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 北美洲和南美洲 暑假作业

区域地理 北美洲和南美洲 暑假作业

高二区域地理北美和拉丁美洲暑假作业根据世界两种糖料作物生长条件表,回答1~2题。

生长期

(天)

适宜温度

(℃)

最低气温

(℃)

降水量

(mm)

土壤

M 300~360 18~30 0 1500~2000 中性

N 140~160 12~18 300~500 轻度盐碱

2.N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地区,有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产区。西北产区该作物的单

产高、含糖量大,其原因是( )

A.雨热同期,热量充足B.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C.生产经验丰富 D.国家政策支持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

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

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3~5题。

3.上图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4.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5.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 B.4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

读某年1月3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此时

A.东部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影响 B.西部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C.中部受龙卷风影响,南部受飓风影响 D.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影响

7.至1月31日8时,①地可能

A.气压升高,降水增多 B.气压降低,降水减少

C.气压升高,降水减少 D.气压降低,降水增多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8~9题。

图 3

8.A 处冬季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9.该区域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为( ) A.天然气 B.地热能 C.风能 D.石油

图3为美国乡村、郊区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乡村、郊区、中心城区 B .乡村、中心城区、郊区 C .郊区、乡村、中心城区

D .郊区、中心城区、乡村

11.下列关于1950—2010年美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郊区人口不断上升,城市化水平出现下降

B .20世纪后半段中心城区人口的变化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C .由于逆城市化出现,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减少

D .乡村人口的萎缩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口严重

下图中L 表示洋流,a 为最冷月等温线,M 为此时的晨昏线。完成12~13题。 12.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 .洋流L 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 .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 .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13.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此时俄罗斯的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 .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 .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 .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①城地势低于海平面,四周以高高的河堤保护起来。每年6~10月,①市常受飓风袭击,当地居民密切关注风向,风向决定了M 湖面水的流向,湖泊水流向决定了该市水患风险度。读图完成14题。 14. 当飓风中心位于②处时,①市吹

A. 偏南风,水患风险大

B. 偏北风,水患风险小

C. 偏南风,水患风险小

D.偏北风,水患风险大

15.(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下右图是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山谷的挡水体统称为堰塞体。图示山区有众多堰塞湖分布,近几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堰塞湖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图示为堰塞湖示意图。

(1)与40°S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2分)

(2)评价甲河中上游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8分)

(3)推断图示山区中堰塞湖迅速消失可能的自然原因。(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