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拉动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对拉动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对拉动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对拉动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

对拉动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 [内容提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

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是率先发展的紧迫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连云港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但连云港市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与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不适应,与国际性城市的地位不适应,与现有的经济规模和实力不适应。必须透析新的发展态势,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和现实条件,努力营造发展的新优势,使连云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内部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发展 现代服务业△ 连云港 对策 建议

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当前,连云港市正在全力以赴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率先发展的紧迫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连云港市要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换句话说,要以现代服务化打造国际性海滨城市、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旅游城市,构建城市综合服务体系。

一、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问题剖析

五是最终消费率偏低影响服务业发展。从源头上讲,消费才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消费率的高低表明了投资转化为有效供给的程度,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据悉连云港消费率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左右。关注本地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地区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更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六是改革开放之初,连云港市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

总的来说,在从工业化必经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连云港还有许多落后之处,存在着现代服务业“短腿”现象。与发达城市相比,在服务经济、服务文明、服务功能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事实上,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其兴旺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连云港应当着力解决好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连云港现代服务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影响连云港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四大因素

1、总量增长缓慢与结构性缺陷两种矛盾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了服务业增长。总体而言,虽然连云港市近几年服务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新兴产业有

一定的升级取向,但还没有成为产业增长的主体。同时,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程度较低。主体行业出现下降态势,整个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结构性落后与总量扩张缓慢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2、体制因素制约。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服务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导致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二是由于就业压力,许多企业将本来应该由专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以达到安置富余职工的目的,效率低而成本高,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三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抑制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即使收入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是为未来进行储蓄。

3、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因素。就政策性因素而言,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消费的倾向仍然存在。从认识上看,长期以来,由于受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新价值的观念影响,对服务业的发展重视不够,这种状况至今并没有完全得到纠正。服务业信用度低,也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

4、服务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相对较低。连云港市工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明显高于服务业。特别是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出口依存度高,二

是外资对制造业的参与程度显著高于服务业,提升了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相对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三、大力发展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代社会的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际关系。人人都为别人服务,人人都是被服务的对象,由此可以滋生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文明风尚,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是现代社会里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应当看到,当今世界是一个以产品和服务合成或一体化共同创造价值的“大服务”时代,人们的生活基本是由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的服务网络所支配,服务在当代社会不可须臾离开,它深入每个角落,联系每个消费者。可见,社会经济形态越是高级化,服务的含量与程度越高,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相比较而言,连云港的服务还做得还不够。连云港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花大力气增强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乃至普通市民都应以服务为至上原则,来从事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这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精神文明素质。我们必须透析新的发展态势,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和现实条件,努力营造发展的新优势。

首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大势所趋。现代服务业具有“两高两少”的特征,即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连云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首先,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

来源。服务业的税收绝大部分留成在地方,发展服务业能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现代经济学认为,更多的财富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交换出来的。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源。其次,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如信息化的带动、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金融的支撑、物流成本的降低等,就不可能有新型工业化。因此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不动摇,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第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方面。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连云港市只有以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技术流为重点,以金融、贸易、港口、运输、旅游、信息业等为载体,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城市的服务功能才能完善,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第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2004年,连云港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28.4%,较“十五”初期提高6.5个百分点,吸纳就业的潜力还相当巨大。此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同时,加快发展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已具备现实可能。其一,大交通、大流通、大招商、大旅游、大开放格局带来新的条件。现代服务业无法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而目前连云港市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行越来越顺畅。连云港融入长三角的趋势明显、进程加快,这种新的格局更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二,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带来新的契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新的服务需求。其三,体制和机制变化带来新的活力。连云港服务类企事业改革改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正在放宽,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对服务业的发展是巨大的促进。其四,连云港富有个性的特点和优势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连云港市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发展三产所需要的大量滩涂、土地,有经过培训的大量劳动力等等,这些都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五,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软件、金融、管理咨询、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并日益深入到企业内部核心环节和过程,转移形式多样,转移规模巨大,这种趋势为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发展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商务成本,推进“和谐创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于促进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大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连云港发挥工业化处在中后期、城市化处在加速期的优势,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推进“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预料,今后一段时间内,服务业将成为进一步拉动连云港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意把握好几个原则:

1、坚持两轮驱动、双管齐下的原则。传统服务业附加值较低,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现代服务业技术要求高,附加值高,但吸纳劳动力少。由于连云港市目前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需要转移大量的农业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传统服务业来安置。因此,传统服务业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也是提高产业层次的需要。因此,要重视服务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做到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2、坚持三力合一、四化带动的原则。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同时,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法制化优化服务业环境。

3、坚持工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连云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资源瓶颈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连云港现代服务业发展要与连云港工业发展结合,这是一个大战略,也是连云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问题。要从观念上消除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同于工业发展的片面思想。必须在宏观发展战略方面及早规划,及早体现,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实现服务业与工业的均衡发展。

4、坚持服务业内部增加就业功能与提高员工素质同步原则。服务业中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技术要求比较低,是最易于进入的产业部门。但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集中在传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不利,会拖低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因此,发展服务业要注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会趋于多样化,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多方面社会需求十分重要。

5、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两者彼此配合,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6、坚持城市化和服务现代化互动的原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

精细分工和周密协作的基础上,人口必须相对集中,以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必须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将带动金融保险、信息等生产服务和专业服务的发展。

五、连云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工作重点

确定连云港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前途,也是实现“跨越”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连云港服务业重点产业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连云港在“十一五”期间服务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为:总量倍增,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领域延伸,产业互动。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占GDP比重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以上,新兴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发展定位为:构建为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供应支撑平台,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的国际国内商务平台,为城乡一体化服务的城乡对接平台,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笔者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是符合实际,也是切实可行的。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定位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港口运输业。举全局之力,做大做强港口服务业,尽快达到吞吐量一亿吨、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的目标,发挥港口综合功能,实现东方大

港梦。

――金融保险业。通过体制创新,使连云港金融保险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实质性提高,建成市场发达、法规完善、高度开放、功能齐全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邮电通讯业。通过技术创新,使现有资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邮电通讯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大力提升。

――房地产业。通过开发创新,使连云港房地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连云港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现代旅游业。通过管理创新,使连云港以山海风光、天然资源、历史名胜为中心内容的传统旅游项目与商务、会议、度假等现代旅游形式相结合,提升档次,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信息服务业。通过载体创新,使信息服务业形成具有一定服务对象、服务特色和有竞争实力的信息市场。

六、加快连云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连云港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愿景应当是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内部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对此,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加快发展服务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把服务业的发展摆到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上谋划连云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具体措施,使连云港经济的总量、结构和质量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

2、用足用好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目前,省里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政主要有:对物流企业、货运代理企业、拆迁代理单位、保险代理公司、商标代理公司等营业税计税基数进行调整,缩小计税基数,鼓励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生产服务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实计入管理费,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现代物流企业,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定期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照顾;经批准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给予一定年限减免营业税优惠;新办的省内旅游企业和在我省设立的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省外旅游企业分支机构,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凡当年安置待业人员比例达到60%的或当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到30%的,免征所得税3年;营利性医疗机构自取得执业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医疗卫生专用车辆,免征车船使

用税;在社区内新办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业所得盈利,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凡当年安置待业人员比例达到60%的或当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到30%的,免征所得税3年;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和社区老年活动场所等社区服务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社区服务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物业管理企业代收代征的各类费用,免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于开发区的配套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内的生产服务业企业,比照开发区工业企业给予税费优惠;对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实行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征期满后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年。对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行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征期满后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5年等。等上述税收优惠要充分利用,实现现代服务业效益最大化。

3、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国际性城市,提高服务业的竞争能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在一些重要产业,如现代物流业、邮电通讯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旅游业、超市等方面,政府给予政策,使这些企业集团迅速提高竞争力,使这些产业领域成长为“巨人”企业。与此同时,城市服务管理问题关联性大,涉及面广,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认真研究和实施适合服务特性的管理理论和策略。如政府的职能转变,根本在于加强为人民群众办事的服务效能,真正成为服务政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应该致力于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从企业方面来说,最主要的是建立以注重服务功能和作用为中心的创造

竞争优势的服务管理战略,真正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规范企业行为,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4、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力度。要加快铁路运输、电力、有线通讯、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放宽金融、保险业经营限制,放宽教育、卫生、文化、中介服务的资格限制,改革服务业的定价收费和管理体制,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完善服务业市场的运行规则,加大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与开放力度,营造公平、规范、快捷、有序的市场准入环境。

5、坚持不懈地扩大开放,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放开投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加快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和优秀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6、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连云港应在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通过产业整合,通过集聚商业、行政管理、科技、教育、金融、文化、旅游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还应该认识到,国际性城市必然产生大服务。城市不仅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生活的空间结构形式,而且也是由各相关要素组成的一个功能实体。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有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力争使国际性城市成为国际商业机会多、综合成本低的国内外适宜发展创业和居住的城市。为此,连云港除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还应努力改善城市的软件设施和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地集聚和发挥连云港应有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并通过整体的、有效的协调运作,全面提供现代化的金融、贸易、交通、资讯、旅游、会展、商业、咨询、物流、乃至环境等基本设施和服务,使人一切都感到亲切、方便、快捷、舒适、安定、清洁、规范。

7、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现代服务业规模。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扩大城市服务消费群体。

8、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科学有序地发展现代服务业。连云港要从各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出发,制定不同的区域产业指导政策。鼓励、引导不同地区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确立不同的发展重点。要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强服务业总体政策与部门政策的协调。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战略性服务业,包括产业服务业和教育等战略基础产业,培育服务业增长的主导力量,而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推动服务中间需求产业地位的上升已是现阶段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9、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各类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长期任务,持续推进。定期向海内外选聘高级专门人才。

整合教育和培训资源,建立更多的专业培训基地,提高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加强对人才使用情况的跟踪服务,完善用人制度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上海服务业发展中的积极性。

10、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提高司法效率,切实保护服务业消费者的合法权。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加快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加快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心得体会(精 选多篇) 第一篇:加快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心得体会参加市交委组织的“加快广州交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专题培训后,深受教育,受益非浅。在学习培训中,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从国际到国内客观分析了交通行业发展的远景和愿景,给了我很好的开辟,特别是冼伟雄主任的授课,深刻阐述了我市交通转型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为我们搞好今后交通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力动力,使我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信心。通过学习和思索,我有三个方面的领会。 一、实事求是寻纪律,问计于民定决议计划,全面推进科学发展交委在省委提出建设“首善之区”的目的和要求后,交委提出了“驻足两个办事,设置装备摆设三大体系,实现广州交通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总体贯彻思绪,冼主任围绕这个总体思绪举行的深刻叙述,为我们搞好企业谋划,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了目标、路向和要求。我认为,真正实现好转型工作,必须切实地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做好两件事。 1、实事求是寻纪律。当前,交通工作已经提升到一个比 力高的条理,主要表现在:航空、海运、客货运、高速公路为骨架的运输体系已经开端形成,并达到国际或海内领先的程度。公交行业通过资源整合,已经形成以三大巴士公司为骨干的公交谋划新格局,而且,信息化建设、环保智能建设也处于海内

领先地位。但如果要继承连结领先地位,向世界先辈都会的行列迈进,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这次培训班上,冼主任及几位专家的介绍世界先进公交的运营办理做法与履历,从比照中我们发明既有上风,也有不足。只要我们企业的领导以高视角阐发审视,实事求是探求题目与差距,就一定能发明突破的方法,找到推动发展的纪律。 2、问计于民定决议计划。交通工作是民生工作,服务的 对象是宽大的人民群众。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不能离开民生、民意、民情。要使我公司向当代服务业转型,就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举行深入的观察阐发,充分地了解广大群众出行的需求环境。目前,我们在举行公交资源整合后,我想必须充分利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运动,从两个角度入手,倾听意见,问策于民。 一是围绕广州交通的总体规划,针对公交、客运的需求变革,问策于民。没有掌握最真实的环境和存在的题目,就难以对形势做出准确的果断和决议计划。目前,公交线路调整、站点的设置、票价的优惠,虽然我们主观上做到了方便群众,惠及市民,而客观上由于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与我们的设想大概存在肯定的差距。因此,企业的向导就必须放下架子,问策于民,这样才能把惠民的事情办得更让群众更得意。 二是围绕企业的革新发展现实和真相,问策于员工。目前,增收节支是实现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底子,而怎样才华增收节支,基层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增收靠办理,节支靠更精致的办理,而方法来源于群众的伶俐,推广来源于向导干部的发明。因此,企业的向导就必须放下架子,问策于员工,才能广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企业改革发展的大事成为全体员工的责任。两个偏向的问计,领导干部应

关于紫阳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紫阳服务业大有可为 ——对紫阳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刘杰 一、紫阳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紫阳县服务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催生等多种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紫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3536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92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44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4280万元。服务业发展稳中趋快,在全县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11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5.1%,同比增长16.9%。 (数据来源: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 2011年紫阳县三次产业结构与全省、全市比较分析 单位:% .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站、安康市统计信息网) 从上表可以看出,紫阳县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产高于全省16.9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33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省15.9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99个百分点;三产发展低于全省1.0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36个百分点。说明紫阳的经济发展虽然明显加快,但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空间较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特点 1. 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正在向经营多元化、服务标准化、档次品牌化方向发展。餐饮业方面,全县共有餐饮业1166户,注册资本3715万元。其中县城以源森大酒店、丽水大酒店2家为首共有餐饮业358家,另有茶山风情、何家大院等20户农家乐和渔家乐。住宿业方面,全县共有各类住宿市场主体123户,注册资本1859万元。其中县城有住宿业73户,住宿企业7户,1205个床位,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入住需要。批发零售业方面,共有90户企业从事批发业,355户企业、5908户个体户从事零售业。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依靠 - 2 -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2011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 总第19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4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吴海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 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 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 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 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关键词]城市转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0-0149-0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的空间是有价值的,经济和市场力量作用下的城市空间优化、重构过程就是追求空间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这种价值是由城市能级决定的,而现代城市能级的提升,其实质就是城市不断转型的过程。当前,在服务经济取代生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必须转型和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内涵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城市空间重构的视角来看,城市转型包括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转型、城市经济体系的整体转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空间要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等等。 (一)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转向高效化、集聚化 城市转型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组织将重点向内涵高度化转变,即大量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传统产业部门;高端或高附加值产业部门替代低端或低附加值产业部门;高技术、高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替代低技术、低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不断提升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新型、多元、高级、稳固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与这种产业结构内涵高度化相适应,要求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市场企业个体降低空间性交易成本的离散性选择是产业组织形式向高效化方向演变,空间形态向地理集聚方向转变的动力,这有利于破除交易成本的先验性,现代企业空间集聚的区位战略正逐步替代原来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形式。企业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协同关系。不仅要求在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而且要求逐渐演变为原子式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 (二)城市经济体系转向服务化 现代城市是与“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全球网络市场”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现 收稿日期:2011-03-29 作者简介:吴海瑾(1970—),女,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GL103)的部分成果。 941

第五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总量、质量和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第二十章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围绕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提供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一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网络节点,以中心城市和工业聚集区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把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打造成为省域重要物流中心,把兴义、都匀、凯里、铜仁、安顺等发展成为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工矿区发展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推进全国性物流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加强物流业新技术开发利用,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金融业。完善经济金融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合作。继续推进“引银入黔”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贵州省落户;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到贵州省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地方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

成都服务业发展规划

成都服务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设“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08-2012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和编制相关领域专业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基础。 1.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0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实现税收314.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2%;从业人数297.5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43.3%,比一、二产业分别高出17.2和1 2.7个百分点。 2.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门类齐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 2007年实金融业、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较快,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8%;信息、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3.中心城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007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3.3%,绝对值和增速明显高于其它区(市)县,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情况汇报-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

2007年杭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二〇〇七年杭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1 2007年,杭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市GDP增长14.6%,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社会投资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8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比上年增长14%;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稳步上升。 2007年,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打击了土地囤积,严控了第二套房贷,提高了土地税费,整顿了市场秩序。 2007年的杭州房地产市场彻底走出了调整期,走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2005~2006年的低迷和观望都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排队抢购。沉寂两年的杭州市房地产市场以一种爆发性增长,瞬间完成了从谷底到巅峰的惊天大逆转——房价迅速攀升,供应量成倍放大,土地市场高价地此起彼伏。然而,这种报复性的高速增长显然难以持续,房价在跳跃性抬高之后,并没有高歌猛进多久,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市场于年底显著回落,交易量大幅回落,市场又暂时归于平静。 一、2007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回顾和评论 (一)土地政策:打击土地囤积,完善市场制度,调整供给结构 1本报告执笔人为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杨鸿和郑文娟。

2007年的土地政策涵盖土地出让方式、土地储备、土地开发期限和土地供给比例等多方面,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打击土地囤积的四条措施,四条措施中市场反应最大的是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和开发建设时间的规定。 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和《关于打击开发商囤地的四条办法》。前者规定,受让人依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后,方可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不得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也不得按出让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后者实行“净地”出让、合理控制单宗土地出让规模、规定每宗土地的开发建设时间和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等四个办法来打击土地囤积行为。关于土地使用权证书的规定,使开发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迫使企业就自身资金实力与土地储备之间进行权衡;打击囤地的四条措施对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年11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试验、推广了十多年的土地储备政策终于以成文的形式确定,结合2007年2月份出台的《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储备的政策体系显著完善。对于杭州而言,土地储备已经实践了将近10年,土地储备的制度建设和操作经验都走在全国前列,《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杭州市场没有影响。 2007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着力点在于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8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这对土地供应结构和比例影响巨大。

热门-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县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业的发展要求_县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经济总量,改善了产业结构,服务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及时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打造活力、实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研究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供领导参考。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服务业迈入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金融房地产为支撑、旅游休闲为亮点“的产业架构,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服务富县“战略,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和信息平台,加强与县外企业合作,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局面,并成为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力。20xx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20xx年相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达到37.1%,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20xx年服务业国、地税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达1.18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7.2%和31.8%,占全县税收比例达

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研究.pdf

一、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安徽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集聚区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截至2014年7月,安徽省已经建成52个服务业集聚区,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市,兼顾了各地的地区均衡性、行业代表性和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安徽省集聚发展态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集聚区可分为以下几类:现代物流园区,信息软件园,研发创意园,文化旅游园,服务外包园,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园。这些集聚区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大大提升了安徽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化水平测算 1.产业集聚测度指标选择。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其中区位商指数在测度产业集中度时比较客观全面,而且计算简单方便。结合数据获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此指标进行计算。区位商可以用产值或者就业人数来计算,考虑到服务业行业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之限,本文采用产值作为计算单位。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存在产业集聚,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聚倾向越突出;相反,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某地区该产业不存在集聚。 2.测算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最新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十四个行业。经测算得出,安徽省服务业中存在集聚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而其他行业都不存在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几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它们的集聚水平较低,说明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教育等行业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以前存在集聚优势的行业正在逐渐丧失这种集聚优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安徽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总体来说,目前安徽省服务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明显滞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方面表现较弱,其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成本效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安徽省都需要把更多目光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来说,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业态,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1.基础薄弱。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在全国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安徽省服务业却面临比重偏低、增速偏慢的境况。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现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更是接近70%。与之相比,安徽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不高。 2.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按照世界服务贸易组织划分,服务业有143个行业,安徽在大多数行业尚处于空白,有的行业也只处在起步阶段。如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还没涉足,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形式还未真正建立。传统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有影响的服务品牌不多。 3.结构不优,发展层次偏低。与工业企业相比,安徽省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竞争力不明显、优势不足。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安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竞争力不强。近几年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由于起步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安徽省的许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给安徽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安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实力不强。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实力总体较弱,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只有5家,还有3家没有过亿。甚至个别集聚区盲目追求体量,由于拆迁问题而没有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和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加快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并且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靠制度、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远不如靠市场、靠需求自发推动效果好,“小政府,大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工商1301班陈蓉U201316308 【内容摘要】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的要求,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促进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 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主体。社会生产的林林总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服务业息息相关。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居民消费的扩大,主要要靠服务来实现。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增加服务业供给,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尤其应当看到,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和社会重要的稳定器,现代服务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由大变强。【关键字】服务业经济增长发展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服务业作为关联性很高的产业,对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总结成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地处中部地区的长沙,近年来通过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以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令人惊喜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长沙成为内地第一家聚集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三大世界商业性业巨头的城市;2005年起全市全社会消费品总额跻身全国十强之列。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商贸服务为特色品牌,以大型综合超市、在卖场、社会服务、教育卫生体育为主要特点,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服务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所涉范围之广决定了它对居民消费的重大影响。以上海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为例。伴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上海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四个中心’与‘国际大都市’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大量国内外高端人才涌入上海工作与生活,上海家政服务行业亦得到较快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上海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家政服务机构数量达到8000家左右,服务的家庭数量超过100万户。服务覆盖上海1/6家庭的家政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产值保守估计也高达400亿元。家政服务业已成为上海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增加城市就业岗位、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l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昌平区商务委员会

目录 前言..................................................................................... - 1 - 一、回顾及现状..................................................................... - 2 - (一)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 2 -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2 - (三)经济贡献进一步提高.............................................. - 4 - 二、机遇与挑战..................................................................... - 4 - (一)优势与机遇.............................................................. - 4 - (二)问题与挑战.............................................................. - 5 - 三、发展目标......................................................................... - 9 - (一)指导思想.................................................................. - 9 - (二)总体目标及预期指标.............................................. - 9 - 四、重点任务......................................................................... - 9 - (一)积极促进居民消费.................................................. - 9 - (二)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 11 -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12 - (四)调整提升商品交易市场........................................ - 13 - (五)主动融入协同发展................................................ - 14 - (六)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 15 - 五、空间布局....................................................................... - 16 - (一)三中心.................................................................... - 17 - (二)多网点.................................................................... - 19 - 六、保障措施..................................................................... - 21 -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 21 -

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引导语:工作总结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服务业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服务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自我加压,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我县服务业发展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根据工作安排,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服务业发展情况 **年上半年,全县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房地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约27%;完成旅游资金投入4亿元,新建城南公园绿化景观工程、洪泽湖湿地大道等旅游重点项目,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商贸项目快速实施,三大商圈加速形成;物流发展规划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三园多中心”发展格局已出现规模,全县物流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新增物流项目2个,完成投资1000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0.02亿元,增长

21.19%,总量位居全市第三,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县贷款余额182.9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县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统筹安排,不断加大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民生项目,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一大批惠及民生的住房保障、教育、文化、残疾人康复护理等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县不仅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还优先落实项目用地,严格质量监管,强化分配管理,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月,全县安置房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民生类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项目的建设实施,满足了群众需求,完善了社会保障、医疗康复、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居民工作与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有力的推动**县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专业规划,全面做好服务业“十二五”统筹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华东生态旅游知名县和苏皖边界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聘请徐师大专家,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规划重点打造物流业的“一带、三园、多中心”发展格局。“一带”以s121为主线,打造梅花至双沟的物流产业核心发展带;“三园”重点打造以双沟深水码头、宁宿徐高速为依托的双沟综合物流产业园,以s121、宁宿徐高速、宿宿淮铁路为依托的梅花综合物流产业园,以s121、

县商务局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商务局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商务局 一、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工作,2月21日召开全县服务业工作大会,出台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意见》文件,兑现20XX年度全县服务业工作考核奖励资金100万元,签订并递交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帮建工作责任状,沈县长作主题报告,苏县长作重要讲话,商务局、上冈镇、九龙五星国际酒店、里下河钢材市场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3月1日、25日,两次召开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过堂会,苏县长、沈县长对31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关部门会商解决问题。5月4日,县委张书记带队检查服务业工作,要求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全县上下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县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就业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1-5月份,预计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同比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2%,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上服务业投

资10.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6.9%,同比增长27.6%;实现地税收入4.1亿元,占市年度计划的84.8%,同比增长35%,占全县地税收入的46.5%。 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着力打造城北、城南、城东、上冈四个物流集聚区,其**苏里下河物流园区是“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世宇物流有限公司20XX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江苏里下河钢材大卖场、**物流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军企业。1-5月份,初步统计里下河钢材大卖场实现销售14.8亿元,入库税收18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16%;**物流公司实现销售2.7亿元,入库税收7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1%、315%。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以里下河钢材市场为代表的钢材、棉花、煤炭、木材、建材、粮食、农资、冶金炉料、再生资源等综合交易市场集群。 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商贸流通业日趋繁荣。大润发超级购物中心、农工商、乐天玛特超市、五星电器、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电器等一批知名零售业企业落户**,品牌集聚效应日益彰显,人民路、新建路、湖中路、汇文路等服装、电器、餐饮、文化用品特色街初具雏形。大润发公司成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领军企业,1-5月份实现销售1.52亿元,入库税收856万元,同比分别26%、115%。餐饮娱**经营红火。皇冠假日、皇家壹号、奥8玛等几十家休闲场所,形成了独

最新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资料

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1、 2、 3、 4、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

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 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最新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 展规划

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 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环境 (9) 一、发展基础 (9)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日益显现 (10) (二)现代服务业呈现圈层分布特征 (11) (三)商贸商务与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凸显 (11) (四)金融、物流、信息、创意、文化、科教、旅游休闲功能区初具 规模 (12) (五)服务贸易及外包业务稳步发展 (12) (六)多方合力推动功能区良性发展 (13) 二、发展环境 (14) (一)主要机遇 (14) (二)主要挑战 (16) 1.来自产业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 (16) 第二部分总体发展思路 (19) 一、指导思想 (19) 二、规划原则 (19) (一)体现城市战略与定位 (19) (二)体现城市特色与品质 (19) (三)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 (20) (四)体现重大设施的支撑 (20) (五)体现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20) 三、发展目标 (21)

(一)总体目标 (21) (二)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 (23) 四、推进策略 (23) (一)“中调”引领 (24) (二)“亚运”推动 (24) (三)“创新”驱动 (24) (四)“转型”促动 (25) (五)“总部”带动 (25) 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27) 一、总体布局 (27) 二、“一区聚合,双轴驱动” (28) (一)“一区聚合” (28) (二)“双轴驱动” (29) 三、“三心拓展,四极辐射” (31) (一)“三心拓展” (31) (二)“四极辐射” (32) 四、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34) (一)八大功能区的划分 (34) (二)八大功能区的发展导向 (37) 第四部分规划与发展重点 (39) 一、中央商务区 (39) (一)发展思路 (39) (二)主要集聚区 (40) 二、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 (44) (一)发展思路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