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特色文化案例

学校特色文化案例

学校特色文化案例
学校特色文化案例

三井小学求原文化解读

核心理念(校训):求原

是我校挖掘“井文化”的内涵发展而来的核心价值观。

求,索也,寻找、追求的意思;原,同“源”,根本、根源的意思;原,高

远的理想,美好的境界。

教育的目的是“成就每个人”,根本任务是追求人的发展。

成就每个人,就要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儿童本真,探寻和遵循育人规律,培养“学真、向善、益美”的井小学生。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和

学校。

求原,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思维方式,更是行为方式。

求原,即学如穿井,追本求源,向往高远。

教风:至情、至深

“情”“深”,体现了对教育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爱生,对职业的爱——敬业。启示着井小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追求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

育艺术。

学风:至清、至远

清,从道德层面来说,体现了求真、向善、行美;从求学角度来说,体现

了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远,体现不断探寻,持续发展。

启示着井小学生保持童真,学会探寻,志存高远。

师生成长目标(发展目标):

水滴石穿之毅——坚韧不拔、勇于挑战。

文江学海之识——见多识广,个性鲜明。

海纳百川之心——悦纳之胸,仁爱之心。

学校发展愿景:让校园成为回归本原,绽放生命的舞台。

学校一切为了儿童,让儿童象儿童,让每个儿童都精彩。

《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2014.12

一、缘起

1、以课题研究成果建设课程体系。

2000年起,学校的省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从尝试研究到成型推广,再到2012年《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十五年的研究与探索中,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诗的润泽是美丽的,绘诗演诗、诗文讲座、主题征文,诗,让龙小的学生底蕴十足、自信非凡、体验成功。诗的熏染是珍贵的,以诗铭志、古诗擂台、吟咏诗会、背诵诗文,滔滔不绝;“一二分钟,赋诗一首。”诗,是龙小学生抒情的一枝好花,诗,让学生的品德在无形中得到浸润。诗的事业是美丽的,十多年来,龙小师生踊跃参与到《少儿国学》课程中来,通过“童眼荐古诗”、“童手写古诗”、“童心绘古诗”、“爸妈讲古诗”、“背诗擂台赛”、“儿童创作诗”、“畅游诗词园”、

“携手经典、传承国学、叩响新年钟声”等系列课程,给学校发展注入动力,给学生成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以课程建设理念营造校园文化。

2010年,适逢搬迁新校。新学校以“少儿国学文化”为基点,多层次,立体化建构大气诗意的环境文化。漫步龙小,诗情画意,韵致怡人。校园广场上,“诗”“书”“礼”“乐”四石,似龙卧,似虎踞,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诗书礼乐易春秋,琴棋书画赋新篇,让儒雅之风瞬即穿透您的心扉;一楼大厅里,浓缩着学校文化精髓的巨幅砂岩画,在一片“竹韵书风”中引导师生学承天地人事,内育生命自觉,滋养童贞于诗乐中,绽放自我于天地间;主题景观布局精妙,诗词歌赋园处处透射着悠悠中华文化的浩然与厚重,让人在这方寸之地穿梭于先秦两汉,漫步于盛唐繁宋,神游于四大名著,恍如置身于古典文学殿堂。名家对影院则尽情诠释着苏东坡的洒脱不羁,李白的豪放奇伟,李清照的清丽婉约……

二、内容

(一)着眼《少儿国学》课程的顶层设计。

1、制订课程目标。2012年,学校统领性课题《为学生诗意人生奠基的学校文化变革研究》确立,通过一次次的挖掘、总结、借鉴、提炼、升华这一递进的思考过程,最终确定了目前学校办学理念——为诗意人生奠基。核心文化、诗意校园、诗意管理、诗意课程、诗意课堂、诗意教师、诗意学生、诗意家庭等都形成了文化特征,提炼了构成要素。《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团队在专家的引领下首先对“诗意学生”进行了“养成形象描述”,对应这个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目标的综述;然后分解为年段目标;最后形成单元主题式课程框架图。

《少儿国学》课程总体目标: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增强爱国热情,获得中华传统文明的情感体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领略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最终形成开拓的视野和人文情怀。

2、制订系列教材的开发进度。

根据课程目标,我们确立了《少儿国学》课程的体系,并制订了《少儿国

(二)探索《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策略。

1、理念渗透:潜移默化、共悟共建。

(1)学习认识——“临千歌然后知雅意”。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国学经典承扬与人文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为诗意人生奠基的设想。那么,怎样使它成为大家的共识呢?首先组织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召开“小课堂,大国学”的校本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对课程基地建设的价值予以准确把握。再次,通过业务学习、“馨竹论坛”、校本课程专题研究活动,将论证所得传递给每位教师,将研究的美好前景广为宣传,使“知其雅意”后的龙小教师有所思,有所盼。

(2)专家指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顺利开展研究活动,没有一支具有国学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为此,我们系统架构了国学课程实施的专家“智库”,以帮助并定期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研讨,丰厚底蕴,扫除课程建设、实施中的阻碍,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

2、硬件打造:诗意环境、鲜明特色。

(1)完善已有的“诗书礼乐”广场、“诗词歌赋园”“名家对影园”三大板块的典雅布置,绿色营造,比德喻志,赋予物质建筑以德性的光辉。

(2)巧建“千年国学穿越馆”。学校图书馆是独立的四层建筑,借助现有与国学相关的书籍、板壁介绍,增添触摸屏,开发相关软件,建成灵动的“国学发展史”板块,让学生在阅读和探究中走进国学的昨天、今天,了解其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将四楼的“教师书吧”辟建出一处“国学馨香小屋”,老师、

学生均可畅游期间,享受咖啡、茶香,讨论、碰撞,感悟国学厚重的底蕴和品性。

(3)构建“七彩情韵廊”。各楼梯走廊展板主题化,教学楼之间的连廊以“经典滋养”、“诗意绽放”为系列进行分层建构。重点打造一楼文化大厅通向报告厅的“国学冲浪互动街”,分年级、分主题,让孩子们自由涂鸦,传递心声;发表新诗,交互点评;提问竞答,主动探究;书画飘香,一展风流。彰显童真童趣,让学生的国学之旅充满欢乐,富有情趣。

3、课程建构:统整探究、系统设计。

(1)系统梳理国家课程中的国学内容:整体地梳理小学阶段1-12册语文教材,对教材中涉及的古诗词内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古今贤文、成语以及课标中小学阶段推荐的70篇优秀诗文等进行归类,并对同作者、同主题内容进行适当拓展、整合重组,并按年段、内容、课型、教学形式、评价方式尝试设计校本化的课程指导纲要。

(2)拓展丰富校本课程中的国学内容:在学校原有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亲近母语》成熟成型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开发《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国学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哲学、伦理、道德、礼仪等丰富内容,着手编写国学课程序列校本教材,设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纲要。

(3)打通学科活动壁垒,实现双向滋养:我们还注重国学课程的实施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与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班队活动、学校课题的联袂合作,在各学科教学和活动中融入国学的要素,并能把少儿国学课程实施中积累的教学策略、活动机制、评价方式等有机迁移至各学科及活动,实现双向滋养。

4、灵动课堂教学,形成多元课型体系

我们将“灵动、开放”为核心要素打造少儿国学课堂教学,使师生能在平等地交流、自由地讨论、有效地合作、快乐地创造的基础上走向有向开放、有效互动、主动创造、生态评价。

(1)探究课型范式。

在前期的研究中,针对不同内容的古诗文,我们探索出了六种古诗文教学的范式,在后续的《少儿国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鼓励教师建构其他类型的国学经典教学范式,力求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诵读方法指导和自学方法的指导,重视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应用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探索课型范式,但是又不拘泥于范式,而是鼓励教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能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从而使国学的课堂呈现出“灵动、开放”的勃勃生机。

(2)变革教学方式。

我们将逐步形成具有龙小特征的观课、评课标准,加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有机关联,推进交往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多种教学技术,尤其要运用信息教学技术,尝试“e”学习,“翻转课堂”,建

成“国学学习检测一体化的网络平台”。

(三)创建《少儿国学》课程学习体系。

我们打通了课内课外的壁垒,建设了四大“国学风情区”:馨竹电视台、馨竹诗社、电脑室、报告厅。以此为阵地,精心建构“国学”专题学习与活动,形成创意活动体系,注重精英培养与群体培养双线的并重交叉进行。

(1)吟诵小课(必选)。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0:55—11:15这段时间,专门安排经典文化吟诵小课,各班按照自编的校本教材,利用吟、唱、画等多种手段使之成为全校学生诵读、记忆、欣赏国学经典和尝试创作的主阵地。

(2)馨竹之声(必选)。以“馨竹电视台”为舞台阵地,在每周五中午的12:30-12:50,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互动式的国学特色课堂展示和学习,以月为时间单位系列策划:

第一周和第二周——国学讲座,由语文教师轮流担纲,内容上将“三字经”“弟子规”等专著学习和“国学大家”“诗词流派”“创作指导”等国学常识结合,带着全校学生展开国学文化的探究之旅。

第三周——古韵新唱,由一位语文教师和一位音乐教师带着学生主持、学生演员指导全校师生吟唱国学经典篇章,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吟诵”的基地学校,主持学生的诵读和吟唱是摇头晃脑,古韵十足,全校同学更是群情响应,一时间校园里,让学生在上下互动,诗声朗朗,乐声飘扬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第四周——创作交流,这是孩子们“厚积薄发”的时刻。大家围绕一个主题,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低中年级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就写儿童诗,高年级的同学写格律诗,让孩子们品尝实践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记录下他们一路成长的足迹。

(3)情趣社团(限选)。亲近母语训练营——在年级校本课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学习,深入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馨竹诗联社——“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继续加强我校“馨竹诗社”这一国学课程实施的一块主阵地建设。加大以谢孝宠、陆士伟等市楹联专家、诗词名家的日常辅导频度,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国学知识的深度以及活动的丰富度,激发社员学经典,用经典,创经典的热情,也带动全校同学学习的兴趣。国学吟诵班——将“常州吟诵”与“古诗新唱”整合,常州吟诵传人秦德祥先生为座上宾,让学生在独特的韵律中感受经典的脉搏。

(4)特色创意活动。我们把国学研究活动延伸课外,在一系列极具特色和挑战的活动中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获得发展。

①考核评价型。“背诗大王”月冠军赛、年度冠军赛系列,第二学期“六一古诗游园暨考核活动”系列,第一学期元旦的“携手经典,传承国学叩响新年钟声”系列。

②展示汇报型。每学年开展一次“少儿国学阶段成果展示”。

③延伸渗透型。在校本课程“亲近母语”类中,展开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

④有向突破型。与学生发展处联合开展“班级午间项目课程”的研究,以国学为总体背景,引导“以班主任为关键人的教师团队”共同投入基于班级特点的国学子项目研究,实现点上深入,形成班级特色。

三、实施

(一)多方联动,提升品质

为了使少儿国学课程动态化地实施,我们搭建“交往、互动”的校本教研网络。

1、主题研究三级联动:以学校主课题《为学生诗意人生奠基的学校文化变革研究》为统领,以由校“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常州舣舟诗社会员”馨竹诗联社责任老师等组成的项目组系统展开,以师生个人或自组团队开展的微型课题拓展延伸或点上突破。

2、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显性的文本、图像等,形成《研究简报》、学期微课题研究的微报告、教材、论文等。

3、机制推动化归日常:以“每月论坛”、每月随机调研、期末展评等机制加强研究与日常实践的有机关联。

4、诗意联盟拓展视野:开展与周边有共同志趣学校的联合教研活动,与诗意结盟友好学校韩国心石小学进行有效的互访互学活动,积极通过之前来访的美国开米教授的桥梁作用与美国学校建立合作项目,以增进“诗意教育”的国际理解。

(二)强团聚力,成事成人

1、组织架构:以一向关注我校国学工作的省市诗教协会领导、史绍熙、丁芒、谷向阳等教育名家、诗词名家及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团队、南师大吴永军教授组成“智囊团”,进行高位引领。由校长、分管校长、校本特色责任人、教科室主任成核心领导小组;由校内各级楹联、诗词会员和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国学情趣社团责任人组成研究中心小组,由全体语文教师、校本教师组、对国学有造诣的家长校友组成实践推进基层团队。

2、分层培养:凭借专家智囊团的引领,培养领导小组的系统建构之功;凭借各级各类的比赛、论坛等活动培养中心组骨干的有机推进之功;以语文学科的吟啸杯素养大赛、面向全体课程实施教师的专家讲堂为平台,整体提升队伍的国学传递之功。

3、自主管理:管理实施重心下移,强调责任人与合作者意识,鼓励教师层面各种团队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以“国学小导师”“国学小导游”等校级岗位和活动中的动态生成性岗位,如“国学小考官”促进学生的管理参与,激发主体意识。

(三)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制订“诗意规程”。

2012年以来,《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团队以以特色课程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明晰。在2014年度,《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建设团队在南师大吴永军教授的引领下,分层逐步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了“诗意规程”的制订

与论证。语、数、英、综合各学科纷纷建立了本学科的“诗意规程”并积极实践。

四、成果

(一)显性成果

1、理论成果:校长、行政团队、全体教师围绕《少儿国学》课程建设相关主题已有数十篇论文在省市区发表、获奖。通过《少儿国学》课程基地的建设,明晰了“诗意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少儿国学》的育人价值不断获得提升和放大,探索出从古诗文课题成果——《少儿国学》课程——“诗意教育”特色的学校课程建设路径。

2、实践成果:

(1)出版学生创作诗集《雏凤鸣春》,二度出版低中高三个年段校本教材《童声古韵》。

(2)学生屡次参加“中国楹联学会”、“常州苏东坡诗词学会”、“中天钢铁诗词创作大赛”获奖;在《中国楹联报》、《常州晚报》等刊物发表诗作多达数百首。

(3)获奖情况:《古诗文阅读自编校本教材》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隐性成果

一是立意高远。《少儿国学》课程以经典古诗文为主要内容和载体,让小学生从小就亲近国学,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文化滋养,感受文化力量,培养家国情怀。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中华文化中有着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国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软实力。让血脉永远延续,让根基永远坚固,让世界从中华民族的后代身上看到中国的软实力,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二是课程建设规范。既是课程,就得遵循课程的基本规定性,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少儿国学》课程设置了总目标,并分设了三个年段的具体目标。无论是古诗还是古文,都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形成了内容框架,彰显了国学的大体风貌;提出了教学建议,而这些建议又是紧紧围绕古诗文课程的性质提出,尤其是突出了价值性、内涵性、综合性和体验性;规范了评价要求,从评价功能、评价方式、评价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这些规定体现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义,让其成为真正的课程。

三是儿童视角。国学,历史悠久而遥远,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成为一大难题。《少儿国学》课程紧贴“童声和喜欢”这一核心要求展开:培养诵读乐趣,乐人与人交流分享,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和格言警句。

此外,在加强诵读、背诵的同时,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的激情。从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就拉近了儿童与历史、与古典的心理距离,让儿童在古典与时代的交融中徜徉,唱响了他们自己的“童声”。

四是互动方式。师生互动注重的是双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亲子互动,注重的是阅读中的愉悦和共享;即使是自己阅读,也注重于古诗文的互动,从与古代文化的对话中,领会、体验、感受。这就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正是所有人的合唱——中华优秀文化的合唱。

小学学校工作亮点

小学学校工作亮点 锐意进取提升内涵发展凝心聚力打造办学品牌——学校2013年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思路城西区兴海路小学小学工作亮点北区小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亮点本学期,学部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部直接领导下,强化学部特色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具有以下亮点和特色:一、工作的亮点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和谐共事,大小事务共同决策,群策群力共谋学部的发展学部领导工作勤奋、严谨、务实,以规范管理为模式,塑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时刻把教学放在中心地位1、学部领导亲力亲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随时听课,随堂评课,全程跟踪,课后交流反馈的系列化听课方式通过领导与教师面对面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意见交流,快速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学期进步最大的是汪花蕾老师,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相比有大幅度的进步两学区排名及格率第一,及格率100%,消灭不及格;平均分第二;两名学生获数学满分2、学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推门听课40余节王晓丽主任经常亲自主持教研活动,对学部每个教师的教学情况了如指掌,并及时进行中肯的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内化教学的新理念,不断提升业务能力3、重大教学活动亲自指导、策划收到很好的效果本学期学部组织参加佳市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教师们的精彩展示受到专家的高度高度赞扬时家庄联小学校工作亮点简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汇报材料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汇报材料吕村镇张中上学校 一年来,我校在教体局、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团结一心,求真务实,聚精会神干事,踏踏实实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下面,我就本校一年来工作情况做一下简单汇报: 一、德育为首,促进教育本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几年来,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从无到有,并逐步形成规模注重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道德、理想等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规范了学生言行,加大对班主任管理力度,严格考核,增强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这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多项生动的德育主题活动“庆祝五一”主题教育观摩活动、“问候他人,感恩父母”感恩活动、“庆六一”活动、“庆教师节”活动、“庆国庆”活动、重阳节活动等大型节日活动以及读书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等主题活动同时,学校还邀请了法制副校长校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普法德育教育学校还十分重视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把它视为德育的另一大阵地,在每周一或者重大节庆时候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并且要求全体师生参与,做到严肃认真;在国旗下讲话中,都要做到主题鲜明,最好能结合时政和节日,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所有讲话稿都有记录在案另外,我校还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学生多元化评价学生,让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

传承忠孝、武术文化,创建传统文化特色校 中国是一个讲究忠孝的国度,宗圣曾子有“忠孝合一”的观点,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并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他对国家、对朋友也会这样,这就是忠孝合一。“仁以孝为先”这不仅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找到了人道意识培养的起点,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要求他(她)去博爱他人呢。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作为介子推的故里,又临近海龙武术学校,我校将这两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2015年4月22日,马和乡政协会议上,乡党委、政府听取了中心校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壮大马和文化产业的提案,作为马和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在中心校吴校长思路的带动下,抢抓机遇,充分挖掘当地“介子推”这一独特的忠孝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让师生在马和中学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的浓厚忠孝文化氛围,打造置身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琳琅满目的忠孝文化教育熏陶环境。比如设置了忠孝壁、古代历史忠孝长廊、当代道德楷模长廊、最美乡村教师长廊、新二十四孝长廊、忠孝诗词古语板块等六大主题的忠孝板块。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将介子推生日或者清明节确定为“忠孝文化节”,举行大型参观介庙活动。开展<夸夸我村某某>演讲或征文活动,发现各村道德模范,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将介庙、介林定为青少年忠孝德育教育基地,亲子感恩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实践学习、旅游参观。并让学生写读后感、组织演讲赛、故事会。努力建设“忠孝传统文化”示范校,进行高标准规划,从校园版面,文化长廊,活动,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从硬件、软件方面成系统创建,着力打造全市范围内的“忠孝文化”教育示范校 我校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与海龙武校合作,以新高度,新思路,新举措,携手开始打造武术特色校。整整一年时间,全校学生,利用每天下午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学生集体学习了一套段位拳。让马和的中学生成长过程接受武术滋养和熏陶,以武习礼,以武强身,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两名学生参加了中国

学校特色、亮点汇报材料(特别好用)培训讲学

用心抚育幼苗,让爱注满校园 岚皋县滔河九年制学校占地17388平方米、建筑面积7182平方米,绿化面积10310平方米。学校共设九个教学班,有在校学生四百余人,地处偏远的滔河九年制学校明显呈现出寄宿学生为主、留守儿童多等特征。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得舒心、让家长放心,同时让教职工在相对边远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得安心,学校提出“爱心学校”定位,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播撒爱心·构建和谐·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致力构建“充满文化的校园、充满爱心的教育、充满欢乐的学生”的特色学校。滔河九年制学校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爱心学校”办学特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 一、注重强化制度保障,凸显“爱心” 学校确定“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办学思想,同时学校重点提出三个“关注”:一是关注教师超常发展,在机制上注重优秀教师的奖励,评优评先、进城考核机会倾斜,体制上实现教师专业提升、骨干培训及保障;二是关注学生健康发展,以课程实施、教学质量提升、系列“爱心”活动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关注学校特色发展,强化校园环境建设、塑造校园文化、突显教学办学特色。为确保朝着既定的办学特色方向发展,学校还制定了“四带头”办学举措,即:带头管理,深化管理细则;带领教师,彰显爱心育人;带好学生,培养责任意识;带动学校,创建学校特色。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爱心”。 为营造充满融融爱心的校园氛围,我们着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文章。一是在班级和校园环境布置上,力求使每块墙壁都会说话,通过粘贴温馨提示标语、设立文明风采展示园地等形式,用心发现、挖掘身边的“爱心大使”,通过事迹展示,让爱心互相传递,相互感染,形成“爱心教育”的氛围。二是在绿化美化环境上,我们将校园绿化按班级分片负责,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培育护理,并定期开展评比活动,

中学特色亮点简介

推进均衡发展,创建精品学校 ——XXXX中学均衡发展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XXXX中学始建于2010年8月,自建校以来,学校以“给学生最美好的经历,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为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个性鲜明”为培养目标,实施真情教育,特色教育。全体教职工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近5年中,学校先后获得XX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XX区平安单位、XX区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完成工会目标责任书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教工之家、共驻共建先进单位、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教学质量进步奖、区级“示范性和谐校园”,市级标准化学校、省级“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国家关工委、国家司法部授予我校”优秀组织单位”等47项荣誉称号。 一、优质高效的五环节教学 为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学校制定了《XXXX课改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以课前预习、课内检测、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提优补标为步骤的“五环节”课改模式,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凸显“五环节”教学模式,展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把打造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XXXX中学课堂评价方案》,明确了以合作小组个体评价、课内检测评价和作业评价为内容的课堂评价体系,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稳步实施。 为发挥课堂主阵地的堡垒作用,校级听课团、年级听课团会同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不定期推门听课、评课,及时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五环节教学模式理解不透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促其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听课监控,基本消除了无教案上课、随意调课、不按照精编的教案上课等不良现象,使教 1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篇一:学校亮点及特色工作总结 学校亮点及特色工作总结 西宁八中 创建学校特色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教育和氛围,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促使学生身心和学习各方面健康成长和进步。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以本地文化资源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学校特色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十分钟思想教育 具体内容为:(二)《心桥》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教育的新举措。 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联系工作,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制定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心桥》联系本实现家校信息沟通与思想。规定每周交流一次,家长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在校在家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双方对学生写上激励性语言。交流工作已在师生、家校之间架起了一道心灵、情感和行动相互交流、比才相依的彩虹。增进了了解与理解,加强了友谊,实现了教育孩子的共同愿望。 (三)梯队培养计划,形成教师成长链——教师定位培养的实施。在成功教师的打造中,我们 更关注的是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结合,学校在结合教师自订的三年发展目标基础上,为每位教师量身定进行培养,让每位教师知道我该往哪里走,怎么走。 1、新教师——三“入”培养,帮助成长。我们对新分配教师和调进的教师,从师德修养、学校教科研工作、教育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培训,通过沙龙互动、座谈、讲述故事的形式,让每一位新教师先“入格”再“入门”争取早日“入道”,在平实而又鲜活的生动事 例中感受到博爱教师的智慧和职业的幸福。 2、青年教师——目标明晰,以赛促培。为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每年都进行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的方式,为他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实践的平台、研讨的平台、展示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舞台让青年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好,成长得更快。 3、经验教师——分类推荐,经验共享。为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 教学一线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学 校还定期开展优秀教师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优秀教师教学特色展示会,使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形成、完善和升华自己的教学特色。 4、顶尖教师——个性舞台,特长展示对于学校的特级后备教师,我们着力打造,搭建平台, 充分展示教师的优势,比如举行了付永华个人绘画展,王乃菊个人教学风格研讨等,让这些成 熟的教师有更多的空间和舞台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提高知名度,为这些教师真正成为博爱名师提供绿色通道。 (四)西宁八中小班化“35+10”课堂教学模式和“六个十”教学常规要求。 本年初,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根据《西宁八中小班化教育》课题(二期)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35+10”课堂教学模式(“35+10”即35分钟授课,至少10分钟课堂检测)、“六个十”(一节课10人次提问或回答问题,10人作业检查,10人次课堂展示,10 分钟课堂练习,课后10人作业面批,10人次学习辅导)教学要求,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 行为,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务处、教研室首先组织部分教师对“35+10”课堂教学模式、“六个十”教学要求的可操作性进行论证讨论,并由赵杰、丁建芳等老师上了研讨课,对于两 个课例,各教研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措施,自此,“35+10”课 堂教学模式、“六个十”教学要求在我校全面推开。2011年中考,证明了我们决策和教学改革 方向和方法的正确性,学校顺利完成了课题既定的发展目标。(五)地区中小学联动,共同提高。 为解决《西宁八中小班化教育》课题(二期)的要求中“我校学生全部学习任务需在学校完成”的问题,学校班子又与南川地区两所小学联合开展学区教研,开展《运用“国粹”资源,提

精品—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精品—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分享的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本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圆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学校特色,很多亮点工作让人耳目一新,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周转房及其附属工程建设如期顺利完工。根据工程进度,我校预计于xx年12月1日周转房及其附属工程全面竣工并入住。在此之前,我们与施工方紧密配合,多方督促,周转房室内装修终于于11月底竣工,前后堡坎、排水沟、梯坎、地坪等附属设施也都如期完工,于12月1日老师们高高兴兴的搬进了新居,住宿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二、校园文化建设再上台阶。我们完成了一园一廊一梯文化建设。在校门外长达47米的梯坎两边画了20余幅图画,大多是三庙的名胜古迹;在教学楼后长30多米的走廊两边做上了文化,左边安装了8个巴壁书架、下边安置了板凳,把学校图书室的很多书籍请了出来,学生课余时间坐在这里休息、读书,很是惬意,右边是五十余平米的石墙,我们粉刷装修后做成师生的才艺展示墙,很有气势。此廊命名为三行廊;我们把教师宿舍后边一个废弃的荒园开辟出来,中间做了一个茅屋顶的亭子,亭子周边安置了座椅,亭子四周开辟了八块园地,里面种植了油菜、胡豆、沙参等作物,围墙顶盖了茅草,粉刷了围墙边墙壁,在墙壁上画了十多幅关于农耕的粉笔画,安装了4个书架,里面摆放的是关于农耕的书籍,园的开阔处我们摆放了车轮椅子和桌子,安装了秋千,此园命名为三乐园,学生课余时间来到这里荡荡秋千,给农作物浇浇水、捉捉虫,读读书,身心愉悦。一园一廊一梯文化建设完工后,学校的育人氛围再上台阶。 三、我们改革了学生伙食团操作流程,学生不洗碗,由学校聘请工人洗碗,学生将碗筷收进厨房后,就彻底的打扫好食堂。这样既保证了碗筷的干净卫生,又使食堂周边的环境更加整洁干净,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重新规划了教师办公室,购置了崭新的办公桌椅,我们征求老师的意见,办公桌既可以办公、又能摆放图书和电脑,一桌多用,非常舒适。开设了几个工作室:书法室、美工室、棋牌室等,对培养学生特长大有好处。 五、改革了颁奖方式。以往颁奖词都是老师包办,现在我们进行了改革,教师给学生写颁奖词,学生给教师写颁奖词,这样对教师的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长征小学xx年秋季工作亮点汇报本学期,我校在江北中心校的领导下,沿着学期初制订的目标,在学校教学质量、班子建设、教师队伍管理、常规管理上狠下功夫。各项工作上下一盘棋,扎实开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现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我们的成绩: 1、多方争取,协调关系,改善办学条件。 本学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心校领导的帮助下,争取了2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对400多平的校舍进行了全面维修,硬化了190多平的路面,新修校园排水系统100延长米,新建了40多平的会议室,40多平的厕所进行了旱改水工程; 争取了一套价值3万多元的多媒体设施; 争取了一套价值2万多元的运动健身器材进行安装; 添置了一部分办公硬件设施; 初步对班级文化进行了建设;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

传承忠孝、武术文化,创建传统文化特色校中国是一个讲究忠孝的国度,宗圣曾子有“忠孝合一”的观点,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并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他对国家、对朋友也会这样,这就是忠孝合一。“仁以孝为先”这不仅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找到了人道意识培养的起点,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要求他(她)去博爱他人呢。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作为介子推的故里,又临近海龙武术学校,我校将这两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2015年4月22日,马和乡政协会议上,乡党委、政府听取了中心校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壮大马和文化产业的提案,作为马和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在中心校吴校长思路的带动下,抢抓机遇,充分挖掘当地“介子推”这一独特的忠孝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让师生在马和中学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的浓厚忠孝文化氛围,打造置身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琳琅满目的忠孝文化教育熏陶环境。比如设置了忠孝壁、古代历史忠孝长廊、当代道德楷模长廊、最美乡村教师长廊、新二十四孝长廊、忠孝诗词古语板块等六大主题的忠孝板块。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将介子推生日或者清明节确定为“忠孝文化节”,举行大型参观介庙活动。开展<夸夸我村某某>演讲或征文活动,发现各村道德模范,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将介庙、介林定为青少年忠孝德育教育基地,亲子感恩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实践学习、旅游参观。并让学生写读后感、组织演讲赛、故事会。努力建设“忠孝传统文化”示范校,进行高标准规划,从校园版面,文化长廊,活动,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从硬件、软件方面成系统创建,着力打造全市范围内的“忠孝文化”教育示范校 我校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与海龙武校合作,以新高度,新思路,新举措,携手开始打造武术特色校。整整一年时间,全校学生,利用每天下午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学生集体学习了一套段位拳。让马和的中学生成长过程接受武术滋养和熏陶,以武习礼,以武强身,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两名学生参加了中国

校党支部工作特色及亮点汇报

校党支部工作特色及亮点汇报 校党支部工作特色及亮点汇报 **——**年度,我校按照区党工委的要求提出“建立模范支部,成为模范党员”的三年总目标。支部紧紧围绕“壮大支部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员义教助学志愿服务”以及联合其他组织共同发展学校等几个重点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些做法和亮点简要汇报如下: 一、“规定动作”标准化,长效化。 1、规范阵地,壮大党员队伍。 随着**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近三年新增教师50余人,新生力量在不断壮大。因此抓好党建工作树立支部形象非常重要。首先,学校在场地紧缺的情况下排出一间多功能综合教室作为“党员之家”,备齐设备,制度上墙,使得阵地更加标准规范。 接着是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思想成熟的积极分子适时纳入到党组织来颇为重要。去年支部又有两名同志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使我们在民办学校里的党员人数增加到21人。(其中行政占30%、骨干占30%)这些中坚力量和新生力量在教师群众中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成为**校园和谐的促进者和排头兵。此外支部党费收缴工作,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还有关心离退休党员教师的生活,提高我校各项待遇等,力争使支部真正成为有积极进取、乐于奉献、肯全力付出的教师成长的教育园地和自我成长、完善、发展的归属地。 2、加强xx,贯彻整风精神。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尤为重视。学校按照区党工委的工作安排部署,利用每周的行政会和教职工大会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和学习内容,制定并出台相应制度、细则和奖励方案。例如依据“四风要求”的《**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抓住教育实践活动出台的《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实施方案》、《党员教师积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汇报2篇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汇报2篇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汇报(一) 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各项活动为载体,积极提升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在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呈现出了特色足、层次明,亮点多的工作局面。现将我校特色亮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提出的学习赛课练内功、读书养性强素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校制定了四个一助推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一是每周安排一节骨干教师挂牌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挂出牌子,敞开大门,让全县同行、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去听、去评,以常态化的开放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大提升。二是每周安排一节青年教师锤炼课,让青年教师把自身掌握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展示出来,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同学科教师通过听课、评议、分析,及时诊断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夯实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帮助青年教师发现不足、减少失误,使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老师在活动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三是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学校设立专门的推门听课评价表,要求各处室副主任以上学校领导每周推门听课至少一节,并针对本节课进行评析、指导,进一步促进常态课水平的提升。四是除学校安排的挂牌课以外,各年级组每周再安排一

节组内挂牌开放课,使每位教师都有对外亮课的机会,以常态化的开放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电视录像学、集体备课议、师徒结对帮、校本教研磨、联片教研比、城乡交流促、大型比赛评、专题研讨推等办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各类课堂教学大赛获县级一等奖5次,市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省级二等奖1次,国家级一等奖1次。教师课堂教学课例评选获得了4个省级二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个市级二等奖。学校连续四年在全县教学质量抽测中荣获第一,并获教育局颁发的教育质量优秀单位奖,两次被教育局命名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二、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在抓常规课程开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学校将每周星期三下午确定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分艺术特长型、综合实践型、体育健身型三大类,开设了口琴、笛子、电子琴、小号、舞蹈、书法、绘画、刺绣、制作、篮球、乒乓球等20多个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真正实现了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艺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近年来,有200多名学生在市、县计算机、声乐、器乐等大赛中获奖,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声乐、器乐小学组团体一等奖。在纪念建团91周年、五四运动94周年青少年大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20**年广场文艺演出都

学校工作特色亮点的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特色亮点的工作总结 创建学校特色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教育和氛围,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促使学生身心和学习各方面健康成长和进步。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以本地文化资源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学校特色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十分钟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十分钟思想教育”是颇具我校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规定每天下午1:50--2:00 为十分钟思想教育时间,这段时间既是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间,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学校秉承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举办“主体型、互动式、体验化”的班级德育活动,并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重点,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德育“活”起来、“动” 起来。每天的教育内容不同,这样,在我校每天都有养成教育的内容,使10分钟思想教育成为我校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特色项目。 具体内容为: (二)《心桥》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教育的新举措。 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联系工作,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制定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心桥》联系本实现家校信息沟通与思想。规定每 周交流一次,家长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在校在家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双方对学生写上激励性语言。交流工作已在师生、家校之间架起了一道心灵、情感

和行动相互交流、比才相依的彩虹。增进了了解与理解,加强了友谊,实现了教育孩子的共同愿望。 (三)梯队培养计划,形成教师成长链--教师定位培养的实施。在成功教师的打造中,我们更关注的是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结合,学校 在结合教师自订的三年发展目标基础上,为每位教师量身定进行培养,让 每位教师知道我该往哪里走,怎么走。 1、新教师--三“入”培养,帮助成长。我们对新分配教师和调进的教师, 从师德修养、学校教科研工作、教育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培训,通过沙龙互动、座谈、讲述故事的形式,让每一位新教师先 “入格”再“入门”争取早日“入道”,在平实而又鲜活的生动事例中感 受到博爱教师的智慧和职业的幸福。 2、青年教师--目标明晰,以赛促培。为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每年都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的方式, 为他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实践的平台、研讨的平台、展示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舞台让青年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好,成长得更快。 3、经验教师--分类推荐,经验共享。为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 能手、骨干教师在教学一线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发展,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学校还定期开展优 秀教师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优秀教师教学特色展示会,使教师们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进一步形成、完善和升华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校基本情况和亮点特色及发展方向汇报材料-汇报材料.doc

学校基本情况和亮点特色及发展方向汇报 材料-汇报材料 学校基本情况和亮点特色及发展方向汇报材料一、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30年,原为私立回民小学,经过不断发展,现为公办九年制学校。该校地处***区太京镇***村(回民聚居区),是***、尹家庄、窑庄等多个行政村儿童就读的一所小学,也是太京镇东南两片二十多个行政村少年就读的一所初中。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1个、小学教学班6个、初中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519人,其中小学生231人,中学生388人;教师55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3人,中学专任教师32人,学历合格率均为100%。校园面积16.8亩,校舍建筑面积3288平方米,生均7.6平方米。 二、布局调整 学区通过布局调整,银坑、盘头山、张吴山、何家庙四所小学的全部学生以及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安置到***学校就读,经过优化整合,我校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灾后重建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平房教室,教师宿舍及围墙等建筑,经专家鉴定,学校平房教室及教师宿舍为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学校教学楼需改造、加固、维修后使用。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同志视察灾情来到***,了解到我校的困难,北京市红十字会为学校捐赠210万元,区财政配套90万元,新建三层双面框架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内设教室16个,办公室8个。教学楼工程于2009年元月31日动工建设,4月28日主体封顶,7月31日完工,现已投入使用。北京市红十字会看到我校教学楼建设进度快、质量好,同时了解到寄宿生租住民房的窘境,聆听了寄宿生的种种困难,又给我校捐赠195万元,新建3层框架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1191.96平方米;2010年7月1日开工,现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又对综合楼进行了改造、加固、维修,重建了围墙,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了校舍前院。 潘石屹先生知道我校厕所年久失修且经历地震已成危房的状况,为我校捐赠22万元,建砖混结构“美德卫生间旱厕”一所,该厕设计新颖、卫生环保,既解决了我校全体师生入厕的问题,又成为对学生实施美德教育的平台。 四、亮点特色 1、5.12地震后,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露天、帐篷、活动板房中上课,有效的保证了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2、灾后重建,全体教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与建校,有效的协助了校舍的建设、亮化、绿化、美化工作的圆满完成。 3、我校在重建过程中,有意的渗透着一种人性光辉和人文关怀,把人身处其间的安全性,舒适感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了关注。大到教学楼颜色的确定,小到一棵树的栽种都进行了认真

近三年学校特色工作亮点

平河中学近三年学校特色工作 平河中学自1969年建校以来,在县委政府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创造一流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得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实施素质教育,勇于改革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办学品味,现已成为商都县小学教育的一面窗口。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下,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实效课堂。学校以学生的“兴趣活动”为载体,从而拉动学生全面发展,以“高起点、高质量、创特色”为宗旨,以“一流管理”做保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先后四次荣获县级“学校管理先进集体”,我校刚刚接受了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验收,力争把我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一流学校。 一、建设校园文化宣传栏,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边境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国门学校作为国家教育形象的对外代表,国门学校作为我国边境教育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国门教育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因而,边境国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学校相比,在校园环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上更为迫切地需要传承国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过去的2015年里,我校充分利用我校校园地理优势

为我校建立了一道160多米的校园文化宣传栏,充分体现了边境国门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在改善办学条件、美化育人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 明建设。学校开展了校园民族广播操,组织学生开展了“元旦”、“五·四”等文艺展演庆祝活动。 二、积极开展学生晚饭后室外读书,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让读书成为每位学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我校有一道奇光,那就是每天晚饭后的校园里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朗朗书声,处处都能体现育人氛围。除此之外我校的读书角、班级文化不断更新内容,随时展示学校的读书成果和学生读书活动。每个班级精心刊出每一期黑板报、学习园地,总之,营造书香环境,共建精神家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得到审美的启迪。 三、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劳动意识 随着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食堂后面建成了一块独立、专门的勤工俭学基地。利用这个基地,我们进行人工绿色蔬菜、瓜果种植。为学校食堂提供新鲜蔬菜,对学校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蔬菜、瓜果成熟后,直接全部供应给学校食堂,一方面食堂降低了成本,同时又获得了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解决了学生吃菜问题;另一方面学校针对校园的绿化美化实际,栽种一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两篇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两篇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篇一 2019年度,作为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罗江中学,“守初心、担使命”,在青年教师培养和学生多元化发展方面,硕果累累。 一、多措并举,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一)新教师入格课,成长的起点。 新教师入格课大赛,全面展示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潜力,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三六九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师徒结对,传承不断。 在2019年度青年教师帮带工作启动会上,唐启纲校长再次对“师傅”和“徒弟”们寄予了殷切希望,他要求:“作为师傅,需言传身教,在师德、教学技能、学生管理等方面做出表率作用;作为徒弟,要摆正心态,虚心请教,夯实基础,博采众长,提高技能,由成熟走向卓越”。 (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力无限。 “它山之石,学而知不足”,“请进来、走出去”是罗江中学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方略。今年,学校共派出180余人次赴衡水中学、昌乐二中、华师大附中、成都石室中学、乐山一中等省内外知名学校跟岗培训或学习。共邀请了成都、绵阳两地名师6人次来校开设讲座。 (四)青年教师研修班,为青年教师充电。 3月6日,罗江中学第三期青年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敬之楼101会议室隆重举行,共有35岁以下青年教师53名参加。 (五)“智慧课堂”,跟上时代的步伐。

引入智慧课堂,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让课堂生成更加充满吸引力和多元化,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 (六)同堂竞技,在赛道上成长。 2019年10月,我校张腊梅老师代表德阳市参加四川省初中物理优质课展评,荣获一等奖,以绝对优势夺魁。 10月11日,在四川2019年高中地理优化培训暨高考备考研讨会上,易闻文老师展示的省级示范课获得一致好评。 在德阳市优质课比赛中,我校选手刘自春、胡蓉老师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凭借个人实力斩获一等奖,另有3人荣获二等奖。 在罗江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成绩遥遥领先,9人荣获一等奖。 二、放眼未来,拓展学生多样化成才途径 (一)志存高远,圆学子“科技梦”。 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纸桥比赛、机器人比赛、三小制作等,一系列科技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研学旅、高校科学营、志愿者活动,让我校学生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和知行合一的人生追求。 魏思宇同学的科技作品荣获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易昭阳同学荣获四川省中小学机器人暨创客大赛高中组超级轨迹赛一等奖并荣获德阳市第十五届科技创新市长奖。 (二)体育强国,圆学子“冠军梦”。 学校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2019年,学校代表队荣获德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特色建设亮点建议及意见

学校目前现有的特色:学校德育教育是以“五星班级”评选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五星班级“的评选,主要体现的是让在校的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指导纲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不断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认真学习意识,促进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校风校貌形成。尽管实施有相当长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给学校德育管理带来一些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要让师生认识到五星班级评选的重要性,它是班级集体类荣誉评选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关班集体类的评选 以及班主任工作类型的评选,都要 、 与”五星班级“做荣获的层次挂钩。班集体的管理上不去,即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是名符其实的五星班级。其次是评价体系的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时效化。既然是评选,那就要公开透明公正,参与评选的大部分是学生,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评选,不受干扰,不受其他因素的诱导。这其中也要把握评选内容的方向性。例外,应该增设展示平台,每次检查完毕之后及时公示。再次,提高“五星班级”在学校对教师评价体系的中所占的的比例,让教师重视对学生对班级的管理的重要意义,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能与教学齐头并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全面素质。 下一步我认为以: 深化学校美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内容的七小特色德育教育文化。核心词(德得)德:品德、道德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忠孝仁义)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现在孩子们从小听故事从米老鼠、唐老鸭、天线宝宝、奥特曼等,我们那些传统美德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却很少听,这样,奉献、包容、礼让等传统美德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更不说成年之后将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学校特色、亮点

学校特色、亮点 《学校特色、亮点》希望对网友有用。学校特色、亮点 学校特色、亮点、创新工作汇报材料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小班化教学成为我校工作的特色、亮点。20XX年我校被定为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经过不断的探索、改善、提高,小班化教学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本着“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河沟小学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凸显河沟小学特色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校始终坚持,环境优美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开春我校对校园进行绿化,能种花的地方种花,对原有的花木进行精细修剪。今年10月份学校和村上积极联系,争取村上的支持对操场裸露地域进行硬化,使师生们感到自己的学校是一个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幽雅,生活学习在这里很美很和谐。另一方面,努力创建具有特色校园文化环境。我校开学就投入到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范文写作面对有限的学校资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校走廊上张贴名言警句,在操场的围墙上喷上运动的图案和标语,体现出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在这种校园文

化的熏陶下,我校的教育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 果。 二、探索小班教学模式,形成“河沟”特色教学(来自: 精品) (一)对班级内课桌的摆放做了调整。 各年级根据学生的人数对课桌的摆放做了相应的变换和调 整。各年级课桌的摆放都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是二 人或四人一组。但课桌的摆放形式也是比较灵活的,有时可以根 据学科的特点随时调整摆放的方式。总之,摆放的方式变传统的 师生单向为主交流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和群体,群体和 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同时 也方便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二)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增添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优美的班 级环境建设,适合小班化教育的教室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 资源。教室是师生共创共享,灵动成长的家园,因此我们动员师 生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打造自己班级的文化环境。 1、教室环境布置体现审美要求。 教室里的布置,大体都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形式上的美感, 即教室的空间大小与学生人数相当,课桌椅摆放有序;二是气氛 的感染,即通过花盆、书画、手工制作,名言警句、古诗词等营 造出一种体现班风、最全面的班貌和相关学习要求的气氛,培育 一种“小班化精神”。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最新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总结最新 一、以管理思想统领工作思路让系统思考结合精细管理 再学彼得圣吉博士《第五项修炼》,让我们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学校一盘棋,全凭人提气”是需要系统思考的,人是第一要义,我们紧紧把握这一要义。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把人的工作作为第一重点,要想学生爱学、乐学,就要教师爱学、乐学,爱教、乐教。努力构建阳光教师、智慧学者,这需要多方面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校本教研培训的实效性。 我校在去年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来全盘考虑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阳光教师、智慧学者。校本教研培训真正以校为本,研究学习校本理念的专题会,老师们把“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三个要义深入教研培训中。 如:今年的校本教研培训中,我们安排了固定的“班级管理论坛”(全体教师参与,人人去谈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任课教师和非任课教师的协商,使全校教师都成为每一个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示范和监管,改变了学生只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现状,产生了“六部一角制”,实行“长官制度”等好的班级管理方法)。 “教师师德演讲会”、“教师心理座谈会”(领导班子成员做了《浅析产生“体罚现象”的教师心理及对策》讲座,

从教师心理疏导和情感体罚方面比较深入地进行了分析和启发,从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技术,用心理学驾驭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几个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较好地消除了隐形体罚和情感体罚的产生)。 同样也根据教师提出的困惑,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呈现教育的合力。 一本教师培训卡,记录了教师成长发展的自我规划、培训记载、自我反思、教师成果、荣誉记录、六个一、教师评价、校长导评等内容,使其成为教师一年来的学习记录、思考记录、成果记录、提升记录、引导记录的资源。 我们为教师铺设轨道、指点成长,以管理思想统领工作思路,让系统思考结合精细管理。我校在编教师24人均大本在读,其中10人已取得毕业证书。教师们还在今年完成了校本课程资源包《开启数学思维的金钥匙》和《阅读欣赏》,正在交替实施,同时下一步要考虑富有探究性和深度思考的活动课程资源建设。 二、以点带面以面带面 管理中的以点带面是常用的办法,面上工作的提升是每一个点的提高所影响的,点面结合是更加有效的,使管理扁平化,呈现出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服务功能。以面带面却是新收获,用一个面上的工作去带动其他几个面的工作,效果却也不错。

中心小学基本情况及特色亮点

翟家所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特色及亮点 翟家所镇中心小学在党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部门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学校一班人积极走教改之路,团结协作,务实求新,勤奋刻苦,乐于探究,较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在我督导的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学校从各方面发展得到了提升还恳请各位领导能够明察秋毫,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并用以具体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84年,原址在翟家所北山脚下,校门前是312国道,学生上下学都要横穿国道,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鉴于这个原因,上级领导决定整体易地搬迁。在各级领导的大办支持和亲切关怀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所新学校于2011开工建设,2013 年6月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200多万元,学校占地面积1340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6364平方米。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红领巾广播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教研室等教学及辅助用房配套齐全;学生宿舍、餐厅、锅炉房等生活设施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 我们学校是乡镇中心小学,服务半径40公里。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337名,寄宿生25名。学校有一支年轻能干、结构合理、德才兼备、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师33人(女17人),其中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3人,中师学历

3人,学历合格率100%;一级教师及以上18人,二级教师15人。我校一直把“育名师,塑英才”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目标。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训一体化,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梦想课程、组织听评课、赛课及教师技能大赛等教研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到目前为止,教师中有7人次被评为“市县园丁”、“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辅导员”、“市优秀班主任”;有2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有4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开展和研究省级重点课题1个。有梦想种子教师7人,其中一名教师经过全国选拔到马来西亚进行考察学习。 二、学校特色 1、管理特色:我校的管理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建好一套班子,坚持两个第一,突出三个育人,实现四个优化。 坚持两个第一,即:安全第一——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质量第一——优质、高效、诚信、持久。 突出三个育人,即: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实现五个优化,即:优化环境——创设宽松、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 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 优化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优化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 优化课程——重视文化课程,打造地方课程,推行校本课程。 2、创建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