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频振动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频振动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频振动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频振动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比较法中频振动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6)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2)

十一、结论 (13)

十二、附加说明 (14)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为了加强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满足本地区中频振动台量值传递的需求,特建立本计量标准。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工作原理:本标准装置是由标准振动套组、电荷放大器、标准振动台系统以及振动分析仪等附件组成。采用比较法,将标准传感器和被检仪器刚性联结在一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中心,选定参考频率和参考加速度以及电荷/电压放大器在规定档位时,测出被检仪器的加速度、频率以及位移输出值。其原理图如下:

检定方法是将被校传感器与标准加速度计“背靠背”的安装在振动台上,采用“比较法”校准加速度计,测振仪以及基桩动测仪。例如对加速度计的灵敏度校准:由传感器灵敏度定义,可以得出灵敏度计算公式为:

Sq= 输出电压/ 输入加速度

2 装置组成:数字多用表、标准振动台系统、标准振动套组、电荷放大器等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设备

计量标准器名称型号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末次检

定或校

准日期

检定或校准机

构及证书号

标准

振动

台系

LA-100/

VT-150

(10~2000)Hz

(1~100)m/s2

频率:U rel=1.0%,k=2

失真度、横向振动比:

U rel=5.0%,k=2

中测测试科

技有限公司

/503234/503

356

12个月2015.05.26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5009557

标准

振动

套组

PMP-01/

NT8305/

NT8102

(10~2000)Hz

(1~300)m/s2

加速度、速度、位移:

U rel=3.0%,k=2

中测测试科

技有限公司

/NT00358A/

501011/5031

86

12个月2015.05.26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5009559

配套标准器数字

多用

2010 ACV:(100mV~750V)MPE:±0.1% KEITHLEY 12个月2015.03.09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3003013

智能

频率

VC3165 0.01Hz~2.4GHz MPE:3.9×10-6胜利仪器12个月2015.04.21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4007846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中频振动标准装置:标准振动台系统、标准振动套组、数字多用表等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测量范围:频率范围:(10 ~2000)Hz;加速度幅值:(1~100)m/s2

不确定度:加速度、速度、位移:U rel=3.0%,k=2;频率:U rel=1.0%,k=2;失真度、横向振动比:U rel=5.0%,k=2

五、环境条件

序号项目要求实际情况结论

1 温度(20±5)℃(15~25)℃符合要求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上 级 计 量 器 具

2

湿 度 ≤80% (65~80)% 符合要求

直接测量法

测量范围: 振动标准套组

测量范围:10Hz ~2kHz;(1~300)m/s 2 (5~5000)kHz;(0.1~1000)m/s 2 准确度等级:U rel =0.5%,k =2 保存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级计量器具

下一

级计量器具压电加速度计、工作测振仪

测量范围:(20~2000)Hz

(1~100)m/s2

不确定度:

rel

U=2.0%,k=2

直接测量法

比较法中频振动标准装置

测量范围:频率:(10~2000)Hz、

加速度幅值:(1~100)m/s2

不确定度:

rel

U=0.64%,k=2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基桩动态测

量仪

测量范围:(20~2000)Hz

(1~100)m/s2

不确定度:

rel

U=3%~5%,k=2

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

测量范围:位移(P-P):0.85mm

转速:(60~999.9)r/min

位移MPE:±1.5%

转速MPE:±0.1%,k=2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本装置正常工作状态下,在160Hz 基准频率点,在30m/s 2的加速度下,对8305(NO:705514)加速度计传递标准作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校准,测量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x

位移

i x

0.1209

0.1209

0.1209

0.1209

0.1208

0.1209

0.1209

0.1209

0.1209

0.1208

0.12088

()()

1

1

2

--=

∑=n x x x S n

i i

i =4.2×10-5

标准装置不确定度评定中,有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5

1084-.?

因()i x S ≤5

1084-.? ,故本装置的重复性考核符合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概述

1测量依据:JJG233-2006《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JJG676-2000《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JJG930-1998《基桩动测仪检定规程》;JJG134-200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JJG974-2002《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80%RH

用一只标准加速度计来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连续两年的标准加速度计的电荷灵敏度测量数据如下:在160Hz 、30 m/s 2条件下测试,测量数据如下表:

测量时间 2014年1月 2014年6月 2014年12月 2015年1月 平均值y (pC/m·s -2) 0.1209

0.1210

0.1209

0.1211

y y y /min max -=0.17%

本计量标准装置扩展不确定度rel U =0.64%

因满足y y y /min max -<rel U ,故本装置的稳定性考核符合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

3测量标准:中频振动标准装置。

4测量对象:加速度计,测振仪、基桩动测仪等

5测量过程:将被校传感器与标准加速度计“背靠背”的安装在振动台上,采用“比较法”校准加速度计,测振仪以及基桩动测仪。由传感器灵敏度定义,可以得出灵敏度计算公式为 :

q S = 输出电压 / 输入加速度

二、数学模型: p p q A E S /=

式中:p A ---振动台加速度,由标准振动套组测得

p E ---被校传感器输出的单峰电压,由有效值电压表读数乘以2得到 q S ---被校传感器的参考灵敏度

三、方差和灵敏系数

根据公式()()i i x u x f y u 22

2∑?

?

??????=c 得:()()()()()p p p p q c A u A c E u E c S u 2

222212+= 将上式左边除以 2

q S ,左式除以2

???

?

??p p A E ,得到相对不确定度:()()()

p rel p rel q crel A u E u S u 222+= 灵敏系数:()

11=??=

p

q p E S E c ,()12=??=

p

q p A S A c

四、输入量的不确定评定 1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

1.1 输出电压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u ,采用B 类评定

1.2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灵敏度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u ,采用B 类评定 1.3标准台体横向振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u ,采用B 类评定 1.4 总谐波失真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u ,采用B 类评定

1.5 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幅值不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5u ,采用B 类评定 1.6 标准振动台频率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6u ,采用B 类评定 1.7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7u ,采用A 类评定

2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2.1 输出电压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u

被校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由本装置中的数字多用表进行测量得到,根据检定规程和证书,在(100mV ~750V )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10±=MPE ,估计服从均匀分布,则1u =3/MPE =0.058% 2.2 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灵敏度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u ,B 类评定

根据检定规程,用于量传的参考加速度计加速度灵敏度幅值测量不确定U rel =0.5%,包含因子k =2,服从均匀分布,则()B a u =

k

U a

=0.25% 2.3 标准振动台体横向振动引入的不确定度3u

JJG 298-2005中频标准振动台检定规程,台面中心横向加速度幅值不应大于主振动方向加速度幅值的10%,参考加速度计振动最大横向灵敏度比应不大于2%,被测工作加速度计的振动最大横向灵敏度比应不大于5%。如果被校与标准加速度计的横向灵敏度方向已知,振动台的横向激振方向也已知,则360°内合成得出的方差为:

()

2

212222

1T v v a S S ?+=

σ(敏度标准加速度计的横向灵分别为被校减速度计和、12v v S S ,T a 为横向振动加速度)。假设3个参数均为矩形分布根据ISO/FDIS 16063-21推荐,合成计算为()

2

21222

1T v v a S S ?+=σ,σ估计服从正态分布,概率p=95%,置信因子k=2,则3u =σ/k ≈0.13% 2.4总谐波失真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u

实际检定过程中,本装置中标准振动台在(20~2000)Hz 内加速度的谐波失真平均值为a d =0.69%,根据经验值,认为总谐波失真a d 完全是由3次谐波产生的,由其带给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2

19a

a d d d a δ±0.11%,

估计服从均匀分布,则3u =0.56%/3=0.061%

2.5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幅值不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5u

根据检定证书,本装置中所用标准加速度计的稳定度E =0.2%,估计服从均匀分布,则5u =0.2%/3=0.12% 2.6标准振动台频率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6u

根据本标准装置中的标准振动台系统的性能,频率(20~2000)Hz 测量的允差为f ?=±0.05%,估计服从均匀分布,则6u =3/f ?=0.029%

2.7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1u

利用本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等精度测量一支加速度计,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如下表:

()()

1

1

2

--=

∑=n x x x S n

i i

i =5

1084-.? 相对标准偏差:()()%100?=

'

x

x S x S i i =0.040% ()i x u =

()n

x S i '=0.013% 3不确定度分量及贡献值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i x u )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i x c

不确定度贡献值

()()i i x u x c

输出电压测量引入 1u

0.058% 1

0.058%

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灵敏度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引入 2u 0.25% 1 0.25%

标准台体横向振动

引入 3u

0.13% 1 0.13% 总谐波失真引入 4u 0.061%

1

0.061%

标准振动套组加速度幅值不稳定度引

入 5u

0.12% 1 0.12%

标准振动台频率测

量引入 6u

0.029% 1 0.029% 测量重复性引入 7u

0.013%

1

0.013%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7654321u u u u u u u u c ++++++==0.32%

5 扩展不确定度

取置信概率95%,包含因子k=2,则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

c rel ku U ==0.64%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x

测量值(i x ) 0.1209 0.1209 0.1209 0.1209 0.1209 0.1210 0.1210 0.1210 0.1209 0.1209 0.12093

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U=0.64%,k=2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rel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根据中频振动标准装置的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不确定验证采用比较法进行验证。验证采用标准加速度计8305(NO :1068992),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在绝对法中频振动国家计量副基准上和本公司比较法中频振动标准装置上分别在160Hz ,100m/s 2下进行校准,校准数据如下: 型号(8305 )

中频振动国家计量副基准(绝对法)

中频振动标准装置(比较法)

y

0.1264 pC/ms -2

0.1265 pC/ms -2

相对误差: =δ

1264

.01265

.01264.0-= 0.08×10-2

因为:本公司中频振动标准装置扩展不确定度: rel U =0.64%,满足rel U ≤δ,故本公司中频振动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合格。

十一、结论

经验证,本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评定,重复性考核,稳定性考核符合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G233-2006《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JJG676-2000《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JJG930-1998《基桩动测仪检定规程》、JJG134-200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JJG974-2002《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检定规程的要求。可对压电加速度计、基桩动测仪、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工作测振仪以及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进行量值传递工作。

十二、附加说明

1.标准器具及配套说明书;

2.测量数据的全部原始纪录;

3.检定证书;

4.操作规范;

5.JJG233-96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

6.JJG676-2000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7. JJG930-1998基桩动态测量仪检定规程;

8. JJG134-200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

9. JJG974-2002《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

10.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振动试验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振动试验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的一般要求、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正弦激振力或随机激振力不大于200 kN试验用振动试验机。 激振力大于200 kN的振动试验机宜由用户和制造者或供应商参照本标准协商达成协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的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98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GB/T 2298—1991,neq ISO 2041:1990) GB/T 2611 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JB/T 6147—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9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额定负载 rated mass 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试验负载。 3.2 额定正弦激振力 rated excitation force under sinnsoidal conditions 不同试验负载下所有最大正弦激振力的最小值。 3.3 额定正弦加速度 rated sinusoidal acceleration 正常工作时,台面允许达到的最大加速度。 3.4 极限特性 limit characteristic 在不同的试验负载下随频率变化的位移速度一加速度的极限值,一般用极限曲线表示。3.5 额定频率范围 rated frequency range 极限特性曲线的最低频率至最高频率的范围。 3.6 额定随机激振力 rated random excitation force 任一试验负载下随机激振力的最小值。该力与频率上、下限之间的均匀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对应。 4 振动试验机的组成 振动试验机由以下部分组成: a)振动试验机台体; b)功率放大器; c)振动控制仪(可按照用户要求配置); d)冷却风机或热交换器等辅助设备。 5 基本参数与参数系列 5.1 振动试验机应给出下列基本参数: a)额定正弦激振力; b)额定随机激振力; c)额定频率范围; d)额定加速度; e)额定速度; f)额定位移; g)额定负载。 5.2振动试验机参数系列见表l,并优先选用表1的参数。

振动台常用公式

振动台在使用中经常运用的公式 1、 求推力(F )的公式 F=(m 0+m 1+m 2+ ……)A …………………………公式(1) 式中:F —推力(激振力)(N ) m 0—振动台运动部分有效质量(kg ) m 1—辅助台面质量(kg ) m 2—试件(包括夹具、安装螺钉)质量(kg ) A — 试验加速度(m/s 2) 2、 加速度(A )、速度(V )、位移(D )三个振动参数的互换运算公式 2.1 A=ωv ……………………………………………………公式(2) 式中:A —试验加速度(m/s 2) V —试验速度(m/s ) ω=2πf (角速度) 其中f 为试验频率(Hz ) 2.2 V=ωD ×10-3 ………………………………………………公式(3) 式中:V 和ω与“2.1”中同义 D —位移(mm 0-p )单峰值 2.3 A=ω2 D ×10-3 ………………………………………………公式(4) 式中:A 、D 和ω与“2.1”,“2.2”中同义 公式(4)亦可简化为: A=D f ?250 2 式中:A 和D 与“2.3”中同义,但A 的单位为g 1g=9.8m/s 2 所以: A ≈D f ?25 2 ,这时A 的单位为m/s 2 定振级扫频试验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3.1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V = V A 28.6 ………………………………………公式(5) 式中:f A-V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V 与前面同义)。

3.2 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D V f D V 28.6103?=- …………………………………公式(6) 式中:D V f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V 和D 与前面同义)。 3.3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D =D A ??2 3 )2(10π ……………………………………公式(7) 式中:f A-D —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D 与前面同义)。 根据“3.3”,公式(7)亦可简化为: f A-D ≈5× D A A 的单位是m/s 2 4、 扫描时间和扫描速率的计算公式 4.1 线性扫描比较简单: S 1= 1 1 V f f H - ……………………………………公式(8) 式中: S1—扫描时间(s 或min ) f H -f L —扫描宽带,其中f H 为上限频率,f L 为下限频率(Hz ) V 1—扫描速率(Hz/min 或Hz/s ) 4.2 对数扫频: 4.2.1 倍频程的计算公式 n=2Lg f f Lg L H ……………………………………公式(9) 式中:n —倍频程(oct ) f H —上限频率(Hz ) f L —下限频率(Hz ) 4.2.2 扫描速率计算公式 R= T Lg f f Lg L H 2/ ……………………………公式(10) 式中:R —扫描速率(oct/min 或)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例题分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机械振动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振动的周期T跟频率f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的伸缩和质量,球的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的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的回复力F是重力在 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和g有关,其中L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g是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的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的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象是振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要把质点的振动过程和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的变化情况。 (六)机械振动的应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的分析 (1)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在振动稳定后总是等于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在受迫振动中,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2机械波中的应用问题 1. 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及其概念。 (1)机械波产生的必要条件是:<1>有振动的波源;<2>有传播振动的媒质。 (2)机械波的特点: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运动,各质点的周期、频率及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运动的特点:机械波是一种运动形式的传播,振动的能量被传递,但参与振动的质点仍在原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4)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关系: 注:各质点的振动与波源相同,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振源的频率和周期,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波速取决于质点被带动的“难易”,由媒质的性质决定。 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振动试验台安全操作规范

振动试验台安全操作规范 一、高频式振动试验台的目的: 振动测试的目的,在于实验中做一连串可控制的振动模拟,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送或振动环境因素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提升3%的设计水准,将增加20%的回收及减少18%的各项不必要支出。振动模拟依据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方法,如共振搜寻、共振驻留、循环扫描、随机振动及应力筛检等。 二、技术参数: 1.振动方向:①(上下/左右/前后)单独振动②上下/左右/前后三轴一起振动③二轴一起振动(上下左右/左右前后/上下前后)④二轴、三轴连续振动(上下→左右→前后/上下→前后→左右/左右→前后→上下/左右→上下→前后/前后→上下→左右/前后→左右→上下)⑤垂直+水平振动(上下/前后)⑥全方位六度空间一起振动。 3.振动试验机最大试验负载:100kg/最大激振力2200kgf。 4.频率范围:定频50HZ。 5.振动试验机功率:3.3KW。 6.振幅(可调范围mmp-p):0~5.2mm。 7.最大加速度:22g,最大加速度=0.002×f2(频率HZ)×D(振幅p-pmm)。 举例:10HZ最大加速度=0.002×102×5=1g。 8.振动波形:正弦波(半波/全波)。 9.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

10.电源电压(V):220。 11.最大电流:15(A)。 12.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1Hz。 13.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 14.最大振幅5.2mm,最大振幅=20/(0.002×f2)。 举例:100Hz最大振幅=20/(0.002×1002)=1mm。 15.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16.频率越大振幅越小 三、使用特点: 1、工作温度:5℃~35℃ 2、环境湿度:不大于85%RH 3、电子式控制、振动频率、振幅可调,推动力大,杂音小。 4、高效率、高负载、高频宽,低故障。 5、控制器易操作,全闭封,极安全。 6、效率振动型态。 7、移动式工作基架,易于放置,美观大方。 8、适合生产线、流水线做全检。 四、高频式振动试验台特点: 1.音圈结构获得中标局及美国发明专利。 2.水平滑床采用无段式静音油压帮浦。 3.侧板、底板采用铸钢制造,坚固且具低共振之特性。 4.机台采气囊及油压缓冲器双重避振设计,无须地桩固定,机台安全稳定不摇晃,不影响楼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确认主机电源相位是否正确。机箱底部有相位保护 提示,灯亮为OK。 2、调整振动台高度。 3、调整风机相位以吹风为准。 4、面板操作: 4.1电源一切OK后,先开MAIN,再开SYSTM开 关,停顿10秒钟左右,NORMAL指示灯亮后OK。 4.2输入信号源,机台即或振动。 4.3相关指示含义: 名称含义备注 EXT-1 指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切换EXT-1为准 EXT-2

INT-S.G 信号切换EXT-S.G为准 EXT-S.G TEST 自检校准不用动 CAL FIX 定频不用动 SWEEP 扫频不用动 ALARM 报警开关“ON”为开;“OFF”为关 EMG 紧急开关 STOP RESET 复位开关 5、关机 先停止振动,先关信号源,再关SYSTEM开关,最后关MAIN开关。 6、注意事项 振动台工作时,被振动物要按要求固定牢固,应有人

振动台操作规程

振动台操作规程 本试验室振动台用于水泥砼坍落度小于70mm时试件成型试验规格,型号为ZT—1×1,为了确保试验准确和安全,规定本规程: 1、将混凝土试品的试模放置在振动台上,于台面的中心线相对称、夹牢。 2、振动电机应有良好的可靠地线。 3、接通电源,开动振动台至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时为止。振动时间一般不超过90S。 4、振动结束后,用金属直尺沿试模边缘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将表面抹平。 5、试验完毕,关掉电源,清扫振动台台面。

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 1、调平底脚螺母,使工作面水平。 2、接通电源,放上测试土样,再使电磁头吸住圆锥仪,使微分尺垂直于光轴。 3、调节投影象清晰,再调零线调节旋扭,使屏幕上的零线与微分尺零线的影象重合。 4、转动平台升降螺母,当锥尖刚与土面接触,计时指示管亮,圆锥仪即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管亮,即可读数, 5、读数后,要按复位按钮,以便下次进行试验。

SJD60型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本试验室的混凝土搅拌机用于室内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搅拌,规格为SJD60型,为了确保试验准确和使用安全,规定本规程。 1、启动前将筒限位装置销紧,用少量砂浆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 2、按规定称好各种原材料,往拌和机内顺序加入石子、砂、水泥。 3、开动拌和机马达,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将水徐徐加入,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 4、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 5、卸料时先停机,然后将筒体位置手松开,再旋转手轮,由蜗轮付带动料筒旋转到便于出料的位置,停止转动,然后启动机器使主轴运转方向排出物料,直至将料排净停止主轴运转旋转手轮使料筒复位。 6、清洗料筒,将水倒入料筒内使主轴运转将料筒和铲片冲洗干净或用沙子清洗也可。

振动试验常用公式

振动台在使用中经常运用的公式 1、求推力(F )的公式 F=(m 0+m 1+m 2+……)A …………………………公式(1) 式中:F —推力(激振力)(N ) m 0—振动台运动部分有效质量(kg ) m 1—辅助台面质量(kg ) m 2—试件(包括夹具、安装螺钉)质量(kg ) A — 试验加速度(m/s 2) 2、加速度(A )、速度(V )、位移(D )三个振动参数的互换运算公式 =ωv ……………………………………………………公式(2) 式中:A —试验加速度(m/s 2) V —试验速度(m/s ) ω=2πf (角速度) 其中f 为试验频率(Hz ) =ωD ×10-3………………………………………………公式(3) 式中:V 和ω与“”中同义 D —位移(mm 0-p )单峰值 =ω2D ×10-3………………………………………………公式(4) 式中:A 、D 和ω与“”,“”中同义 公式(4)亦可简化为: A=D f ?250 2 式中:A 和D 与“”中同义,但A 的单位为g 1g=s 2 所以:A ≈D f ?25 2 ,这时A 的单位为m/s 2 定振级扫频试验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V = V A 28.6………………………………………公式(5)

式中:f A-V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V 与前面同义)。 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D V f D V 28.6103?=-…………………………………公式(6) 式中:D V f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V 和D 与前面同义)。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D =D A ??23 )2(10π……………………………………公式(7) 式中:f A-D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D 与前面同义)。 根据“”,公式(7)亦可简化为: f A-D ≈5× D A A 的单位是m/s 2 4、扫描时间和扫描速率的计算公式 线性扫描比较简单: S 1= 1 1 V f f H -……………………………………公式(8) 式中:S1—扫描时间(s 或min ) f H -f L —扫描宽带,其中f H 为上限频率,f L 为下限频率(Hz ) V 1—扫描速率(Hz/min 或Hz/s ) 对数扫频: 倍频程的计算公式 n=2Lg f f Lg L H ……………………………………公式(9) 式中:n —倍频程(oct ) f H —上限频率(Hz ) f L —下限频率(Hz ) 扫描速率计算公式 R= T Lg f f Lg L H 2/……………………………公式(10)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总结

一. 教案内容: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本章知识复习归纳 二. 重点、难点解读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振动的周期T跟频率f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的伸缩和质量,球的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的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的回复力F是重力在圆弧切线 方向的分力。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和g有关,其中L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g是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的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的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象是振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页脚内容1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简易版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物品放置:将振动试验的物品放入试验 台上的夹具中,用扳手将固定螺丝拧紧,防止 振动中物品脱落损坏; ?开机:打开启动按钮,此时听到“嗒” 的一声,表示振动台电源接通,如果没有声 音,则先按停止按钮再重新按启动按钮; ?振动频率调节:根据实际情况,把频率 调节旋钮旋到合适位置,在调整频率过程中, 需缓慢调节,以防瞬间频率过高,将物品振 坏; ?关机:振动实验结束后.先把频率按钮

调至0Hz,然后按下停止按钮,取下试验物品,关闭振动台电源; ?振动台要固定位置,防止滑动; ?振动台所放物品一定要保持平衡,以防物品不平衡而在振动过程中损坏; ?插拔电源插头时,要小心操作,以防被电击伤; ?振动过程中,切忌用手触摸被振物品,以防振动中的物品将手击伤; ?试验台经常保持清洁,长期不用应套好塑料防尘罩,放置在干燥的环境内。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机械振动知识点

简谐运动及其图象 知识点一:弹簧振子 (一)弹簧振子 如图,把连在一起的弹簧和小球穿在水平杆上,弹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小球可以在杆上滑动。小球滑动时的摩擦力可以,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得多,也可忽略。这样就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注意: (1)小球原来的位置就是平衡位置。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振动。 (2)小球的运动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 (3)弹簧振子是一个不考虑阻力,不考虑弹簧的,不考虑振子(金属小球)的的化的物理模型。 (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1)振动物体的位移是指由位置指向_的有向线段,可以说某时刻的位移。 说明: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运动学中位移的含义不同,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位置,末位置是振子所在的位置。 (2)振子位移的变化规律 曲线。 知识点二:简谐运动 (一)简谐运动 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A)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位置的距离,是表征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一定要将振幅跟位移相区别,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变的。 (2)周期(T)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单位是秒(s);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 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频率越大,表示振动得越快。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3)相位(φ) 相位是表示物体振动步调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内部公开▲ Q/ZX M 09-02.13.0708-2005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振动试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物品放置:将振动试验的物品放入试验台上的夹具 中,用扳手将固定螺丝拧紧,防止振动中物品脱落损坏; ?开机:打开启动按钮,此时听到“嗒”的一声,表示 振动台电源接通,如果没有声音,则先按停止按钮再重新 按启动按钮; ?振动频率调节:根据实际情况,把频率调节旋钮旋到 合适位置,在调整频率过程中,需缓慢调节,以防瞬间频 率过高,将物品振坏; ?关机:振动实验结束后.先把频率按钮调至0Hz, 然后按下停止按钮,取下试验物品,关闭振动台电源; ?振动台要固定位置,防止滑动; ?振动台所放物品一定要保持平衡,以防物品不平衡而

在振动过程中损坏; ?插拔电源插头时,要小心操作,以防被电击伤; ?振动过程中,切忌用手触摸被振物品,以防振动中的物品将手击伤; ?试验台经常保持清洁,长期不用应套好塑料防尘罩,放置在干燥的环境内。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机械振动 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 1、判断简谐振动的方法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特征是:F=-kx,a=-kx/m. 要判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首先要判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即看这个物体是不是做的往复运动;看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平衡位置;看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会不会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是不是足够小。 然后再找出平衡位置并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再让物体沿着x 轴的正方向偏离平衡位置,求出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若回复力为F=-kx,则该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 简谐运动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但都与简谐运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 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 如果弄清了上述关系,就很容易判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3、简谐运动的对称性 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是指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时,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速度、动量等均是等大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动量的方向不确定)。运动时间也具有对称性,即在平衡位置对称两段位移间运动的时间相等。 理解好对称性这一点对解决有关问题很有帮助。 4、简谐运动的周期性 5、简谐运动图象 简谐运动图象能够反映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因此将简谐运动图象跟具体运动过程联系起来是讨论简谐运动的一种好方法。 6、受迫振动与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位移x 回复力F=-Kx 加速度a=-Kx/m 位移x 势能E p =Kx 2/2 动能E k =E-Kx 2/2 速度m E V K 2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8513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准备工作 1、振动台安装前,应先打好地基,打地基地土平面要按水平找平,并按底架螺栓,然后安装,安装使固定螺栓必须拧紧。 2、振动台安装完毕试车时,先开车3-5分钟后停车对所有紧固螺栓进行检查,若松动须紧后方可使用。 二、试验操作 振动台在真实过程中,混凝土制品应须牢固的紧固在振动台面上,所需振实物制品放置要与台面相对称,是负荷平衡。

三、注意事项 1、振动器轴承应经常检查,并定期拆洗,更换润滑油,使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 2、振动台应有可靠接地线,确保安全。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实例

一、振动台试验方案 1试验方案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结构体系为“三维巨型空间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筒、钢骨混凝土(SRC)外框架、3个避难层联系桁架三部分构成,图1-2、图1-3分别是B塔结构体系构成示意图和建筑效果图。特别指出的是本工程在14、24楼层的联系桁架的腹杆以及32、48楼层的斜撑为防屈曲支撑(UBB)构件。设计指标为小震不屈服,大震屈服耗能。具体位置示意见图1-4。 本工程的自振周期约为 6.44秒,超过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长为6秒的规定。本工程存在5个一般不规则和2个特别不规则类型,5个一般不规则类型分别是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和承载力突变。2个特别不规则是高位转换和复杂连接。 1.2 模拟方案 1、模拟方案选择 动力试验用的结构模型必须根据相似律进行设计,模型动力相似律的建立以结构运动方程为基础,选择若干主要控制参数作为模拟控制的对象,依据Buckingham的π定理,经无量纲分析导出控制参数的无量纲积,据此确定各控制参数的相似比率。 结构动力试验的相似模型大致分为四种: (1)弹塑性模型理论上可以重现结构反应的时间过程,使模型和原型的应力分布一致,并可模拟结构的破坏。由于要严格考虑重力加速度对应力反应的影响,必须满足S a=S g=1(S a=模型加速度/原型加速度,S g为重力加速度相似系数,各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即模型加速度反应与原型加速度反应一致,这一要求大大限制模型材料的选择。因为在缩尺模型中,几何比(S l)很小,在Sa=Sg=1的条件下,要满足Sa=S E/S l Sρ=1,即S l=S E/Sρ,必须使模型材料的弹模

试验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样本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一、在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应先测量试件高度, 至少取圆周等分四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并测算试件密度。 二、测定试件的稳定度时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及马歇尔试验的上、下压头, 置于温度为60℃+1℃石油沥青的恒温水槽保持至少30~45分钟后将上、下压头上从水槽中取出拭干净内面, 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 再将度件取出置下压头上, 盖上上压头, 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 将流值测定装置安装在导棒上, 使导向套轻轻地压住上压头, 同时将流值计百分表读数对零, 将量程0~30KN的测力环装在试验仪上, 调整加载速度, 启动试验仪, 读取测力环中力值数据和流值计百分表读数。。 三、测度回弹模量时在试验仪上安装量程为0~50KN的测力环, 将度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试筒两侧的螺孔内, 将承载板放在试件表面中央位置, 并与试验仪的贯入杆对正, 将百分表和表头安在支杆上, 并将百分表测头安放在承载板两侧的支架上, 加压。 四、进行无侧限抗压强试验试验时应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取出, 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 并称取试件的质量, 用游标卡尺测试件高度, 将量程为0~100KN的测力环安装在试验仪上, 放入试件启动机器记录数值, 测定含水量。

维护保养: 1、试验仪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温度均匀、周围无震动、无腐蚀气体影响的房间里。 2、安装地点应位置适当, 地基牢固可靠, 便于操作和保养。 3、每一所向机内更换锂基润滑油。 4、电动操作时, 摇篮手柄不允许装在机上, 以免伤人。

ACS-A型电子天平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一、电子称应置于稳定平整的台面上, 无气流、无辐射、无含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二、调平: 调平左右调整螺栓, 使水平显示器中水平泡位于中心。 三、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 显示窗轮流显示88888, 最后进入零位状态。 四、称量: 当空称显示不为零时, 按[置零]或[去皮]键, 重量窗显示为零时开始称重, 称重完毕后按[清除]键, 恢复零位状态。 维护保养: 1、试验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 拨下电源插头。 2、不使用时加防尘罩。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机械运动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所说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可见,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 (2)公式:速度= 时间 s 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v= t (3)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取米,时间的一单位取秒,那么,由速度公式可以推出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一号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5.参照物的选取及有关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 (1)位置的变化判断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如果其方位发生了变化或距离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为参照物,则速度小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振动计算力学公式

振动台力学公式 1、 求推力(F )的公式 F=(m 0+m 1+m 2+ ……)A …………………………公式(1) 式中:F —推力(激振力)(N ) m 0—振动台运动部分有效质量(kg ) m 1—辅助台面质量(kg ) m 2—试件(包括夹具、安装螺钉)质量(kg ) A — 试验加速度(m/s 2) 2、 加速度(A )、速度(V )、位移(D )三个振动参数的互换运算公式 2.1 A=ωv ……………………………………………………公式(2) 式中:A —试验加速度(m/s 2) V —试验速度(m/s ) ω=2πf (角速度) 其中f 为试验频率(Hz ) 2.2 V=ωD ×10-3 ………………………………………………公式(3) 式中:V 和ω与“2.1”中同义 D —位移(mm 0-p )单峰值 2.3 A=ω2 D ×10-3 ………………………………………………公式(4) 式中:A 、D 和ω与“2.1”,“2.2”中同义 公式(4)亦可简化为: A= D f ?250 2 式中:A 和D 与“2.3”中同义,但A 的单位为g 1g=9.8m/s 2 所以: A ≈D f ?25 2 ,这时A 的单位为m/s 2 定振级扫频试验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3.1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V = V A 28.6 ………………………………………公式(5) 式中:f A-V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V 与前面同义)。

3.2 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D V f D V 28.6103?=- …………………………………公式(6) 式中:D V f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V 和D 与前面同义)。 3.3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D =D A ??2 3 )2(10π ……………………………………公式(7) 式中:f A-D —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D 与前面同义)。 根据“3.3”,公式(7)亦可简化为: f A-D ≈5× D A A 的单位是m/s 2 4、 扫描时间和扫描速率的计算公式 4.1 线性扫描比较简单: S 1= 1 1 V f f H - ……………………………………公式(8) 式中: S1—扫描时间(s 或min ) f H -f L —扫描宽带,其中f H 为上限频率,f L 为下限频率(Hz ) V 1—扫描速率(Hz/min 或Hz/s ) 4.2 对数扫频: 4.2.1 倍频程的计算公式 n=2Lg f f Lg L H ……………………………………公式(9) 式中:n —倍频程(oct ) f H —上限频率(Hz ) f L —下限频率(Hz ) 4.2.2 扫描速率计算公式 R= T Lg f f Lg L H 2/ ……………………………公式(10) 式中:R —扫描速率(oct/min 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