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10 《论语》十二章(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前六章,能记住“时、愠、三、故”等文言词语的意思并能流畅地翻译课文。

2.积累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大声朗读前六章。

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2.正确断句;

3.反复诵读理解含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愠( ) 惑( ) 逾( )

罔( ) 传不习乎( )

殆( ) 箪( ) 瓢( )

新知探究

1.解释加点的词语,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时习之:

说:

愠:

君子: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省:

忠:

信:

传: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十有五:

立:不惑:

天命:耳顺:

从心所欲:逾矩: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故:

知新:

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贤哉:箪:

陋巷:堪:

2.归纳文言现象。

通假字:

不亦说乎:十有五:

综合提升

1.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名言警句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提炼出这样的成语,并解释其大意。

2.背诵比赛。

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知识链接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课后精练

一、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愠:三省:

信:传:

十有五:逾矩:

温故:天命:

二、朗诵并默写前六章。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后六章,能记住“好、于、舍、笃”等文言词语的意思并能流畅地翻译课文。2.积累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1.大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 2. 正确断句;

3.反复诵读理解含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之( ) 肱( )

雍也( ) 焉( )

昼夜( ) 笃学( )

新知探究

解释加点的词语,翻译下面六章内容。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知之:

好之:

乐之: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饭疏食饮水:

曲肱:于: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焉:善者:

从: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川:逝:

斯:舍:

昼夜: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三军:匹夫: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其中:

2.归纳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切问而近思:

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义而富且贵:

综合提升

1.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名言警句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提炼出这样的成语,并解释其大意。

2.背诵比赛。

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知识链接

1.文言文翻译三原则。

“信”: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实原文意思,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就是要通顺畅达,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2.文言文翻译“六字”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课后精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好之者:乐之者:

于我如浮云:善者:

逝者:斯夫:

舍:昼夜:

三军:匹夫:

笃志:仁在其中:

二、朗诵并默写今天学习的六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