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急诊科的工作任务与特点。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3.了解急诊科的各项制度。

急诊科是实施院内救护的主要场所,是急症病人相对集中,并且病种较多、病情最复杂的科室。急诊科承担着接收各类急症患者,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同时还承担着院前急救工作。急诊科急救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一部分,但它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是衡量医院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第一节概述

一、急诊科护理工作任务

(一)急诊急诊科24小时随时接受来院紧急就诊的各类患者,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负责接收患者,同时对其进行预检和分诊,为患者尽快就医提供帮助。

(二)急救急诊科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参与对院外或院内转送的重症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包括急救药物的应用,气管切开、电除颤、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术的配合,以及呼吸机、监护仪等急救设备使用,必要是配合应用急诊手术,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当发生突发事件或各类自然灾害时,急诊医护人员还应参加有组织的现场救护活动,进行现场救护并将病人安全送达医院做进一步救治。

(三)教学急诊科承担着对实习生、进修人员的教学任务,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大众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以便于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不断更新知识,加快急救人才的成长。

(四)科研急诊科应积极开展有关急症的救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和救护操作规程,研究救护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救护水平。

二、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

(一)急急救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急诊患者的病情急、变化快,一切急救护理工作都要突出一个“急”字,必须分秒必争。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要做到反应迅速,抢救及时,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二)忙急诊患者来院就诊时间、人数、病情随机性大,难以预料,尤其是发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病员的抢救护理工作,工作显得尤其繁忙,这就要求平时要有严密的抢救流程、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在抢救大批伤员的时候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杂急诊护理的对象是急症患者,鉴于急症患者的健康基础不同、年龄跨度大、病史叙述不详、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和随机性强等特点,增加了急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急诊护理涵盖了所有专科的急症的处理,同时又有自身的院外急救通常需要多名救护人员的协作,因要有高效能的组织指挥系统和协调体制。因此要求在救护工作中,必须做到杂而不乱,紧张有序,使抢救过程畅通无阻。

三、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作用

(一)先行者的作用无论到现场进行抢救、医院接诊、急救室的抢救,以及在医院的相关救护工作,急诊科护理人员都是冲在前面的。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护的一线人员,是各项救护工作及救护活动的先行者。

(二)执行者的作用良好的治疗及完善的救护方案是关系到患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能否快速、有效的实施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急诊护理人员是落实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执行者。

(三)观察者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后,除完成各项抢救工作外,还应时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的观察,以便于了解病情,不但为治疗和护理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能帮助发现异常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尤其是对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更需要加强观察。

(四)沟通者的作用做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了解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有较大帮助,同时还要加强与医生、医技人员、上下级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便于更好地协调工作。

(五)管理者的作用在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中,对于秩序的维护、患者及家属的组织管理,以及与急救工作有关的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从而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

第二节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科做为医院一个比较特殊并相对独立的科室,其设置也有其特殊的要求,但要以便捷、安全为原则。

一、急诊科的设置要求

急诊科应设置在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区域,并且在医院门诊最显著的位置,要有醒目的标志和明显的指路路标,夜间有指路灯标明,便于寻找;急诊科应有独立的进出口,门口及门厅要宽敞,以利于车辆、担架、患者、家属、工作人员的出入;急诊各科室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方便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急诊科各单元的设置应以方便、合理就医为原则,以保证设施与人员的充分利用,如抢救室、治疗室与医生办公室邻近,便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救护;对于有些科室,如放射科、检验科、CT室、B超室等,单独设立为急诊科专用,不仅投入大,而且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可考虑门诊、急诊共用,以急诊使用优先的原则;急诊科在面积设置上应与全院总床位数及急诊就诊总人数成合理比例。

二、急诊科的基本设置

各医院急诊科的设置基本相似,即包括分诊台、诊察室、抢救室、手术室、洗胃室、隔离室、重症监护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其中诊察室各医院可根据情况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各基本设置单元应以方便患者就诊为原则,在布局上要求合理进行设置。

此外医院根据患者流量,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可设一些相应的辅助单元,如挂号室、收费处、药房以及B超、X线、化验室等检验科室,也可与门诊共用。

三、急诊科的特殊设置

急诊科在一个医院中可以称之为一个综合性的科室,其在设置上与其它科室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特殊设置。

(一)分诊室

也称预检室,应设立在急诊科门厅入口最明显的位置,便于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分诊室内设有诊查台、电话传呼系统、对讲机、信号灯、呼叫器等装置,以便及时与值班医生联系并组织抢救。还需备常用的常规医疗检查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电筒、开口器、压舌板等,以及病人就诊登记本和常用的检查及化验单等。

(二)抢救室

是抢救患者最主要的场所,设在靠近急诊科进门处,应有充足的照明,足够的空间,面积至少大于25m2。抢救室内需备有抢救患者必需的仪器设备、器材和药品。

1.仪器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液泵、中心供氧装置以及中心吸引装置等。

2.器材喉镜、开口器、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洗胃管、三腔双囊管、吸氧管、静脉切开包、穿刺包、导尿包、无菌手套以及一次性手套等。

3.药品主要是常用的一些急救药品,置于抢救车里,便于随时抢救患者应用。主要有止血药、抗休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血管活性药、中枢兴奋药、利尿药、降压药、

镇静止痛药等,同时还要配备生理盐水、平衡盐、甘露醇等常用液体。

(三)急诊手术室

由于有时也用来清创,所以亦称清创室,其应与抢救室、外科诊察室相邻,外伤病人视病情进行清创处理、急症小手术或经抢救且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者,应在急诊手术室进行急救手术。急诊手术室的配置应包括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紫外线灯、麻醉机、呼吸机、器械车、中心供氧、吸引装置等,同时应准备清创缝合包、剖腹探查包、静脉切开包等各种无菌手术包,手术衣、无菌巾、敷料等各种无菌物品以及常用的急救药品。

(四)洗胃室

主要用于经消化道中毒患者的洗胃,从而进行救治。有些医院洗胃室与抢救室共用,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有单独的洗胃室。洗胃室一般配备常用的洗胃用品,如胃管、听诊器、压舌板、开口器、洗胃液等,还应配备自动洗胃机,并要注意经常清洗、检修,保证机器能正常运行。

(五)观察室

急诊科收治患者的地方叫观察室,除称呼不同之外,其收治的对象也不同,急诊科观察室收治的对象主要有:

1.病情需要住院,但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病情允许留观察者。

2.不能立即确诊,离院后病情有可能突然变化者。

3.某些病症如高热、哮喘、腹痛、高血压等经治疗病情尚未稳定者。

4.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留观察者。

5.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予留观察。

观察室内设备基本与普通病房相似,也建立病历,有医嘱本并书写病室报告和护理记录,对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和晨晚间护理制度等。

(六)隔离室?

第三节急诊科的护理管理

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是一个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管理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落实急诊科的各项管理制度,培养急诊科护士的良好素质,对提高救护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一、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形式

(一)人员组成

急诊科的护理队伍应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且经专门的、系统的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有一定协调和沟通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并且要体现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护理人员在编制上要满足临床急救护理工作需要,根据每日所承担的急诊工作量及具体分工进行配备,以需定岗、以岗定人,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调整。

(二)管理体制

急诊科护士长做为医院急救领导小组成员,接受护理部和急诊科主任的双重领导,护理人员接受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双重领导,以护士长为主。急诊科护理管理有其特殊性,但在行政管理上也接受门诊部、医务科的领导和监督。

二、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1.高尚的职业道德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态度,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视患者如亲人,从患者角度出发,一切为了患者,尽量满足患者需求。

2.熟练的业务水平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多学科的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抢救及监护仪器的应用,并能判断各项监测数据,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以及抢救药品的

应用,以便在急救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快速、有效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健康的身心素质急诊科护理工作繁忙,节奏快而紧张,急诊科护士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有较好的体力、耐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和高度的理智,处事不乱不惊,应对从容,对待患者、工作要有高度的热情,保持清晰的头脑,善于思考、分析,对复杂多变的问题能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并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佳的处理方案。

4.良好的团队精神急诊救护工作需要多人参加,抢救工作就是一个团队的合作过程,只有通过群体的合作,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抢救工作中才能密切配合,达到资源和效率的优化。

(二)上岗标准

1.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必须经过护理专业教育,取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有一定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最好是年轻的人员担任。

2.急诊科护士长必须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有5年急救工作经验,熟悉急救工作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保障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工作有章可循,达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护理操作程序化,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急诊科应严格落实2008年《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急诊科工作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部门的工作制度和有关规定。

(一)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

如《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度》、《预检分诊制度》、《急诊科护理值班制度》、《急诊科护理查房制度》、《急诊科护理交接班制度》、《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等,从而使急诊科各个岗位上的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项抢救制度

如昏迷、出血、休克等各项急症的护理常规,气管插管、呼吸机、三腔两囊管、除颤仪等仪器的使用常规,以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梗死、休克、中毒等急性病症的抢救常规,其主要目的是使各项护理操作规范,从而达到操作程序化并合理配备人员。

四、急诊科仪器的配置与管理

(一)仪器的配置

急诊科室除一般科室的配置外,主要还应配置一些常用的抢救设备,如抢救室配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洗胃机、除颤仪、输液泵等,出诊车内配置便携式监护仪、氧气筒或氧气包、吸引器、担架、急救箱等设备,其它单元按抢救要求配置相应设施。

(二)仪器的管理

1.急诊科对各种仪器应设有台帐,并要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2.仪器由专人保管、专人负责,按不同仪器管理要求定期清点并检查仪器运转情况,使之保持在随时备用状态。

3.对贵重仪器要制定出操作规程,写出书面文字卡片,连同使用登记本挂在仪器旁,每次使用要进行记录,便于了解仪器的使用情况。

4.要严格检查、检修制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时刻保持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5.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仪器结构和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6.各类仪器要定位置存放,要做到五防,即防潮、防震、防热、防尘、防腐蚀。

第四节急诊科的护理程序

科学、高效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有利于急诊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也是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急诊护理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包括接诊、分诊、处理三个环节。

图3-1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

一、接诊

急诊接诊是指医护人员对到达医院急诊科的急诊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较明确的初步判断,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疗条件,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急诊分诊

分诊是指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的诊断,并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就诊的技术。所有急诊患者均要通过分诊护理人员的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其是急诊护理工作最中重要的专业技术,要求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科学、合理、快速、有效地安排患者到相应科室就诊。当遇到危重患者时,要灵活处理,应先抢救,后挂号及补办相应手续,以便为抢救争取时间。

三、急诊处理

医护人员根据初步诊断掌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危重患者分诊护士协助将患者先送入抢救室进行紧急处理,后办就诊手续。如医生未到达,可根据抢救程序对患者进行相应处理,如休克患者的输液,外伤患者的止血、包扎等。需要手术者,应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对不能搬动且急需手术者,可在急诊室及时做好安排进行手术,待病情平稳后,即可转入病房,按照首诊负责制的方式落实,由抢救的医护人员负责护送到相应科室,并将病人病情及处理经过向相关科室交班。凡被抢救的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措施,包括用药都要做好相关记录,以备查用。

(二)一般患者由分诊护士护送患者至相关科室就诊,对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应在急诊科进行检查及观察,待病情确定后根据首诊负责制处理。只要属于留观对象,需要住院观察者,可留观病房观察治疗。由急救运输工具转入的患者,分诊的护理人员应迅速接诊,按相关程序处理。遇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者,除积极抢救外还应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课后练习1.急诊科护理的工作任务有哪些?

2.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是什么?

3.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哪些?

4.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