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19.2 菱形 19.2.1 第2课时 菱形性质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19.2 菱形 19.2.1 第2课时 菱形性质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19.2 菱形 19.2.1 第2课时 菱形性质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19.2 菱形 19.2.1 第2课时 菱形性质的应用

课时作业(三十四)

[19.2 1. 第2课时菱形性质的应用]

一、选择题

图K-34-1

1.如图K-34-1,已知某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是24 m,∠BAD=120°,则花坛的对角线AC的长是( )

A.6 3 m B.6 m C.3 3 m D.3 m

2.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 cm,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

A.12 cm2B.24 cm2C.48 cm2D.96 cm2

3.如图K-34-2所示,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点C落在DP(P为AB的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的折痕DE,则∠DEC的度数为( )

A.78°B.75°C.60°D.45°

图K-34-2

K-34-3

4.如图K-34-3,菱形ABCD的周长为8 cm,BC边上的高AE为 3 cm,则对角线AC和BD的长度之比为( )

A.1∶2 B.1∶3 C.1∶ 2 D.1∶3

5.如图K-34-4,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垂足为E,连结DF,则∠CDF等于( ) A.50°B.60°

C.70°D.80°

6.如图K-34-5,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AE为BC边上的高,将△AB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AB′E,AB′与CD边交于点F,则B′F的长为( )

A.1 B.2C.2- 2 D.2-

2 2

图K-34-5

图K-34-6

7.如图K-34-6,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点D在CE上,∠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3 B.2 C.3 D.2

二、填空题

图K-34-7

8. 如图K-34-7,菱形ABCD的边长是2 cm,E是AB的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cm2.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

9.如图K-34-8,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点O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_.

图K-34-8

图K-34-9

10.如图K-34-9,菱形ABCD的周长为8 5,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BD=1∶2,则AO∶BO=________,菱形ABCD的面积S=________.

11.在菱形ABCD中,∠A=30°,在同一平面内,以对角线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EBC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2.如图K-34-10,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 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BE.

图K-34-10

13.如图K-34-11,在?ABCD中,BC=2AB=4,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1)求证:△ABE≌△CDF;

(2)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求出该菱形的面积.

图K-34-11

14.如图K-34-12所示,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结DP,交对角线AC于点E,连结BE.

(1)试说明:∠APD=∠CBE;

(2)若∠DAB=60°,则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1

?为什么?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

4

图K-34-12

15.在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

(1)如图K-34-13①,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

(2)如图K-34-13②,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图K-34-13

规律探究如图K-34-14所示,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DAB=60°.连结对角线AC,以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C1D1,使∠D1AC=60°;连结AC1,再以AC1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C1C2D2,使∠D2AC1=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个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

图K-34-14

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课堂达标]

1.[解析] B 易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C =AB =6 m . 2.[答案] B

3.[解析] B 连结BD.∵四边形ABCD 为菱形,∠A =60°,∴△ABD 为等边三角形,∠ADC =120°,∠C =60°.∵P 为AB 的中点,∴DP 为∠ADB 的平分线,即∠ADP =∠BDP =30°,∴∠PDC =90°,∴由折叠的性质得到∠CDE =∠PDE =45°.在△DEC 中,∠DEC =180°-(∠CDE +∠C)=75°.

4.[解析] D 由菱形ABCD 的周长为8 cm 得边长AB =2 cm .又因为高AE 为 3 cm ,所以∠ABC =60°,△ABC ,△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AC =2 cm ,BD =2AE =2 3 cm .

故对角线AC 和BD 的长度之比为1∶ 3.

5.[解析] B 连结BF ,在菱形ABCD 中,∠BAD =80°,∴∠FAB =∠DCF =40°.∵EF 垂直平分AB ,∴AF =BF ,则∠FAB =∠FBA =40°,∴∠CFB =∠FAB +∠FBA =80°,∴∠DFC =80°.在△CDF 中,∠CDF =180°-80°-40°=60°.

6.[解析] C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B =45°,AE 为BC 边上的高,∴AE =2,由折叠易得△AB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B ′=BB ′-BC =2

2-2.∵AB ∥CD ,

∴∠FCB ′=∠B =45°.又由折叠的性质知,∠B ′=∠B =45°,∴CF =FB′=2- 2.故选C .

7.[答案] A

8.[答案] 2

3

[解析] 由勾股定理,得DE =22-12=3(cm ),所以菱形ABCD 的面积为AB·DE=2 3 cm 2. 9.[答案]

125

[解析] 因为AC =8,BD =6,所以AO =4,BO =3.根据勾股定理,得AB =32+42=5.在Rt △ABO 中,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5OH =3×4,所以OH =12

5

.

10.[答案] 1∶2 16

[解析]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O =12AC ,BO =1

2BD ,AC ⊥BD ,∴AO ∶BO =AC ∶

BD =1∶2.∵菱形ABCD 的周长为8

5,∴AB =2 5.设AO =k ,BO =2k ,则AB =

k 2

+(2k )2

=5k =2 5,∴k =2,∴AO =2,BO =4,∴菱形ABCD 的面积S =? ??

?

?

12×2×4×4=16.

11.[答案] 105°或45° [解析] 如图.

当点E 与点C 在BD 两侧时,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 =AD =BC =CD ,∠A =∠C =30°,∠ABC =∠ADC =150°,

∴∠DBA =∠DBC =75°. ∵ED =EB ,∠DEB =120°, ∴∠EBD =∠EDB =30°,

∴∠EBC =∠EBD +∠DBC =105°. 当点E′与点C 在BD 同侧时, ∵∠DBE ′=30°,

∴∠E ′BC =∠DBC -∠DBE′=45°, ∴∠EBC =105°或45°.

12.证明:如图,连结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平分∠DAB ,CD =CB. ∵CE ⊥AB ,CF ⊥AD ,

∴CF =CE ,∠CFD =∠CEB =90°. 在Rt △CDF 与Rt △CBE 中,

?

?

?CD =CB ,

CF =CE , ∴Rt △CDF ≌Rt △CBE ,∴DF =BE.

13.解:(1)证明:在?ABCD 中,AB =CD , BC =AD ,∠ABC =∠CDA.

又∵BE =EC =12BC ,AF =DF =1

2AD ,

∴BE =DF ,∴△ABE ≌△CDF.

(2)∵四边形AECF 为菱形,∴AE =EC. 又∵E 是边BC 的中点, ∴BE =EC ,∴BE =AE.

又∵BC =2AB =4,∴AB =1

2BC =BE =2,

∴AB =BE =AE =2,即△ABE 为等边三角形, 则?ABCD 的BC 边上的高为3, ∴菱形AECF 的面积为2

3.

14.解:(1)∵菱形ABCD 是以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且点C 与点C 对应,点D 与点B 对应,点E 与点E 对应, ∴△CDE 与△CBE 关于直线AC 对称, ∴∠CBE =∠CDE.

又∵AB ∥DC ,∴∠APD =∠CDE , ∴∠APD =∠CBE.

(2)当点P 运动到AB 边的中点时,S △ADP =1

4

S 菱形ABCD .

理由:如图,连结DB.

∵∠DAB =60°,AD =AB , ∴△ABD 是等边三角形. 而P 是AB 边的中点, ∴DP ⊥AB ,

∴S △ADP =1

2AP ·DP ,S 菱形ABCD =AB·DP.

∵AP =1

2

AB ,

∴S △ADP =12×12AB ·DP =1

4S 菱形ABCD ,

即△ADP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1

4

.

15.证明:(1)连结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BC.

又∵∠B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BC 的中点,∴AE ⊥BC.

∵∠AEF =60°,∴∠FEC =90°-60°=30°. ∵∠C =180°-∠B =120°,∴∠EFC =30°, ∴∠FEC =∠EFC ,∴CE =CF. ∵BC =CD ,

∴BC -CE =CD -CF ,即BE =DF.

(2)连结AC ,由(1)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BAC =60°.

∵∠BAE +∠EAC =60°,∠EAF =∠CAF +∠EAC =60°,∴∠BAE =∠CAF.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60°, ∴∠ACF =1

2∠BCD =∠B =60°,

∴△ABE ≌△ACF ,∴AE =AF. 又∵∠EAF =60°,

∴△AEF 是等边三角形. [素养提升] [答案] (3)n -1

[解析] 如图,连结DB ,交AC 于点O ,则可得△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O =1

2BD

=12AD =12×1=1

2.在Rt △ADO 中,AO =AD 2-DO 2=12

-? ??

??122

=32,所以AC =3,

即第二个菱形的

边长为 3.同理可得第三个菱形的边长为3=(3)2,第四个菱形的边长为3×(3)2=(3)3,…,第

n个菱形的边长为(3)n-1.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教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教案 菱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3、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 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由平行四边形引入菱形1(1)(2)∠BAD=∠BCD,∠ABC=∠ADC; B(3)OA=OC,OB=OD. 2、菱形的引入 3、生活中的菱形举例: 门窗的窗格,美丽的中国结,伸缩的衣帽架等. 二、菱形的性质 1、问题引入: 从菱形的定义我们知道,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由于它的一组邻边相等,它是否具有平行四边形不 具有的特殊性质呢? 归纳: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量一量:验证菱形的性质1 (2)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发现菱形的对角线的特殊性质. (3)全班归纳: 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数学语言:∵ABCD是菱形 ∴AC⊥BD. 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数学语言:(例)∵ABCD是菱形 ∴∠BAC=∠DAC.(4)证明菱形的性质 总结归纳: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而平行四边形通常只能被分成两对全等的三角形.三、菱形性质的应用举例 例:如图,菱形花坛ABCD边长为2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BD.求两条小路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 课堂练习 1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边平行C.对角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 2、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是. 3、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8,则其周长是,面积是. 4、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CE=CF.求证: ∠AEF=∠AFE. 课堂小结

八年级数学菱形经典题

八年级数学菱形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2?长沙)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AD=6cm,则OE的长为() A. 6 cm B.4cm C.3cm D.2cm 2.(2010?襄阳)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A. 3 :1 B.4:1 C.5:1 D.6:1 3.(2010?宜昌)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7.5 .D C.A. 1 5 B 4.(2010?陕西)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2,则这个菱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为() A. 1 6 B.8 C. 4 D.1

sin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AB,垂足为E兰州)如图所示,菱形(2010?ABCD的周长 为20cm,DE5.() 2BD=2cm.;④②BE=1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 ①DE=3cm; B.24个个3 个C.个D.A.1 ,、、EFAF的中点,连接分别是,B=60菏泽)如图,菱形.6(2010?ABCD中,∠°,AB=2cmE、 FBC、CDAE )△则AEF的周长为 ( cm 3 C B .A ...Dcm 4cm 3cm 2. 7.(2010?北京)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A. 2 4 B.20 C.10 D. 5 2,则菱形的边长为()2倍,且它的面积是16cm 8.菱形的一条对角线是另一条对角线的

DC..B..Acm 22cm 4cm 4cm 9.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是() A.轴对称图形B.邻角互补C.对角线平分对角D.对角相等 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 .D C.A.1 B.2 二.解答题(共6小题) 11.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4,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的长度,得到△EFA. (1)判断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EC=15°,求AC的 长. 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 (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 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46.菱形(提高)巩固练习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两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垂直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 菱形的周长为高的8倍,则它的一组邻角是() A.30°和150° B.45°和135° C.60°和120° D.80°和100° 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A.6cm,8cm B. 3cm,4cm C. 12cm,16cm D. 24cm,32cm 4.(2015?青神县一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ADC=72°,AD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P,垂足为E,连接CP,则∠CPB的度数是() A.108° B.72° C.90° D.100° 5. (2016?枣庄)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B.C.5 D.4 6. 如图,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 A.3 B.2 C.3 D.2

二.填空题 7. (2015?江西三模)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 8.如图,已知菱形ABCD,其顶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BC=_____. 9.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cm. ______2 10.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则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和面积分别是. 11.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AB,垂 足为H,则点O到边AB的距离OH=. 1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12,BD=16,E为AD中点,点 P在x轴上移动,小明同学写出了两个使△POE为等腰三角形的P点坐标(-5,0)和(5,0).请你写出其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P点坐标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菱形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的概念. 2.理解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 3.能利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学法指导 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对照起来学习,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基础知识讲解 1.菱形的定义 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或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由菱形的定义可知,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定义包含两个条件,①是平行四边形,②邻边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菱形的性质 (1)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而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④菱形的对角线分菱形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3.菱形的识别方法 菱形的识别方法,除用定义来识别外,还有其它的识别方法,用定义来识别是最基本的识别方法. 其它的识别方法有①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也为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运用这个识别方法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对角线互相垂直,二是平行四边形. 4.菱形的面积计算 由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出,菱形的面积=4×S Rt △. 设对角线长分别为a ,b .则菱形的面积=4×21×(22b a )=2 1ab ,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5.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的作用 利用它们可以证明线段相等、垂直、平分、平行等关系.证明角相等,平分等关系,证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和进行有关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识别方法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灵活地解答一些问题. 易错误区分析 运用菱形的定义时易忽略,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中的平行四边形这个条件.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菱形

辅导讲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 2、懂得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学会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二、上课容 1、重点讲解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是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3、学生练习 三、课后作业 见课后练习 四、家长签名 (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 一、本节课知识点概括

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1、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A 2、菱形的性质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注: 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二、结合练习讲解基础知识点 菱形的性质

1、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2、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16cm AB BC ==,则1∠= 度. 3、在菱形ABCD 中,AE ⊥BC ,AF ⊥CD ,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那么∠EAF 的度数是( ) A.75°B.60° C.45°D.30°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A.10cm B.7cm C. 5cm D.4cm 5、菱形中有一个角是60 _______,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 6、以菱形ABCD 的钝角顶点A 引BC 边的垂线,恰好平分BC ,则此菱形各角是_________ 7、一菱形周长为52cm, 其一对角线长10cm ,则其另一对角线的长为 ______. 8、如图,菱形ABCD 中,周长为24cm ,∠ABD=30°, AC=____,BD=____. 9、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a 、b ,AC 、BD 相交于点O . ⑴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菱形ABCD 的面积S . A A B C D 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一教学设计

18.2.2菱形(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并能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菱形定义及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菱形性质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菱形性质及应用 难点:菱形的性质的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 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性质? 2、什么是矩形?它有哪些性质? 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有怎样的性质呢? (二)、新知探究 活动1:操作感知、认识菱形

1、动手操作:拿出平行四边形木框(可活动的),如果内角大小保持不变,平移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改变边的长度,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在这变化过程中,哪些关系没变?哪些关系变了?能得到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 2、请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发现,请学生们尝试定义菱形。 小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强调菱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平行四边形;二是一组邻边相等) 3、你能举出生活中你看到的菱形吗? 学生回答。 设计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

作印象较深刻,通过动态地展示引入菱形的定义,使学生们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活动2:菱形性质的探究 1、师生互动:将一个矩形的纸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就得到一个菱形。 2 (1)、观察得到的菱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小结: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2)、用你喜欢的方式探究图中有哪些线段或角相等?请结合探究猜想菱形的性质。 D CA B(3)、合作学习:交流(2)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概括归纳。 2、小结: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设计思路、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究对图形的对折,即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3、辨析

八年级数学菱形习题

将宽为cm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如图所示,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cm2. 详细信息 如图,在△ABE中,AB=AE,将△ABE沿直线BE平移到△DEC的位置,连接AD.(1)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请你说说理由; (2)当AB=BE时,AE与BD互相垂直平分吗?请你说说理由. 详细信息 如图,O既是AB的中点,又是CD的中点,并且AB⊥CD.连接AC、BC、AD、BD,则这四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是() A.全相等 B.互不相等 C.只有两条相等 D.不能确定 详细信息 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连接DE.AF∥BC, 且AF=BC,连接DF. (1)求证: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AB=AC,∠BAC=60°,求证:AD⊥EF.

详细信息 已知,如图①,在Rt△ABC中,∠C=90°,∠A=60°,AB=12cm,点P从点A沿A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从点C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0<t<6),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线段AP、AQ的长(含t的代数式表示):AP=______, AQ=______; (2)设△APQ 的面积为S,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②,连接PC,并把△PQC沿QC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那么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使四边形PQP′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是9,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2和6 ,则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详细信息 如图,梯形ABCD中,AD∥BC,∠C=90°,且AB=AD,连接BD,过A点作BD的垂线交BC于E,如果CE=3cm,CD=4cm,那么BD= cm.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菱形

辅 导 讲 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 2、懂得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学会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二、上课内容 1、重点讲解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是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3、学生练习 三、课后作业 见课后练习 四、家长签名 (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 教师 科目 数学 上课日期 总共学时 学生 年级 八年级 上课时间 第几学时 类别 基础 提高 培优 科组长签字 教务主管签字 校区主任签字

一、本节课知识点概括 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1、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注: 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O A C B

二、结合练习讲解基础知识点 菱形的性质 1、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2、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16cm AB BC ==,则1∠= 度. 图2 1 C B A 3、在菱形ABCD 中,AE ⊥BC ,AF ⊥CD ,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 那么∠EAF 的度数是( ) A.75°B.60° C.45°D.30°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菱形的边长是( ) A.10cm B.7cm C. 5cm D.4cm 5、菱形中有一个内角是60°,有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 6、以菱形ABCD 的钝角顶点A 引BC 边的垂线,恰好平分BC ,则此菱形各角是_________ A B C D F E C A B D

初二数学 菱形专项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 菱形 专项训练(附答案) 1.把菱形ABCD 沿对角线AC 的方向移动到菱形A ′B ′C ′D ′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 ′ FCE 是( ) A B C D E A ′ B ′ C ′ D ′ F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不确定 2.如图,菱形ABCD 中,∠B =60°,AB =2,E 、F 分别是B C .CD 的中点,连接AE 、EF 、AF ,则△ AEF 的周长为( ) A . 32 B . 33 C . 34 D . 3 A D F E B 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96㎝,两个邻角的比是1︰2,这个菱形的较短对角线的长是( ) A .21㎝ B .22㎝ C .23㎝ D .24㎝ 4.若菱形周长为52cm ,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 ,则其面积为( ) A .240 cm 2 B .120 cm 2 C .60 cm 2 D .30 cm 2 5.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 ) ①AC BD ⊥ ②90BAD ∠=o ③AB BC = ④AC BD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6.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E 沿线段DE 翻折,使点A 落在边BC 上,记为A '.若四边形ADA E '是菱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E 是△ABC 的中位线 B .AA '是B C 边上的中线 C .AA '是BC 边上的高 D .AA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 B D E A ' 7.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 ,宽为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 A .2 10cm B .2 20cm C .2 40cm D .2 80cm A B D 8.若菱形的边长为1cm ,其中一内角为60°,则它的面积为 ( ) A . 22 B 2 C .22cm D .2 9.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之比为 1︰2,一条较短的对角线长为4cm ,那么菱形的边长为( ) A .2cm B . 4cm C .(2+ D . A B C D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菱形(提高)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 中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由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 积的一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题.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B=∠EAF=60°,∠BAE =18°.求∠CEF的度数.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 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 2 题 F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1.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 面积是( ) A .12cm 2 B . 24cm 2 C . 48cm 2 D . 96cm 2 2.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 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A .3 B .4 C .5 D .6 3.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折痕CE 的长为( ) A. 23 B. 332 C. 3 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AC ,CE ∥BD .(1)求证: 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若∠ACB =30,菱形OCED 的面积为,求AC 的 长。 5.矩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CAE=15°,求证:①△ODC 是等 边三角形;②BC=2AB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75°,AF ⊥BC 于点F BD 于点 E ,若DE=2AB ,求证∠AED 的度数。 A F B E B O 第3题

D C 7.如图,在△ABC中,∠B=90°,AB=6 cm,BC=8 cm.将△ABC沿射线BC 方向平移10 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菱形》拓展练习

《菱形》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DH⊥AB 于点H,且DH与AC交于点G,AG=cm,则GH的长为() A.cm B.cm C.cm D.cm 2.(5分)如图,把菱形ABCD向右平移至DCEF的位置,作EG⊥AB,垂足为G,EG与CD相交于点K,GD的延长线交EF于点H,连接DE,则下列结论: ①DG=DE;②∠DHE=∠BAD;③EF+FH=2KC;④∠B=∠EDH. 则其中所有成立的结论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3.(5分)矩形ABCD中,O为A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接BF交AC于点M连接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 ①△AOE≌△COF; ②△EOB≌△CMB; ③FB⊥OC,OM=CM; ④四边形EBFD是菱形; ⑤MB:OE=3: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5B.4C.3D.2 4.(5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C作AB垂线交AB延长线于点E,连结OE,若AB=2,BD=4,则OE的长为() A.6B.5C.2D.4 5.(5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EP⊥CD 于点P,∠BAD=110°,则∠FPC的度数是() A.35°B.45°C.50°D.5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a(a>1),它能被平行于边的直线分割成4个菱形,则a的值可以是. 7.(5分)如图,菱形ABCD,∠B=60°,AB=4,点E为BC中点,点F在菱形ABCD的边上,连接EF,若EF=2,则的值为.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31971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⒎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8.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9.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0.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E A F D C B H G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菱形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菱形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菱形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的概念. 2.理解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 3.能利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学法指导 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对照起来学习,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基础知识讲解 1.菱形的定义 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或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由菱形的定义可知,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定义包含两个条件,①是平行四边形,②邻边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菱形的性质 (1)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而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④菱形的对角线分菱形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3.菱形的识别方法 菱形的识别方法,除用定义来识别外,还有其它的识别方法,用定义来识别是最基本的识别方法. 其它的识别方法有①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也为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运用这个识别方法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对角线互相垂直,二是平行四边形. 4.菱形的面积计算 由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出,菱形的面积=4×S Rt △. 设对角线长分别为a ,b .则菱形的面积=4× 21×(22b a )=2 1 ab ,即菱形的面积等于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5.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的作用 利用它们可以证明线段相等、垂直、平分、平行等关系.证明角相等,平分等关系,证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和进行有关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识别方法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灵活地解答一些问题. 易错误区分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 菱形(一)》教案 新人教版

19.2.2 菱形(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求证:∠AFD=∠CBE.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BCE=∠DCE.又 CE=CE, ∴△BCE≌△COB(SAS). ∴∠CBE=∠CDE.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菱形练习题拔高

矩形和菱形专题拔高训练 例1: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F是AB上一点,EF=EC,且EF⊥EC,DE=2cm,矩形ABCD周长为16cm,求AE及CF的长。 分析与解答: 例2:矩形ABCD,E、F分别在BC、AD上,且EF垂直平分AC于O, (1)求证:四边形AECF为菱形; (2)若AD=8,AB=6,求AE的长。 分析与解答: 例3: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一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不要求证明) 分析与解答: --

-- 例4:如图,矩形ABCG 中,点D是AG 的中点,点E是A B上一点,且BE =BC ,D E⊥DC ,CE 交BD 于F, (1)求证:BD 平分∠CDE ; (2) 求EF EA 的值。 分析与解答: 例5:如图;矩形ABC D中,点H在对角线BD 上,HC ⊥BD,HC 的延长线交∠BAD 的平分线于点E,说明CE 与BD的数量关系。 分析与解答: 例6:如图,在△A BC 中,∠A 、∠B 的平分线交于点D,DE ∥AC 交BC 于点E ,DF ∥BC 交AC于点F 。 (1)点D是△ABC 的________心; (2)求证:四边形DEC F是菱形。 分析与解答:

1.填空题 (1)如图,P是矩形ABCD内一点,PA=3,PD=4,PC=5,则PB=______. (2)若矩形的两邻边之比是3:4,周长为42cm,则它的边长分别是_______. (3)矩形的对角线相交成120角,其较短边长4cm,则对角线长______cm. (4)在矩形ABCD中,点E为AB边的中点,且DE⊥CE,若矩形的周长为30,则AB=_______, AD=_______. (5)从矩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角线引垂线,此垂线分对角线所成的两部分比为1:3,已知两对角线交点到矩形较长边的距离为3.6cm,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 (6)已知,如图△ABC中,BC=15,E、F分BC为三等分点,AE=13,AF=12,G、H分别为AC、AB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_. (7)如图,在矩形ABCD中,横向阴影部分是矩形,另一阴影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照图中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其面积是______. 第6题第7题 (8)如图,矩形ABCD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1O1,平行四边形ABC1O1,的对角线交于O2,同样以AB、AO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2O2,……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BCnOn的面积为______. (9)如图,将矩形纸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3,EF=4,则边AD的长为_______. 第8题第9题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AB=2,点E在BC上,且AE=EC.若将纸片AE折叠,点B恰好落在AC上,则AC的长为_______. (11)如图,矩形ABCD,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BC于E、F,连接CE,则CE长________. 第10题第11题 --

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第1课时练习

菱形(第1课时)基础导练 1.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2.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若AC =6,BD =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A .24 B .16 C .4 13 D .2 13 3.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 A .10cm 2 B .20cm 2 C .40cm 2 D .80cm 2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4.如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它的面积为( ) A .16 B .24 C .28 D .48 5.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 点,连接OM 、ON 、M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OM 和△AON 都是等边三角形 B .四边形MBON 和四边形MODN 都是菱形 C .四边形AMON 与四边形ABC D 相似 D .四边形MBCO 和四边形NDCO 都是等腰梯形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A =110°,E ,F 分别是边AB 和BC 的中点,EP ⊥CD 于点P ,则∠FPC =( ) A .35° B .45° C .50° D .55° 7.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 =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E , 交AB 于点F ,F 为垂足,连接DE ,则∠CDE =_________. A D E P C B F A B E F C D A B C D

初二数学矩形菱形经典习题

矩形,菱形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CD的中点,△AB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例3、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点G是BC上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AG于点F. (1) 求证:DE-BF = EF. (2) 当点G为BC边中点时, 试探究线段EF与G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若点G为CB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写出此时DE、BF、EF之间的数量关 系(不需要证明). (一)选择题 1、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下列对矩形的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4)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5)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是矩形;(6)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7)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8)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中,正确的个数有() A、3 个 B、4个 C、5个 D、6个 3、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平行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内角和等于外角和 D、每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条件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5、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B=CD B、AC=BD C、当AC⊥BD时,它是菱形 D、当∠ABC=90°时,它是矩形 6、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 7、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四条边相等 D、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菱形(基础)知识讲解

菱形(基础) 撰稿:康红梅责编:吴婷婷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知识要点】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 中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由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 积的一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题.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C=8,BD=10. 求:(1)AB的长.(2)菱形ABCD的面积. 【答案与解析】 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人教版八年级 数学下册18.2.2 菱形练习题

菱形 【总结解题方法 提升解题能力】 【知识汇总】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的平行四边形 2性质: ①四条边相等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判定: ①根据定义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菱形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ab S 2 1 (a ,b 分别为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考点一:菱形的性质 【基础夯实】 1.(2018?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是AC 的中点,EF ∥CB ,交AB 于点F ,如果EF =3,那么菱形ABCD 的周长为( ) A .24 B .18 C .12 D .9 2.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点,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连接EF .若EF= ,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 A .4 B .4 C .4 D .28 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BD =8,BC =5,AE ⊥BC 于点E ,则AE 的长等于( )

A.5 B.C.D. 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点O到边 AB的距离OH等于() A.2 B.C.D. 5.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E为垂足,连结DF,则∠CDF等 于() A.80°B.70°C.65°D.60° 6.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则△AEF的面积是() A.4B.3 C.2D. 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8,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过点E作EG∥AD交CD于点G,过点F作FH∥AB交BC于点H,EG与FH交于点O.当四边形AEOF与四边形CGOH的周长之差为12时,AE的值为() A.6.5 B.6 C.5.5 D.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