压缩至4.83Mpa(G)。布置方式为单层平面布置,其整体结构简图见图1。 电机 1.2 主要的技术参数 1.2.1压缩机 1)排气量(吸入状态) 46 m3/min 2)各级吸入压力 0.001/0.128/0.513/1.636MPa(G) 3)各级排气压力 0.128/0.513/1.636/4.83MPa(G) 4)各级吸入温度 38/40/40/40 C° 5)各级排气温度 136/155/158/157 C°

6)冷却水进水温度 33 C° 7)冷却水排水温度≤43 C° 8)润滑油压力(G) 0.25~0。35MPa 9)进水压力(G) 0.45MPa(进出水压差0.2MPa) 10)压缩机转速 420r/min 11)轴功率 435Kw 12)活塞行程 240mm 13)各级气缸直径 610/430/270/175 mm 14)噪声(声功率级) ≤85Db(A) 15)最大零件重量(机身部件) 4276Kg 16)传动方式异步电机直联传动 17)主机外形尺寸(长、宽、高) 7990*6078*3836mm 1.2.2电动机 a.型号 YAKK6303-14WTH b.形式异步电动机 c.额定功率 500Kg d.额定电压 6000V e.同步转速 428r/min f.电机重量 9910Kg 2编制依据 2.1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2.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 HGJ206-92 2.4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置式压缩机)》》 HGJ204-83 2.5 《化工机器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83 2.6 湿式氧化空气压缩机组随机资料(沈阳远大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4M10(Y2).CM 2.7 MITSYBISHI HEAVY INDUSTRIES,LTD提供的废碱回收工艺包 (GB-501)的设计资料; 3 施工基本程序 往复式压缩机组施工程序见图3-1。 4 压缩机的主要结构特征: 4.1主要零部件 4.1.1机体由机身,中体组成,机身中体材料为灰铸铁.它们之间用螺栓连接成一体,并分

制冷压缩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

文章编号:0253-4339(2009)06-0015-05 DOI 编码:10.3969/j.issn. 0253-4339. 2009. 06. 015 制冷压缩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 沈 希 王晓燕 黄跃进 顾江萍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杭州 310014) 摘 要 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其工作状况是大幅度变化的,针对压缩机变工况运行时机理模型难以全面反映实际运行的复杂因素而造成精度不高问题,依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理论,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拟合相结合的灰箱方法,将控制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多项式化,提出制冷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制冷量和功耗)与热力参数(吸气和排气压力)之间的模型结构和定量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吻合性较好,证明了该定量关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关键词 热工学;制冷压缩机;变工况;热力性能 中图分类号:TB652; TH457 文献标识码:A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Running at Variable Condition Shen Xi Wang Xiaoyan Huang Yuejin Gu Jiangp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performance model of a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running at variable condi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calculation accuracy. In this paper, the ash box method of mechanism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is adopted, and the main parameters in the control model are expressed by polynomials from the thermodynamics theory of variable mass system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 are deduced between the primary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pressor(refrigerating capac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ction pressure and discharge pressure).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Keywords Pyrology;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Variable condition;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在制冷系统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需要对制冷系统的组成部件及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模型和基本关系的研究。制冷压缩机是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和动力源,但其处于高温高压、油气混合、瞬变温压等状况下,并且在实际运行时其工作状况是大幅度变化的,因此对其研究尤其困难和复杂,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少一些。这里仅对制冷压缩机相关的几个主要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做一些分析。在制冷压缩机模型和基本关系的研究中,文献[1-2]将神经网络和模糊建模方法运用到制冷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计算中,提出了传统理论模型和神经网络或模糊建模相结合的新型压缩机热力计算模型。文献[3]对活塞式压缩机的绝热吸气和等温排气工况进行了较深入的热力学分析。文献[4]对压缩机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文献[5]对制冷压缩机变转速工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献[6]通过压缩机的热力性能模拟程序,定量地分析 了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变化时往复压缩机的变工况特性。文献[7]对制冷压缩机的变工况运行的性能曲线进行了研究。这里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对制冷压缩机的机理模型进行工程处理,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拟合相结合的灰箱方法,获得在变工况条件下制冷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制冷量和功率消耗与吸、排气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1 制冷量和功耗与吸气、排气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1.1 制冷量与吸、排气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制冷压缩机是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能力以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制冷量Q 0(W )来衡量。其基本关系如下式表示: 收稿日期:2009年4月12日 作者联系方式:E - mail: gjpcf@https://www.doczj.com/doc/02965161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